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人鼠之间》观后感

2023-04-18 03:25:27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人鼠之间》观后感 (一)

人和鼠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文章开头就有这样一段描述——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总是从一个农场走向另一个农场,在每个农场不会超过一个月,结了工资就去城里最差的妓 院待一晚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钱花完了就奔赴下一个农场,永远担心会不会被开除。表面上,乔治总是嫌弃莱尼给他惹麻烦,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不是你,我本可以舒舒坦坦,也许还会有个女人”,但我想,如果没有莱尼,乔治就会变的跟其他农场帮工一样,不与人接触交流,到了时间就离开,拿了钱就去玩乐,永远把“我想有一块地”当成遥不可及的梦,而莱尼的存在,让他脚踏实地的想去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并信以为真。但最终梦还是破碎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乔治会变成骆驼祥子式人物,梦碎了,从此与世界同流合污,这个担心成真了。乔治杀死莱尼那一刻,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一生挚友,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杀死了自己的梦想,这不由得让我想到《雪国》中,叶子死后躺在驹子怀中的一刹那,同样毁灭的也是驹子的灵魂。而乔治跟斯林姆去喝酒,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对于本书的名字,我想作者想要的表达的可能是,处于那一种境地是,来回于农场的帮工跟老鼠一样卑微,丧失尊严。文中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那时候斯林姆和乔治一些人都进城去了,莱尼,坎迪,柯林的老婆都聚集在马厩老黑的住处,他们展开了一段可谓针锋相对的对话,其实可以把他们划分等级。柯林的老婆充当农场主阶级,卡斯克鲁是黑人阶级,坎迪和莱尼是工人阶级。先是柯林的老婆跟老黑的对话,老黑想请她出去,倒反被她威胁,文中有很精彩的一段描写气势汹汹的老黑突然一下子没了声音,整个人缩到没有存在感,最后讽刺的是老黑请坎迪忘记他的提议,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但老黑自己也默默认可。再看坎迪与柯林妻子的对话,柯林妻子完全瞧不起坎迪,贬损他“想要有块地”的想法,这让我想到,坎迪的那条狗,因为老而残疾,时时散发臭味,对他人有害无利,就被无端枪杀,不难坎迪最后的结局也必定是——老到干不动时,就会被开除,之后领着救济金过着拮据的日子,死后一口棺材埋掉,草草了事。同样这也可能是大多数农场帮工的归宿。

《人鼠之间》观后感 (二)

刚开始看只是觉得作者斯坦贝克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性格鲜明到你能捕捉到他们的模样。可是看到后面,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吸引人,而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对惜惜相惜的人互相为伴,互相支持的故事。但其中充满了孤独、脆弱、疏离、希望、悲悯,直到最后的失去。

其中力大无比的莱尼是人尽皆知的大傻,可他却对乔治说:“我们互相在乎。”而乔治说:“莱尼是个好人,当个好人用不着太多头脑。”他俩在一起最多的就是憧憬未来,希望有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地。

莱尼的执着感染着乔治。可是蠢笨胆小的他却难逃一死。在那样的时代人和鼠一样的脆弱,不管身份、地位如何跨越生命都不堪一击。

农场主的儿媳妇儿就是一例,她孤独到与大傻莱尼倾诉苦楚,最后死于非命。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但我们仿佛已看出端倪。事后作者这样描写她的死相:“所有卑劣、盘算、不满和对受人关注的渴望都从她的脸上消失了。”看到这儿心里咯噔一下,对于某些人来说死亡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如果说这本书很丧,也是希望与失望中的无能为力。它暖就暖在这里,不是背叛,是我无能为力。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孤独与幻灭的永恒,但即使如此,只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一定要活下去。

故事的背景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他们同书中的主人公乔治和莱尼一样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通过打短工艰难度日。而作者约翰·斯坦贝克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最终写下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人鼠之间》。并于1962年凭借该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斯坦贝克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人鼠之间》发表于1937年,该书一经上市就大获畅销,两年后,他再次出版《愤怒的葡萄》,获得普利策奖等系列奖项。

《人鼠之间》观后感 (三)

希腊哲人认为,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理性;然而流浪地球里面电脑这样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

其实所谓保持人类理性,我们还是没有很好回答何为理性,比如是让自己活下去重要,还是让人类活下去重要。这就好比,火车驶向一个分岔路口,一条路上有一个小孩,另一条路上有一群小孩,你该如何选择呢?

