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初二 篇1
北冰洋
对于杭州来说,台州真是小得不得了,但台州的小吃却比杭州的更诱人。爱吃是每个人的天性,一个在外的游人最先想到的关于家乡的物件,十有八九是家乡的美食。作为一个面食的爱好者,最先想到了家乡小吃必定是锡饼。
记得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总是不在家,爷爷就早早地带我出去玩。每每来到早餐店门口,都请爷爷给我买一个锡饼。我看着早餐店的叔叔在包子散出的热气中摊饼。跳珠一般的,是上下舞动的面团;窗纸一般的,是极薄的饼皮;小船一般的,是肆意流动的蛋液;繁星一般,是四散的葱花;土丘一般,是均匀摆放的泡虾;大雾一般,是洁白晶莹的炒面。我看得恍了神,直到爷爷付了钱,将锡饼递给我,我才回神。其实那时我的味口并不大,吃不了一整个,只是想看摊饼时帅气、流畅的动作,所以往往最后是爷爷吃了大半个饼。但只要我想要,爷爷都会给我买。
五岁来到杭州之后,我的生活开始充满竞争“危机四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们一家的生活都很辛苦。爸爸一周都不回家,到处做兼职,还房贷。妈妈有时忙到忘记接我,于是我就在老师办公室里玩积木。那时,杭州的夜空看不到星星,只能看见来往的车,可它们没有一辆是来接我的。终于,有一天周末,我们一家人整齐地坐在餐桌边吃饭。奶奶将摊好的面皮端到桌上,我们自己包,包好就吃,边吃边聊,忙碌的生活难得地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这一次,我吃了整整一筒,这一次,我只是单纯地喜欢它的味道。这之后,生活还是一样苦,但却在一点一点好起来。出处 wWW.zuOWeNBa.nEt
还记得小学时,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当时班里千篇一律地都吃粽子、赛龙舟,只有我说吃锡饼。全班人好奇地看着我,我在他们的目光中起身:“在我们温岭,立夏、端午、五月十三都要吃锡饼。端午那天,所有亲人,甚至相熟的邻里都要一块吃锡饼。在我们那过年才要吃粽子。“”哇……“下面在一阵赞叹声。我得意地坐下,生平第一次,温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让我无比自豪。
锡饼承载不了大国形象,却承载了我心中的故乡。但在杭州这一个美食汇聚的地方,我竟然找不到这样的小吃,当我和别人提起温岭时,竟还有人不知有这样一个城市。我的心中会有一个强烈的念头,让家乡人尽皆知。
也许,以后的我会在大城市打拼,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家乡有一种小吃叫锡饼,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家乡在碧海蓝天的温岭,永远也不会忘记我对家乡的誓言——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温岭是个好地方。
民风民俗作文初二 篇2
吴天瑜
不过是块垫子罢了,也很常见——在一个什么寺中准能见得到。记忆里,有关它的,却总是数不尽。
每每临近过年,台州的人们总要择一个吉日良辰,进行“谢年”仪式。在家门口摆上一张四方桌,朝向正南。桌子的后面便摆上那样的一块垫子——跪拜垫。家乡的跪拜垫,与那种寺中的并不相同。家乡的跪拜垫是由草杆扎成,在其上铺了几层破布。虽是朴素无华,却有着极其柔软的质感。
曾经,看着大人们把丰盛的八道菜端上那四方桌,摆上碗筷,倒上黄酒,我兴奋极了,跑过去要拿筷子,可哪知外婆把手一档:“不能吃。”只好悻悻地走开,到别处去了,那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丰盛的菜摆出来却不让人吃呢?
外婆拿来了烛台,点燃了蜡烛。星星眨眼一样,是轻快跳动的火焰;流泪哭泣一样,是缓缓滴落的蜡泪;沧桑岁月一样,是久经“战火”的烛台。火光跳着,像是要诉说什么。那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燃起蜡烛,燃起光呢?
