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600字

2023-12-15 09:53:17 六年级作文 打开翻译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1

匡恕乐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我一大早起床,打开电视就听到电视里响起的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时,我才知道,今儿个是端午节。

我立马跑进厨房,正好看到母亲在灶台前忙碌,凑近一看,得知是在包粽子,我便也学着母亲包粽子的样子开始小试牛刀。先拿一片艾叶,然后在艾叶里面裹一层红枣、枸杞、葡萄干等干果,再用糯米封个口,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上,接着拿去蒸,蒸至粘手即可。

打开蒸屉,香喷喷的粽子和浓浓的艾叶香在空气中氤氲着,深吸一口,沁人心脾。粽子熟了,拿起一个,剥开绿色的艾叶,顾不得烫,一口咬下去,散在嘴里的粽子有米的香甜、艾叶的清新、枣的甜蜜,真是人间美味啊!

“儿子,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母亲问我。

“哎呀,知道知道。”于是,我便开始讲起了历史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爱国大诗人屈原在自己的祖国即将灭亡之际,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跳进汩罗江自杀,誓死不做亡国奴,临终前在江边写下千古绝迹《九章怀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规定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陨殁的这一天,设为“端午节”,并在这天向江中投下粽子,让鱼、虾、蟹都来吃粽子,不要去吃屈原的遗体。

淡淡粽叶香,浓浓端午情。它没有春节隆重,没有元宵节热闹,没有中秋节花好月圆,却以自己独特的风俗,讲述着一位爱国诗人的故事,充满了祥和与追思。真希望端午这个带有中国特色,带有家乡特色的节日习俗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2

“粽香”端午

张宇轩

上至满头银白的老年人,下至牙口未全的儿童。每当一提起端午节,都会露出欢乐的笑容,端午节的粽子,更是让人们垂涎欲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喝雄黄酒、佩香囊、赛龙舟、插艾草……可是我最喜欢的活动,还是包粽子。

端午节这天,我突发奇想要包粽子,首先我准备好糯米、粽叶和馅料,粽叶对折几次成“漏斗”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让我想不到的是装进去的米却像小雨点般撒了出来,经过几次失败,最后我试着先放一颗大枣,后在上面装上一层米,然后将“”漏斗”合上,缠上了一圈绳子,打个漂亮的蝴蝶结。我包了许多不同口味的粽子,有红枣的、有豆沙的、还有一些是蛋黄的,包好以后,把它们放入锅中。在等待的过程中妈妈给我讲了粽子的由来:“古时候屈原向楚王提对付秦国的意见,楚王不听,当他得知楚国灭亡后,他投河自尽了,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包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他。”

在锅中煮了两个小时左右,锅里发出淡淡的粽香味,清香的粽子在盘子里像一座座绿油油的小山,我闻着那甜津津的香气,情不自禁的咬了一口,香甜肆意、绵糯可口、回味悠长,让我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端午节于两千多年前就流行于中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他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承着、见证我们中国的悠长历史!让我们怀着一颗怀念古代人民的心,去迎接端午节吧!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3

许晗钥六年级

每次提到屈原二字,我的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吧?那么大家都知道端午的习俗吗传说屈原跳江之后,附近的百姓都十分悲伤,有些百姓将粽子丢入江中,把酒倒入江中,就是为了江中的鱼儿能吃饱,这样鱼儿们都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慢慢地。吃粽子成为了我们过端节的习俗。常见的粽子有:肉粽、咸蛋黄粽、咸粽甜粽等。

但是百姓们还十分担心屈原的尸体被鱼儿吃掉,就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先让十几个百姓分别坐在龙舟的左右侧,每人拿一个桨,最前方有一个击鼓的人,击鼓的人每击一下鼓,后方的人都会用力去划水,以次此类推。这样鼓声不仅要可以让大家有节责的划船,还可以让龙舟经过的地方鱼儿都跑了,就可以让屈原安全点了真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哇!到现在,赛龙舟成了端半午节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附近尼的舟比赛几乎每年都会举行,每次赛龙舟时,湖的两边都会挤满了人,简直是人山人海,密不透气。有的人拿趣起了接力棒,大喊助威,有的人低着头,好像在讨论哪-队会获胜,有的人目不转睛的看着龙舟上的人,只能有屏息凝神来形容他们的形态。而我,当起了志愿者为龙舟比赛的人送水呢。

