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2024-01-04 23:29:16 读后感 打开翻译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这本书记录了李镇西老师和自己的女儿一起成长的故事,它传递给所有的家长,也包括老师教育孩子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操作模式,整本书通读下来,可以领会到李镇西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着三个基本的教育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品质,我认为习惯决定一切,这是在教育孩子时的首要任务;第二个原则是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也是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三个原则是针对孩子的性格和不同时期选择因材施教,这同时也是告诫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盲从。

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模式,许多家长往往觉得简单,是因为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和意识,但是说起来简单,往往做起来难!起码,我自己在孩子学习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盛怒之下,这些念头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或许就是我与“最好的家长”的差距吧!

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前面的自序中所告诉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家长也是教育者!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意思,接着在引言中他又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概念:民主!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也是教育者,这个观点我一直都非常赞同。我不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也从不曾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可实际上在行动中我却这样做过,至今回忆起来心中仍倍感愧意连连。记得那时,儿子幼儿园刚毕业正式步入小学校门时,我当时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是昼出夜归,早上出门的时候儿子还没醒来,晚上回来的时候儿子已经熟睡,几乎就只有周末一天才能见上一面,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就忽略了孩子起始阶段的引导和帮助,结果导致有些基础知识点不扎实,导致他有时候会不自信。

虽然我懂得家长同样是一个教育者,可是究竟应该如何教育,我却常常束手无策。在书中,镇西老师说:“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的成长!”这是他坚定不移的教育理念。可我认为快乐的含义决不是单纯的笑闹,也决不是一味的顺从,其含义应该是科学的,有着许多健康的东西存在其中。

真正难以理解的是镇西老师所说的第二个意思。因为“民主”这个词太难理解,太难真正把握科学民主和盲目顺从的界限,好多事情都是经历后才知道,年轻的父母又不可能有这个方面的经验。镇西老师在本篇中介绍了民主的几个点:尊重、平等、尊重选择权。

我认为,尊重即是尊重其心灵世界,尊重其精神世界,保护其个性,宽容其“逆反心理”;平等即是父母应该保留一颗童心,应勇于向孩子认错,应平等看待每一个人;尊重选择权即是培养人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做主,或和孩子一起商量,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正因为这些理论说起来容易,在实际中又很难把握分寸,所以镇西老师又介绍了容易出现的误区。我认为,家长在具体做法上,在涉及对错的时候,应坚持一个原则,而不能迷失立场。

《做最好的家长》是一本好书,一本很实用的书,当在教育孩子遇到瓶颈的时候,好好看看这本书,能收获良多。“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活学活用。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2

做一位合格的家长,不是三言两语,不是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的,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要长期的从生活、工作、学习中多方面要求自己提高素能,真正的换位思考,体会孩子此刻的感受,才能与之心灵相通,沟通畅快。

现在的孩子,都是天之骄子,家中的小皇帝,父母的掌上明珠,唯我中心的意识根深蒂固,习惯了姥姥姥爷的百般呵护,习惯了爸爸妈妈的百依百顺,习惯了阿姨叔叔们的夸耀和奖励。享受着周围的人对无私实的爱。一味的索取教育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们要看到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要帮助孩子关心班集体,为集体服务,为身边人无私奉献。爱迪生——做事,不只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的有趣味,也就有收获。

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就快乐的与我说:“妈妈今天我们班上的一个同学帮助另一个名同学系鞋带了,他可真细心呢!你说帮助别人是不很快乐?”今天我们的语文作业,拼音字头是一个女同学帮助大家打的字样,写的可标准了,干净,整洁,我怎么写不好呢,我也得认真按照老师要求写,不能掉队。对了,我今天还给我们一个同学讲数学题了呢,他后来会做了,我真开心。中午我们食堂的伙食有肉丸子,嘿嘿,我想大家一定爱吃,我给丽丽老师打了一份,又帮助其他同学打了一份,肉丸子好香啊,我吃的可多了。这样的小事在儿子的学校生活中有很多很多,这是小事嘛!是的,小事才体现品质。这足以证明一个班集体的团结,有爱,相互关心,在这样一个有着浓浓爱意的大家庭里成长是幸福的,是让人感动的。( WwW.ZuowenBa.Net )

孩子现在还小,是性格、品质、能力的塑造期,我们要让孩子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做起,真诚热情去为周围的人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让爱洒满每一处角落,让亲人们被爱暖暖的包围住。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3

利用20__年最后的几天和20__年元旦,我认真地阅读了《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虽然没有看完,但已经有足够的心得让我学习怎样做最好的家长了。

