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1
陈穆苒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闪亮的名字——钟南山院士》。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默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时间多数时候都过得挺慢的,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才会惊觉“原来已经这么久”。十九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过全国,它带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惴惴不安,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危险,挺身而出。
千万金光破云而出,于尘世中贯穿天地。一位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非典从出现到消失一共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他从始至终都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的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服都没有到位。”
上天并没有眷顾人类,我们将独自走完征途。2019年12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病情迅速发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给了我们镇定和希望,84岁的他临危受命,令人敬佩,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不得不咬紧牙关,他怀着必胜的信念,无畏前行,在抗击肺炎疫情的一线,他无怨无悔。
所有苦难与背负的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他,就是钟南山。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就在父亲正直的作风下耳濡目染,他始终坚守理想,砥砺前行,他是心系国家的国士,每当采访提及武汉,他总会哽咽,与人民同心,用行动阐释着真正的医者仁心。
万家灯火闪动,值得此生。我们带着火种走过漫长黑夜,跨过战士们的遗骸,踏过荆棘和深渊,最后,终于在尸骨垒垒的土地上重新点燃种族延续的火炬。愿我们在硝烟散尽的世界里重逢。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2
宋洁雨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位养活了14亿中国人的伟人?我国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爷爷。袁爷爷将毕生的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他用一粒粒种子去让中国人民能吃的饱!去使水稻平均亩产的数额越来越高!去改变世界!但十分不幸的是,袁爷爷在今年5月22日逝世了,这令所有中国人感到万般不舍与悲痛。
当日,袁爷爷的遗体在运输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时,有不少长沙群众都自发来送别袁老,这天长沙的雨越下越大,仿佛是我们的思念与不舍越来越浓烈,袁爷爷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与缅怀!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有不少人都疑惑,为什么我们的饭桌上很少见到“超级杂交水稻”的出现呢?那又为什么要说袁爷爷养活了中国人呢?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基本上都不是“超级杂交水稻”培育出的品种,国家为了让老百姓吃的饱又吃的好,所以给我们吃的是口感好的大米,但口感好的大米产量很一般,不像“超级稻”一样产量很高,同时“超级稻”口感就比较一般。但大家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吃不饱饭的,但在改革开放后,全国推广袁爷爷的杂交水稻,渐渐的中国人不用再饿肚子了!所以说爷爷养活了中国人。同时呢,国家现在高产杂交水稻是为了为中国人民留一个保障,不再让人民饿肚子、闹饥荒,现在的中国人民再也不会像曾经那个困难时代的人民一般遭受粮食危机了,爷爷的杂交水稻造福了社会!
袁爷爷不仅贡献、事迹“闪闪亮亮”,他的功勋也是“闪闪亮亮”的,他曾获得过“杰出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共和国勋章、“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等等荣誉。
大家知道袁爷爷曾说过他的两个梦想吗?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令人高兴的是,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要成真了,这是因为15亩巨型稻试种成功了,放眼望去,这些水稻的身形犹如高粱一般,挺拔高达2米,这是圆袁爷爷禾下乘凉梦的一个很好的品种,我相信袁爷爷会迎来圆梦的时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才是对袁爷爷最大的缅怀”,这是一位网友说过的话,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知识是基础,汗水要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弃”就是袁爷爷对青少年的寄语,我们应该牢记袁爷爷的叮嘱,奋进自强。要知道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我们要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多去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花费汗水才得来的知识,抓住思想火花,多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我们不仅要牢记袁爷爷对我们的叮嘱,也要学习袁爷爷所拥有的“三牛精神”,这三牛分别是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我们要学习“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社会造福!请永远记得这个闪亮的名字——袁隆平!永远怀念着他!永远不要忘记他对人类的贡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3
杨敏轩
当骄阳从中华的大地高高升起之时,万里金光便给万亩稻田镀上了金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片稻田的主人是谁吗?没错,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俗说话,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那么袁爷爷用多粒种子救治了世界。
自然是冷峻的,遍地的饥荒无情掠夺了上万人的生灵,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怀里嗷嗷待哺,菜蔬之色是人们长年的状态,街道上混乱不堪,抢、盗、偷像瘟疫一样在那时的社会蔓延,饿殍遍野的场景是那时真实的生照写照,哀鸿遍野的声音也是那时日复一日的“乐调”。此时一道光,点亮了这片寂静悲伤的黑暗,袁爷爷成了这场浩劫的救世主。
袁隆平爷爷对农业的热爱启源于儿时一次郊游,他望见一串串鲜艳的果实,心里便种下一颗农学的种子。儿时的梦想像是一双大手推着他前行,农学的种子也在他的心底满满发芽。他顺利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并来到偏辟地区农校任教。他望着许许多多的人死于饥荒,于是心里便暗下决心,让人们吃饱吃好的信念在此刻诞生。
他带着自己的信念,开始研究新型杂交水稻,一种能让稻子生长饱满,产量大的农业技术。他每天日复一日的研究,探索,像是源源不断的潮汐,永不停歇。袁爷爷和他的助手经过了整整六年时间,无数个日夜,做了3000多个实验,都没有得到结果。但他却没有情绪低迷,继续在迷茫的海面上寻找岛屿。最后在1973年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这颗硕大的果实,这颗救了上万人生命的药丸是袁爷爷一生的汗水和努力,还有一颗火红的信念!袁隆平爷爷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青春年华!
