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2022-12-04 14:56:23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篇一: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远离艾滋》。

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强调“权益、责任、落实”。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促进人们科学认识艾滋病、消除恐惧、。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二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的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10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快速扩散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三百多万。

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而据卫生部等单位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而且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因此,艾滋病离我们不再遥远,它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学生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去了解更多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信息。很多人对艾滋病有一种恐慌,对艾滋病患者有一些歧视,而这样的恐慌和歧视正是源于对艾滋病的无知。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其次,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任何一个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来说,预防艾滋病是一点困难都没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艾滋病甚至还没有感冒可怕。每个人都暴露在流感病毒之下,感冒的可能性是随时都有的,只要远离无保护的性行为、吸毒等高危行为,人们是完全可以预防艾滋病的。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共用办公用具、劳动工具、被褥、钱币、电话、厕所,一同劳动、工作、用餐、游泳、洗浴和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毒。

最后,让我们减少歧视,为艾滋病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患者能积极接受治疗,改善生活质量,与我们共享一片蓝天、同享幸福生活。人性的善良可以战胜凶狠的心魔;顽强的信念也可以战胜可怕的病魔。有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有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一时的失足,还有人也许是一生下来就无从选择,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的不公。残酷的现实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与伤害。你知道吗?他们只是一群病人,一群需要我们关怀与帮助的人,一群需要理解与信任的人。请不要让歧视成为艾滋病患者一生的最痛。也许一点温暖,一份爱心,就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关注艾滋病人,同样的待遇,同样的享有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我们的关心、爱护。

记得预防艾滋病的爱心形象大使濮存昕曾说过:“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的艾滋病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世界里!”让我们伸出双手,打开心怀,像一样拥抱艾滋病儿童,像孔耀辉一样用正确的医学知识来帮助那些艾滋病人,像千万条红丝带一样带给他们拂面的春风和暖人的阳光!

让我们了解艾滋病,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远离艾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让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都能体会到家的温暖,让更多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笑容的孩子,充满信心,抚平艾滋病带来的心理创伤,还给他们平等宁静的童年生活。

同学们,艾滋病防治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请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希望迂回,给受挫的灵魂一次巧妙的休整和洗礼,锈蚀的生命也会因此而变得熠熠生辉。请献出我们的真诚,加入到艾滋病预防和关爱事业,用爱撑起一方蓝天,让艾滋病减慢它传播的脚步,最后消失在我们的世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二: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2020级11班的XXX,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值得警惕的是: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

而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是死亡数居第一位的传染病。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指出,2019年有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万人无法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截至2020年,我国报告的现存艾滋病感染者已经有100多万例,尽管仍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虽然目前来看治愈艾滋仍不可能,但在艾滋病治疗方面我国已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多种高效抗病毒药物上市,已经能够有效地将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降至较低水平,虽然不能完全清除,但只要患者坚持配合治疗,很多人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艾滋病呢?到底是惶惶终日、怨天尤人,还是勇敢面对、积极防治呢?

(1)正确认识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艾滋病可以预防。牢牢把住艾滋病传播的3种途径,让传播失去途径,艾滋必将远离。

(2)我们要正确看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是疾病的受害者,我们有责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歧视他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携带病毒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发病也可以治疗。

(3)养成一个规律的生活习惯;膳食均衡,不要挑食。保持健康开朗的心情,与他人和睦相处。科学合理的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提高免疫力。

艾滋病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拍。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患者们,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歧视,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篇三: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2019级11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今年宣传活动主题:“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主题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健康峰会和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精神,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艾滋病又称HIV,主要传播方式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因此作为中学生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拒绝毒品;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打耳洞、美容、纹身等;不要接受未经消毒就侵入人体的医学治疗;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剃须刀及修脚刀等;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输血和血液制品等等。

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生如夏花,绚烂而美好,短暂而精彩。让我们珍爱生命,永远不要做生活的逃兵,无论何时何地,请永远记得生命至上。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四: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号称“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目前在国际医学界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三百多万。

传染艾滋病主要有三种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中学生,主要防范血液传播。这里,我提几点要求:

1、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出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娱乐场所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地带。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喝酒,不吸毒,不进入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包括歌舞厅、游戏厅、网吧酒吧等地方。

2、不和他人共用口杯、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要学习艾滋病知识,了解、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观念,时刻警惕艾滋病的发生;我们要做好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同时我们还要关爱艾滋病病人,绝不歧视他们,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谢谢大家!

