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初中作文初二作文内容页

最忆是……作文

2023-12-21 21:25:57 初二作文 打开翻译

最忆是……作文 篇1

最忆是长安

梁奕驰

长相思,在长安。——题记

整个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我曾经用我的想象筑造一个长安城。一块砖,一片瓦,一座建筑,一群人,以及他们交错的天空,都静谧地存在。

西安城不算很大,却处处古色古香。墙内是一片历史,墙外是一片峥嵘。傍晚时分,站在古城墙的城门洞前,望着那碉楼,瞩目那城垛,触摸那厚重、斑驳的城墙,眼前这片青黑色的砖瓦,让人仿佛置身于唐明,唐时的夕阳,明时的明月,照在这城墙身上,愈发神圣。孰不知在这凝重的外表下深埋着多少在狼烟四起的岁月中立下的汗马功劳。远处,护城河的水泛着金光,环绕着城墙静美地流淌着,千百年来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国土家园。眼前这一切,思绪很容易被带回到从前,那刚刚穿过城门的是盛装出塞的公主,还是西天取经的高僧?

夕阳西下,登上城墙,倚着垛口,手边是一本贾平凹的散文《西安这座城》。此时,夜幕已降临,天上悬垂一轮皎月,地上倒映着灯光,喧嚣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从垛口往下看,城墙外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行人川流不息。这穿越千年的时空,却又并不冲突的融合在一起,你,还是那座盛世繁华的长安城。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美大雁塔:“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巍峨矗立在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气势恢宏,稳如泰山。塔身七层,阁楼式砖塔内有木梯,拾级而上,每层都有凭栏远眺的门洞,塔顶饰有圣洁的莲花藻井。或许,在暮鼓钟声中,能依稀看到西天归来的玄奘正在大雁塔里译经习佛……历史上的长安城几经战乱和灾害,大雁塔都没有遭到损坏,除了建筑技术精湛外,我想一定是有神灵庇佑吧!让它至今巍然耸立。大雁塔见证了中国古代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以及佛教传入中国的漫长历程,见证了一个盛世对外交往的兼容并包。

西安的人把他们的高贵与尊严、热情与奔放一并藏在了那历史悠久的建筑里,展现出来的就是那内敛、谦和、豁达的形象。外表朴素大方、不张扬,内心却丰富多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每一个西安人的信条。

今日之长安,迎着朝霞,送走落日。它如同一枚金光闪耀的皇冠,令整个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多好,年深日久,乡情益浓,让我用陕西方言唱出这首陕味民谣吧:“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

最忆是长安!

最忆是……作文 篇2

最忆是黄果树瀑布

马思源

回想起,那时值雨季,细雨在贵州下个不停。在狼狈又喧闹的一次性雨衣间,我一抬头,望见整个水声浩大的夏天,沾了满身瀑布的恢宏灵动。

黄果树瀑布不是很让人惊艳的景点,恰恰相反,它的看点算得上寡淡平常:慕名而来的拥挤人群、几乎是多见的水景,和着导游无感情的乏味叙述——这一切加起来,对那时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折磨。排队观光的人群太长,四下满是夹着各省方言的交谈,助长着我烦闷的心绪。队伍缓慢地移动,我盯着自己的鞋尖向前挪,拐过一个大弯。淋着雨等了一下午的瀑布,出现在抬起的眼前。

成片的灰白,水流与阴沉的天色混为一体,分不出边界的契合,它乱了视线,却收好了我出走的心神。激流以势不可挡的狂野劲头从山上一跃而下,直直坠入清浅的水潭,撞起散不尽的涟漪和白浪。大自然的壮阔像当头一棒,使我顿悟为何有人那般崇敬自然。冲刷在怪石上的水浪洗去了人群的嗡嗡轰鸣,接连不断的水声撞击鼓膜,经大脑流过震动灵魂,留下它惊人洪亮的声响。也许是心理作用作祟,四周突然安静了,人们噤声观望这伟大的奇观,甚至分不出神来拍照留念。腾起的水汽争先恐后地扑向脸,满是潮湿味道,化不开的水雾把格调上升到堪称仙境的位置,湿润了那年的记忆。水!世上最具灵气的物质!绿树掩映,怪石嶙峋,碧水清潭……这都是好样的,但没一个比得上瀑布。瀑布糅合了水的温婉灵动、山的豪迈奔腾,是最最和谐的矛盾体,自然的威武,令人难忘。

