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首气势磅礴的赞歌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三国演义》这部书讲述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建立这一段历史。小说塑造了一大批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宽厚仁爱的刘备,重情重义的关羽,善于用兵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部书还描写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著名战役。如:为朝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官渡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体现深厚的兄弟情谊的夷陵之战等。
当然,在描写战争的过程中,书里也呈现了许多有名的计策:美人计、连环计、空城计……读到这些内容时,我被他们的智慧所折服。他们使我明白,智慧可救一人,可杀一人,可救一城,可掳一城,可抵千军万马。智慧在历史的更迭中,看到杀伐血腥的残暴,以及渴求安定平稳的民心。
《三国演义》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其中的悲情色彩。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求的是统一天下,然而直至病逝也未能如愿。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平定中原,无法完成初出茅庐时对童子许下的诺言。关羽,张飞,赵子龙,周瑜,吕布,凤雏,庞统……仔细想一想,这部书中充满这种悲情色彩的人物太多了,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他们各为其主的霸业呕心沥血,征战沙场,但最终都未能成功而遗憾离世。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为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思绪回到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在安定的环境中成长着,而今天的这种自由快乐的生活是多少古人梦寐以求的啊!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三国,它让我了解到了一段血与泪的动乱年代的历史,也让我了解到了一批充满悲情色彩的英雄人物,更让我懂得了战争的可怕,和平的可贵!
聂陟敏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施锦宝
阅读《三国演义》后,我感受到了古代英雄的叱咤风云、侠肝义胆的过人气概。刘备的宽厚仁义,关羽的忠义无双,诸葛亮料事如神,曹操的狡诈多疑,周瑜的才华横溢……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诸葛亮,他造出了木牛流马来运粮草。木牛流马的舌头只要轻轻一转,就停止不动了。诸葛亮的机智多谋勤于思考,击败了不少聪明的人。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评价我有超常的动手动脑学习天赋。
一天老师宣布明天数学测试。一回家,我便冲向书房,开始细心地复习,心想我肯定还是满分。拿到试卷,迅速地浏览一遍,发现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心中不禁一阵窃喜。环绕四周发现有的同学在咬着笔杆看天花板,有的同学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在左顾右盼。我快速拿起笔,开始答题。写着写着,有一题阻挡了我的“去路”。此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不停的敲打脑袋:可不能呀,必须满分呀,前几天写过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呢?用超强的记忆力,顿时,脑子开窍了,像河水一般涌进,我三下五除二地答完了。接着,我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检查每一道题,生怕一个符号都影响我得满分。随着铃声响起,我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两天,我度日如年,盼着满分,期待成绩早点下来。当老师拿着一沓试卷踏进教室,我的心砰砰地跳,手不停来回搓,屏住呼吸,“项恋98分,张心怡99分,……”我的心快要跳到嗓子眼,怎么还没有念到我,是不是我这次犯错误了,糟了,一百分没了,“施锦宝100分。”哈哈!这时心里的喜悦不知怎么用言语来形容,我有没有可能是现代的诸葛亮呢?
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做人要学会持之以恒和耐心,书中还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知识和道理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寻找。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陶尧尧
四大名著,作为淘尽历史长河却历久弥新的经典名著,以其所蕴含的文辞哲理与经典篇章为世人所称许。从英雄豪杰之侠骨柔肠至文韬武略的智者之高超智慧,无不能于《三国演义中》探寻一二。纵览全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三顾茅庐卧龙出》这一回。
《三顾茅庐卧龙出》主要讲的是刘备带着张飞和关羽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他们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因此没见到;第二次,刘备不顾天寒地冻又去了,但诸葛亮的弟弟告诉他们,哥哥和朋友出去游玩了,又没有见到;第三次,刘备不听张飞和关羽的劝告,又去了,门童告诉他们诸葛亮正在睡觉,他们便在门外等待。过了很久,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最终答应出山,并辅佐他创立基业。
读了这个故事,我受到很大的触动:做人做事必须要学会坚持,要有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才会有收获!
记得一年级时的一次体育课上练习跳绳,刚开始,我没有掌握跳绳技巧,跳的过程中总是磕磕绊绊的,看别的同学跳得那么好,我非常沮丧。回家后,我向妈妈诉苦,说我再也不想跳绳了,我觉得自己永远也学不会跳绳。妈妈安慰并鼓励我要学会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并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掌握跳绳技巧。一天、两天、三天……终于,在学期末的体测跳绳项目中我取得了班级第二名的良好成绩。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感到很值得,很骄傲!
鸿鹄之志与坚持之心并不一定只存在于英雄豪杰之辈,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可以秉守。观之自身,比如你,再如我,只要坚持不懈,只要持之以恒,我们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王袁奇
《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一部名著,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惊险曲折的故事,还让我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英雄。
说起赵云,也就是常山赵子龙,大家肯定很耳熟。从“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艺高强、正义凛然的英雄本色,难怪刘备说他“浑身是胆”“乃真丈夫也”。他实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硬汉子!