一切似乎准备就绪,外婆站着拜了三拜,又跪下拜了三拜。嘴里是念念有词,飞速地,不知讲些什么,不让人听清。那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一边拜一边讲话呢?
我在一旁看着,不知被谁的大手拉到跪拜前。我只好装模作样地拜了几下。膝盖触及跪拜垫,那是从未用过的温柔柔软。那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让什么也不明白的我来拜呢?
几乎是怀着不耐烦,我拜了几下就跑,跑得无踪无影了。跑得迷茫了。跑得找不到回去的路。跑得几年赶不上“谢年”了。我跑了好久好久。再难找到那份无限温软。
我想往回跑了。可回头,几座大山不知何时出现,悄然无声。我的学业,父亲的工作,疫情。我深知,前路再无那份无限温软了。我该回去了。那块软软的垫子在等我。
猛然一颤,就仿佛脚下一滑。我在忽然间,看到外婆拜求的诚恳姿态,火焰闪动跃然,菜肴的诱人丰盛。我在忽然间明白了一切。
火焰的闪动是跳跃的盼望与祈祷,拜求的祈祷是对收获的感谢,更是对团圆的渴求。外婆诚恳拜求姿态中,饱含着对儿女子孙的关心与思念,对“山路崎岖”的恨、无奈与理解。
那拜求的姿态,一定分布在天下各处。那拜求的姿态,一定是老人的共同祝愿,是天下最美的姿态。
跪拜垫上,那一片未绑紧的破布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民风民俗作文初二 篇3
时间一晃又到了3月,春回大地。对于学生们来说,更多假期的上半年比时间紧迫的下半年更令人喜欢,4月有清明,5月有五一,而6月是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有许多种,但最让人认同的则是纪念屈原说。相传战国时期的屈原因国事而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们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纪念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有一位渔夫拿出准备的饭团等食物丢进江里,是为了让鱼虾们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大夫的身体,后来出现了端午的诸多习俗。
在我们老家这里,赛龙舟并不常见,然而粽子几乎都是每家。有甚至四时常备。那时在上小学,还没有现在这么繁忙,每年端午节都会回老家,外公外婆一大家子在家包粽子,粽子种类更有研究,我们常吃的是甜粽和肉粽,甜粽是豆沙,红豆一类,包在糯米中。蒸完尤为甘甜,然而小时候,我嘴很挑,根本吃不惯甜粽,于是一向喜爱甜食的外公外婆便就转身投入肉粽,外婆做的肉总不放腊肉,放的是新鲜的肉条。
以前只是单纯的觉得粽子好吃,后来发现原来是粽子有特别的韵味和意境,但是百姓对伟人的瞻仰。是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是游子在外的思乡。
一天天的我在长长大,外公外婆父母都在变老,学业愈发繁重,使得我对生活的乐趣,愈发感到厌恶,我没有看过社戏,然而却很向往社戏,可生活的重锤,让我不敢喜欢,可光是端午,清明,新年等假期与传统文化都被淡化了,去年端午没吃粽子,还在回家的路上看网课,去年清明没回去,没吃清明团子,没祭祖,没有与亲人团聚。
有个声音在说,你忘根了,我很惭愧,也很无奈,我拿生活中最珍贵的一项东西,喜欢另一项珍贵的东西了,然后生活就给我点甜头,让我下定决心背叛背叛那么多乡间的小路,背叛美味的粽子,背叛自己……
五黄,有四黄,我都不吃,然而我可能会饮半杯黄酒,把剩下的半杯酒洒在江边的土地上告诉生活,这半杯,我敬你。
民风民俗作文初二 篇4
邹俊超
自古重庆人便有“无辣不欢”的名号,那里的辣文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在衢州市,却也有这样的一个“小重庆”,有着独属它自己的一份辣文化。
