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1
2月13日,聆听了林伟老师的讲座分享,深知教师成长之路道阻且长,优秀教师只靠情怀走不远,必须拥有教学技术,教育教学永远是立身之本,有所为,才能有所未,有未来,有味道!
林伟老师提到教师只需要教会这四种东西——品德、文化、思辨、价值,便可以铸就孩子们一生的财富。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功,助力自身成长呢?
首先,要夯实生存之本。铁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写书。如今线上、线下学习渠道很多,比如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参与听课评课、听专家讲座等,通过学习的脚步,保持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其次,要学会智慧思考。通过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养成教思结合的研究习惯。不断地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磨练自己的意志,修炼自己的心智。最后,要构建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教学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并且内心始终坚定自信,充满激情。
正如林伟老师所言,选择了当教师,也选择了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只有将专业发展变成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才会有不断前行的动力。“独行快,众行远”,相信自己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必将成长得更快,行走得更远!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2
聆听了特级教师林伟老师的讲座,我更明确了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教师。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们千年以来对教师的认识,但随着时代发展,做韩愈所说的教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了。今天的教师应该是注重孝道,有文化内涵,能够思辨,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要想成为这样的教师必须了解自身发展的方向、方法,并不断实践。( 出自 WWw.ZUOwEnBa.net )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体系是:专业层次(才能管理见识)、专业角色(素养、职责、效能)、专业途径(学习实践反思),韩愈的认识只是专业角色中的教师职责,只有职责已经不能使自己成为这个时代高质量的教师了,因而我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方向。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今天的教师应培养教师核心素养,它包括政治素养(政治方向政治意识政治信仰)、道德素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和教育精神(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情感)四个方面。以往我最为欠缺的就是政治素养,我认为教育学生跟讲政治没什么联系。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自己认知的缺陷,所以我今后要主动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以适应新时代对高质量教师的要求。教师还要注重核心能力的提高,它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创新能力、学习反思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这四方面我最关注的是教育教学能力,但是要提升自己的后三项能力极为重要,我参加胡月英老师的名师工作室之后,更注重了教研创新、反思改进、沟通合作,名师工作室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做高质量教师还应该主动向“名师”靠近。林伟老师说名师“站起来是一座山”——内心始终坚定而自信,充满激情;名师“坐下来是一本书”——有丰富的涵养,让人读而不厌;名师“躺下去是一条路”——能帮助到别人,为人们指引方向。正是有胡月英老师这样的名师指引,我才能突破自己的职业倦怠期,逐渐做一个有职业规划的教育人。
聆听讲座,开阔视野,明确方向,学习方法,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教师。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3
我觉得一个人走路摸索太艰苦,猛回头,发现自己走了太多的曲折路。在名师胡月英的引荐下,遇到了林伟老师的《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讲座。
讲座内容虽只有两小时,但他背后的努力之大是无法让人想象的。这个讲座是他成长的浓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追求卓越中,要善规划、多阅读、勤写作。
善规划就要明了目标、路径、方法等。我虽已认识到规划很重要、很必要,听了此次讲座,才发现自己只站在规划的大门口,刚推开门,不禁自责起来,转念又想,任何事从觉醒的时候开始都不晚,我的开花期是这个时期吧。
我赞同“人即风格”的观点,每个教师能教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正常的教学生态。杨振宁先生说,他选择的物理研究领域与自己的气质是契合的。我认为,教育教学也需要选择与自己契合的点发展,坚持下去,也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追求卓越的路途中,需始终保持“心向往之,行向往之”的状态,无论顺风还是逆风,都需竭尽全力,逆风更能磨炼人。别人的灿烂,我们可以学习、欣赏,但需要“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所有的成功、成就基本是始于模仿,终于创新。
林老师说“读书让教学更有趣味和深度,让教育更有智慧和温度,让人生更具质量和厚度”,我深以为然。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事,坚持阅读30年,博而杂,典籍、杂志、报纸等,《读者》《中华读书报》、人物传记是我现在的固定阅读内容。阅读为我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智慧,滋润了心灵……文字的世界无限广阔,阅读的乐趣是无穷的。天长日久的阅读为我累积了教学资本,快速解读教材,故事随手拈来,灵感瞬间降临……大部分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有一周,我带八、九年级语文,还要参加七年级公开课展示,能比较有底气、自如地转换角色,是阅读帮了我大忙。
“‘写’是‘教’和‘研’的概括、升华。”我坚持写日记近26年,大部分是流水账;在语文教学中,我喜欢从写作的角度解读课文,教学课文,写下水作文,把每次工作中的抒写(国旗下的演讲、公开课观后感、教师论坛、工作总结、美篇等)都当做一次很好的练习;经常在写作中游走,获得了许多。这些“写”让我保持着卖油翁说的“惟手熟尔”的写作状态,我也惊喜地发现自己能比较从容地应对各种抒写任务。这次培训为我专业写作指点了一些迷津。
进步就是这样在主动和被动中发生着的。衷心感谢每一次高质量的遇见!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4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林伟教授认为“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影响生活的方式。教育不要刻意,也不要随意,但要注意,更要留意。”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开启了一场富有内涵、意味深长的专题报告《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
