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2023-10-08 15:47:34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1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一)城市化快速推进对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重心不断下移,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加强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必须采取管用有效的办法,建强每一个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对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随着经济发展,群众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城乡逐步融合直至一体的趋向日益明显,社区群众的需求也体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面对新挑战,社区党组织应与时俱进,创新社会治理和社区工作思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整合基层各类资源和服务要素,激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积极性。

(三)贯彻落实新战略对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任务。道里区以深入实施“东部大提升、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为牵动,制定了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已故优秀党员王殿海所总结出的 “十个一”经验基层上,大力推广以一岗一责、一人一簿、一周一访等“九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充分认可。

二、做法与经过

20xx年,道里区进一步丰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法”的内涵,总结提炼为以“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为主要特征的“精准服务”模式,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一)问需于民,找到精准服务方向。为找准服务方向,确保解决的问题是群众最关注的,给出的服务是群众最需要的,把了解群众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实现党组织“能做什么”与居民“想要什么”的“无缝对接”。一是民情日志“记”需求。在社区党员中广泛开展了“民情日志”活动,将全区126个社区划分为1500个“幸福网格”,由一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定期走访网格内居民,上门入户问需于民。做到“四必记”,即群众诉求必记、解决办法必记、办理结果必记、满意程度必记。对走访排查出的群众急事、难事详实记载、详细分类、跟踪问效,对维稳隐患提前介入,同步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二是功能支部“领”项目。根据社区党员的兴趣爱好、职业特点和业务专长,实行分类管理,将占党员总数82%的17500余名党员,纳入562个功能型党支部,使社区“精准服务”手臂直接延伸到家庭。三是上下联动“解”难题。党员一方面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街道社区党组织,使上级党组织充分了解掌握群众需求,另一方面将群众各类需求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公示,让群众监督社区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各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累计为居民解决各类难题9100余件。

(二)统筹资源,打造精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积极整合党员力量和服务资源,逐步搭建起整体覆盖与个性服务结合,组织引领与社会参与互补的服务平台。一是党员分类管理,推行定制式服务。在社区自管党员中大力开展以“一岗一责、一人一薄、一家一卡”等为主要内容社区服务,党员通过认领服务岗位、明确服务对象,制定服务计划,“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为居民提供贴身和贴心服务。目前,有86%的社区党员建立了《民情工作簿》,详细记载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所做的承诺、开展的工作、完成的时间,以及联系服务对象个人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发放《民情联系卡》12600余张。在在职党员中大力开展了“值班书记”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利用双休日到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报到,担任“值班书记”,认领精准服务“微项目”,全区已有14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值班书记”。二是党群合力共建,推行组团式服务。将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共建单位纳入精准服务“蓄水池”,从各自的工作特点和组织优势出发,汇聚各方服务力量,先后将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2万余人融合到服务队伍中,不断壮大了“精准服务”队伍的后备力量,为持续开展“精准服务”增添了新鲜血液。三是融合社会组织,推行互补式服务。推进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党的工作“星火”计划,在19个街道的中心社区建立了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幸福义工”实训基地,由社会组织免费培训党员义工,党员义工在社会组织中志愿服务。目前,有90余家法律诊所、文化艺术中心、技能培训学校等社会组织进驻社区,有力弥补了社区服务资源不足、服务力量不够等短板。

(三)完善机制,确保精准服务效果。积极完善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努力在落实资金、优化平台和统筹资源上下功夫,确保“精准服务”质量和效果。一是项目化运作服务专项资金。区财政在每个社区设立每年20万元的服务群众专项资金,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通过跟进需求、确定项目、审核备案、资金核拨、支出报销、上报公示等程序,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和有效使用,并把资金使用情况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向街道党工委和党员群众述职的重要内容,接受上级党组织考核和党员群众评议。二是数字化管理服务群众平台。依托各街道数字化网络平台建立集群众诉求收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群众帮办平台。将居民诉求及时录入网络平台,制成工单,交办到社区或街道有关责任部门。接到工单后,有关人员第一时间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协调办理,并将反映办理情况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照片上传到网络平台,将办理结果反馈给诉求人,接受群众评价。三是精细化测评群众满意程度。建立健全与精准服务相配套的精细化考评机制,设立服务措施、服务态度、投入力量、完成时限以及服务效果5大类20个子项目,采取居民群众联评、社区工作者互评、社区书记总评、街道党工委监评四级考评方式,对每项为居民提供的精准服务进行百分测评,对服务效果分“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档次进行总体评价,细化了满意度测评依据,丰富了党员民主评议内容。截止目前,因群众满意度测评分数不高,共有4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被上级党组织诫勉谈话,对21名专职副书记进行了离岗培训。

三、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道里区的社区党组织“精准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通过“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征求居民意见,了解群众的服务需求,掌握社区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将服务与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延伸社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创新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使社区居民享受到全方位的“零距离”服务,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截止目前,已个诊各类患者400余人,多次成功劝导和治疗因学习和家庭问题出现离家出走、自杀未遂等问题的青少年,使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在学会关爱自己的同时积极关爱和温暖他人。

(二)建立了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精准服务”的核心是找准群众“需求点”,明确服务“着力点”,变集中式走访为经常性走访,变“脉冲”式帮扶为“持续性”扶助,变党群力量“单打独斗”为各方力量联动配合“组团式”服务,形成了长效服务机制。兆麟社区与辖区16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将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与社区党员先锋岗相结合,发展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13支、志愿者613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为居民提供维稳创安、健身康复、扶残助残、爱心助学等各类服务,社区共驻共建成果成为道里区展示社区工作成效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经常性地走访联系群众、面对面与群众谈心交心,实打实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密切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情缘”,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从实践来看,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强化政治功能,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精准”化,是夯实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有必要进一步推广。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2

一、案例背景

党的xx大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xx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也于20xx年印发了《关于建设国有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意见》,这些都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党的基层执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重大转变。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团结带领企业员工认真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完成企业生产任务,打造过硬员工队伍的战斗堡垒。因此,川电股份公司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了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以打造全省国企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为目标,强化“全方位服务”理念,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并得到各级的肯定和认可,并于20xx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国有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自身建设,激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源动力

1.强化思想建设。川电股份公司党委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实现“两个转变”。通过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以及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和讨论等,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自觉把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变到服务上来,把党员干部的服务方式从组织安排转变到自觉行动上来。

2.强化作风建设。川电股份公司各级党组织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督促党员干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优化提升工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3.强化阵地建设。围绕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搭建服务工作平台、阵地和场所。一是依托党员活动室,搭建党员、群众学习交流平台;二是依托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三是利用内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二)突出机制建设,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保障力

1.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党建考核机制。20xx年,该公司党委在出台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中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指标量化,规定各级党组织每年必须开展的服务活动和内容,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了“规定动作”,并且对创新性服务内容还给予加分奖励。最终,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使党委职能部门和各级党组织思想上更重视,工作方向上也更清晰。

2.建立以检查为手段的过程保障机制。川电股份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增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建立月度抽查、季度督查、年终检查的工作落实保障机制。其中,党委主要负责人每月要走访一个党支部,及时跟进了解基层党支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落实情况;公司每季度召开政工例会听取所属单位党委、各直管党支部开展服务型组织建设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年末,公司对各级党组织全年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打分,未完成规定任务和未达到较好效果的党组织均要被相应扣分并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考核。最终形成服务型组织建设的闭环管理,使各项任务能够“圆满收官”。

(三)创新载体建设,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凝聚力

1.服务中心破难题。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是一句“空口号”,要给它赋予效益的内涵,要把它跟企业攻坚破难、经营创效这个最大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也就是要用“服务”换“效益”。

设计活动做到“一张皮”。在设计党内主题活动时为了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该公司各级党组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的沟通,广泛征求听取意见,使党内主题活动切中企业各阶段目标任务的需求。这几年,公司主要开展了“党员协助带徒弟”“争当安全文明标兵”“党员身边无事故”“奋战大修创四优”“急难险重我在前”等党员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的顺利完成,连年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利润目标。

组织党员参加打硬仗。这几年,正是公司转型发展“清扫房间”的攻坚阶段。公司党委通过举办形势任务报告会、“进车间进班组讲形势”等活动大力宣讲企业面临的困难,统一思想认识,动员干部职工全力攻坚,并且组成“党员突击队”在资产处置等难点任务中冲在最前面。党员突击队员们以不怕“跑断腿”、不怕遭白眼、不怕被攻击的“三不怕”精神,在政府部门、利益关联单位、地方百姓之间智慧开展工作,先后完成了蜀润公司破产清算,实施了白马电厂提前关停和资产处置,圆满争取到磨房沟公司一次性经济补偿并完成人员安置补偿,维护了集团公司利益,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

2.服务党员搭舞台。新时代,党员既要当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先锋,也需要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该公司把为党员搭建锻炼、展示的舞台,帮助党员成长成才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本分”,以增强党员能力素质、拓宽党员发展空间作为服务党员的立足点。

搭建学习提高的舞台。该公司党委开展“党员自学自讲”活动,通过党员提前自学,让党员登上技术党课、政治理论党课、党委中心组学习等讲台进行授课,通过这种“自己课前学习,自己上台讲课;讲自己的课,讲给自己人听”的方式,使党员的学习能力、消化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组织开展“走出去”学习活动,仅20xx年就组织四批次党员骨干到周边先进企业、沿海先进企业学习取经,使党员的思维观念和工作方法也始终保持“先进性”。

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通过举办“爱党兴企”演讲赛、“党员论坛”等方式让党员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让更多党员和职工群众看到他们的成长进步。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室,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专业特长,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发的“栗子坪电站电能管理系统”获得集团公司创新创效评比一等奖,研发的“水情测报系统”目前也已顺利投入运行。

搭建实战锻炼的舞台。探索建立党员骨干人才交流锻炼机制,近四年来,该公司先后选拔11名优秀党员进入公司和所属企业中层管理岗位锻炼,选派17人次年轻党员到公司下属的边远企业交流锻炼,党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重要岗位和艰苦环境的实战中得到增强。

3.服务群众办实事。要把群众的困难当成党员自己的困难,群众的小事当成党组织的“大事”,这是该公司党委服务群众的不变信条。该公司党委坚持党群共建,通过办一件件摸得着、看得见的好事、实事,真心服务职工、惠及群众。

多听心声把准脉。该公司党委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开展“进车间、进班组听心声”活动,各级党组织主动走进一线职工之中,多渠道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的真实困难,真正掌握职工所需所想。坚持不绕开问题、不回避矛盾,有针对性地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的难题,不搞那些职工不欢迎的“高大上”的花架子,不做“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把“服务力气”都使在职工的“心坎上”。

多干实事赢民心。该公司各级党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四年来先后组织党员志愿者为11户退休职工家庭进行用电线路改造,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在生活区义务搭建车棚,为职工的爱车遮风挡雨。积极协调行政先后对所属电站厂房食堂、值班宿舍、职工活动室进行改造;广泛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重要节日走访慰问职工489人次,累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20.6万元。通过多方反映和努力争取,成功解决南桠河电厂300余户职工住宅土地证、退休职工享受民族地区养老金增发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赢得民心民意。

4.服务社会铸和谐。地方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也是职工生活的根据地,融洽企地关系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社会也是央企的使命担当。企业各项工作得到了地方的肯定和支持,该公司连续20xx年获得四川省“重合同守信誉单位”,所属南桠河发电厂连续20xx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实施文明共建。精神文明建设是该公司在当地的一张名片,也被作为地方文明建设的一笔财富。近年来,该公司在开展“网络礼仪竞赛”“文学沙龙”“职工才艺展示”“孝老爱亲模范家庭评选”“奔跑吧,青春!”等一批“接地气”的文明建设活动后,都及时跟地方有关部门分享经验,公司还主动邀请高校大学生到生产现场参加“企业开放日”活动,将企业的文明建设成果与地方共享。在该公司20xx年举办的“道德讲堂”活动中,当地文明办还专门组织18家辖区内的央企和地方国企进行现场观摩,作为地方文明建设的教学案例。

走出企业服务。该公司党委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奉献社会,党员干部在“4.20”芦山地震中和“7. 4”石棉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为社会抗灾救灾工作提供充足的电能保障。积极发动党员走出企业、走向社会做公益,先后开展抗震救灾捐款、冬衣送暖、为困难学生送书包、帮扶“三个彝族娃娃”家庭、慰问社会福利院、重阳助老等爱心活动,履行国电企业的社会责任,使企业深受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

三、工作成效

1.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活动成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党员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本领。20xx年,该公司党委荣获四川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助推了企业攻坚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使党组织融入到了企业中心工作,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生产经营工作稳步推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干部职工队伍和谐稳定,潜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圆满完成了全停水及球阀改造、白马电厂清算注销等重点难点工作,超额完成了国电四川公司下达的考核目标,在国电四川公司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B级,荣获总经理奖励基金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3.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让企业呈现出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和谐发展局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职工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使职工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该公司南桠河发电厂连续二十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四、工作启示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服务队伍好、服务阵地好、服务载体好、服务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1.要融入中心,突出实效。企业的中心工作是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这一中心,不断探索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和新办法,以融入经营、融入生产为基本出发点,以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基本思路,才能有力地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和稳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我们的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开拓建立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的新路子,就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关怀和帮扶机制,努力激活人才资源,努力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企业党建工作始终。

3.要选好载体,合力推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仅有服务群众的理念是不够的,还要有合适的载体或抓手。载体合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工作就容易出成效;反之,载体不合适,就容易制约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川电股份公司党委围绕“四个服务”,创新载体,较好地解决了各级党组织载体过多、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了服务合力。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3

一、背景

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深刻变化,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战略高度加以重视。不过随着当前基层党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基层党组织目标和定位认识有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错误地把领导权等同于经济权,致使有些基层党组织被虚化和边缘化;二是对基层区域党建资源整合力度不充分,一些地方对党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各自为政”,党建资源难以整合,资源供应不足;三是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有差距,有些党员干部缺乏妥善解决群众困难和积极应对棘手问题的能力,理想信念缺失、为人民服务观念弱化、党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组织纪律散漫;四是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建立不完善,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力,有些党组织党内生活呈娱乐化、庸俗化倾向等,导致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内制度有差距,机制运行不畅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仁怀市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要求,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线,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要求,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一)围绕引领作用发挥,着力增强政治功能

