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湨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其上游由五指河、塌七河、虎岭河三条支流组成,三条支流至济源市思礼镇三河村会合后称湨河。沿途有商水河、桑榆河汇入,在承留镇西官桥村进入济源市区,由西向东穿城而过,至河合村汇入蟒河,全长约12公里。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来到愚公桥上,放眼眺望,只见万道霞光从泉水湾楼群的缝隙中射出,水岸名家的幢幢高楼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蔚为壮观;朝霞映照在豫港花园临岸的高楼上,随着窗户玻璃的反射,河面上波光粼粼浮光跃金,如无数条锦鲤在跳动。在这美好的晨光里,我不由迈开脚步,走下愚公桥,沿着湨河南岸向西走去。
河水湉湉,缓缓东去。河道里河汊众多,把不宽的河床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岛渚。一片片芦苇,如春天的孩童,探着尖尖的小脑袋,可劲地长着个儿。浅湾处,两只红嘴黑背、尾镶白边的水鸟,一前一后,遇沙滩便走,遇浅水则涉,遇深水便游,尾巴不停地摆动。鸟喙不停地啄到水里,瞬间又抬起来,过一会儿仿佛是吃饱了,从浅湾到湿地,不停地来回游走,十分可爱。不远处,几只小野鸭款款游来,留下无数条相互重叠“人”字形的波纹,眨眼间便钻入水里,仿佛在和人捉迷藏。
健康步道沿涘筑起,平整宽畅。堤坡上柳丝垂拂,月季鲜艳,翠柏青青,石楠叶展。垂钓者,自选宝地,杆架石栏,静待标沉;步道上晨练的男女老少,西去东来,或跑或走,或急或缓,打破了两岸的寂静。我故意放慢脚步,享受水光里的春天。
河心望去,又一只鸟儿飞来了——灰背白腹,在碧绿色的草丛中跳跃,一会儿掠过水面,掠起点点水花,一会儿钻入草中不知去处。我正寻它踪影,“欻”地一下,它又从草中飞了出来,如精灵般在水草尖上鴥地而过,没入穊穊的草丛中。湿地是鸟儿的天堂,我不知道在这片湿地上藏有多少种鸟儿,只有静静欣赏,把湨河的馈赠尽收眼底。
不知不觉,我已来到沁园桥下。桥下不远处有道水坝,河水沿坝而下,溅起一道洁白的浪花。坝下是一道浅泓,数条鱼儿在浪花中一次次跃起,又一次次落下,大概是想上蹿跳入坝上的深水中吧!坝下一对年轻的父女正全神贯注在水中捉虾,浪花声和小女孩的笑声不时碰撞在一起,吸引不少过河人驻足;砟石上的玩童,手握一片石砾弓腰击水,串串水花在河面上跳跃,好一幅明媚的春光图啊。
沁园桥上车水马龙,沁园桥下柳浪闻莺。沿着干净舒适的塑胶步道正往西行,突然一曲《沂蒙山小调》把我引到堤上,只见风雨亭下一群红男绿女,有的端笛,有的抱琴,有的拉胡,有的吹箫,在一位退休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各取所长,各秀其艺,轮番学唱红色歌曲。学员们姿态优美,动作协调,张弛有度,情投歌合,乐声飘向树梢,飘向河面,轻盈着每一个晨练人的脚步,蹁跹着飞翔白鹭的翅膀。我正沉浸在音乐声中,蓦地看到眼前竖着一块“百年瞬间”宣传牌,顶端醒目的红色标题“国歌的诞生”。噢——,这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帮音乐人选址于此了。
别过音乐人,顺着堤上游苑蜿蜒小径继续向西走去。堤坡上一排垂柳绵延向西,红叶石楠和金叶女贞变换着不同的图案美化着河岸;头上紫叶李紫中泛红,枇杷树叶宽脉清,凤杨树枝条疏朗,白果树叶似玉扇;脚下蝟实花粉冠如钟,鸢尾花姿意招展,锦带花绚丽璀璨,棣棠花金光灿灿……琪树瑶草,美不胜收,漫步花丛,惬意频生。“百年瞬间”宣传牌不时和我相遇,每一块我都要停下脚步细细观看,从中加深了我对祖国百年奋斗历程的了解,倍加珍惜眼前的美满。
太阳升起来了,春阳洒满湨河两岸,两岸小区错落有致,座座高楼栉比鳞次;沿河公路上各种车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又是一阵乐声把我引到湨河在城区段9座大桥中唯一的一座吊桥前,此桥已经成为济源网红打卡地。这是两年前市委市政府投资兴建的民生工程,为湨河两岸人们交往架起的一座新式桥梁。桥身轻盈,造型优美,如长虹卧波,又似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走上吊桥,凭栏望去,河水被矮坝层层抬起,梯田式的水面安若明镜,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由得使我思绪万千。
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专著《尔雅·释地》载:“梁莫大于湨梁。”公元前557年,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等11个诸侯国在湨梁共同订立盟约,抵抗东部齐国西侵,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湨梁会盟”。清《济源县志》记载湨梁的位置,在“城东南半里许”,即御驾至河合一带。而我此刻正站在古老而年轻的湨梁之上,遥想二千多年前的湨河惊涛拍岸浪花奔涌大河东去,11个诸侯盟主齐聚于此,面对滔滔湨河,把酒临风,共立盟约,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啊!
