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2023-07-08 13:49:27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1

课程案例:彩虹动物园

背景描述

起源

孩子们自发地来到图书区,扮演动物,萌发我也想搭建动物园的兴趣。他们通过讨论分了大门组、小兔子组、休息室组、鳄鱼组、眼镜蛇组……

初建动物园

王__说:“大门的木板总是倒下来,不稳定,怎么办呀?”

宗__说“我们可以把木板卡在四平台上,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倒了。”

王__提议“严洁,我们的积木不够啦,你可以帮我们去运一点积木过来吗?”严洁欣然答应。

姚__在搭小兔子,搭好了一只之后就想搭围栏。

吴__:“一只兔子太孤单了,我们再给它做几只同伴吧!”

我走过去问李__“你在路边上有看到过店铺的招牌吗?你怎么一眼就看到的呢?”

吴__:“看到过,因为他们的招牌都很大!我也要把我们的招牌做的很大,让游客一眼就能看到。”

第二次搭建

王__说:“休息室只能躺一个人,后面进来休息的游客都没地方躺。”

__说“一起再去搬安全垫过来拼在一起,这样能多一些人休息了!”

姚__:“休息室里这个滑梯搭不起来呀,老是滑下去。”

王__:“我们去找一块木板抵住它吧!”

家__说“老师,这个围墙总是倒掉,怎么办呀?”

__老师:“你可不可以试一下把积木放下来呢?”

__眼镜蛇,说:“眼镜蛇都没有眼睛,它怎么看路呢?”

家__:“我们班有眼睛贴呀,给它贴上眼睛就可以看到路啦!”

吴__说:“老师,快来帮帮我,鳄鱼背上的尖刺老是滑下来。”

__老师:“你把尖刺放在斜着的木板上,如果你是小尖刺,你会感觉你在哪里呢?”

杨__:“我会感觉在坐滑滑梯,那是很容易滑下来,我要把尖刺放在平稳的地方,就不容易掉啦。”

第三次搭建游戏

胥__:“逛累了,肚子有点饿,这里有没有食物呀?”

宗__:“稍等一下,我们现在就去准备!”

胥__说:“这个沙发靠背不牢固呀,我们得拿材料靠在后面加固一下。”

孙__说:“老师,我想搭长颈鹿头上的触角,但是我没那么高,我在地上放了一块积木踮起来也够不到。”

__老师:“你可以试一试在积木放平稳的基础上再垒高,就像搭一个小梯子一样。”

孙__把垫脚的积木垒高之后,终于能幼儿参观完动物园,意犹未尽地向同伴分享自己参观的感受。

教师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动物园搭建是幼儿的游戏,搭建好的动物园又成为了幼儿游戏的场地,幼儿在搭搭玩玩,玩玩搭搭中体验搭建的成就感和角色游戏的乐趣。“彩虹动物园”的游戏,我门一直在观察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意图为中心,追随他们的兴趣走向,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团结协作→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深入。

游戏中,幼儿为了建构动物园的每一处结构,对每一种材料的特性有了具体的体验,引发了频繁的探究。搭建过程中问题多多,犹如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但材料给了幼儿七十二变的可能。“多样的材料+启发幼儿研究”,双管齐下,有效地推动游戏向纵深发展。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让建造“动物园”的经验得到快速内化,顺利地完成了建造。

走进童心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描绘着不同的天堂!也只有不断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平等地和孩子们做朋友,他们才会真正地信任你、喜欢你,让你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2

倾听独一无二的你

老师我想对你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距离大班孩子们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

不知不觉

温暖了三年的小小少年

盼望着步入新的征程

距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每天孩子们都会和老师说悄悄话……

幼儿:老师,到了小学以后,小学老师会像你一样带着我们出去户外活动,带着我们玩儿大型玩具吗?

幼儿:老师,到了小学以后,老师会不会像幼儿园一样也在门口接我们呢?

幼儿:老师,去了小学是不是有很多男老师呢?

幼儿:老师,到了小学以后小学老师会不会喜欢我?

幼儿:老师,到了小学以后,我会交到新朋友吗?如果我交不到新朋友怎么办?

幼儿:老师,到了小学是不是要写作业?我还写不好自己的名字呢……

老师:亲爱的宝贝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到了小学你会迎来一场新的旅程,会有喜欢你们,爱你们的老师,你们会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新的知识,会交到新的朋友……你会越来越优秀,因为你已经长大!

幼儿:老师,我悄悄的告诉你,今天我又想你了。

幼儿:老师,离开幼儿园以后我还能再回到这里来看看吗?

幼儿:老师,我真的真的不想离开你,不想离开我们的幼儿园……

家长倾听孩子的声音

随着毕业时间一天天拉近,我发现孩子总会经常表达对幼儿园不舍之情,也会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妈妈:垚垚,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吧。

孩子:好呀妈妈,是这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

妈妈:是啊,宝贝。你看,西西要从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变成一个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了。你也像他一样快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舍得离开你的幼儿园吗?

孩子:不舍得。

妈妈:为什么不舍得呢?

孩子:不舍得离开我的老师、小朋友,还有教室里的那些玩具。

妈妈:是啊,垚垚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老师教给你那么多的知识和本领,培养你良好的阅读习惯,哪怕步入小学,也要时刻想念幼儿园的启蒙老师。

孩子:妈妈,我会的。我爱我的老师们。妈妈,上了小学,我会不会没有朋友玩?

妈妈:你会认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你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哦。

孩子:妈妈,在上小学前,我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呢?

妈妈:我们可以买个小书包,还有一些文具,像西西这样。不过你知道小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妈妈:不能空喊口号哦!早晨要按时起床,好好吃饭;听课要专心,不做小动作;作业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

孩子:我一定会的,妈妈,我期待我的小学生活。

妈妈:垚垚,妈妈相信你可以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并在新环境里展现最出色的自己。宝贝,加油哦!

好朋友我想对你说

马上要上小学了,小学和我们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小学里面会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画出来讲给你听。

幼儿1:看,这是我画的小学,小学里有比幼儿园还要高的楼,有大大的操场,有大大的教室,教室里有很多桌子和椅子。

幼儿2:小学的操场可真大,我可以在那里踢足球,我最喜欢踢足球了。

幼儿1:看,小学里也有国旗台,可以在那里升国旗,听说上小学后可以当少先队员呢。

幼儿2:这是我画的小学,小学里高高的楼和很大很大的校门,还有可以读书的图书馆呢,真期待小学的生活。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3

为了让教师在游戏倾听中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教师倾听的专业能力,真正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__幼儿园于2023年6月15日中午开展了班级倾听案例分享活动。

聚焦案例有效互动

01、小班——我的家

在案例《我的家》中,一次偶然的倾听: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对“家”的游戏兴趣总会时不时的加入到自己的游戏过程中。因而我抓住这次教育契机,通过游戏分享、集体讨论,孩子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搭建自己的家,于是我们开始了确定搭建场地——寻找搭建材料——了解自己居住的家的结构与房间功能——尝试主题搭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家园合作,鼓励、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主题搭建过程中,在一次次的表达、表征、搭建中,慢慢的让孩子们的主题建构内容越来越丰富、完善,孩子们最后在自己搭建的“家”里愉快的玩起来了!

每一次记录,每一次倾听,老师都听到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02、中一班——琪琪夏日秘密

小发现,大乐趣,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夏日辩论赛”。围绕夏日的优缺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赛后,孩子们将比赛中的主要观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琪琪的画纸画得满满的于是我们开始倾听“琪琪的夏日秘密”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琪琪对夏天的认知和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她能够将夏天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和归类。同时,我们还发现,她的逻辑思维在不断发展,能够使用表格、图示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比如用“爱心”表示喜欢夏天,“哭脸”则表示不喜欢。在谈话中,我们也对琪琪的经验进行了拓展。比讨论如何处理蚊虫叮咬,如何防晒等。小小的一幅画,却藏着琪琪7分钟的妙语连珠,倾听让我走进了琪琪的画里,感受这童稚笔触下描绘的神奇世界。

倾听是心与心交流的开始,倾听带有一种理解与共情的姿态,往往能够唤起深度的交流,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思维火花碰撞也会更加激烈。

03、中二班——我和小车那点事

《纲要》指出:“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和往常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嘉嘉和她的好朋友们举行了一次骑车比赛。回到教室后,嘉嘉用绘画的形式将她的游戏故事记录了下来。

在倾听与记录的过程中,嘉嘉画了一个小小的灯泡标记,代表着她独特的好方法。她能够清晰的画出游戏过程,也记得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基本完整的和老师讲述出自己在游戏中的场景,并且把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很好的表述出来了。