一是聚焦党建主业主责,抓好“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党建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三级联述联评联考”,精准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考准考实党建工作实绩。围绕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强化党建引领功能,细化责任清单,用推动发展的实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专项整治”。持续抓好“超职数配备干部”“领导干部违规兼职问题”等专项整治,以及“一报告两评议”、经济责任审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和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专项工作。采取“完善一个台账、建好一个班子、规划一批项目、建立一批制度、培养一批能人、解决一批问题”的“六个一”工作措施,先后调整一批党委(党组)书记,分领域累计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对违纪违法、发挥作用差的党员进行严格处置。按照“稳数量、保质量、严程序”要求,抓好党员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从源头上治理党员组织关系“空挂”“失联”等现象,解决“口袋党员”“隐身党员”等问题。三是坚持牢固信念,抓好“典型引领”。围绕红色传承实施“党员教育”行动,组建“红色讲师团”开展主题宣讲,筑牢党员群众理想信念,打造平台,搭建载体。截至目前,仁怀市已打造形成“鲁班场战斗”“茅台三渡赤水”“仁怀红色文化”三个现场教学点,打造形成“双创双带”“信息化建设”“五好基层党组织”等45个基层党建示范点、4条示范带,围绕基层一线、项目一线、发展一线、群工一线选树一批先进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形成了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二)围绕堡垒作用发挥,着力增强发展功能

一是聚力“两学一做”。以“做合格党员·当酒都先锋”为主题,突出“亮身份,强服务,作表率,促发展”目标,结合机关、农村、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特点,分类制定指导意见。开通“酒都先锋”微信公众号,打造“两学一做”云平台,建立分层联学机制。紧扣“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等重点工作,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立足岗位做。二是聚力队伍建设。建立培育、监管、激励三项机制,统筹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充分激活“第一书记”和小康驻村干部内生动力,组织313名“挎包干部”,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小康建设第一线传递党的声音、帮助基层发展、促进群众增收。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带富能力强的项目书记、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知识青年,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培育一个典型、带动一个村、激活一大片”的目标。目前,全市具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党员有1292人;带动村集体致富支部书记有133名,同时精选一批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者到村任支部书记,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按照“干部要沉下去,工作要抓上来”工作部署,以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软弱涣散党组织村改头换面,选派一批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为基层塑造一支精锐之师。三是聚力党建扶贫。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理念,实行“月督查、月调度、月通报”和“满意度测评”,确保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资源在村整合、干部在村成长、成效在村检验,共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80个,投入资金9423万元,撬动1.2亿元社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带动2万多群众发展产业项目,人均增收800余元。四是聚力集体经济。推进以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路径、统筹机制为主要内容,以强组织、强发展、强基础为主要目标的“四统三强”工程,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升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采取“县级统筹、乡镇管理、村级实施”方式,整合涉及精准脱贫、“小康建设六项行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倾斜,充分发挥政策“抱团效应”。通过与致富能人合作、抱团发展,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农村电商平台,60个村采取“众筹脱贫”“内置金融”等形式,将溢价部分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目前,仁怀市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4个,投入资金3.4亿元,1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1亿元。

(三)围绕保障作用发挥,着力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实现传承创新。按照“农村党建抓脱贫攻坚、社区党建抓服务能力提升、机关党建抓作风保障、学校党建抓思想政治教育、园区党建和新兴领域党建抓覆盖”要求,分领域打造形成了“双亮双提”“双创双带”“双融党建”等一批党建品牌。积极推进“党建+”行动计划,采取“支部+x”(群团、协会、基地、脱贫)和“党员+ x”(致富能手、驻村干部、实用人才、支部书记)方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积极探索网络党组织组建方式,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集干部教育、党员管理、实绩考核、日常监督为一体的党建云平台,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二是抓好阵地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围绕“新建一批、扩建一批、改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实施“阵地建设升级”工程,按照村、社区办公阵地分别不低于50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标准,投入1100万元新建11 间村室,优化了市、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三是拓展远程教育,实现学用转化。充分依托远教平台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宣讲政策法律和党的惠民措施,传递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创建要求,实施了创新创业实用技能培训工程,把远教平台打造成为了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各基层站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集中培训642期6000多人次,新建远程教育产业示范基地5个,选派60名乡土人才充实到专家辅导队伍。

四、经验启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核心是政治功能,方法途径是强化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以系统思维统筹好目标、资源、队伍、制度等各个要素,从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一)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强化核心地位。必须以系统、整体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探索在村居、园区等区域推行以联合党委为主要模式的区域化党建模式,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采取独建、联建等方式,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到民主组织、维稳组织中去,建到经济组织、产业链条中去,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二)把准工作目标定位,打牢基层基础。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与中央、地方党组织的定位结合起来,形成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良好氛围。把党员从严管理与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党员的人生目标与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的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有针对性地强化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有力、运行顺畅的各类基层党组织运行管理机制。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履职服务能力。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以精细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制度设计时真正问问群众需要什么。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中心作用,健全市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建设市乡村三级“党代表工作室”,广泛开展全程代理和一站式服务,为实现党群互动搭建起有效平台。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有意识地选拨、储备一批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到村(居) “两委”、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队伍,选优配强基层“领头雁”,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四)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整顿软弱涣散。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及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维护稳定等工作中当先锋、走前列、作表率。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在各种歪风邪气、腐败问题和突发事件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重大任务和困难考验面前能够冲得上、顶得住。选优配强一批敢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坚持一村一策,建立上级党组织“一把手”挂帮制度,重点解决好党组织班子涣散、组织活动不经常、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和基础保障薄弱等问题。

(五)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创新“党建+经济”“党建+治理”“党建+扶贫”等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基层各项工作方式。统筹协调,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向村居下沉,促进基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力量分散、管理死角等问题的有效解决。鼓励村级组织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微型企业等,以土地使用权、资产、知识产权等资源参股分红方式,壮大村级合作经济,引导村级党组织选准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支部+企业+群众”“支部+项目+群众”“支部+协会+群众”的创带模式扩大创带规模,借助精准扶贫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办法和途径,以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实现农村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建立各级党组织及其成员党建责任清单,强化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健全党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把基层党建的内容方式、目标任务,融合于具体的载体之中,通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把摆出来,通过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形式使服务更便民、更亲民、更利民,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构建“党建+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平台、“党建+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网格党小组”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信息化。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4

一、实施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强调要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谋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亦是南昌航空大学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而随着时代发展,近年来高校出现了党组织的作用“弱化”、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倾向,一些支部书记时常感到无能为力。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政协同抓党建促发展

学校党委强化党政协同、共谋内涵发展,加强目标引领,注重政策指导和制度规范,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实施方案》;以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切入口,夯实基层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规范党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体制机制;对全校27个基层党委(总支、直属支部)、297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指导、激活,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寻求突破口,达到基层党委工作个个有重点、支部工作个个有抓手。基层党组织纷纷树立党建+理念,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干部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博士授权单位申报、高水平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开展党建工作。党政协同和全面整顿促使基层党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解决问题抓党建赢得师生支持

学校党委将党建工作同群众的迫切期盼结合起来。一是聚焦核心问题不散光。通过建立健全和公布师生员工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和途径,敞开大门找问题,聚焦核心问题及关键所在,使查摆出来的问题让群众认可。二是着力解决问题不拖延。查摆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积极回应师生员工关切,切实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是坚定持久整改不松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整改的东西往往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可能短期内消除,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校党委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学校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基层党委书记例会、每月召集一次校长和学生见面会、建立了校领导每周接访日制度、安排专人及时整理师生意见信箱……各基层党委全面铺开清单制管理,定期列出需要解决整改的问题,逐项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取得党建任务细化、责任硬化、工作落地化的效果。同时,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季度考评体系,既有共性要求也有个性指标,以考核倒逼任务落地、责任落实。例如,机关一总支成立了大学生事务中心,围绕方便学生办事、解决学生困难、维护学生权益、帮助学生成才的目标,彻底改变学生服务机关的传统工作模式,建设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学生服务基地。事务中心直接办理的事项包括:校内活动场地的申请与受理、学生活动悬挂物的申请与受理、学生校外住宿的申请与受理、学生信息(含教务信息、财务信息、获奖情况等信息)的查询、学生的相关政审、在读及学籍等相关证明的开具、失物招领、咨询与投诉等等。机关党总支“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三)构建网络体系抓党建实现全覆盖

学校党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师生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网络党建平台,目前主要有党建专题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等等,强调移动网络与传统工作形式的结合,两种党建工作并行双管齐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党建工作的效果。学校党委建立手机群发平台,每周2次向全校党员和上级组工部门发送《昌航党建快讯》,迄今已发送党建快讯百余条、2万多条次,有力扩大了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文法学院党委通过党建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院党员师生风采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音乐学院党委完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化阵地,突破时空限制,加强对离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实现了党建覆盖无盲区,实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经验与成效: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赢

人才培养有新成效。发挥好党委领导作用,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聚精会神谋划人才培养工作,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以人才培养为内容开展党建活动,也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形式。如,信息工程学院党委抓党建促教风学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组织师生党员结对帮扶“四困”学生(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就业困难学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情况,组织各系部党支部、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开展学习指导。通过联动机制,学院80多名教师党员和120多名学生党员联合帮扶了140名困难学生,不少被帮扶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20xx年,被帮扶学生中97人减少了所欠学分,占比接近70%,其中最多的从欠59下降到欠25.5,减少了33.5个所欠学分;6名留级同学顺利返班。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发挥自身专业特色优势,组织各教职工党支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动员广大党员教师带头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编写创新创业类专著和教材、申报创新创业类教改项目,推动全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效开展。

科学研究有新突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让科研团队紧紧团结、充满活力。特别是年轻的学术骨干在支部周围凝聚,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凝聚力强、合作精神好、业务水平精、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党员比例高的学术骨干队伍,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老师发挥科研先锋队作用。老党员杜楠为全院老师举办国家基金申报讲座,自己更是科研大户。年轻党员刘俊伟年初急性胆囊炎,病床上完成了国家基金申报书,并成功获批一项国家基金。学院先后3名党员挂职地方科技镇长,其中董应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镇长、徐吉林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科技镇长。20xx年学院获批国家基金8项,其中党员获得4项。20xx年学院人均科研工作量居全校首位,其中党员教师人均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均高于一般老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发挥党员骨干科研先锋队作用,20xx年学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4项由党员教师获得;发表的15篇高水平论文,其中13篇由党员老师完成;SCI I区发表2篇文章均由党员教师完成。

学科专业布局有新发展。学校党委积极探索适应学科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把支部设在学科上,提升了学科建设的水平。支部设在学科上有利于将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围绕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既能够定期集中交流思想、增进人员和学科之间的了解,也有助于在学科交流中触发灵感和创新。如,测光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学科上,以仪器学科为基础,组建了测控生医党支部,以光学学科为基础,组建了电科光电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20xx年南昌航空大学获批办学史上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以说,这次申报工作是抓党建出成效的一次生动体现。申报过程中,以仪器、光学学科党员为重点骨干的申报工作组成员封闭在招待所日夜奋战,有的党员三过家门而不入,有的党员拖着病体撰写材料,有的党员强忍丧母之痛准备答辩……任务没有完成,无一人离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得以发挥。

人才队伍建设有新变化。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人才工作,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方式方法,在全校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团结凝聚起来。党员教师德才兼备,在学术上同样让人信服,能够发挥更大的凝聚作用。党员埋头科研的精神、党员的学术水平、党员身上体现的先进性,吸引了高层次人才来学校工作。不少党员利用国际会议、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各种机会,主动寻访人才,吸引人才加盟昌航。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被确定为首批省级人才工作示范点,成为江西省首批获此认定的25家单位之一。学校已拥有一支以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批博导教授为首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机关作风建设有新改善。针对群众反映的“服务态度有待改进、办事效率有待提高”的意见,学校机关党委深刻反思,以机关各党总支为主体,以网格化党支部为基础,下属22个党支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通过分类指导、跟踪考评,使机关党员干部不断形成学习自觉、行为自觉;机关党委下属各部门党员教职工挂牌上岗,党员身份公开,增强党员归属意识;在大学生事务中心、财务处、后勤处、教务处等机关窗口部门实施“微笑服务、星级评价”活动,引入服务评价器、进行满意度回访、增设意见箱,并且与个人、单位的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挂钩,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机关作风明显改观。

党的建设有新活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学校在岗教职工党员超过1300人,已达全体在岗教职工总数的65%左右,强大的队伍汇聚成实现“昌航梦”的强大力量。“连心、强基、模范”工程、党建带团建、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建设有序实施。抓基层打基础的导向进一步明确,各基层党委(总支)、各支部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百花齐放竞争妍,广大党员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5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外延

准确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内涵,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搞清楚功能定位、适应界限和根本路径。

(一)功能定位在服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所指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是根本任务、服务党员是内在要求、服务改革发展是基础保障、服务社会管理是重要内容,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保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适用界限在基层。以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基本职责和首要任务,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坚持用群众工作来统揽服务工作,用群众标准来检验和衡量服务工作,在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引导群众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根本路径在创新。一是创新服务内容,实现从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服务群众的视野应立足于全体民众,走精细化的路子,回应各阶层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户要关心,困难户以外的广大群众也应关心;有诉求的要服务,没诉求的也应主动服务;找上门来的要解决,没找上门来也关注。服务项目的设计,要面向广大群众,让大多数群众都能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广大群众团结在党周围。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来考量,服务应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是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经常性的工作。不同的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需求差异很大、想法各不相同。要改变以往服务方式单一化的做法,根据不同需求对象,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治理格局。三是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从单兵式向区域化的转变。当前,人民群众各种需求日益高涨,任何单靠一方提供服务的做法,都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立足自身、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二、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与需求不对称。基层党组织往往只注重服务的提供方式,而忽视了群众的接受方式。在调研中,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对我们说:“去年有一个单位组织机关党员到村开展志愿服务,看望留守老人,当时花费了很多心思为老人挑选礼物,考虑到老人牙不好就买了一些饮料和补钙奶粉,等该单位服务活动搞完后,回访这位老人时,她拉着我们的手说,请他们以后不要买这些甜食来了,我是糖尿病不能吃。”这就是我们当前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尴尬,群众的需求我们不知道,我们提供的服务,群众却不需要。

(二)服务内容不够精细。在平时的服务中,基层党组织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地偏重于群众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对于群众的自我发展、精神情感等需求的满足,既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满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涣散化“三化”趋势明显,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突出,农业生产缺劳力、农技推广缺人才、农村基础建设缺资金“三缺”现象显露,“三留守”群体的精神家园的缺失也在显现。

