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写景作文内容页

游华山作文1000字

2023-07-25 23:01:35 写景作文 打开翻译

游华山作文 篇1

烈阳下,缆车攀上陡岩。“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山风稍消暑,轻摇缓荡间,越过蜿蜒起伏的山脉……

西峰上的缆车翻山越岭,时而徐升向上,时而俯低降行,山谷间迷了路的溪水在山涧蹦跳。重山峻岭,陡峭处如刀斧纵劈,奇松怪柏从陡岩夹缝中探出,沐浴在七月末毒辣的阳光里。缆车徐徐进站,踏上厚实的土地,精神抖擞地上路。

沿山间小路一路向下,千年百年的古树,树干腐蚀剩下空壳,却仍是几人才能合抱的粗壮。远远的,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窜上无人的台阶,移步树根旁。我蹑着脚探近,它蔽在树荫里,综绒的短毛镶了圈白边,再临近些,它一钝,急忙地逃遁,隐在了满树松枝、松叶间。

一路清脆鸟鸣相随,漫长的下坡后是攀登的台阶。阳光令狭窄的阶径上唯一阻决开万丈深渊的铁链炙烤的焦烫,各色的同心锁挂满了链子,长串的红飘带有的缠绕一团,瑟缩在缝隙之间,大多随风飘荡,在游人牵扯下,如微泛波澜的海洋。

不时伫足,倚在崖边伸出的巨石上。石面大半悬空,却又稳稳支撑。远眺东峰高耸的山头,斜面般的陡壁,墨绿的植被竟从那光洁的岩面径自冒出,贪婪地挤向向阳处,曾经是否只是石隙间一抷土?风送来顽强的树种,难以汲取的阳光水露孕育着一树树绿叶,成丛成林,覆盖上裸露的山石。一片欣欣向荣的山林,不禁赞叹:植物,实在是最易活,最具生命力的了!

峰顶的烈阳绚目而明亮,四面群山环绕,一拦之隔是足以令人心惊肉跳的山崖。壮着胆,跨过树萌下的台阶,靠在摇晃的铁链上,俯瞰山脚,来时的路上铺满密密麻麻的人群,曲折的山路被野松遮掩着,树影间透过的丝缕阳光笼罩着,向下山的路踏开步伐。

几近垂直的阶楼,两手死死抓牢了栏杆,身子只差紧贴住刚步步挨下的台阶,侧着身,横迈着步子,踩在越发密集狭小的台阶面上,心思全贯注在脚下,心尖提着口气,紧凑地缓挪着,总算触到片平地,手里仍惊魂未定地攥着铁链柱头,那不知被多少双微微发抖,渗着汗水的手麿拭的柱头,已磨尽了棱角,似个不规整的圆。

一面悬崖,一面峭壁的路沿向半山高的北峰,铁链上只有零星能见着几把铁锁,“哐哐”作响间,似乎已越过最险陡的山峰,平缓的坡道飞奔过去,气喘吁吁时瞥向右边山谷。

起雾了!

先行的缆车远远消失在雾气中,如银河中缥渺行舟,弥漫的雾气令山头树梢若隐若现,来路只见淡淡的影。翠林衬得雾气浓郁的白,如碧空中的云,漫上山来,雾气渐渐散了。山腰断处渐渐模糊,不多时有了轮廓,一阵山风将雾打散,淡淡地隔着,似是梦境间,可望而不可及,虚实褪去,那片俏丽的绿意,如陋室阶前苍翠的苔藓,顿生诗意。

北峰上有巨石,台阶顺着石间纹路而砌,紧张地握住两边铁链,小心地移着步子,手臂用力一扯,趁机踏上石顶,踉跄几步,沿高点向下窥望,拢起的石壁,狭长的台阶,不觉心有余悸。

远远的,来处的西峰巍然屹立,未散尽的雾气环绕在山腰,山间纵横交错的小径,引向更深远的山林,群鸟猛然从身后直破云霄,划过华山的顶峰,已看不见灯红酒绿的城市,听不见西安街市的喧嚣,只有连绵不绝的群山,延至天边。

华山之险,又何尝不是其美?

