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双减优秀案例(一)
XX县“四举措”确保作业减量增效
一是研究制定作业设计指导意见。依托县域内名师团队作用,加强教材重难点研究,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质量的巩固练习作业。今年暑期,XX县教研室利用提前谋划作业管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县域名师分学科、分学段,以单元为单位提炼单元重难点,梳理单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点,供县域内一线教师借鉴使用。
二是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要求各学科教研员根据学科特点,围绕教材解读、高质量校本作业研究与设计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专题报告,到各校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广大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初步掌握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三是集中研订小片区校本作业。为了减少学生作业时间,避免机械、无效的重复练习,XX县以小片区为单位,以片区内龙头校为引领,整合片区内优秀骨干教师资源,共同研发高质量的校本作业供片区成员校选择使用。
四是强化教师作业管理意识。把作业布置的自主权下放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学力情况,针对“一科一辅”作业进行“选做和改编”真正落实“分层布置、针对性批阅”的作业管理理念。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二)
给课堂增值,促“双减”落地:备课——让每一种学情了然于胸
学校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厘清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强化备课管理,结合校情通过“三备”(即个人自备、同年段集备、主备人再备)制定“三单”即先学单、研学单和检学单教学案。
课堂——让每一位学生能温情成长。学校聚焦“以学活教”,运用“‘三单’教学案”并融入给学生学习的“6大要素”(即激趣、启问、引议、借错、说理、巧练)。学校每周每学科都开设观摩课互听互评,让学生“学”有所向,教师“导”有所指。精准教学,实现课堂增值。
作业——让每一份智慧在笔尖跳跃。秉着“堂堂清,课课清”理念,精准设计“检学单”,优化校本作业,突出“基础性、巩固性、思辨性、拓展性”,要求每节课都须留出15分钟让学生当堂练习,控量保质,不让作业离校。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三)
四大课后服务板块,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根据XX市教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XX市XX初级中学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深入调研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和活动。根据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学校将课后服务课程分为体育大活动、高效写作业、分层式服务和素质大拓展这四个板块。
体育大活动
校园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野蛮体魄”的关键场所,让学生们能运动,会运动,爱运动是我校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之一。根据学校场地和师资情况,目前学校开设了以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花样跳绳为主的运动项目,各项目负责老师在指导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还教会了学生能运动、会运动、爱运动的理念,组织小型多样的比赛,发挥体育学科特有的竞技性特点,用好“常赛”的优势基础。学生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前提下进行身体的合理直接冲撞,在碰撞中激发潜能、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在激励冲突中锤炼意志,完善自我。
高效写作业
在课后延长服务中,作业辅导深受六年级学生的欢迎。在作业辅导课上,同学们可以自己完成作业,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自主谈论,这种同伴互助,是作业辅导课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有的同学课堂笔记记得比较慢,这时候就可以向同学借来补全。有些同学当天的订正作业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请教,还有些同学会在作业辅导课上提供作业讲解服务。这样的同伴互助让很多同学都有了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分层式服务
课后服务怎样凸显其效果并且能在这段时间里达到效益最大化是八年级组全体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八年级组充分发挥备课组力量,分学科分层指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英语备课组:
八年级开始文本量陡增,如何理解文本,从中习得语言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深挖文本内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深究内容,本学期我们的分层内容是《多角度人物模拟写作》)例如:我们学习UnitThree《Trouble》,文章是从Paul的角度来阐述的,我们在课后服务时提倡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然后模拟人物写日记。既理解文本内容,更能够很好的习得语言。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而更好的掌握逻辑内涵和语言表述。
数学备课组:
关注智优生和薄弱学生,在智优生已经完成基本作业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拓展式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一定的引导和提示。在智优生思考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薄弱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分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完成同一个课堂内的分层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在课后服务中都有所裨益。
就开学三周的实施效果看,还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智优生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一些拓展性知识的探究,而利用这个时间段专时专用对薄弱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作业订正中出现的困难进行指导,对薄弱学生攻克教学难点有一定效果。
历史备课组:
对当天作业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对学生需订正的作业进行面批和个别辅导,不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及时解决难题,基本能做到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九年级最后2节课采用分层辅导模式,既解决了学优生“吃不饱”的问题,又解决了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实施分层辅导,老师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并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智优生在校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提升思维能力;中等学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分层辅导让学习薄弱的学生重建自信,激励他们直面自己的困境迎难而上。有了奋斗目标,有了学习动力,同学们学习起来不枯燥,不反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人翁意识,收到不同层次同学的喜爱。
素质大拓展
为培养具有“诗情画艺”的敬初学子,我校在课后服务中积极打造“沸腾”的文化校园,实施嘉年华课程,推崇多彩课堂。嘉年华课程以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注重学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整合学校、社会各类资源,进一步充实、整合、优化“I-CACM”课程群、“STEM+”课程群,引领学生学会选择,享受快乐,生动体验,健康发展。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四)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太石学区各学校大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孩子们用文字、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记录着他们的童心,表达了他们的情感,透过那一张张精美的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好学、乐学、爱学的身影。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有效落实“双减”的情况下,确保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太石镇学区以课堂为阵地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努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力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学校课后服务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把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德育发展、学业成就、实践活动、身心健康有机融合,聚焦健康体质提升,开设了篮球、武术、跳绳等课程;聚焦艺术素养提升,开设了小歌手、美术、舞蹈、电子琴课程;聚焦于文化素养提升,开设了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绘画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尽情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其中,既有上下求索、刨根问底的科学探求,又有贯穿中西、鉴古思今的人文精神。
同学们灵巧的小手制作出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表达安全时刻记在心中,展示法制、禁毒、传统文化等多项内容,彰显着孩子们淳朴的童心。
学生们用纸张、树叶、果壳、废旧物等常见又易得的制作材料,用小手剪一剪、折一折、粘一粘、画一画,就会奇迹般地变成漂亮的艺术作品。
寒假期间恰逢北京冬奥盛会,同学们和父母一起制作冬奥会吉祥物,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力加油!表达“相约看冬奥,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期盼,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书籍是我们的朋友,通过阅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阅读中锻炼了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坚持每天读书,让同学们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收获人生智慧,看看孩子们的读书笔记写得多认真!
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锻炼。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人人参与、班级参与的体育活动,展现学生风彩,发挥团队优势,学生们在运动中快乐,在运动中成长。
运动强健体魄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通过一件件作品展示了出来,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更加重视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双减”落到实处,实现提质增效目标。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五)
XX师范附小做好作业“加减法”
给学生做“减法”,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通过精准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校本作业,实现一课一练,着重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三至六年级以周周练的形式,统筹单元所学知识,有坡度地落实知识要素训练。同时,实行分层作业,通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分层作业巩固知识、收获自信。
给教师做“加法”,加责任心、加课程观、加教学智慧,要求教师教学要实、设计要巧、作业要新,通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掌握规律,做到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做”“思”活学活用、锻炼能力、提升素养。制定《南师附小作业管理制度》,围绕作业布置、作业书写、作业批改等三个方面,为优化作业设计设置刚性约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摒弃经验型做法,加强对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效能感的研究,做充分的学情分析与调研,设计出学生喜欢且有挑战性、有利于知识巩固与实践的作业。为避免随意化作业,学校还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加强年组统筹,加强学科间沟通,保证学生作业“日日清、周周清”,作业形式不单调。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六)
一是“创”。争创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围绕教育“十四五”规划,全力推动“湖里十大教育重点工程”实施,加快学校建设步伐,“补短扩容”增加学位,满足就学需求。
二是“激”。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和推进合作办学、集团办学和公民办学校托管帮扶的发展机制,缩小校际差距,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回应社会关注。