书中写的教养女儿的心得,非常接地气,将女儿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各个阶段的问题、父母怎样看待这些问题,而且怎样帮助女儿解决这些问题,娓娓道来。

作为博文的妈妈,读后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是类似的,曾经的困惑得到了过来人的心得指导,让我觉得有信心及愿意按照李老师的方法去实现教育培养自已女儿。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回想我在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父亲确实一次都没有责骂过我。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很差,我自已都觉得拿给父亲签字时一定会被说几句的,没想到他很平静地签了名,一点也没有教育我,这反倒让我内心充满了内疚,觉得不应该辜负父亲的信任,应该努力地学习,考出好成绩。

对比自已现在对待博文,当看到她对学习的内容不是很理解又不动脑筋、不自觉阅读、成绩不好、学习没有计划性等等,我们很容易失去耐心与信心,就开始教育与惩罚孩子,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已就是学不好。

今后要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建立她能够学习好的信心,就算她没考好,也要接受和理解她已经付出了努力,同时应该注意她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在结果出来后抱怨和批评。

具体从书中学到的一些心态和方法如下:

1)不要给给孩子提什么“分数”或者“名次”的目标。不把孩子当天才,有她智力平平的心理准备,不拿她与其他孩子比,鼓励她做“最好的自已”。

2)对孩子要求严格,但不要厉色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地开导;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就热情鼓励。

3)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已能够学好;

4)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喜欢阅读),这比分数更重要;

5)要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自已动脑思考的习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错题本、写日记等;

6)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注意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和学习都要利索。设小闹钟,到时停止,做到了就鼓励和奖励。

7)每天让孩子坚持做一件她不喜欢但应该也必须去做的事,这就是最好的“磨难教育”。例如每天都坚持洗碗等。

8)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生活常规》,将希望养成的好习惯都包括进去。每周总结一次、在挂历上画小红花。

我们也是第一次作为家长,我们也不希望孩子把我们和别人的爸爸妈妈比,就算比,我们只要付出了自已的努力,在成长为“最好的家长”的路上不断努力与进步中,也就问心无愧,与孩子共同成长。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4

在产房里,每个准妈妈们都在为新生命而努力着,喊叫声、痛苦声不绝于耳。我躺在床上,感受着阵阵疼痛,医生突然说:“胎儿心率不好,马上进行剖宫产手术。”

大概半小时后,孩子出生了,我感到一阵轻松。诶?刚出生的孩子不是都要哭吗?怎么没声儿呢?一阵阵紧张感随即而来。昏迷状态中的我对时间已经模糊不清,也不知过了多久,可能一分钟、五分钟,或许更久,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我瞬间清醒。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为自己的坚持,为孩子的坚强……

这是我2019年3月9日的日记,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天。那一刻,我对他的祝福唯有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相信,许多准妈妈在孩子还未出生或者刚刚出生之时,对孩子的要求都像我一样简单。殊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对孩子们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有的孩子可能享受其中,但有的孩子可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那么,从孩子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该怎样去教育孩子呢?我们该怎么去平衡这些要求呢?或者说,该抓住哪些重点去培养孩子呢?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对我颇有启发。特别是对我这个新手妈妈来说,无疑是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对于我的疑惑,李老师告诉了我答案。李老师说,对孩子的教育应从他刚刚出生开始,而对刚刚出生的孩子而言,情商的培养更为重要。孩子还那么小,怎样去培养他的情商呢?

最近也读过一些育儿宝典,书中的一些言辞也觉得十分有理。在婴孩时期,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能马上满足他,让他先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地和他说话,一边拍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从几秒钟到几分钟,使孩子的忍耐时间逐渐加长。这就像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马上给与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再努力争取成功。

孩子逐渐长大,就慢慢地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比如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

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后来的小学教育,我可能会比较注重孩子情商——自信心的培养。

在教育孩子时,让孩子主动产生自信心,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当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得到成功的滋味。

孩子日渐长大,父母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上了小学后,严格的要求大多体现在考试分数、名次上。可能许多家长们会把几年后的中考、高考压力来“教育”孩子,这无疑会摧毁孩子对学习产生的兴趣。也可能会把孩子带入一个令人恐怖的学习心境中,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怎么能愉快的学习呢?又怎么能建立学习的信心呢?