下得吊桥继续西行,两岸美景不时变换,别过一园又一园,走过一景又一景。不觉间,我来到华新桥西的游园里,一群中老年人正随着配乐练太极拳和八段锦。结束后,我和一位年过古稀的老者聊了起来。
老者说,湨河在历史上多次山洪暴发,村庄被毁,农田被淹。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多次治理,但由于经济薄弱,并未彻底好转。改革开放前是杂草丛生、泻洪能力低下的纳污河。20世纪80年代后,市里相继清理了多年淤塞河道的废渣,建了绿地与公园,并配以亭台、雕塑,初步形成了沿河景观。
特别是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湨河的治理高度重视,确立了建设绿色长廊、休闲长廊、文化长廊、居住长廊的规划设计理念,又投入巨资,对河道进行断面改造、斜坡绿化、建造护栏、亲水平台、过河步汀桥,对桥体、水面进行了高标准的亮化,去年,抵御住了多年难遇的大洪水。你看,咱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多好啊,仙境也不过如此吧。
是啊!眼前的美景,是全市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换来的呀。党的十八大以来,济源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河湖长制,对全市所有的河流湖泊进行综合整治,让玉川大地换羽新生焕然一新。济源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广大市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得到极大的提升,真是草生福地长势旺,人在玉川福寿长啊!
突然,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从岸边婉转飘来,悠美的旋律滑向湖面,也落入我的心田。啊!这美妙动情的歌声,不正是我(们)此刻的心声吗?
篇二: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征。作为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我们,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聚力奋进才会有惊人的成就。我们东小人秉承互帮互助、持之以恒、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赶考精神努力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还记得2021年初秋,因为疫情反弹,我们新学期开学时间再次延期。9月18日,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恰逢中秋,开学在即,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全体老师提前到校整理卫生,布置班级,迎接学生返校。老师们个个精神饱满,暑假中积蓄的能量在此刻尽情释放,大家的认真自律感动着每一个东小人。我们六年级组在弓组长的带领下,各种卫生工具齐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扫除。玉芬老师的班级,地面用洗涤剂拖了一遍又一遍;慧萍和稚静老师特别重视细节,讲桌的里里外外,锃亮如新;双玲、刘慧和裕文老师则蹲在地上,拿着钢丝球细致清理地面的顽固污渍。很多老师都是刚结束网上教学,就马不停蹄赶到学校参与清扫工作。有的班因特殊情况,只有一名教师,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整洁效果没打任何折扣,各班均在规定时间内焕然一新。当天下午,正副班主任通力合作,以“新学期新起点”为主题的高质量黑板报成为学生收到的第一份开学礼物。
开学了,所有的工作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千头万绪。六年级的几位班主任就是几位女汉子,也是我心目中的女神。从居家学习时摸排学生情况、班会课进行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到班级常规管理、信息收集整理再到小升初的相关工作,她们的敬业、专业、智慧、团结、友善让我敬佩。
与班主任们并肩同行的还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英语、数学、科任老师们。数学组的弓新胜、米稚静、刘双玲、杨姗姗、张艺帆、武贝、邢慧娟老师,精心备课,追求数学课堂的高效率,由于疫情影响,不少六年级的孩子数学知识体系的衔接出现断层,他们总是会不厌其烦的领着学困生追补提升,对于他们来说加班加点是常事,精益求精是本职;刘慧、稚静、慧萍、朋利、玉芬、裕文老师每天早到晚归,既是作为班主任的担当,更是作为语文教师的职责。经常利用一切零碎时间与后进生交流谈心,鼓励他们树立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她们自发教研,办公室总能听到她们讨论问题,共商计策的声音。她们没有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繁忙,而懈怠自己专业能力的发展。刘慧和马慧萍老师的语文观摩课和优质课,也得到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申玉芬老师在教学质量分享会的精彩发言,其干练、睿智、扎实的专业素养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语组的四位老师,亦是巾帼英豪。王雅蝉、李倩老师率先垂范,一肩挑着教育教学工作,另一肩还担着学校行政工作,超凡和邢斌两位老师分别带两个班的英语和副班主任工作,她们的英语课有声有色,深受学生喜爱。科学组的王文杰老师课堂上精益求精,左凯丽老师豁达用心,她们点亮了孩子的科学梦,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晨读我们早早来到教室、午餐我们规范管理、课后延时我们耐心陪伴。一年时光,一路走来,我们六年级的老师在弓组长的带领下,不忘初心、携手并肩、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东小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位默默工作的教职工,每个人的温暖汇聚起来,那就是有温度的教育。而我们的梦想便是在学校,守望这些花蕾一样美丽的面孔,让他们得到阳光雨露的普照、浇灌,让他们更加阳光快乐的成长。
在教育的“赶考”路上,教师是关键,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在东小的大家庭中,我们将继续和家人们共励共勉,共同前行,在平淡的岁月里,谱写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