“人真渺小。”被浸湿的话语飘入我耳中,清亮亮的。是的,人渺小还脆弱,聚在一起是简直要命的嘈杂失序。但水不是这样的,它最强硬又最温和,最散漫又最抱团,水包容万物,它是活的。人自认万物之灵长,傲慢、不可一世,又在自然的力量下学会臣服与敬畏,低头承认自己的不量力。水不懂声张力量,沉默却强大,抹掉了人的浮躁和过分轻狂。我以为无论是做人做事,都应心怀敬畏、戒骄戒躁,好比做一山的瀑布,不炫耀也生光。我还想,人活一趟不光是为了看太阳,也许还要活得潇洒漂亮,为自我赚一份向往。

思来想去,不如做满山瀑布,不看他人如何驻足观望,只任自己肆意流淌。

最忆是……作文 篇3

最忆是家乡的城

王景祎

我的家乡在江南。在那里,一年中一半的时间都会在蒙蒙细雨中度过。“南方小镇”是家乡最合适的词了。

我们家并不在城的中心,而是在小镇上。跟镇上很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宅基地。宅基地上面有奶奶的母亲时代建造的房子。每到假期,我都会回到家乡。

冬天的家乡是很冷的。但是不同于北京的冷,那种是一股湿冷。有时,洗了的衣服很难干,放在外面忘记拿回屋子就会冻成冰。所以,在那里,起床会比在北京时更加艰难。

早上起床之后,我就会下楼,穿过院子来到外面的平房里。那里就是厨房。江南的早餐只有粥和咸菜。馒头呢?这种东西只有北方人才吃。江南的粥是稠稠的,黏黏的。我每次都会在厨房的蒸汽消散之前把早餐吃完,然后就在院子里骑滑板车。院子不算大,但是是很好的。院子的南边是一棵桂花树,每年都会开花。东北角是一棵葡萄树,每到炎炎夏日,我和爷爷都会爬到二楼平台上讲一大堆葡萄运回家中慢慢享受。

上午玩完,下午开始了练书法的活动。练书法的地方在三楼,也是一个大大的客厅。客厅的另一头放着一个古老的电视,中间的沙发,而离窗户最近的是我写书法的大桌子。据我奶奶说,这个大桌子是我爸爸小时候写书法的地方。我曾经仔细观察过桌子的样子——原本刷了红油漆的木头有点发黑,桌腿和桌面的结合部分也有些松散,更甚者已经裂开了。我就在这个有着曾经印记的地方沉心写书法。

到了晚上,我有时会提着灯,爷爷拿着炭火盆到小阁楼里,在昏黄的小阁楼里听爷爷讲阁楼中东西的往事。在夏天的时候,我们会从小阁楼的窗户爬出来坐在比较结实的瓦(有时坐在小窗户外的木窗台上)上边看星星边聊天。

除了在家里度过一天之外,我和爷爷奶奶会隔三岔五的就到城里去看亲戚。奶奶又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所以亲戚比较多。我只记得我吃过很多宴席,但是为什么要摆宴席我却不知道。反正吃就对了。吃了还能玩,玩完了又能再吃,这种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宴席作为亲戚欢聚一堂之外,还有两家人住在一起。我们经常去大舅奶奶家串门,有时候见天色已晚就留宿到大舅奶奶家。吃完饭后,大家一起去散步,我就在广场上玩。

那一段时光是无忧无虑的,虽然对我来说,那座城已经快要离我远去,但是毕竟有着童年的回忆,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和羁绊。

最忆是……作文 篇4

最忆是汉江

王芷萱

每当看到大江穿行于高楼大厦之间,我总会心潮澎湃。或许是因我连同我的老家都与一条江有着深切的缘分,它的名字叫汉江。

儿时回老家湖北,第一个去的准是汉江。我依稀记得那江很宽,却没有它的干流长江那样沉稳厚重的气息。每一道潾潾的水波,都仿佛荡漾着希望与温存。江上水汽迷濛,阳光在薄雾中化作细而密的金丝,直直射入我的眼底,像是要把心缠住。江边有一座桥,同远方若隐若现的轮船一同映在青碧的水里。我蹲下去,掬一捧江水。那水真清啊,像少年人的眼睛,映着薄云几缕,映着万家灯火。