(三)服务资源未有效整合。一些基层党组织过于依靠内部资源,而忽视了内外资源的整合。现有的政策性投入保障,只能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往往出现“不足、不均、不公”等问题。帮扶部门、驻点干部、区域力量等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在面临群众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时,明显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迫。一些社会组织、服务机构有资源、有意愿,却较少得到有效整合,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的工作没有达到群众期盼要求。

(四)服务形式固定单一。当前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群众“一阵风”,长效机制不常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被服务”现象。不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内容依然局限于“扫大街、搞慰问、做表演”老三样的简单重复,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可能不是很受群众欢迎和认可,真正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较少。要确保群众不“被服务”,必须解决服务供需“两张皮”问题,关键要做好服务供需的对接。首先要摸清群众需求,做群众需求“明白人”。其次是顺应群众需求,构建服务需求的“供给库”。再就是根据供需情况,进行合理调配。

三、探索和实践

针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多元化,新洲区立足本地实际,牢固树立以群众需要为导向的党建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在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进行探索实践,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摸清群众需求,明确服务方向。依托“街镇党(工)委—村级党组织—党小组—网格管理员—党员”五级组织架构体系,按照发展需求突出发展致富群体、生活需求突出重点贫困群体、情感需求突出“三留守”群体的原则,采取逐一进门入户、电话联系外出务工群众等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查,既联系了群众,又系统梳理出群众发展、生活、情感等基本服务需求259650多条,并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服务“需求库”。同时,651个村在征集群众需求的过程中,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直通车”和“工作链”。

(二)定准群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在街镇党(工)委的指导下,各村采取“四民工作法”,对收集起来的群众需求,进行研究讨论,按照最急、最需、最盼且现实的原则,对不切合实际且与身份不符的需求进行筛选,最后分门别类对各类需求进行汇总,确定了16类102311项服务清单,做到了“三个需求”清单符合群众“口味”。凤凰镇毛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华说:“通过党员群众代表议定清单,排除了过高的需求,锁定了最急迫的需求,不仅消除了群众的争议,还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旧街、阳逻等街道还组织各村将议定的群众“三个需求”在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议定需求的公正、透明。

(三)整合资源力量,落实服务需求。组织动员市派小康工作组、区直职能部门、区派小康工作组、街镇党(工)委、街镇所属部门、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员、农村志愿服务队、驻村部门、企业、社会机构等力量和资源,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全覆盖、全方位、全区域的分层认领和落实群众服务需求。首先,由村志愿服务队、党员、党小组、村委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分层解决;对村党组织解决不了的需求,提交街镇进行统筹研究,发动街镇所属职能部门分步解决,汪集街、双柳街印发《关于开展认领群众“三个需求”活动的实施方案》,落实群众需求4200多条。对于街镇一时难以解决的需求,区委发挥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作用,按照党员干部个人进村认领针对特困群体的个性需求、单位集体认领修一条机耕路、安装路灯等村民共同受益的共性需求的原则,整合市、区80多个部门服务资源,到联系村一一认领需求清单。

(四)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服务效果。以群众评价为根本标尺,分层、分类制定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分类定标。区直部门和街镇以服务承诺、职能职责为标准,考核所认领需求清单的完成情况及群众评价。党员干部以岗位职责为标准,考核需求清单的完成情况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分层考核。对区直部门,重点考核惠农强农政策项目到村落地情况、小康工作组到村认领需求清单情况。对街镇党(工)委,重点考核党建重点项目推进和落实情况、街镇干部驻村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对村级党组织,重点考核“三个需求”摸排情况,落实的对接情况以及服务工作的群众评价情况等。强化运用。区委将各单位落实“三个需求”成效作为年终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区直部门由街镇和村评分,街镇党员干部由村评分,村干部按照“一定双评”由群众评分。

四、初步成效

(一)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彰显。全区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群众“三个需求”的过程中,不仅健全了区域党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而且统筹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力量,有效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基层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

(二)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开展服务群众“三个需求”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作更加具体、更加具有方向性、更加贴近群众心坎、更富成效,“三个需求”清单为各级党组织调解纠纷、结对帮扶、服务群众提供详实的信息,提高了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方便了各级党委准确掌握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倾向性的问题。一名留守老人的需求被“买单”后激动地说:“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人说说话,就是希望子女多打些电话回来,想看看他们。村里干部知道后,每周五把我接到村部服务中心,通过视频电话可以看到我的孙儿,还可以说话。我真心感谢村里的干部,让我这个老人心里有了依靠。”

(三)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服务群众“三个需求”,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明显增强。仓埠街胡彰村村支书雷贵洲带领村干部,在水稻种植的育秧、机插、管水等事项上,通过村委会免费为农民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村种粮劳力上、技术上难题,还让全村200亩撂荒地恢复种植。

(四)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围绕群众的需求,在入户调查、甄别落实的过程中,实现了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第一时间疏导群众的情绪、第一时间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凤凰镇毛冲村党员认领责任岗,在全村开展党的政策讲一讲、群众呼声传一传、邻里纠纷劝一劝、困难家庭帮一帮、致富技术教一教、房前屋后扫一扫、黄赌迷信管一管的“七个一”活动,赢得村民一片称赞。

五、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在思想上不动摇、不含糊,又要在实践中找办法、找路径。在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就是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回应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中,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在满足群众最热切的期盼中体现领导核心地位。

(二)必须强化党员的主体作用。党员是服务群众的主体。强化主体地位,就是要以党组织为纽带,激发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党员带群众、群众促党员,让党员在为民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共享服务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组织的温暖,使“服务”真正成为主观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唯有这样,党的工作才能深受群众欢迎,党的根基才能根植人心。

(三)必须培养素质高的服务基层的干部队伍。队伍强,则服务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紧扣“懂服务、愿服务、爱服务”的目标,建立“一线锻炼、一线考核、一线选拔”的培养机制,促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进而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强的服务骨干队伍,不断为服务型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四)必须创新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群众的自身实际,围绕“服务思路清、服务方向明、服务举措新、服务成效显”的总体目标,打造形质兼备、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做到既遵循客观规律,又体现创新精神,既切合基层实际,又贴近群众需求。服务群众“三个需求”就是这样的活动载体,只有以需求为根本导向,才能让服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必须形成功能完善的长效机制。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服务群众就要真诚倾听群众最真实的需求,下力气为满足群众需求,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服务的常态化和高效率,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彰显生机与活力。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6

一、背景

位于广东的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仕公司)属香港利奥纸品集团成员,现为全球最大的提供一条龙服务解决方案的印刷厂商之一,20xx年出口额达25亿元。该公司于20xx年10月成立党总支部,20xx年6月成立党委。公司党委下辖8个支部,现有党员308名。多年来,雅图仕党委紧紧围绕党建核心问题,找准着力点,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为什么有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迈不开腿,而雅图仕公司作为一家港企,党建工作却做得有声有色,充满活力?鹤山市委组织部联合广东省委党校、江门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深入调研,剖析其党建创新成功做法,探寻新时期非公党建规律。随着发掘的深入,各大主流媒体先后刊发雅图仕党建的相关报道。

二、做法

(一)创新工作体制,强化政治功能,引导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1、明确新定位,找准党建着力点。自觉避免陷入“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模式,将自身定位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政委”,结合港企和劳动人口密集的特点,将党建目标与企业发展需要相融,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紧密结合,坚持选择信念坚定、业务过硬、有群众工作能力的优秀党员担任党委书记;自觉担当企业主、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三边利益的协调者,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养发展计划,策导促成公司与高校联办高等学历教育、印刷管理高级课程,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为企业培养人才;在20xx年的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中,牵头广泛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召开职代会表决等,使改革方案有效维护职工权益,也保证了企业新政的实施——新制度受拥护并调动起员工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创设和委会,融合力量创和谐。作为党和国家在外企中的政治代表,为有效引导员工,推动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共赢,党委在指导工会成立职工互助会、职工和谐关系委员会基础上,动议并于20xx年4月组建“幸福和谐企业创建委员会”(简称“和委会”),动员各方一起构建幸福和谐企业。和委会由集团公司最高层挂帅,由党委正、副书记担任统筹人,将高层管理人员纳入,整合企业内部治理力量。党委依托和委会,启动职工宿舍关爱探访、春节慰问等活动,邀请董事长与党群组织班子成员、部门主管、职工代表等组成探访团,工余走访员工宿舍,搜集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如推动公司改善降温系统,新建孕妇食堂,开设自助洗衣服务等,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3、创设廉委会,开辟党建新领域。自觉成为企业廉洁正风的引导者,对因员工诚信问题造成的企业损失等深入调研,于20xx年策导成立“廉洁管治委员会”(简称“廉委会”)。廉委会由企业最高管理层任总指挥,党委书记任廉洁监察专员,主要执行岗位均由党员担任,将董事局成员、高管吸纳进来一同发力,并聘请纪检和公安部门人员任顾问,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这是企业内部治理的创新,也是党群工作领域的拓展。党委主动作为,发挥作用,更通过成立招标中心,让公司的钱花在明处,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4000多万元,赢得业主、员工等多方认同与支持。这催生了公司纪委于20xx年成立。20xx年10月,雅图仕公司入选广东省非公企业防治腐败工作联系点。

(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推动先进企业文化建设

1、注重模范引领。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性地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严肃组织生活,利用网络新技术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加强与企业决策层沟通,引领企业发展;做好党员、业务骨干“双培养”工作,打造业务精、技术强、作风好、活力足的高素质党员队伍,服务企业发展;实行党员佩徽上岗,通过各类活动凸显党员的专长与优势,培养他们的标杆带头作用;号召党员带头,在年轻员工中开展“读一百本好书”活动,营造健康尚学企业文化。

2、统筹党群引领。创新党群一体化工作机制,统筹党工青妇队伍管理、工作谋划、经费使用及载体建设,活化群团组织,助推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精心挑选党委书记人选,确保党委与企业主沟通紧密,党委能统筹党群组织整个队伍管理;选拔党员干部担任群团组织负责人,注重群团组织成员“推优入党”,目前企业工青妇组织负责人,都在党组织任要职。建立党群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委牵头抓总,实现党群组织信息互通、设施共享、共同规划、共同发展,确保群团工作开展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党委注重将上级党委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企业力量等深度融合,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员工。党群联动汇聚了众智,使党群活动更接地气、更受欢迎,将广大员工凝聚在一起。如,党委助团委建立“青年之家”阵地,指导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关爱女性活动等。

3、创新激励引领。大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激励方式,强化政治与精神激励: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量化考核积分评议机制,按“细化指引,量化指标”的原则,创设党群活动参与度、企业及社会荣誉等定量考核指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量化评分、PK展示,确保新党员质量;以积分管理方式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行考评,每年表彰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鼓励大家对党组织建设及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邀请企业主到场颁奖,让获奖者深感荣耀。对企业优秀员工,除强化年度物质激励外,党委与董事局成员一起,每年新春远赴其家乡设宴慰问、表彰,令员工受鼓舞、家属感安慰。牵头办好《利奥风采》杂志,弘扬先进企业文化,表彰利奥劳动模范、优秀员工等,引领员工朝着“成为全球印刷通讯行业领导者”这一企业远景迈进,平均每期赠阅量达2万份。

(三)创新工作载体,强化社会功能,助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1、在转型升级和环境整治中勇担当。找准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重要着力点,适应市场需求,融合精益理念,推动生产、管理变革,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整治。如,发挥人才优势,牵头组建广东省印刷新材料及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发动党员技术骨干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科技攻关;推动集团公司投入2500万元建成利奥创新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企业研用RFID技术改善物流,全厂人均产值提升15%以上;推行全员提案、全员5S等,推动企业基本实现零废料、零排污。

2、在服务社群和整合资源中敢创新。创新社会工作载体——创设“利奥义工队-雅图仕分队”,走上大街小巷服务社群、服务员工,累计为社会义务服务总计超过17000小时。把义工服务时数作为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评优的量化考核项目之一,激活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积极性。建立义工爱心服务站,承接兴趣社团交流、培训及办证、咨询等公共服务职能,便利员工。设立党员义工队,创新社会服务项目,以接地气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如每年新春、中秋开展为困难家庭和长者送温暖活动,树立党企良好形象。注重牵头当好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代表,整合、调度各类社会资源,造福员工、服务企业发展。如,向上级工会申请助推大型文艺表演进公司;不定期举办“缘来一家人”相亲活动等,造福员工,凝聚员工。

3、在社会和谐和慈善公益中乐奉献。主动增强完成党的任务的创造性,积极引导、协助企业回馈社会构建和谐。要求党员对组织负责,也要对企业、对社会负责,于20xx年成立扶贫助学基金,发动党员捐资共50多万元,先后资助100多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近十多年来,党委协同公司累计参加公益活动598次,捐款金额6700多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教育、医疗、地方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赢得高度赞誉,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奖”。又,参与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带动供货商与企业同履廉洁诚信职责,助推诚信、和谐社会建设。

三、成效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党组织自成立以来,自觉遵循党建规律,围绕夯实党的政治基础,找准外资企业党建着力点,创新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工作载体,主动融入企业治理体系,使党群工作一派生机勃勃,发挥了执政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与社会功能,促进了企业治理的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塑造了优秀企业形象,为广大职员工营造了和谐幸福、安居乐业的工作氛围,也服务了周边社群。

近年来,该公司和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和谐劳资关系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全国加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党委书记招伟宁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雅图仕董事长冯广源由衷表示:“从前没有成立党组织的时候,我也有做一些管理工作,觉得非常费心。现在有党委做了,做得比我更好,更贴近人心,所以我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来发展公司,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党建对公司的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团结凝聚员工群众、维护企业和员工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内外各方的认可。”今年5月《人民论坛》杂志以《非公企业发展新引擎》为题刊发雅图仕党建创新经验。今年10月,全国非公党建第一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第一访谈”栏目以《给党员一个“家”》为题刊发雅图仕董事长冯广源支持党建的专访,引发广泛好评。

四、探讨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挑战的新形势下,加强“两新”党建工作,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层次,创新性地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功能,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xx届六中全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要在非公企业内实施“从严治党”,发挥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选准配强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是关键;党建目标与企业发展需要相融是基础;党组织精准定位、主动作为是条件;增强完成党的任务的创造性是保障;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是根本;党组织融入社会促治理创新是必需。

就政治功能而言,非公企业党组织与所在企业是一种共生关系,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必须遵循党建和企业发展规律,将党建目标与企业发展需要融合,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党员在企业员工中占比不高,为提高政治引领作用,雅图仕党委将党的治理创新理念与企业内部治理相融合,创设“和委会”、“廉委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性地推动了党建目标的实现。