龙游自古便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崇尚耕读之风。有天下闻名的龙游石窟,也有待客必备的方山茶。清淡闲适之中,似乎没有人会想到令人热血澎湃的辣,可是在乡间人们的饭桌上,却也流传着一股别具一格的“辣”——咸汤圆。
芝麻馅儿的汤圆,是最平凡的代表了,吃这种汤圆,多了以后未免会觉得甜的腻味,不过咸汤圆从不会有这等情况,全凭个人喜好,既可当主食,也可为小吃,百吃不厌。
冬日下的龙游,虽看不到有雪的迹象,可冷烈的寒风还是令人们不禁多添了几件衣服,这样也才稍稍暖和了一些,往往这种时候,咸汤圆便成为了家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第一次吃到咸汤圆,要数两年前的寒假了。向一个远房叔叔拜年时的餐桌上,我体验到了这样新颖的吃食。白白糯糯的棉袄之下,装满菜馅的汤圆呈现的那样令人垂涎三尺,使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好不容易才夹住一个滑溜溜的大汤圆,咬住,轻轻撕破面皮,顿时,一片殷红映入眼帘,被剁的粉碎的红辣椒,装饰这五花八门的菜馅儿,颇有一番威风,依稀记得似乎有白花花豆腐和细碎的葱,以及细长的肉条等东西,可以说是一场大杂烩。
囫囵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随着这“小热水袋”滑过食道,身体不可遏制的开始变得滚烫。不一会儿伴着一股难以抑制的辛辣,整个身子同烧锅炉一般,是抑制不住的火辣!说什么也不再敢吃第二个了。“算了算了,一般孩子都吃不消龙游的辣的,让他随便再吃点吧!”善解人意的姑姑,替我移开了面前两个“罪恶”的汤圆,将清淡的食品转到我的面前。又草草吃了几口,带着舌尖上一股久久不散的辣意,结束了这一次不愉快的体验。
再往后,便再没有吃过正宗的龙游咸汤圆了,始终没有那种刻苦铭心的辣意,逢年回家,亲戚也总会考虑我们几个“小屁孩”的感受。醒目的红至此也被抹去了,没了装饰的汤圆,却也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亲切,可爱了。不过,还是想再尝试一下那难以忘却的感受呢!
承载了那样多啊!家乡的咸汤圆,谁能比他肚皮再鼓上一圈呢?又有谁曾有他那样的辣呢?还有谁又比他更加平易近人呢?
始终忘不了,家乡的咸汤圆!
始终忘不了,那家乡的“不散”的辣!
民风民俗作文初二 篇5
张玥李
光,物,墙面——手影。自古至今,影子就被赋予了许多的含义,它是人们精神的体现,是人们对事物的憧憬。什么都有影子,人也好,物也罢。手影是孩子们天真的游戏,不需要过多的点缀,只是一束光、一只手(物),一面墙。
生于这样人潮汹涌的新世纪,其实很少能接触这些意义非凡的非遗文化。偶尔见上一次就好似发现了新天地一般,愈发的不能释怀。第一次见到皮影,是在忙碌的河坊街上,那里给人一种现代与古代元素的结合感觉。沿街一直向东走,有个不起眼的摊铺。那里摆着个庞大的木质箱子,箱子里似乎装的并不是什么东西,而是满满的神秘感。面朝路人的一侧,有两个小孔。看它的高度,大抵是供我这样“见识狭隘”的孩子观看的吧。小孔里忽明忽暗,暖色调的灯光令人有些困倦了,以至于耳边人群喧闹的声响也变得模糊了……但是,听:“咚咚咚锵锵—嚓咚锵咚锵咚!”是小镲和锣。再看小孔里,惊现了唐僧师徒四人的身影。开路的便是悟空了,蹦跳的身影如弹簧般,行踪难以揣测。尾随其后的便是白龙马,勤勤恳恳的样子在人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但你怎能想到,这台前幕后只有一个师傅在操控着一切。单手击镲,操控人物,这都不算什么了。吸引我的除了这有趣的动画,次之的就要数师傅那一口的京味话了。它给人种亲切的代入感,立马从红尘凡事跃步于桃花源中了。
影,自古就带有种特殊的神秘感。当初,汉武帝的夫人因疾逝世,汉武帝出于思念,叫人用棉帛裁出了夫人的身像,涂上了颜色后就有了最早的皮影。当然不仅古代,现代人依然对皮影情有独钟。张艺谋曾翻拍了余华所著的《活着》,其中就有一幕关于皮影的。主人公因为顽固不化,染上赌的恶习,把祖上几辈的家当包括一副积了灰的皮影全都输给了龙二。虽然此处皮影的戏份极少,但其内涵庞大。皮影是人类的玩偶,那人类又何尝不是命运的玩偶?几根棍子便能指使皮影的一言一行,人又何尝不是呢?
