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小学作文三年级作文内容页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600字三年级

2023-06-16 22:51:46 三年级作文 打开翻译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1

徐翊谦

听说透过水能让有些物体改变方向,我想做个实验。

首先,准备一个空的玻璃杯和一个有水的玻璃杯,一张画上箭头的白纸。

先把画上箭头的白纸竖着放在椅子上,拿空的玻璃杯放在白纸前,我发现,箭头方向没有改变,我难过的说:“这个实验不可能完成!”爸爸语重心长说:“我们需要验证的是水能否让箭头改变方向,而不是在玩空气。”

我半信半疑,把箭头横过来。当然,还是没有成功!我心里说:“好吧,验证了爸爸那句话!”

我把空杯改成了水杯。然后把白纸的箭头向上,可是居然还是没有成功。我心里大叫道:“坏老爸,我以后再也不听你的了!”

还好,我马上静下心来,试着把白纸横过来放。再次透过水杯发现箭头真的改变了方向。原来,我误会了爸爸。

实验终于做完了,可我还是半知半解,“为什么呢?”我看着这些杯子,突然灵机一动:拿来一桶水,倒入空杯中,我惊讶地发现箭头的一半方向改变了,而另一半却没有。

我自言自语道:“太神奇了!箭头的一半向左,而另一半则向右,太神奇了!”爸爸微笑着说:“其实,是水加上圆形的玻璃杯,才得以让箭头改变方向的。”

经过查找资料,我终于明白:圆形的玻璃杯就如同一个凸透镜一般,加入水之后,产生折射,形成了倒像!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学会了:在对一个小实验只做了一两次的时候,不能直接下结论!

我真开心能与我的家人朋友一起来做这个小实验。我希望大家回到家以后也可以像我一样的来做这个小小的实验,真的非常非常好玩。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2

纸屑跳舞

孙佳旎

纸屑为什么要跳舞呢?纸屑怎么会跳舞呢?纸屑如果会跳舞,那它又会怎么跳呢?带着一肚子的问号,我拿了一把塑料直尺和一张白纸,准备亲手做一个实验。

我先拿出白纸,把白纸撕成一个个非常小的纸屑,堆在一块儿。再用尺子在头发上来回摩擦了几下,迅速把尺子放在纸屑上面。真见鬼了,纸屑理都不理我,纹丝不动,只顾睡它们的大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我摩擦的时间太短了吗?我赶快拿起直尺,拼命地在头发上摩擦起来,这次摩擦了足足有三十几秒,才小心翼翼地把直尺放在纸屑上,可这一次,还是失败了。那些纸屑依旧不理我,继续呼呼大睡。唉!纸屑们呀,你们也太懒了吧,睡了这么久,还要睡!出处 wWW.zuOWeNBa.nEt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皱起眉头思索起来。对了,应该是直尺的问题,换一把试试!我立刻换了把直尺,又在头发上摩擦起来,直到头皮都快磨破了,我才鼓足勇气又一次把直尺放在纸屑上面。啊,天助我也!纸屑果然飘飘悠悠地粘在直尺上了。有的像闪电一般,嗖的一下粘在了直尺上;有的像蜗牛一般,慢慢悠悠地站起来再贴到直尺上;还有的像美丽的舞女,婀娜多姿地旋转着飞到了直尺上……我惊喜万分,小心翼翼地握着直尺往前挪了挪,纸屑还是粘在上面,我又摆了几下,纸屑也跟着左右摆动,跳起了“舞”。哇!实验成功啦!

