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书人物事迹 篇1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题记
三国群英中,只昙花一现的陈宫,算是个奇葩人物。明知曹操前途无量,夜里仍弃他而去。明知吕布一介莽夫,却偏随他征战。被擒时,曹操有意放他,他竟一意孤行,毅然求死。
初时不懂陈宫,笑之“不从金石论”,叹之“空负栋梁材”。他确是极聪慧之人——用计破曹军,险夺了曹操本人的性命。可他又极不懂审时度势——先抛下所有跟随曹操,后又放弃大好前景投奔吕布,理由仅是“布虽无谋,不似曹诡诈奸险”。我亦不懂他所求为何物——若为追名逐利,继续跟随曹操,封侯拜相指日可待;若是明哲保身,初时何必冒险救之。他始终一意孤行,不知何物是他心向往之。
经年方悟,原一“义”字。“义”是陈宫的行为准则,亦是他前行的方向。他追随操,只因认之为“天下忠义之士”;他欲杀操,只因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知而故杀,大不义也”;他最后未杀曹操,弃之而去,只因“为国至此,杀之不义”。他心里始终过不去自己这道坎,他从不反复无常,始终坚守初心。( wWw.zUowENba.NET )
他的“初心”是百姓,他心中的“义”是救百姓于水火,是寻治世能臣而非乱世枭雄,他甘愿为心中的“义”献身,无怨无悔,一“义”孤行。
但三国却容不下一陈宫。他可能是盛世良才,但却无法在乱世立足。乱世,终需枭雄;乱世,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须心狠手辣,血流成河,如此,方能存活。陈宫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他心怀天下,故不能苟且偷安;他刚直不阿,不愿与虚伪馋佞之徒为伍,故不能立足乱世。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人都为生存和强大抛弃了太多品性,陈宫是一个另类。白门楼上,分明是曹操念及旧情,欲放他一条生路,他却一心求死,毅然转身。曹操在他身后大喊:“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这分明是说给他听的,希望他回心转意,他却默然向前,带“义”赴黄泉。
他不会后悔,因为他知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不会投于枭雄帐下,从此生灵涂炭,火光冲天都有他的一份“功劳”;他不能放弃心中之义,忍气吞声,看着自己一步步变成那个“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者。
有人笑他意气用事,说他因主公生死咽不下这口气,赌气赴死。我心想不然,陈宫不为吕布而死,是为心中的“义”,是为他所追求的盛世太平,百姓安宁。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欲寻仁人士,一“义”且孤行。
三国演义书人物事迹 篇2
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哪一员大将?有勇无谋的吕布、奸险毒辣的曹操、阳奉阴违的司马懿、没有主见的袁绍、软弱无能的刘禅、一夫当关的赵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只会调兵谴将的周瑜,还是黑脸的张飞?
我最喜欢的人物,他一尺九,赤红色的脸上长着长长的胡须,他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我相信经我这么一说,你们都知道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有武圣之称的——关羽了。
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武艺高强。一次,曹操带着十八路诸侯去讨伐董卓,可十八路诸侯却被董卓派去驻守在汜水关的上将华雄截住了,十八路诸侯派了许多大将去杀华雄,没想到反而被华雄杀了。后来盟主袁绍派关羽去攻打华雄,正当华雄为自己的成绩洋洋自得,目空一切时,突然,鼓声震天,喊声大作,埋伏起来的关羽硬是把华雄的头砍了下来,报了众多大将之仇。
关羽不但武艺了得,还非常讲义气、重感情,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二。记得那一次,曹操带领几十万大军攻打下邳城,曹操把关云长活捉了(因为他不想损失这员猛将,想收为己用),关羽由于不知他的结拜兄弟刘备的生死,于是假装投降了曹操。曹操又送钱、还送战袍和赤兔千里马,想收买人心,可是钱毕竟买不了兄弟之间的友谊呀!当关羽一打听到刘备的下落,就连夜去寻找,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动啊!
