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事迹材料 篇1
钱学森生前一直坚持不准给他写传。有人曾经想写,他知道后十分严厉地说:“我还没死,你们急什么!”
1991年钱老满80岁,正好这一年中国科协要换届,钱学森将退出所有一线科技工作。为了表彰他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贡献,中央酝酿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但整个酝酿过程钱学森一无所知,授奖仪式在10月16日举行。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10月10日这一天,有关人员才向他本人报告。对于这么高的荣誉,钱学森态度冷静,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授奖仪式之后,新闻媒体出现了一个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
那几天,涂元季秘书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上午,钱老把他叫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在忙啊?我们办任何事,都应该有个度,这件事(指对他的宣传报道)也要适可而止。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的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就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
涂元季坦率回答,听到了一些不同意见。“有的年轻人说,怎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都落实到钱学森一个人身上了?”
钱老立即说:“你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说明这件事涉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奖励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所代表的那个集体,那一代人。所以,‘钱学森’这个名字已经不完全属于我自己,我得十分谨慎。在今天的科技界,有比我年长的,有和我同辈的,更多的则是比我年轻的,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伤了别人的感情,影响到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那就会涉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所以,要适可而止,现在应该画个句号了。请你马上给一些报纸杂志打电话,叫他们把宣传钱学森的稿子统统撤下来。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宣传了。”
涂秘书回到办公室,立即照办。《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都表示尊重钱老本人意见,明天不再见报了。有一个杂志,他们也表示尊重钱老意见,但下期的稿子已下厂排版,有两篇回忆与钱老交往中受到教益的文章,不好撤下来。
钱老闻知后说:“这样的回忆性文章都是在一个人死了以后才发表的。我还没死,他们急什么?”秘书赶紧打电话告诉该杂志的主编:“钱老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天大的困难你们去想办法克服,但稿子一定得撤。”
在钱老毫不客气的坚持要求下,宣传他的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从那之后,所有想出版刊登钱学森传记的组稿活动,都被钱学森办公室拒之门外。
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因为钱学森党性极强,他对党交给的任务从来没有半点含糊。有一年,《中共_人物传》要求写一个关于他的几万字的传略条目,他听说《中共_人物传》是经中央批准的,就不再坚持己见了,但他把涂元季叫到跟前叮嘱:“写传不是为写而写,更不能为个人歌功颂德去写传,而是要通过写传反映一个时代,反映我们党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导以后的工作。所以,第一,要实事求是;第二,千万不要写出矛盾来,我决不和任何人争功劳,特别是关于我们国家‘两弹一星’。我过去多次讲过,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本人只是恰逢其时,回到祖国,做了该做的工作,仅此而已。这就是我的观点,是实事求是的观点。你要按照这个观点去写。”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两弹一星事迹材料 篇2
冲破重重阻扰 毅然回到祖国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的志向。
1935年,24岁的钱学森赴美留学,193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远赴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被誉为“航空鬼才”的大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学习航空理论。1939年获得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校任教。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在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后来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于受美国_的影响,被美国政府无理拘押,并限制回国。
1955年10月,被美国政府监禁长达5年的钱学森经过不屈的抗争,冲破重重阻扰,在祖国的营救下,得以回国。当船离开美国时他说:“我很高兴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既是他冲出牢笼、渴望回到祖国的肺腑之言,更是他留学二十载,终于能够实现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生誓言。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望着百废待兴的祖国,他迫切希望自己早日融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份子。他把如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期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5年来所呈现的繁荣发展壮丽景象让他感到惊讶,与他1947年回国探亲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国家政权稳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蒸蒸日上,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共产党的领导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党的事业伟大而光荣,而他个人只有依靠党组织,参加党组织,才能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必须尽快向党组织靠拢,并成为其中的一员。
回国不久,钱学森就提出了入党申请,并且实现了入党的愿望。1958年9月24日,钱学森在多次深入剖析思想认识,并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和所里广大科技人员的真诚帮助后,填写“入党”,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1958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支部召开有部分群众参加的支部大会,全体党员一致同意钱学森入党。次年11月12日,力学所支部大会一致通过钱学森转正。钱学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正式党员,这让他激动不已。此后50年无论是“两弹一星”事业还是金色晚年的科研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他完全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远跟党走,为党工作,毫不贪享私利,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书写了一名爱国科学家、一名共产党员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
1955年10月28日,从美国返回祖国的钱学森到达北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等迎接
敢于担当的科学精神
1955年初冬,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任院长的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陈赓拍案大呼:“好!就要你这句话!”
