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中国石窟简史读后感1000字

2023-12-28 22:57:34 读后感 打开翻译

中国石窟简史读后感 篇1

伴随着《中国石窟简史》的阅读,步步体会石窟艺术的中国化,深入了解石窟艺术博大恢弘的形象气度与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绽放中国石窟文化艺术光芒……《中国石窟简史》让我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历代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中原兼容众善、合而成体,胡地则民风彪悍、性格豪爽;佛教渡人渡己,道教则顺应天命。

安岳县峰门寺的佛像修复前既有唐代粗犷古朴的刀法,又有宋代写实的特点,衣饰厚重,衣褶折皱、翻卷清晰可见,而经过所谓修缮后的造像,用了如此鲜艳的颜色,让原本充满仙气的佛像一秒下了凡;没有了佛像原本的出尘气质;资中东岩的佛像更是变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

随着时间慢慢向前,过去的艺术在被一点点的消费曲解,“威尼斯水城”“泰晤士小镇”“哈斯塔特村”……前不久,有媒体盘点出十大“山寨”小镇,因缺少本土灵韵,就像鼓胀的气球被抽走了空气,给人以枯萎干瘪的味道。

这正是城市建筑贪大媚洋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罔顾城市的文化传承,导致城市建筑乱象横生,而城市记忆则在推土机下化为瓦砾,城市文脉出现断层,社会公众反映强烈。正如学者所言,我们同过去的文化渐行渐远,同浮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同山寨越来越近。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现代化固然伴随着工业轰鸣与都市气息,但那并不意味着城市只能是坚硬的钢铁水泥森林。我们对过去的修复,对未来的建设不只是随意的搭配,更是对历史的延续,如果斩断了历史文化脐带,就只能在所谓的审美世界里无所适从地流浪。就此而言,贪大媚洋、以洋为尊、以洋为美,不仅是一个审美趣味的问题,更反映着深层次的文化迷失。

我们不能以为高楼大厦越多,就越是现代化;更不能以“现代化”的名义,将凝固着历史记忆的城市建筑拆除,做出“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之类的蠢事。建筑也是富有生命的所在,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每一个建筑都在穿行的岁月里留下沧桑的故事。

先前北京大雪,“到故宫拍雪景”成为人们周末的一大盛事。“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人们徜徉在红墙朱门、黄瓦绿窗里,感受着时间的吐纳与呼吸,在思接千载中寻觅着此心安处的慰藉。这从一个侧面生动表明,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安放心灵的意义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独特,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历朝历代的宫廷建筑,体现“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辩证哲学,讲究“中轴对称”“面南背北”;发源于民间的徽派建筑,虽为人作、宛自天成,达到了“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的和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建筑是对世界现实和人类生存的一种表达”,城市建筑从来都不只是砖瓦的堆砌,而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文物文化亦是如此。

《易经》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地之间,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总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机,我们在历史一线洪流生存发展,继往开来。

中国石窟简史读后感 篇2

历史,像一桶酒,年份的增加,氧气的进入,发酵的作用,给予了它独特而醇香的风味。而在历史波涛中踏浪的创造者们,他们给历史留下或多或少的一笔,引得人们更想去探索那风味的组成。而这长河中,宗教的出现使人们的内心有所依托,与艺术融合,也为世界留下瑰丽宝藏。

在初中,我们就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而最早出现的,是源自印度的佛教。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宣扬世界是“苦”的,正所谓“苦海无边”,而人的痛苦则是由自身的愚昧无知产生,而信仰佛教去修行,才可以去除自身的愚昧。同时佛教也主张轮回,因果报应等,所有的所有,都有轮回报应。

暑假里,我阅读了常青先生的中国石窟简史。虽然许多地方读得一知半解,但依然被佛教文化以及丰富多样石窟所震撼:

石窟寺,是提供给僧侣们去修行,与神佛交流的所在。石窟寺源自印度,类型大多分为:塔庙寺,佛殿寺,僧房窟,大像窟,佛坛窟,小型禅窟以及没有特定形式的石窟寺。石窟寺的开凿,多是就地选材,因地制宜。因此中国博大的土地上,各个地区的石窟都有所区别,但都表达了对于佛的敬仰,人民对于洗涤自己灵魂的渴求,以及匠人僧侣们的巧思与高超技术。