幼儿生活中的表征是需要教师去倾听、去发现的,教师要像放手游戏一样,放手幼儿去表征。我们需要静静聆听幼儿的想法,发现幼儿,站在儿童的视角尊重、理解、支持。

04、大一班——爱“牙”呀

班上的孩子陆续出现了换牙的情况。一天中午吃饭过后,浩然说:“老师,我的牙掉了。”这一下子吸引了班级所有孩子的注意,他们好奇地凑上前,想一探究竟。大家开始兴冲冲地分享自己掉牙、看牙的经历。了解掉牙、换牙的过程,正是大班幼儿的生活需要,于是,一场关于牙齿的探秘之旅,就此展开……

孩子们每次都在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尝试,给老师一个个新的惊喜。

05、大二班——有趣的影子

活动中,孩子们在一天早晨,如约正在操场上进行户外运动,角落里一群孩子手舞足蹈和地上的影子嬉戏,对着影子做出各种有趣的Poss。孩子们一会儿扭动屁股,一会儿摇摆着双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发出咯吱咯吱的笑声,大家纷纷加入影子的游戏当中。孩子们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倾听他们对影子天马行空的想法,收集多元化、生活化游戏材料,支持孩子们捕光捉影——探光觅影——逐光绎影,与孩子共创了科探区游戏,有“瓶中花”“纸杯投影”等。鼓励他们大胆猜想、细致观察、比较分析、实践验证、反思调整、解决问题,解锁光影的秘密,揭开影子的神秘面纱探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线索,贯穿整个课程研究。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农业灌溉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能力。

倾听是心与心交流的开始,倾听带有一种理解与共情的姿态,往往能够唤起深度的交流。老师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对话,沉浸式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内心,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亮点,走进孩子的世界,享受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10、交流研讨

分享后,老师们进行交流,认为从行为到符号、从符号到语言、从语言到文字,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幼儿的成长过程;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不给孩子框架限制孩子表达内容,要让孩子尽情表达观点和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语言互动;把记录的文字念给孩子听,会引发幼儿对自我表达内容的再一次共鸣;用心倾听和记录,体现了老师对幼儿观点和想法的高度尊重,使幼儿获得被尊重、被认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06、活动总结

在案例分享后,成园长针对此次教研活动做了梳理和总结方法。梳理了倾听记录的研讨问题,肯定了大家认真学习的态度,并鼓励老师,把所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共同研讨、及时调整、获得经验,从而让倾听记录成为常态。

图片

让儿童去发现世界,教师去发现儿童。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是一件特别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如何促进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如何通过游戏更好地研究儿童、走进儿童,我们一直且思且行在路上!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4

近两年,在学习并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基于儿童视角进行艺术审美活动。在前一阶段,主要从创设艺术审美的环境、丰富审美资源、从环境上支持儿童自主、自发的艺术表现。目前进入到如何基于儿童审美的需要,改进以往美术活动中“以教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活动中尝试以分享交流的方式支持儿童更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出问题,教师作为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真正的了解儿童,并鼓励孩子们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拓展提升审美经验。

在最近一次美术欣赏活动组织中,我尝试着从“倾听”开始,来发现“儿童视角”,以下是我在本次活动中收获的认识和思考:

活动缘起

“太阳”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每一天他们时刻会感受到阳光的存在。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孩子们几乎在每一幅作品里都会画上太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想一方面是孩子们感受到了太阳的无所不在,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太阳是孩子熟于表达的符号。我也查阅了儿童绘画的一些相关的研究,了解到圆与单线或多线组合以及同心圆这种曼陀罗的符号在儿童早期绘画中经常出现的,2岁左右的儿童逐步开始能够画出中空的曼陀罗,在儿童绘画研究中习惯称之为“太阳”。

当我发现“太阳”这个符号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绘画之中,并呈现出较为固定和范式的表现,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不仅仅停留在对太阳符号化的表现上,而是让孩子真正的去有机会体验、感受太阳的美!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夕阳、日出、晚霞”等美丽的时刻感染,我们会发现太阳在不同时间、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光芒折射的颜色五彩斑斓,阳光的播撒让天空、大地更加绚丽多彩。我想太阳这一美好事物是非常有价值的审美资源,能够带给孩子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孩子对色彩的感知、激发其大胆表现的愿望。

六月正是盛夏,炙热的温度、耀眼的阳光会给孩子带给更多感官的体验,在我的精心策划下,在户外活动沐浴阳光之后,我引导孩子们进入了一场“发现太阳之美”的视觉盛宴,与孩子们共同用“心灵”感受太阳色彩之美!

分享交流开始啦

一、回顾对太阳感受的体验(已有经验)

户外游戏之后,孩子们“热气腾腾”的回到教室里,我和孩子们聊起了关于“太阳”的话题,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他们感受:

“照在身上热热的,我是凉凉的、哈哈,全都是火特别刺眼”

通过倾听我能发现孩子们感受到了对太阳炙热的温度,和刺眼的光亮的身体感受。用“火”来表达感受到的温度,并发现了自身和太阳的温度差异。

二、说说自己看到过太阳的颜色(已有经验)

在交流感受之后,基于对“发现太阳之美”设想,我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了太阳热热的还有点刺眼,那你们谁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尝试倾听每一个孩子的表达:

“红色的、黄色或红色、灰色的”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是白色的,外太空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

“红色的特别多黄色的有点少”

“红黄色的、橘色的”

“地球上边有云太阳的颜色有点浅,宇宙上看就是红色的”

“我在书上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

“我觉的太阳是金色、绿色和黄色混合起来的”

通过倾听我放发现孩子们对太阳颜色的不同认识,其中说红色、黄色的最多,也有的孩子说出了白色和灰色,有一个孩子说到了多种颜色的混合。另外我从孩子们的表达中了解到有的孩子是基于对日常的观察发现的太阳的颜色,有的孩子是在电视或图书等媒介上呈现出的太阳的色彩印象深刻。

大多数孩子是基于感性的、主观的感受来说出太阳的颜色,但有一些孩子对太阳的认知有一定经验,关注到了不同视角下太阳色彩的不同,或者发现太阳并不是一种色彩。因此对太阳颜色的认知经验来说,孩子的前期经验是明显存在差异的。

三、欣赏不同时间太阳的图片(观察发现太阳颜色的不同)

孩子们表达之后,我开始引导孩子们欣赏太阳的图片,先出示了白天蓝天白云中的太阳,让孩子们观察太阳的颜色,然后出示了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图片,孩子们直观的看到之后,又兴奋的讨论起来:

“这也太白了吧”

“啊红黄的太阳”

“这是傍晚的太阳”

“那个白色的好像是月亮”

当我引导孩子欣赏其中一张”日出“的图片,一个孩子提出一个有趣的想法:

“这个图片如果是倒过来,就是马上要日落了,然后下面就是水池,里面有水,就看到了倒影,那是它的倒影”

通过观察和倾听,我发现孩子们表现出对太阳色彩的审美兴趣,特别是对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现出的色彩变化很好奇,还有的孩子开始关注太阳的色彩映射在天空中的景象。

四、欣赏“日出”的美好瞬间(丰富审美体验)

在观察图片引导孩子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我意图想加深孩子的审美体验,播放了海上日出景象的视频,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被吸引,时不时发出”哇“的声音,眼神专注、脸上流露出感受到美的愉悦,当看到太阳从水里升起的时候,孩子们发出喜悦的笑声,有的说:”跳出来了“有的说:”彩蛋“,孩子们表现出非常想表达的冲动。为了满足孩子们表达的需求,我留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相互之间自由交流感受,在自由交流之后,我们进行了集体分享,交流看日出的感受:

”很好看,画面很好看”

“太阳起飞的时候像下边有个架子”

“太阳一下子就弹起来了”

“像下边有个蹦蹦床,黑夜的时候,它给蹦蹦床跳了一个大洞就掉下去了”

“太阳升起来吃,跳下来睡”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像彩蛋一样”

“彩色的皮球”

“太阳在海里洗澡”

第二次播放日出,孩子们又不禁地发出“哇”的声音,边看边说着自己的新发现:

“感觉是海水越变越少了,太阳才露出来了”

“那个船动了”

“那不是一个船吗”

“那边是岸,那边有一个大船和一个小船”

“飘到水上来了“

“先是红黄,上来以后就变成白色了”

通过倾听孩子们的表达,我发现孩子们对太阳升起来的“动作”是感受最深刻的,孩子们用了“弹”“跳”“飘”等不同动词来表达对“太阳升起”的感受,另外就是关注到了太阳升起时颜色的变化。并且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主观想象,想象太阳是在洗澡,在跳蹦蹦床,升起来吃、跳下去睡,表现出“万物有情、万物有灵”的特点。

本次欣赏活动中,从经验的回顾到欣赏过程中尝试做到三点:

1、为孩子创设自主的感知和情感体验的空间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3、更多“倾听”儿童真实的表达

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儿童喜欢参与并获得了愉悦的体验,那么我收获的是对儿童审美视角的发现和理解!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5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倾听与陪伴是支持儿童、理解儿童的最好方式。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在生活中、在游戏中,教师的尊重与支持在观察中、在理解中。倾听儿童让我们走进儿童世界、解读儿童行为、助力儿童成长!