篇五: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来聊聊“艾滋病”,一提到这个令人恐惧的字眼,几乎所有人都会将它与绝症、死亡画上等号,仿佛连这个话题都沾着病毒,让人闻“艾”色变,避之不及。确实,艾滋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以当前世界医疗水平无法完全治愈艾滋病患者。仅仅是2019年一年全球就有69万人死于艾滋,170万人新感染上艾滋。近年来,一个新的群体成为了它入侵进攻的目标——那就是青少年。中国疾控中心发表的报告显示,在2010至2019年的十年间,中国儿童青少年艾滋病发病率增长5倍。儿童和青少年的艾滋防控,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原本应该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成为艾滋病增长的“主力”?社会上有些不怀好意之人,散布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一些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无法分辨他人的引诱和哄骗,于是收到侵害,由此感染艾滋病毒。也有更多的原因,是年轻一代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国内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部分青少年无法正确的保护自己。

同学们,艾滋确实是种可怕的疾病,但只要正确对待,保护自己,让防艾教育为我们的青春保驾护航。预防艾滋,一定要知道这些:

一、掌握性健康知识

中国的社会整体风气趋于保守,很多孩子听到性有关的话题就会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情绪,但其实性教育是科学的教育,只有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了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可能面临的艾滋病感染风险,才能保护自己,避免病毒传播。同时也要了解到,大部分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包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因为不用对“艾滋病”有莫名的恐慌,也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艾滋病患者。

二、拒绝危险性行为

青少年要把握与同性及异性交往的尺度,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坚决远离毒品

注射吸毒会增加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很多艾滋病病毒都是通过吸毒者共用的针具传播的,因此一定要远离毒品,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药物。如果真的发生了高危的不安全性行为,一定要主动寻求帮助,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医院,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阻断药,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不去浏览互联网上的低级网站,不要去无行医执照或消毒措施不严的街头诊所、美容院等场所打针、输液、打耳洞、文身,也不要和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其他有可能刺破皮肤、粘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我们正在经受一个宏大的时代,社会的进展和民族的兴盛,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预防艾滋病、抵挡艾滋病,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关爱生命,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用我们的才智、爱心和真诚,让和谐社会的阳光更加灿烂、明媚。

篇六: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仍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意在号召大家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为实现健康中国梦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谈起艾滋病,可能会有人想这里是青春校园,是远离尘嚣的象牙塔,谈艾滋病不是杞人忧天吗?

其实,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林林总总,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亲人、同学、朋友、火车上的临座,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说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艾滋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2014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10。4万例,感染者中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85%的感染者年龄在21-40岁之间,全球新增的43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40%是15-24岁的年轻人。伊宁市是全国艾滋病、性病高发地区之一。艾滋病的形势非常严峻,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危害是触目惊心的,因此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忍心无动于衷能弃之不管吗?防治艾滋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只有爱心才能战胜的战争。关注艾滋病而不是漠视它,正视艾滋病人而不是恐惧他们,关爱艾滋病人而不是歧视他们;这些是何等地重要,它关系到生命的尊严,关系到以人为本的国策,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未来的社会栋梁,有义务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工作。不仅要自己掌握艾滋病的防御知识,还要在校园内社会上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不仅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带动学生和社会其它成员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让他们真正参与到防治、关爱艾滋病这个社会主题中来,成为抗击艾滋病蔓延的主力军。

艾滋病的英文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朋友们!让红丝带在每人的心中飘扬。让红丝带将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我们的心连结在一块;让红丝带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艾滋,共同撑起生命的晴空。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七: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20XX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Communitiesmakethedifference”)。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我国的毒品和艾滋病形势非常严峻,学校是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阵地。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据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夜总会、歌厅;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不要去网吧、游戏厅等人员混杂场所等。

2、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等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篇八: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预防艾滋健康生活》。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全世界人民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号称“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它传播快,死亡率高,目前在国际医学界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

艾滋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因此,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但是,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因此,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就必须从青少年时期接受有关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的教育,了解艾滋病的危险是确实存在的,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观念,警惕艾滋病的发生。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夜总会、歌厅;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休息时间不进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其次,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除了三种传播途径以外的一般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等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老师们、同学们,学校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殿堂。作为一个青少年,应该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们有责任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不仅使自己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构建一道坚强防线,远离毒品、艾滋病,珍惜生命,健康生活。预防艾滋,从我做起。

篇九: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2级3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最高会议,把以后每年的12月1日作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最使人恐惧的疾病之一。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并最终导致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目前,全世界有40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500多万,死亡300多万。

传染艾滋病主要有三种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作为中学生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出入未成年不应该进入的场所,而娱乐场所是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地带,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吸烟不喝酒纠正不良行为。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要了解艾滋病知识,掌握、预防艾滋病。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观念,时刻警惕艾滋病的发生,做好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同时我们还要关爱艾滋病病人,绝不歧视他们,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谢谢大家!

