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忘初心的学习心得
岁月安好近似恰逢暖阳,余生静稳宛如舟停海港。
年劲快要褪去。闲暇之余,呆坐在已是红漆褪去表面斑驳的书桌前,看着那些已经堆满灰尘的杂志,《哲思》《青春美文》《才智》《读者》《意林》……还有数本我也不知道是何名的杂志,它们的外衣已被粗心的我撕裂或染上墨汁,但当我掀开它们那已不再吸引眼球的书页时,我却感觉如此亲切。
千篇一律的炭黑字体旁有我熟悉的痕迹,突然想起来……以前的我总会看完一篇文章就在旁边做下批注或写下我不成熟但诚恳的.感受。久了,便成了一种习惯。
是的,习惯,然后……自顾自地轻笑。
看着这些炭黑字体旁的批注,我在开始思考着,不再写千篇一律的鸡汤,不再写无病呻吟的千字文章。我要试着去写故事写成长篇写我想要写的一切。
我知道,我既无故事又无酒,但仍有朋友跟我走。我有家人,有朋友,有那少得可怜的经历有为之疯狂的青春。作文网 ZuoWenBa.Net
现在,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各种“观”了。我知道,有时候我在看待某些东西或某些情感时与别人有很大的不同。我那些本就不高尚不伟大也不科学的各种“观”很狭隘很偏激。
人之本性,生来就如此。我也并没打算为谁去改变些什么。我觉得我没必要去做也没有人值得我去做。
有时候,“不忘初心”是种提醒,是种鼓励。但有时候,它却束缚着我的灵魂我的思想。我知道,有些东西是我前行的桎梏,但我却死命拽着不肯放手。
就像当初,在杂志上看到这完整的句子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文艺无心事也不刻意去隐藏,我把它分享给一个少年。
“嗯,挺不错的。”他说。
“我也这样觉得,所以分享给你。”我笑。
“可……做起来很不容易。”他面露难色,满是担忧。
“嗯?哦……”我低头,看似沉思却不懂怎样去思。
一段对话也算是接近尾声,我却从此开始担忧。是的,担忧。
就这样,一路担忧着,我最害怕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担忧地发生着,运行着也结束着,也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的现在,我的留言里除自己的独白或者是控诉外,最多的便是那句“不忘初心”。我承认最开始时我有些感动,我感动那些和我一起走过蹉跎的岁月的人还在。
可,我的担忧从未停止,从那一刻开始,直到现在又或者是延续到未来。
也许,多年以后,在这里。青山绿水,小舟轻荡,阳光依旧。托付“初心”的人一身锦罗绿绮。风尘仆仆归来,从我身旁经过。
“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像是告别了所有的葱茏岁月,祭奠了头脑里仅存的记忆碎片。原谅我在如此美好的岁月里将残酷的现实用文字码在了纸上,虽然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自负的人。但……我还是把多年后再次重逢可能出现的场面踊跃纸上,即使不是最残酷的又或者是最悲凉的重逢方式,但那始终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正值青春的我们想要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它不只是当年在杂志上看到就甚入我心的震撼,而是多年未见但当彼此再次重逢还能够寒暄又或者是除了寒暄彼此的默契仍不减当年的感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恰如当年,认真地用青涩笔触留下的炭黑字迹,像一枚枚篆章,拓印在心。
篇二:不忘初心的学习心得
出自华南经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陪伴我整整一年,现在我始终不忘高考那昏天暗地的一年。谁能说得清这无法理解的情愫,只知痛过之后便是康庄大道。
最初的开始,我们也是每个人怀着满满的激情,满腔热血。孰知,面对考试的失败之后,我们就像丧家之犬,见人就逃。我们不再信心满满,眼里只留别人的优秀;我们不再士气高昂,只余两眼无神;我们不再说说笑笑,只剩死气沉沉。那时,我们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初心去哪了。
等到我们一直埋怨,到底谁偷走了我们的青春,我们才在班主任的一句话中幡然醒悟,原来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小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说来简单,有些人却是穷其一生都做不到。我们总是喜欢去验证那句“青春是拿来后悔的”,然后傻傻的边流着泪边嘲笑自己。
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初心,最缺的反而是守住初心的那颗心。我们不是圣人,做不到一切前途无阻。我们虽然只是一个平凡人,但是我们没必要跟平庸同流合污。其实,这也是我们对自己最诚实的地方,因为至少我们没骗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后来,不知从何时起,我成了观众,看尽别人的悲凉。我同情他们,但不会可怜,因为可怜成了对他们的侮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恰好的那个时间,得到恰好的一语中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也需要一个契机,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没能醒悟,抑或可以说是,再也找不到当初要走的路。
如果我说,这个世界上,最应该爱你的人,不是你的父母、亲朋、恋人,而是你自己,你会赞成吗?你不爱你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寻得别人的爱?所以,别忘初心,尊重自己,求得始终。自己的命运自己不掌控,又有何颜面说对得起自己?