游华山作文 篇2

早就听说“华山”是五岳之首闻名世界,2023年12月21日,爸爸带着我终于来到了陕西省华阴市,让我真正领略了华山的雄伟险峻。

早上六点钟我们就从渭南出发开车前往华山,一路上我特别兴奋,看着窗外高大的松树、碧绿的小草、洁白的玉兰,还看到很多村庄,人们正在天高地阔的山脚下吃着早饭,还有小猫、小狗、小羊在草丛里自由奔跑,眼前一片和谐美好,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华山脚下。

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爸爸决定带我坐索道上去,只见入口处写着“太华索道欢迎您”。坐上缆车透过玻璃,我看到周围密密麻麻的树木,看到有的外国人背着帐篷从山下慢慢的走上来,还看到晶亮的雪花好耀眼呀。缆车越升越高,感觉自己已经腾云驾雾了,再往下看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的渺小,真正感受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西峰站到了,我迫不及待的跳下缆车,哇塞!太美了,连绵起伏的高山,笔直而陡峭的石阶,站在上面往下一看,下的腿打哆嗦。爸爸说:“剩下的路就靠我们自己走了,一起加油”。听到这话,我顿时有点晕了,这么高、这么险、这么滑,而且还飘着雪花,怎么走呀?想到这些,我竟打了个寒颤。可是我又一想上都上来了,总不能下去吧,鼓励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硬着头皮咬着牙跟着爸爸一起前进。一路上,我走的很快,摔跤滑倒不少,刚走一会儿我就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奇险天下第一山”,为什么叫”奇险天下第一山,只有当你走过“苍龙岭、长空栈道、天梯、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景点,你就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不知走了多久感觉好累,爸爸让我坐下休息,我看到周围的锁链上有许多锁子和红带子,很好奇走上前一看,锁子上写着“学习进步、事业有成、全家幸福、和睦安康,还写着时间、地点、人名和美好的心愿”。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在这里的锁上写字,爸爸告诉我:这叫平安锁,可以把对自己和家人美好的寄托,心愿刻在上面,留在华山上祈求家人的平安和幸福。

我们继续前进,走着走着感觉有点冷,是天气变了吗?怎么这么冷。忽然看见前面围了许多人排队照相,我走近一看,又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华山西峰莲花峰,这可是西峰的峰顶,真想不到,我居然走上来了。上面写着“海拔2086米”,难怪我会觉得冷。西峰有沉香劈山求母的故事,还有气象站,除了西峰,我还去了海拔2096米高的东峰和海拔2154。9米高的南峰。华山最高峰是南峰,古人还尊称它是“华山之首”,附近有个长空栈道,临空而建,惊险异常,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去有点遗憾了。

华山每一个峰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它的奇、险、峻、秀著称于世。开始下山了,我的脚和腿好疼呀,还好一路有几只霸气的灰雀、成群结队的大肥猫,一路逗趣,不停地“喵喵”好像在开会,如果身边一有动静,它们就会立即转移会场,立马找不到踪影。我们走到北峰索道口买票处,已经是晚上了,好多人排队等呀等,最后终于坐上索道下山了。

这次的华山之旅虽然很累,但绝对不枉此行,一路上所见所闻让我学会了很多,华山高大险峻的身影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游华山作文 篇3

华山一直因它的奇险之美闻名天下。暑假里,我们全家慕名而去,一览了华山独特奇险的美景。

傍晚,憨笑了一天的太阳打着哈欠开始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随之而来的是最后一点光亮。华山脚下的游人们一个个收拾好行囊,摩拳擦掌,准备揪着那一丝光亮登山,我们也汇在人群中走进山门。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还好有月亮,山里濛着水汽,月色朦胧,宛如一层面纱,隐现着在我们眼前矗立的一座座山峰。它们稳稳地耸立,似是根根撑天的柱子,撑着清灰的天空。

其实山路并非你想象的那样几无平地,刚开始时只是幅度不大的坡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上,甚至几乎没有台阶。这样的坡道一直走了四五十分钟,期间让我一度怀疑登华山的艰难是那些懒惰的人虚构出来的。直到到达“回心石”,我发现山路突显陡峭了。为何叫“回心石”呢?你只需抬头一瞧心里便可清楚地知晓答案。紧挨着“回心石”的是“千尺幢”和“百尺峡”,它们似山石裂缝里笔直垂下的两架天梯,直通云霄,令胆小者望而却步,转换心意,不敢再继续攀登,这块立着的石头见证着那些调转方向的游客。我仰起头向上望去,天色已比刚进山时山雾朦朦清亮了许多,两边石壁上挂着的彩灯格外显眼,像萤火虫似的在黑色中一闪一闪地跳动。