篇十: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教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艾与爱》。意为对艾滋病患者给予温暖的理解,关爱。关于艾滋病,这个话题似乎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但研究表明,近几年在艾滋病检测人群中14-20岁之间的年轻群体占化越来越多,而在日常高危人群主动检测中,从年龄段上来观察,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目前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基数上升幅度较快。以此我们不难看出,预防艾滋病,也已经是我们青年学生所应该高度重视的内容。

那如何预防艾滋呢?首先要了解其传播途径,有性行为、母婴传播、输血以及静脉吸毒四个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也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效方法。

一、洁身自爱,拒绝不良嗜好。

二、不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

四、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血液等,切断其传播途径。

艾滋病已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亲人、同学、朋友、火车上的邻座,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说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们无需谈艾色变,走近它,正视它,做到远离艾滋病不难,做到关心理解善待艾滋病人同样不难,正如艾滋病的英文简写的字面意思一样,是援助的意思。现如今更多的人愿意成为红丝带志愿者,他们使得身边的人更了解艾滋病,更了解其危害,也更了解感染者的无助。深入了解艾滋病知识,正视艾滋病问题,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关注艾滋病弱势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努力做到的。我们应该真正参与到防治,关爱艾滋病的这个社会主题中来,成为抗击艾滋病蔓延的主力军。

防治艾滋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只有爱心能战胜的战争。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防治艾滋,从我做起!让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圈中关注艾滋、宣传艾滋、防治艾滋,让我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更多的艾滋病人有温暖有尊严地过完这美丽的人生。让红丝带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飘扬。让红丝带把我们大家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将近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让我们谨记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篇十一: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2018级机电2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行动起来,向“艾滋”说不》。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三百多万。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二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10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艾滋病是死神最有力的呼唤,艾滋病是人类活着的最大的栅栏;它的入侵无法阻挡,它的力量,使免疫系统毁于一旦。它能让人毫发无伤,却能让人带着痛苦走向死亡。艾滋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与希望。篮球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因艾滋病而失去光芒,南非总统曼德拉的儿子因艾滋病让父亲狼狈不堪,一代作曲大师高峰因艾滋病而不幸身亡。艾滋病已经不仅仅是卫生问题,更是发展和安全问题。因此,关注艾滋病,可以让许多人逃离死神的魔掌。200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全民动员”,这一主题将继续通过世界艾滋病日运动的口号“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加以推广。所以我们要积极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防治政策,倡导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远离爱滋病。

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避免空虚无聊,正确交友,把握自己的行动,做到洁身自好,以免感染艾滋病。

2、娱乐场所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地带。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喝酒,不吸毒,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包括歌舞厅、游戏厅、网酒吧等地方。

3、我们还要注意马路卫生,不到街边小店扎耳朵眼,不找街头牙医拔牙补牙,不到没有消毒措施的诊所注射等等。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行为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同时也要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十二: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大家好,我是1815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洁身自爱,远离艾滋病。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艾滋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惊醒了对洁身自爱这四个字仍处于懵懂意识下的我们,我们开始认识艾滋,了解艾滋,惧怕艾滋,并对艾滋病人敬而远之。我们究竟该如何与之相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究竟何为艾滋,“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体感染了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当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致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人,由于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并且鉴于它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故而它也被称为“超级癌症”、“20世纪的瘟疫”。

艾滋病又该如何防护预防呢?首先要知道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而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的知识,如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裤;在输血、抽血化验、注射、穿耳孔、纹眉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不共用毛巾、牙刷和胡须刀;不去消毒不严的诊所和医院打针、拔牙、针灸和手术,避免与艾滋病患者的体液直接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艾滋病已然在全世界敲响了防治传染病的警钟,远离毒品,提高伦理道德教育是预防它的最好办法。

最后,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又该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艾滋病是威胁我们生命的疾病,因为艾滋病的威胁,我们对其畏惧,对艾滋病人歧视。其实只要有所注意,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歧视艾滋病人,对他们的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们在和病魔斗争,还要去承受别人鄙夷的目光。而我们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自愿向同伴和他人分享防治知识,关爱和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支持和关爱,减少歧视的创伤,我们大家要伸出友爱、关怀之手来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折磨的人。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身边做起,积极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让艾滋病患者感到温暖。

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里,中国某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红丝带主题晚会。一个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坦言自己也是艾滋病患者,并现场说法教给大家艾滋病以及其防治知识的时候,记者问他为什么能这样坚定地站在台前?他思考一番,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了两个字:“责任!”他说他有责任和义务呼吁社会预防艾滋病,关注病人,愿更多的人远离痛苦,远离伤害!当听说这个事情后我不禁产生感概:艾滋病人都尚且如此,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坐视旁观?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无动于衷?