实验之后我还是很好奇,便到网上找答案。原来纸屑“跳舞”的原因是因为塑料直尺和头发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是静电把纸屑吸到直尺上的。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以后我还要多多尝试,揭开更多的谜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3

之前,曾经在一本科学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瓶子“吞”蛋。这个实验十分新奇好玩。

前天,老师留了一项小实验的作业。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试一试。首先,我准备好了一个空玻璃瓶子,一个早上妈妈煮好的鸡蛋,一包火柴和一张纸。

准备工作做好了,接着我把熟鸡蛋的壳剥下来,剥完的鸡蛋滑滑的,像一块圆圆的肥皂,有好几次都想逃脱我的手掌心呢!然后,我划根火柴,点燃纸,迅速把纸放在瓶子里,等火熄灭了,开始冒白烟时,我就把剥了皮的调皮的鸡蛋放在瓶口上,这回它变乖了,安安静静的“坐”在瓶口上。我还是有些担心,威胁鸡蛋道:“要是这次实验不成功,我就把你吃了!”我坏笑着,若有所思的看着它。

“嘀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又过了一会,我发现鸡蛋“瘦”了,身体也下去了一些,又过了几分钟,瓶口外只留了鸡蛋的小尖头,其他部位都下去了。“砰”,猝不及防间,鸡蛋就被整个瓶子“吞”下去了。

“哇,太神奇了!”我高兴地拍起手大叫起来,“我的实验成功了!”

鸡蛋是怎么被瓶子吞进去了呢?我带着一肚子的疑问,上网查了起来。原来是因为大气压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为瓶内外的大气压力都相等,瓶口比鸡蛋小,所以鸡蛋固定不动,当把点燃的纸放进瓶子里,用鸡蛋把瓶口堵严实,外界的空气进不去,纸的燃烧消耗了瓶子内的氧气,使瓶子内的气压降低,所以外界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在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进了瓶中,所以鸡蛋会被瓶子“吞”了。

这次实验真有趣,不仅让我知道了瓶子吞鸡蛋的秘密,而且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以后我要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4

“同学们,快速集合,安静排队去实验室,这节课的实验很有趣哦!”一到教室李老师就给我们卖起了关子,大家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

来到实验室,李老师让我们先拿出量杯,倒入一百毫升清水,然后,让我们自己选择将一个小物件放入水中。我和其他同学各拿了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它先漂浮了一下,可后来又立马沉到了水底。

接着,李老师帮我们倒入了一些盐水。盐的密度大,当盐水达到一定的比例,能不能让石子浮起来呢?可是,无论我们加了多少盐,都无济于事。

“这是因为盐水的密度比石子小太多了。”老师笑着说。

我们的实验失败了。

临近下课时,李老师吩咐大家回家分别用盐水、糖水、酒精与鸡蛋做实验,看看这三种液体与鸡蛋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回到家,我扔下书包,迫不及待地去做实验。我拿出三个啤酒杯、一根筷子、一把勺子、盐、白糖、酒精若干,并将三个酒杯分别装上温水。紧接着,我用标签纸写好标记,分别贴在酒杯上。接下来,实验就开始了。我在三个水杯中分别按照标记加入两勺盐、白糖和酒精,再搅拌均匀。待物体溶化后,我将鸡蛋轻轻放入三个杯中。很遗憾,鸡蛋并没有浮起来。接着,我又分别将等量的盐、白糖、酒精倒入杯中,并搅拌均匀。慢慢地,随着盐和糖的添加,杯子中的鸡蛋开始动起来了。先是盐水杯中的鸡蛋慢慢上浮了一些,接着糖水中的鸡蛋也漂起来了,唯独酒精杯中的鸡蛋毫无动静,始终趴在水底。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盐和糖的密度都比水要大,当加到一定量时,鸡蛋自然会浮起来。而酒精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无论加多少,鸡蛋都不会浮起来。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5

炒茶

张宁熙

今天爸爸打算去溧阳曹山慢城玩耍,但路上一直堵车,我们只好改变主意去了未来城。

一到未来城,满眼绿意映入眼帘。一片片、一垄垄,全是开放式的茶园,像层层梯田,占了好几个山头。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高高低低,像一幅水墨画。看着这些茶树,我突发奇想,想要做一个炒茶实验:采一些新鲜的茶叶,回家制作可以泡茶喝的茶叶。