教师发现: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就有一百种表达方式。倾听,是我们靠近孩子、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

在倾听的过程中,让我能够深入了解儿童游戏的真实意图。我也时常会被孩子们丰富的世界所吸引,让我忍不住感叹“了不起的儿童啊!”在倾听儿童的过程中,我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儿童是自己游戏和生活的主人。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他们会打造出一片精彩的天地!

教师发现:孩子们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获得经验、表达见解、迎接挑战,亲身体验想怎么玩、玩什么、和谁一起玩。

在游戏中遇到木板掉落这样的突发状况时,他们反应迅速,没有抱怨和失落,而是顺势而为,把木板搭在滚筒上变成滑梯,形成了新游戏,这种应对变化、积极接纳的能力也是在持续不断的游戏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游戏中,幼儿尝试不同的玩法,对材料进行多种的组合与探究。当同伴可能发生危险时会及时提醒,并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时会用温暖的语言鼓励同伴,相互信任,使同伴充满安全感,这也正是人际交往能力和共情能力提升的外在体现。

当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之后,就需要从材料、语言、心理等多方面去支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相信在这样的支持和陪伴下,孩子们一定会茁壮成长。

教师发现:毕业季悄然而至,大班的孩子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商量着搭建一所小学。

整个游戏,我一直以观察者、倾听者的身份去关注孩子们。游戏初期,孩子们制定游戏计划,相互协商,分工合作,当自己想要更换高的圆柱体,需要同伴的帮助时,能够清楚的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同伴回应“没事,不用更换”,想法不一致时,能够认真倾听同伴的理由,并且尊重其意见,提升了社会交往能力。教学楼越搭越高,我的内心也随着楼层的高度而紧张着,但是看到他们在搭建时不断的调整材料,对比材料的长短,高矮,检查地基是否整齐,中间的支撑点是否对称,测量积木间的间距时,他们用行动消解了我心中的担忧。在一次次的游戏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棒,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当幼儿搬来更高的梯子准备爬上去时,同伴会第一时间去检查梯子的稳固性,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较强的安全意识,也感受到了团结友爱。他们在游戏中的发展是成人无法“教”会的。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投放低结构材料,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带领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小学,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同时也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教师发现:通过倾听和记录儿童的游戏和思考,教师能更真实地了解儿童的兴趣和游戏中的思考。游戏后,通过让儿童观看在游戏现场拍摄的照片、视频,组织儿童进行分享,儿童在梳理和表达自己游戏的同时,也会去思考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反思的过程。因而,开展及时有效的游戏分享对于儿童的持续游戏和深入学习具有推进作用。

适宜的游戏材料,是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条件之一,是游戏的物质基础,这些积塑材料为幼儿的探索提供无限可能。孩子每次都能运用材料创造出新的玩法。

充足的游戏时间保障,让儿童有机会与环境、材料进行持续、积极的互动,从而满足他们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在上述案例中,孩子的探究整整持续了一个月时间,从一开始熟悉材料到后来灵活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游戏,这一系列游戏的发生正是因为教师给予了时间、空间上的充分保障,儿童才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对环境和材料的探索,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教师最大程度地放手,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不打扰儿童的游戏,教师所做的就是观察儿童并给予信任和尊重。

教师发现: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观察是教育的第一步,而倾听则是观察的第一步。

在幼儿的游戏中,我们常常听到不同的声音,专注于幼儿之间的互动,倾听他们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简单,一个情绪的变化、一个主动扶起的动作,都在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对待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这就是他们,独一无二。

在一对一倾听的环节中,孩子的讲述会再次把我们带到游戏中,一起回忆、一起互动,此时此刻结合我观察到的、倾听到的,更能近距离地感受到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的思考与行为,原来在孩子们行为的背后存在大大的能量——预设与判断,“木板紧紧挨着,不然手套会掉下来”“我们的个子不够高,所以要搭个楼梯”……

倾听,让我从孩子们天真稚嫩的话语中发现智慧的光芒,认识到他们远比我想象的要博学多才、善思乐行。

倾听,不仅仅是“听”,更重要的是“倾”,包含欣赏与信任,鼓励与支持!

倾听,不单是听儿童在说什么,而是从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行为、儿童的游戏、儿童的生活等更多的维度上解读儿童,解读儿童的游戏,与他们产生积极地互动,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引导,让真正的教育得以发生!

倾听是一种善意、一种思考、一种共情、一种关怀。当倾听从有意转为无意,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时候,就离儿童更近了一步!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6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__市大运幼儿园积极围绕“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主题,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过程,倡导倾听幼儿心声,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我们通过优秀案例了解教师、家长如何俯身倾听,用心陪伴,走进生动、精彩、真实的童真世界,感受儿童拔节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换个角度看世界

启智二班张__、裴__、

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启智二班的小朋友们在做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三位老师跟随他们的视角走进儿童眼中的世界。

缘起

孩子们在饭后散步时,任婉卿在滑梯花园指着弯弯曲曲的滑滑梯说道:“像一条大大的蛇。”景梓洋道:“是龙卷风”。

孩子们指着旁边小学操场的遮阳棚说道:“还有这个,很好看。”

武钇琳说道:“是火山呀!”王景誉说:“我看到的是船帆”。“还有蘑菇”!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在孩子们的眼里幼儿园里的这些景观有着别具一格的美。因此我决定顺应孩子的思维特点和表达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环境资源,支持孩子们从幼儿园景观这一现有的资源出发,以自己独有的视角去发挥想象,鼓励孩子们对幼儿园里的事物进行“借形想象”,在了解幼儿园的同时,以孩子们最原始的、最真实的想象创造表达,去发现原来我的幼儿园很美,很有趣,像什么……

我们带着手机一起去发现

幼儿园里更多有趣的地方

王__

过道的房顶,像长长的铁轨。

薛__

主题墙上的装饰是天空上的云朵。

罗__

艺术长廊像火车隧道。

薛__

触摸墙上的传音筒像海马。

薛__

石榴花看起来像八爪鱼。

陈__

滑梯好像河马的嘴巴。

栗__

园友林的牌子好像西兰花。

邵__

灭蚊灯好像鸟笼。

幼儿园的各处美景,处处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孩子们感知美的同时,思考想象发挥着自己的灵动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在自由的天地。

变变变,它还像什么呢?

面对不同的事物孩子们有不同的想像,但是,当孩子们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这时候我拿出了张宇桉拍摄的触摸墙,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梁__

我觉得像一个手套。

杨__

我觉得圆圆的,像一个棒棒糖。

马__

我觉得他更像一只乌龟。

老师

那离远看呢?

马__

看起来像猫咪的爪印。

梁__

老虎的也是这样的。

从孩子的观察和言语中我发现他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想象表达。他们从颜色、形状上等方面来观察,通过自己已有经验尝试从整体的角度观察,与同伴、老师一起交流表达。

“那我们再来变个魔术吧!把图片倒过来看看,还像什么呢?”