作者常青先生从石窟寺传入中国之时开始讲述,详细而专业地对中国石窟的发展历史做了总体的描述。梳理了中国石窟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纵横发展,一一例举了各个石窟的故事,讲述了石窟与对应朝代的政治,经济,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石窟为纬,展现历代石窟总体风貌,并细化到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来、开凿时间、地质特征等各方面的信息。宏大的历史面前,人类如此渺小又同时伟大,他们创造,传承,让历史的河永不干涸,让后人去知晓那一段岁月。在探索的时候,才发现时间给予文化的美,一种让人内心宁静而震撼的一种美,一种力量,一种民族自豪感。

2019年的盛夏,没有疫情,没有特别的热,父亲带着我跟母亲自驾去了新疆。从杭州出发,探索祖国的河山之美,到壶口瀑布,到革命圣地延安,到赛里木湖,到天山天池,到喀纳斯,到榆林窟,到黄鹤楼。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水乳交融,无一不让人感叹自豪。旅途中的一站,我们到了甘肃瓜州的榆林窟,又称榆林寺,万佛峡。石窟寺倚着榆林河峡谷两岸的峭壁而建,因河岸边榆树成林而得名。因为没有莫高窟的名气盛,所以人并不那么多,虽然顶着烈日,却不嘈杂,在石窟内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内心也逐渐宁静下来。记得类似于抽盲盒,一些主要的大的石窟是买了票就可参观的,其余小的石窟则是看运气分配。其中的壁画佛坛都无一不精美,有一部分却缺失了,讲解员说是被很早以前被倒卖给外国人,流落海外。感到惋惜的同时,我同样被壁画的色彩之美所吸引,岁月抹去了起始的艳丽,静谧的美,清淡而给人宁静的力量。也许这便是旅行的意义,文化流传的意义。给予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思考,给予我们内心深处宁静的力量,在浮躁中沉淀,在磨砺中成长。

也许我并没有完全读懂石窟寺的历史,但世界之大,人生还长,总有一天可以一睹其风采。

中国石窟简史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常青老师著作的中国石窟简史,这是一本及佛教与石窟艺术融为一体的书籍。全本书一共有十个章节,从石窟艺术的源头开始,由西向东,经过西域,丝绸之路,到达山西又转到洛阳,同时开始在北方辐射。作者从世界到中国、从古至今,简要的呈现出中国石窟的发展历史。也让我了解了原来石窟与佛教和艺术的关联与重要性。

中国的石窟艺术源于古印度,而印度的石窟历史源于希腊的雕塑艺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的引入,石窟艺术也开始在中国起步发展,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石窟文化也发展的越来越强盛,从魏晋至隋唐,中国石窟艺术逐渐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达到鼎盛。书中紧密结合朝代更替相关历史事件,让我不仅了解了不同石窟的文化历史特色更了解了一些史实。下面就让我来讲讲书中让我感动比较震撼的石窟吧!

气势磅礴的艺术巨制—初唐石窟寺,当我读到这个章节标题的时候我就被气势磅礴那四个字所吸引,为什么初唐石窟寺被作者称得上气势磅礴,我带着疑问进入阅读,书中我了解到石窟寺是建立在山崖上的,它是模仿地面佛寺来建造的,主要用来拜佛、起居和修禅,因此石窟中往往有雕刻的佛像。唐代一共有247个石窟洞,是从石窟历史文化传到中国之后修建石窟最多的一个朝代,所以说是气势磅礴。比较著名的就是唐代的云冈石窟。书中描述到进入后室中央盘做的就是云冈第一大佛,这尊大佛双腿盘做高17米,大佛裹衣博带,通肩袈裟,头顶为蓝色罗鬓,佛面五官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肩垂耳,给人一种端庄严肃的感觉,读到这里我仿佛置身于大佛面前抬头仰望着高大雄伟的大佛,感到无比震撼,不禁感到古人的智慧和工匠之伟大。