在小学阶段,我个人觉得学习习惯、学习信心比考试成绩、名次更重要。在这里用书中的一个例子来阐述这一点:

李老师的女儿在上小学的第一次考试中,语文考了77分。做父亲的看到试卷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但李老师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还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把自己难过的心情传染给孩子。所以,李老师故作轻松地对孩子说:“哟,第一次考试就考了77分,下次争取考78分。”对于刚上小学的女儿,李老师从不对她提过分的要求,更没有提过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李老师所做的就是去鼓励和表扬,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去表扬,一步步建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可喜的是,李老师一次次的表扬和鼓励,女儿的成绩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自从第一次语文考试得了77分后,在第二次的语文测试中得了94分,远远超过78分的目标。于是,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自信。

可是在今天,很难有家长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普通人。每次考试都理想化地认为孩子应该考满分,因此,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而言,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范德比尔特曾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聪明、自信的人,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像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所以,孩子信心的建立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才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孩子来到世间,他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也只有一次。父母应珍惜这仅有的机会,与孩子一路同行,一起成长,做最好的父母,做最好的家长。我们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得光环耀眼、功成名就,而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他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5

最近重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的书名有点鸡汤味,不如内容实在。全书8个章节,按我的理解大致是3个方面的内容:爱的教育、品德教育和关于学习方面的。

爱的教育

李老师是位用心的父亲,从女儿晴雁呱呱落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给女儿写日记,他说他想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可供回眸的雪泥鸿爪,也让孩子长大后感受到父母之爱。女儿六周岁后,他便把日记交给女儿,让她自己写。他的日记里记录了孩子许多的第一次、成长的点滴和趣事稚语等内容。

儿小时候,我也曾给他写过日记,确切不能说是日记,而是记录,差不多一个月记一次,内容是这个月里一些趣事和让我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事。这些记录现在看来的确很有意思,偶尔我也读给儿听过,他听我读的时候,笑眯眯地,很享受很幸福的样子。

爱孩子,最好的表达方式莫过于陪伴了。

晴雁小的时候,李老师会陪他捉迷藏,玩游戏,并在游戏中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

看到下弦月,便问孩子:“你看那月亮像什么?”

“像香蕉。”

“还像什么?”又问。

“像被小朋友咬了一口的饼干。”

……

如果说小时候的陪伴是玩耍,那么上学之后的陪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支持。

晴雁上小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只考了77分。那一刻,李老师的心里也很难过,但他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故作轻松地说:“哟,第一次考试就得了77分,下次争取上78分。”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何况家长还是特级老师。李老师说,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这比考得差更糟糕。相反,如果家长能够及时鼓励孩子,并认真帮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总结教训,那么这正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开始。

晴雁小学毕业考砸了,痛哭流涕地说自己学不好了,失去了自信心。李老师除了安慰,还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在整理东西时,翻出孩子的几大本日记本,李老师灵机一动:何不将这些文字整理成书?这可是帮女儿找回信心的机会。晴雁在李老师的游说下,也来了兴趣。父女俩说干说干,李老师教女儿电脑输入、设计栏目、取栏目标题,又给他做序,并花钱印了100本书。开学后不久的教师节,将书当礼物送给老师。语文老师专门夸奖了孩子,李老师也趁热打铁再次激励孩子。渐渐地,还有其他的叔叔阿姨向晴雁索要这本书,想拿回去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学。这100本书很快“告罄”了。

晴雁又跟以前一样,阳光而自信。

其实不止这两次考试,在晴雁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他的父亲总能在心灵上给他支持和安慰,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有了港湾和依靠啊!

今年母亲节,老师让小朋友写一篇感谢妈妈的短文,儿子在文中写道:当我遭受失败与挫折,您就是我心灵的避风港。这句话真是让我感动,我想我应该时不时把这句话拿出读一读,鞭策自己努力成为五星级港湾。

除了陪伴,爱的质量大概体现在尊重孩子上。

尊重孩子挺难的,尤其我们这代在家长式作风成长起来的人身上。有时候我甚至搞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尊重和放任的界线在哪里?

我不得不佩服李老师,女儿上了一学期奥数,不想学就不上,想学舞蹈、国画,他就报名。女儿喜欢“哈韩”,他就跟着去了解韩国明星。他尊重女儿的兴趣爱好。

但在尊重女儿的感受上,李老师做得欠缺了些,从他书中提到跟女儿的争吵中可以看出来。好在他们的沟通比较顺畅,通过书信的方式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首先得跟孩子有感情基础,了解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尊重他,其次父母还得有比较好的共情能力,最后还得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尽量去理解孩子。这实在不易做得到。

品德教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各种能力的提高;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忽视孩子的道德培养。”李老师尤其强调注重孩子品德的培养。他始终认为,一个人最最基本的品德是善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这话再赞同不过。

除了善良,李老师还注重爱国、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勤奋、具有坚强的意志这些品德的培养。

坚强意志的培养,是上述品德中我认为最不易培养的。这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就不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晴雁的意志是如何炼成的呢?

