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活着读后感1000字高中

2024-01-05 13:19:19 读后感 打开翻译

活着读后感高中 篇1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生活亦是如此。——题记

品书,是漫漫人生路上翩飞的音符,酝酿出一首岁月之歌,唱出悲欢离合,唱出世间百态。

翻过最后一张青黛色的封皮,合上双眼,掩卷长思——我曾不解为何余华的作品能够享誉全球,在第三次品读《活着》后,我为其写作才华深深折服——他所塑造的“福贵”这一角色,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群体的多面人生。

人们常常哀叹福贵的不幸。的确,从整体上看,福贵的一生就是个悲剧。早年他挥霍无度,输光了所有的财产,一夜之间从纨绔少爷沦落成了穷光蛋,气死了父亲,靠租田过活;后来进城为母亲求医,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离家快两年,回家后母亲早已去世,女儿凤霞成了聋哑人;不久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儿子有庆被抽血活活抽死;凤霞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好心眼的偏头,头胎就大出血死了;偏偏造化弄人,凤霞走后家珍也去了,女婿二喜竟被水泥板夹死……最后,唯一的亲人小外孙苦根吃太多豆子撑死了,只剩下福贵一人与一头老牛。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去,福贵命运之凄惨,让人瞠目结舌之余不禁扼腕叹息。( 作文 zUOWenba.neT )

而福贵同时却也是那个艰苦年代的幸存者。二十世纪中国内乱,福贵被抓去打仗,历时两年奇迹般没有战死,甚至毫发无伤地回了家;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村里大饥荒,可他没有饿死,挺了过来;文革时期战友春生自杀,而因赌博输光家产的福贵却幸免于难,得了田产的龙二却成了替死鬼……剧情的跌宕起伏、曲折离奇使福贵一直活到了最后——他在那贯穿整个世纪的生存危机中幸免于难,而他的妻子、儿女、女婿都相继去世。从生存角度看,福贵却又是幸运的,死亡的威胁曾三次向他逼近,却又三次与他擦肩而过,他活了下来。除此之外,他还有贤惠能干的妻子家珍,她对他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坚守始终如一,感天动地。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好妻子,对福贵来讲,无疑是他心酸中的一丝慰藉,是他莫大的幸运。

福贵就是这样一位立体人物,他的一生似乎都被不幸的阴影笼罩,然而他那一次次机缘巧合般的幸运却不可置否。用个体诠释多面人生,这是余华作品不朽的原因之一。

人的一生很漫长,幸与不幸交织在一起,才使得人生立体饱满,正如玫瑰与荆棘并生的原野,正因其危险而美丽才格外迷人。我想这也是《活着》能够吸引着人们一次又一次沉醉其中的秘诀吧,即使读者与书中人物处于不同的时代,却依旧能够找到文字背后那令人愉悦的精神共鸣。每个人都拥有多面人生,无论是福贵,是你,还是我,无一例外。然而其中“活着”的道理却是相通的,正如余华所说:“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如果人生中遭遇了一次巨大打击,譬如最爱的人去世,也许没有读过《活着》的人会一蹶不振甚至轻生自杀,而读过《活着》、懂得“活着”道理的人却能够泰然接受。

由福贵的多面人生,我联想到了乐观豁达的苏轼,屡屡被陷害,屡屡被贬谪,可无论在什么穷乡僻壤苏轼都能够逍遥自在,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千古名篇;我联想到了在巅峰时期双耳失聪的音乐天才贝多芬,面对打击他从未屈服,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创作出了《命运》《第X交响曲》等乐坛名作;我还联想到了因为丈夫去世、没有儿女的张桂梅只身走入华坪,为振兴华坪教育和女性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名扬四海,感动中国……他们以不同方式构建了熠熠生辉的多面人生,是苦难和坚强意志使他们的成就如此不凡而又震撼人心。

如果“一眼万年”可以用来形容书籍,那么余华的《活着》是我的首选,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岁月的沉淀,福贵的、也是自己的多面人生吧。

活着读后感高中 篇2

每一个人都会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现实中往往是沧海桑田,蓦然回首间总会夹带着分不明道不清的复杂,或是感慨或是悔恨。这是为什么?因为变了,在那一瞬之间,与当初的自己形同陌路,不变的唯有走着,叹着,光顾着自己一生的前行。

