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2023-12-08 14:16:01 读后感 打开翻译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篇1

傅雷的教子之道

宋正良

傅雷,作为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于教子之道上,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于艺术方面,傅雷以其渊博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见解对儿子予以点拨。比如他以“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作比,体现staccato、pause与attack三种演奏的不同;又用《长恨歌》气息之超脱,写情之不落凡俗,表现出帝皇的nobleness,体现出傅雷对其欣赏,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儿子,丰富他的艺术底蕴。

于人生方面,傅雷也于信中多次用多种方式写到:“倘使练琴时能抑制情感,多看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劳”。弹琴固然应该倾注情感,但过犹不及,过多情感的投入很容易导致疲惫,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便是傅雷想教给孩子的人生修养;“毛病还是他功夫用得不够,没吃足苦头决不能有好成绩”,这句中傅雷从友人译文一事中劝告儿子,无论做任何事,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下足功夫,勤加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成就的高低、大小,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在儿子取得成功时,傅雷又适时劝诫儿子,在求索于艺术之路的过程中,要戒骄戒躁,始终保持灵魂之坚韧。

于品质方面,傅雷曾说“赤子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以此解释“赤子之心”并希望儿子也有这样天性自然,不受拘束,纯洁真诚的心灵。并且,傅雷曾告诉儿子“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前面都有序文,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这一点,不但是历史知识,而且与我们将来创作音乐也有关系”。在书中,傅雷常如此劝儿子多了解,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儿子爱国之情,塑造其人格。

由此可见,傅雷实乃家教之典范也。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篇2

致傅雷先生

李嘉灵

尊敬的傅雷先生:

您的作品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隽永的语言、真挚的情谊,特别是您渊博的知识令我极为陶醉,我仿佛能从氤氲的油墨香中看见您苦心孤诣提笔写信的身影。一片重洋,万里关山,虽相隔万里,但真挚的父子情却丝毫未减。理有道,情意浓,这大概是您的作品虽跨越四十载悠悠岁月但至今读起来仍让人感动的原因吧。

您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观点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您在作品中强调过“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不仅与傅聪沟通如何提升钢琴水平,鼓励他勤学苦练,还告诉他自己对音乐和艺术的体悟,引导他在海外广泛阅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您曾说:“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识’。”“在具体的学习方面,我一定不太重视学校的分数,分数同真正的成绩往往不一致。”您引导孩子追求心与艺术合一的境界,追求“肖邦的诗人气息”,赏析宋元明清的画作,体悟“汉魏人的苍茫胸怀”。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注重的是“有用”,而不是“可用”,您倡导的这种学习法是真正有驱动力的,持久性的,终身性的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而现在拥有闲情雅致揽月华踏九州的人又在何方?当今社会的教育缺乏先生的超脱与宁静,分数成绩与未来现实直白不加掩饰地挂起钩来,多是在追求“人上人”般的生活,功利中少了学习最本初的价值。当代人人一味追求索取,却丧失了宁静致远、静为躁君般的沉静的心。纷扰的外部世界中熙熙攘攘躁动不安的“座上客”自以为是地表演着、舞动着,被遗忘的是内在的顿悟以及诗和远方。受您的启发,我认为学习的本质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消除“人上人”的观念,您的教育理念放在当下社会也极具现实意义。我相信,时间会帮助我们挑选出值得阅读的书目,历史之风也一定会吹净故人坟上的糟粕。先生千古,风范长存。

您的读者嘉灵

2023年3月8日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篇3

两地书,父子情

钱宥如

本书从一九五四年开始记录,从第一篇开始就写出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愧疚与爱。如“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突出作者的自责与惭愧,表达自己的爱。“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身为人父的作者逐渐意识到自己多年来对儿子太严格,有些不近人情,对自己的行为也加以描述、改正,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面对父亲多年极严厉的教导,儿子并没有选择离开或表现出不满,而是与父亲聊在一起。将过去的不美好忘掉,只留下童年美好回忆,这就是好情深。父亲从对儿子的几十年教育中也收获了不少经验,改正了不少教育行为,他们相互帮助,共同生活,享受美好。作者也写了许多有关音乐、艺术等方面的问题给儿子。在必要时给予他肯定与鼓励,尽自己所能弥补之前对儿子的愧疚。父亲与儿子两人相隔两地,却以信相连,交流生活,传递着爱,尽管有以前的不合与争吵,但他们依旧心系亲人,无不突显着爱与深情。两地家书不变,父子情深永恒。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篇4