篇三: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至今还记得儿时姥爷家的那方小院,那是我童年的乐园。那里有一年四季次第的花开,春有桃李,冬有腊梅,用两口水缸盛着的莲花映日别样红。更有村里一群群孩子拖着鼻涕跟着老爷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朗朗读书声。我的姥爷是一名小学老师,他在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下面一个偏远的小乡村作了一辈子的老师。小时候的我每年都要去他家消暑。他领着我去他任教的学校,打开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锁,从低矮的校门里进去,映入眼帘的是高低错落的几间旧瓦房,那便是所谓的教室。听姥爷说,下雨天教室里淅沥沥漏雨是常事,作为老师的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泥瓦匠,他总是在雨过天晴后顺着一把梯子爬到房顶,填瓦抹泥,守护着孩子们的求知梦。瓦房前面是一片不大的空地,没有硬化,低洼不平,那就是操场了。教室的窗户是用塑料薄膜封的,透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破洞能看到里面泥砖垒成的长条桌,几条斑驳了油漆的长板凳在暗淡的光线下寂寞的站着。长大后我才知道,暑假,学校不开课,可村里的孩子家长疏于管教,一个个就又被送到姥爷的小院落里,晨曦中,姥爷一句句吟诵着课本上的诗句,我和村里的孩子们一句句拉长腔放声地跟着读,空中有飞鸟掠过,带着我们的梦飞向远方。也就是在那时,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原来,老师这个职业是固守着虽清贫却不乏寂静的时光和孩子们乘着知识的东风相伴成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还存在着校舍危旧、设施老化等问题。姥爷从教的这所村小便是那段历史的缩影。
村里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去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张官营一中就读。2001年,因为小姨在那里任教,所以,我的中学阶段也是在那里度过的。还记得,初一刚开学时(现在的七年级我们当时叫初一)一个班里要挤将近90个孩子,桌椅板凳不够怎么办,一张长条板凳上挤着坐5、6个孩子是常事。宿舍更是拥挤,两张小床要挤下4、5个人。可这样的拥挤并不会一直持续,过了开学的喧嚷期,班里渐渐的会有一些同学再也没有出现,原来,他们大多出去打工了。尤其是到初三,原本挤挤攘攘的教室能够留下来参加中招考试的同学也只剩下原先的一半了。我还记得,有一年大雪纷飞,我们在教室上课,窗外白茫茫一片中屹立着一个黑色的身影,下课才知道,是班里一个孩子的家长把刚蒸好的一锅馒头趁热给孩子送过来。这件事至今我想起来依旧咦嘘不已,既为伟大的父爱无畏风雪,也因感慨当时农村孩子求学之艰。当时,这些孩子在学校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买一份食堂的稀饭,吃家里带来的油饼或馒头,因为馒头是要顶够一周伙食的,到了后来就会硬邦邦的,于是我就总是看到他们用开水泡馒头,鼓囊囊一大碗,灯光下泛着暗淡的光。于是,乡村中学条件的艰苦和农村家庭经济的拮据,使辍学成了许多孩子共同的命运。城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导致农村一部分孩子并没有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更别提减少社会贫困代际传播了。
再后来我去城市上高中,2005年高二的我五一放假回去时,眼前的场景令我大吃一惊。姥爷村上的小学已经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所新建的希望小学。透过高大的栅栏校门可以看见崭新的四层教学楼骄傲地屹立着,宽敞的操场上整齐地排列着各色体育器材,空中飘扬的那抹中国红和学校边上的金黄麦田相互辉映在歌唱着农村教育的新变化!我又回到初中的母校,学校旧貌换新颜,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充足的教室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拥挤之苦矣。原先低矮潮湿的宿舍现在被一栋三层宿舍楼取代,通风敞亮,每一层还带有独立的卫生间。之前所谓的餐厅就是一间简陋的棚子,里面用泥砖砌几张长条桌,没有凳子,学生们猫着腰站到桌子面前吃饭,有些孩子甚至蹲在地上凑成一堆吃饭,餐厅能遮风挡雨已经够不错的了。现在的食堂一排排配套的桌椅干净整齐随时敞开怀抱迎接这些孩子们。我和之前的班主任闲聊,他由衷地说,现在学校条件真的是今非昔比了,中途辍学的现象已经很少了。唯一让他期盼的是什么时候有更多新的老师分配进来,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总是觉得对新的教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掌握、运用很吃力,在这所学校只有几台电脑,而且只是偶尔开一次,因为会用的老师寥寥无几。看着老师写满遗憾脸庞,少小扎根在心里的老师梦再一次萌芽。后来,长大了的我查资料了解到20世纪初,农村学校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便是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备不足,教师难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对教学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在当时都亟待解决。
后来,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教师教育的政策更加关注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国家先后制定了多项专门政策和项目。2006年2月,中组部、人事部等九部委出台《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简称“三支一扶”计划);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2007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简称“公费师范生计划”),之后各省份也积极响应并实施,2010年河南省就招录10000名特岗老师。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乡村教师的补充开辟了新渠道,大量学识丰富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农村教育建设的阵地,致力于乡村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2011年我大学毕业,经常听已经退休了的姥爷提及,村小新进了更多老师,他们都好年轻,学校破天荒开设了英语课,孩子们“ABCDEFG”唱着字母歌是那么的嘹亮,被路过校园上空的风儿带到很远很远。而姥爷家的小院也不再是孩子们的假期学校了,他们也开始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有各色的兴趣班充实着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假期。不过姥爷家的小院依旧很热闹,吹拉弹唱、读书看报、舞文弄墨、欢快的秧歌也扭了起来。原来,姥爷把小院改造成了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由之前的孩子王变成现在的老人王,十里八乡的老人只要想来舒活筋骨、陶冶心性,他都欢迎,端茶倒水,让烟给糖。暑假去姥爷家,望着一院子老人们夕阳无限好的场景,我总不免感叹道,社会的发展带来教育的进步不仅仅之于孩子们,而是辐射到了每一个人,哪怕是暮年的这群老人们,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老人的生活也可以“为霞尚满天”。时间推移到2020年,同心协力克万难,千年古县拔穷根。