流浪地球里面,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吴京的选择救了地球上一群小孩,缺放弃了飞船上的一个“小孩”。

愤怒的葡萄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最后罗莎夏用自己早产儿应该获得的母乳,喂养了一个濒死的陌生人,完成了一个内部自洽,诠释了“相濡以沫”真正的含义。

愤怒的葡萄记录的是美国历史的一个片段。如同其他国家无法理解我们的“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也无法理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就像前几年希腊政府破产,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那旅游是不是会更便宜一样。要想人类成为一个群体,真的好难啊。

愤怒的葡萄里面,这样写道,西部的小镇居民,在刚开始遇到东部来的游民,起初还是非常友好,但是慢慢的就开始恐惧,逐步到了对抗。和现在欧洲难民危机惊人的相似。

至于产生的原因,就像书中在第五章中写到那样,你无法怪罪到一个具体的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都合理合法,都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业务推进过程,因为我们每个人所组成的政府就是按照事先的规则一点点走到现在的,至于讨论政治体制是否合理,我想这也不是斯坦贝克关心的,他所关注的就是宏观历史下的微历史:

比如,凯西,这个被神抛弃的传教士,他在书中是一个好人,话痨,为了朋友顶罪,为了更多的人发声,最终却死在一个夜晚。

诺亚,在一条河边执意留下,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康尼,本来自己是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却也没有了方向,不知所踪。

读这本书,就像好乔德家那慢慢开着的车一样,缓缓驶过,又好像《老人与海》一样,所有人都在和命运在搏斗,就如书里面妈妈说到,我们是一家人,以前我们还有自己的土地,房子,猪,玉米,现在我们只有这一家人,我们不能分开。

母亲,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如同去世的奶奶,书中说到,女人怀孕之后就会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她会不一样。《星际穿越》里提到的,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穿越时间,那就是爱,而这就是母亲对于家庭每个人的爱吧。

《人鼠之间》观后感 (四)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他的小说作品只在1980年代被短暂译介到中国。由他撰文、卡帕摄影的《俄罗斯纪行》在中国出版,已经是新世纪之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距离两位大师的苏联之行整整六十年,距离斯坦贝克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已经四十又五年。很多新兴一代也许是从另一本非虚构写作《横越美国》开始认识到这个小说家。1960年,就在凯鲁亚克同时期,斯坦贝克穿梭在州际公路和乡村小路上,用幽默又犀利的笔触将自己再三十年前就写过的国度又描摹一遍。

行走在路上的底层人民,这曾经是斯坦贝克多年写作的共同主题。《愤怒的葡萄》里,刑满出狱的汤姆和曾经的传教士凯西相遇在1930年代的美国大沙窝。他们用一辆老旧的卡车,载着一群穷苦的人,一路尘土飞扬地往西部。怀孕的年轻女子、脑筋迟缓的孩子,穷苦的一家人费心尽力地维系着家庭的完整。在桃园里,摘一天桃子,拿到的工钱只够买一顿饭。在流畅的故事中,斯坦贝克加入了画面一般的细节,仿佛电影中的长镜头,将生活的场景慢慢推到读者眼前。

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在路上》或《逍遥骑士》不同,斯坦贝克小说中的长途旅行尘土充满着无尽的困苦和绝望。他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上的是斯坦福大学――按理说,这些穷苦无助的人和生活本不该出现在他的笔下。然而,大学时代在牧场和修路队的劳动经历,让这个中产阶级的儿子熟悉了社会底层的人民,也将灰蒙蒙的大萧条生活描绘得丝丝入扣让人心碎。

