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1
尹昊轩
我在乡村的小路上,悠闲地散步。地面吹来了一阵阵热风。但是不觉得热。我向别处看去茅草屋房的屋檐并不高,好像已经落到了地面上。里面的人在屋里和屋外活动,都要弯下腰,不然就会撞到屋檐上。在茅草屋的对面就是一条小溪,它非常清澈,可以看见溪里的小鱼在游泳。在小锡的旁边就是一片草地。它绿油油的,好像铺了绿色的地毯。一阵风吹过,传来了一阵香气。
在一间茅草屋外,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坐在屋外。它们陶醉的用吴州的方言聊天。你一句我一句看起来真是相亲相爱!
这时,他们的三个儿子在做不同的事情。
大儿子在小区的东面锄豆。他拿起锄头弯下腰,弯下膝盖,从手把锄头拿高,用手把锄头拿低。然后左手向地面一挥,锄头就快速的落了下来。嵌在了土里,他再把左手向后一钩,一颗颗金黄豆就露了出来,看起来真诱人!
二儿子在树苗下编鸡笼,他的手一来一回,一卷一勾,好像手指都看不见了。只要5分钟他就可以编织一个鸡笼,他的鸡笼也很实用,能一直用很长的时间。
小儿子在小溪的尽头快活的剥着莲蓬。他躺在地上,腿也跷了起来。他把垃圾扔进小河里,食物就放在袋子里。时不时也会偷吃几个呢!
看到此景,我灵感大发,写下了这首《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2
谷依庭
我走在乡村小道上,两旁都是高大的梧桐树,远处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田野和绿油油的草地,小溪正哗哗地流着,水里立着一朵朵,清香扑鼻,亭亭玉立的荷花,碧绿的荷叶下有几条小鱼儿,正在欢快的玩耍着,这时,有一户人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这户人家的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正坐在椅子上,笑容满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布满了皱纹,嘴角上扬手里端着一碗米酒。他们嘴里瞧着几颗花生米,完全沉醉在聊天的话题里。老爷爷含糊不清的对老奶奶说:“你看呀,孩子们多勤快呀!”老奶奶回答老爷爷:“是呀,老头子,你看他们累的!”
这时,大儿子正戴着草帽,披着一条毛巾,穿着一个背心,正卖力的拿着锄头在耕地呢!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汗水从他的身上往下滴,但他只擦了一下头上的汗就继续干农活了。
二儿子正坐在屋檐下的板凳上,这时,鸡正在鸡舍里快活地睡大觉,二儿子借此机会没有鸡来捣乱,用他灵活的双手细心的一下一下编起了鸡笼,被阳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这时,小儿子正穿着红色的小围裙,扎着两个向上翘的小辫子。悠闲自得的躺在溪上的小木船里,边剥莲蓬,边往自己嘴里塞。还光着两只小脚丫,都快飞上天了,别提有多自在了!
相亲相爱的老夫妇,勤劳的大儿子和手巧的二儿子,淘气天真的小儿子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3
李博文
太阳如同烧炉一样炙烤着大地,而大地就像煤炭一样热,我慢悠悠的走在树荫下面的小路,一阵微风吹过我的脸颊,凉爽极了。
我突然听到水声,于是我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前去看了一下,我惊讶的把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因为这个场景真的是太“美”了。
我看到房子茅檐虽然矮小,但溪边的青草从地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绿的像一块绿宝石一样,但我感觉青草像孩子一样在溪边晒着太阳,有趣极了。
顿时我听到了知了声,“吱吱吱”“吱吱吱”的声音,那声音像一首歌似的,我又看到有一对带着斗笠的老翁和老妇钓着鱼。
老翁和老妇带着湿毛巾用吴地(今江西)方言来相亲相爱。
不一会儿老翁的鱼竿动了,他赶紧站起来往后拉,然后举起鱼竿往后收,于是鱼钓到了。
老翁说:“把这些鱼都是炒了给孩子们吃吧!”老妇说:“行!都听你的!”