我竟不知不觉喜欢上你,可惜,这么一位忠肝义胆、英勇善战的大将,最后竟然被孙权用计杀害了,如果我是你手下一员大将,我一定会砍下孙权的首级来报你的深仇大恨。
三国演义书人物事迹 篇3
昏暗的书房里透着几缕斑驳的阳光。悠游在层层书架中,指尖掠过一排排或光滑或粗糙的书脊,享受着这样奇异的触感。手顿住,抽出,是《三国演义》。封面是首苏轼的《赤壁怀古》,蓦然让我忆起了周瑜。
三雄争霸,最让我欣赏的是翩翩公子——周瑜,他既无刘备的愚相,也无曹操的老谋深算。他就是他自己——“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令人惊羡的周瑜。然而,最让我感慨的也是他,如果他能够把目光放得长远些,让思维转个弯,何至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呢?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持是无法完成的,正如周瑜永远无法找出自己输给诸葛亮的原因,因为诸葛亮本身就拥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一份长远的目光。那个时候,如果周瑜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也许他就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也许他就能成就他自己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生活。但这些也都只是也许,它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改变历史。
由周瑜,我又想起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病态现状。多少人在名利场上你追我逐,你死我活,到头来呢?成了名,而你的名却也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财万贯,可终有一日,随你俱化灰土。
可若你有朝一日终成一事,暂得于己,心有所安,那还较好。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浮躁的世间,有多少人的功名是从一而终的呢?又有多少人为追逐一日的浮华而头破血流呢?
三国演义书人物事迹 篇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杨慎的《临江仙》细细品味这难道不是体现了历史的悲凉吗?
为何悲凉?试想多少英雄好汉壮志凌云打天下,到头来不过是一杯黄土,也只能成为人们的饭后笑谈?多少英雄在茫茫历史中扭曲,被小说扭曲,想曹操一代英雄,却被称为“乱世奸雄”直到现在,在人们眼中曹操就是一个奸雄,而不是英雄,或许你想说这不过是他们不了解历史所导致的,但是在这个时代有有多少人愿意深入了解这些被扭曲的人物呢?所以说历史是悲凉的。
且不说别人,就说曹操,一代英雄,却被不了解历史的人唾弃,奸雄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但是谁又想到身处乱世,谁又能仁慈呢?一个小小的仁慈在当时战火纷纷的年代,一不小心就是国破家亡,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肩上都扛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或许你回说刘备仁慈,最终不是建立了蜀国吗?不,不是的刘备之所以可以建立蜀国不过是靠着“五虎将”和诸葛亮的辅佐,如果没有诸葛亮出谋划策刘备恐怕还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人,没有五虎将刘备根本没有和吴、魏较量的资格,所以从此可得知刘备不过是一个拥有人才、心有大志却没有谋略的人。在说曹操,白手起家,靠自己的一番谋略建立了强大的力量,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强力的优势,更是在汉献帝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从而雄踞北方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又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南下从而导致了孙刘联军,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由于此时曹操的士兵不擅水战,又长途奔波,从而导致了曹操大败,差点死掉,纵然没死去但还是受到了关羽的追杀,但最终存活了下来,这次战争直接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产生,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蜀;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国号吴。从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产生。
即使曹操真如《三国演义》中所说是一个“乱世奸雄”但是谁又有资格说他不是一个英雄呢?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所写的《观沧海》等诗篇,生动体现了他壮志凌云的报负,以及他气吞山河的庞大气势,这一切难道还不能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吗?
以后人们能更了解历史,不让历史如此悲凉,不再扭曲例如曹操一般的英雄形象,更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不在听从小说的误导。
三国演义书人物事迹 篇5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是明代的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黄巾叛军造反,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讨伐叛军,后来孙权、曹丕、刘备先后称帝,最后西晋一统天下。但在这些英雄豪杰之中,我最敬佩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乃是刘备的军师,刘备曾三顾茅庐夺得了能为他平定天下的诸葛亮,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当了西蜀的丞相。他创下了许多伟大的功绩: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拘,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些都是他一生伟大的功绩。
诸葛亮他的才干超群,他观天象、知天意,天下大事没有什么能瞒得住他,他还未出茅庐就已知天下三分,可见他真是神人也啊!
虽说他观天象、知天意,可这些体现在哪里呢?想必大家都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吧!诸葛亮凭借观天象成功的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 。可他为什么会想到草船借箭呢?这都是因为他博览群书,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再加上他的神机妙算。但是,这还不能成功的借到箭,这还多亏了诸葛亮摸透了曹操的这种猜疑的心理方才成功。刘备能得到诸葛亮真是他的福分啊!当然了诸葛亮的才干超群,观天象、知天意,不仅仅只体现在草船借箭上,还体现在许许多多的事情上。
诸葛亮他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他的缺点也并不是没有的。他用错了一个人——马谡,在刘备临死之前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这个人只会纸上谈兵,不可重用。可诸葛亮却不以为然,等到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才开始后悔没听先皇——刘备的劝告。这也许是诸葛亮这一生中唯一的缺点吧!真是世人看了都会为诸葛亮感到可惜啊!
诸葛亮学富五车,在世人眼中,他是最聪明的。如今,诸葛亮在个名字已经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还有谁不知道他?恐怕没有吧!还有流传着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的智商才能比上诸葛亮,可见诸葛亮是如此的有智慧啊!
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永永远远的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永永远远的记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