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需要用毅力战胜自己的事。

晴雁四岁时爬黄山,整整7个小时的山路,坚持自己走下来。

五年级开始自己走路上学,风雨无阻,直到小学毕业。这条路单程快走20多分钟,慢些要半小时。

小学开始洗碗,不曾中断,连高考那天的碗都是她刷的。

也不能太心疼孩子。

初一暑假,晴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背景图案的队列训练。炎炎烈日下,枯燥的训练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要说孩子,就是很多大人估计都受不了。一个暑假下来,晴雁瘦了,黑了,但一提起她参与的团体操背景图案,孩子就自豪得不得了。李老师难道不心疼孩子吗?当父母都会心疼,有些心疼只能放在心里。

李老师还提到榜样的力量和为孩子的坚强而自豪。我觉得新闻中那些榜样人物是值得学习和尊敬,但最好的榜样还是来自父母。

关于学习

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该有哪些学习习惯呢?

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将平常经常容易出现的所谓“粗心错题”归类分析,然后强化训练。训练自己“快速一次对”的习惯。准备一个错题本。

学习计划要切实并严格执行。计划制订好后,就应持之以恒地实施计划。当然,再好的计划也应随学习情况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李老师说的发现问题,应该是指思考。思考得越多,就越能发现问题。

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不要磨蹭,明确任务,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专心致志,有效劳动。

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学习资料主要是指:教科书、练习册、考试题、其他资料。

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比如给同学讲题。

除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帮助孩子战胜学习挫折。

大部分的孩子,成绩起起落落很正常。晴雁考差了,李老师会对女儿说:“祝贺你!因为你通过这次考试暴露出了问题,这正是进步的开始,考试嘛,还有下次呢!不过,下次也失败了仍然不要紧,关键是认真反思总结!”前面已提过晴雁考得不好,李老师如何帮她重拾自信。但如果晴雁取得好成绩,李老师却对她说允许她下次考试失败。

李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心态远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学习成绩只是一时的荣耀,而学习心态却可以影响长期的学习状况。孩子考差了,需要家长帮着孩子总结反思,并找出原因所在。孩子考好了,表面上很得意,但其实压力更大了。学习上有一定压力是必要的,但如果这种压力超过了限度,很可能成为孩子的一种心理障碍,影响孩子下一步的进步。所以,这种情况下,家长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反而有利于孩子下一步的学习。

不知是不是当了二十多年班主任的李老师见过太多好学生缘故,在他眼里,他的女儿就是非常非常普通的孩子,智商平平。他对孩子在分数和名次上也从来不提要求。

其实,真正认识和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一普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小学生家长。不管是孩子的成绩,还是特长方面,家长觉得不满意时,原因很容易会归结为孩子不够努力、不够认真,但其实孩子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已经尽力了。到了初中,家长们可能就会被迫接受事实。

李老师是特级语文教师,他在家会辅导女儿的作文。怎么辅导的呢?

先从培养她的想象力开始。引导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吊车高扬,一轮落日十分美丽,李老师便问女儿:“晴雁,你看那太阳像什么?”

晴雁说:“像盘子。”

“还像什么?”

“像月饼。”

“还像什么?”

“像耳环,像气球……”

晴雁从六周岁起坚持写日记。一开始,李老师告诉他写每天看到、想到、做过的事;慢慢的自然而然地引导她观察人和物。不论晴雁写得怎样,他都表扬。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初写者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得怎样,还是坚持在写!

在写作技巧上,李老师鼓励晴雁写有新意的作文,构思上尽可能“与众不同”。立意新,就是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题材新,是引导孩子留心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但又反映社会本质或生活意义的一些素材。语言新,就是摒弃作文中公式化的描写、雷同的形容、陈旧的比喻等等。

李老师要求晴雁不在作文中说假话。这点我觉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挺难的。有些作文孩子是真的没有经历和感受,他们只能靠编。

李老师辅导孩子作文有自己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普通家长在这一方面不具备,但普通家长各有各的兴趣爱好或擅长的方面,只要用心熏陶,孩子或多或少会受点影响的。

书中还写怎样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陪孩子走过高中,走向成熟等内容,有参考意义,但不是很有共鸣,可能是儿目前还没有到那个阶段的缘故。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6