就服务功能而言,雅图仕党委把“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员工、服务社会”作为党建工作基本内容,强化自身建设,以“党群一体化”实现党、群、社工作统筹谋划,很好地动员广大员工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同时整合党、政、社资源与企业力量,形成服务企业发展合力……其党建工作中的小、微创新随处可见,新技术、新办法被快速应用,并建立党员积分考核办法,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就社会功能而言,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工作目标是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党组织应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既立足企业做好工作,又走出企业、融入社会,与周边村(社区)、学校、机关等结对共建,统筹使用社会资源,开展开放式党的活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增强党组织吸引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雅图仕党委自觉当好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代表,注重激活党员的社会工作积极性,创新社会工作载体,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整合各方力量为企业发展、为员工和周边群众服务。其党建工作已提升到优化企业治理、服务周边社群、引领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层次。值得借鉴。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7

背景与起因

党的xx大把握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新目标。对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黑河市委组织力量对基层党组织发挥服务功能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查找出了影响和制约党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突出问题。一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习惯于以往以管理为主的党建工作理念,在工作方式上还是习惯于通过发布命令、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来推动工作,没有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换,工作职能转变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二是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在基层党员中特别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综合能力不强,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等客观因素,造成了为党员群众服务的能力不强,本领不大,办法不多,停留于为服务而服务,切入点找不准,引领和带动能力还不太高,导致服务载体不丰富,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范围不广。三是服务方式有待丰富。活动载体和组织形式创新不够,不能很好地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的特点设计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服务手段传统,科技化水平不高,个性化服务不强,和群众联系和沟通还不够紧密,党组织服务还存在着“真空”和“盲区”。四是服务机制有待完善。少数党组织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党的建设的思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标准不明确,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不健全,一些好的制度得不到有力的贯彻执行。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黑河市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创建“五化一满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五化一满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做法与经过

围绕壮大服务力量,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选任方式,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xx年以来,各地各单位结合 “五化一满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选拔各条战线长期在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278名优秀党员干部进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学生、复转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的干部中选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和落后基层党组织转化工作,调整党组织书记22人,调整班子成员81人。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制度,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党员干部的特点,广泛开展“比本领、比素质、比实绩”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业务培训。20xx以来全市共计举办培训班161期,培训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7857人次。

围绕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适应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优化党组织设置,逐步向新兴领域和产业延伸,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构建全方位、多领域、广覆盖的党组织设置体系。加大在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建设一线、行政审批中心、为民服务站点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着力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渗透到项目、融入到产业、覆盖到党员、辐射到群众。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积极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831个,带头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带头壮大现代畜牧业、北方寒地淡水养殖业和农村第三产业。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合作社”等形式,在农机合作社、土地经营合作社、各类专业协会、特色产业成立党支部76个,辐射农户26500余户。依托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园等产业基地,成立非公和招商企业党组织16个。

围绕夯实服务基础,进一步推动基层基础保障机制建设。按切实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落实社区办公经费、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解决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没能力服务问题。各县(市、区)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就强化保障和落实待遇进行专题研究部署,重点解决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没能力服务问题。20xx年,全市投入5033万元,新建、改扩建、维修村级活动场所203个、社区活动场所34个,全市565个村级和83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全市新增村级运转经费1755万元,落实各项党建保障经费和村(社区)干部报酬5531万元,总计7286万元。村党组织书记报酬,从每年9500元提高到20900元;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补贴,从每月1719元提高到2810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每年5.7万元提高到10.8万元;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从无到有,每个社区5.9万元。

围绕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改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创新服务载体,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党员带富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中心联带户”等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载体活动166个,进一步拓展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平台。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组建党员服务团队,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党员服务区”7300余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638个。推行限时办结、约时办理、服务代理、挂牌服务、服务承诺等制度99个,促进党组织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年初以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459件。建立以工作网站为中点的组织工作信息发布平台8个、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党员教育平台658个,全面加强党内信息互通平台等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

围绕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2036个党组织制订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措施。广泛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和示范点建设工作,建立工作直接联系沟通制度。全市共建立科级以上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3870个,年初以来,全市科级以上干部深入联系点69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2800余个。与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相结合,继续深化和拓展“百局联百村”活动,在原有参与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结对帮扶范围。年初以来,联村单位已完成1513个承诺帮扶事项中的1215个,提供帮扶资金951万元,帮助落实发展项目205个。组织全市各级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恳谈活动642次,积极帮助城乡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1143件。积极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大力做好元旦、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的走访慰问工作,年初以来,共计拿出资金375.55万元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712人、困难群众8498人。

成效与启示

取得的成效:一是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党组织和党员改变以往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积极实行思想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创新,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使整个基层党建目标更加聚焦,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将“五化一满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结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进一步提升,切实改进政风行风,切实纠正“庸懒散”现象,认真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三是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态度和工作效率,主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让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把全市基层党组织真正打造成为群众满意、信任和支持的坚强堡垒。

几点启示:一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党建实效,特别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强化培育服务理念,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实现观念创新,从以管理为主的传统观念中跳出来,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二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注重形成合力。强化党建合力,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好拓宽工作领域、扩大覆盖面的问题,实质是处理好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性地推进工作。三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加强基层党建,必须要以人为本,把服务职工群众、方便职工群众、造福职工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党建工作推动服务,用服务效果检验党建成效,这才是党建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所在。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8

一、背景和缘由

重庆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近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xx年底全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7万余户,民营经济占比达到63.6%。由于小微企业内部成分复杂、分布广泛、流动性强等特点,抓好这部分人群的党建工作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单纯依靠乡镇街道抓不住、管不好,乡镇街道也无法抓、不愿抓。

20xx年,涪陵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按照全重庆市要求与工商部门脱钩。协会在脱钩后举步维艰发展中,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建这一巨大政治资源的重要性,在通过若干次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碰撞中,协会理事会形成了抓党建凝聚合力、树立形象、提升地位、推动发展的四大共识,确定了“协会强、党建强”发展战略。20xx年,协会探索在13个分会建立党支部,第一次把个体工商户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20xx年 月涪陵私个协更名为民营经济协会,20xx年协会成立党总支,13个分会党支部从乡镇街道属地化管理调整为民协党总支行业管理。区委组织部、区工商分局在见证协会与党建同步发展的同时,认为民协组织全、覆盖广、联系紧、有力量,在抓好小个专党建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行业优势、队伍优势,更能调动广大小微企业参与党建工作激情。通过认真调研、反复论正并充分征求乡镇街道的意见,20xx年5月,区委组织部批准成立民协党委,辖13个分会党总支(分会驻地)、27个支会党支部(乡镇街道驻地)和114个企业党组织,管辖党员1520人,是全市协会第一大党委。

协会党建工作的推进,为协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脱钩后的涪陵民营经济协会大胆创新、努力拼搏,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靠会费生存到实业兴会的成功转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在广大个体私营企业中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20xx年底,有会员78415家,其中个体工商户59155户,小微企业19260户;设会长1人、副会长53人,常务理事107人,理事293人;下属分会13家、支会76家;区协会内设办公室、宣传教育部、会员服务部、经济发展部。

二、做法和特点

(一)创新管理体制,破解组织覆盖的难题。一是建立三级组织体系。依托区民营经济协会组建涪陵区民营经济协会党委,民协党委隶属于区委非公工委(设在组织部),接受区工商分局党组指导,在13个工商所所在地建立民协分会党总支,在27个乡镇建立民协支会党支部,总支和支会党组织分别与所在乡镇一一对应,形成区协会党委—分会党总支—支会党支部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党组织网络体系。二是明确三级管理权限。民协党委主要负责全区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和个体工商户党建工作,民协分会党总支管辖支会党支部和单独组建的小微企业党支部,支会党支部主要管辖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的小个专党员,支会党支部发挥“兜底”管理和“孵化器”两个作用,所管辖的经营户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后划转给民协分会党总支管理。为了有利于民协党委开展工作,区委组织部授权民协党委小微企业党组织建立和党员发展进行审批,仅今年民协党委已新组建12个小微企业党支部、发展党员49人。三是强化三方党建责任。区委组织部与区工商分局党组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个体工商户党建工作的意见》,明确民协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的属地化管理责任和基层工商所的党建指导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为了加强三级组织领导,民协党委制定了工作规则,健全党建信息平台,建立党建联络员QQ群,专门编印《党委工作简报》,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整合各种资源,破解基础保障的难题。一是强化领导力量。区委组织部专门行文,从工商分局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中选拔了41名处级干部到民协党委、分会党总支、支会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对第一书记提出了“四不”的具体要求,并专门进行考核;二是强化工作力量。区民协党委成立党委办公室,从工商分局和民协抽调6名工作人员单独办公,各工商所党支部书记担任民协分支总支常务副书记并主持日常工作,支会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落实1名人员兼职负责支会党支部工作。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争取财政预算安排、协会实业兴会收入投入、区委组织部从留成党费中拨付、乡镇街道支持等多种渠道落实民协党组织工作经费,20xx年上述渠道已向民协党委拨付工作经费110余万元。为了加强对工作经费的严格管理,民协党委专门开设帐户,实行党建经费与协会经费独立,建立完善财务报销、审批、公开制度,保证把每一分钱都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四是落实阵地保障。由区工商分局统筹解决党委和党总支办公场所问题,乡镇街道负责协调解决支会党支部办公场所问题,对党组织办公室拓展服务功能,按照打造成为“党群服务站、创业指导站、维权援助站、困难帮扶站、流动党员管理站”进行建设。

(三)探索激励机制,破解参与激情不高的难题。一是建立提档升级制度。市场中建组织难,建稳组织更难。为了巩固组建成果,工商和民协党委加强跟踪指导,实施分类指导,以组织是否建得稳固、党员是否纳入管理、活动是否正常开展等为主要标准,通过评分制对党组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对A类党组织,作为示范培育,从党员活动经费、党组织书记津贴等方面给予激励;对B类党组织实行引导提升,派党建指导员进行帮扶,力争每年有10%以上的党组织晋升为A类党组织;对C类党组织实行重点转化,派驻工作组一对一帮助整改,力争晋升为B类党组织,整体提升党组织质量。目前,区民协党委管辖的党组织中,评定A类党组织41个、占26.8%,B类党组织88个、占57.5%,C类党组织24个、占15.7%。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每年对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进行考核,对考核为称职等次的,年终分别按每年3600、2400元、1200元标准兑现书记补贴给党委、总支和支部书记;获得优秀等次的提高50%标准;不格合等次停发书记补贴;20xx年共计发放书记补贴21.5万元。从20xx年起,对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每个党组织拨付20xx—3000元的活动费。三是建立荣誉激励机制。每年七一前夕开展十佳党员创业先锋、十佳爱心党员经营户、十佳诚信党员经营户、十佳党员市场经营户等“四十佳”党员经营户评选表彰活动,民协党委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在全区非公经济组织中积极开展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推荐26名优秀党员经营户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及其它社会职务,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四是建立经费激励机制。对每一个新建党组织,按照3000元标准送党旗党徽、送吊牌标志、送党报党刊、送工作规范、送工作经费。推动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争取工会经费拨付8万余元。认真落实党费收缴全额返还制度,今年已返还党费3.86万元。

(四)丰富活动载体,破解活力不足的难题。一是广泛开展党员“三亮”。通过对全区6万余市市场主体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帐,对查找出的党员经营户,按照总局和市局要求指导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统一制作牌子和承诺书,集中授牌,指导806户党员经营户亮牌经营、600余名企业党员员工佩带党徽上岗,受到党员欢迎,社会好评,成为全区党建一道亮丽风景。党员亮出了身份、亮出了效益、亮出了影响,激励更多职工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切实加强党建示范街建设。涪陵迎宾大道中段有20多户民营企业、专业市场和300多户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800多人。我们研究制定示范街建设规划,从企业入驻、开业到后续发展和党建工作开展,全程提供“双服务”,统一谋划组织活动、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服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扩大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示范街建设从之初的1个党组织、4名党员发展到目前的12个党组织、92名党员,30人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被中国工商报、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评为全国工商系统百佳案例。三是大力推进“书记培养工程”。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实施“非公党组织书记培养工程”,计划在全区培养100名优秀非公党组织书记、30名党建骨干人才,连续两年纳入全区重点人才项目。目前,已有28名党支部书记纳入重点培养对象。20xx年以来先后开设了非公党组织书记涪陵党校班、井冈山班,收到很好成效,浙江省委党校班近期即将开办。四是确立“服务党建·红色回家”主题党建品牌。建设“1+1+13+4+N”的服务党建模式,即:开通1个协会党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1个区协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13个分会党群服务站、打造6个党建特色支撑项目、培肓N家小微企业党建示范点,全面提升民协党委整体党建工作水平。围绕以“会˙服务”、“慧˙创业”、“惠˙民生”、“汇˙奉献”、“绘˙风采”为主要内容,努力把协会打造成为“服务之家”、“创业之家”、“活动之家”、“爱心之家”、“形象之家”,真正建成红色会家。五是组织开展社会化红色公益文化活动。依托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经营户,民协党委指导成立了500人的非公企业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开展爱心助考、爱心捐赠、金秋助学、红色义工、社区夜巡、红色影视展播、文明交通劝导等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3年捐款捐物总值达150余万元,参加志愿者服务达1.5万余次,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五)深化服务功能,破解发展欠缺的难题。抓好非公党建,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发展。3年来,涪陵民协党委以开展“政策帮扶,困难帮助”、“把党员培养成创业创新骨干,把创业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发展成为党员”、“党员带头‘三创’”、“党员带领‘三创’”的“双帮、双培、双带”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起服务基层、服务党群、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一是搭建创业平台。民协党组织协助协会创办了8个创业指导站,3年帮助申办微型企业2467户,支持协会牵头成功创建了市级微企创业园—涪陵稻香移民微企创业园,目前由协会牵头实施的涪陵电商微企产业园已经区政府批准,即将启动;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协会、民协党委与邮储银行开展“送贷下乡”服务,发放贷款累计上亿元;与民生银行合作开展联保贷款业务,发放贷款1.5亿元;与金石小贷公司合作,每年切块资金1000万元、执行优惠利率帮扶微企和个体户,累计放贷5000余万元。三是搭建抱团发展平台。实施实业兴会,支持区协会、分会创办了民投集团、昊良基金、金石小贷、六贤投资等十多个实体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30多亿元,仅金石小贷公司3年来上缴税金1.98亿元。