姥爷在我身旁,笑眼盈盈:“这是汉江,我们湖北人的母亲河。”

汉江边的几排小楼中,有姥爷的家,那房很旧。细细的裂纹里一到雨季,露珠便溢出来。因为江边的空气总是很潮的,吸一口气,半口都是水。小院里几棵高大的常绿乔木下,菌子能连成排。丰收日子,果甜与菌子的清香混在红土地的腥涩中,再夹杂些潮气涌进我的口中,如同一味精致的佳肴。南方地区多产鱼米,姥爷也不例外:他会水,庄稼活也不差。往往天一亮,他就接半盆水,挨个儿浇给饥渴的油菜。那菜青青的,正是汉江的颜色,不过深了些。我那时常想,要多少捧汉江水,才荟萃出这样深的青绿色来?

汉江在湖北人的生活中,更是刻在心头上的。“老湖北人”生活总是慢的,几家拼一方小舟,坐上吱呀作响的木板,江流到哪,人就在哪。姥爷打麻将,“和了”的声音时有,输赢都不恼,和气。生活中,“没关系”此起彼伏,每一丝皱纹都笑口常开。正如那江,宁静,包容。有时也听老人们指点江山,神色比年轻人还要着急。他们浑浊的眼中映着清清的汉江,而江水里是神州大地的山河万里。

岁月交织,我渐渐发觉,汉江已是一个符号,一种传承。湖北是多难的:武昌起义,武汉会战,多少鲜血涌入那江呢?洪水,新冠疫情,又多少生命流失在富生机的水汽里。可尘埃落定,大江依旧东流。大概无数滴水汇聚的潮,本就是无法抵挡的。

近来,我又去看江,那水似乎更清更亮了。我低笑,怕是忘不了你了,汉江。

最忆是……作文 篇5

最忆是雪乡

张紫晴

冬天里,我向往白皑皑,银装素裹的世界。就算那里有着零下20度的低温,我也抵不住雪的诱惑,想要一睹此地的美景。它就是雪乡,一个童话般的地方。

初见雪乡,阳光下看见银铺玉砌的王国里,雪裹住了小镇,只让红灯笼,木房子露出点点斑斓色彩,星星点点地,似在捉着迷藏,引诱着我靠近来。

走进王国里,常年积雪落在树桩上,逐渐形成了蘑菇状,这种景观也因此得名“雪蘑菇”。房顶的积雪延伸出房檐许多,按常理应当落下来,但它们却任凭风吹日晒,牢牢地与房顶长在了一起。更令人称奇的是,积雪的边缘处,有着清晰的层状印记,如同树木的年轮一般。年年的风雪堆叠在一起,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一年前,两年前的大雪……发觉它们也是一段时光的见证。白皑皑的积雪让琐事统统消散,内心充盈着安静和喜悦。

这里也有热闹的去处,“泼水成冰”令人惊叹。拿起满壶的热水,从身前抡起,像后洒去,让水花在空中画出完美的弧线。扬起的热水在低温下瞬间结成了点点冰晶,水柱即刻变成冰凌,向四周洒开,形成了晶莹的雪礼花。旁边游客们纷纷叫好鼓掌。

雪山上“速度与激情”一次次上演。坐上雪地摩托,从山顶俯冲,迎着凛冽的寒风,眼睛被刺的睁不开。我享受在这样的速度里,感受着这阵阵侵骨凉意有意无意的掠过,头脑变得清醒,我想要高声呼喊,唤起在心底的野性。山坡渐渐平缓,行驶在凹凸不平的雪地中,我感受这雪浪,与浪花一同起起伏伏,荡漾在汪洋雪海中,感受着放肆的喜悦。

晚些时候,夜色里的雪乡,漫天的星辰,白蒙蒙的雪在彩灯的映照下,泛着橙黄色的光芒,充满了迷人的魅惑。我惬意的闲坐在小店里,一杯热水,一点暖光。视线模糊了,冰雪的朦胧童话世界也慵懒的渐入梦境。