我主张父母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

——李镇西

心语班开展家校共读《做最好的家长》活动,我有幸成为好书传递的第一位家长阅读者。我利用一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读完这本书,深受启发,不由地感慨万千。

作为家长,特别像我这样,既是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又是一名即将升入初中的孩子的家长,我是多么想知道该如何做家长啊!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雪中送炭,就是一场及时雨。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我意识到做一名合格家长的重要性,我也反思教子路上的点点滴滴。作为家长要对孩子负责,不仅仅是让他们吃饱穿暖,更要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负责。家长前期的正确引导,加上孩子自己后天的努力,一定会助力成长,让孩子拥有幸福的明天。

教育家李镇西主张家长和孩子成为朋友,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儿子是家里的老二,他刚入小学时,我对他放任不管,我当时主张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靠自律。我渐渐地发现孩子因年龄小,贪玩,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缺少学习积极性和班级纪律性。我们下决心要让孩子有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忽然对孩子立规矩,孩子本身也很难接受,缺点也暴露无遗。面对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家庭作业,他常常唉声叹气,不记作业,少写作业都是常有的事。作为家长,我们开始对孩子三天一吵,五天一打,把家长内心的焦虑都倾泻在孩子身上。整个三年级是孩子挨打最多的一年。可我们的“努力”收效甚微。当老师告诉我,孩子做“立正”姿势时,含胸驼背,不敢抬头,孩子太不自信。我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暴力教育只能适得其反。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好习惯也不是立刻就改好的,家长要慢慢学会引导。

恰巧此时,孩子有幸遇到了新教育,遇见了优秀的纪老师,她注重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培养,注重家校合作,时刻提醒作为家长的重要性。她对孩子毫无保留地鼓励,从那时候开始,孩子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学习也经常给我们个惊喜。当纪老师告诉我们,孩子的学习成了班里窜出来的一匹黑马时,我们真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孩子越来越愿意参加班里的读书活动。我们也逐渐改变自己,和孩子做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现在孩子六年级了,虽不时时名列前茅,但一直在进步;虽不完美,但懂感恩,有一颗善良的心。李镇西老师说,善良无比珍贵。

教育需要契机,缘分也是天注定吧。我家老大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纪老师虽然没教过我家老大,但偶遇过老大,曾邀请老大将来有机会给她们班孩子传授经验。无巧不成书,没想到两年后,老二成了纪老师的学生,纪老师再次邀请老大介绍经验。于是,老大给学妹学弟写的一封信在心语教室里传阅,这也给老二带来自信。

如今,老大高一了,面对着她第一次月考的失利,作为家长,我们没有给她一句抱怨,我们鼓励她“允许自己失败,人生路很长,我们只需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和她做朋友,她也乐意对我们叽叽喳喳地说不完。她用“简直不可思议”形容班里的学霸;用“特别可爱”形容她的老师;用“简直要崩溃”形容她的作业,对于自己的困惑也勇于和我交流,我也很高兴能一起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做她永远的知心朋友。做这样的家长真幸福。

走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得失之间都是成长。回望养儿育女路,有行动总有收获。

我们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常忙于工作,中午两个孩子放学回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有独立意识。我们家没有电视,但是有四个书橱,只要孩子喜欢的、合适的书,我都会给他们买。对于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我们不允许孩子到处乱放,但是对于书是没有要求的。书散落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就可以随时随地随手拿起书看。

用实际行动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即使工作再忙,周末也要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双方老人。老老少少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其乐融融,很有幸福感。

多和老师沟通。平时多和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有时候觉得老师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庆幸赶上了新教育的实施,孩子的老师也把新教育做得淋漓尽致。前几天,孩子很诚恳地和我说,“妈妈,以后我要是上初中了,你能不能一直保留着我语文老师的微信?”可想而知,孩子从以前讨厌语文到现在竟然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老师,她的老师该多优秀。

多给予孩子陪伴。我们很幸运,无论生活多么辛苦,我们都没有错过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时光转瞬即逝,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我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与孩子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是花期不同。我们只需努力灌溉,静待花开。不负自己,不负孩子!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成长的过程。感恩茫茫人海中与子女相遇,我们都在共同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成长,互相成就,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家长要做孩子人格的榜样;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7