书中还有一个我听说过的石窟名为敦煌莫高窟,经过阅读让我更加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文化,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大西北的一处蛮荒的地方,莫高窟四周沙丘林立,几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壁山崖上,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座彩塑,每一座彩塑都神态各异,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动作和表情都惟妙惟肖,我们不得不赞赏古代人的智慧与艺术的高尚。敦煌莫高窟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佛塑还有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壁画,每一幅壁画都在记录一个故事,最有名的就是飞天壁画。壁画上的每一个人物都如同真的一样在人们眼前m翩翩飞扬。只要你进了莫高窟就犹如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艺术殿堂。

读完了这本书我不仅仅了解了文化,还了解了不同石窟的历史特色,书中还将各地的石窟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让我读的时候就像走完了一遍中国的石窟,希望在以后有能力的情况下自己可以去实地走走,去实地感受石窟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中国石窟简史读后感 篇4

暑假里抽闲读了常先生的《中国石窟简史》,从石窟艺术的源头印度讲到中亚至西域,再说中原十六国以及北魏、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更迭中石窟的文化变迁发展还有其形成的深远影响,仿佛眼前即是一尊尊面容慈悲、衣纹细腻的造像,正缓缓地向我细说着他们一段又一段瑰丽却曲折的发展历程,还有这些实物后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与文化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文章中常先生叙写的石窟建筑的雕凿艺术的演变,基本涵盖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石窟寺,让我很容易理清整一条历史线索的总体脉络。而有些令我遗憾的是单单依靠此书难以深入了解石窟个体并挖掘其更加深广的内涵,且好像没有看到道教的龙山石窟在书中被提及,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难免有所缺失,不过就全书篇幅长度的限制和大众阅读的一般需要来说如此已经足够了,至于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书籍来作为补充。而要说这本书最令我影响深刻的地方就在于它极强的故事性,书中巧妙地将充满了神话浪漫色彩的陆离光怪的佛本生讲述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不仅一改往日影响中石窟研究极其晦涩难懂的印象,更是能够吸引我不断往后阅读。

记得书中有一篇写到了设头罗健宁王舍身为鱼施饥民的几窟壁画,是从《贤愚经》中得来的故事。大概是说逢着旱年,尽管设头罗健宁王将国库的所有粮食都供给于黎民百姓,却依旧无法维持大家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大饥荒还有死亡的阴影包围了这片土地。国王对着四方施礼发誓,如今这里生民涂炭,百姓饱受饥饿折磨,我情愿化作一条大鱼,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济苍生。他说完这句话便投河自尽,水面漂浮着的尸体果然在河中化生成为了一条大鱼。在河边工作的木匠们正拿着各自的木锯和板斧准备砍伐树木,听到河水里的大鱼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感到饥饿,那么就请来吃我身上的肉吧。”于是木匠们来到鱼的旁边,纷纷割食鱼肉,饱餐了一顿。这个消息很快被人们在镇上辗转相告,大家都来到了这条河边分食鱼肉,鱼的一边被吃尽了就会自己翻身给大家吃另一面,等整个鱼身都被吃尽了,又会苏生出一条新的大鱼。如此死亡又再次重生,最后解决了城中所有居民的食物问题,安然度过了这次饥荒。国王牺牲了自己以延续人世间的万千生命,在献身后只能以一条鱼的形象重新回到人们之中。这则故事表现出当时民众生活的习俗风尚和舍己为人的高尚美德,不仅对佛教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还满足了教化信众的必要需求。至于这片壁画所存在的龟兹石窟,是各大文明交流融合文化碰撞汇集的古丝绸之路的宝贵结晶,其繁荣瑰丽的文化源远流长、兼融并蓄,在文化的茫茫大漠上留下了海纳百川与多元包容的辉煌印记。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敦煌石窟甚至世界艺术未来数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中国石窟简史》,无论是在坚硬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的雕刻着精美饰纹的洛阳龙门石窟,还是在松散的侏罗纪砂岩上雕凿的宏伟饰案的大同云冈石窟,又或是在砾岩上泥制塑像和刻绘壁画的敦煌莫高窟,都以他们独特的姿态呈现在我的眼前,向我倾诉着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大地上道不尽的辉煌岁月。古代建筑、绘画、雕塑、宗教、哲学的一桩又一桩奇迹,一代又一代人的血与泪铸就出的艺术殿堂,我们应当用心去守护这延续千年的文化瑰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