穿过“千尺幢”“百尺峡”不久,便是奇特的“擦耳崖”。“擦耳崖”是块巨大的石头,似从天上飞来,不偏不倚,正落在一个山头的正中间。人们在巨石一侧凿出一条极窄小的山路,是多窄小的山路呢?它最多只能容得下一人行走,再没法容下第二个人并排。若是胖些的人,兴许耳朵就能贴了巨石通过。“擦耳崖”较为陡峭,登山的人都紧紧抓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攀登。就在这夜色中,明亮的星斗散落在天空各处,向我们顽皮地眨着眼说:“加油!加油!”

我们到达“金锁关”的时候,天已微亮。这时候,体力和路程都不允许我们再赶到东峰——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看日出了,所以我们临时决定在“金锁关”进行休息。我背倚着“金锁关”高大的门楼,望着远处已露出半边脸的太阳徐徐东升,像在和我们道早安。“金锁关”门楼前的两侧分别有两根铁栏杆,但那铁栏杆已不再尽到扶手的职责,而是被人们挂满了祈求平安的金锁和印着金字的红绸带。阳光顽皮地跳到两侧铁栏杆的金锁上,把人们周围一片都照得金光灿灿,好像在为即将登上华山顶峰的游人们加油鼓劲。

终于,我们登上了华山顶峰——南峰,落雁峰。“南天门”建在南峰东侧,也就是南峰的最高顶。它由红色的门楼和青灰的砖瓦构成,中间竖立着一块匾,端正地刻着“南天门”三个闪着金光的大字,大方气派,色彩鲜艳。顺着“南天门”下长长的石级往上走,抬头仰望,南天门高高耸立,显得无比端庄。进入“南天门”,再登几级台阶,便到了华山的最顶端。站在山顶,一切景物尽收眼底,天空湛蓝,白云连绵不断地浮现在山顶于山顶间,好似堆堆洁白的棉花……我饱览着只有站在山顶才能看到的这独特风景,还真是有点“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壮丽。

华山独特的奇险之美可真是名不虚传,难道这样风景如画的华山不足以让你流连忘返吗?

游华山作文 篇4

往上就是苍龙岭了,这段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两边是千丈绝壁,仅有这条530级的台阶石脊通达,人行其间,心惊肉跳。很难想象若没有两旁粗壮的扶手只身一人站在这峭壁之上是个什么样子,想必会两腿发抖、混身打颤、苦爹喊娘的,我试着抓住铁链扶手往悬崖下看了看,嗡……,从小肚子一直到脚底跟过电似的。据传唐代韩愈游完华山下山到此,畏惧险境竟坐地嚎哭,并写遗书书投于岭下,是华阴县令把韩愈救下来。后来山西一姓赵的老者百岁登山听得此事不禁放声大笑,有个好事者题诗曰:“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

爬过苍龙岭,一路台阶,已没有什么险要之处,在五云峰有一旅馆,服务员招呼着让我们歇步看日落,我看看时间,前面还得过金锁关方能到东峰,还有一段路,不敢耽搁,因为这个时候上山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我们7个人和其他几拨零散游击队,山间已经很少见人了,等这看了日落,我们得摸黑上山了,想到这,我们决定不停歇继续登山。

金锁关是进入华山主峰区的必经咽喉之道,此处建一关门,关内关外,铁索上挂满金锁,累累串串,非常壮观,顺手举起看看,有祈福平安的,有祝寿健康的,有祈祷高升的,有祝愿高中的,黄色的金锁,红色的布带,十分夺目。

过了金锁关,山路分为两条,一条先上东峰,再到南峰和西峰,另一条先到西峰和南峰,成一环形。走的这条路幽深恬静,少有人烟,树木郁郁葱葱,仿佛置身森林之中。

东峰上有一险处,华山三险之一的天梯,超过90度的坡,全靠人抓住铁索脚蹬脚窝向上攀爬,很是惊险,只有紧贴着石壁,小心的往上爬。

先到东峰顶观日台上看了看,华山也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这里四面如削。清晨,东望群山,只见日吐万丝,霞光普照,山岭、松林无不染上金黄的色彩,大地同时七色交织,五彩缤纷。游客也可感受到华山观日处的无限美景。观日台上有个杨公塔,是杨虎城将军所建,西峰上也有一杨公塔,两塔相互照应。