当我走进生机勃勃的__实验学校时,我感受到“书香校园”的浓浓气息;当我走入温暖有爱的一(三)班时,我闻到了“书香教室”的沁人芬芳;当《做最好的家长》一书,犹如爱的漂流瓶来到我们小家时,我便收到了一份充满智慧的礼物。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和女儿晴雁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创作出的,此次由学校发起,班级老师积极倡导与组织的家长阅读活动,将会帮助我们与孩子一起向美而行。倘若家长们能够认真阅读此书,并做到知行合一,__孩子们便会浸染在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正在成长的他们,其精神底色一定是艳丽而美好的。

为人父母,我们如何育已育儿,与孩子共同成长,书中都有娓娓道来,里面一个个朴实温暖的故事,犹如一束束爱的阳光,照亮着我育儿之路前进的方向,书中的文字,一次次触动着我的心弦,字里行间中无不流露出如下两种美:

第一种美,善良博爱之美。家教手记里,开篇便写到:“人品上,我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她以后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还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她都能凭着自己的善良,赢得幸福人生。”李老师的女儿也是这样做的,她会为街边老奶奶,动员同学买下奶奶编织的手工品;给贫困山区小朋友写慰问信;为远方的失学小妹妹寄去衣物和学习用品,因为幼小的心中有爱,有他人,小晴雁把善良之光洒向人间。“人之初,性本善”,年轻的爸爸妈妈身上,若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是善良、博爱,它们蕴藏的美对子女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美德教育。接孩子放学时,我们会一起聊着班级里发生的有趣有爱的话题,“你今天有没有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了”,这是我惯常的每日一问,久而久之,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一理念已经内化成孩子的精神习惯,有一次回老家,在路边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孩子小心翼翼的把他捧在手心里,并与奶奶一起为这个小生命筑起一个柔软安全的“小房子”,帮助它在里面安顿休养,我很欣慰,孩子拥有一颗柔暖的心灵,这些看似微小的“闪光点”,我会在日记本上记录,并为其画上一朵小红花,这一朵朵美丽的善良之花帮助着孩子不断向上向善生长。因职业的原因,工作中我每天都会接触身患疾病之人,这样的人群更需要我用爱心去守护与安慰,孩子也很喜欢听我讲工作中的经历,特别是当我讲到利用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帮助到病人时,孩子的眼神中透露出柔软与爱,常常和孩子一起回眸“善良最美”的高光时刻,让人们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第二种美,共同阅读之美。在家教手记二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李老师也是这样做的。他通过创作故事的方法,让女儿以游戏般心态识字,背诵古诗词,学习的快乐感推动着小生命越变越好。以之为鉴,在家庭中我如何成为一朵阅读之云,而去推动另一个生命云朵呢?唯有用心准备,不断成长,首先让自己成为一名乐阅读,爱阅读的家长,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通过阅读,我们给予种子以美好滋养,积极创建家庭里的阅读氛围,让每个房间的床头柜上整齐地摆放随手可拿的书籍,拉动家里其他成员一起阅读,定期举办家庭阅读分享会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是我和孩子感到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光,对于共读的故事,我会尽可能提前熟知,这样在共读中,我会以“运筹帷幄”之势,以生动的声音,丰富的表情去有声有色的朗读,这样不用担心他会无精打采地“逃跑”,这种代入感让他迫不及待地想去阅读更多的情节。通过日复一日的阅读积累,孩子的词汇量,知识背景库容量不知不觉增加了,看图写话时,画面里一群孩子在公园里玩耍,他会用“撒腿就跑”去描绘动作细节,“撒腿”一词,不正是在阅读中习得?床上的棉被高高拱起来后,孩子会说它像一座珠穆朗玛峰,《自然密码》里不刚刚介绍过这座山脉?《不一样的卡梅拉》让我们学会了梦想与友谊,《小猪唏哩呼噜》让我们收获勇敢与坚持的感动等。“阅读之美,美美与共”,我和孩子一起共读,共写,用文字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真正享受着这份宁静而又幸福的精神之旅。

书籍就是一根魔杖,《做最好的家长》一书会给父母们育己育儿之路带来神奇的魔力,它让我们的智慧晋级。__实验学校的家长和孩子,是一群被魔杖点中的大、小孩,我们是幸运的。“向美而行,美美与共”,我坚信:善良博爱,共同阅读的神奇力量,定会推动我和孩子向着明亮那方,一起向未来!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8

《做最好的家长》,相信这本书的书名就是每个家长的心之所向,对我而言也是如此。初为人父母时,我们都曾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好爸爸好妈妈,然而随着孩子渐渐成长,我们慢慢发现,教育孩子并不如想象的轻松,相反,这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课程。