鲁山县赢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重量级答卷,谱写了发展史上的壮丽诗篇。教育扶贫、危房改造、交通扶贫、林业扶贫等9个省级现场会先后在鲁山县召开。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大学毕业后的我如愿继承了姥爷的衣钵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这是他每每提起来都觉欣慰的事。2021年我去叶县任店镇初级中学送课下乡。教室里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程教学质量,让乡村教育也走向了现代化,孩子们可以云端看世界,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和这里的老师们交流时,他们说2021年“双减”政策的颁布也在推动着乡村教育改革,创新形式,提质增效。而2022年刚刚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更是通过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形象给乡村孩子提供了多渠道的就学方式,让他们看到更多的未来,拥有更多成才的途径。
姥爷和我聊天时总是念叨,教育国之大计,要用心育人,对得起党和国家的重托。我也从未忘记身上担负的时代使命,也点赞这个伟大的时代,让作为新一代青年教师的我们可以充分发掘自身的价值。2021年90岁高寿的姥爷溘然长逝,他这一生见证着教育事业的拾级而上,更经历了社会的一路发展,他奋斗过亦无悔!最美的传承就是多年之后我就成了你,而且愿意更像你。姥爷,您总是说,要干一行,爱一行,尤其是教师,要心怀大爱,才能守得住三尺讲台。姥爷,你可知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可是我对您的思念却在岁月里始终酝酿滋长!我定会不负您所望,投身教育,像您一样在这片希望的原野贡献一生。新时代,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新一代青年教师的手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跑道上跑出新成绩!赶考路上有我,这一路春光尚好,且将奋斗趁年华!
篇四: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新时代!
今天,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国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的变化。中国人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复兴号”动车350公里时速跑赢全世界,信息技术、智能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每时每刻都让我们为之振奋、骄傲、自豪!
处在伟大变革的新时代,我们可爱的家乡—济源,也走出大舞台上的新步伐。
产城融合示范走在前。从豫光到济钢,从金利到富士康,还有万洋和金马,超百亿企业闻名全国,绿色铅锌冶炼和白银生产“双基地”,带动城乡高就业,人民收入稳增长。设立海关方便国际贸易,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口村水库、国电豫源风力发电为城市发展注入清洁能源。强大的能源化工制造业,撑起济源人幸福的新生活。美丽漂亮的新小区比比皆是,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布局合理婀娜多姿的城中园林让人民更加诗意栖居这里。牡丹园百花争艳,落红流水,蛙声一片;蟒河公园,湖光山色,错落有致;龙潭生态园,古轵公园,山水相依,绿树成荫,风景宜人。走出家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路在绿中。产城融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有生产才有好就业,好就业才有好生活,城市宜居,安居才能乐业,也许融合就是这般美好。
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济源乡村振兴阔步向前。济源第一期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清华大学研究员洪涛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添柴加油”。美丽乡村花石村游人如织,大峪曾庄山清水秀。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为乡村振兴助力;山区五个镇,躬身践行党建引领,组织振兴助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美丽乡村靓如画,农村旧貌换新颜。
出行总是那么便捷。市区道路不断升级改造,路既是城市的动脉,也是城市的风景,就是沿路跑步健身,也是头上有绿荫,脚下有专用道。环保型公交车免费乘坐,共享单车随时满足个性化需求,私家车文明出行,高速公路网更加完善作文吧,呼南高铁指日可待。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济源的彩妆。王屋山郁郁葱葱,村镇绿树成荫。市区多树种绿化、彩化绿化、立体绿化,“七路两河一高速”生态绿色长廊,山区大风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绿色化,共同构成秀美绿色济源大生态。身处绿色济源,也是一种获得感、幸福感。繁星闪烁,明月高悬,落日晚霞,即使身在市区也不再是奢望和憧憬。
志愿服务红马甲街头涌现。仓廪实而知礼节,当济源人物质生活满足后,他们更追求精神文明生活,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体现着人民的文明素养,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相继成立,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志愿者让文明荣光照亮愚公儿女的精神家园,每一天,每一年,74万愚公儿女都以文明的姿态,舞动秀美家乡,于是城市有了温度,道德模范故事口口相传,精神不断得以滋养。
工作累了,市区呆倦了,不用追寻远方,美景和诗就在家乡。
你看见了雄伟壮丽的王屋山,就能跟李白、韩愈吹着曾经同样的山风,抒发同样的“情话”。奇峰秀岭如波似涛,秋天满山红叶赛香山,春天各色山花烂漫如花园。千年银杏郁郁参天,神奇不竭“不老泉”!如果还想欣赏峡谷的奇峻风情,移步五龙口,再到九里沟,还可去小沟背、黄河三峡、小浪底等,各种各样的美景,既有北国风光的粗犷豪放,也有江南水乡的温柔细腻。如果还想品味历史的厚重沧桑,就来到恢弘大气的济渎庙,这里古雅静幽,庭院深深,朱门重重。千年将军柏风华正茂,临渊阁、知春亭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回廊朱栏,曲径通幽,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总有一款适合你,醉倒你,放飞你的小情绪。
一枝一叶总关情,济源是家乡,是我永远抹不去的胎记。别人有一片草原,容不下一个我,家乡只用一根草,就拴住了我。别人有一座宫殿,留不住一个我,家乡只给了一座山,就拴住了我。别人讲了无数的奋斗故事,没有感动我,家乡只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寓言,却让我留下来播撒汗水!