当人失去自己的主见,便只能任由背后这棍棒随意支使自己。
皮影,无非就是人们对于枯燥无味生活的美好理想罢了。
但愿当下每个人都能逐“影”前行,做自己最独特的影子。
民风民俗作文初二 篇6
刘珞熙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成年人喜饮酒,却仿佛是天性。心中怀有心事的人们,斟满了酒,举起杯便释怀了。寒冬腊月,举杯共饮,每逢佳节倒满一杯酒,倒尽一壶酒,那是常有的事。尽管人们常说:“喝酒伤身”,但该喝酒的时候却照喝不误。
甘甜的米酒,可口的果酒,优雅的红酒,烈辣的白酒与香醇的黄酒之中,人们却独爱白酒。提起酒,就会想起小时候大小过节时的热闹景象。“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老少的欢声笑语,鼓掌举杯声,甚至远处的鸡鸣犬吠声都在耳边响起……真的,关于酒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
记得,族里的姑姑出嫁。村里人厚道讲情义,纷纷送来了贺礼:张家十斤大米,李家五斤米酒,王家三篮子鸡蛋……待酒菜摆上桌,大伙便团团围在一起,相谈甚欢。但他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还是对新人的祝福。姑姑也端着酒杯,七大姑八大姨地依次敬酒感谢。“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不由它。有酒不饮奈明何!”酒过三巡,一桌酒吃到下午四点才散。出门时,人人都满含泪花,两脸红意,我只觉得好玩。
那种热闹非凡的庭院,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冷,喝完酒再走吧。”这句带着泪的话令我一生难忘。
那年太爷爷去世,在低沉哀婉的音乐中,我们步入灵堂。老人的遗像高挂在墙上,慈祥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扶重人员请的全是老人生前念着旧情的乡邻——共请来十六人,俗称十六抬。众人沉默地走着,走到预定的地点,入土,举铲,掩土……太奶奶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给老人倒了最后一杯送行酒“路上冷,喝完酒再走吧。”风吹起,吹走了先前渗人的静,留下了一阵扑鼻的香。这是太爷爷的回应吧,我在旁边默默地想着。
乡食除板鸭,包米果,荷包肉外,常在家备上一大坛米酒。来客,践行,节日,红白事,祭祀的必需品。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人们用酒祭天地,为向上苍、祖灵祈求福寿,祈赐光明前程。这时,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应有尽有。
“昔日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以酒仙李白为首的诗人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苦闷,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无数千古佳作。
最壮的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每当鼓声响起,我便想起关羽的温酒斩华雄。他提起青龙偃月刀,飞身跨上战马冲了出去,在振天鼓声,连绵呐喊声中提着华雄的头,驾马而归,而出征前曹操为他倒的那杯酒还冒着热气。我愿是那将士们出征前的喝的那碗酒,给将士们鼓劲,让士兵们冻僵的身体重新“精神焕发”。
唉,一碗酒含着多少人间的喜怒悲欢,多少将士的汗水血肉啊。望每个人都能做一杯酒,拥有将士们的骨气与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