李镇西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亦是一名家长,这本《做最好的家长》是值得我们家长学习的好教材,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贴合实际,我觉得可以用时下的流行词语“佛系”来形容。当然,李镇西老师的“佛系“并不是不作为地任孩子发展,而是做到了有所不为,摒弃了传统的“包办”“打骂”等教育方式,给了孩子爱和陪伴,聆听和理解,平等和尊重,让孩子在身体健康、精神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成长,培养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足以让孩子有勇气去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同李镇西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的,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成了孩子的启蒙老师,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不久,他学着我们平时嘱咐他的样子,叮嘱我上班的路上走路要慢点,小心摔跤,要走马路边边。孩子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真正理解了言传身教的意义,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了孩子心里。都说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我们无法决定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做好眼下,用“爱”去陪伴孩子度过幸福的童年。当然,爱并不是对孩子一味地溺爱,而是张弛有度的尊重和理解。

有时,孩子的情绪起伏让我们困惑不已,那么,我们自己是否也会有让孩子害怕的阴晴不定呢?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回想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即使是在“双减”的轻松环境下,自己也并没有做好一名情绪稳定的家长。记得孩子刚进入小学不久,看到孩子的练习题中时常出现漏题和看错题的现象,我忍不住暴跳如雷,大声训斥孩子。孩子胆怯害怕的眼神和懊恼不已的叹息声,让我非常矛盾,既心疼后悔,害怕我的吼叫让孩子性格懦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担心不严加约束,孩子的错误习惯得不到改正。在之后的聊天中,孩子说:“妈妈,我也讨厌自己总出错,我真笨!但是不要大声吼我行不行,我真的好害怕。”我意识到,我的一时情绪爆发,让孩子多么的焦虑不安。我想,我的情绪爆发不也是“明知故犯”吗,成年人尚且会犯错,孩子的成长哪会是一蹴而就的呢。想起孩子每每从老师那里领到小奖票时的雀跃和自豪,我决定效仿这样的奖励制度,给孩子每周的表现评分,表现优异时给孩子一些小小的奖励。随之,孩子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得到奖励时,还会开心地与我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读完《做最好的家长》,我想,李镇西老师这种“别老想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心得,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理念。

李镇西老师书中提到“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我们更应认清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当然,相比于学习成绩,还有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让孩子拥有美好品格,做一名有集体精神、坚强意志的学生。

教育,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作为家长,我想我也该不断反思和总结,学习李镇西老师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方式,学习做最好的家长,用爱和理解教育孩子,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9

在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我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的手记《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讲述了作为父亲的李镇西老师从女儿的启蒙教育着手,一步步通过正确的引导,将女儿培养成为一个自信、阳光、善良、独立的人。这本书让正处于迷茫阶段的我找到了如何教养女儿的方向,且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我们既看到了作为父亲在哺育女儿成长中倾注的心血,也看到了一位教师自我生命自由与健全发展的历程。其实,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何尝不是一同成长呢?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目前,在学校教学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中,我们要担当好自己的角色,一边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方式,一边在家庭教育中完成角色担当。今天,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只有批评和指责,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普通人,对孩子的要求自然是理想化。因此,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而言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而从这本书中,我读到的是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它不是单纯的成绩,而是从孩子的情感与道德,能力与思维着手去培养,重视孩子的思想重于成绩,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是心智健全、积极阳光、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家长也是教育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不疼爱的子女,只是在教育方式上各有不同,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也必须共同成长。懂教育、会教育,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学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为最好的却又独一无二的“我”……

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总之,别忘了告诉我们的孩子:“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10

拜读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家长》,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忍不住把精彩章节一再品读、细细回味。跟着李老师“陪”她的女儿从呱呱坠地到海外留学,自己似乎也成了亲历者,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的确,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家长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探索,也有沉淀;有喜悦,也有失落;有期待,也有回归现实。一开始,许多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殊不知,教育也是自我审视,我们一定要正视、接受自己和孩子的平凡。但,一定不能甘于平凡!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我”,我们要按个性引导,尊重精神世界,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记录成长,最好的工具莫过于文字。书中李老师为女儿坚持写日记的章节,让我感触很深。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我作为新手妈妈很兴奋,买了漂亮的笔记本,准备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成长的点滴。刚开始我干劲十足,再忙都要抽空写上几句。后来,日记成了周记,周记成了季记,不知从何时起,就“再也不记”了。读到相关章节时,我特意找出笔记本,拉儿子一起品读回忆。内容虽不多,但幼儿时期有趣、有爱的老师和同学,调皮、稚气的小事和表现,又那么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李老师的女儿“接棒”写日记,为她良好的写作水平、坦诚的交流沟通、深刻的自我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为人格养成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也说明,坚持做正确的事,非常重要。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我和儿子决定,把“丢掉”的笔记本再“捡”回来。

正如李老师所说:“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着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家长和孩子,实际上是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培养、互相成就。教育是“道”,而非“术”,我们的生命和青春与孩子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实践中体会真意,找到方法,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和孩子同频共振,一起成长!