三、成效和感受

六年的工作实践,协会走出了一条乡镇支持、企业欢迎、党员满意的党建发展之路,党建在涪陵民营经济发展散发出无限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实现了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全面覆盖。特别是在基层支会建立党支部,第一次彻底把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个体零散党员、流动党员纳入管理,3年来共找出隐形党员980名,接收非公企业员工组织关系210人。二是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激情的全面高涨。民协党组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71名、发展党员330名,指导建立企业党组织45个、工会16个、团组织21个,非公党建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三是促进了小微企业创业活力的全面提升。在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中涌现出一大批党员创业先锋、创新标兵,微型企业扶优扶强和示范经营户达500户,5年累计发展微型企业11100户,年均增长达15%;四是推进了民营经济协会脱钩后的全面转型。协会告别了靠收取会费吃饭的历史,从20xx年起率先在全市停收会费。20xx年,协会通过实业兴会收入达到100万元,投资股份和固定资产达250余万元。涪陵区民营经济协会、协会党委发展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xx年,协会被中个协评为先进集体,民协党委(总支)被重庆市工商局确定为市级示范点、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基层联系点。

6年的实践证明,发挥民营经济协会职能作用,推进非公党建工作,是符合新形势下党建规律行之有效的途径。在6年的坎坷发展历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是强化政治功能,把稳方向引领是核心。民协党组织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要时刻不忘记政治使命、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和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协会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协会党建工作要始终把团结、教育、服务个体户、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广大业主、从业人员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切实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目标认同、服务认同,引领他们始终做到与党同心、共谋发展、致富思源。

二是强化发展功能,做实自立自强是根本。要牢固树立抓协会党建就是抓协会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走实业强会之路,不断增强协会的造血功能。协会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好“搭台请客”的作用,整合好党建优势、服务优势、市场优势,紧贴经济发展步伐,努力成为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旗帜和号手。协会党建工作要积极引导协会大力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不遗余力推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努力营造招商引资、创业发展、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在本地区树立起民众的“双创”信心,激发出民众的“双创”热情。

三是强化服务功能,促进作用发挥是抓手。要坚持党建服务与协会服务同步谋划,党员服务与会员服务同步推进,会内服务与社会服务同步开展,不断增强协会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影响力。要大胆创新服务形式、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大力推进“服务党建?红色会家”党建品牌建设,努力把民协党组织建设成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专业市场的“服务之家、创业之家、活动之家、爱心之家、形象之家”。

四是强化统筹功能,整合各方资源是关键。协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的重视和支持,协会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的优势,聚集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为党建服务、为协会服务。协会党组织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做到以发展为导向承接好政府改革服务任务;要自觉服从组织部门、非公工委的工作谋划,做到协会工作与党建工作互相融入;要主动依靠工商部门的支持,做到行业管理与协会自律相得益彰,要主动参与乡镇街道经济建设,积极引导诚信经营和行业规范。

五是强化保障功能,健全运行机制是基础。协会党建工作既需要人财物投入,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科学的运行机制。民协党建工作要按照属地为主、行业指导、条块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非公工委具体落实、工商部门直接指导,乡镇街道齐抓共管的管理运行体系。民协党组织要积极争取组织、财政、工商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定额标准解决好基础性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按照共建共享原则落实好办公场所和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专兼结合共同负担原则落实好党务工作人员,按照行业主导双重管理原则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民协党组织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能落地。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9

一、背景与起因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能源电力工业产能过剩,金融企业高速扩张时代已经结束,各种风险和挑战交织、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作为国电集团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的重要支撑,资本控股公司经营业务遭遇巨大挑战。国电集团党组提出要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始终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经营成效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和国电集团党组的要求,如何创造性地将党员积极性发挥与金融业务发展紧密结合,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引领全体党员职工不忘初心、攻坚克难,保持金融板块可持续盈利能力是资本控股党总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做法与经过

将党小组组建在业务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就是要找准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与集团公司“一五五”战略部署、“六个必须”及“双提升”工作要求的对接点,找准强化党员意识、激发党组织活力与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切实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与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楚、标准统一、考核有据。

(一)以业务为单位,因企制宜、科学设置

党员是党在基层组织的“细胞”,业务工作是党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阵地。资本控股公司党总支尝试在适应公司党员整体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按业务分类设置党小组,把党小组的活动延伸到业务链中,并在公司本部党支部中试行。按照就近性、灵活性、方便性的原则,以公司投资、信贷、资金结算、信息化、审计等业务链为纲,共设置了提升服务、信息保障、合规提效、服务创效、挖潜增效、股权服务、审控提质等创业型党小组12个。每个党小组由5-10名党员组成,相近及相关联岗位的党员编至一个小组内,注重推荐政治强、业务精、有干劲的年轻党员担任小组长和副小组长,每名小组长至少结对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还将7名党总支委员分散编入各个支部,确保一名委员至少对口指导2个创业型党小组。

(二)以制度为保障,明确职责、分类管理

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不仅是创业型党小组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督促激发党员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前提。资本控股党总支制定下发了《关于创业型党小组实施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创业型党小组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职责,详细阐述了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在创业型党小组建设中的定位和分工。《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党小组长作为宣传员、组织员、领航员、调解员、监督员的“五员”角色,提出对各创业型党小组进行分类管理,如产融增效党小组重点带头负责推进公司产融结合、融融协同工作,创新融资平台建设;股权服务党小组重点做好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研究,推进股权管理工作;信息保障党小组重点做好信息系统的建设、优化和维护工作,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审控提质党小组重点做好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等等。

(三)以项目为抓手,嵌入管理、服务中心

实施过程中,资本控股党总支以“项目制”为思路,指导各个创业型党小组根据部门重点工作,明确一个年度争创项目,提出一个具体实施计划,切实做到项目活动与中心工作、党员岗位职责和党员先锋意识紧密结合。严格争创项目的立项审查,由创业型党小组提出与本业务相关的争创项目,报所在支部审查,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形成支部重点立项。建立争创项目责任落实机制,各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做好项目的审核把关、督促指导工作。党小组长履行主抓职责和专项职责,负责对争创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及时跟进项目实施,引导小组成员落实责任,立足岗位建功。目前,各个创业型党小组均制定了年度创先争优计划安排,明确了12个重点争创项目,覆盖公司金融板块业务。

(四)以平台为支撑,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积极探索创业型党小组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党小组会、部务会、培训班、主题活动等载体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学习培训、业务研讨及问题处理,促使每个党小组都成为学习教育的“桥头堡”、岗位建功的“小阵地”。

以每月1次党小组会、每周1次部务会为契机,扎实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同时及时跟进、再部署业务工作和重点争创项目,通过党员意识的强化、党员活力的激发推动业务工作、争创项目的落实。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引导党员牢记第一身份、第一职责,不断在业务工作和争创项目中率先垂范、岗位建功。以开展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零费用、零差错、零距离“三零”特色服务活动和全员执业、全员对标、全员创效“三全”活动,每个创业型党小组作为一个先锋队,辐射带动全员创效,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水平。

(五)以业绩为依据,检验成果、推动发展

注重创业型党小组的考核管理,研究制定了创业型党小组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平时与年终相结合的原则,除一般常规性、基础性工作外,重点将争创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创业型党小组考核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争创项目考核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成本节约率等作为衡量指标,特别是对于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司经营发展的具体举措,促进公司相关业务指标同比提升的给予适当加分,对于争创项目不开展、推进不力的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减分。注重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党小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工作业绩考核不达标的部门,所在党小组直接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年底选树宣传2个“创业之星”党小组。

三、感悟与效果

一是夯实了组织保障,实现了事权下沉、重心下移。创业型党小组成立后,实现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和业务学习的无缝覆盖,增强了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了更多职工群众加入业务链,吸引了更多业务骨干向党组织靠拢。目前,12个创业型党小组共配置了16名党小组长(副小组长),12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新员工与党小组长实现了结对帮扶。20xx年以来,在公司各项评先评优活动中,结对帮扶员工表彰占比51%,3名优秀青年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2名前台业务部门员工、1名业务骨干培养成为重点发展对象。各创业型党小组充分利用相同业务优势,一年来开展学习及业务交流活动260余次,同比增长83%,29名党员在公司系统青年创意大赛、知识竞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得表彰,同比增加61%。优化完善党员活动室设置,配备视频会议设备,为在外地出差、不能就地参加学习活动的党员提供方便。

二是强化了党员意识,实现了活力激发,服务提升。在创业型党小组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激发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党员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信息保障党小组党员以身作则,下班不离岗,24小时随时待命,20xx年完成应急突发任务5项。提升服务党小组的8名党员把服务范围向后勤管理延伸,经过13次研讨后,最终形成《公司创新后勤延伸服务项目方案》,涉及绿色出行、便利购物、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10项后勤服务,并全部投入实施。流动性服务党小组成员在国电网银、金融产品推介等“窗口”服务工作中,坚持党员亮身份,贴近集团公司成员单位,贴进服务一线,根据客户性质和客户需求,随时调整完善服务方式,做到个性化服务,有力提升了公司的金融服务水平。20xx年,公司系统共产生1名“国电楷模”,3名集团公司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1个先进党组织;11名公司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1个先进党组织。

三是提升了经营指标,实现了融入中心、提质增效。创业型党小组建设坚持以提高经营效益作为党小组活动的出发点,通过项目争创等活动,强化了党员“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找准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发展的结合点,真正推动了党小组活动与完成公司提质增效目标任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融为一体。截至9月底,公司完成利润总额15.17亿元,实现经济增加值25,508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98.67亿元,同比增长1.15亿元。股权管理小组形成的碳交易调研报告,目前已转化为公司经营发展的具体思路,对节省集团公司碳交易成本,实现集团碳资产保值增值,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流动性党小组成员围绕信贷业务开展难题攻关,克服不利条件,通过提高资金归集率,扩大吸收存款规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效益,有关指标完成赶超时间进度。截至9月底,公司信贷规模较预算目标提升,信贷利息收入较时间进度增加0.26亿元;存放同业规模较预算目标提升,利息收入较时间进度增加0.07亿元。审控提质党小组围绕强化金融资产运营风险管理开展项目攻关,加大风险管理对投资、信贷、票据等业务条线重点环节的介入力度,形成《公司合规手册》,截至10月底公司不良资产率为0%,不良贷款率为0%,整体风险可控在控。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10

一、背景分析

南通现辖3市2县3区和4个国家级开发区,75个乡镇,26个街道,1368个行政村,521个社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受市场经济、物质观念冲击和影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服务功能不优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以“服务”替代“党务”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非常具体、非常直接,与其讲半天的大道理,不如解决几个实际问题更直接。少数党员干部不善于、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深入、不全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甚至认为,“党务”是个软指标,“服务”才是硬道理,只要“服务”搞好,“党务”自然过得硬。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以“给与”替代“需求”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心里想着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不够,乐于“领导决策”,缺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能真正做到“问计于民”。少数党员干部乐于做“锦上添花”的实事,对“雪中送炭”的“急事”“难事”关注不够,久而久之,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了影响。极个别村干部工作不讲方法,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三是在责任主体上,存在着以“少数”替代“多数”的现象。总体上看,占党员比例很少的村干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工作是比较到位的,但面广量大的普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村党组织在创新党员作用发挥载体上办法不多,对普通党员力量的整合不够,少数党员先进性凸显不够,党组织带动群团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发挥作用不够。

通过调研,南通市切实地感到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进而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认真调查、多次研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的思路呼之而出。

二、实践历程

实践中,南通市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的内在联系,坚持将教育引导群众工作贯穿于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党群互动、力量整合,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

(一)突出理论武装,在走进群众中教育群众。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群众脱节的问题,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可学可比的典型、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一是大力弘扬核心价值。广泛开展“传递正能量、共建好家园”主题活动,依托遍布农村的5360个“正能量加油站”,将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市委“两个率先”的进展情况等,制作成“微党课”“微电影”“微手册”,把核心价值观内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快板,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看变化、感党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家庭美德故事巡回宣讲等活动,持续推动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培育群众爱国爱党、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二是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按照“村村到、户户听、人人知”的要求,组建大学生村官宣教团,积极开展“微型农课”“党员故事会”“网格讲堂”“树下聊天站”“田间课堂”“红色广播”等活动,大力推行“菜单式”“互动式”宣讲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表述和传递党的主张,引导他们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820多场、覆盖群众近300万人。三是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实施教育引导“十小工程”,依托小课堂、小广场、小餐厅、小电影、小抄报、小热线、小驿站、小广播、小卡片、小报廊等平台,拓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渠道。积极培育“村村乐”“百姓自助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发动群众走上舞台,自说自演,用乡土语言、草根情怀感染更多群众,两年来,全市共开展“村村乐”活动27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500万人次,实现了活跃群众文化与教育引导群众的相得益彰。

(二)突出民主参与,在发动群众中引导群众。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组织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着力将好事办好,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是听取群众呼声。全面构建“村党组织—二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位一体” “民情联系网”,配套完善 “接收—处理—反馈—评价”的民情信息循环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实时回应民情,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去年以来,累计汇总民情信息近2万条,先后有3000多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被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二是组织群众参与。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坚持议前征求意见、议中民主商议、议后宣传解释、全程公开公示,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决策协商等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去年以来,全市通过“四议两公开”为群众兴办各类实事86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0多起,通过有序的民主参与,化解了矛盾、缓解了冲突,使党组织的意图有效转变为群众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任期(年度)工作目标承诺机制,引导村党组织紧紧围绕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目标承诺。按照“你服务谁、谁评价你”的原则,建立健全开放透明的群众评议机制,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压茬有序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动真碰硬对党员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其中被评定为“好”和“较好”的占98.35%。

(三)突出党员带头,在示范群众中带动群众。针对少数村党组织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的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创先争优、引领致富的能力不强的问题,注重激发党员干部的主体活力,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带头服务、带领服务,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一是引领推动发展。创新党建富民产业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农户”模式,培育了一批党员经纪人,农户依托合作社生产和销售的比例超过60%。打造党建富民共同体,全面推行“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等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形成2800多个党群共富联合体,实现了“三有三无”:“带头致富有党员、扶贫帮困有党员、典型示范有党员,党员身边无纠纷、党员身边无陋习、党员身边无违纪”。二是引领奉献社会。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吸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参与,按照“支部+协会+志愿者”模式,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团组织,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根据需求和在职党员特长进行分组定责,定期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邻里照看、健康义诊、便民维修等服务,使群众生活困难有人帮、出现问题有人管、心里疙瘩有人解。去年以来,全市推出260多个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带动4万多名群众共同参与,帮助解决群众各类困难9000多件,呈现出党员干部走在前、人民群众心相印的生动局面。三是引领促进和谐。按照“所处位置、政治素质、协调能力、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等标准,以10-15名党员为单元,通过本人申报、党员推荐、组织考察,把“思想觉悟高、工作热情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的12600个党员选拔为党小组长、16900多个党员选拔为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其扎根群众、情况熟悉的优势,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调处社会矛盾、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了一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同志来南通调研时称赞:“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做的是一件件群众关切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党惊天动地的大事。”