篇五: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新乡—我可爱的家乡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
她有着灿烂的文化
她有一串串闪光的桂冠
她以豫北明珠称号加冕
她是绿色之城,文明之城
她是卫生之城,魅力之城
新乡—我可爱的家乡
你在党的关怀下前进
你在祖国的呵护下成长
带着嘱托,怀着梦想
携手三市五县四区
开发旅游发展交通
一座座高楼平地起
画出了最美图画
谱写了最美乐章
新乡—我可爱的家乡
面对种种困难险阻
你继承了东方精神的优良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洪灾
你众志成城凝聚力量
谢谢你,我可爱的家乡
是你给了我臂膀
是你给了我力量
是你让我在前进的路上
不会迷失方向!
谢谢你,我可爱的家乡
是你给了我翅膀
是你给了我坚强
是你让我在湛蓝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篇六: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浉河两岸,柳树又开新芽,我牵着暖暖的小手走在岸边,温柔的春风吹过,质朴、青翠的芬芳扑面而来。一路上还路过了许多戴着耳机跑步的人,伴着他们脚步踏响的节拍,看着随处可见的“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宣传标语,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如今“美好生活看信阳”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时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嘱托“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再看我们眼前的信阳,山水相连,锦绣茶都,人称“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底气。在红绿相间之中,红色也是我们大别山这座英雄的山不曾褪去的底色,如今我们红色信阳的美好生活,正是因为有无数革命先辈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里,我每天穿着军装带着话筒为市民游客、党员干部讲述着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在党的领导下,1921年11月,陈潭秋在黄冈的陈策楼创办了鄂豫皖边区的第一个党小组,由此拉开我们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序幕;1927年,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鄂豫皖三省党组织相继领导了黄麻、商城、六霍三大工农武装起义,大别山红军逐步发展壮大为拥有四万五千人的铁血雄师——红四方面军;1934年11月16日,英雄的红25军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勇当北上先锋,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恢弘壮丽的诗篇;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金刚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红28军组成新四军第四支队,奔赴抗日前线;1941年,新四军五师长期孤悬敌后,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以巨大的牺牲,牵制了国民党30万精锐部队长达10个月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战场;1947年,刘邓大军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号角。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当时不足百万人口的信阳地区,就有30多万优秀儿女献出宝贵的生命,可谓是“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回顾百年沧桑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走向胜利。从“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到“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李大钊;从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的吴焕先,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保存大别山革命火种的高敬亭;从竖起鄂豫皖第一面红旗的吴光浩,到大别山的“刘胡兰”——肖国清……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点亮了“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信念之光。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乘车离开西柏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去进京赶考。但愿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这句话成了新中国黎明的最强音。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时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在变迁,考题在变化,答卷人在继续奋斗。在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奋斗精神实现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最美“逆行者”奔赴最危险的地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座城市……
如今的信阳,正忠实践行领袖嘱托,聚焦“两个更好”,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实施“1335”工作布局,加快建设“两个更好”示范区、美好生活目的地!如今走在我们的羊山新区,可谓是一步一景,以前用围栏遮挡起来的荒地现在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花园;还有“两个更好”城市书屋,我们可以随时走进去静下心来,翻开书籍,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书房里,还有属于我们大别山特色的文旅文创产品;不仅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如今正在发展的还有产业绿色崛起、建造花园城市、乡村振兴扛旗等等等等……这些都让我不禁感叹:美好生活的城市街道是渗透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的,未来我们生活在信阳,是小桥、流水、人家,绿廊、绿道、绿城,这样的美好生活真是让人无限向往!
“春来风好两岸阔,恰是乘风扬帆时”,作为新时代宣传战线中的一员,我们更要铆足“长风破浪勇当先”的干劲,以关键时刻“跟我来”、“我先上”的果敢勇毅、实干担当,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用优异成绩奔赴新时代的“赶考春天”!
篇七: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对日当歌,新景几何?
原初隋朝,八县辽阔。
主产小麦,玉米稻颗,
北依太行,南接黄河。
抗日有我,解放有我,
为民幸福,赴汤蹈火。
一九四九,新乡复活,
前有军工,后有民模。
新乡人民,勤奋开拓,
主席视察,刘庄卓卓。
三中全会,开放搞活,
先进群体,声名赫赫。
新的世纪,再开脉络,
出彩新乡,遍结硕果。
新的征程,目标笃握,
晋位升级,十大举措。
纪检监察,护航骆驼,
奋进新乡,胜利有我!