当我们放学回家,嗅觉情不自禁的被香气萦绕,看见桌上蓬蓬松软的白米饭,幸福之感早已从心中不断涌出。同学们,这满满的幸福是谁给予给我们的?回想起袁爷爷的人生足迹,相信每个同学的心中已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每一粒大米都存储了袁爷爷的努力,所以我们要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感恩。更重要的是吸取袁爷爷为国奉献,坚持不懈的红色精神!
淳淳的麦香与绯红的夕阳静谧交融,这是天使诞生的地方。阵阵麦浪随风摇曳,金色的波圈给这敦实的大地带来一丝情调。映入眼帘的是景,可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位老人家的背影。
谢谢大家聆听我的演讲!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4
管希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闪亮的名字”。
有一位伟人曾说过:“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对,没错,这一位伟人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出生于上个世纪动荡的年代,年幼的袁隆平目睹了一个国家最饥饿、最贫穷的场面,深切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年幼的他在心底许下一个愿望,我要让大家都吃饱,带着这份信念,他顶着全国几亿人的质疑,吞下外国人看笑话的冷漠,躬耕在农田第一线。袁隆平爷爷首创的水稻,不仅为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也在其它国家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目前袁隆平杂交水稻团队再创亩产1004。83公斤佳绩。
有一次,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文中主要是想说:“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是的,我们当然要记住其他科学家的名字,感谢他们的贡献,但是这不应该是以“遗忘袁隆平”为代价的,利用不育系培养杂交水稻使它在生产上实现,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所以袁隆平这个闪亮的名字,就应该被我们记在心中。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个别人会浪费粮食,这是很不好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除了要广泛宣传浪费可耻的思想外,还要从自身开始做到从不浪费,而做为这个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让浪费可耻这四个字刻在我们心中。
袁隆平这个闪亮的名字我们应该铭记于心,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精神,袁隆平爷爷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但是在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是值得尊敬的科学家,他淡薄名利,精益求精,谦虚低调,不忘初心。无论天气是晴还是雨,袁隆平爷爷都在试验田里工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袁隆平这个闪亮的名字,应该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5
刘强
你们见过太阳吧?很亮是不是?见过月亮吧?也挺亮的是吧?那,你们见过“闪亮的名字”吗?
啧,刚刚有多少人想到了荧幕上的名字?荧火哪能与皓月争辉?
有人说,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肉体上,第二次是精神上,第三次是社会上。如此说来,有的人永远不会死,他们会永远与他们的作品一同散发光辉。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被一个人照耀了。你应该知道,不,你必须知道,这是一个刚刚回归心灵世界的人应受的尊敬。
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让巨穗插满世界,让人禾下乘凉。当你吃饱饭时,是否想过是谁在“汗滴禾下土”。
神农尝百草,治病救人,袁隆平杂交水稻,育得无数人。
生于北京,逝在稻田。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的光荣。这或许就是生得平凡,死得伟大吧!
大家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站在阳光下成了光,有的人站在阳光下心里有了光,而你却在晒太阳?袁隆平手捧水稻成了院士,全红婵奥运会成了冠军。不说这些人,努力的人也大多成了大手子。“闪亮的名字”不使你心潮澎湃吗?没有?好吧。
我觉得现在也不需要夸赞袁院士了,我想他不会介意的。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吧。在谈论逝去伟人时,心里要想:这是前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光辉,但不是禁锢别人的锁,没必要过于伤心,悲痛,在那种时候每个人都不会开心,但日子还是要过的,时代还是在进步的。小部分人要反思,抬头看,大部人要学会被激励。
不知在什么时候,伟人们的激励效果渐弱,学生们的思维开始顿化,现在比的不是谁心灵更强大,思想更深入,而是谁的思维更流畅,现在无数的信息,使得人们脑子卡壳,好坏兼并的信息点使人们心灵扭曲。为什么本该童真的小家伙们学会骂人了?