百姓们之所以愿意为屈原的尸体付出那么多,不就是因为屈原有一颗爱国的、忧国忧民的纯结内心吗?端午节的所有习俗都和屈原有关,你们家乡的端午节和我们这边一样呢?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4

谷欣霖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提到这个节日,我就会想到我们家过节时热闹的样子……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粽子花样繁多,又叫做“角黍”和“筒粽”。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叶,红枣,小绳和剪刀。先取两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形,底部是密封的,这样米粒才不会掉出来,然后放上两勺糯米,再放点馅料,均匀铺好,上面再铺一层糯米,用小勺按压瓷实,拇指和食指捏住叶片上端,在两侧形成小耳朵,叶子往下折,完全盖住米粒,最后花大绑的给它绑起来就做好了!别看这步骤简单,操作起来却一点不简单。

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被一阵清香唤醒。来到餐桌,发现桌上有一大盘粽子!我高兴地跑上桌,趁着周围没人,拿起一个就逃回房间。

粽子就像一个绿色的小精灵,轻轻剥开粽叶,露出乳白色的糯米,一股粽香扑鼻而来。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更别提吃进嘴里的那种幸福满足感。吃完后,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出来,在一旁的妈妈惊呼道:“这个粽子怎么少了一个?”说完,不禁看向了我:“是不是你偷吃的?”

“不……不是!怎么可能是我吃的?”

“哦?那你……嘴上那一粒米是怎么回事?”

“这……”我的脸泛起了一丝红晕,眼看瞒不过,只好乖乖坦白:“好吧!是我吃的……”

“哈哈!你这只小馋猫……”

端午节,妈妈会把雄黄酒洒在房屋的各个角落,据说可以辟邪除病,还会把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赶蚊虫。妈妈还会给我和妹妹一人一只香囊,让我们戴在身上驱邪避瘟。晚上,妈妈会用艾草、苍蒲等药草熬水给我们泡澡,说是泡后过年不会长疮,而且晚上会睡得很舒适。

这些情节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虽然我没有去看龙舟,但这些事已足够让我回味。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5

郑思羽

在这一天,大街小巷里到处弥漫着粽子与艾叶的清香,为这条普通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独特的清韵……

挂艾草

清晨,妈妈不知道带了包什么草回家,还散发着点点清香,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艾草,要挂在门口,有驱病,防虫的作用。”我一听艾草还有这作用,不禁啧啧称奇。

扒龙舟

除了挂艾草,扒龙舟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扒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这几个步骤,有请求风调雨顺,事事如意的寓意。

放纸鸢

放纸鸢,顾名思义,在竹条或者骨架上糊上纸或娟,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放上天空。相传,放纸鸢可以把仇怨和烦心事全部放掉。

吃粽子

众所周知,过端午节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了。据说人们包粽子是为了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君主无能,听信贪官谗言,使国将倾覆。屈原一身才华,满腔爱国热血,却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和信任,无望中,于五月五日这天跳江自杀。人们很尊敬屈原,为了不让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吃掉,便将做好的粽子丢进河里,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其他各式各样的馅料,如腊肉,红豆,枣子,豆沙等混合在一起,再用几根麻绳将粽子包好,放在锅上蒸熟就可以了。

把蒸笼盖子打开,一股独属于粽子的清香扑面而来,将包裹粽子的箬叶打开,单是闻一闻,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轻轻咬一口,糯米和肉馅在口腔中缠绵,香甜软糯,却一点不腻,让人忍不住想一直吃下去,直到肚子变成一面小鼓才肯作罢。

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这样想的。或许是因为草长莺飞,或许是因为艾叶飘香,也或许是因为粽子的软糯诱人,更或许是因为诗人流传千古的浩然正气。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6

张晟卓

香喷喷的粽子蒸好了,黄粽粽的雄黄酒酿好了,威武霸气的龙舟准备好了,端午节降临了。

家乡的端午,可谓是热闹非凡。清晨,男女老少开始赶包粽子,家家户户都弥漫着苇叶的飘香,我迫不及待地拿一块粽子,拨开,咬一口,软软糯糯的糯米加上甜蜜蜜的红枣在我嘴里来回徘徊,软糯香甜,让谁吃了都连连称赞。