谁都有迷茫的一刻,最痛恨的是明知走错路,还固执到死的人,因为那种人我连同情都不需要给了。
痛过,方知曾经难忘;经历过,方知岁月璀璨。我也只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篇三:不忘初心的学习心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我们从小接受教育,但走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迷茫的日子,而这短暂的止步是留给我们时间去思考,去坚定自己心中最初的方向,为下一次启程做足准备。
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无知所左右;受过教育的人,则常常被偏见所胁迫。女教师发现学生为完成作业,上网抄袭、窃取他人劳动成果,将其判为零分。老师的良苦用心却引来家长的不满和抗议。经过多方施压,老师一气之下辞去工作,学生的行为则遭到全社会关注和议论,真可谓是两败俱伤。而在这场闹剧的背后,最值得人们反思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应该是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的理解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踏入的.第一所“学校”。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于是秉承这样的初衷,他们选择了教育这条道路,为孩子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去仰望星空、实现梦想。这份来自父母的爱,带给我们敢于尝试的勇气、拼命向前的动力。但这份爱是有原则的,绝非溺爱。“温室中的花朵终究是带着缺陷的美丽”。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们心中那颗理想的种子,既有可能经历风雨成长为参天大树,也有可能因为失去庇护变得弱不禁风。不忘初心,理性地给予爱,父母才能真正扮演好成长路上伴侣的角色;孩子才能在这样的陪伴下真正变得与众不同。
而作为教育体制中的“授知者”——老师,这一角色,他们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将知识传授给还在成长的无数懵懂少年。他们充当园丁的角色修剪学生身上的“残枝”、恶习。然而在日益繁复和商业化的教育产业链中,他们却变成了受害者:有为改正学生错误,被家长和学校逼迫无奈辞职的;有因患重病无法授课而被学校开除的;有家长不明缘由就公然顶撞破口大骂的……这些无疑是教育的悲剧,是教育的失衡!教师们谨记为师那日的宣誓,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为之不懈奋斗,他们不忘初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最后却受到如此对待。到底是谁的初衷变质了,到底是谁一次又一次地重击和践踏教师的尊严,击打教育的脊梁,让它失去了原有的职责和使命?
同样作为教育体制下的“受知者”——学生,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一步步向理想靠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依旧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动力,若要问起学习的初衷是什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会勾勒出不一样的蓝图。而若将学习的意义拘泥于一张卷子,一次虚假的满分,请扪心自问,是否愧对那个原本坚守初心,努力拼搏过的自己?
人性的良知和道德,靠勇敢的人去发掘和遵守;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靠勇敢的人去建立和维护。教育在今天不是万能的,但在今天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它既可成就一个学生的未来,也可将学生推进堕落的深渊;它既可以成就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可让教师从此无心教学。教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支撑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忘初心地秉承理性观念,用心做教育,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的熏陶下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中国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撑自然会日益强盛、大步前进。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情绪化的个性左右,迷失方向,忘记初衷,一味计较自己的得失,不再坚守始于起点的初心。回首观望才发现,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