杜梓君

我看着像小朋友的脸。

尝试转换照片的角度,会发现同一事物,不同的视角所观察想象出来的形象也各有变化,孩子的想象思路逐渐被打开。

画笔勾勒造型百态

孩子用记号笔简单勾勒事物轮廓,通过自己的创意想象来给自己的实物彩打照片进行添画。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动手绘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显性化表达。

火车在轨道上跑

躲在房子里雨就淋不到了

这个树我看着好像刺猬

遮阳棚好像火山啊

同一张照片幼儿有不同的想象创作。为了满足孩子想象创作的积极性,我们将照片进行塑封,放置美工区域。画完后,可以将之前的擦掉从新绘制。塑封后的原始照片可以供幼儿不断想象创作并给予充分展示的机会。

看看我的作品吧

水池好像个鲸鱼

加上轮子和窗户就是一辆轿车

毛毛虫要被藏在水里的青蛙吃掉了

中间架个独木桥就可以

从这个山洞到那个山洞了

在勾画基础想象形态后,孩子们很自然地想到用美工区里其他一些材料装饰自己的作品,借助多样的材料逐步的满足自身的创作需求,同时那些低结构的材料对孩子们表现丰富想象创造起到了支持性的作用。我们教师要鼓励幼儿在身边寻找适宜的材料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表达。

童年如许,留存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园景如画,回馈了我一场有趣的时光。在一园小景中,我们与”物”有了温暖的相遇,赋予了“情”的意义,幼儿园内藏着的这些小精灵让孩子们对幼儿园多了一份新奇,而我矗立在园内风景中时,感受到的则是孩子们在我耳边天马行空的畅想,我想这才时倾听的意义,只有倾听我才能走进孩子们如梦的世界。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启智二班王景誉妈妈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幼儿,再到现在已经迈入幼儿园参加集体生活,我们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需求由一开始的简单吃饱穿暖,已经逐渐成长为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呵护,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就像黑夜,大人站得高,看得远,结合我们所经历的,我们知道黑暗并不可怕,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一方面,在故事书里,黑夜里总是充满想象的,另一方面,在大大的黑暗面前,小小的人像是被吞噬了一样。在人生前路漫漫犹如黑夜的迷茫中,大人也会有所惧怕和茫然,更何况孩子们呢,所以我们不要总是用很轻松的语气说,就是黑一点,怕什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蹲下来,与孩子在平等层面沟通交流,陪伴孩子,给予爱和鼓励,不仅仅是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更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被理解的,被尊重的,也会极大程度的提升孩子自我认知。

家长学会倾听

有时候孩子回到家会给我说:“妈妈,小朋友都不和我玩”或者说“妈妈,今天,XXX又和我不是好朋友了”,每当这时候,我就默默地抱着他做到沙发上:“我们来聊聊吧,看看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妈妈知道你心里是不是有点难受,但是你要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是小朋友还不是很熟悉呢,或者他那会比较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呢?”孩子听完,也会若有所思的想起来,因为他自己有时候玩积木或者变形,就是很独立的在一边玩,边玩边思考。紧接着,我告诉他:“有些需要一起玩的活动,你可以试着邀请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呀”。孩子听完就会变的有自信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家长的态度也很重要,不要忽视孩子的社交需求,也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让他们觉得孤立无援,和孩子站在一起。

孩子也学会了倾听

以前,两个小朋友想同时玩一个玩具时,都是争着抢着要第一个,甚至会动手,随着孩子的长大和观察,他们找到了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会商量着一个一个来,这就是学习和榜样的力量。比如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我专门观察了下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与同学们的交流情况,我发现他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大胆的邀请同学帮忙,但是当和同学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会听取别人的想法,没有哭闹,没有胡搅蛮缠,也没有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会一起商量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法,这是最值得家长惊喜的,说明孩子们也学会了倾听。

孩子成长道路上,就像一级级打怪,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每陪着孩子一起解决一个,就像一个个能量棒进入到孩子体内,孩子的身体心灵会越来越强大,猛然间回头发现,孩子已成长为我们所期盼的样子。所以,家长们,把他们当成一个小大人吧,平和的沟通,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蹲下来,陪孩子看不一样的景色。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7

有人说: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教育的生发更是在与儿童朝夕相处的陪伴中产生的。教育始于倾听,成于相伴。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倾听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相互交流,更是情感与心灵的互动。倾听是对儿童的尊重与支持,是理解他们想法与情感的最好方式。倾听能生长出有趣的故事:倾听儿童心声,就像雨滴浸润幼苗,破土萌发,拔节生长的美妙时刻就在你们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倾听相伴中慢慢发生。

看,大树的秘密……

故事缘起:

偶然的清晨,太阳渐渐温暖,教室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笑声,原来是孩子们吃完早饭在聊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诚诚说:我们院子里的玉兰花都开了,可白可白啦;棉__说:树叶都发芽了,春天变的五颜六色的啦……她们讨论的津津有味,一时间引起了我的感叹:哇,春天都来啦!

幼儿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孩子们的想法:

棉__:春天会开花,但是有些花是在春天开有些花不是在春天开。

姜__:我们早上出门楼底下的玉兰花都开了。

陈__:现在是植物发芽开花的季节,外面的花很漂亮是很大一片粉色的。大树也发芽了,我们还可以去一起装饰大树,把大树装饰的很漂亮。

老师:哇,那你们观察到的树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蔡__:我观察过树的叶子有变化,还有大树都是由小树苗慢慢成长成大树的。

余__:在地面我们看到的树还没有我们高,但其实在地底下它的根要有两层楼那么高呢。

吴__:要测量啊,我们可以把树的高度记录下来。

老师:我们要怎么去记录呢?

金__:我们可以把大树画下来,记录下来。

棉__:我们可以拍照拍出来然后画出来。

棉__:我发现树上都有年轮,年轮在树皮上的,就是代表树的年龄。

陈__:每棵树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粗有的树细。

姜__:我在我们幼儿园发现那些树本来底下是直的,但是长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分叉了,然后长成细细的树枝。

吴__:不对,树枝是有好多的,不是只有两个。

杨__:我摸了摸我们观察的那颗树,它的树皮和别的很不一样,是翻出来的,上面毛毛的。

余__:我们要种树,我们要种在哪里呀?

棉__:有阳光可以照射的地方,还可以浇水。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对于春天的大树这么好奇,对于大树的颜色、叶子、高度都提出了观点,并且在同伴中引起了话语的交流,介于孩子们的兴趣,记录大树,于是我们开启了第一次户外探索大树,亲近大树。当孩子的兴趣与现实生活中的大树产生思维碰撞时,依旧让自己回归于孩子,尊重孩子当下的需要,支持并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确实是孩子们的学习方式,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越来越认真的参与态度,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主动打扰他们的活动,才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尝试自己发现。开放的材料,为孩子的创想提供有力支持,是孩子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满足孩子活动创想的有利支撑。

教师:卫__

教育格言:

有时候成人总以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衡量或判断一个孩子,教师要做的不是“教”孩子,而是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去理解孩子,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看到他们建构的理论。

香菜那些事

故事缘起:

幼儿园里的种植园在园林师傅的设计下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每个班都有了一块自己班专属的小菜地,孩子们可以自由种下希望的种子,每天都可以去观察小菜地的变化。小菜地在各班小朋友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两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入园时,一片公共种植地引起了大四班孩子的关注,于是在早晨的晨会中就有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

追随儿童,

从发现儿童“真兴趣”开始!

初遇香菜,孩子们都有怎样的想法呢?

孩子的想法:

小小兔:老师,今天早上进幼儿园,我突然发现了幼儿园有一大片草地。

赫赫:草地?幼儿园哪有草地,只有菜地。

小小兔:就是在咱们菜地旁边,枇杷树底下那里呀。

宝妹:对,我也看见了,很大一片,但是,那不是草吧,草长不了那么高的。

木子:我知道我知道,那块以前是王爷爷种的香菜,我还跟妈妈带过一些回家,吃馄饨的时候还放了

老师:对啊,那是一片香菜地,现在的香菜地,跟你们吃的香菜有什么不一样啊?

十一:现在香菜地里的香菜不能吃了,我们吃的都是香菜宝宝。

王__:这些香菜要全部砍掉,明年可以重新种了。

老师:那明年我们要怎么种新的香菜呢?

杨__:在地上挖一个坑,把香菜种子放进去,把土盖好,浇水施肥就行了,就像咱班菜地的鸡毛菜一样。

老师:那我们到哪里找香菜种子呢?

马__:可以在花市买。

刘__:我觉得香菜地里应该有种子,花市的种子也是菜地里收的。

老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香菜地里寻找答案,看看会不会有香菜种子吧。

教师的思考:

非常有意思的对话,其中孩子们说到了哪些点你有识别到吗?有哪些点又是让你特别感兴趣和好奇的,可以提出一些真问题呢?于我而言,我很好奇的问题有:香菜宝宝能吃,那什么时期的香菜就不能吃了呢?这个划分依据是什么样的……由此便可以打开孩子们的思维,延伸到一个更加广泛的认知面等等。当香菜偶遇孩子们,当孩子们对于香菜产生了种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儿童的想法,试图用相信和质疑的原则,去理解儿童的想法,让儿童的想法得到充分的尊重,提供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大想法的教育策略。

教师:张__

教育格言:

“活教育”的本质是要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儿童”,至少孩子们要有表达和规划的权利。“活教育”需要生动而鲜活的教师。我们需要跳出预设与控制的圈,我们需要和课程、和活动、和孩子、和身边的一切都建立一种关系,我们需要丰富孩子,我们更加需要丰富自己。

银杏叶引发的思与行

故事缘起:

散步时间,在幼儿园花园里,孩子们对掉落的银杏树叶和银杏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瞬间就被围观了,孩子们先是用小手摸了摸,接着捡起果子闻了闻,嗯…好臭呀!