在赛龙舟的场地上人山人海,气氛好不热闹,做工精细的龙舟在湖边停泊着,赛龙舟上的人员头戴巾,昂首挺胸,眼神坚定,手拿船浆,随着枪声一响,龙舟比赛开始了,人群沸腾了,龙舟的人身手矫健,手臂井然有序地挥舞着,龙舟就像是奔驰的骏马一样在湖面上奔腾,泛起了阵阵涟漪,我的爸爸也在其中,只见他咬紧牙关,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由他带领的很快名列前茅,我屏气凝神紧紧的盯着那条龙舟,生怕出什么差错,就在快要到达终点时,另一条龙舟跟了上来和它并驾齐驱,观众再一次沸腾了,呐喊声,锣鼓声响成一片,我也禁不住叫出了声,突然,爸爸的龙舟开始齐声呐喊,一鼓作气冲过了终点,我跑到气喘吁吁的爸爸面前疑惑地问道:“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呢?”爸爸笑了笑:“是为了纪念屈原呀!划龙舟来驱散江中之鱼,往江中投粽子,是为了避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飘满粽香,端午节充满激情。祝大家端午安康!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7

香囊

郝佳凝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当小孩子们在门外嘻嘻哈哈地唱起这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到了。

还记得去年,我和妈妈去乡下的姥姥家过节,看见姥姥一手拿着一块花布头,另一手拿着一个像勺子一样的东西,准备了一些干蒲公英、干野菊花和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干草干花,她把这些花草舀出几勺放到花布头里。我探头一看,这些花布头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呢。姥姥把这些花布头迅速包成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再交给姑妈,姑妈穿针引线,缝好后从后面那承着各色各样的丝带中抽出一条通红色,并绕了一个圈,用针固定住,再反绕一个圈,打上结。下面再挂上七彩的流苏,一个香囊便这样成了。

我觉得稀奇,一直在一旁看。妈妈找出了一块还没有刺绣的紫色布头,又给我了一个绣棚和针,并塞给我一堆线。对我说:

“你不是会刺绣吗?自己搞一个去,后面我来教你。”

我经常跟着我的妈妈学刺绣,便独自坐在炉子旁绣起了两条锦鲤。但因为绣棚被我绷得有些紧,取下来时微微变了形,不过问题不大。

因为第一次做,不熟练,加上刺绣活活做了近两个小时。不过成品倒是让我很满意:紫色的布头上绣着橘红的锦鲤,用红色的丝带和流苏装饰着。让阳光一照,甚是好看。

把香囊埋在鼻子底下嗅一嗅,一股干涩又芳香的味道直击大脑。

我把香囊给同学展示,几位同学看我制作的香囊又好看又精致,羡慕得很,都拜我为师呢,我过意不去,只好勉为其难,一一收了她们。

我把它挂在包上,以纪念我第一次制作香囊的快乐。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8

郑依秀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在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吃粽子。”在端午节,家家都弥漫着浓浓的米香味儿,还有豆沙的甜,猪肉的咸。孩子们日日盼望,大人们也忙得夜不能眠,因为必须在前几天就准备好材料。

五月初三,菜场里就增加了不少卖粽叶、大米、黄豆的,嘈杂的讨价声充斥着整个菜场。从喧闹的菜场回来,还要清洗粽叶,一张张洗得油光发亮。洗完了,让它在温暖的阳光下躺一天备用。初四,端午节眨眼就到了啊!就更别提多热闹了,江边,二十几条龙舟已经蓄势待发,摆在岸边好久了!让来往的行人不禁感叹:好大的阵仗呦!大人们在旁边谈论着哪支队伍实力最强,谁最有可能在比赛中胜出,夺得桂冠,孩子们统统跑到岸边,眼睁睁地看着一支支蓄势待发的比赛队伍,跟着大人一起呐喊助威,一声更比一声高,好像比划龙舟的队员还要激动,等冠军到达终点时,声音更是大到了高潮。

初五,家家门前摆着洗好的材料:绿油油的粽叶,白花花的大米,软绵绵的豆沙,还有粉嫩嫩的肉。一家子,统统都围在材料前,准备大展身手。把粽叶两张叠加,卷成漏斗状,再加入大米。然后放上自己爱吃的馅料:爱吃甜的,放豆沙或蜜枣,再盖上一层大米,使一个“遮天蔽日”法,两盖合起来,最后封好用线捆扎结实。全部包好后,放进大锅里,填好水,烧火开煮。

蒸好后的粽子软软糯糯的,香味充满了整间屋子。一边吃粽子边,一边看龙舟比赛,竟有种说不出的快活!

“古有粽香敬屈原,今有粽意献亲友。”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从古至今都未被人忘记,并一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