来到著名的鹞子翻身处,所谓鹞子翻身,其实是在垂直的峭壁上修凿的两根铁链和一些落脚石窝,与时下流行的攀岩运动无异,只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需格外小心。行至中间有一处180°的转弯,需要翻一个身才能下来,这也就是鹞子翻身的由来。说实话,第一次经历真正的攀岩,我的腿颤抖了好几次,幸好及时控制住自己,同时还不断给自已打气:别慌抓紧索链,千万别往后看!终于成功过去了。现在回忆我走这鹞子翻身路是这样的:首先把身子转过来,面对着山壁,双手抓稳铁链,然后一步一步的踩着铁条或者石窝,每踩稳一步,才继续走下一步。人很难用眼睛看清楚下一步的落脚点,因为山形的缘故,视角很难接触到,只能靠脚伸下去,凭感觉来找到落脚点,踩稳后换一只脚重复一次这个过程。双手一直抓着铁链,不敢随便松开。待踩稳了,才敢放心的往下移。这里的险,主要是未知的险,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将会踩在哪里,这未知的刺激,挑战你的勇敢。其实只要抓稳铁链,耐心的用脚探着下面的脚窝,下到底部还是很顺利的,真是险绝之处啊。

下到了崖底,回头看刚走过的鹞子翻身处,真是惊险。能从这走下来,自己都要佩服自己的勇敢,接着走过一段崎岖的路,就到了下棋亭。相传赵匡胤在此与老道陈抟以华山为赌注对弈,太祖输掉华山,自此华山便有了不纳粮的说法。至今那张棋盘上还留有当年的残局呢。站在下棋亭,极目四望,空旷悠远。真是惬意啊。

按原路回来又当了回鹞子翻了一次身,上行相比下行相比还是要容易的多。缓一下精神开始向南峰进发。

南峰海拔有2160米,是华山最高峰,华山三险之首—长空栈道。所谓长空栈道就是在石壁上以铁钎插入石中,上铺木板,仿佛古代的栈道,木板下就是万丈深渊,前行十来米后小道垂直往下,在近于九十度的峭壁上凿出一条路,行走必须全神贯注,小心踏步,一个失手便成千古恨。前几次登华山,到这一看就断了爬的念头,这要掉下去,估计人就变成肉酱了。听说华山每年都有在此丧生的游客,一眼望去白茫茫,很多人还是不敢尝试,我没有犹豫,下定了决心要挑战一下自己。

顺着石窝,我一步步挪到底处,拐弯的地方我攀住铁链,把身体紧紧贴到90度的石壁上。对面来了个返回的游客,两人在栈道上来了个空中换人,低头往下看,白茫茫啥也看不见,小心翼翼的挪到栈道尽头,别有洞天,一块三面悬崖的平台,石壁一个四方小洞,洞内供个道人像,不晓得是那路神仙,旁边刻着三个苍劲大字:思过崖。

返回的路感觉没有来时那样艰难。到了栈道顶,华山的三险,我已经全部闯过去了。

我顺着人流来到了南峰绝顶,这是整个华山的最高处,上面有个石碑,上写着华山极顶2160米。旁边有个“仰天池”,据说常年不涸,实际上也就是一汪脏水而已,里面还飘着几张人民币。登上华山极顶,顿觉天近咫尺,举目四望雾茫茫中隐约可见山峰低绕。更觉心胸放宽,不禁感叹华山的雄奇博大和如履浮云的神奇妙趣。

离开南峰,我们继续向最后一峰——西峰前进,通往西峰的路有“小苍龙岭”之称,一边陡峭,另一边倒也平缓。西峰顶上建有翠云宫,当年驻守华山的蒋军头目就住在这里,现在已经把翠云宫二楼建成了纪念馆,里面有当年智取华山的英雄照片。西峰顶上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就是斧劈石,此石高长皆有丈余,被一分为二,中间仅能容一人通过。这是沉香劈山救母神话传说的地方,游人争相在那柄著名的斧子前照相留念。我们一直走到西峰的绝崖处,那里和东峰观日台一样也有一座杨虎城建的杨公塔,塔旁有一块石头一直向前伸出,下临深渊,感觉好像乘着祥云在天空飘荡。

