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一)
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市第二实验小学“小候鸟”科学院的全体队员和家长们乘车前往条子泥景区,参加条子泥湿地及盐城海警局东台工作站共同组织的主题为“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的宣传活动。
来到景区,队员们首先在720高潮位栖息地观察候鸟,北京林业大学杨洪艳博士介绍了高潮位栖息地。通过介绍,孩子们知道了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条子泥湿地划出的720亩专用地,通过生态修复、制定管理细则,打造的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两年来,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新增22个种类,达到410种。在全球沿海区域潮间带栖息地的消失和退化的大背景下,这里的候鸟种群数量不降反升,成为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跟随景区作文吧导游的脚步,队员们乘车前往黑嘴鸥繁殖地观鸟台,透过高倍数望远镜,孩子们观赏到成千上万只黑嘴鸥在繁殖地嬉戏,偶尔有一、两只麋鹿奔驰而过,纷纷惊叹不已,黑嘴鸥繁殖地发现者李东明老师在现场向孩子们介绍了繁殖地的发现和保护过程,孩子们懂得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景区多功能厅,杨洪艳博士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视频影像对条子泥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介绍,并和孩子及家长们们现场互动,孩子们提了大量有关生物多样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杨博士一一解答,并对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赞不绝口。
一天的活动,孩子们收获满满,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也使家长们收益匪浅,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态美好新家园,家乡的明天会更好!
20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二)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开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提高师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唤起同学们对地球大家庭的关爱。5月19日下午,岐山一校焕新校区5年11班召开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班会活动。
在班会前,5年11班的同学们就通过上网学习,查找资料,自主制作完成了主题手抄报,发出了保护自然的倡议书。
班会上,孟维媛老师通过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物质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与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更与造福子孙后代紧密相连。
这次活动,学校还请来了辽宁省公益基金会的悠悠老师为同学们做“生物多样性保护”讲座。悠悠老师从“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让孩子们懂得了生物多样性价值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并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知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大家做起,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孟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竞赛,在知识竞赛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抢答,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又收获了乐趣。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并在他们的心灵里播下了“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的种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坚持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和自觉,共同期待万物自由生长的明天,共建万物和谐的美好家园!
20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三)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1992年6月5日,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开放签署,我国是第64个签署国。我国积极参与履约活动,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教育和培训,有效保护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每年的5月22号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旨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普及生物学知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唤起大家对地球的关爱,我校“生生不息”社团围绕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生物世界缤纷多彩,花——尽情绽放在5月,灿烂而又奔放,飘洒的芳香让大地处处充满夏的气息。社团小成员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展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表达自己主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基于此,社团以水拓画的制作来作为此次活动的起始。
社团的小小演说家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小讲堂,向同学们介绍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背景信息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观看国际生物多样性宣传片。
社团成员在纸板上粘贴形态各异的树叶并配合作画,以自然的元素表现自然之美,奇思妙想真是出人意料之好!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20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四)
一、活动主题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xx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xx周年,也是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xx周年,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纪念生物多样性行动xx周年”。
二、活动目的
为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宣传环保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宗旨,围绕20XX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结合地区实际,重点深入社区,从贴近市民生活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环保知识。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2日上午9:00-11:00
四、活动地点
延庆区振兴北社区
五、活动参与方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延庆区振兴北社区居民
六、活动准备
1、制作宣传条幅,内容为“松山自然保护区进社区科普宣教活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悬挂于社区活动地点。
2、制作易拉宝2块,内容“生物多样性日专题”、“松山自然保护区简介”。
3、活动所需物品准备:宣传手册,相关书籍,知识答题等,手工制作材料。
4、准备人工鸟巢,与社区负责人沟通,选取挂鸟巢位置。
七、活动顺利开展
1、工作人员设立了宣传展台,向过往居民细致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可持续理念,并发放宣传手册及书籍,呼吁大家尊重生命、善待动物,积极投身生态和环境保护事业,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倡导健康、平衡、友善的生活方式。
2、向社区居委会图书室赠送了保护区专业书籍。
3、设置知识问答,拉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对正确率高的居民发放小礼品。
4、悬挂人工鸟巢,社区居民一起集思广益选取合适地点树木进行悬挂,并派专人定期看护、记录。
社区居民悬挂人工鸟巢
八、活动效果
此次宣传活动吸引了150余名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余份。同时,现场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的形式,营造出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九、活动反馈
社区居民参与热情高,纷纷表示愿意多参加这种带有知识问答及亲身动手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多结交朋友,与邻居有更多接触的机会,提高默契度。
20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五)
5月22日,汉寿县举办20XX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湖南省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桂先出席。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彩页、展示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境、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图片等,展示湿地之美,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守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并呼吁更多公众自觉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队伍中来,过往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并表示一定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宣传。
汉寿县摄影爱好者刘汉华说:“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酝酿的一个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应该尽的责任,我要多拍一些照片,来宣传我们的湿地。”
汉寿县东正街小学学生郭泳麟说:“我们要爱护野生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就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
汉寿县地处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地带,境内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和重点区域。其西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少有的通江湖泊之一,作为长江中下游洪流的“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具有强大的自然调蓄洪水功能,是构建洞庭湖湿地乃至长江中下游湿地安全体系的重要战略要地。区内拥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类型,区内植物、动物及景观资源丰富,为包括14种全球受威胁物种在内的3万余只水鸟提供了停歇、栖息的越冬场所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区内生物多样性在亚热带内陆湿地类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保护和科研价值极高。目前共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28目,82科,284种。
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28目,72科,共197种。
2022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总结(六)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贴近自然的洗礼;这不是一个任务,更像一个收获满满的耕耘。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亲自去看,去接触,彩云之南的孩子,才能在山野湖海中收获家乡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扩展我们对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动物保护法、植物保护条例、森林条例等的认识。将所学专业与保护云南生态多样性的调研活动相结合,也是我们几个法学生在大学期间为家乡送上的一份心意。
小组成员分开行动,拿上相机,带好纸笔,去到了维西县金丝猴国家基地了解野生动物偷猎和栖息地破坏问题,去到了香格里拉了解人与牦牛怎么共处,去到了万峰山保护区,发现了保护区中央住人的违规问题,去到了保山青华海湿地公园研究湿地公园建设,去到了昆明植物园观察全球仅有三十四棵的巧家五针松,研究极小种群的保护,去到了海拔四千米的东川小江高山调研矿业破坏恢复,走到了昭通街头看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态度,去了昆明动物园,云南省野生动物园,了解cop15在云南召开的意义,回头来看,这个假期的实践调研充实而有意义。
在活动中,我们去看了部分野生动植物。
现在这段旅程已经结束,一个假期的汗水浓缩于调研报告和保护档案,在最后总结时,一位同学这样写到:“余幼时便记东川的破碎生态,我的家原来在高山上,后来异地扶贫搬迁了,至今记得村边除了有人烟的地方,十多里地没有一棵树。这次因为科研需要,我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地方以及小江河谷。每多种下一棵绿树,东川就多了一份绿起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