说做就做,我哗哗哗地采了很多茶叶,正准备打包带回家。外婆走来一看,开怀大笑,原来我采的根本不是可以用来炒茶的茶叶,是一堆干巴巴的茶树叶子。哎,都怪我没有常识。好在有外婆的指导,我重新开始采茶,每一次都是挑选茶树的嫩叶尖采摘。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采满了一口袋的新鲜茶叶。虽然我累得气喘吁吁,但是我很开心,因为这都是我的劳动果实,而且一会我就可以回家炒茶了。

回到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将大锅找来,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没个主意,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老爸走过来了,只见他正看着“下厨房”APP里的家庭制茶的视频呢。太好了,有老爸的技术支持,我一定能炒茶成功。

我打开煤气灶,一簇跳动的火苗冒了出来,等到锅热了,我戴上手套,把新鲜的茶叶放进锅里,然后用戴着手套的手按压锅底的茶叶,反复的揉和搓,直到原本翠绿的茶叶像有点的焦了一般。虽然我带着棉质的隔热手套,但是锅里的热气还是把我烫的不敢长时间翻炒茶叶,只能翻一下,赶紧把手拿上来。再继续翻炒一会,一片片茶叶都卷了起来,大功告成。原来炒茶叶这么不容易。

拿到刚刚出炉的茶叶,我就赶紧拿出玻璃杯,放入几片茶叶,随着开水的注入,像翡翠雕出的茶叶上下翻滚,真好看!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炒茶实验成功!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6

“魔笔”

华山小学303班刘海阳

你知道我做过最有趣的实验是什么吗?哈哈,告诉你们吧!那就是魔笔的小实验了。今天,我就要给大家演示一下魔笔的小实验。

实验要准备的材料有:塑料笔、白纸,一切准备就绪,我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准备好的白纸拿了出来,把它撕成小碎片,撕出来的纸片形状真是五花八门呀!有的像月亮,弯弯的;有的像五角星,尖尖的;有的像天上的白云,软软的……接着,我拿出了传说中的“魔笔”—塑料笔,把它放在头发上,快速地来回摩擦,“沙沙沙,沙沙沙,”我擦地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瞬时间,我感觉头皮一阵火辣辣地痛。然后,我用烫乎乎的塑料笔轻轻地靠近碎纸片,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魔笔”刚刚碰到碎纸片,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沾在了塑料笔上,我轻轻地抬了起来,可是碎纸片竟掉在了地上,我的心里一阵失落。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鼓励我说:“不要灰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听了妈妈的话,我重整旗鼓,又拿出了塑料笔在头上快速地摩擦,过了一会儿,我停了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塑料笔靠近纸片,哇!真的把纸片吸起来了。“耶!我成功了!”我看着沾满纸片的笔,高兴地说。

可这是为什么呢?

妈妈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这是因为塑料笔快速摩擦后会产生静电,笔上的静电会把纸片吸起来。”“啊!我懂了!”我高兴地大喊。

从这次实验中,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反复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7

作者:309班白晨萱

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你知道声呐是干什么用的吗?

你见过面粉跳舞吗?

今天我就来揭晓这些秘密吧!

我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纸屑、音响、一盆水、面粉、玻璃板、音叉、乒乓球。

接下来我们来做实验。其实音响的振动非常微小,肉眼几乎无法观察到。我们把碎纸屑放在未接通的音响上,纸屑并没有变化。我们打开音响,发出声音,立刻纸屑就像扭曲的虫子一样在蠕动,哇!真的会动啊!但是纸屑动的不过瘾,我们再放一盆水试试看,当音乐响起时,水面出现了震动的波纹像正在盛开的向日葵。我好奇的把面粉也放在了音响上,出现了让我吃惊的画面,面粉竟然随着音乐的起伏在疯狂地跳舞!我不禁感慨物理是神奇的,也是美丽的。

上面我都是用生活中的物品做的实验,下面我用我的物理工具来做个实验。

音叉的震动是非常小的,肉眼是不容易看到的。我用扩大的方法让你们看到。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的一刹那,水花四溅,我还听到了一声重音。我将不发音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它俩和睦相处,我又敲击音叉将它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就不淡定了。