李__:这是什么叶子啊?

黄__:这个叶子我在马路上见过。

李__:它还有点像扇子呢。

张__:它的颜色有点绿又有点黄,真好看!

刘__:真好看!给我玩玩吧!

探究中,

孩子们对测量产生了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们的想法:

小溪:树有多大年纪啊

张__:应该和我们一样大吧

马__:可是我们这么小,外面的树都很高呀

甜甜:粗的树是树妈妈,细的树是树宝宝,就像我和妈妈是一样的

张__:我们可以测量啊,我们的身高就是用尺子测量出来的。

老师:测量大树我们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刘__:我觉得需要尺子。

郭__:可是树这么高,我们很低该怎么测呢?

刘__:这不是问题,拿来梯子就可以了。

张__:用毛线就可以啊,不管树有多高都可以测量。

张__:直尺,卷尺跳绳也可以啊

郭__:好期待啊

测量大树工具的收集

李__:尺子就可以

张__:直尺,卷尺,毛线应该也可以

刘__:我觉得只要是绳子就都可以啊,比如,跳绳,毛根都可以

黄__:量身高的卷尺也可以。

教师的思考:

在测量大树活动中,幼儿能采取多种的测量方法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但幼儿对标准工具测量经验不足,中间也出现了很多困惑和问题,对于测量结果孩子不能准确的表达,我觉得此时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的积极性及同伴之间的互相协作远比结果来的更有意义。

教师:伍婷婷

教育格言:

尊重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在陪伴中和孩子共成长。放慢脚步,静待花开。

一棵葡萄树的亲密接触

故事缘起: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冬天的寒意还未退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幼儿园里充满了春天的感觉,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幼儿园的草地,也吹动了我们长庆幼儿园孩子们植树的热情,3月12日植树节,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以及想法,小一班小朋友们对种葡萄树展开了一次探索之旅。

观察与发现“我们眼中的葡萄树……

孩子们的想法:

郭释博:咦,这是什么?我怎么没有见过呀

张__:看起来像树枝。

马__:我好像见过这个树。

郭__:这是一个弯弯的树枝。

陈__:这棵树还活着吗?它是不是死了呀?

黄__:需要浇些水,然后把它要埋在土里。

刘__:它是被冻死了吗?

郭__:你看这里有很多很多毛须。

李__:哈哈,看起来好奇怪。

赵__:挖一个大坑。

史__:把它埋在土里,这样它就会长大了!

张__:这应该是一棵假树吧?

张__:应该是真的吧,你看这里还有土呢?

石__:那怎么没有叶子,也没有见它开花呀?

黄__:我见过这样的葡萄树,在二宝家里见过。

方__:我也见过,在爷爷家。

蔡__:把它埋在土里就可以开花了呀!慢慢的就长出叶子来了嘛!

张__:还要每天去给它浇水抓虫。

刘__:我在爷爷奶奶家里见过这个葡萄树。

夏__:不能放到教室里,要放到我们外面的操场上。

李__:到土里把它埋起来。

孙__:可以放在教室呀!

刘__:拿一个大大的桶子里面装满土,然后把它放进去再浇一些水就可以了呀。

探索与体验“一起来种葡萄树吧”

带着问题和好奇,孩子们决定一起将葡萄树种在土里,看看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可是…种树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孩子们来到花园发起了愁,最后决定请“王爷爷”来帮忙。

冯泉麟:我也想试试王爷爷!

张__:我也想挖一挖。

张__:我等不及了,还是用我的小手来吧。我来帮王爷爷扶着小树。

教师的思考:

经过自己动手的实践体验,孩子们一个个兴奋不已,有的对深坑特别感兴趣、有的对葡萄树的成长开始联想、有的小朋友对挖出的那些虫子谈论的络绎不绝,他们之间交流着不同的话题,葡萄树种完后孩子们还是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接下来,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教师:杨__

教育格言:

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8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本期展播跟教育小微一起通过一组视频,走进幼儿的世界——

01、画里有“话”

专家点评

有一种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同样不可或缺,那就是自由涂鸦,在那些看似稚拙的画面里,隐藏着丰富的童真世界,幼儿将自己经历过的事,看过的绘本,听过的故事和见闻,通过创造性想象,再现于涂鸦作品,其中蕴含着他们的意愿和情感。我们赞赏这个教师的倾听和记录,呵护了孩子的创作天性,支持了孩子的大胆表达,让童画成为童话,教师从孩子的涂鸦作品中理解了幼儿的所爱和所需,并且非常自然地将幼儿艺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融为一体。

02、小鞋子和小孩子

专家点评

自由与规则,个性与社会性,如何有效平衡?小班幼儿初入园不肯午睡,在活动室里动动这儿、摸摸那儿,还把其他孩子的鞋当作玩具……这些看似“自由散漫”的行为挑战着幼儿园班级规则,也挑战着教师对入园适应教育的心理预期。面对挑战,教师没有强迫或劝说幼儿服从常规,而是在通过家园沟通了解了幼儿个性化的生活习惯后选择尊重,支持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和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透过教师的认真倾听和持续观察,我们发现了幼儿对小鞋子的探究中深藏着他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看见了幼儿在对小鞋子的拼摆中展现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以及获得的分类与比较、平铺与垒高、交往与合作、坚持与妥协等多方面的学习经验。这些发现离不开教师对幼儿个性化探究与成长的充分尊重、认真倾听与有效支持,始终伴随着教师积极的反思性实践:“大鞋子”的加入与相视一笑使教师有机会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从尊重幼儿基于兴趣的独自探究,到帮助幼儿以自己的探究专长赢得同伴的认可和接纳,自然地融入新集体。

在此过程中,尽管教师仍然期待幼儿能像其他幼儿一样按时午睡、希望他能与其他幼儿多多交往,但这些“执念”终究还是向幼儿“我喜欢摆鞋子,我想自己摆”的想法做出了妥协。这样的纠结与挣扎,是教师实践与反思基于幼儿观察的高质量师幼互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在为落实幼儿为本,变革师与幼、学与教的关系,回归育人本质与初心所做的有益尝试。

一双双小鞋子,为我们开启了一名幼儿多彩而迷人的独特生活世界,也让我们看见了愈发坚定而自信地走在与之共同成长路上的教师。

03、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专家点评

视频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既是幼儿园教师又是母亲的特殊视角下对孩子的理解与感受的感受,充盈的满满亲情,既温暖又真挚。

倾听记录帮助这位妈妈正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一开始,孩子将对爸爸的思念感情外化为每晚的哭闹,但并没有引起妈妈的足够重视。在幼儿园,教师以耐心,关心、细心做好每天的一对一倾听、面对面倾诉,像静静的春风、春雨,一日一日的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化解了她小小的心中埋藏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师反馈孩子的游戏故事多次和父亲有关时,妈妈突然理解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视角重新审视孩子。一对一倾听记录帮助妈妈发现了孩子的独立与成长,看到了同伴交往,发现了孩子的社会适应、交往能力的发展;看到了表征内容的不断丰富,发现了孩子的词汇量不断扩大、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促成爸爸也重视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收获了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长期的一对一倾听记录中,妈妈重塑了教育观,从急于求成、以成人视角评判表征好坏,到不加干预,真实感受孩子的发展、和需要,收获了母亲和教师双重身份的满足。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9

探秘课间十分钟

时间总是不停地在往前走,

临近毕业的大班孩子

即将踏入小学。

关于“小学”

这个陌生又充满新鲜感的地方,

孩子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奇和期待

…………

缘起—我们的畅想

时光流转,蝉鸣如歌,大班的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进入小学生活。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的过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活动,随着“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的推进,在谈论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的时候,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孩子们对身边生活的新奇和关切,就是我们课程活动的起点。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幼儿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想法、建构经验、发展能力,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挑战。因此,我们开启了“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探秘活动,开启了一场时间之旅。

初探—我们的讨论

一、什么是课间十分钟?

跳跳:就是可以休息、聊天、游戏的时间。

六六:是不是可以看看书,做一些什么准备?

小宝:我觉得是可以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二、十分钟有多久?

课间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又能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乐乐:我觉得10分钟就是10个60秒。

一一:我觉得10分钟像长颈鹿的脖子一样长。

多多:我觉得10分钟就像从我家走到幼儿园那么长”。

基于孩子们的讨论、表征,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十分钟到底有多长这个概念并不清晰,于是我们先和孩子一起复习了钟表的认识、整点和半点,感知了十分钟到底有多长。通过小朋友们的交流以及老师的讲解,我们对十分钟的时长有了一定的理解。

三、十分钟可以做什么?