雪乡的片片雪花,化在了心里,融在了回忆中。

最忆是……作文 篇6

最忆是山城

孙沐子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的渝州指的就是重庆了。我曾有幸去过那里。

重庆,也称山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之城,是一座有山有水,灵气十足的城市。

高铁从成都出发,大约行驶一小时便到达重庆。沿途的山一座连着一座,重重叠叠。列车在山中穿梭着,窗外云绵绵雾漫漫,云雾飘渺间,列车进站,山城和我相遇。

“山城”,顾名思义,重庆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市,山既是城,城既是山。在重庆的街上,走几步便要上下台阶,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台阶让我犯愁,我气喘吁吁的走一阵,坐在台阶上歇一阵,最后总算到了最顶上,谁知没走多久又有台阶要走。

重庆的气候湿热,闷热的天气再加上漫长的行走是我头昏脑胀,正准备看地图寻找目的地,却看见一棵树上贴着一张纸,纸上画着箭头,写着“xx景点近路”。正是我在找的景点!我寻着纸上写的方向前进,走着一条尘土飞杨的小土路,没过多久便路过一个小摊,卖冰镇绿豆汤。又热又渴的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一碗迫不及待的喝起来。又甜又冰的绿豆汤将冷气瞬间传到身体各处,燥热一扫而空,只剩下凉爽。我这才反应过来那张纸条一定是店家贴的,不禁笑了起来,心里却不怪店家,要是走大路就喝不到这么好喝的绿豆汤呢!

重庆的建筑极奇特,在这里迷路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明明自己在马路边的便道上,指示牌却说这是五楼,可向下望去,这里距离最底端竟还有二十层楼距离,这使一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感受到了感知上的混乱,惊讶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建筑师和重庆当地人。

不过得益于这起伏的地势和依山而上的层层楼房,重庆的夜景美得醉人。

来到洪崖洞,这里华灯初上、灯火齐明,洪崖洞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的好看,楼层虽多但不显凌乱,每层都错落有致的摆着。这一片灯火点亮了半片天空,只觉得火树银花,星汉灿烂,宛似天上人间!

从洪崖洞往下看,嘉陵江映入眼帘。两岸灯火通明,星月华灯倒影水中,仿佛岸上有一座城,江里还有一座城!江上偶尔有几只游船渡过,从高处看就像一颗颗闪光的星星划过夜空。

我时常想起望不到尽头的台阶,想起冰镇绿豆汤,想起令我疑惑的楼层,想起迷人的夜景。

我时常想起重庆。

最忆是……作文 篇7

最忆是宏村

周知雅

我印象中的宏村,永远是那群笼罩在迷蒙雨雾中的黑瓦白墙。

十岁那年夏天,我与母亲来到宏村旅行,在民宿稍作安顿后,便又往村中漫步。没多久雨便淅淅沥沥地开始下了,我们也溜溜达达地向民宿返。到达时,门口黑毛黄嘴的八哥对着我们“你好!你好!”地叫嚷,吸引我又与它玩了半晌。

宏村的雨是连绵的,成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在宏村错综的街道中迷失了怎么办呢?只要沿着街道两侧集水的细渠走,就能回到大路上,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可见一斑。

丰沛的降水孕育了宏村大大小小的湖泊。有人将宏村比作一头横卧的水牛,而其最大的湖——南湖,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牛肚。

盛夏的南湖荷花正当怒放,吸引了大批美术生在此写生。他们坐在便携小板凳上,一蹲就是一上午。一个男大学生在卖的画中:亭亭的荷花含苞而放,宏村此刻的美好都凝固在那荷花花瓣上的一滴即将滚落的露珠。我甚是喜欢,想要购买,便上前问价。“你觉得多少合适呢?”他笑着反问。年仅十岁的我对艺术品价格一无所知,这突如其来的开放竟窘得我面红耳赤,不知所措。他说道:“没关系,我不在乎多少的。”“他又笑了,双眼中映着湖边的柳条,自然而恬淡。“我也刚来到宏村一周,这才尝试卖画。”说完便不再看我,又着手描摹另一副画。我又呆立良久,只得随便报了个价,支付后便尴尬地带着画,牵着母亲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被比作牛胃的月沼则别有一番志趣。如鉴的湖面上没有荷花,只是静静地盛着一湖汪碧水,盛着岸上的红灯笼,盛着如织的游人,盛着母亲和小小的我。让我不禁怀疑:这是不是天使失手掉落的澄澈水晶球?