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十分落后、人才极为匮乏,甚至第一辆汽车都没有造出来,除他之外更没有人见过导弹长什么样的现实,他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带领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勇于攀登,使“两弹一星”事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行的发展规划……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点上,无不体现着他敢于担当的胆识和气魄。1960年,当“东风一号”导弹研制工作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苏联撤走全部专家,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聂荣臻元帅急切地问钱学森:“你觉得我们的事业还能继续下去吗?”钱学森坚定地说:“能,当然能。”在苏联专家撤走仅仅83天后,在他领导下的“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6年10月,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了举世震惊的“两弹结合”热核试验。在导弹与原子弹对接现场,钱学森和聂荣臻元帅等领导谈笑风生,直到原子弹与导弹对接操作全部完成他才离开。作为这次试验的技术总负责人,他的无声行动给现场操作官兵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82年退出国防科技一线的钱学森,把科研工作迅速转到一个充满荆棘和风险的新领域—社会科学研究。他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又必然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创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建了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关系,其阐述的科学技术十一大部类,从纵向分为三个层次,而其最高层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一位科学家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钱学森多次说过:“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
他姓钱却不爱钱,钱学森把一生获得的几乎所有奖金和大笔收入都捐了出去,或者是交了党费。1958年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给学生上课时,发现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连计算尺都没有。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在美国所著《工程控制论》翻译成中文出版的稿费,加上购买的公债共计11500元,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给学生买计算尺和其他教学设备。1994年钱学森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00万港元,支票还没有拿到手,委托书都已经写好,把钱捐给了中国科协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造福西部人民。在他的一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他不恋权,钱学森本人说过,要不是工作需要,他什么官也不愿当。他不仅主动坚辞五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科协第三届主席、学部委员等职务让位给年轻人,就连对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也是这样。组织上多次要给他换房子,他都婉言拒绝,并且说“我现在的条件比同船回国的人好多了”。他一直居住在航天大院一个普通单元房子,直到去世。
一直以来,钱学森把自己当成普通科技人员,只想为国家做点事情。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他在领奖发言的时候提到,他一生中有三次无比激动的时刻:第一次是早年在国外时,在学术上超过了自己的导师,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第二次是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于1959年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他和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以及史来贺并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当别人称他为“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时,他马上纠正并多次重申,“像导弹航天这样的‘大科学’,是一项成千上万人的事业,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集体的努力是谁也干不成的。还是那句话,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
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钱学森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目标,始终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不仅始终坚信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而且十分注意从党报党刊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国家社会发展,乃至世界风云变幻的方方面面。
党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1958年创刊号,到后来改名为《求是》杂志,他每期必读,直至去世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八份报纸是他每天必读之物。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亲手做剪报,共有629袋之多,剪报资料近十万份,所涉及的内容之广泛让人叹为观止。
中央文件、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等,他不仅认真记录,而且领会深刻,活学活用,贯彻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与此同时,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但凡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单位发来的意见征询稿,他都非常认真地阅读,积极给与科学的建议。平时也经常把自己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新思考当面或写信向中央领导或有关单位反映。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品质,使他的思想不断升华,境界不断提高,从早年的一位爱国者,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进而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科技界的楷模。
回顾钱学森的一生,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以及人类发展事业。他用一生抒发着自己的家国情怀,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为自己许下的诺言奋斗。他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两弹一星篇
两弹一星事迹材料 篇3
他,用辉煌的成就照亮了一段历史,用自己的力量感动了一个民族。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这位伟人,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他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他为中国导弹制造与火箭发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老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坚持真理、严谨求实,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是真正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钱老一生的光辉事迹中,有两种精神一直在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一便是他那崇高的爱国情怀,钱老在他事业辉煌的时侯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为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当下以能拿到美国“绿卡”为目标的所谓社会精英们来看,都可以把钱老看作“神”了。这一对比不得不让人汗颜,不得不从心底由衷感概钱老的伟大和不凡!“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更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钱爷爷说得对,我们是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国家,我们有中国的领导者。
听到钱老说这句话,我心中不禁发自内心地对钱老感到敬佩,对他这炽热的爱国之心感到无比的佩服!现在我们身边的人们都梦寐以求出国深造,可向钱学森这样有优厚条件的科学家又为什么在祖国最困苦的时候迫切回到祖国?我明白了,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也同样有着崇高的爱国情怀,即使待遇多么优厚,钱学森还是下决心回到祖国。他们想让祖国繁荣富强,这种对祖国的怀念是不可替代的,热切的心在一直激荡着。这些人们,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建设祖国,这是爱祖国的表现。可现在我们都盼望出国,难道希望出去留学就不爱国吗?我认为:不是,因为现在,咱们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下,人们出国留学是为了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与能力,为国争光,更好的报效祖国。如果是我,也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出国留学。
但是身在异国,我们热爱祖国的心是不会变的!暑假里,我和爸爸特地去钱老的故居参观了一番,钱学森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社区方谷园二号。我们穿过马市街,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很快就来到方谷园二号,这就是钱爷爷的故居。这房子白墙黑瓦,周围绿竹环绕,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二层过街楼式的木屋民居。据说钱老小时候就住在第二进房子西侧那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钱老的故居显得那么整洁和雅致。中间的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张遗相,遗相上的钱爷爷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还在望着我们。遗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祝钱学森同志永垂不朽。遗照的左右两边写着;一代伟人颂扬华夏外交之雄,两弹一星成就中国行天之父。周围还放着菊花花篮。大家默默的从灵堂走过,一片庄严肃穆。
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祖国、为国着想、奉献自己力量的好少年。
两弹一星事迹材料 篇4
1964年9月的一天,于敏给正在首都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奇怪的电话:"我们几个人打了一次猎,打下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听完喜出望外:"你们是不是美美吃了一顿?"