六六:我可以喝水。

甜心:可以和好朋友玩会儿游戏。

米朵:我想要画心情日记。

………

设计我的幼儿园“课间十分钟”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课间十分钟”计划,把幼儿园的自由时光变成课间活动,让每个人都更加自主、自由,用自己美好的想象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实践—我们的体验

有了计划的制定,孩子们决定开始实施计划内容,体验活动开始以钢琴曲为信号,当听到音乐停止时为结束信号,之间间隔的时间为十分钟。伴随着老师计时开始的声音,孩子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十分钟”计划,在这十分钟内,孩子们可以尽情的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内容,他们有的画画、有的去阅读、有的照护绿植……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十分钟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能感受到他们自己支配时间的快乐。

绘本分享

自由的10分钟,是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在没有老师提醒的前提下,孩子们需要独立了解时间、自主安排时间,也需要一定的自我管理的意识。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规划、分配自己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然的过渡到新的生活,老师准备了绘本《课间十分钟》,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有效学习利用课间十分钟,比如及时上厕所、为了下一活动做准备、喝水、休息等,也让孩子们更加期待升入小学的课间十分钟。

成长—快乐的收获

这场由小学课间十分钟引发的探秘活动,孩子们对“十分钟”的探索从最表浅的理解含义到深入的制定计划,层层递进,学着规划自己美好的课间的十分钟。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表达与书写技巧,获得了科学的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他们能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相信在一次次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为未来的小学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建立时间观念,成为时间的“小主人”!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10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倾听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更是情感与心灵的互动。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和支持,是理解他们想法和情感最好的方式。倾听能生长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倾听儿童心声,就像雨水浸润幼苗,破土萌发,拔节生长的美妙时刻就在我们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倾听相伴中慢慢发生。

案例一:有创意的门

活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们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的,自主游戏让孩子在探索中对事物进行感知,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体验中获得经验。

在探索碳化积木之后,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老师的建构作品“福园巷子”“实验停车场”和“伦敦桥”。孩子们对自己喜闻乐见“福园巷子”非常感兴趣。在此驻足久久不愿意离去。他们三三两两讨论的非常激烈和高兴。

这是福园巷子,我去过福园巷子。

这里有什么呀?

这里可以吃火锅,还有蛋糕店。老师,可不可以进去玩?

老师,怎么没有酸奶店,我上次和我妈妈去福园巷子还喝了酸奶”。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不休,这也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和创造的空间。

活动实录:

在户外建构活动中,樵樵用许多长方型积木搭建了福园巷子的围墙,留了一个缺口用来做门,然后用两块长方形卡口放在了缺口的两边,但是两个长方形的卡口木板老朝一边倒。

樵樵不禁很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说完,就看他拿了两块小三角形的积木放在“门”内测固定,怎么还是会倒呀?但是樵樵没有放弃,又拿了几块长方形的积木叠加在上面,他小心翼翼的扶住门,终于立起来了。门就搭好了,小朋友都过来玩。

你搭的是什么呀?

这是福园巷子,我们要搭福园巷子。

果果、小怡,我们来福园巷子玩吧。

这个门看着不像门,一点都不漂亮。我们一起把它搭的更漂亮吧。

果果和小怡拿了一个长方形的积木放在门上面,樵樵的表情有点紧张:小心点,别弄坏了。果果又拿了半圆形的积木、放在上面,但是她发现直接放不上去,于是用了一根较长的木板,也不是很满意。经过再三选择她用了一根长度适中的木板。现在看起来有创意多了,但是果果还不满足,她拿来了小圆柱形、三角形的积木慢慢地放在上面,此时能看到果果和小怡对自己改造的大门非常开心。

但是一会儿,她们又突发奇想,于是两个人边摆弄边商量,她们不仅将中间的门上的造型换成了更高难度的垒高和架空,就连门的两边也做成了圆柱形和三角形垒高,这个大门错落有致,果果和小怡激动地让朋友们都过来看,大方给朋友们讲解自己的成果,非常的有成就感,孩子们也被这所大门深深的吸引“哇!真漂亮,你是怎么做的?”“好好看呀”樵樵看到自己的大门变得这么漂亮,也投来赞许的目光。

教师反思:

1、不断调整,感知材料的特性

在建构游戏中,孩子能够根据游戏的需要和材料的不同特性来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获得了材料如何选择的经验。如:在探索如何让门更加稳固,把三角形积木换成了长方形的积木进行加固。门好后,果果也不停的调整木板的长短,孩子感知到了门的大小,以及木板的长短的特性,成功的搭建了稳固大门。

2、从简到繁,满足游戏的需求

孩子们喜欢在自己搭建的空间里玩游戏,从简单走向繁华的搭建过程,是孩子们依据自身游戏的需求不断创造的过程。樵樵简单的将大门搭好之后,孩子们对大门上的造型、和两边的造型都在不断的尝试创造。

3、连续建构,展现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搭建游戏的过程中体现了孩子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孩子对大门稳固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对不同积木的稳固性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与尝试,体现了孩子的坚持性、积极主动性和敢于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一次一次调整后孩子最终获得了成功。

4、观察倾听,收获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搭建游戏时通过观察、倾听、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再依据情况适时的介入指导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陪伴孩子获得成长。

在后续的建构活动中,调整给予孩子的支持:第一,提供大门、商店、街边场景图片,让孩子丰富的感知,在建构区投放丰富的搭建材料,支持孩子有创造性的搭建;第二,为孩子提供绘制设计图的材料,为搭建做好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搭建;第三,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孩子游戏情况,在总结分享中引导孩子学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进行建构游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发现并给予引导,当孩子止步不前时带领孩子突破“瓶颈”,给建构游戏带来新的突破与创新!

案例二:沙堡怎样垒

活动实录:

户外游戏时间,中班的孩子们提着自己的沙滩工具来到沙水区,他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在卖力地挖沙坑,有的在用水搅拌沙子。我看到有两三个小女生在埋头苦干且喃喃轻语,我走上前去听在讨论什么,她们似乎在垒沙堡,但好像遇到一些困难。

我并不打算直接介入她们的游戏,我选择了其中一名小女生晨晨进行了询问,原来她们想用水桶作为模具垒搭出造型不一的沙堡,这个想法有意思,当我还没来得及继续问时,晨晨又告诉我,她之前用手去垒沙堡,但是沙堡垒出来总是尖尖的,像个三角形,她觉得并不像城堡。所以这次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垒,这样她们可以相互使用对方的工具,她们想尝试用不一样的水桶垒出不一样的城堡。

孩子的思维在一次次游戏中打开了,她们为自己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可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晨晨告诉我,她们尝试用水桶垒了好几次沙堡,但总是在模具取下时或在取下几秒后沙堡就倒塌了,这是旁边的菲菲说道:

是不是这个水桶太高了,城堡也高了,城堡高了它就倒了。

那我在沙滩玩的时候怎么见过有人垒的可高了也没有倒呢?

我听她们争论了一会儿,然后她们二人提着各自的水桶和工具换了一个地方,我随即跟了过去询问她们为什么更换地方,晨晨告诉我说她想试试别的沙子能不能垒出城堡。她们二人又操做了好一会儿,这次似乎有些眉目了,虽然沙堡依旧有些残缺且裂纹明显,但相较于之前已经很不错了。晨晨和菲菲高声呼喊我和其他小伙伴看她们的作品,这时我又问她

你认为为什么这次会成功呢?

因为换了沙子,因为沙子是湿的。

沙子要加水,加水就不会倒了。

教师反思:

我惊叹于孩子们的探索能力,沙坑游戏是一项稀松平常的户外游戏,我们仅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孩子们的吵闹,看到的仅仅是弄脏的鞋袜和湿漉漉的衣袖,但是如果我们将自己同样置身于孩子的游戏中,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真正的意图,我们会看到他们的思考,也看到他们的坚持。

倾听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孩子思维进展的过程,为教师解读儿童游戏行为提供支持。倾听的过程是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现个人思维,使成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过程,他们组织语言且进行有意识的回忆和反思,这些在不经意间使孩子的语言,思维,社会交往方面的关键经验得到提升,并对教师发展的去评价幼儿和自我评价提供了实效性帮助。

案例三:杯子坏了

活动实录:

这天孩子们到了集体喝水的时间,有几个孩子突然跑到我面前大声说:

老师老师,刘子兮把杯子弄坏了。

然后大家伙都开始用手指着他。其中一个孩子嘴上还说着:

都是他这个讨厌鬼。

接着其他的孩子们都开始附和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我立刻走到刘子兮的旁边,孩子红着脸举着坏掉杯把的杯子对我说:

老师,不是我弄坏的。

“就是你弄坏的,就是你弄坏的。

旁边的小朋友们一听,立马不干了,都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刘子兮一听小朋友们的指责,立马委屈的眼睛都红了,大声说:

就不是我,就不是我。

班里孩子们这时全部聚集在刘子兮身边来。看到这个情况,我安顿好孩子们,把刘子兮带到教室一个安静的地方,轻声问道:

你能告诉老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

老师,不是我弄坏杯子的,我刚把杯子拿起来,那个就坏了,真的不是我。

老师相信你,不会故意把杯子弄坏的,小朋友们没看到,所以冤枉了你,给大家解释清楚就好了。老师带你去好不好?