再说关羽,此人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忠勇人物。因为他髯发长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样子,所以被人们誉为“美髯公”。他是刘备的得力干将。不管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千里走单骑”,都能反映出他对刘备的赤胆忠心。他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提到刘备,在作者眼里,他是个“乱世枭雄”,但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虽说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体现了他的遇事老练,工于心计,但他为了一个“义”字,不听众将的忠告,竟大动干戈,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草率伐吴,最后被陆逊用火攻破,最终全军覆没。
谈起诸葛亮,他可谓是书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绝顶聪明,成功运用了“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等一系列妙计。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说他灭魏吞吴统一天下的雄心没有成功,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经流芳百世。他永远是后人敬仰并崇拜的大丈夫!
反复品读《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提高了我的个人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从书中的众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义———为人诚信、机智勇敢、胸怀天下、无私奉献。
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徐柯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诸葛亮曾经许下的诺言,他一生力图统一中原的远大理想到他去世也没有成功,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不如意的结果来否定他的功劳。
且看“三国归晋”这一章讲了孔明死后,蜀国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刘禅得知了这个消息,更是哭倒于龙床之上,孔明的灵柩送到成都后,刘禅与百官一同出城迎接,上至君王,百官,下至山林百姓全部披麻戴孝,哭声可惊天地泣鬼神。
不久,魏国发生了政变,司马昭杀死了魏国皇帝,改立曹操的孙子曹奂为帝,曹奂拜司马昭为相国。从此司马昭便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把持着朝政。
而刚从悲痛中走出的蜀国君王刘禅不是思考着失去孔明后该如何巩固政权,而是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还听信奸臣的谗言。读到这儿我不免想起他父亲刘备当年打江山的不易,越想越是担心,越想越是气愤。刘备立刘禅为蜀国的君王是个荒唐的决定。聪明如孔明不会看不出这一点,那为什么还是要拥护他,辅佐他呢?我后来明白了,因为刘备有三个儿子,可古代立君王只能先立自己的长子。所以刘备会立刘禅为帝,可我觉得这样不合理,如果刘备的其他两个儿子比刘禅更适合做君王,却只能按照规矩立一个才智平庸的皇子为帝,这太不妥当了。他应当综合考察,以治国才能,勤政爱民等这些明君的标准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如果我处于三国时期我会对刘备说“你现在在国家繁荣的同时也要为国家的未来考虑呀,如果不得不选择刘婵,一定要好好培养他,他可是蜀国的希望啊!”如果刘备那样做了,或许结局会改变,蜀国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被野心勃勃的魏国给占领。刘婵作为一国之君,也不会沦为司马昭的阶下囚。可历史是不能更改的,这不免让人惋惜。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6
邹正远
这些日子我读了一本名扬中外的巨作,它就是《三国演义》,也也成了我最喜爱的书籍。这本书主要讲述东汉末年黄巾贼寇的暴乱和朝政的腐败。因为奸臣董卓,各路诸侯聚集一起,共同商讨如何歼灭董卓,董卓死后,汉朝被推翻,天下分为三国。随后就出现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张飞、关羽、曹操等。还发生了很多战争,有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官渡之战等许多耳熟能详的战争。
在这本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的谋略和才华深不可测。他上知天文八卦,下知地理兵法。诸葛亮做事考虑周到,而且为人大度。他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巧借东风,诸葛亮足智多谋是一位英雄。
就拿《草船借箭》来说,起因是周瑜嫉妒诸葛亮,于是想出一道难题给诸葛亮。周瑜告诉诸葛亮过几天就要攻打曹营,曹营四周靠水,在水上作战用箭攻击最好,所以让他在五天之内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却告诉周瑜自己只需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第二天,诸葛亮要了二十条船,每条船只要十名军士,船上青布为幔,放置草人和草靶子。在黎明时分,诸葛亮的船队出发了。大雾在江上弥漫,巡逻的曹军观察到江上有明火,便通知了曹操,曹操判断这是周瑜使的小计谋,于是派兵到城墙上向船只射箭,维持了大概半个小时。天亮了,曹操发现不对劲,于是停止了射箭,发现自己中诸葛亮的计了。船只已经行驶出了二十里远,追也追不上了,曹操后悔莫及。诸葛亮用自己的才谋解决了问题,我真佩服他。
恭敬的刘备,英勇的关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每个英雄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品质精神,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7
邹羽
去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要问我最喜欢的故事,那我会脱口而出《千里走单骑》。
那时,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这个故事发生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关羽是刘备的二弟,武艺高强,和刘备走散后迫不得已投降了曹操。曹操知道关羽有一颗忠心,使出浑身解数想收服关羽的心。可当关羽听说了大哥的消息后二话不说,提刀上马,保着刘备的家小,跨过千山万水。越过种种困难,最终找到了刘备。
每读起这篇故事,我都会浮现出关羽的形象,他是多么勇敢,多么忠义啊!曹操当时苦下功夫,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可关羽雷打不动,竟然决然地离去,曹操都曾感叹:“云长乃天下义士也!”