而随处可见的青石板路上,也落着一点点“小池”,那些小水洼清晰地映出周边的市井街道,像成千上万的西洋镜,某一时刻上演着宏村日夜的故事。这般的精妙,才真可谓“一步一景”呢!

雨水没能浇灭宏村的烟火气息,而是落在晚市小摊的户帘上。香酥的黄山烧饼、奇特的毛豆腐、甜香的米酒……一齐登台。让我印象颇深的是名为“贵妃笑”的葡萄荔枝果酒。虽然只抿过两三口,但它甘冽而浓郁的紫色香气,至今仍在我口中回味。

还有一个卖麦芽糖的奶奶,她熟练地教我如何用两根木筷反复地抻拉麦芽糖,使它的颜色从古铜变为金黄。“你多拉一会,不一会就能变白。”她这样说,随后就转身挪向一条小巷,融进了晚市的点点光晕中。于是我不停地拉扯那块小小的糖,和母亲轮流拉,拉得胳膊生疼,却还乐呵呵的。一直到睡觉前,我们都没停下。最终,我不但没将麦芽糖拉成白色,反而在品尝前将大部分都失手掉到了地上。

回民宿的必经之路上,村头两棵古树静默在雨中——红杨和白果在几百年中佑全村百姓吉祥平安。百年来,它们一直弯着腰,向往来的游人低语村中的花草树木、悲欢离合。听故事的人自然放慢脚步,在宏村的悠然闲适中,一颗颗心灵归于平和。

宏村的雨,在荷叶上流转,在水渠中泠泠,在斜屋顶的黑瓦间流淌在;打湿八哥的乌黑羽毛,打湿长苔的白墙,打湿我身上的浮躁与迷茫。卧牛安然,我心乃归。

最忆是……作文 篇8

最忆是东安庄

程亦楠

我想念回忆中东安庄的夏天。

当我乘车穿梭于城市的喧嚣之中,徘徊不定,我总是想回到那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当汽车驶上一条土路,路旁闪过一片又一片的白杨树,我知道了,我回到了我的故乡——东安庄村。

每年暑假,我都会回到这里,一切都如以往一样。东安庄夏天总是透着生机。烈日炎炎,炽热的阳光洒在白杨树上,显得越发碧绿,冬青的叶子油亮,村东头的老榆树枝繁叶盛,给乘凉的人们撑起了浓浓绿荫。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树枝间知了成天不住地在枝头发着敞亮欢快的叫声,唱着独属于夏日的情歌。

在村南边是大片大片的田地,姑姑家在那里有几亩的桃园和玉米地,每至夏天,成片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际,尽是葱葱郁郁的墨绿色。玉米秆高过我的头顶,一棵棵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一两个玉米棒子。几亩的桃树上结满了桃子,个个个大皮薄,芳香四溢,晶莹圆润,像是用碧玉雕成的。

每个在东安庄的清晨都可以听见小贩叫卖豆腐的吆喝声,如果你起的够早,兴许还能买上几杯热豆浆。而每天必然也会经过家门口的是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头,晃晃悠悠地赶着一群绵羊经过,留下一地的羊粪。

夏日里的东安庄最不缺的就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都说孩子是时间的富翁,我看不假。我和三五个孩子凑在一起,从清晨到日落,投石子,扔沙包,跳房子,总是玩不重样!到了下午两三点,太阳正晒,我们便到内屋里喝杯茶,看看电视。到了晚上,大家还结伴提着手电去逮过知了猴。

夏天过去,下一个夏天还会再来。下一个夏天来到,却已然不是那个夏天。

曾经一同玩乐的伙伴也因长大而很少回到东安庄。村南的整片桃树也因寿命已尽而被刨掉,而我也许就没有还乡。

回想起夏天,结束车子行驶在离乡的土路上,东安庄的家人和玩伴在向我告别,并随着路旁的白杨树逐渐倒退,直至消失。

再见吧,东安庄的夏天。

再见吧,我的故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