原来老翁和老妇还有三个儿子。最大的那个孩子顶着像火似的太阳光,在小溪的东边,帮老翁和老妇除着豆荚里的杂草。
中儿子在院子里用手精妙的编织鸡笼,一边听着鸡的声音,一边编鸡笼,消除了自己的焦躁。
但我最喜欢小儿子了,在河塘边摘了一朵荷花顶在头上,顺便还带了一个莲蓬,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吹着莲蓬。
于是,我在这样的场景上创作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4
孙泽琰
我走在乡村小路上,一阵阵热风,带着一丝清凉荡了过来,好似在抚摸花姑娘的脸,荷花绽放出了灿烂的笑脸,荷花仙女散发出迷人的清香,只听见蝉在树上欢快的唱着歌,青蛙在荷叶上敲锣打鼓,只见一只蜻蜓站立在荷叶上栖息。
走着,走着,只见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家五口,场面可真和谐啊!一个茅草屋,屋檐低低矮矮,门口有老翁和老媪两人在那喝酒逗乐,你一言我一语,说:“老太啊,你做的红烧鱼可真香啊,我口水都流下来了!”“哪有,还不是你钓的鱼好!”老太笑眯眯的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下午四五点左右,大儿子去溪东边的田地里锄豆,他穿着短袖头上大汗淋漓,像洗了一把澡一样,弯着腰,双手拿着锄豆用的农具,浑身上下全是汗,可是还要坚持在田地里干活。
二儿子心灵手巧,用竹子给鸡做鸡笼,一根根地装在一起。老太看孩子们那么勤劳,连连夸赞说:“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都勤奋的不得了,真是太懂事了!”
小儿子是那个最淘气可爱的人了,他穿着小背心在西边翘着二郎腿,嘴里含着一根狗尾巴草,一边唱着歌,一边剥着莲蓬,真天真啊!人见人爱。
当时我看见这幸福的一家时,写出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5
杨一卓
盛夏时节可真热!我在乡间小路上缓缓走着。骄阳似火,风就被晒得热乎乎的,知了也不耐烦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走进村庄,看见一座又低矮又破旧的小茅屋,茅屋上铺着一层金黄的茅草。茅草屋子边上有一条又长又细的小溪,小溪附近又有一大片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草坪。
我看见老翁和老妇陶醉在了佳酿美酒的香甜之中,他们深情的望着对方,用当地的方言亲昵的相互逗趣取乐,表现出相亲相爱的情景。不知道这两位白了头的老翁和老妇是谁家的呢?
这条长长的小溪贯穿了村庄,看看老翁和老妇的孩子们在干嘛?呦,人家正帮两位老人们干活呢,你们快瞧!
一看大儿子,皮肤黝黑黑,英俊潇洒,身强体壮很能干,大概十八九岁。他正在长长的小溪的东边,费力的锄着豆子,洒着汗水,相信他锄的豆子一定长得非常棒!
在看二儿子生的白白嫩嫩,大概十二三岁,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人家干活都细:编织鸡笼。他修长的手指在竹条中穿来穿去,编得真快!
小儿子淘气着呢!三四岁的样子却已学会一些轻活。他现在还躺草坪上,剥着一个硕大的鲜嫩的绿色莲蓬呢!
这老人家能有这样的儿子也算是福气了,乡村生活真好!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6
谢意
走在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一阵阵热风吹过脸边。
屋檐是用稻草做的,平平矮矮的,一旁有一条如镜子般的小溪,小溪上面还有许多芦苇,一对老爷爷和老奶奶正坐在屋檐下面,眯着眼睛,慢吞吞地说道:“老头子——咱们今天做一道好饭给咱们的儿子吃!”“好的,我去河边钓鱼了。”说着便拿起鱼竿钓鱼去了。