关羽的忠义之心令我们叹服,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作为小学生,我们的“忠心”该放在哪里呢?不用问,肯定是学习,平时我们上课专心致志,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课后常常温习课上的知识,一心一意完成课后作业。不受其他人或各种各样的东西所诱惑,这不就做到了学习上的“忠心耿耿”了吗?
我忽然想起爷爷的故事,今年小区要求垃圾分类,我的爷爷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说:“我身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社区为大家服务。”爸爸劝阻道:“您天天买菜烧饭,又有高血压,还是别去了。”可爷爷坚持要去指导垃圾分类,他一手拿着夹子,一手戴着手套,拎着垃圾袋。另一手用夹子夹住一端,把里边的垃圾分类倒进了垃圾桶。在骄阳之下抹着头上豆大的汗珠,激动地说:“为大家服务的感觉真好。”
《三国演义》不仅有生动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能使人明白诚实守信,真诚待人的人生感悟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8
胡筠涵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三国演义》这本书,妈妈说,我要感谢新中国信息时代下,可以更便捷、多渠道地获取知识。
书里面的人物各有性格和特点。
通过反复阅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是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皇帝个人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君主,但是在“子承父业”的皇位传承中,很难保证个个都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所以,当统治者昏庸,老百姓徭役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只是在能吃饱与饿死之间摇摆,加上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利益纠葛,就会不断地发生战争。可当人民生活在动乱时代,连年征战和居无定所,老百姓又会出现追求和平统一的愿望。所以,天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的时间长了,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统一;统一的时间长了,到一定时候又会出现分裂。
我问妈妈:“都说历史总是循环的,那我们国家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吗?”妈妈让我自己想。我想了想,我觉得不会。因为,我们现在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之前我看了几集《理想照耀中国》,发现共产党人都是无私为民,是心中有信仰的一群人。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的生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危难时刻,总是共产党人和解放军冲在最前面,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9
常宸瑜
鞠躬尽瘁
是谁?虽为布衣,却使刘备三顾于草庐之中;是谁?虽身在茅庐,却兼济天下不忘救世;是谁?虽身居要职,却一心鞠躬尽瘁,辅佐后主治理天下;如今,诸葛亮身披鹤氅,头戴纶巾,手执羽扇,望江大笑的情景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在那个群雄纷争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勇将,带领我们走向那个传奇年代。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群雄并起。他们各据一方,用义、勇、忠、刚、烈,谱写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其中,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诠释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贞不二。
在全书的众多人物中,作者在描写蜀汉时就重点刻画了诸葛亮,突出了他忠贞的品质。如他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亲理细事,汗流终日”,读完这段,我不禁万分感慨。真可谓是:“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尽老臣心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忠贞是诸葛亮身上最闪耀的特点!因为忠贞,他才会对阿斗尽心尽力!因为忠贞,他才会不惧艰险,屡次北伐;因为忠贞,他才会在《出师表》中说出那些忠言;因为忠贞,他才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为蜀汉着想……
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贞不二令我敬佩。当今社会中,也有许多同他一样为了国家而奉献自我的人!为扶贫事业而英勇捐躯的黄文秀同志就是一个典范。她虽然考上了京城的名校,却不忘自己的家乡,为了家乡脱贫顺利,她毅然返乡,在查看家乡洪灾情况时不幸牺牲,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扶贫事业。
时光流逝,东汉末年的三国已离我们十分遥远了。但诸葛亮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它时刻激励着我,让我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能为国家效力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脍炙人口的诗词中,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美丽非凡的国度——三国。
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仿佛真的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群英相聚的三国。
我曾和刘备三顾茅庐,复兴汉室于胸;我曾与卧龙火烧赤壁,舌战群儒于吴;我曾伴云长身经百战,水淹七军于魏,我曾同子龙单骑救主,独夺阿斗于舟……
《三国演义》这本书令我感悟至深,受益匪浅。书中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生动。便使得它读者甚多。人才辈出,俊杰遍布,更是使书中情节此起彼伏。它让人体会到历史,它让人体会到精华!多少气节英雄诞生于此,多少千古名言出于此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正是评论此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自己的主旨,它有自己的精彩。它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屹立在文学世界的东方!它使人们将目光凝聚在一点:中国!它似黄河汹涌澎湃,又似长江婉转轻柔。它是中华文学的骄傲,更是世界文学的自豪!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又岂能不壮大自己祖国的古典文学?将来,长大成人,为祖国效力,这不正是我们中华儿女所自豪的吗?无论身处何方,心中都要有祖国和它的文化!
祖国是江河,文化便是它汹涌的波浪;祖国是山脉,文化便是它挺拔的顶峰;祖国是书文,文化便是它精彩的篇章;祖国是群星,文化便是它闪耀的光芒!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让书香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渭南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任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