这得在我们自己身上找问题了。
一开始,时代洪流前端发光,近代时星河灿烂,现代星星点点。这很奇怪,但很正常,天下才子从不是百分比。
希望我们能对了起那“闪亮的名字”。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6
吴韵淼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闪亮的名字——钟南山院士》
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闪亮的名字,他们像天空中的明星,指引着后人前行,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钟南山院士。
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面对病毒,钟南山爷爷第一个站起来与病毒抗争,与死神抢夺生命,这位耄耋老人从那时俨然就已经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他值得被人们记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疫情影响了人们原本安宁的生活。就在这万般危急的时刻,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临危受命,为中华民族挺过了那个艰难的时刻,他值得被人们记住。
2020年1月,武汉爆发疫情,在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钟南山爷爷没有惊慌而是沉着冷静的计划好针对性方案。并在众多医疗支援队的协助下成功实施了方案,使武汉成功控制住病毒的蔓延。而国外却因防控不到位,让疫情越演越烈,那些高呼着“人权”、“自由”的外国人也只能以葬送无辜的百姓性命为代价。钟南山爷爷用冷静和科学的方法挽救了许多中国人的宝贵生命,他值得被人们记住。
2021年7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爆发疫情,在紧要关头,钟南山爷爷又一次出现,他说:“只要南京按要求控制,疫情就不会继续蔓延。”这一次我们又获得了胜利,成功守护了南京,这些也少不了钟南山爷爷的默默奉献,他值得被人们记住。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自己却是个“逆行者”,义无反顾的赶往武汉;他的到来犹如一根定海神针,深深的融入人们的心窝里。他,不畏牺牲。
他身体素质好,80多岁的身体肌肉强健,可以和30多岁的青年人不相上下;也正因为这样的好身体,让他有精力,也有能力去帮助、拯救更多的生命。他,坚持锻炼。
他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他,乐在其中。
钟南山院士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是我心中的榜样;学习他沉着冷静、与人为善、坚持不懈的精神,把他们更好的运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会让我们更好的成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7
张雅茹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闪亮的名字”。
2021年5月22日,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农民去世了。纵使老人斑爬上他古铜色的脸庞,时光的稻穗压弯他的脊背,他依然坚定挺立,伫立在阳光下金色灿烂的稻香中。
他并不高大,但他伟大。
中华14亿儿女将永远铭记他,因为他有一个闪亮的名字——袁隆平。
就像史铁生说的那样:“人死了就会变成一颗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我想,袁隆平爷爷一定会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之一。
2021年,病毒肆虐,窗外的白衣战士们在抗疫的战场上拼死战斗,窗内的我却埋头苦叹:“这样的日子啥时候到头?”放下手中的笔来,提不起精神。
胸间忽然一阵刺痛。
是怎么了?哦!是那刻在我心头的名字在闪着刺亮的光!
田里是烈日火烤一下三十多度的高温,袁爷爷花白的短发在阳光中竖立着,汗水如雨般浸湿了他的衣衫!他却抱着满腔的热爱,披着人民的希望,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反复的实验。不懈的追求下,他成功了!
他终于实现了梦想,实现了让人民吃饱饭的梦想!
而我们呢?
吃着四菜一汤却不满足,穿着舒适温暖的棉衣却不满意,有了和谐平安、高科技的学习环境却唉声叹气提不起精神!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们负重前行!
抬起头挺起腰来,先辈已替我们照亮前路,走出去!去看看远方金色的稻田!
少年们,提起你们手中的笔!
当闪亮的名字随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蓬勃跳跃,每一次涌起都是一个崭新的开端!奋发吧!不辜负餐桌上的每一粒稻米!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闪亮的名字作文 篇8
刘馨悦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闪亮的名字——我最敬爱的钟南山爷爷》。
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面对突发疫情,他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只身来到武汉,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白衣逆行,国士无双,让我们记住这个闪亮的名字:钟南山!
这个像五星红旗一样闪亮的名字,在武汉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刻,只身前往武汉,在那动车小小的角落里,他顾不上休息,连夜研究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却不知,他,其实已经有84岁的高龄了!
究竟是什么让已经84岁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奔赴武汉?
回顾他的一生:1936年10月20日钟南山院士出生在江苏南京,父母都是医学专家的他,从小便受到了严格的教育,看着父母全力以赴救助每一个病人,年幼的钟南山院士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一定要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自此之后,他便开启了他的医学之路。
先是2003年的非典,年过六旬的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家的良知,顶着沉重的压力研究出了非典治疗的方案。直至2020年的突击疫情,这个闪亮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他再一次出现,已是84岁,却不输当年的神采。在民众眼里,他,就代表着正直!科学!和权威!他的出现,民众都安了心,就像看到了五星红旗,就看到了祖国敞开的怀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能无法像钟南山院士一样去救死扶伤,挽救一个个生命,但是我们可以心怀和钟南山院士同样的信仰:爱国!他可以抛开一切回到祖国,我们也可以在国家有难时,尽自己的一份力,这难道不是我们学生的共同信仰吗?
我们为拥有钟南山这样的院士而感到自豪,这个闪亮的名字,也会刻在祖祖辈辈人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