《人鼠之间》描绘的也是那个时代、那一群人的故事。它属于这样一种小说:虽然一定不会被视为作家最杰出的创作,却用简单直接的语言,直接构建了1937年的画面。小说时间跨度只有三天,篇幅也很短,分为六个章节,几乎不用改动,就可以作为六幕话剧的台本。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在问世后不久,这部小说就被搬上百老汇的舞台,一演就是几十年。

20xx年,当英国国家剧院的戏剧现场项目NT Live(National Theater Live)第一次与百老汇合作时,选择录制的就是这部话剧。在今天我们看到的NT live版本影像的中场休息环节,镜头带着人们来到百老汇,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黄色出租车、灯光照射之下印着两个男主角的大幅海报。海报显然精心拍摄和修饰,比起他们在舞台上的样子,好看上不知多少倍。

相比《愤怒的葡萄》里浩浩荡荡的众生相,《人鼠之间》其实主要发生在乔治和兰尼两个男人间。

聪明的乔治梦想买块地,兰尼智力停留在小孩的水平,他高大的身躯得以保证乔治不受欺侮。这种傻大个与聪明人的间的关系,一度是美国喜剧片中的经典桥段。然而在斯坦贝克的时代,却只诞生了旁人无穷的追问、乔治自身不时的恼火。但在简单的相互倚靠、相互帮助之外,这两个男人渐渐发展出奇怪却真实的友谊。

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尽管穿着相同的工作服,怀揣着梦想的两人永远像是人群中的异类。工人们永远从一个地方流浪到下一个,只要兜里有钱就花天酒地,从不奢望安定,就像老鼠一样。乔治却抱有远大而艰难的梦想,他渴望买下自己的一块地,不用再四处流浪。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个梦想成为了乔治经常向兰尼讲述的故事,也成为一个乔治激励自己不断走下的谎言。这个谎言如此美丽,以至于兰尼每次听到眼睛就会闪现出光彩。

兰尼也有自己的梦想。作为一个智力有障碍的人,他的生活中只有乔治和动物。他总是惶恐地问乔治:我还可以养兔子吗?他喜欢那些毛绒绒的动物:一窝许给未来的兔子,小狗,甚至是角落里的老鼠――虽然他总是不小心弄死这些可爱的生物。

像人一样抱着梦想生活,还是像老鼠一样流浪苟且?一个灰暗的时代给人们抛出了绝望的问题,听由绝望的人们给出灰色的答案。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绝望:只剩下一只手的老人、不被人群接纳的黑人、怀着单纯影星梦却只收获无生气婚姻生活的女人……乔治和兰尼的梦想曾给这个死气沉沉的绝望地方带来一丝愉悦的生气。然而这个虚幻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在中场的采访中,导演和弗兰科都将这个悲剧归结为时代和社会,但我觉得,倘若不是大萧条,在另一个时代、另一群人身上,类似的故事同样会上演。这几乎是绝望的环境与怀抱希望的个人间,不可逃脱的宿命。

《人鼠之间》观后感 (五)

《人鼠之间》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本书,只有八万字,六章内容,短小精悍。作者是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斯坦贝克曾做过工人和记者,对贫苦人民的生存状况非常了解,《人鼠之间》就出版于1937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主人公就是生活贫困的工人。

初次看到书名的人可能以为是有关人和鼠之间发生的故事,实则不然。书名是取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第一部诗集《致小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诗:无论人与鼠,再周详的计划都可能事与愿违。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人的生活状态与老鼠并无二致。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备受欺凌,为求生存,四处做工,生命脆弱的随手一捏就会消逝。何者为人?何者为鼠?本是容易区分的物种,却在那样一个时代被混为一谈。“鼠”是底层工人的象征,书名《人鼠之间》就是对底层工人生活状态的最好描述。