西峰游览完,就开始下山了,下山的路更是艰难,两只腿已经很疼了,华山自古一条路,还得原路下山。路上我看见了智取华山的道,果然陡峭,可见当年解放军攻山的不易,现在经过修整,已经不需要绳索攀爬了,但是这样陡峭的石壁,爬上去也是不易,但也有一些人正在沿着这条路往上爬。

我心里想,如果下次登山,我也选择走这条智取华山路。

游华山作文 篇5

“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以奇、险著称,是我国五岳之一。今年寒假,我们有幸去华山,饱览了一番美景。

首先我们从游客中心出发,乘旅游观光车来到了华山脚下。抬头一看,啊,华山如此奇险,它身披白纱,仿佛是位威严的君主,俯视着人们,让前来征服它的每一位挑战者望而生畏。

赏够了华山整体的雄伟壮丽,我们步行来到了西峰太华索道乘坐处乘索道上山。随着索道的上升,我终于体会到李白在《蜀道难》中写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乱愁攀援。”这句诗时的心情了。看吧,砂纸颜色的山石挺立着,这样笔陡、几乎垂直,刀削一般的绝壁,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不寒而栗。我甚至怀疑以人类的力量是否真的能征服这庞然大物了。

从索道下来,我们便来到了西峰顶。第一处景点是镇岳宫,它位于东、西、南在峰的中央,是一处环境优美的宫观建筑。镇岳宫那在三面绝壁上,仅有一面有窄石阶供游人通过。上有一楼一殿,传说它是为镇守华岳之神“西岳大帝”而建。

接着,我们去了孝子峰上的炼丹炉。炼丹炉,又名老君炼丹炉,是孝子峰顶一座庙宇。殿前有个炼丹炉,仔细看看,倒真像《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的那个炼丹炉哩。

过了孝子峰,我们就来到了有“华山极顶”之称的南峰。南峰亦名落雁峰,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而得名。南峰海拔2154。9米。宋代寇准曾于此写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以此赞美南峰之高、之险。

从南峰峰顶下来,经过南天门,一组奇石吸引了我的眼珠,其中一块石头看起来很像一只锦鸡,它的头高高昂起,面前是一块盒子形状的石头。走近一看,原来这组奇石叫作“锦鸡守玉函”倒还形象,不过我觉得从远处看更像一个沉睡着的巨人。

从“锦鸡守玉函”下来,要经过一段陡峭的石阶。我向下俯视,天啊!石阶长近50米,而宽度不足一米,中间和两侧共有三条铁链,供游人抓握。再看看每一节台阶几乎只有一只脚侧过来那么宽,游人必须抓住铁链方可前行。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只大皮球,从台阶上滚落下来。我抓着铁链,小心翼翼地往下走。下到一半时,我差一点踩空了,大喊:“妈妈救命呀!”妈妈坚定说:“抓住铁链,没问题,勇敢点,你会成功的!”我继续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走。终于,我到达了平地,如释重负地说:“妈妈,我算理解了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了。”妈妈算着说:“你是最棒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刻有“华山论剑”字样的一块石碑,我与它合完影便匆匆下山了。

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两位外面友人,妈妈鼓励我试着跟他们交流:“Wheredoyoucomefrom?”“WecomefromDenmark。”“……”从对话中我得知他们来自丹麦。丹麦人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华山,难道华山不是已驰名中外了吗?它是祖国的骄傲,更是我们的骄傲!