(四)突出党建惠民,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针对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从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事情改起,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累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增进人民群众同党的感情。一是优化服务手段。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延伸拓展党建频道、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手机报等信息化阵地,创新“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在农村建立1834个网上公共服务中心,推广大学生村官农宝网建设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技能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提高服务便捷化、效能化水平。试点依托微信公众服务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微心愿大家帮”活动,今年以来,全市35个试点村共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1800多个,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二是整合工作资源。在队伍建设上,每年选派100名机关干部担任经济薄弱村“联助书记”、累计选派560名机关驻村“第一书记”,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建立政策宣传、综合治理等12类12206支村“一综多专”服务队伍,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教育引导力量全覆盖;在平台建设上,全面完成1300度个村级党组织“一站式”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引导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前移服务端口,实现了6大类20项服务项目的“在村办理”;在载体建设上,全面推行以“及时梳理群众诉求、实时代理群众事务、即时处理群众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理工作法”,去年,全市党员干部梳理群众诉求36000多条、实时代理群众事务6.2万件、即时处理群众难题8600多个,“三理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三是强化考评激励。实施乡镇党委书记“八个一管党工作法”、村党组织书记“两议两诺、双述双评”制度,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下发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限时“挂牌销号”,将“软指标”转化成“硬任务”。开展星级党组织、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命名表彰100个先进村党组织、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00名优秀党小组长和100个优秀党员中心户,以叶剑生等为代表的村书记优秀群体先后被省级媒体集中采访宣传。出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意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德才兼备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人均年收入已达4.32万元。

三、几点启示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之魂,是基层党组织保持正确方向和阶级属性的本质体现。从南通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本质在于深刻把握内涵要求。南通市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正能量加油站”、服务教育引导“十小工程”等载体,在服务中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增进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凝聚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求,准确把握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辩证关系,跳出“就服务抓服务”的狭隘思维,将教育引导贯穿“五服务”始终。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首要在于顺应党员群众需求。“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南通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找准结合点,从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将抽象的群众具体为一个个服务对象,将群众利益具体为一件件服务个案,在具体的、现实的、最直接的维护群众利益和满足群众诉求中体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接地气、聚民心、促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及时掌握和满足群众的共性化、个性化需求,努力实现服务教育引导工作与党员群众的所需所盼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核心在于构建党群联动格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条块分割、独自为战的弊端。南通市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在党内以党委统揽,通过“联助书记”“第一书记”“党员志愿者”等,组织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把职能和力量投入到服务教育引导上来,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广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队伍整体联动、平台共建共享、活动联合共创的生动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积极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全面实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关键在于常态长效机制。南通市认真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尤其是乡镇和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的管党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形成了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常抓长效的履职机制,同时,注重整合资源、考核激励,使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充分体现党员群众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充分契合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把服务教育引导群众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牢固树立“抓常、抓细、抓长”的理念,推动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常态长效。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11

一、案例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新的经济组织不断产生,党员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大量党员下海经商、进城务工,党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结构的变迁,导致基层党组织所能主导的社会领域的范围不断被挤压、缩减,依托“单位党建”形成的社会认同度和整合力日渐减弱。最明显的表现是基层党组织动员能力下降,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前,组织生活会到会率偏低,有的不到50%。即使在机关内部,党组织的实际运作也由于过于行政化而出现缺乏活力、工作力不从心等问题。因此,为适应社会转型要求,鹿城区委组织部以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为切入点,主动对党建工作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党群中心)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朔门老街70号,面积800多平方米,设有志愿者服务中心、百姓剧场、党员政治生活馆、志愿服务展览区、问渠交流中心、书记学院等功能室。20xx年11月,鹿城区委组织部创造性地引进了鹿城区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和乐),主持党群中心的运营工作。这是鹿城区乃至温州市第一次将基层党建项目委托给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运用专业化、社会化和项目化的运作机制,吸收社会领域的价值理念、沟通方式和组织技巧等,搭建了党建资源共享互补共用平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功能的发挥。

二、主要做法

(一)通过打造基层组织生活范式,设定特色“标准”输出,增强党组织内部凝聚力及党员活力,形成覆盖全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1、输出特色组织生活。党员“每月固定活动日”基本上是读报纸、念文件、领导讲话,组织生活吸引力不强、难以长期坚持,已非常明显。为此,党群中心推出特色组织生活,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党组织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组织生活方式,实现1对1的定制服务。如对年轻党员多的支部,注重增加团队协作、政治教育等内容,开展青春问政、户外拓展等活动;对老党员较多的支部则开展送课活动,着重设置红色观影、畅谈入党心路等内容。特色组织生活程序上设置了重温、以身边模范为镜等党性体检环节,突显政治属性;内容上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把组织生活的特殊成效延续到工作、生活中来。通过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使党员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增进交流,深化感情,以互动和体验来加强其参加组织生活的意愿。

2、推行党员发展管理积分制。对入党积极分子,设置服务指数与积分达标要求,即设学习指数、服务指数、激励指数三项指数,除激励指数设限外,学习指数、服务指数不设上限,以激发其学习服务主动性与积极性。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期内参加一定次数的公益活动,并将其参与的表现列为成为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通过强化其为民服务意识,确保把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也为广大群众搭建入党的公平竞争平台。对党员,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引导党员积极参与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让群众看得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党群中心累计征集了7000余个微心愿,在职党员已认领实现6000余个,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好评。

3、构建党建+网络+社会服务示范基地。注册微信公众号平台,充分运用“鹿城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号,实现信息实时公开,实时互动。截至20xx年10月,官方微信号粉丝量已达4万人,共计图文信息232条,总计送达191.9万多人次,总计阅读量27.4万人次,被转发58247人次。建立健全区街组工干部、村(社区)书记和支部党员三级微信群,实现了手机网上办公互联互通,使日常党建工作变得方便快捷。目前,已创建三级微信群280余个,覆盖近8000名党员。立足于便民服务,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标杆,通过为公益活动提供场地、技术指导,引领其他有益的社会组织孵化、成长,集聚社会各方资源,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党建+网络+社会服务体系。

(二)通过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倾力建成志愿服务总基地。

以社区党员义工队伍为根本力量,带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成员、热心群众充实到红色义工队伍,打造志愿信息交互枢纽、志愿者活动之家,形成志愿服务“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新常态。

1、引入系列专业公益课程。为提升志愿队伍服务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正规化、专业化水平,党群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孵化培育党员志愿者队伍。一方面加强综合技能培训,如每周针对党员举办一期公益培训之职场加油站系列课程,提供心理学、组织学、宣传等线下课程,让党员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志愿服务群众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能力。如党员公益系列课程,已有来自基层、机关、高校的15名党员加入讲师团,授课内容涵盖演讲、外语、葫芦丝、读经、电子产品扫盲等,密切了党群关系。此外,建立党员在线——线上课程“鹿城红云库”,由党员志愿者上传、分享、管理学习资料,供党员进行自学,提升服务水平。

2、实施志愿服务对口派遣。许多党员表示有志愿服务意愿但没有合适的参与平台,而社区则反映在职党员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党群中心推行党员志愿派遣计划,即依托党建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开通服务求助热线等,定期发布公益活动、微心愿征集通知,对群众的需求、心愿进行征集、梳理,录入心愿库。以村民中心和社区需求为导向,根据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成效进行匹配、深度融合,实行常态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派遣服务机制。常态化派遣服务,已在全区103个村和66个社区铺开,以油画党旗、书法党章、科学实验等为内容的“快乐星期天”派遣活动1046场次,服务覆盖党员群众达5万多人次,切实寓政治教育于趣味活动之中。个性化派遣,如针对藤桥镇、山福镇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的实际,重点派遣党员医生上门服务、“留守儿童兴趣班”等服务活动,有效防止宗教活动向弱势群体渗透。

3、建立科学有效管理评估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管理评估机制,规范党员志愿者队伍管理。实施党员志愿者考核准入制度,经过两次考核,遴选出400余名专业性强、忠诚度高的党员志愿者,作为核心团队。实施志愿者激励机制,根据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将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其星级评定的重要内容。设立志愿服务达人榜,每月对志愿者服务时间、成效进行评估,将当月服务之星进行上墙公示。定期举办志愿者聚会和各类团体活动,将党群中心打造成志愿者之家,凝聚、回报服务志愿者。

(三)对基层带头人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全力升级基层书记学院。

书记学院采取小班化教学、开放性办学、高密度集中学习、互动式研讨,使其成为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和队伍素质能力整体提升的培训场所,提升基层带头人能力。

1、设置针对性课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调研基层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如在党务教育方面,将党员发展列为必修课,使书记掌握党员发展的规范化流程,把好党员入口关,又如在提高执行力方面设置“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村干部应该发挥哪些作用、书记如何执行“五议两公开”制度等课程,提高其整体工作能力。

2、创新培训方式。高频率轮训,书记学院每周开课一期,每期二天。自20xx年探索运行以来,目前已开办了12期培训,对全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实现了2轮次的覆盖。小班制教学,开班前书记学院确定听课人员的范围、结构及数量,人数均不超过40名,给书记们更多的学习、展示、交流机会。案例式授课,书记讲给书记听,指定优秀书记作为主讲人,让他们现身说法,开展教学互动。现场教学,带着书记到先进村开展调研学习,与优秀书记直接对话,比差距、找不足、明方向,强化其的主体意识。

3、实时考核评价。严格日常管理,建立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位书记建立学分卡,记录出勤、学习、考试、效果鉴定情况。每天考察学院的出勤情况,严格请假制度,若出现迟到、早退2次视为缺课1课时,每年无故缺席2次以上,向所在基层党组织进行通报,作为五星争创扣分依据。实行定期“机考”,对受训书记开展随堂考,考核成绩直接反馈至书记学院管理系统。考核结果反馈,对其出勤率进行排名,在鹿城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并作为“双述双评”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成效

(一)多方位参与,党建格局由“固化封闭”向“兼容开放”转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建工作面向社会开放,突破固化的单位组织结构,实行兼容开放的组织构架,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组织自身的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

一在整合服务资源上,党群中心集聚了部门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和社会热心人士等各类资源,社会组织及社会力量被纳进基层党建整体化大格局中来,突破了传统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志愿服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实现红色思想引领绿色公益行动。

二在优化村居后备干部教育机制上,通过“梯队培养”项目,党群中心承接系列村(社区)后备干部沙龙、社会工作者培训等活动,实现社会组织外训、组织挂职压担培养和志愿者义务辅导相结合的村居干部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和促进了村(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梯队建设。

三在创新组织设置模式上,根据当前各类行政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属性,尝试构筑具有很强社会整合力的纵横结合的大网格组织体系,突破固化的单位组织结构,实现兼容开放的组织构架,在依托现有行政权力的基础上,更注重直接地面向社会,实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治理社会的目标。

(二)细化推进,党组织服务从“粗放型”向“个性化”转变。

服务既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之一。党群中心根据群众的需求,充分运用和发挥和乐的专业化优势,使各项便民服务内容真正落地,更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的服务举措汇聚深厚人气。

1、服务对象差别化。在服务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过程中,党群中心采取有区分、有差异的服务策略。服务党组织,注重帮助其实现各自领域的党建工作目标,如通过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服务基层、回报社会”等系列活动,展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服务基本情况差异较大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对老年人、新居民子女分别开展创意手工作坊活动和关爱小候鸟等活动。服务党员,根据党员的自身特点和要求,为其量身定做服务活动。

2、需求细分专业化。党群中心提供服务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从需求出发、做到专门专业。如,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陪你回家”公益黄手环、为环卫工人众筹清凉大礼包和温暖大礼包、为被羁押未成年人举行“富心”计划等,受到党员群众普遍欢迎,社会效应显著。

3、组织生活个性化。坚持个性策划,摒弃过去“格式化”的组织生活形式;坚持问题导向,调动党员群策群力为化解问题出谋划策;坚持开放式讨论,促使每一位党员都能在小范围里发表各自的意见,一改过去书记唱独角戏、党员缄口不言的局面。通过引导参与和支持特色组织生活,激发了党员活力,提升了党组织凝聚力,丰富和创造性地延伸了三会一课的内涵。

4、流程管控最优化。由于党群中心项目化运行相对独立,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的服务流程管控,既保证了开展党建工作“规定动作不走样”,也为主持运营的和乐创造了更多的空间来探索“自选动作”,进而更好地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点。

(三)公益化互动,基层党员干部行为从“行政”向“志愿”转变。

就现时期而言,增强公益性是党组织获得群众认同和社会公信的主要举措。鹿城区以公益化为轴心,紧密联系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来开展党建工作,更加注重群众利益,促使基层党员干部行为从“行政”走向“志愿”,在为民服务中赢得主动权。

1、以人为本设置公益服务。党群中心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群众日常需求,也包括党员诉求,主要涉及“讲文明树新风”(如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等)、扶危济困(如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大型社会活动顺利进行开展(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党)、应急救援(交通疏散、设施抢修、心理安抚等)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不同情况,党群中心坚持从对象需求出发,设置“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切实解决了群众和党员的一些困难。

2、在细节中体现为民。志愿服务不是强势对弱势的施舍,而是有与无的相互给予,党群中心对志愿者十分强调“自愿、无偿、博爱、平等”志愿精神,在做好细节中体现服务的真诚。如在为新居民儿童众筹铅笔和蛋糕券时,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施舍情绪的伤害,党群中心设计“铅笔花公益课”的形式,自然而然地把铅笔和蛋糕送给孩子们的手中。又如在公布微心愿图片时,细心地遮盖了需求人的姓名及隐私信息。党群中心优质、贴心的服务,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增强人们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意识,融洽了干群关系。

3、形成党群良性互动。一方面,为了使更多的群众更方便地享受到公益服务,党群中心非常注重项目实施反馈与调整。如创意手工坊项目推出后,很受老人欢迎;但有人反映制作绢花、纸巾盒之类的活动不适合男性老人,党群中心及时调整,增加了木工制作等活动。又如,受群众启发,党群中心推出“誓言无声 手抄《党章》”书法大赛,寓教于乐,唤醒党员党章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志愿者服务回馈制度。志愿者以其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经考核可晋级,晋级后可在志愿者学院免费选修若干新技能课程,学成后更好提供志愿服务,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打造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队伍。