篇八: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从古至今,学子赶考酬壮志,国家赶考谋复兴。时代风云变幻,历史大浪淘沙,“赶考精神”在代代传承中,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这一年,我成为了一名班主任,而且是一年级班主任。除了面临着一个教师如何能教好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处理好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去育人,如何去当好一名班主任。
记得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个学期,我会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课,对课堂内容和知识充满兴趣的学生。虽然我的严厉让课堂的纪律越来越好,但学生和我的关系却不似其他班老师那么融洽、那么自然。于是,我开始将目光看向身边的好老师。
原来,好老师是敬业奉献的
我最先看到的就是我的副班付老师。她为人随和、有耐心,是一名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过来人”,付老师毫不吝啬向我传授教学经验,引导我在日常教学及学校活动中对孩子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对于调皮的孩子,除了要不厌其烦的提醒,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付老师所言,努力的付出收获了回报,班里的孩子逐渐和我亲近了,一下课总是老师老师的叫着,一些调皮的孩子居然也慢慢变好了。
俗话说:“命运喜欢光顾勇敢的人。”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竟然也能被命运所眷顾。不是因为我有多么优秀,只因为我所遇皆良人,被善良所包裹,让我能够在一方小小的教育天地激活智慧、绽放才情。
原来,好老师是诲人不倦的
在好老师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差强人意,但他却可能是劳动中的小能手,也可能是运动场上的焦点,或者他还会主动送受伤的同学去校医室,这些发光点都等待老师细心区发现。
有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为师者一定要宽容,一定要有耐心。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图片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独具特色的好老师,默默无闻地坚守着师者的风范。从踏上三尺讲台开始,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我立志,付出青春与心血,为党和祖国尽心育才,走好作为一名教师的“赶考”之路。
篇九: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赶考路上有我”主题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引导人们认识到人人都是追梦者、人人都是圆梦人。而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用实际行动来“圆梦”的人。
身为党员教师中的一员,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了二十五年的她,总是那么亲切随和,总是脚步匆忙,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她就是我们一年级年级组长毛燕老师。自从选择了教师,就把这份事业放在了首位,不管碰到任何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解决。至今有一件事让我们不能忘怀,那是2015年的冬天,我们要到兄弟学校参加活动,路上要经过一个涵洞,里面满满是带有冰碴儿的水,因为不了解地势车在中间熄了火,水已经漫进了车里面,但是毛老师决然地打开车门,没有一丝犹豫就跳进了冰冷的水里,水瞬间没过了膝盖,毛老师也毫不在意,终于在活动开始前赶到了学校。虽然此时的毛老师衣服已经湿透了,但她毫不在意,她说:“没有让孩子们在这么冷的天久等我们,我的心里热乎着呢!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学校我们可以付出所有,这不算什么!”
大家还记得那个不一样的春节吗?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肆虐人间,所以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身体状况、出行、接触情况都成了我们每天关注的头等大事。紧接着我们又接到开学推迟但要“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通知,毛老师是党员,有事总是走在前面,她主动承担了孩子们的思想教育课程,教育他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去年我们郑州受到了洪水的肆虐,再加上疫情的反弹,作为市民我们没有害怕,也没有退缩,无数党员更是义无反顾的走在“逆行的路上”,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扫码、量体温、查出入……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认真耐心的工作态度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肯定和支持,一面印着“众志成城抗疫情真情无私驻防线”的锦旗也送到了东风路小学党支部的手中,既是一份认可和鼓励,更是代表着一分责任和动力!
这就是我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锤炼坚强的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他们用自己最朴实平凡的行动讴歌着共产党员的灵魂,树立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昨天的辉煌已载入史册,今天的“考试”仍在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必将团结一心,踏实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赶考之路。
篇十: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你想领略奇绝壮美的景致需到高山峻岭中去冒险;你想享受俊美娇柔的风情,需到西子湖畔去寻觅;你想同时敬观雄壮和温婉,感悟淳朴和梦幻,请到河南范县。这里再不是贫穷的黄河滩。范县人民不忘初心,执着追梦,踔厉奋发,用睿智和辛勤创建了理想的家园。如今的范县,已旧貌换新颜。走进范县,你可同时感受到古色古香现代气息;感受到温文尔雅豪迈庄严;领略到峥嵘遗迹繁荣发展……看似矛盾的美,在这里都达到了统一。
我们先到县城去感受繁华、热闹、富足、洁净、高雅和文明。这里浓缩了大都市的精华,会满足你的需求。条条街道都宽敞卫生。车行道与人行道中间的隔离带,栽种着不同的树木花草,形成不同色彩的流云;道旁树气宇轩昂,给城市增添了几分庄严和力量;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崛起,向世人展示着范县的经济实力;一所所学校的建成,呈现了范县人对素养的追求;多姿多彩的公园场景,彰显着范县人的精神风貌;广阔气派的文化广场,承载着范县丰厚的文化,点亮了百姓丰富的文化生活;书店、媒体给范县人提供了丰盛的大餐,提高了范县人的人格素养……在这里,街道通畅、思维流畅、做事顺畅、心情舒畅。白天的范县热血沸腾,夜晚的范县曼妙朦胧。每个街道上的路灯都是两道明亮的长龙。这里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乐园。饿了你可品尝范县的名吃——范县大包子、范县肉旋子、房氏肉饼、张氏烧鸡、武氏烧鸡……想观光可到公园,去广场参与娱乐活动,分享百姓幸福;想购物,琳琅满目的市场会让你满载而归;想歇息,范县宾馆将会为你提供最温馨的待遇。