三是“提”。科研兴教,全面推进“多维互动,主体体验”区域课堂教改实验,探索轻负优质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是“管”。强化作业管理,开展“湖里好作业”研发,在“精、实、活”上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压缩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
五是“服”。课后服务全覆盖、上水平、强保障,全面推进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基础托管和特色服务相互结合,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相互补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七)
通过“四问四答”,探索“1+2+3”模式解决方案
今年暑假以来,“五项管理”“双减”,这些本来只该在教育圈里的词语,一下子成了全社会的“热词”。9月1日起,几乎所有学校也都开始“课后服务”了。“5+2”的服务方式,“自主学习+社团活动”的服务内容,不能带回家的作业,无形之中被拉长的“师生在校时间”,老师们的些许疲惫,家长的些许焦虑,社会的观望等,都成了摆在学校面前的问题,如何更积极地应对、更“智慧”地解决成了当务之急。基于此,XX省XXXX第一小学、XX新城第三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通过“四问四答”,明方向、理思路、定举措,探索出了“1+2+3”模式的解决方案。
所谓“四问四答”,一问“是什么”,解决“想清楚”的问题。也就是吃透政策的内容,弄清概念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保证方向不错,行动不偏。二问“为什么”,解决“提认识”的问题。也就是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弄清国家改革的目的,意识到这是国家从战略层面解决的民生问题,保证理解不质疑,执行不犹豫。三问“怎么办”,解决“优策略”的问题。也就是找寻最佳路径,保证形式多元,方法科学。四问“怎么样”,解决“要效果”的问题。也就是不断监测、评价和调整过程实施,保证减负保质、减负提质的基本效果。在认真研读、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摸索出“1+2+3”模式,并在实践中探索和检验。
“1”就是目标明确。即在开展“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工作时,始终保持与教育部门同向,与家长期盼同行,与学生成长同频。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回应社会对于教育服务功能的关注和需求。
“2”就是两个结合。即在整体设计时,一是结合“第一课堂”,开展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内容、形式上下功夫;在自主学习的过程指导和效果监测上做文章,夯实素养,提质增效。二是结合“第二、第三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及实践活动,我们的社团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社团。采用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相结合的形式,由本校教师负责组织,保证每天有活动,活动有特色,活动出成果,满足普遍性需求。其次是面向特长学生的特色俱乐部。引进专业机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为有特长、有意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辅导,保证专业水准、特色鲜明、多能多技,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
“3”就是三个注重。即在实施过程中,一是注重“课后服务”的全链条。“课后服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更是对全链条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既关注“课后服务”的前端,以“课堂革命”为突破,抓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可能直接影响“双减”及“课后服务”效果的基本环节,向课内要效果、要质量,又关注“课后服务”的末端,除关注在校“课后服务”的效果外,通过线上、线下“家长学校”等方式,引导家长提高孩子回家以后的监管能力,形成“课后服务”的闭环。二是注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构建“校内+校外”的组织模式,比如在“课后服务”第二阶段,用请进来的方式,请家长入校,在周五固定时段开设“家长讲堂”;请高校学生等社会资源,在周内非固定时段,走进班级,开设课程,实现开放办学,增强社会互动,形成育人合力。用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交大种植园”“商汤科技”“季羡林书院”等参观、实践活动,拓展服务形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适当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三是注重形式创新。就是借助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在“手机管理”范围内,依托“码行天下”小程序,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多元化的资源分享、学业拓展、成果展示平台,智慧、高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课后服务”效能。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这是目前摆在我们所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反思、校正。
学校双减优秀案例(八)
XX市XX区以统筹推进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省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为契机,三区联动,整体推进,扎实推进“双减”落地见效。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培训。立足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选取一批示范校开展作业设计等专题培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包点下校指导,提供各学科作业设计参考样例108套。组织学校设计校本课时作业和单元统整作业,形成特色校本练习册、跨学科作业资源包、师生错题记录本、学生自主作业解答微视频等成果。
二是鼓励学校展现特色。指导各校借助大数据平台,探索“智教-慧学-精析”鼓楼模式,形成“让学课堂”“5+1评价”等特色成果。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利用辖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各类教育基地,开展“我们的节日”项目化学习、“走学制”研学课程、亲子劳动课程等活动,通过文章研读、活动策划、模型构建、手绘图表、实践参与、交流反馈等环节,实现协同育人。以发展核心素养和实现学科融合为目的,通过“期末大闯关”“嘉年华”形式,以生活情境问题构建基于学生立场的学习评价体系。
三是着力提升教科研水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围绕单元整体教学、整本书阅读等主题,以启动课、跟进课、分享课、练习课等不同课型开展学科研讨45场,教师约26000人次参与活动。利用XX区获评省级科研协同创新基地、区教师进修学校获评省级教研科研基地的契机,高起点、高质量开展教科研工作,一年来全区各级新立项、在研、结题课题共计153项,其中作业管理课题17项(省级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