4、广泛接纳群众参与。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尊重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进行适当的组织动员。如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为群众服务,党群中心凝聚了一批具有丰富党务经验的党员志愿者骨干,也吸引了一大批社会上不同单位、不同群体的群众志愿加入,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四、经验探讨

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参与党建工作,不仅丰富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和内容,拓宽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和阵地,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汇集了多元力量。

(一)党建社会化,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社会组织扎根于群众中的,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把群众的诉求传递到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依据。社会组织具有志愿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点,其工作方式更易于群众接受,党的意志也可以通过他们以更加柔性的方式传递到社会成员。基层党建工作在很多领域,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而社会组织在专业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党建工作社会化,不是要以党的政治性来统合社会组织的社会性,而是要在遵循各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同频共振。

(二)党建社会化,有助于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方面,一切工作都要从党员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事实上,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长期采取多监管、少扶持政策,造成行政管理与党建活动、服务能力与党员诉求的不平衡。通过社会组织广泛宣传政党理念和意识,借助社会组织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民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能够使服务型党组织的政治理念和政策措施都落实到实处,获得群众的普遍支持。

(三)党建社会化,要注重发挥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

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党建工作社会化,无论以何种具体的方式开展工作,都要通过党员或者是党务工作者与工作对象沟通,通过党员或者党务工作者的示范引导作用来实现,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党建工作社会化更要注重的是,要发挥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充分发挥那些由群众选举产生的党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群众沟通,更容易获得群众的信任。

(四)党建工作社会化,要坚持开放互动的工作方式。

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就是要通过社会性的手段施加影响,发挥党组织的非权力影响力,吸引社会成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使群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贯彻党的各种决策,在无领导色彩的互动中实现党的领导。因此,工作方式上就必须强调协调与合作、间接领导、交流和说服,并且主要依靠党员的人格力量、社会评价、社会关系、情感交流等开展工作。这种开放互动的工作方式,能够增进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亲近感,使群众更能从心理上接受党的政策和主张,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自愿以群众的名义来配合党完成组织任务。

(五)党建工作社会化,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

党建工作社会化,政府必须在在经费和环境的投入上加强引导。在环境上,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自身优势,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甚至是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促进社会组织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在经费上,要完善政策法规和经费保障,明确购买社会组织党建项目服务的方式,同时要采取适当方式为开展公益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公募性基金会和公民个人对社会公益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筹资机制。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12

一、背景与起因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规模扩张和提速发展,人力、物力向城建聚集逐渐成为各地推动城市发展的常态,以指挥部为主体逐渐成为各地实施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指挥部模式的长期存在形成了城建领域党员干部的长期性流动和规模性流动。由于指挥部属临时行政机构,未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导致了由行政机构管理流动党员,由行政领导管理流动党员,由行政手段管理流动党员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加强党对临时机构的靠前领导和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受“支部建在连上”启示,我们提出了“支部建在项目上”组织设置新模式。

二、做法与经过

一是改形式,以变应变。为突破行政机构在管理党员上的权限障碍,及时根据机构设置上的新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在各个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设置临时党支部,并根据指挥部党员干部由不同单位抽调,行政关系互不隶属,相互之间缺乏了解,难以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支部班子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指挥部的行政分工和岗位设置,本着利于工作,便于管理,促进党建与中心融合的思路,由党委指定指挥部的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党支部书记,落实一岗双责;指定在系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具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在指挥部负责重要单项工作的内设机构正职为支部委员;为保证集体决策的科学性,每个支部按5名支委进行配置,实行重要事项在支委会上集体决策,落实民主集中制;根据各个指挥部党员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以指挥部内设机构为基本单位设立了党小组,实现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党组织的全覆盖。

二是改路径,以活应变。为解决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问题,我们对城建一线的教育路径进行了调整。在教育方式上,根据指挥部人员难集中、时间难集中、场地难集中的客观实际,因情而宜,采取小众多组、小块多场、化整为零、见缝插针、批次推进等方式,确保了教育内容得到落实。在内容设置上,按照党建融入中心,服务中心的原则,坚持教育贴近中心、贴近思想、贴近实际,重点开展了能够激发内在动力的特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佩戴党徽上岗、组织授旗仪式、典型示范等激励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了一线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改形态,以动应变。为拓宽一线党员干部建功立业的作业面,使他们在动态的工作方式下,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潜能、模范作用和团队力量,我们在城建重点一线成立了“共产党员突击队”,为他们破解难题搭建了平台;设立了“共产党员示范岗”,为他们创先争优搭建了平台;开展了“展主力军风采,创精品工程”劳动竞赛,为他们集体攻坚搭建了平台。

四是改机制,以进应变。为消除临时抽调党员干部对因脱岗时间过长,怕影响个人成长进步方面的担忧,针对中心任务和队伍建设的双重需要,调整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考核机制,将参与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经历作为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重要渠道,将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工作业绩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使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追求的方向、发展的空间、晋升的机遇,提升了参与工程建设的愿望和动力。

三、成效及启示

(一)支部建在项目上,从领导体制上解决了临时机构党的领导缺位问题。一是为临时机构重大事项由谁决策流动党员由谁管理提供了思路。在城建重点工程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在临时机构设立党组织,才能打破行政领导体系实行纵向管理的局限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机构无法管党建的体制障碍,才能实现由纵向到横向,由横向到网络的管理权限拓展,才能使临时机构的管理职能由管事升级为管人,由管建设增项为管全面;二是为行政领导负责制与集体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谁更科学提供了参考。通过未设置临时党支部之前采取行政例会方式进行决策与成立临时党支部之后通过支委会方式进行决策的结果对比看,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推动由行政领导负责制向集体领导下民主集中制的转向,才能有效规避行政领导负责制容易在决策中产生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僵化主义的弊端,使重大事项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三是为坚持速度优先还是民生优先提供了对比。我们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上过于追求速度,忽视了建设质量,导致部分改造后的房屋漏雨,群众意见比较大,反倒是好事没办好的案例证明,只有把民生需求放在首位,才能更好的实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是支部建在项目上,从管理路径上解决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失控问题。一是推动了由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向。指挥部成立初期,由于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的客观需要,确立了一切服从任务的指导思想,忽视了日常教育管理,导致了一些同志的人生观、世界观、政绩观出现了偏差,长期不参加学习教育的“后遗症”也开始逐渐显现,甚至个别同志出现了违规违纪问题。支部成立后,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维护了制度的刚性要求,确保了干净干事,廉洁做人;二是推动了由行为主导向思想主导的转向。指挥部成立初期,在行政管理体系下,一线党员干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在行政命令下被动式运转,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支部成立后,相继开展了“举先锋旗帜,创一流业绩”、“与项目同行,为党旗增辉”等特色主题实践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三是推动了由注重形式向注重成效的转向。指挥部成立初期,在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客观形势下,各个指挥部都以无法集中为理由,长期不开展思想教育。党支部成立后,通过对教育方式的调整,不仅为开展教育提供了人员、时间、场地上的保证,而且思想教育的成效也日益显现。

三是支部建在项目上,从推进方式上解决了工作运行载体创新不足问题。一是为由常规驱动向创新驱动注入了动力。工程建设初期,在仅有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攻关的常规工作模式下,一些大型和超大型工程越来越多的被技术难题制约,有些工程一度停滞不前。支部成立后,我们在各个项目上成立了以党员和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技术攻关组,注重合力创新,推出了安装热源锅炉、搭建保温暖棚、铺设供热管道等新方式,成功破解了北方冬季施工难题。攻克了松浦大桥近百个施工难点,刷新了7项全省和全国记录。二是为由平面推进向立体推进提供了载体。工程建设初期,在缺少奖惩激励的常规模式下,一线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支部成立后,连续7年在工程一线开展了“展主力军风采,创精品工程”劳动竞赛活动,通过比质量、比安全、比管理、比创新、比进度、比文明、比和谐、在项目建设成效上争先“七比一争先”,极大的调动了一线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形成了立体式推进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是支部建在项目上,从机制保障上解决了临时抽调党员的后顾之忧问题。一是为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奉献与进步的关系提供了保证。由于以制度的形式,将临时抽调人员在参与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工作业绩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使一线党员干部消除了临时抽调会影响个人成长进步的顾虑,确保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也使很多党员干部通过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得到了锻炼,缩短了成长进步的周期;二是为党员干部正确处理临岗与本岗的关系提供了保证。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阶段性决定了临时抽调人员终将要返回正常工作岗位。为保证临时人员回到原岗位后能够与原工作任务无缝连接,组织临时人员每月回原岗工作一天,保持了原工作业务的连续性;三是为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常规与超常规的关系提供了保证。通过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有效保证了临时抽调党员干部在工程建设的紧要关头能够上得去,同时又能在工程建设的非紧要阶段得到及时的休整,避免了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对一线党员干部产生负面效应。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13

一、活动开展背景

1、省内背景

江西省委提出了加强党建“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品牌建设目标,要求全省各地要用“互联网+”的思维理念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让老百姓更省力、省时、省事地享受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我市一直在积极探索。

2、技术背景

现如今电子商务O2O “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模式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购物用淘宝、京东,市区出行选择滴滴打车,远程出行基本都在携程、去哪儿上面订票,现在甚至吃饭都可以在“饿了么”、百度外卖上面提前预定、还可以送餐上门。

微信是近年来因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兴起的一款社交软件。通过微信,大家可以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既可以单聊,还可以自由地加入群聊。截止到20xx年底,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已达 5亿。

3、我市背景

在20xx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市委书记在一偏远村调研时,对该地当时实行的民事代办制度这一做法非常认可,并当场提出了在这一做法的基础上能否借鉴运用新兴媒介,在更加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上进行探索,变被动坐等为民办事为主动上门帮民服务。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们通过微信这个新兴媒介,于20xx年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全面创新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主要做法

1、搭建两个平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建立“线上”联系 和“线下”服务两个平台。一是建好“线上”联系平台。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都统一建立了“1个政务微平台+若干个微信服务群”,作为收集群众意见平台。各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微信群,党小组、村民小组也建立微信群,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组、到户。市直单位领导主动加入对应的乡镇专业微信群,与乡村干部互动,共同回应解决群众诉求。自主研发了集意见收集、问题转办、信息反馈、量化考核、数据整理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O2O为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的政务微平台连接在一起,打通乡镇村组与市直单位沟通壁垒,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立微信群1873个,政务微平台78个,共有8万余群众进入微信群或关注政务微平台。二是做实“线下”服务平台。市级层面,整合了房管、国土、交通等19个部门统一入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总站; 14个乡镇(街道)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站,127个行政村(社区)成立党员服务分站,在自然村设立党员服务点。市直单位部门设立党员服务站。所有服务站点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制度设计,采取一站式柜面服务方式,集中受理、协调、办理群众咨询反映的问题诉求。在处理突发矛盾、推进急难险重工作、方便群众办事方面,各级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共建成为民服务站点593个。

2、管好两支队伍,延伸高效便民服务的“神经末梢”。为使群众在“线上”需求及时得到解决,我市在“线下”推行民事代办制度,组建了中心户长和民事代办员两支队伍。一是中心户长队伍。在各行政村(社区),以30-50户群众为单位,选配了一支以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热心公益事业、号召力强的年轻同志为补充的中心户长队伍。其主要职能为: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邻里纠纷调解员、行风政风监督员、为民办事服务员。中心户长通过对微信用户进行“线上”联系服务,对非智能手机用户采取入户走访的形式,进行“线下”联系服务。二是民事代办员队伍。各乡镇(街道)安排2-3名同志专职担任民事代办员,各行政村(社区)明确1-2名村干部兼职担任民事代办员。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民事代办员按照“能立即办的马上办、要本人办的领着办、不需要本人办的代为办”的要求,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处理。目前,全市共选配中心户长1578名,民事代办员230余名。

3、健全三项机制,配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金钥匙”。O2O服务平台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服务做的到不到位,要看群众“点不点赞”。为此,我市还建立健全了激励、督查、考核三项机制,确保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出台了《加强中心户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精神激励为主、物质补助为辅的方式,激发广大中心户长工作热情。在精神激励方面,落实“四个优先”,即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列入村组后备干部、优先提名“两代表一委员”、优先纳入奖励表彰和走访慰问对象;在物质补助方面,市财政列支60余万为每名中心户长发放每年500元的流量补贴。自活动开展以来,市、乡、村三级每年共投入350余万元开展“互联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去年“七·一”期间表彰了50名党员中心户长,今年三月专门召开了全市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表彰大会,对24个先进单位、40个先进服务站,179名优秀中心户长、优秀民事代办员、先进个人进行集中表彰,同时对优秀中心户长、优秀民事代办员、先进个人每人给予一千元手机流量奖励。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委托第三方民调机构,采取电话督查的方式,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同时,采取市领导挂点督查、O2O办公室集中督查、组织部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各地各单位查设施台帐、看平台运用、问服务成效。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利用自主研发的“党员O2O为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利用O2O平台就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回复、办理以及群众满意情况进行监控,以受理率、回复率、导办率、办结率、满意率来考核工作成效。同时,专门出台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考核方案,以平时督查得分、满意度测评得分和年度考核得分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能上能下和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创建活动开展成效

在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党建+”的理念,把党建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结合起来。如今,我市O2O服务平台已经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市把中心户长打造成为“正风速递员”,让群众利用微信平台反映廉情线索,“正风速递员”在线上就可以将廉情线索快速传递到乡镇纪委和市纪委,以便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置,让身边的腐败无处遁形。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纪委和中央媒体的高度肯定和关注,在20xx年10月6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作了报道。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每个微信群都是扶贫微信群,都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比如我市香屯街道兰村畲族村干部了解到种植覆盆子效益较好,就在畲族村微信群发布种植技术和收益情况,得到部分村民响应后,他们又组织有意向的群众到种植基地考察,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到兰村畲族村对土壤种植环境进行取样分析,为一些贫困户找到了致富路子。

在防汛工作中,我市通过O2O防汛工作群实时调度雨情、汛情、灾情,方便了市委、政府实时掌握汛情、及时处理灾情,汛期期间我市未倒一库、未溃一坝、未死一人。

在交通工作中,比如我们市区通往李宅乡的道路因为雨水冲刷出现一个大坑,群众发现后在李宅乡微信群进行了反映,乡干部得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并把情况通过微信向市交通局报告。市交通局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施工队伍修复道路,确保了群众出行安全。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比如有群众反映,新公安局办公楼雨天施工,导致周边道路泥污横流,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城管局O2O微信群接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组织环卫人员清扫路面。

现如今“有问题发微信,有困难找户长”,这种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已逐渐成为德兴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新常态。通过开展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更强了,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了,“庸懒散”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O2O服务平台收集意见诉求12600多件,实实在在的为民办事11900多件,办结率达99.3%,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认可和支持!