当孩子听到我说的话时,我看到孩子本来低下的头,暗淡的眼睛突然有了小星星。

教师反思: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关注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要求和身心健康为前提,通过深入观察,认真倾听,让幼儿与教育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在这次事情中,我没有片面的听取大部分孩子的看法,而是通过观察和谈话来了解情况,做进一步处理。在受到大部分孩子的指责时,孩子的心里又惊慌又委屈,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影响,我先安顿好孩子们,在后面让刘子兮把事情解释清楚,有了我站在孩子这一边,他就不再胆怯,能大胆的去表达自己。

倾听幼儿是用心去倾听,去感受;是用爱去倾听,去传达。爱就从沟通开始,让爱与教育同行,与孩子相伴成长。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为了贯彻落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践探索,我园聚焦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在日常活动中倾听理解幼儿,来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发展。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让我们看见孩子,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11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教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每一种都应该被倾听与理解;

孩子有一百种游戏,每一种都应该被尊重与看到;

教师也有一百种支持,一百种倾听的方式……

在日常活动中,学会倾听理解幼儿,能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故事缘起——谁踩了我的影子?

一次散步过程中,萱萱跑来和我告状:“小雅打我!”小雅说:“是她踩到了我的影子!”“我只是想和她玩一玩。”“小朋友的影子可以踩吗?”我们组织了一场讨论。萱萱说:“不可以,踩影子就是踩我!”睿睿说:“不可以,踩了影子它会疼的。”凯凯说:“可以,我们只是和影子做游戏而已。”小雅说:“对呀,做游戏是不要紧的。”

听到幼儿如此热烈的讨论,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影子的浓厚兴趣,也意识到现阶段他们对于影子的认识还较为浅显,《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于是,我们再一次与小朋友进行了交流……

二、耐心倾听,支持引导

01:倾听幼儿,关注兴趣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我们再次带领幼儿在户外与影子来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戏,只看见有的小朋友三五成群,依旧开心地玩着相互追逐,互相踩着对方影子的游戏;有的小朋友对着地上的影子摆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造型;有的小朋友一圈一圈地转着,看着自己不同方位的影子,陷入沉思……

回到教室后,我们组织幼儿展开了一次关于影子的讨论会。

教师:

“刚刚在和影子玩的时候,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

睿睿:

“我做什么影子就做什么。”

萱萱:

“不管我跑的多快,影子都能跟在我后面。”

淼淼:

“我和潼潼两个人的影子可以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影子。”

涵涵:

“早上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教师:

“那对于影子,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小雨:

“为什么影子总是跟我粘在一起,它能和我分开吗?”

承承:

“为什么有时候影子会很长很长,有时候又会变得很短很短?

02、家园共育,促进成长

在了解了小朋友们对于影子的好奇点与兴趣后,我们也将其作为走进幼儿心灵、支持幼儿发展的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持续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结合家长协助,随时倾听幼儿需求并及时回应,促进幼儿进一步对影子的认知。

我们将幼儿对于影子的困惑设计成了一个关于影子的调查表,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关注幼儿对于影子的兴趣点,与幼儿一起获得关于影子的新经验。

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绘本活动《爸爸的手影戏》、体育活动《踩影子》等,通过家长与幼儿、师幼以及幼幼之间的讨论交流,相互倾听我们知道了:物体在光的后面就会有影子;光照的角度影响影子长短;影子不一定是黑色的等知识。

三、快乐游戏,获得经验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课程应能够吸引孩子专注地投入活动,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使活动更加有效,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在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及兴趣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展了以下影子探索游戏:

01、游戏一:影子去哪里

底板上有四个地点,分别贴在上下左右四个不同的方位,用手电筒从不同方向照射底板中央的小人,让小人的影子到达底指定地点。

02、游戏二:皮影表演

利用光影原理,将绘本故事以皮影的方式展现出来。

03、变大变小

在游戏中不断移动手电筒,探索发现影子变化的原因。

03、亲子共玩

小朋友们对于影子的探索乐此不疲,在家里和家长也玩起了关于影子的游戏。“孩子很喜欢玩这个游戏,这种小游戏还能交给孩子知识,挺好的。”这是家长在与孩子游戏过后,给予我们的反馈。

四、老师的思考

在此次的活动中,家长与老师既成为了幼儿的倾听者,也成为了幼儿影子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通过家园的共同协作,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关于影子的认知经验;通过持续倾听、仔细观察与及时的关注、回应、支持,促进了幼儿科学探究、操作实践、观察记录等能力的发展。

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只需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就好。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案例 篇12

01、活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应当把游戏还给儿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沙子变化无常又易于掌握,它有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沙水对于孩子来说充满着“诱惑”和“惊喜”。沙池初建成时班级孩子特别期待能去玩,当时正是冬季,小班孩子刚入园不久常规、语言表达以及自理能力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出于“担心”一直没有带着孩子去玩。直到三月初带孩子去玩了后,他们的游戏状态让我感到惊讶,我所担心和认为的都是没有真正放手的表现,而放手让孩子真正做自己游戏主人时,他们会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发现。基于孩子的兴趣和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游戏空间,孩子们真正开启了一次有趣的沙水之旅。

02、游戏过程与实录

自由探索,体验乐趣

初次体验,孩子的游戏目标不明确游戏刚开始时,孩子们的兴趣十分高涨,相比起游戏前的计划,孩子们像潮水一样涌进沙池,挖、铲、自顾自的游戏,少有合作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不一会就失去了兴趣。“老师他抢我的水桶,老师他踩我堆得房子……”场面有些混乱……

教师思考分析:由于这是初次探索沙水区,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玩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一直很开心,但玩法单一局限于用铲子挖沙,对沙子的特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与同伴合作的经验非常少。

沙与水的结合

今天符芝溪激动的跑来跟我说“老师,我发现旁边的水龙头有水!我想要水和沙一起玩。”接着旁边的胡酉沅说:“我刚刚就是用小水桶接水,然后倒进来,水和沙子就在一起了。”说完两个小朋友就开始用小水桶接水,每接满一桶水就全部倒进沙子里,倒进去的时候符芝溪还开心的分享着:“倒水咯,把水全部倒进去了。”我看见她用小桶装了六七次后,便跑过去拉着胡酉沅的雨衣说:“我们一起来倒水吧!”两个小朋友乐此不疲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提水——倒水的动作,沙子从干沙变成了湿沙。两个孩子开心的用手摸着湿沙,笑了起来。他们开心的跑过来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老师,我发现一个好神奇的事情,水倒进沙子里就不见了,沙子还变成软软的了,像棉花糖。”

教师思考:在游戏中,符芝溪主动邀请了同伴参与游戏,在反复的过程中发现了沙子的吸水性。几个孩子在挖、摸、搓等直接感知中了解到了沙子不同形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了更加深入的让孩子与多种材料互动,在游戏结束后的回顾环节,我找了一个瀑布流水的视频,去和孩子进行探讨:水是怎样流下来的呢?孩子们积极的参加讨论,大胆猜测了水流下来的原因。