通过以上4个实验,我发现了声音是由震动而产生的,固体可以震动发声,液体、气体也可以震动发声,比如:流水声、打呼噜声……

这下你知道声呐是什么了吧?声呐这个东西很神奇的,在航海、渔业方面非常有帮助,声呐仪倚靠判断海底声音给渔民指路。

物理是神奇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物理世界中更多的奥秘吧!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8

小小气垫船

朱韬宇

今天我读了《少年科普世界》,里面说气球可以像气垫船一样在桌面上或者水面上漂移。我很好奇,心里嘀咕着:“气球怎么可能玩“漂移”呢?”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一起来做这个有趣的小实验。

首先,我们找来一个气球,一个饮料瓶瓶盖,一个旧光盘,一把锥子和一瓶胶水。接着,爸爸用锥子在瓶盖正中心扎了一个两到三毫米的小孔。然后我们把瓶盖用胶水粘在光盘正中心的位置。可是刚刚粘上,瓶盖就掉了下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一边跺脚一边大声喊道:“怎么粘不上去啊?”爸爸思索了一会,说:“应该是这种胶水没办法把瓶盖和光盘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就换了另一种胶,可是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它们还是粘不住。这时妈妈突然想到了用双面胶,结果一试,嗬,还真管用,果然粘住了,我开心地又蹦又跳。最后由我把气球吹得鼓鼓的,然后把气球嘴套在了瓶盖上,大功告成。我松开气球,全神贯注地看着它如何漂移的。只见气球一点一点变小,“气垫船”在桌面上一跳一跳地前进着。“耶,我们成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声地喊道。后来我又把这个“气垫船”放在水面上重新做了一次实验,果然在水上它也可以一点点向前漂移呢。

我看了一下“气垫船”为什么可以漂移。原来它之所以可以在桌面上或者水面上漂移,是因为气球向下排气时产生的反冲力抵消了重力,在光盘和桌面间形成了一层空气膜,极大的降低了摩擦力。

这次实验让我感受到科学的奇妙之处,做实验可真有趣啊!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9

让鸡蛋浮起来

马瑞辰

奇妙的科学世界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道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就探索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让鸡蛋浮起来”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鸡蛋对于水来说是一个很沉的物体,是肯定能沉在杯底下的,那你们知道怎样能把鸡蛋浮起来吗?那就跟着我出发吧,一起走向科学的旅程。

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我们先在杯中倒入清水,把鸡蛋放进去。这个淘气的宝宝“扑通”一下跳入水底舒舒服服的趟了下来,痛痛快快地“呼呼”大睡起来,我见了,[]迫不及待地往水里放入一些盐,只见盐如雪花般飘到水底。我拿出一根小棒飞速地在水中搅拌起来,鸡蛋也随着跳起了“水中芭蕾”。

盐慢慢融化了,可鸡蛋似乎有点舍不得“离开暖和的被窝”,它很犹豫,想继续睡觉,又想到外面去看看这个完美的世界。它忽上忽下。

我又小心翼翼地往鸡蛋十五身体上撒了一丁点盐,像是在帮它洒上沐浴露似的。真是好玩,你瞧,它正向外面时不时探着小脑袋呢!

这还没等这个小家伙稳定下来,哥哥那个急性子大把大把往里加盐。这下可好,鸡蛋不想浮起来也只能乖乖的浮起来。“耶”我欢呼起来。

室什么原因,让鸡蛋浮起来的呢?妈妈告诉我们:“当物体比重小于水的比重时,物体就下沉,当物体比重大于水时,物体就上浮。”我们在水中加盐,就增加了水的重量,当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候,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鸡蛋就浮起来了。

这次实验,既让我们收货了快乐,更让我们收货了知识,正是受益匪浅呐!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10

今天吃午饭时,淘气的妹妹一不小心把硬币扔到了我喝汤的盘子里,看着汤盘里静静躺着的硬币,实在不想把我干净的小手弄脏,于是我给自己出了道难题,怎样才能不碰到汤把硬币拿出来呢?