林教授深厚的专业底蕴,独特的专业视角,丰富的教学实践,为我们展开了教师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专业发展历程。四大主题素养修炼:提高综合能力;愿景修炼:不断追求卓越;学术修炼:提升学术素养;心智修炼:学会智慧思考来为我们解开教师个性化成长的神秘面纱。何谓教师?何谓名师?何谓卓越?教师的发展以“启航、拼搏、创新、飞跃、辉煌、品牌”为追求,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支架,坚持铁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写书,做一个有职业规划的教育人。优秀教师的学术修养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理论素养、开阔的实践视野。优秀教师的智慧思考,来自于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课题、专业写作……其中林教授总结的“磨什么?”完全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和教学壁垒,11条精准独到地指出了磨课的具体策略。研究教材聚焦文本要做到:心中有“标”、腹中有“本”、脑中有“料”、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多年的实践教学、智慧思考和读书写作,林教授形成了“思意教学”,结构体系、课型体系、评价标准等理论体系完整,以“问题线-思维线-发展线-素养线”为核心的教学主张,多本教学专著、多项教学成果浸透着林教授卓尔不凡的智慧与思想,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之路。
报告给我以震撼,以启迪,以感染。《人民教育》用无数教师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蓄势待发,悄悄涵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补充能量,储备知识。
一、读书学习
“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只有想得多、想得透、想得深才能走向理论上的成熟。专家的报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胸怀,无疑给我们的心灵播下了美好向上的种子,要想改变自己,唯有读书学习,正如杨绛曾说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丰富知识储备,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我,铺设一条有专业规划、有美好愿景、有成就感的人生之路。
二、实践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又要“研”,还要“写”。“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而“写”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升华。课题研究是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能给科研注入新鲜血液,聚焦能力引向专业,我们以“主题研修、课题研究、团队延伸、支教帮扶、论文写作”等提升自我专业能力。“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经历学习-思考-实践-内化,正如从珍珠到项链的变化是散乱的珍珠-粗加工的日用品-精加工的日用品,我们的成长便才会有丰硕的成果,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在这经历中我们的科研意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强化与飞跃。
杜威说:“选择了一种职业,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当教师,也选择了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新时代的教师就要有品德,有文化,会思辨,有所价值。我最欣赏林教授说的何谓名师?名师就是“站起来是一座山,坐下来是一本书,躺下去是一条路”,用此句激励自己,不断向未来!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5
何谓名师?就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一定区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的教师。而林老师心中的名师却是:站起来是一座山,内心始终坚定而自信;坐下来是一本书,有丰富的涵养、能让人一直读下去不乏味;躺下去是条路,能帮助别人,为人们指引方向。
林老师愿意和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分享他的教学生活,帮助大家成长。他铁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写书。他更有教育梦想和情怀,想干敢干,更善于引领和辅助教育教学团队攻艰克难。二十余年教育生涯,林老师一直在教,也一直在学。教学最好的试验田就是课堂。既投入地“教”,更深入地“研”。课题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找到自我发展空间,使得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中走向成熟。
同时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了“激情灵动,和谐致用”的独特风格。“激情灵动”就是要遵循学生与数学的“天性”,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创造灵动变化的课堂。“和谐致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的主导功能,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实现教学的知行合一。
就是凭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凭着这样的创新精神,凭着这样的勇敢实践,无论是在偏远的中学,还是在重点学校,林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学生,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好教师。
作为教师,我更要在学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悟。不断学习积累,淬炼内功,无论是知识技能或是品格心理,都能积累精进,丰富涵养。
正是借助太原市胡月英名师工作室的广阔平台,全体成员才能在高端研学中拓宽视野,在课题研究学习中提升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焠炼内功,在团队互助共同成长,更在终身学习成长中践行“教书育人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教育理念,真正使自己成为有思想、敢实践、有个性的“名师”。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6
曾经,和同为教师的好友玩笑,竟信誓旦旦,立志要成为一名名师;而今,六年已逝,自己依旧默默无闻,果然玩笑终归玩笑。
近日,聆听了林伟老师的讲座,惊觉成名之路任重道远,十年摸爬滚打成骨干,二十年沉淀积累拼高级,三十年辐射引领铸名师……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越发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受林伟老师“思意教学”的启发,我想,我要做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有情怀的好老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确如此。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就以现在的部编版教材来看,不仅要求每位教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走进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讲清重点难点;还要求更多教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跳出教材,整合专业文献,单元整体教学;更希望越来越多教师“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融入教材,注重立德树人,通过活动探究,让知识真正为我所用,让思想在生活情境中自然生花……所以,我要多读书,多思考,用知识和思想武装自己,让教学更有趣味和深度,让文字更有智慧和温度,让语言更有质量与厚度。