我非常认同“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这句话。这里指的不是物质,而是眼界、格局、追求,也是言行、举止、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扮演着许多角色:创造成长环境的衣食父母、培养成长能力的生活教练、解决成长问题的知心朋友、指导成长方向的人生导师、激发成长动力的啦啦队长、实施成长纠偏的公正法官。每一个角色要求,其实都是一种自我要求!只有保持成长的心态,才能实现自我进化,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成为孩子眼中“最好”的家长。

其实,这世上哪有最好?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只有持续进化,始终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做到更好!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11

暑假中,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

作者以教育女儿为个案,阐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炼,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以及高三冲刺阶段的关怀,可以说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读完此书,我感慨万千。其中许多育子心得,让我深受启迪。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很多以往做得不够的地方,也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以前,我仅凭自己的经验帮孩子巩固学习,没有让孩子养成和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统性的学习方法。仅仅满足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没有训练孩更多深层次及思维训练方面的知识。所以,当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时,作为家长的我第一反映不是自责,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劈头盖脸的训斥。其实,我们自己深知这都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

曾经,我也有过狂躁不安,手忙脚乱的时候。每当辅导作业时,在孩子不明白的问题上,我缺乏耐心,总是急于求成,认为孩子理解能力差,导致对孩子大吼大叫,与其隔阂越来越大,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走了一大段弯路。看了《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后,烦躁的心渐渐渐平静下来,调整思路,制定方法。”玉不琢不成器”,资质再好的孩子也要精心打磨。

首先,我们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摆脱电脑与手机,多看书,勤思考,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孩子介绍和分享更多读书的快乐。把更多的闲暇时间留给孩子,倾听他的喜怒哀乐,接受他的幼稚,宽容他的缺点,教会他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不再急功近利,不再暴跳如雷。平等地对待孩子,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其次,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心比斥责更重要;孩子考试失败,呵护孩子的学习信心比批评更重要;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比分数更重要;放大孩子的优点比暴露缺点更重要。

正确的思想是进步的阶梯,家长的行动是孩子奋进的力量。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尽最大可能的展现给孩子,以身作则带动孩子,不以成绩的优劣升降爱孩子的温度,愿我与孩子一同牵手,共同成长!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篇12

早些年,朋友看到我对女儿说话大吼大叫还没有耐心时,建议我去看一下《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直到后来女儿跟我说话越来越没有耐心,还爱答不理时,才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很是焦虑,也开始找根源。想起朋友推荐的《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赶紧拿来学习怎样做好家长,怎样正确的跟孩子沟通。

说实话,我其实也和李镇西老师一样爱女儿,视她如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礼物”,但我并没有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可能我把口口声声对她的爱用错了方向,才会导致孩子的反感吧!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的心态比斥责更重要。

当我看到书中爸爸在女儿的成长集里用心记载着她的无数个第一次,1988年1月2日,第一次随爸爸妈妈坐公共汽车。1988年1月23日,第一次呈现出笑的表情。1988年2月9日……看到这里,我的心突然颤抖了。想起我的女儿,在她不到一岁的时候,便把她仍给了奶奶去外地工作了,自私地认为赚钱才是首要任务。女儿的这些宝贵的第一次我全部错过了,现在才意识到,时光不可逆,女儿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始终无法弥补。

记得在女儿出生28天时,生了一场大病。作为母亲的我,在女儿住院期间,几天时间里瘦了十几斤。也就是在那时,才体会一个做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从那以后,我便也同文中李老师一样,有一个信念,要让我的女儿成为一个快乐、健康的人。

弹指一挥间,女儿已经小学毕业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而我还像以前一样,总以命令的口吻对她说话。这可能也是导致她有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我应该学习李老师的教育方式,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理解并宽容孩子的逆反心理,给孩子更多独立空间和自由权利,平等对待和尊重孩子,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她成为朋友。

看完《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该如何做一个爱孩子、懂孩子的好家长。同时,也不会忘记要女儿做一个快乐的人。在这一刻想对即将步入初中的女儿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快乐,源于善良;快乐,源于知识;快乐,源于童心;快乐,源于超越。爸妈希望你做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