让我们向零艾滋迈进,向艾滋病毒说不,让我们用温暖的手握起艾滋病患者的手,将真诚的心贴近他们的心,让和谐之音回响得更深更远,让他们与我们共享美好的生活!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篇十三: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同学们:

12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全世界都在关注艾滋病,关注艾滋病人,并用红丝带作为象征。因此,每当我们看到飘起的红丝带,心中就不禁涌起些许的沉重。1981年,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病症,一时间成为“令人恐惧的医学之谜”,瞬间燃起了公众的恐慌。1982年,这种新病症被人类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中文简称艾滋病。今年是艾滋病正式命名30周年,人类也与艾滋病整整对抗了30余年。自1981年世界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后,短短30余年,艾滋病肆虐全球,夺去2500人的生命。全球每天有近15000人饱受艾滋病的折磨。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在我国,艾滋病的传播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到目前为止,卫生部通报,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万,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经性途径已成为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二是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全国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超过1000的县(区)有93个,超过5000的县(区)有5个。15—24岁青少年和5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数逐年上升。三是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死亡人数增加。艾滋病正严重地威胁着我们宝贵的生命,危害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同学们,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要主动地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保护好自己,并把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当作自己一份神圣的职责,向家人、朋友、同学,向那些不了解、不熟悉艾滋病的人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同时我们要知道,虽然艾滋病是我们的敌人,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却依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做红丝带精神的倡导者,关怀、理解艾滋病人,用我们的爱心去融化那此孤独冰冷的心灵,激励他们战胜病魔,笑对人生,让生命重新绽放出灿烂的色彩。让我们献出一份真心,以抚慰受伤的心灵,用红丝带去装点一个相互理解、尊重、支持和关爱的美丽新世界。

篇十四: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高二六班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强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称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全世界人民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分为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感染还需满足三个条件足够量的病毒、传播的媒介,也就是接触和时间。而汗液、唾液、泪水、尿液中含量极低,是不容易感染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唾液感染的案例。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晚上不要单独外出。

2、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不纹身,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等。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等均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发现身边有艾滋病感染者,我们要尽力关心、帮助他们,不能歧视、排斥他们,否则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老师、同学们,学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殿堂,加强对大家进行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证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防止滋生新吸毒人员和向社会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构建一道坚强防线,远离艾滋病,珍惜生命。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

篇十五:预防艾滋病国旗下讲话主题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四(9)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

或许你认为只要不吸毒、不滥交就不会得艾滋病,其实,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很多种,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亲人、同学、朋友、火车上的临座,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说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艾滋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无需谈虎色变,走近它,正视它,做到远离艾滋病并不难。正如艾滋病的英文简写的字面意义一样是“援助”的意思。多种途径都可能使你感染艾滋病,比如不规范采供血浆,母婴传播,家庭内传播,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以及吸食毒品,滥交等等。感染艾滋病初期只是一些常见的感冒症状,而后病毒开始长达数年的潜伏期。一旦全面发作,就会连带一系列并发症状,病人痛苦难当,只能眼睁睁看着病魔吞噬自己的身体。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带来的灾难是无法估算的!

艾滋病流行趋势非常严峻,给人类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危害是触目惊心的。据介绍,自1983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800万条生命被艾滋病魔夺走,新感染病毒的人数仍在以每年400至500万的数量增加,其中一半是15-24岁的青少年。

艾滋病已经成为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不仅要自己掌握艾滋病的防御知识,还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不仅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带动社会其它成员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现如今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红丝带志愿者,使他们更深入的了解艾滋病知识、正视艾滋病问题、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关注艾滋病相关弱势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防治、关爱艾滋病这个社会主题中来,成为抗击艾滋病蔓延的主力军。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对于艾滋病人,希望只存在于一个地方,那里有拥抱,有祝福的眼神,没有讥讽,没有哭泣,那里叫作天堂!对于艾滋病人,原本就已非常痛苦,而我们却那么吝啬,一句祝福的话语,一个真诚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不肯给予。难道我们真的忍心将他们推向所谓的天堂吗?不!绝不!那就献出你的爱吧,有了你的爱,有了我的爱,有了我们大家的爱,世界一定变成爱的海洋!青春是美好的,就像那飞舞的蝴蝶,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翅膀,才能飞的更远,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我们要爱惜它,呵护它!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聆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