两地书,父子情

杜沛阳

《傅雷家书》是一本收集了傅雷一家来回信件的集书。其中有着说教、沟通、思念、还有父子之间的深情。

书中第一篇信中这样写到:“昨夜上月台的滋味,多少年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得。”这句话是在傅聪去北京准备出国留学到上海火车站后写的。“胸口抽痛,胃里难过”,看似夸张的语句,却真实地表达了儿子远走,父亲内心的难过与不舍。儿子的离家就犹如大病一场一般,扎在傅雷心头,可见父子情深。

在1954年9月1日晨的一封信中,有这么一段话:“住在音乐院,吃的如何?病了有人来问没有?看医生没有?平时饮食寒暖务必小心,我们不在你身边,你的多管管自己才好!加衣进食等等,切不能偷懒马虎!(……)连续的几个问句,十分朴素,却也能看出傅雷信中的焦虑与担心,后面的嘘寒问暖,都是家常,却也让人心暖。

傅雷的爱是严厉的,也是隐晦的,也是深沉的,在一封封书信中透露着父子情深。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篇5

甘益铗

傅雷是名艺术家,他和妻子给居住在海外的长子傅聪在留学期间写的家书,透露着对孩子的关爱。

父子情深,父亲对儿子浓浓的亲情体现在朴素的文字中。有一次我去夏令营,临行前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十分关心我的衣食住行。读《傅雷家书》,感受到名人作为人父和天下很多父亲对孩子一样的爱。

《傅雷家书》中呈现的都是零星琐碎的细节,比如,他让儿子吃维生素B片,让他学着照顾自己;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为儿子打气,缓解儿子大赛前的紧张;母亲也很关心儿子的爱情,于是介绍了自己和父亲的恋爱经历,一边开导,一边提醒。让我感动的是,当傅雷发高烧,人都感觉腾云驾雾时,仍旧十分关注担忧儿子近况。每当儿子来信时,傅雷夫妇都会很开心。

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从来没有肉麻地语句,在看似简单的日常用语中,不仅流露着对孩子生活的关心,还有对孩子在做人方面的指导、在艺术创作上的建议和家国情怀的引导。比如,傅雷告诫儿子要掌握好时间节奏,工作时分轻重缓急;儿子俄文习得不好,他便建议儿子默默打基础,不要出风头。在这一封封家书中,有对儿子的担忧,也在鼓励儿子进步,同时戒骄戒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名师大家风范的父爱情怀。我们今天读来,仍有很深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傅雷家书随笔式阅读笔记 篇6

傅雷教子之道

高伟航

傅雷夫妇是中国近代史十分杰出的教育家,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双双去世,但他们所流传的教育方法仍然传承至今,对我们现代的许多家庭也有相当深远的影响。由于傅雷夫妇当时所处的年代是20世纪30至70年代期间,有很长的时间是受日军侵略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下了傅聪与傅敏两兄弟,但是担心受到日军的侵扰,就禁止二人出门,母亲与父亲在家中进行教育,不久,他们就发现人资在音乐上有着过人的天赋,就希望将它培养成一名音乐工作者,于是夫妇展开了最基础的文化教育,并且围绕着音乐教育这一个中心,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不仅让他在学术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而且在生活上也是早早的可以独立自住的生活。

其次就是父母为他安排学习的课程,手把手一点点做起,他们以身作则,亲自监督,严格执行,所以在父母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一点任性。下面就是生活方面,就像是一天正常的进餐,孩子也会做的手脚端正,考虑着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甚至有一次因为傅聪只喜欢食肉将青菜都挑了出去,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才是儿子变得十分有教养。正是父母对于2个儿子的细致关爱与严格要求才使得他们成为了那是学术界教育孩子的“天花板。”’虽然今年是傅雷夫妇去世的43年了,但是他们所留下的精神与方法却延续至今,影响着每个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