“教育的技巧在于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是我最得意之处。我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享受课堂”,我特别享受在语文课上我们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对于未知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那一刻我暗暗自喜,美不胜收,我想这便是我作为老师的乐趣吧。慢慢地发现,工作上的小确幸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已不再只是我的一个职业,更多的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是我努力追寻,拼命奔波的一种信仰。可惜,没能把这些珍贵的瞬间一一整理,书写成文,永恒定格……所以,我要多动笔,多写作,时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我的生活因语文而更有滋有味。
“选择了当老师,也就选择了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我深以为然。“双减”政策下,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付出与艰辛,无形之中更重了,但我们没有时间抱怨,能做的只有扛起这面大旗,在时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因为,这是我们的选择,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我们手里捧着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国强的坚定基石;因为,我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因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所以,我要开阔自己的政治眼界,拓宽自己的价值襟怀,时刻志存高远,不忘脚踏实地,坚决拒绝平庸,永远追求卓越,做一名有境界、有情怀的好老师!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7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伴着新春的气息,我们又一次相聚线上学习,聆听了深圳市林伟教授主讲的《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的讲座。林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行云流水,让人增长见识。他主要谈到了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素养修炼,提高综合能力;二是愿景修炼,不断追求卓越;三是学术修炼,提升学术素养;四是心智修炼,学会智慧思考。四个方面层层深入,不仅给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更是对我们教师的个人发展给予了恳切实用的建议。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在作品《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是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但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社会对教师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教授在讲座中就阐述了自己对名师的定义:何为名师呢?即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术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给自己立下愿景,不断地追求卓越,向名师靠近。
凭着个人多年的实践成长经验,林教授中肯地分析了教师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态,并通过哈佛大学的实验,有力地说明做一个有职业规划的教育人的重要性。作为老师,虽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名师,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止步不前,教育要成为一潭活水才能汩汩流淌进学生的心田,这活水就要来自教师的不断学习充电,不断实践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林教授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我特别欣赏他说的这两句话:铁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读书。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作为影响力的发出者,我们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心怀教育赤诚之心,热爱学生,踏踏实实传道授业解惑育人。更应该做一个终生学习之人,有人说: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也说过:“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想读书是促进教育反思的前提,因为每一次与名师的对话,定会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反思。久而久之,我们定会不断地完善自我,丰富自我。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想我们的每一步成长更得益于不断地学习与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林教授在讲座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期许:创立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体现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评述自己的教学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断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篇8
新学期刚开学,在全国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及浙江省特级教师沈坤华老师的带领下与工作室其他兄弟姐妹一起聆听了来自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林伟老师的《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林老师主要从素养、愿景、学术、心智等四个角度谈教师的修炼“秘籍”。
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光辉的背后,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我,真正做到终身学习。用林老师的话说: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影响生活的方式。身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教会学生品德(孝)、文化(攵)、思辨()、价值(帀)这四种东西。如何才能将这四样东西教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当然首先要将自身本领修炼到位,也就是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光辉职业中更耀眼的一个,做一个“站起来是一座山、坐下来是一本书、躺下去是一条路”的教师。今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18个年头,按照林老师总结的教师发展阶段,现在的我应该是处于创新期。可是,现实中的自己,感觉似乎更安于现状,没有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或者是被家庭的牵绊和工作中的挫折磨去了棱角,磨去了意志,有时候想努力,但是没有了方向。参加了省特级教师沈坤华老师的工作室活动之后,师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在前面给我们引路,参加像今天林老师所谈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让我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要做一个有职业规划的教育人——做不了名班主任,也做不了名校长,但是我可以尝试走一条通往名教师的道路。我可以从“五个一”开始做起,从“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出发,做一辆林老师哲学中的快乐“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