正当我绞尽脑汁思考的时候,爸爸说话了:“简单!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拿出来……”听完,我立马按照爸爸的方法开始了我的实验。

首先,拿一张纸巾和一个玻璃杯;然后,把纸巾放入杯中;再把杯中的纸巾点燃;最后,把杯子倒扣入有水的盘中。做完后,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可是并没有发现盘中的水有任何变化,我沮丧极了!爸爸见了,安慰我说:“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想想哪里没做好,我们重新再来一次。”我认真地回想刚才的步骤,是不是热度不够呢?于是,我又重整旗鼓再试一次。这次,当火焰在杯中燃烧后,我等了一会儿,发现杯子有点热度了,才小心翼翼的把杯子倒扣入盘中。果然,奇迹发生了!只见盘中的水越来越少,杯子中的水不断上升,不一会儿一个亮闪闪的硬币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哥哥,你好厉害啊!”妹妹欢天喜地拿起她的硬币高喊起来,我也欣喜若狂地欢呼着:“我成功了!”这时,一旁的爸爸问道:“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摇摇头,百思不得其解,立马求助“百度”探个究竟。

原来是杯中有了火温度会随之上升,当杯子倒扣水中后没有了氧气,火就会马上熄灭,这时杯中的温度也会慢慢冷却,压力随之下降。为了保持气压的平衡,外面具有正常大气压的空气想进来,于是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子。

通过这个小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探究,就可以利用科学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小问题!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11

自制‘热气球’

上周周六,科学彭老师布置我们在家做一次小实验,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有趣的自制“热气球”实验。

百度上说:把一支蜡烛放到塑料袋里燃烧,塑料袋会像热气球一样向上升。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一根蜡烛和一个塑料袋。我到超市买了一根蜡烛,又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和一个打火机。

一切都准备就绪,于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便拉开了序幕。我先打着打火机把蜡烛点燃,然后在蜡烛上方放上塑料袋。我刚把塑料袋放到火焰上,没想到,塑料袋被点着了,吓得我直往后退,爸爸赶忙把火扑灭。我心想,下次把塑料袋放高点就不会着火了吧。我又点燃蜡烛,把塑料袋高高地放到火焰上方,但是塑料袋却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根本就不往上升。我心想:哎!怎么热气球根本不上升呢?虽然有怀疑,我们还是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我又把蜡烛点燃,小心地放上塑料袋,并不停地调整着高度,突然,塑料袋就鼓了起来。哈!塑料袋越鼓越大,慢慢地,慢慢地,我一松手竟升了起来,升上了天花板。看着升上去的气球,我开心得像一只小松鼠,蹦着跳着,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成功啦!太棒了!”

望着升在半空的塑料袋,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塑料袋会升起来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地看着爸爸。爸爸耐心地说:“因为塑料袋里的空气,经过加热后会变轻的原因”。我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12

用瓶子熄灭蜡烛

何元喆

在学校,科学老师说用瓶子倒扣住蜡烛,蜡烛就会熄灭。我听了一脸茫然,心想: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回到家,我决定做个实验。首先,我拿出了一根蜡烛、一个打火机和一个空瓶子。然后,我用打火机小心翼翼地把蜡烛点燃了,只见一个小火苗“噌”的一下从蜡烛上蹦了出来。接着,我把空瓶子倒扣在正不知疲倦燃烧着的蜡烛上,仔细观察。蜡烛会不会熄灭呢?

我一开始以为蜡烛会正常燃烧,但过了一会儿,蜡烛上的火苗越来越小,然后只剩小米粒那么大了,最后就熄灭了。

我又进行了对比实验,用同样的瓶子熄灭不同数量的蜡烛。第一次,我用蜡烛倒扣住一根正热情燃烧着的蜡烛,我知道它会熄灭,但不会立刻熄灭,而是过了好一会儿才会熄灭;第二次,我还是用那个瓶子倒扣住三根蜡烛,这三根蜡烛上的火苗先越变越小,然后就一根一根地熄灭了,时间比一根蜡烛熄灭的要短;第三次,我用瓶子盖住了六根蜡烛,一瞬间,六根蜡烛就不约而同地熄灭了。我兴奋地喊道:实验成功了!