20xx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排名由20xx年全省第92位上升到第17位,公众安全感测评综合排名全省第3名,治安好转率全省第2,法院满意度测评排名全省第9,检察满意度测评全省第13,公安满意度测评全省第27,司法满意度测评全省第44,先后获得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三无”(无赴京访、无赴省集体访和缠访闹访、无中央和省联席交办或未办结信访积案)先进县荣誉称号。据了解,20xx年上半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也排在全省前列。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中央、省、上饶市媒体和有关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江西领导参考》、《江西日报》、《共产党员网》、《新华网》等媒体刊登;特别是《江西德兴:用“O2O”打通“最后一公里”》作为央视《基层新答卷》系列报道之一于20xx年1月15日全天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共同关注》等多档栏目中播出,江西卫视也做过专题报道。山东省汶上县、湖南省鹤城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广东省翁源县、四川省罗江县、甘肃省平川区、辽宁省北票市、河北省馆陶县、河南省林州市、湖南省长沙县、山东省岱岳区、安徽省埇桥区等地还先后到德兴学习考察。

四、创建活动中的思考

第一,以前在信息技术极不发达的年代,我们党十分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联系群众的方式更加多样、快捷了,但为民服务最终还是要靠党员干部“线下”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实现。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党员干部都不能仅仅坐在“互联网”上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降低,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不能丢。

第二,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获得更加有效的资讯。对于党委政府来说,社会稳定是基石,特别是信访问题,我们常讲“打早打小打了”,关键在于早发现。如何早发现?我们依托O2O为民服务平台,可以第一时间搜集到苗头性问题尽早处置,随着群众反映问题数量的增加我们还进一步开发了大数据功能,分析出各个行业、各个系统、各个时段群众问题的热点、难点,通过分析找准发生在群众当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处置,做到掌握民情在前、处置问题在前、化解矛盾在前。

第三,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信息发布、传播、评论渠道变得日益宽广。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对我们党执政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搭建覆盖全市微信用户的O2O为民服务平台和中心户长队伍,将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在听取民意、联系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实现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便捷、高效。但同时,在运行中,也发现了规范管理机制、强化人员素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中心户长的培训,做到民情民意的及时上传和党的方针政策准确快捷下达,从而有效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引导舆情走向,有效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发散。

第四,如何让干部的工作业绩得到更加客观实在的体现,长期以来党委和组织部门一直十分关注。目前,我们正在探索通过O2O为民服务平台依据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率、回复率、导办率、办结率、满意率等“五率”指标,对各地各单位和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成效进行统计、评价和考核,如此一来,既可以激发大家干事积极性,又可以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不吃亏、有奔头,因为他们的工作业绩都已经在O2O为民服务平台上“记录在案”,将来可以作为干部评优评先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 篇14

一、禅城探索实践区域化党建背景

作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禅城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挑战。一是区域内党组织共存但融合度不高。禅城区城乡结合、村居交错,出现机关、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共存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作用发挥出现重叠、交错甚至薄弱、真空等问题,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不足。二是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以及“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发展,分散的基层力量和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管理需要。新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流入,社会各类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与单位的终身依附关系逐渐弱化,大量不同职业身份、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社区,基层党组织面对的工作对象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三是市区力量资源较为丰富。在市区中心,除了禅城区自身拥有的党组织外,还聚集着189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584个“两新”组织以及176个志愿者团队等,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资源。从行政角度来看,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但从服务角度来看,党的作用发挥是没有边界的,这就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形成区域化思路,通过实现党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全面覆盖,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带动社会、企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最终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公民共同治理大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明确方向,围绕“堡垒型+服务型”,夯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基础

禅城区通过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化党建每周例会、区域化党建微信群等工作机制,统筹组织、社工、民政和工青妇、镇街等工作力量,党群互动,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针对禅城实际情况,着重抓好“架构、制度、平台”三要素建设。

1、紧扣“1+N+X”,构建核心明确、统筹力强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在不打破村居党组织原有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1+N+X”的模式,选准配强“1”这个龙头,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带头统筹区域内“N”个党组织、“X”个区域外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搭建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同时,注重将区域化党建和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由工作基础好、战斗力强的党组织带动整顿和提升。

2、规范与创新相结合,构建有效凝聚力量、共享资源的制度基础。出台区域化党建“1+5”系列文件[ “1+5”系列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区域化党建工作分阶评估方案》、《“两新”党组织属地化管理指导意见》、《机关党组织开展“双联系”活动(试行)》、《机关党组织开展“双联系”活动工作指引》。]和工作手册,确定协商议事、教育管理、沟通服务3类8项基本制度,形成制度清单,规范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双联系制度促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力量下沉社区服务基层,两新党组织属地管理制度促进两新党员教育管理落到实地、落到实处。在制度规范基础上,鼓励根据区域实际,积极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3、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适应多元需求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针对区域化党建格局中,党员规模大,类型多样的特点,以祖庙培德社区、石湾丽豪社区先行试点,搭建基层各类党组织共建共享,教育、管理、沟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目前,全区统一的党建信息平台已初步建立起来,并在部分村居先行试点使用。通过“互联网+党建”,实现对各类党员的动态跟踪管理和参与式教育,以及对区域内群众需求的科学分析,使党员教育管理更接地气、党员发挥作用更贴近群众,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8小时”之外的跟踪了解更加有效。

(二)统筹力量,对接需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沟通党群、提升服务中增强凝聚力

以“架构、制度、平台”要素建设为基础,区域化党建有效推动力量整合和资源共享,促进群众需求与社会服务供给有机对接。

1、统筹整合各种力量促进多元参与。通过区域化党建,使党的各类组织在基层结成一张网,既有明确的核心,又能不断容纳新的力量,有效解决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单兵作战”变成了“兵团作战”。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志愿者组织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力量,一批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三官一师”成为群众工作骨干。189个市、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进驻基层,结合自身优势和村居实际开展服务,解决基层困难,并在参与服务中探索基层工作路径。工青妇群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联结250个社会组织、176个志愿者团队参与区域化党建。市区两级团委组织在禅城实施“青年123社区行动”,开展“农村分红青年创业就业”项目试点。区妇联在兰桂等社区试点,以妇建促党建,推动商圈党建取得明显效果。区社工委以“党建+公益”的模式,举办社区公益创客大赛,吸引社会资金140多万、公益项目30个下沉到基层。

2、更多渠道掌握社情民意。区域化党建和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直联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将4个渠道的数据信息:即“一门式”行政服务沉淀的群众需求数据、直联制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村居日常工作中收集的问题、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各类党员情况反映进行综合梳理,分析评估区域内群众需求特点和区域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形成“群众需求清单”,作为区域化党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目前共形成8类61项“群众需求清单”[ 8类需求清单:党的建设、环境卫生、教育文化、困难帮扶、社会治安、基层治理、市政交通、医疗社保等8类。]。

3、针对需求推送特色服务。针对各区域的“群众需求清单”,制定“特色服务清单”,涵盖困难群体帮扶、健康医疗服务、入学入园与学生托管、就业创业与培训、家庭综合服务、新市民服务等6个类别。不同区域根据需求“点菜”,两个清单对接,为区域的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特色服务,如祖庙培德片区根据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多的特点,开展“健康培德”服务。石湾红卫社区针对社区贫困家庭较多的实际,开设“爱心学堂”,为包括外来工子女在内的辖区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由于服务贴近了群众需求,多方参与又提供了力量上支持,促使原来零星的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项目。“创客·聚力”、“大数据·微服务”、“健康培德”、“社区公益创客”等服务项目,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

4.突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通过区域化党建,整合片区党建资源,推行党组织和党员积分制,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得志愿服务、参与学习等成为党员的行动自觉。既增强了基层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也达到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的目的。如祖庙街道铁军社区依托铁军红色教育资源,与佛山市委党校、干休所等单位党组织共建合作,组建“红色教育讲师团”,传承铁军精神。同时,注重发挥流动党员服务外来人口的作用,以南庄镇吉利村、祖庙街道东升村和兰桂社区为试点,积极寻找、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参与区域内的各类党建活动,为同籍的外来人口提供针对性服务,提升外来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结合区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推进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禅城区不搞简单化、一刀切,而是在始终紧扣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前提下,区分城市社区、农村、城乡结合部、园区和商圈等5种区域类型,针对不同区域面临的实际治理难题,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在城市社区,致力于培育社区意识,共建和乐家园。新的城市建成区群体知识结构相对较高,离退休党员多,重点是以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培育“社区家园,邻里守望”的意识;旧城区社区困难群体相对集中,重点是整合力量和资源,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石湾的丽豪和祖庙的培德,就是这两种社区的典型,丽豪社区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开展“志愿服务一条街”活动;培德社区推出长者饭堂、党员义诊室等微服务,解决老年人用餐、医疗等问题。

在农村社区,致力于促进社群融合、社会和谐。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居,以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为切入口,发挥党员在外来人口管理中的正能量,帮助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生活,增强归属感。如南庄的紫南村以挥党委核心引领作用,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党组织建设“三同步”[ “三同步”:项目引进和党组织设置同步筹划、项目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同步落地、企业服务和党员教育管理同步开展],使外来党员和外来人口加快融入。返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较多的村居,重点抓好返乡党团员教育管理,试点开展“农村分红青年创业就业”项目,引导青年成为村居发展的正能量。

在城乡结合部,致力于解决区域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农村与社区“插花”交错地带,村与居纳入同一片区开展区域化党建,通过党组织这个纽带,建立了党员教育、就业用工、联防联控、安全保障、便民服务等“五大”工作平台,把各种利益关系方、片区资源统筹起来,共谋发展,促进片区和谐。

在产业园区和商圈,致力于凝聚人才,促进创业创新。智慧新城、佛山软件园和华南电源产业园区开展区域化党建,把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人才结合起来,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为来高层次人才提供互动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如智慧新城党委带动区域内的“X”组织,打造“创客·聚力”品牌,通过定期举办沙龙活动,凝聚、服务区域内人才,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三、区域化党建推动大党建格局构建成效明显

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不仅盘活了机关、“两新”等党组织的力量资源,给他们提供了接触群众、服务基层的途径,还带动各类群团参与,推动了大党建格局的构建,形成了全社会共抓党建的良好局面。基层党组织在统筹力量和资源中增强了向心力,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增强了凝聚力,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中树立了威信,巩固了党组织在基层各类组织、各类群体中的核心地位。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一方面,党组织在基层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加强。通过推行区域化党建,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纳入到大党建格局,统筹力量、资源,加强横向联系,突破以往“人情式”、“援助式”等传统型“共建”关系,实现了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基层党组织统筹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少部分“沉睡”的党组织也被唤醒,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得到强化。通过区域化党建,推动机关党员、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参与区域内组织生活。如南庄镇吉利村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寻找身边流动党员”活动,今年以来新增编入流动党员累计20余名,在参与区域活动、提供服务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建文化新常态。

(二)基层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得到完善。区域化党建将区域内各党组织有机联合起来,打破以往属地内各党组织“各自为政”的壁垒,初步实现了村居党建和社会源配置的优化、组织效能的提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村居联合党委全体成员或联合党委委员定期或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并邀请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代表参加,共同商议村居党建和社会事务,促进了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建立兼职委员制度,通过吸收区域内热心社会事务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等人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重大事项的协商和监督。此外,推行“驻点联系”和“双联系”制度,更是打通了市、区、镇、村四级沟通渠道,实现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流通和精准对接,大幅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提升。一是党员服务群众队伍得到充实。一批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三官一师”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骨干。全区村(社区)共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19支,拥有6043名党员志愿者。二是统筹资源能力得到增强。一批基层村居党组织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统筹资源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深村党委在市委办团队协助下,解决环境整治难题;永新村党委联合区委政法委,开展安全小区综合管理服务试点,探索出流动动员服务新市民的新路子;祖庙兰桂社区党委联合共青团力量,推行“岭南天地志愿导赏员”服务,解决了景区游客较多、讲解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阵地建设得到发展。通过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加大基层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拓展其综合服务功能,满足群众活动、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全区成立党群活动中心160个,社区服务中心128个。由于服务贴近了群众需求,多方参与又提供了软件和硬件上的双重支持,促使原来零星的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项目。

区域化党建自下而上,发挥各类基层党组织能动性和工作合力,驻点联系自上而下,主动深入基层听民意、解难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和服务就在身边。

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几点体会

区域化党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性党建工程,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也要有“日拱一卒”的干劲。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关键。区别于上海以镇街为基本单元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禅城的区域化党建是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这样的模式能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精准推送服务,但也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衡量一个区域的区域化党建落实到不到位,关键就是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真正发挥出作用。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书记决定了区域化党建成功与否。

(二)解决问题是重点。开展区域化党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禅城区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来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比如深化“驻点联系”工作过程中,立足于从三个层面解决群众问题:一是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二是通过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去归纳问题,达到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效果;三是无法解决具体问题时,做好解释或安抚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牢牢把握住解决问题这一重点,区域化党建才有意义。

(三)现代信息技术是支撑。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保持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着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必然选择。禅城区“一门式”政务平台共积累沉淀了约60万条民生数据,通过对这60万条“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研判,掌握片区村居民基本情况以及党建资源,才精准确定党建工作的发力点,实现区域资源深度融合。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要依靠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监督有力的制度。要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使基层党组织自觉落实责任制,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坚持推动区域化党建纵深发展

下一步,要不断健全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发动更广泛社会领域的党组织、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创新。 (一)规范建设,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对我区区域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提炼经验做法。一方面,完善“制度、需求、服务”三个清单,形成完善有效的日常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大对区域化党建典型经验的内外宣传,为全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树榜样,全面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

(二)扩面提质,建立更多示范点带动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一批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设施配套,打造标准化建设,增强工作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加大各区域党组织交流学习力度,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用好分阶评估机制,强化分类指导,增强工作推动力,提升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筑牢堡垒,不断强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和党员教育管理。建好用好区域化党建信息平台,充分对接“一门式”系统、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系统,建立涵盖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员及入党申请人等各类信息的区域党建数据库。同时,结合党员教育管理积分制等制度,推动党建资源整合、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信息化,使党组织更方便、有效地组织活动,党员更加便捷、高效地参与。

(四)化解矛盾,统筹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凝聚力量、共享资源,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四项权利”(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努力解决历史积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