大儿子正背着竹子知道包,戴着斗笠,穿着短裤、背心,脖子上系着毛巾,手中拿着叉子,大概只有18岁左右,大声说:“妈妈,我锄豆去了!”说完便匆匆地走了。来到了豆子田,一脚踩了进去,拿起叉子,高高地举过头顶,弯下腰,往后一拉,嘴里默默地念着:“加油!加油!”太阳正火辣辣的照着大儿子满头都是汗,背心湿了一大片,他用毛巾把汗擦干,回头一看,豆子已经有一座山那么高了。他放下手中的叉子,把豆子放到篮子里,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一旁的二儿子穿着布衫,脚上穿着用草做的草鞋,身旁还有很多竹子。一旁的公鸡、母鸡正“吱吱吱”的叫着,仿佛在说:“快点,快点,我要睡觉了!”公鸡母鸡绕着大概只有14岁的中儿子绕来绕去。好似在唱歌一样而中,儿子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手中的竹子,左绕一下右绕一下,头发上直冒汗水,编了好久,一个大大的鸡舍就编好了。公鸡母鸡,高兴地蹦蹦跳跳回到自己的新家。
一旁的小儿子,正在一棵大树下,嘴里放着一朵牵牛花,正趴在那里腿上下摆动,一只手拿着莲蓬根,右手剥莲蓬,剥好了却把它吃到了他的肚子里,最后,他跑到河里采了一些莲蓬,抓了一些小龙虾,大摇大摆的回家了。
晚上一家正吃丰盛晚餐,快快乐乐的,笑声一片,真是一个圆满的家庭。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7
刘子晨
我走在乡村小路上,热中带着几分凉意的风吹着,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串串红的清香扑鼻。
突然,我看到路旁有一户人家,那茅草屋的屋檐低低小小,旁边还有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有青青的草地和一片茂密的芦苇。
屋檐下有一张小木桌,桌上摆放两个紫砂杯,还有一瓶红梅酒,两个杯子里还剩下半杯红梅酒。桌子旁还有两个椅子,一对老翁老媪坐在上面,老翁开口了:“妻啊,你今天做的饭还香着咧!”老媪又回答道:“夫啊,你酿的酒还香着咧!”这对话就像一唱一和,他们互相表扬对方。
家后还有一亩豆田,现在正是清晨,一位大约20的小伙子正在豆田里除掉杂草,只见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举起锄头,又重重地向杂草根砸去,再向后一拉,那束杂草就被拔了出来。
家旁还有一个鸡圈,里面的母鸡“咯咯咯”地叫着。公鸡则“喔喔喔”地让人们起床。咦?金卷旁那棵梧桐树下的人是谁?哦,那是他们的二儿子,只见他身旁放着一些竹片,他正抓着两根在编什么东西,不一会儿就编完了。哦,原来是一个鸡笼!我发现他身后的山上有一片竹林,可能他是先去砍了一些。
我又向溪边望去,又看见小儿子正躺在溪边剥莲蓬,你看他那淘气的样子,多可爱!
这相互夸奖的翁媪,勤劳的大儿子,手巧的二儿子和淘气的小儿子,组成了这温馨的大家庭。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8
商宸瑞
在乡村走在小道上,周围的梧桐树非常茂密,上面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讨论夏天到底有多热。吹来的风是热的,照下的光是热的,呼吸的空气是热的,到处都是热的。那里的茅檐又低又小,溪上长满了青草,好像一块块绿地毯铺在小溪边。
那里的老妇老翁相亲相爱,老翁夸起了老妇优点,老妇又夸了回去,他们俩相互夸来夸去,方言听起来特别好听。他有两个白发苍苍的,一头白发随风飘浮着,这非常正常,因为谁家的老翁老妇不是银发披肩呢?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得像喝酒一样。
他们的大儿子在溪东边锄豆子。大儿子先是把水洒在了地上,然后把锄头一挥,锄头按在地里,使劲把锄头向后拉,拉到了最后换一行继续。到了最后,大儿子浑身是汗,累得腰酸背痛,赶紧回家好好休息,去喝水睡觉了。
他们的中儿子在中间编织鸡笼,他把一根竹条与另一根竹条织起来,最后反复做这样的动作,终于编织好了鸡笼。
他们最喜欢淘气的小孩子了,他正在溪头剥莲蓬。他的头上顶着一片荷叶,剥完就吃,样子看上去可香了,还翘着二郎腿呢!
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于是写下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9
杨昕语
走在满是泥的路上,一阵阵如海浪的风划在脸上,感觉风神正和我做对,这风吹在我脸上如着了火。我看见溪边的荷叶与荷花跟天连接在一起,散发出一个种芳香。突然,我听到了人家的说话。
原来是一老翁和老妇正在谈话,只见他作在低小的茅檐下。老太太手里拿着把扇子,老爷手上则拿着一本书边看边对老太说:“你看看,我们家那三个娃。”老太也说道:“嗯,不错。”老太和老爷正说得不意乐乎,他们的三个娃都已经忙来了呢!