大城市囚住了城市人的身心,市人每天生活在车水马龙的环境内,赶着时代的快节拍,匆匆再匆匆。仿佛观观自然也是一种奢求,听听天籁也是一种奢望。在范县则不同,你可一边感受现代化给你带来的新奇,一边享受自然给你的慷慨馈赠。从县城中心开车10分钟就可到达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岸边。这10分钟沿黄河堤,你还可收获江南的娇艳——堤北是十里杏林,堤南是碧柳烟波。春天杏花开放之季,也是绿柳萌芽之时。车行期间,若在彩虹间穿行,又如白娘子初遇许郎时的情景。还没从婉约缠绵的意境中回过神来,汹涌的黄河流水立刻告诉你:这里不是清丽的西子湖畔,这里是壮阔的巨龙岸边。黄河的温厚慈祥,黄河的壮美豪迈,黄河的激情力量,没有哪里的水能够比拟。到毛楼景点观黄河,黄河更增添了些许诗意:黄河画廊让人立一地览黄河的全貌;垂钓中心让人效仿姜太公静待周文王;天然浴场让人感受到海边洗浴的欢畅;飞天渡让人领略山涧滑飞的刺激;听涛亭让人感受到黄河激荡的律动;观澜亭让人尽观峥嵘波涛、万丈狂澜……江南的水洁净纤细,黄河的水浑厚雄壮。阴柔给人以梦幻;阳刚给人以力量。
再加上黄河北岸的郑板桥纪念馆,更给毛楼增添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一进大门,便可看到高大的郑板桥雕像,威仪儒雅,显露出才艺和清正的气质。主体建筑“三绝堂”,展示了郑板桥的生活、写作、绘画的场景。金水桥、板桥故居、幽逸廊等都凸显了郑板桥的政绩和生活情趣。奇花争艳,翠柳抚案,山岗突兀,流水如镜,瘦石嶙峋,树木丛生。清幽但不单调,自然又有个性——因郑板桥有画竹的爱好,又有竹一般的高洁品格,所以整个园内最突出的还是竹林。微风吹过,竹林随风伴舞,发出瑟瑟的声音,翠竹摇曳身姿,犹如郑板桥画中的风竹离开了画卷,也好似郑板桥画竹时所观的竹模。此时你会想象,当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郑县令执政期间,在关心百姓疾苦的同时,一定会独步于林间幽径,观自然钟灵毓秀,感竹兰高风亮节。收获自然的恩赐,在“三绝堂”中用诗书画把囿于空间的一个瞬间灵感,变成历史的永恒。在这里,你看到了黄河的豪壮,观到了历史的永恒。
你如果想感受梦境浣纱之美,范县同样能满足你。夏季荷花盛开之时,你来范县观看我范县的万亩菏塘,会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契合。毫无遮拦的花海一下扑入你的视野,会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远处花海与蓝天白云接吻,近处鱼戏莲叶间,风过花影动,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可打一把小伞,沿着荷塘间的鹅卵小径,水上木桥穿梭于花间,嗅着幽香,观看优雅的丰姿。高高低低的荷叶如万伞涌动,为水中的精灵撑起另一片天空。莲花从叶下探出头来,有的面含微笑,有的张开笑脸,迎接一个又一个游客。有殷红的、粉红的、橙色的、黄色的、还有雪白的。它们都有绸缎般的花瓣,雪乳般的花粉,高贵又洁净。高高地站在莲叶之上的不单单是莲花,还有那高高地擎到高空的莲蓬,自豪地挺立着,好像孕妇在展示自己的婴孩。你若想登高望远,一览全貌,则可攀上观望亭,鸟瞰花的世界。远处花海上空的荷花仙子雕像若上天派来的使者,将要降落到众姐妹群中。各种色彩的花朵,也若身着不同天衣的仙女,落到了碧波莲池之中。此时你会情不自禁拍照留念,也会陶醉其中忘记了自己。在上天与花海间享受生活,身心得到洗礼,会分不清是瑶台还是在世间。你还可弄扁舟,游荷花深处,享受词人李易安的少女之乐。驾小舟结同伴流动在莲花丛中:
蜻蜓点水款款飞,鸥鹭迎舟惊飞翔;
鹅鸭温良绕舟动,游鱼队队戏舟旁。
天地间的温馨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在这里变成了现实。我觉得观范县荷塘后,天下荷塘都将逊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得如诗如画,曾经装点过许多文人墨客的梦想。去年暑假我到清华大学,特意到池塘边寻找朱老所描的美点。可是看后才发现,远远比不上我故乡范县的荷塘。
范县大米,号称“天冠”。此时你来范县,还可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景象。你还可跟随我的一首诗,观赏稻香的风光。
天冠之乡
天冠之乡在范县,这里号称小江南。
绿水绕田润稻谷,鸟唱鱼游逗留恋;
更喜蝴蝶轻灵舞,疑是周公梁祝缘。
村庄静卧稻田内,小桥犹在西子畔。
十多万亩稻香地,丰收之季金灿灿;
谦卑躬身谢稻农,晶莹珍珠粒饱满。
分秧插秧勤管理,稻农终日笑灿烂;
含情凝眸若慈母,一朝丰收乐开颜。
虽无陶潜归隐意,我愿常居稻香园。
观赏范县美景,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叹——这次旅游不虚此行!范县美景感染着你,范县人的精神面貌感召着你,你会情不自禁地许下承诺——待到下次节假日,还来范县赏风光。
篇十一:赶考路上有我优秀题范文
这是一个集团的振兴故事,也是市场经济振兴中的生死对决。
这是持久而不懈、坚决与无畏、是生死考验的对决。
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产业,一个民族产业的振兴。
这里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这个在全国、在全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正以科技的力量和体制的转换进行着大规模转型升级。
事实上,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的每一次转型,都是向旧观念挑战,而且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大对决。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的前身是济源综合冶炼厂。那时的企业无异于刀耕火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一个产业,奠定了中国金、银、铅、锌在国际上的地位。
1957年8月20日,一座土平炉,开启了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的冶炼之路。然而,由于冶炼要产生大量的酸气,造成了周边环境污染,大批庄稼被烧死,百姓生活受到威胁,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没有制酸装备,环境污染严重,企业面临生死存亡。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企业,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坚定地走上了技术改造的发展之路。
企业转型升级,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唯一可靠的出路,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个国有民族工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工程。
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不发展,就是死亡!环境保护搞不好,就是死亡!可以说死亡危机,悬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的上空!