游华山作文 篇6

从西安乘车来到慕名已久的华山,因为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并且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引发了我的征服欲,所以这次西行最后的压轴戏就是登华山。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的“云、雨、雾、雪”给人以仙境美感。

华山系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早在《尚书》里就有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然成风。

秦汉以来,和道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有两百余篇之多,其中以“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萧引凤”影响深广。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骚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一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首先来到登山必经的玉泉院,这是一座著名的道观园林,华山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自周末始,即有道家于云台观布道,金元时华山已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在历代高道中,尤以陈抟、华山栈道、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因为是登山心切,这里只是走马观花,匆匆走过。

过了五龙桥,就到了华山的山门,门票是4元,(91年时去的,现在票价110元)。进山后一路都是缓坡,不陡但很熬人,走五里就到了五里关,山谷间一阵阵凉风让人惬意,一路上不停有下山的游人一瘸一拐地相互搀扶,面露疲态地从身边走过。

过了五里关,两侧奇峰,中间天然的平地,树木郁郁葱葱,隐隐楼台亭阁,歇歇脚,喊上一嗓子听山间的回音,那感觉真好。其间有个毛女洞,那是一个自然洞龛,不过现在成了一个小卖部。

过了北斗坪,就到了回心石。从回心石开始,登山的路才真正开始,一块大而平整的巨石立于千尺幢的路旁,上书“回心石”三个大字,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游客经过二十里的山路,疲惫之际,走到此处,一看面前的千尺幢,绝壁倒立,势如刀削,天开一线,寒索倒悬,顿萌回心之意,倒转回头,所以称此处为回心石,实际上这个回心石还有一个传说:以前有两个道家弟子因不满师傅每天让他们开凿石壁,所以把正在开凿石洞的师傅的绳索砍断逃离下山,却在千尺幢处发现师傅正抽着旱烟袋子等着两人,二徒幡然悔悟,回心转意,所以称此处为回心石,从回心石开始前面就是三险道。

千尺幢,原来只是一个崖间裂隙,宽仅三尺,只有猿猴攀爬,后来凿壁开通,大概有台阶370多个,登阶需要贴壁而上,手脚并用,据说解放军攻山时,在此处被蒋军数次阻击,无法攻占,无奈才选择了从皇莆峪攀岩直捣敌巢,可见此处之险。游人排成一字长龙开始爬山,上面人的脚直接就在下面人的头上,大家小心翼翼地攀着铁链。

千尺幢上面是个出口罗盘,就好像井口一样,上面是个不大的平台,但紧接着又是一段险路:百尺峡,有台阶91级,虽短但也需小心攀爬而上,但比起千尺幢来说轻松许多。稍坐休息,转身而上,但见眼前两崖中间夹块悬空巨石,看上去好像要随时掉下来一样,上面写着“惊心石”,我赶快走过,直害怕石头掉到脑袋上,过去以后回头再看,石上又写了三个字“平心石”,转眼一想,方觉其中之妙。

再往上就是老君梨沟,这段路和前面一样也是特别陡,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体验,所以没有那么害怕的了。这里好像有个传说,是太上老君还是哪个什么神仙,看这段实在难走,拉着青牛铁犁开辟了这段路。

过了老君犁沟,走过一段平路,就是华山五峰之一,大名鼎鼎的北峰云台峰。好多登山的人到此处已经是意志崩溃,再无向上的勇气了,但到过华山的人都知道,三险道只是小意思,后面还有更险的山道,要知道,险处才有风景,妙处不能平凡。

北峰平台有好几个景点值得一看,顺着往北的台阶走到北峰顶,那是看“天外三峰”的绝佳部位,另外还有长春石室、玉女窗、神土崖之类的景点,还有令狐冲、郭靖、杨过、韦小宝他们爸金老爷子前年华山论剑的地方,如果不想继续登山,可以细细游玩,晚上这里有宾馆,也有出租的帐篷,早上起来这里也能看日出。我们在北峰平台处游览了智取华山纪念碑,这是专为纪念当年解放军智取华山建立的。

离开北峰,紧接着就是擦耳崖,顾名思义,这段路走起来要小心耳朵被擦伤,怎回事呢?一边是悬崖,你得贴着崖壁走,可石壁呈倒倾斜状,一不小心,耳朵就被擦伤了,不过说起来这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了,但也看出这些起名字的文人骚客们的手笔,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往上走,要爬一段云梯,这段比前面那三险道还要陡,几乎九十度,但是很短,不到二十米,抓住铁链子倒也不难。要实在不敢爬,旁边有复道,拾梯信步即可登之。

上了云梯,有两处风景,稍做讲解,一是“日月岩”,看到此处一大一小两块巨石相依,形如日月,有文字家见此景,愣造出一字“曌”,并以此命名,日月当空,显其尊贵之极。第二处风景是“御道”,相传是汉武帝和唐玄宗曾到此留下御足而得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