大儿正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他带着个竹斗笠,身上背着个竹筐,默黑的皮服在阳光下黑得发亮。腰在那儿一会弯,一会抬。如同正在做集体告别似的,一根杂草被他拔出,因为太用力,还往后退了几步,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中儿在劳边都逗笑了,大儿一脸无耐的表情。
中儿可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到溪边采摘一些竹子,开始编织了起来。你别说,中儿这手就像个缝衣针,不一会来一个美丽的鸡笼就出现在他的手中。他正要编织下一个,一声“哎呀”传进他的耳朵,他过去一看“扑吃”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大哥又摔了一跤,乐得他哈哈直笑。
小儿子是最淘气的,他闲着没事干,索性摘了个莲蓬,躺在草坪上,搞着个二朗腿,一副自由的画面,乐得大儿和中儿都笑了。
我看到这一个幕,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10
万可乙
我走在林荫小道上,一股热风从远处缓缓吹来,但也不让人觉得烦躁。
道路一转,我看见一座茅草搭建的房屋出现在我眼前。这里的房檐虽然低小,但闻上去有一种清新的茅草味。路旁一条小溪在缓缓流动着,发出“哗哗”的响声。水清澈见底,水底的一切都清晰可见,好像一面光滑的镜子。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小草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就像一个个小舞蹈家一般。树上,知了在“叽叽咕咕”地叫着,好像一个永不停止的歌唱家,鸟儿也不停地在叫着。
茅屋的前院,是满头白发的老翁和老媪正各自陶醉在对方的话语中,老太太拿出一杯青梅酒对老爷爷说:“来,尝尝这刚酿好的酒,很好喝的!”老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他品了一口酒说到:“嗯!真不错!”并给老太太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老奶奶又说:“啊!孩子们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啊!”老爷爷赞许的点了点头。
我抬头向远处望,啊!他们的大儿子正在一亩田里锄豆,只见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背上搭着一块毛巾,不时的用它擦汗。大儿子拿起锄头,一次次的把泥土翻了出来。他们的二儿子正在一个竹林旁编织鸡笼。他不停的拿起根根竹丝用线把它们穿起来。瞧!他的手多么灵巧,那纤细的手指在竹丝间来回穿梭如风速一般。这个动作要重复千百遍,可他似乎永不厌烦,不一会儿一个鸡笼就编好了。
最后要数小儿子最可爱了!他穿着连体衣,横卧在小溪旁,把自己的腿搭在一起。手不时伸向池子里的莲蓬,嘴角还带着微笑,真像一只顽皮的小猴子。
乡村生活真是一副美丽的画,啊!乡村生活真美好,看到此情此景,我写下了这首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11
蔡清怡
我走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一阵阵热风吹了过来,吹在了我的脸上。热得我流起了汗,但我还是在继续走。
我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个有着很低的屋檐的房子,前面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旁边长满了青草,房子后面有一面竹林,里面的竹子又高又细,挺拔极了,一棵长得茂盛的大树,立在小屋的左边,也很挺拔。
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妇人在河边钓鱼,听见老爷爷说:“老太,我们一定要钓上大鱼给三个儿子吃!”“好啊!”老妇人高兴地说,他们说完,又开始钓鱼了。
我又看见了他们的三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在溪的东边。他戴了个草帽,拿着农具,锄那些长得高高的豆子,他虽然已经大汗淋漓,但是还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第二大的儿子坐在大树下,他的旁边放着一大堆砍成竹片的竹子,他手里还拿着一些竹片,看样子他好像要织鸡笼。
最小的儿子好像就一两岁,他可爱的样子令我喜爱。他的头上扎着一个短短的小辫子,身上穿着小红衣服,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躺在溪边软软的草地上。只见他伸出了他那小小的手,摘了一个和他离得近的莲蓬,把皮剥开,挖出里面的莲子来,放进了嘴里,慢悠悠的吃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心想:多么和谐,多么可爱的画面啊,便写下了这首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12
蔡双岳
我走在乡村的草地上,一阵阵热风扑鼻而来,风像一个淘气的小朋友,跑过小溪,溪上的芦苇随风摆动,瞧,那还有一户人家呢!这个房子坐落在小溪边,那茅檐又矮又小,像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太阳伞。溪上的青草长得密而软像一个大地毯。
这时,那户人家中走出了两个人,他们是谁呢?哦,原来是一对老伴在屋前亲密的说话呢!他们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满头的白发,像一朵盛开的白菊花。我们把目光转向田野吧!
那对老伴的大儿子正在田里除杂草呢,他眼睛大极了,鼻子向前凸出,双脚粗壮如牛,双个手臂不畏辛苦的在干着活。大儿子的肤色被晒得黑乎乎的,似乎还在发着光呢!但儿子虽然汗流满面,可还是在坚持不懈的干活,他想:要是我不干了,那秋天家人们哪来的食物呢?
再看看二儿子吧!二儿子可聪明了,他没有在太阳底下干活,而是跑到了鸡舍边,“叽叽叽!”母亲们在欢快的唱着歌呢,二儿子不慌不忙的去竹中采了许多竹叶,那些竹叶像极了一个小蒲扇,“哗哗哗!”二儿子开始织鸡笼了,他用的两只手灵巧的像两只正在飞舞的小鸟。“哦哦!”公鸡们叫了起来,好像在迎接自己的新窝。
我最喜欢的是小儿子了!你瞧!那个小儿子多淘气啊,头上还编着一个“冲天辫”更显出小儿子的可爱呢!你看,小儿子和其他许多小朋友卧在溪头边,就欢欢喜喜地采着莲蓬呢!再看看池里,池中的荷花开的正好呢!那些美丽的荷花姑娘引来了许多蜻蜓呢!那些蜻蜓落在枝头,可爱极了!
我看见此情此景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