1987年3月,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在被逼无奈之际,强迫自己发展自己。他们想尽办法、东挪西借,筹措450万元,开始了企业建厂30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金银铅一期扩改工程。
3个月拿出技改方案,7个月完成土建任务,12个月一次性试产成功,3个月达到了设计能力。
自制设备1200台件,节约资金50万元,工期提前一年半,产能达到5000吨,23项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标准。
紧接着,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二期扩建上马,设计产能1万吨。1991年7月2日联动试车一次成功,实际产能达到了2万吨,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
然而,这样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按照当时的国家产业要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依然处于被淘汰的行列。
那么,如果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消失了,七千多名职工将失业,济源会失去一大块税收,河南也将损失一个稳定的创汇基地。
坚定不移上三期扩改工程,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唯一的选择。济源不能丢掉豫光,济源不能没有豫光这块重要的税收阵地。没有税收,意味着数以万计的教师、公职人员缺少工资和生活保障。
河南不能放弃豫光,河南不能没有豫光这个产业集群,更不能放弃占河南百分之四十多的出口创汇大户。
三期技改,需要一个多亿资金。这对上世纪末的豫光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资金。靠着险中求胜的决心,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硬生生夺下了“七五”国家黄金项目。靠着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在行业界的信用,争取到了中国黄金总公司的慷慨贷款。
1993年10月,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三期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96年3月30日,三期扩建铅熔炼鼓风炉一次点火试产成功,1996年4月,金银铅三期扩建烟气制酸工程开工,1997年5月烟气制酸工程设备安装完毕,并投入调试,1997年7月29日,烟气制酸工程一次试车成功。
1998年,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三期技改成功运营,集团全年共生产电解铅5。02万吨、黄金794。5千克、白银43。51吨,分别是金银铅三期技改工程动工前的3倍、1。99倍和3。38倍。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是1993年的3。5倍。非稳态制酸技术研究顺利实现并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非稳态制酸技术的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二氧化硫污染问题。
2002年5月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投资1。18亿元的第四期技扩改建成投产,首家在国内采用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的企业,铅冶炼产能达到10万吨。铅冶炼污染严重、能耗大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能耗下降三分之二,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
2004年4月30日,第五期扩改工程10万吨电锌项目期间,李克强同志来到工地视察,要求企业把产业做大,做好下游工作,搞好产品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为河南经济多作贡献。
2005年5月10日,历经16个月的第五期扩改工程,创造了国内电锌湿法冶炼工程建设新纪录。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的第六期30万吨电锌项目扩建工程,仅用了14个月,2008年8月8日,顺利点火试产,刷新了国内同类工程建设周期的记录。
2007年3月建成投产的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第七期扩改,首创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分离—底吹熔炼再生铅”先进工艺,开创了再生铅和原生铅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使铅工业步入“生产—消费—再生”的循环发展之路,成为了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的样本。
2010年4月8日,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又成功进行了第八期扩改,首创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这是国内第一条直接炼铅生产线,标志着中国铅冶炼技术装备迈上新的台阶。
第九期扩建总投资20亿元,2013年12月全系统调试完成,世界首家采用双底吹炼铜新工艺,刷新世界铜冶炼历史,使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形成了铅锌铜三足鼎立、协同发展、冶炼优势充分互补、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良好发展格局。
第十期扩改总投资19。27亿元,实施的是《绿色高质量发展标杆性和示范性工程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2020年7月15日投产运营。项目加快了转型升级,推动了工艺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冶炼工艺水平、技术指标、关键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世界上单系统最大的生产线。实现节能30%,减排50%,劳动效率提高50%,开创了我国铅冶炼技术升级的新篇章。
从1987年3月到迎接党的二十大的今天,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经历了十次大的技术改造,中小型技术改造不计其数。
如果你深入其中,你会体会到企业发展的艰苦卓绝,你会感受到企业振兴的生死搏击,你会体味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悲壮与惨烈,也许就是紧要关头的冲刺可给企业带来深刻变化和影响!也许是紧要三关的几句看上去多余却很真诚的陈述,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企业的命运!也许最笨的方式是告诉他你真实的想法,或告诉你面临的困境,那么想办法为你开辟一条道路的人,就在你的面前,你可以在一觉醒来柳暗花明。
豫光,在变化的环境里,一路走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豫光每天都在砥砺奋进!
豫光,年处理54万吨废旧蓄电池的再生铅产能,成为世界上废旧蓄电池处理能力最大的企业。豫光,循环经济模式,被誉为中国样本,先后成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试点企业、首批清洁生产化示范企业、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国家环保A类企业。
2022年4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来到河南豫光金铅集团,走车间,看项目,问科技,说创新,话未来。临走时,楼阳生嘱咐豫光金铅集团的领导,一定要让集团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依托白银等材料优势,在新材料、新能源方面取得突破,希望集团能够在“十四五”末实现千亿产值的目标,为河南振兴作贡献,为民族产业发展作贡献。
豫光,在忘我中发展。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
如今,千亿豫光、百年豫光的美好蓝图正在黄河北岸绘就。面对未来,豫光目标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更加充满自信。
往事皆过往,未来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