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

2023-08-14 21:39:19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 篇1

钱__在__大学一附医院外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拒绝了多家大医院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__,走进了__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党员,钱__始终保持一种好学向上的状态。除了参加医院组织的理论学习,他还积极参加各种骨科学术讨论活动,经常在网上浏览国内外的医学论坛,以此来提高个人的医学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上。

20__年,__区__镇的黄女士患有严重的颈椎病,行走不稳,四肢一天抽搐十余次。钱__马上给她做了详细诊治,确定患者为脊髓型颈椎病,必须尽快手术,并决定亲自为其行颈椎管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

在做手术之前,他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并制订了一套严密的手术方案。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患者手术后的第一天,原有的手足抽搐、麻木等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第三天就能自己下地行走、活动。

“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对待病人,他总是任劳任怨,给患者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与钱__一起工作的医护人员都知道,钱主任是“工作狂人”。除了工作日,其他时间只要接到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亲自为患者诊疗。不管工作到多晚,第二天都能在病房看到他的身影,查房、诊疗、手术……

讨论疑难病例时,钱__很健谈,总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而在生活中,他却是寡言的,有困难也从未提出过什么要求。

一次,钱__的儿子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桡骨头半脱位。他爱人打电话来让他回家看一下。但当时病人很多,钱__走不开,他坚持把最后一个病人送走才离开。回到家里,女儿埋怨他说:“弟弟是不是你的儿子,痛了几个小时你都不管。自己家人就不是病人吗?”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自己女儿埋怨他,感到很惭愧。

钱__对技术和工作要求十分高,不容许出现一点儿差错,但是,对患者却有一颗十分细腻的“仁爱之心”。

20__年的一天,120急救车送来了一位60多岁、全身恶臭的智障流浪者。钱__刚为患者打完石膏,患者需要解大便。而患者没有亲人在场,钱__就忍着刺鼻的臭味,为这位素未谋面的智障患者托屎装尿,最后还为患者擦拭肛门。

钱__就是这样,用一件件小事诠释了一个“医者仁心“的好医生形象,以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作风,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 篇2

情系边疆,医者仁心。他从医52年来,守护边境牧区各族群众身体健康,用精湛的医术诠释了乡村医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忘初心,一心为民。他入党26年来,深入基层做草根宣讲员,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的使命责任。

老骥伏枥,退而不休。他退休9年来,仍然坚守在牧区悬壶济世、服务群众,用执著和奉献谱写了退休干部的不老赞歌。

他就是__县__牧场卫生院院长、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__,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__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__年被评为“中国网事·__榜样”十大感动人物,20__年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及“20__慈孝爱心人物”。

传承弘扬蒙医药,妙手仁心除病痛

他从小生长在牧区,自然环境恶劣、医疗条件有限,在姑姑的熏陶下,从小学习中医、蒙医。上世纪70年代,成为__牧场牧业队的一名赤脚医生,后又到__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进修3年,成为一名精通蒙医和中医的乡村医生。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路途有多遥远,只要有牧民来找他去看病,他都会随叫随到,一人一马一医箱去牧民家里治病救人,被牧民亲切地称为“草原蒙医”。他还会应邀到__市、__市、__市、__市等周边县市坐诊,从不收取任何费用。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他对胃病、肝病、肾病等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先后荣获中国民间中医药成就奖、特殊贡献奖等奖项和“中医药技术创新人才”荣誉称号,20__年被大国医学网聘为客座教授。从医52年来累计出诊10万多次,步行18万多公里,诊治患者12万余人次,以精湛医术在赛尔草原上留下了一段最美乡村医生的故事。

不忘初心担使命,用心传递好声音

对于有着26年党龄的__来说,却丝毫未曾改变那颗入党的初心。除了行医看病外,他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哪里,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哪里,是群众喜爱的“草根宣讲员”。

在长期行医送药过程中,他学会了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语言文字,在行医的同时,将宣讲内容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各种少数民族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和民族团结典型,宣讲内容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经常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