爸爸妈妈给我讲了其中的原理:蜡烛需要空气才能燃烧,瓶子里面没有足够的空气让蜡烛一直燃烧下去;而瓶子里的空气是有限的,放进去的蜡烛越多,每根蜡烛得到的空气就越少,燃烧的时间就越短。

我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瓶子里的空气就像我的时间,有意义的事就像那根最重要的蜡烛,无意义的事就像其他蜡烛,如果做了太多无意义的事情,就会占据做有意义的事的时间。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13

“火山喷发”小实验

潘雅婷

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今天我亲自制造了一场“火山喷发”!要是不相信的话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想制造“火山喷发”,需要准备白醋、小苏打、洗洁精、清水、红色素、一个空瓶子和两个烧杯。

我先拿出一个烧杯,小心翼翼地把白醋和洗洁精以一比一地比例导入其中,只见洗洁精迅速沉到烧杯底部,液体中还泛有许多白色地小气泡。接着我加入一滴红色素,它立刻把浮在洗洁精上的白醋染成了粉红色,而沉在底部的洗洁精还是透明的,我轻轻晃了晃烧杯,想让洗洁精也变色,但是并没有成功,我只好就此作罢,将溶液直接倒入了空瓶子内。然后我又拿出另一个烧杯,把小苏打和清水倒入其中,但小苏打非常难溶解,像食盐一样,我搅拌了好久才将它溶解。最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忐忑地向瓶口倒入一点小苏打水,屏住呼吸,等待火山喷发地景象,可是等了几秒,好像没有反应,我紧张地将头慢慢探向瓶口,看到里面只有一些小小的气泡,于是我把小苏打水全部加了进去,只见粉红色地泡沫从瓶口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好像滚烫地岩浆从火山口喷发,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激动地大叫:“哇!成功啦!”

身边这些常见的物品,是怎么产生这么大能量地呢?我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小苏打地主要成分是碳素氢钠,白醋地主要成分是醋酸,两者合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这种气体会使洗洁精地泡沫更加丰富,瓶子里地空间不够,这些气泡混合着液体就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了。

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制造一场“火山喷发”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篇14

陈芃蓓

听说,用钢笔在头发摩擦后去碰纸片,纸片会吸到钢笔上,今天,我要验证一下这是不是真的。

首先,我先准备了一张白纸和一支钢笔,接着把白纸剪碎,越碎越好,我剪得跟蚂蚁一样小。然后用钢笔在头发上摩擦,不要太快,不然钢笔会缠住头发,把头发拽的生疼(尤其是女孩儿)。最后,我用刚刚在头发上摩擦完的钢笔去碰纸片,我的心怦怦直跳,希望这个实验能成功,可是结果并没有那么顺利,当我把碰到纸片的钢笔抬起来时,纸片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桌面上,没有一点儿反应。我觉得是因为钢笔在头发上摩擦的时间太短,所以没起效果,让我再来一次。

首先我用钢笔在头发上摩擦,在心里默默的数着数,“一、二、三…五十九、六十!”一分钟到了!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用我最快的速度拿起钢笔去碰纸片。“唉,又失败了…”我哀叹道。这个说法一定是错的。

可我不甘心,便想了想,到底是哪儿错了,会不会是纸片剪的不够小?要剪得更碎一点?想着想着,我便做起了第三次实验。首先,我把碎纸片剪的更碎了,然后用钢笔在头发上摩擦(摩擦时间长一点),最后用钢笔去碰那些被我剪得更碎的纸片,但结果还是一样,纸片无法吸到钢笔上。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否则为什么我试了那么多次还是失败了呢?

就在我修改这篇作文的时候,我爸爸过来了,看了我的实验结果哈哈大笑,他拉着我重新做了一次实验,把金属钢笔换成塑料壳的,这次一下就成功了。爸爸告诉我,钢笔摩擦头发产生静电,才能把小纸片吸起来。我开始用的钢笔是金属外壳的,金属能够导电,把产生的静电都给放掉了,所以才不成功。这个科学实验可真有趣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