书中的主人公莱尼是一个爱摸软毛、头脑笨拙、四肢发达的傻大个。而乔治是一个絮絮叨叨、察言观色、头脑聪明的小机灵。两人相依为命,四处漂泊打工,艰难的生活着。莱尼和乔治心中始终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一间小屋,一头牛,一只兔笼,一些小鸡,这些梦想中的东西在他们压抑的农场打工生活中,给他们了无数希望。在新的农场里,他们认识了新的朋友,憧憬着美好生活的到来。然而命运对他们是不公的,莱尼天生神力,但是智力低下,对于自己的力气大小认识不够,所以常常惹来麻烦。对自己真爱的东西,总在不经意间把它毁坏,好比第一次他不经意间捏死了老鼠,第二次是一只可爱的小狗,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喜欢和它们玩,但是动物失去了生命。直到第三次,莱尼不小心扼死了农场主人的儿媳,闯下了大祸,农场主人的儿子必定要对莱尼进行残暴的处罚,报复莱尼,于是乔治在没有法子的情况下,亲手结束了莱尼的性命,因为这样,莱尼才能免受折磨。随着枪声响起,所有人的梦想破碎。

在阅读时,我隐隐约约的预见了这是个悲剧的故事,但仍然被作者的文笔所吸引,最后被结局震撼到无话可说。也许这就是作家的高明之处。除了乔治和莱尼,书中出现的各个人物都色彩鲜明,作者对“希望”、“苦难”、“孤独”、“友谊”等主题的阐释,让人印象深刻。其实我们又何尝不像书中的人,总在做着梦,梦想或许会有一条岔路,人生就会与众不同。现实与理想,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是这样交织着相互较劲。

《人鼠之间》这个悲剧故事的发生,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底层的悲凉命运,在人命如鼠的年代,梦想总归是梦想,当现实照进来的时候,带给梦想的是破灭。幸而现如今的社会不是当初黑暗布景下的环境,不是以前那种愚昧和无知的时代,人们不需要靠他人的施舍,只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梦想。所以,在现实社会里,不管梦想有多远,也不管结局是什么样,我们所能做的.是通过不竭的努力,不断地奋斗来尽力实现目标,或许人生的结局我们无法知晓,但我们能左右的是人生的过程。

《人鼠之间》观后感 (六)

面对这本600多页的巨著,初以为艰涩难啃,读起来却是一气呵成、大气磅礴。

开篇便被整章的景物描写所震撼。干枯的土地上,植物和动物们自顾自的生长着。地上的沟壑、泥土,天上的阳光、细雨,散落的房屋、压抑的人群,充满叹息、疑问、苦思的生活画面缓缓在眼前铺陈开来。

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小说从汤姆·乔德在监狱假释回家写起,跟随乔德家的老老小小一起踏上西行之路——只因俄克拉荷马州的土地被侵占,数以万计的农民无家可归,纷纷收拾行囊前往千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他们以为那里是农工的天堂,每一份劳动都能得到兑现,面包、咖啡、干净的水和温暖的房子,已经在等待他们。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顺利——逃难的路上充满艰辛。载着全家人的是一辆摇摇晃晃的改装卡车,随时面临散架的风险,路上每多修一次车,家人的口粮便要减少一分。茫茫路途也是对家人的考验:看似豁达乐观、实则不愿离家的爷爷刚一上路便永远离开了大家,以决绝的形式拒绝逃离;哥哥诺亚在途经那片柳树林时决定留下,要靠着河里的鱼度过一生;坚强的奶奶忍受了一路颠簸,却在到达加州当晚死于饥病之中,似乎只为了守护全家人抵达终点;女婿康尼则在某个深夜不告而别,留下待产的罗莎夏日日守望……逃难的路上,往日当家做主的男人们逐渐退后,妈妈成为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处理好每一场生离或者死别,用极有限的食物安排好每一餐,安抚焦虑的罗莎夏、稳住浮躁的艾尔、与汤姆一起出谋划策,在必要的时候呵止不怀好意的警卫、遇到好心邻居时主动提供帮助——妈妈是全家人的守护神。