于敏回答:"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下制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邓稼先马上答应:"好,我立刻赶到你们那里。"
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旁人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
其实于敏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邓稼先汇报氢弹的秘密研究工作,意思是"氢弹的理论研究有了突破。"
当于敏将整理出来的方案再一次向大家报告之时,所有同事们欢呼雀跃,高喊着:"老于请客。"虽然没有"松鼠肉"吃,但从北京坐飞机匆匆赶来上海的邓稼先和于敏请所有的同志们吃了一顿大螃蟹。
在"两弹一星"的元勋功臣之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科学家,而于敏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曾为新中国的氢弹事业隐姓埋名30年,他是我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他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在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之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在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小职员,母亲也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少年于敏聪慧而沉稳,他喜欢读中国历史和诗词,崇拜的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鞠躬尽瘁,敬佩的是岳飞的精忠报国、至死不已。这些英雄形象,一直影响着于敏的成长过程。
少年于敏是在抗战和军阀混战的硝烟之中成长起来的,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之上,一定会有诸葛亮、岳飞这样的盖世英雄出现,他们会带领着人民荡寇平虏,重振河山。少年的他不会预料到,半个世纪之后,自己就成了这样的盖世英雄。
1944年,他考进了北大工学院,后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师从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张宗燧教授和胡宁教授。两位教授对于敏的评价很高,1951年,两位教授将尚且还在念研究生的于敏介绍给钱三强和彭桓武两位科学家,于敏顺利进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之中。
1950年,美朝战争爆发,美国因为手握核武器有恃无恐,甚至以此威胁中国。很多人不知道,在这场战争之中,美军的统帅麦克阿瑟曾经建议用核武器来袭击中国。于敏称美国这种行为是"核讹诈"、"核威慑",这可不是报纸上说着玩儿的。
那时候的于敏还没有想到,他的命运已经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转变。
1961年1月的某一天,北京城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正在忙碌的于敏被钱三强叫过去谈话。简单寒暄几句话之后,钱三强开门见山:"我国现在要开始氢弹研究了,希望你来担任科研小组的副组长,今天我就是来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任务下达,于敏有点意外,甚至还有一点不解。因为当时于敏正在进行原子核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已经有了显著的成绩。
1955年,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后来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代表团团长朝永振一郎对于敏的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国之后立刻写下文章发表,称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10年,正处于随时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刻,如果这个时候开始氢弹方面的研究,就意味着他必须要放弃手上的阶段性成果,抛弃一片光明的未来,转向氢弹的研究,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氢弹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务艰巨,还需要严格的工作,研究者们必须隐姓埋名,多年无法和家属取得联系。即便如此,于敏还是马上表态:"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于敏坚定选择了国家利益。英姿勃发的于敏,就这样挑起大梁,开始锻造"国之重器"。
氢弹所有的研究工作必须从零开始,当时中国不仅仅要面对美国的压制,中苏的关系也已经破裂,如果中国不加紧时间研究出自己的"国之利器",那么美苏霸权主义将永远牵制着中国外交的一举一动,原子弹和氢弹将永远成为悬在头顶上的乌云。
当时我们国家的研究人员们能够查阅到的国外资料是很少的,于敏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努力。当时他们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而这台计算机绝大部分时间是安排给原子弹研制计算的。这台计算机性能非常不稳定,短暂的使用时间,一旦机器出现故障,结果出现问题,就要重新开始计算,唯一节约时间的办法就是每过一段时间保存一次数据,一旦机器出现了跳动,就把保存在计算机磁鼓里的前一条数据拿出来作为初始条件重新计算。
氢弹的研制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计算机条件有限,于敏只能带着全体成员,一人拿着一把计算尺人工计算。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一算就是十几个小时,有的时候大家都下班了,于敏还在忙碌着。
在上海研究的近百个日日夜夜之中,于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氢弹的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立刻进入了试验准备工作之中。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时75个月,苏联用时48个月,英国55个月,法国是102个月,而中国只用了32个月,堪称奇迹!全世界都知道,氢弹只有两种构型,t-u构型和"于敏构型",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都是用的前者,只有我国用的是"于敏构型"。
彭桓武院士生前曾经回忆,当时于敏研究氢弹只能靠自己,没有老师带他入门,国内当时也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所以于敏的工作是开创性的。
当人们将这份光荣归功于于敏,称于敏为"氢弹之父"时,于敏拒绝了。他认为核武器的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的是多种学科和多方面的力量齐心合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敏幽默地说:"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而当年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何祚庥院士则认为,于敏是中国氢弹构造的主要发明者,他曾经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研究氢弹的小组是一支11人的足球队,于敏就是教练和中锋。
于敏完成了历史和时代交给他的使命之后,本来想要回去做基础研究。80年代后,彭桓武、邓稼先等骨干相继离开了九院。于敏知道,他不能走。国家有了核武器,但性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曾经带领着同志们攻破难关、从无到有的精英人物一个个离开,总要有一个人承担起开发第二代核武器的重担。
1980年,他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在80年代,他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了第二代核武器。
