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介绍山东大珠山的导游词范文

2023-09-10 21:22:16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介绍山东大珠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小青岛故称为“琴岛”,是青岛湾内的一座小岛,青岛这个城市的名称就来源于它。小青岛与陆地之间有长长的海堤相接,岛上矗立着德国人建于1898年的灯塔,是青岛的地标之一。

小青岛面积很小,随便晃晃就能在岛上转一圈把景点都看掉。岛上绿树成荫,岛的四周礁石环绕,海水清澈、蔚蓝,岛上常能见到来垂钓的游客。坐在礁石上吹吹海风,赤脚踩踩海水,看看四周青岛湾边林立的高楼和红顶的小洋房,仿佛置身于海上花园。每当夕阳西下时景色尤其美,阳光把整个海湾都镀成了金色。

小青岛的南侧有一尊姿态优美的琴女雕像,雕像周围是花坛,种植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岛的最高处有当年德国人建造的灯塔,整个岛的海拔也不高,才17米,走到灯塔脚下不需要爬多少路。灯塔通体洁白,由大理石构筑,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每当夜幕降临,灯塔与岛上的灯光倒映在海面上,像一匹飘动的彩绸,形成青岛的一大胜景“琴屿飘灯”,在这里拍摄夜景很不错。可惜灯塔内部不能进去,只能在外面看看。作文网 ZuoWenBa.Net

岛的北侧有防波大堤,海上快艇停靠在大堤边上,可以付费坐快艇从海上欣赏小青岛和青岛湾的景色。

在小青岛可以看到海军博物馆停靠在港湾的军舰,岛东与陆地相连的琴屿路通向海军博物馆东边的鲁迅公园,岛的北侧则与栈桥相望。栈桥、海军博物馆、鲁迅公园、小青岛等都与青岛火车站离得很近,交通也便利,可以一并游览。

介绍山东大珠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2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介绍山东大珠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3

据传,唐朝仙人朱仲居于此山,故名“大朱山”,后改为今名。因与小珠山南北雄峙,古有“双珠嵌云”之说。此山景色最佳处为山之东北处的珠山秀谷,但见万顷花海,到处都是野生杜鹃,姹紫嫣红,观海胜景要数此山第二峰——山南峰。

主峰大寨顶之阴有寺名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隐于山坳。寺内多竹,中有塔林,在寺内观山,峰顶巨石如一尊大佛端坐,其东侧一小石僧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大珠山南端濒海处,有湘子门、南天门、阎王鼻子等名胜。在湘子门侧有帽子峰,上有徐庶庙,传说三国时徐庶曾隐居于此。

庙虽小但名气大,引来四邻八方香客前来朝拜。大珠山文物颇多,尤以石窟为珍,多为隋唐时代遗物。相传大珠山有石窟99座,后大部分毁弃,现有约3处。其中一处有佛像30多尊,皆为隋唐风格,此外,大珠山还有女儿石、老鹰石、鳖儿石、和尚石和仙人拳等景点。

大珠山传统山会

自从有了石门寺,大珠山就有了山会。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人们到石门寺赶山会:有来晋香祈福的,有来游玩的,还有的来做小买卖。这时候,石门寺里香火旺,人气也旺,大珠山里好热闹!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胶南市人民政府在这里举行山会仪式,安排文艺演出,组织商贸交易和宣传等。此时正是春夏之交的时候。人们来这里游览赏景,看文艺节目和咨询经贸等信息,引来大珠山旅游的高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