借用工具,尝试引水

在前几次的游戏和回顾中,符芝溪开始有了新计划,这一次她召集了一个新伙伴加入。是先挖水坑还是先倒水呢,三个小朋友没有进行协商。符芝溪用小铲子挖水坑,胡酉沅用小水桶倒水。在游戏进行了十五分左右时,符芝溪跑过来哭着说:“我不要玩这个游戏了,我一个人都挖不好。”这时胡酉沅看见了马上说:“我们一起来挖,我帮你!”在他们挖出一个能看见的小洞后,我悄悄的从材料柜中拿出了一个剖面管放在他们能看见的位置引起他们的注意。符芝溪发现后,把剖面管架在了水管上,另一个手控制水龙头,玩着冲水的游戏。胡酉沅站在水坑后面,大喊:“符芝溪,快让水流下来!”水是哗哗的流了下来,可是水并没有流进水坑。张致芃说:“要开大点,才会流下来。”这次符芝溪听了建议后把水龙头开到了最大,可是水从剖面管旁边流了出来还是没有流到水坑里。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遇到了问题。这时我指着工具柜说:“这么多工具能用到吗”?符芝溪马上说:“再拿一个剖面管拼起来吧。”张致芃好像跟他意见不一样,他说:“肯定也不行!我们可以重新挖个水坑。”在他们的讨论下,我鼓励着他们都试一试。这次张致芃把水坑挖在更靠近水的地方,符芝溪和胡酉沅也增加了一根剖面管,他们想办法把两根管子拼接起来。可是再次遇到了问题:他们发现周围小朋友太多,管道放在地上,一会儿就被走来走去的小朋友撞歪了。符芝溪说:“胡酉沅,你来扶着,别让他们弄坏了”。张致芃也在旁边大喊着:“小心点,别踩到我们的东西!”这次水是流了下来,流进了水坑,可是大家都发现只有一点点水流了进来,其他的水都从剖面管旁边漏掉了。符芝溪说:“再加一根吧!”从一根增加到了三根剖面管。开水的时候他们发现:水还是会从管道拼接处流下来。张致芃这时抓来一把沙,想用沙把接口堵住,但是一开水沙子马上就被冲走了。

教师思考:教师引导是幼儿游戏推进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第一次符芝溪哭的时候,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当了倾听者并给予鼓励。胡酉沅的表现也特别让我惊喜,我想这段时间的游戏,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默契。一开始他们是通过水桶等容器来接水,并没有注意到水池旁边放在材料柜的半剖管,相对于水桶,半剖管更有利于幼儿感受沙和水的流动性,于是我将半剖管拿出来放到沙池的一旁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半剖管的加入扩展了幼儿的探索空间并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游戏中一开始我不理解张致芃说的重新挖个水坑的原因,后来再他尝试过程中我发现了他说的重新挖个水坑,是把水坑挖到更加靠近水的地方,他觉得这样会更好让剖面管的水流进来。通过这个行为也能看见孩子们在游戏中是在思考和不断发现问题的。这次我拍下了他们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结束后,我组织了幼儿进行观看。我发现孩子们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探索过程的,在我们讨论到:为什么水会流出来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也根据生活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给他们提出了解决方案,还有的孩子说明天也要去玩这个游戏。

齐心协力、引水入河

上次剖面管给他们带来了游戏的新动力,这次游戏他们增加了圆管,可是圆管到底放在什么位置呢?一开始他们拿了两根圆管,把剖面管放在中间。可是尝试后发现:还是把中间的剖面管换成一根圆管拼接更容易控制水流,也不会有很多水从管道旁边流出来了。这次引水成功后,他们都特别开心,这时符芝溪告诉我说:“水太多了流进小水坑,水就全部流出来了,把沙坑淹了。”游戏陷入了瓶颈期,几个小朋友开始观望周围的小朋友,东看看,西瞧瞧。这时我故意走到他们旁边和刘老师聊天,做动作示意着:“上次我们看到的视频瀑布上的水从高处,流下来后就进入小河流了,小河流的水就会一直往下流。”这时符芝溪突然站起来问:“小河流是什么样的?”胡酉沅说:“弯弯的,像小蛇。”这时几个孩子哈哈大笑起来,好像是有了新的计划。符芝溪说:“那我们来挖小河吧,一起来帮忙呀!”几个小伙伴在她的召唤下,干劲十足开始了挖小河。

第一次挖好了,孩子们发现水能流下来,但是流得不远。他们决定继续挖,挖出一条长长的小河流。这次他们召集了更多的伙伴,杨星豪和龚诗萌也加入了其中。胡酉沅在旁指挥着大家,因为他发现有些小伙伴把挖出来的沙继续放在了旁边,所以挖出来的小河形态不明显。在第三次尝试的时候水能流很远了,但是水会从河道旁溢出来。这时刘老师拿着铲子也参与了其中,刘老师挖的小河很深并且也更宽了。符芝溪看见后也决定要再把小河的河道重新调整一下。这次几个小朋友有了新的分工,符芝溪、胡酉沅负责在小河旁巡视,张致芃负责控制水的开关,杨星豪要保护好水管拼接处不能断开。几个小朋友准备好后,符芝溪大喊一声“开水呀”,就看见水龙头里的水哗哗从管道流到小河里,一阵“哇、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一次次玩着小河流的游戏。当发现河道被水冲的不够深不够长的时候,大家又继续挖。“水流的好快呀,小水花都出来啦,太好玩啦!”游戏也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继续进行着。

教师的思考:当孩子陷入游戏瓶颈期的时候,我通过与刘老师交流的方式来引发孩子的思考。在这一次的游戏中,他们反复拆装,与材料充分互动,发现原来“漏水”的原因是管道接口惹的祸。他们在探究管道的连接点和角度上,虽然遇到新的麻烦,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游戏。小班幼儿的游戏更多的是独自游戏,但是通过这个案例我看到幼儿合作游戏是能实现的。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与材料、同伴都得到了宽松环境的支持,开展了自主探索。最后成功引水入河给孩子带来了游戏的愉悦感及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新计划产生,游戏升级

时隔一周,符芝溪、胡酉沅几个小朋友还是对小河流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他们带动着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其中,这几个孩子成了“帮帮团”在同伴玩小河流游戏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来协助进行游戏。这天符芝溪突然发现了材料柜的架子,她把架子拿出来仔细观察了很久。她和胡酉沅讨论着:“这个架子是用来干嘛的?可以放在沙池里面吗?”说着他们跑过来求助我:“老师,这个可以玩吗?”我答应到“可以玩的。”得到我的回应后,胡酉沅也在柜子里面拿了一个架子,两个小朋友选场地的时候胡酉沅说:“拿的时候小心一点,不然会打到人的。”两个小伙伴专注的研究着,他们想把架子插进沙子里面。可是试了几次,架子都倒下了。于是符芝溪和胡酉沅拿来了铲子,他们用铲子铲出一条小缝缝,再把架子放进去。放进去的时候,符芝溪还在说着:“要压一压,把它压进去,不然就倒下了。”符芝溪告诉我,他们要玩瀑布的游戏,要让水从很高的地方流下去。他们摆动着圆管,反复尝试着怎样把圆管放在架子上。新的计划产生,游戏也在不断升级……

教师的思考:游戏中和游戏后,教师都需给予孩子充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符芝溪和胡酉沅在积累了相关经验后能够大胆的在集体中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同时用绘画的形式表征。在其他孩子游戏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主动帮助他人,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在游戏后的生成活动中,我帮助孩子们梳理游戏中的发现,鼓励符芝溪胡酉沅等孩子善于发现、敢于尝试的优秀品质,并与班级孩子共同探讨管道拼接和引水的方法,从而促进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提高。

03、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游戏特点

沙水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探索性和自然性、创造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沙水游戏操作简单便捷,幼儿能尽情释放天性,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低结构的沙与水,既有流动性,又有可塑性,能为幼儿带来听觉、视觉与触觉等感官体验。在游戏中,孩子们与同伴一起探索和交流,对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获得的发展

1、喜欢探究,对周围的事物有探究欲望。

小班幼儿喜欢在反复的游戏中感知有趣的科学现象,看似简单的引水入池对小班的幼儿并没有那么容易。在游戏中,幼儿感知水流方向,为了让水顺利从管道流到小河中,他们不断思考,寻找解决办法,调整半剖管的高低让水顺利流动。幼儿在自主探索中,经验不断积累,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2、专注游戏,学习品质不断形成。

《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热情投入游戏时,学习品质在发生,在形成。在整个游戏中,幼儿积极寻找办法来引水入池,他们遇到困难能够不断尝试,不断调整。我看到了他们的坚持不懈、专注和思考,协商与配合,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品质。同时在游戏一次次解决问题中感受着自信和成长,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教师的启发与反思。

1、放手游戏、解读游戏、回应游戏。活动要不断追随孩子们的兴趣而调整,教师要做合格的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和支持者。在这个系列游戏中,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次都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考,将游戏玩得越来越精彩。

2、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平行式介入和交叉式介入方式三次支持引导了孩子顺利进入游戏,给予孩子自主探索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了支持和引导。

3、初次探索沙水游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一直是属于紧绷状态的,一方面放不开手的因素较多,另一方面也比较担心孩子不会玩。所以过程中我们也找了很多玩沙水的视频图片引导孩子去观看。这样的方式也确实在游戏中局限了孩子的自主发现和思考,有点刻意行为。作为游戏的支持者与引导者,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发现失败的原因,让幼儿自主地探索更多的游戏玩法。鼓励合作游戏,而不是自作主张的让他们合作。在问题解决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强他们游戏自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