一个意外的天降横祸,一个不经意的细节等都是促成改变的主要因素。外界环境的改变使你在与环境的不符中认清自己,改变自身的物质状态,改变自身的思维角度,最后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无道理。书中的福贵自小便是阔少,含着金汤匙享着富贵生活,可惜落入赌博的深渊中,最后家道中落。酿成一切的无疑是他自己,所谓天灾也大多不离人祸,在这败光一切的瞬间他改变了,从荣华富贵跌落成一贫如洗,原本不屑一顾变为默默忍受,环境的突然改变,也使他开始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的道路后,也会认清自己的方向;改变道路的同时,变的还有方向。人都在尘世中挣扎,何来潇洒不羁,只能默默前行着,走下去,不知终始,如无根浮萍随着河流漂荡。福贵生活的方向在不断改变着。当佃农耕作时,他的方向是养活一家;当拉大炮在坑道中苟活时,他的方向是活着回家;当儿子长大时,他的方向是供儿子读书。一桩桩忧喜欢寡不停地改变着福贵,一个个意外转折着他人生的道路。他曾为了面子让家珍自己挺着大肚子一人走回去,可在迟暮时光的他,回想起只有悔恨。一个个亲人的离去道遍了人走茶凉的悲怆。他曾想靠赌来“光宗耀祖”的想法已经在大起大落中抹去,悲欢离合中辗转的他依旧默默地前行,多了分淡然开朗,走着走着就过了一生。有人常说,人生最大之痛莫过于生离死别,福贵的亲人一个个予他离别之痛,希望的火光总是刚要燃起就被拈灭,可以说他的后半生都在绝望中坚韧地撑下去。在不变的前行中,他见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色彩,心也随之呈现不同的起伏波澜,最后却也隐于不变的淡然,平静不变地走下去。

是啊,人生很苦,大起大落世事无常,但却得走下去,在改变的道路中留下不变的足迹和生命的痕迹。一个人生命的精彩不单是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成功,更在于一个人精神的富足。而富足的积累就是自己走过的一路。福贵他的精神是富足的,一路上他还不停地走着,晚年还能淡然地分享着自己的故事,纵千般辛酸却也不留遗憾。家珍、凤霞、二喜、有庆他们也一直都在他的记忆中,存在着不曾离去,陪他继续前行着,度量着生命的尺度。而他则向作者诉说着自己的故事,知无不言,因为这样他又在大家的记忆中存在,继续前行着。

看完这本书,我隐约间又看见夕阳染红的晚霞黄昏中,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农牵着老牛,笑着叫“有庆”“家珍”,想让老牛“福贵”继续耕作下去,在错杂的阡陌小路中前行下去。

活着读后感高中 篇3

读完余华老师的《活着》,我久久地说不出话,内心掀起惊涛骇浪,再无法平静。我不禁埋怨余华的残忍,他给了所有人一个死亡的结局,却让故事的主人公独活在这世上,带着一头老牛和一屋回忆。我想他应该是痛苦的吧,大半辈子都在与命运作对,在苦难中挣扎,到了弥留之际,也要带着那些泥泞的过往。他的一生还不够苦吗?

他当然是困苦的,名为福贵,却没有“福”,也失了“贵”。他的前半生过得潇洒肆意,但是在他嗜赌成性,败光所有家产后,他的命运由此改变。一场赌博,他输了所有家产,也输了一生的福气。父亲去世,自己被拉去当壮丁,返乡后,母亲早已病逝,女儿变得又聋又哑。接着他的儿女、妻子、女婿甚至是他的外孙都接连离他而去,苦难的浪潮将他埋没。我不明白,面对如此悲剧,他怎么还能继续生活在这索然无味的人世间?

但当我再次回顾书中的细枝末节时,我发现我错了,福贵的最后是平静的,是一种超然的平静,他以极其平淡的语气讲述着他跌宕的一生。回顾他的一生,我们所关注的是他经受的种种磨难和痛苦,而对于福贵来说,他的回忆中穿插着许多苦难以外的东西。那是幸运,更是幸福,这些才是他刻在心底所铭记的。幸运在于他的妻子对他不离不弃,幸运在于他的儿女懂事能干,幸运在于他的女婿老实孝顺,幸运更是在于他一次又一次地活着。从军中逃离回家时活着,忍受病痛时活着,到最后依然活着。余华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已经做到了活着,还有什么是不幸的呢?这些一点一滴的幸运汇聚成了幸福穿插在他满目疮痍的人生中,为他带来生的希望。

故事的结尾,福贵真的凑足了钱,他也真的买了一头牛,一头老牛,一头和他一样垂垂老矣的老牛。他为它取名福贵,似乎并没有把它看成一头牲畜,而是以朋友相待,他对着老牛吞吐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地也是尽心尽力了。”他对“福贵”说着,如果他的家人还在身边,也许就是这样的情景吧。他每天对着老牛说话,话中的场景许是他所向往的,正是这一天一天的反复唠叨,让他深刻记住了他一生的幸福。那头老牛就像是他走过了无尽漫长的黑夜之后,世界许诺他的一丝光明,这一丝光明让他沉沦,让他回忆,让他活着。我想他应该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有念想,所以有希望。因为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

人生无常,纵然世界上的苦难众多,但我们总能找到光亮点燃黑夜。疫情当前,面临封校,人人惶恐不安。但是展望身边,有熟悉的同学,有敬重的老师,还有关爱自己的父母亲戚,突然觉得再大的困难也只是沧海一粟,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希望,我们生活着就是希望。我们总说学习苦,学习累,但我们学着走出每一步的过程都是在找寻自己的远方。我们活着,热烈地活着,带着生命的希望,带着身边人给予我们的希望,奔赴着远方更大的希望。

我们一直在找寻希望的路上,不要忘了,在枯燥繁琐的生活中处处都藏着希望。不要忘了,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