穷人的世界里,互助是一种天性。所以尽管一路艰辛,在每一个临时的落脚处,一起往西的穷人家庭们,总能在最困难的时候互相伸出援手。刚上路时候遇到的威尔森夫妇,他们慷慨的将自己的帐篷让出来,爷爷在那个帐篷停止了呼吸;在政府宿营地,协会对每一个家庭平等相待、倾囊相助,并且团结一致抵抗挑事的警察;在摘棉工宿营地,与乔德家共用一个车厢的温菲德夫妇,其女儿与艾尔结合,两家人变为一家人;还有在路上短暂停留的那些夜晚,陌生的穷人们聚在一起享受片刻安宁,孩子们玩游戏、大人们聚在一起说笑着,待天亮时道一声再见,各自消失在漫长的66号公路上。就像书里写的那样,“流民们在路上卑微地寻找着快乐”……

到达加州之后的经历,则更像是对资本家的控诉。数十万的难民涌入加州,原本短缺的劳动力变为过剩,农场主纷纷降低薪水;难民们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不得不接受越来越低的薪水,哪怕辛苦一天也只能带回家一条单薄的面包,甚至一整天找不到工作的机会,空手回家。饥饿和疾病始终围绕着人们,简陋的住处还要经受雨水和山洪的侵袭。在最后的那个雨夜,一切都被冲毁,汤姆找到为之奋斗的理想并不顾一切的前往,新生的死婴带走了所有的期望,却也赋予罗莎夏新的生命意义——在山顶的谷仓里,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这部小说所刻画的美国农民逃荒史,在中国的语境下也会觉得分外熟悉,毕竟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些流民,总让我联想起1942年的难民们——虽然至今我没有真正看过相关的资料,无论是电影、小说或者史实,只因为没有勇气面对。但是在这本书里,流民们期盼的是一杯加了糖的热咖啡、一份刚出炉的肋条或烤肉,仿佛让这种苦难也带上了某种滤镜,显得不那么残忍了。试想,如果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窝窝头,碗里至连一勺野菜都分不到,脆弱的我恐怕早已弃书而逃了。

书中关于女性地位的描写也是值得注意的。1930年代,美国农村的家庭结构与我们熟知的中国传统家庭几乎如出一辙——祖父是一家之主(哪怕仅是名义上的),成年男人是家庭的全部依靠;而女人们,洗衣做饭、生儿育女才是正职,除此之外只要听从男人的安排就好。但是在逃亡的路上,这种家庭结构逐渐产生变化,男人们不再主事,反而是妈妈在给予所有人力量,维护这个家的完整。在蹒跚前行的路上,逃走的都是男性,坚守的总是女性。即使是怯弱、怀疑的罗莎夏,也坚守全程,并在最后一刻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量,甚至可能长成了全新的自己,开始站起来主导剩余的生命。

另一个有意思的联想则是关于汤姆乔德的觉醒。这个年轻人在书中两次过失杀人,第一次导致他入狱三年,假释出狱后旋即踏上西行之路;第二次则是在重遇传教士之后,他意识到农民处境的局限性,决心行动起来,以组织的力量对抗农场主,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美国当时的环境下,他的决定是加入工会,组织农民们一起反抗。这个背景岂不是与我党组织的农民起义很像?不同的是,我党的路线是组织农民阶级,目标是消灭地主阶级;而美国的做法,是组织农民阶级,形成工会与农场主谈判,目标只为了获取合理的报酬,规范劳资关系。是不是很有趣?面对同样的问题,两个族群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处理逻辑和解决方式。

第一次读斯坦贝克,深受震撼。他所描写的不只是美国农民艰难的生存图景,更是无尽的人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