两弹一星事迹材料 篇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同志,因病于__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同志19__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23年9月,他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他抱着科学救国和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他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1934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他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此前到杭州笕桥飞机场和南京、南昌飞机修理厂实习1年。1936年9月,他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世界着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的学习研究,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同志先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教授,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等职,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他与导师共同完成的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的“卡门-钱近似”公式,使他在28岁时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独立完成的《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的研究》,使他在航空技术工程理论界获得很高声誉。他提出的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设想和科学预见,尤其是执笔撰写的有关美国战后飞机和火箭、导弹发展展望的报告,奠定了他在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领先地位。他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同志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1948年,他为了准备回国,退出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辞去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的`心情更加急迫。1950年夏,为了顺利返回祖国,他向加州理工学院提出回国探亲,但临行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他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在_、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经过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国际友人的热心援助,冲破重重阻力,于1955年10月回到祖国,并立即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1958年10月,钱学森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55年11月起,钱学森同志为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深入东北地区有关厂矿、大学和研究所考察调研,召集国内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座谈讨论,统一建所思想,明确建所方针,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领导组建了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钱学森同志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同年2月,在周恩来总理鼓励和支持下,他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56-1967),钱学森同志担任综合组组长,主持起草建立喷气和火箭技术项目的报告书,为推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工业、农业、国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钱学森同志参与筹备组建我国导弹航空科学研究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钱学森同志任国防部五局第一副局长、总工程师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后又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长,担负起新中国导弹航天事业技术领导工作的重任。研究院成立之初,在组建液体导弹研制队伍的同时,钱学森同志预见性地组织科技人员探索固体复合推进剂,为后来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地地战略导弹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他还设立空气动力研究室,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机构。
两弹一星事迹材料 篇6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5成员之一。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火箭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钱学森显露出卓越的才能。一项在航空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学公式:即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诞生了。这是由冯·卡门提出命题,钱学森做出结果,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项公式。
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能够放下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下祖国。我就应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回到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们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前进。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文件”通知他,不准离开美国。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水路运回祖国。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藏有重要机密,诬蔑钱学森是”间谍”。其实,这些书籍和笔记本,一部分是公开的教科书,其余都是钱学森自己的学术研究记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之后,钱学森突然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一天晚上隔10分钟进室内开一次电灯,使他根本无法入睡。钱学森的遭遇,引起加州理工学院中坚持正义的同事和学生的同情,在他们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对钱学森的迫害并没有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在争取回国的日子里,钱学森更加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经常从《华侨日报》等报刊上了解新中国的状况,和中国科学家、留学生讨论建设祖国的有关问题。为了能够迅速地回国,他租房子只签订短时间的合同。家里准备了3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能够搭飞机回中国。
5年过去了。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了解他的状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中国代表,在会谈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归国问题。
1955年8月,这场外交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到中国。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清晨,钱学森就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必须能回到祖国。此刻,我最后回来了!”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国务院授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放下了这一切。在经济大潮如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社会的这天,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