牧民居住分散,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只有一户人家,夏牧场和冬窝子相隔上百公里,组织集中宣讲难,只能一个定居点一个定居点地走。有时候大雪封山,只能靠骑马和骆驼或步行,这时候__的骆驼就派上了大用场。每到一处,他就开始摇动驼铃,牧民们听到铃声便出门听他的宣讲。他宣讲的内容都是来自生活、来自实践、来自群众,深受牧民欢迎。牧民__说:“我是听着那医生的宣讲长大的,我最爱听他给我们讲民族团结的故事。”

退而不休洒余热,服务群众永前行

20__年,__光荣退休了,但他仍然放不下毕生钟爱的事业,放不下各族患者,没有停止行医送药的脚步,先后被县蒙医医院、__牧场卫生院返聘,往返两地轮流坐诊,并于20__年创办了“草原蒙医”诊所,摆放了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医疗保健等各类宣传册,方便患者在候诊时阅读学习,不仅方便患者就诊,还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

他淡泊名利,处处为患者着想,从有手机开始,经常24小时开机,他的电话总是特别多,回到家里甚至到了半夜,还有患者打电话咨询,什么症状,需要吃什么药,怎么吃,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交代、嘱咐,确保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他退休不褪色,发挥多年从医、熟悉基层的优势,于20__年牵头成立了“驼铃宣讲队”,并发展到了30余人,在村队会议室集中宣讲,在村民家中面对面宣讲,在牲畜转场的路上“微”宣讲,不仅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还把____对__各族人民的关心关怀,维护社会稳定、珍惜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传递给这里的每一名群众。

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__始终保持着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在草根宣讲员这个普通的角色中,在退休干部这个舞台上,树起了一个高高的标杆。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 篇3

黄__,现年四十六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__县__乡__村卫生室乡村全科助理医师。26年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凭着良好的技术、高尚的服务品德,成为一名广受患者和群众赞许的好村医。

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黄__19__年1月毕业于__卫校乡医班,回乡后,__乡卫生院长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他还年轻,想去全乡最远条件最艰苦卫生室锻炼。院长笑了笑,说:“去__卫生室吧,那里最远,与__、__县、__县、__市一国三县隔河相望。”

九十年代的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公路未通,交通不便,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普遍。黄__前往工作的__村,共有3700余人,此前一直未能配备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困难。黄__这一去,便是26年。26年来,他一直坚守在__村卫生室,白天为病人诊治,晚上整理资料、学习钻研新知识。去公路不通山村巡诊,时常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医送药,从未抱怨过这份职业的困苦。刚参加工作时,黄__只是一名中专生,为了提升服务群众的技术水平,他坚持学习,先后取得了大专学历和全科助理医师资格,用自己的行动一步一步践行服务人民健康的宗旨。

党旗飘扬守初心抗击疫情担使命

黄__负责16个自然村1005户3778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是农村居民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新冠疫情时期,他又成为基层防控战场上的一名勇士,上午在卫生室看病,下午进村入户,对返乡人员监测体温、入户排查,宣传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自我保护措施,并承担三天一次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抽调到__乡新街红桥监测点值守期间,白天做好卡点人员的监测工作,晚上回到村卫生室整理材料,来回奔波,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从无怨言。

20__年的一天,黄__刚从新街红桥监测点下班,还没来得及吃饭,得知龙勃河监测点发现从广东打工回来的石头苗寨村民熊某某体温37。5度,便急忙骑着摩托车去监测,往返一趟是70公里山路。回到卫生室刚拆开一包方便面,又接到龙勃河监测点从广东打工回来的石家二村村民唐某某体温37。6度的电话,黄__医生又马不停蹄奔赴石家二村。连续奔波100多公里,他全身酸痛、乏力,很想休息一下,村委会主任又说从武汉打工回来的黄某某体温37。5度,他再次不顾疲劳,去为黄某某做监测,并动员他去医院救治。回到家中已是夜里三点。

忠于人民、恪守医德、救死扶伤,年复一年,黄__医生将青春奉献给自己挚爱的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默默扎根边境一线,用知识服务家乡父老乡亲,护航边民健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