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2023-12-17 15:13:11 读后感 打开翻译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篇1

碧蓝的海水里,许多海洋生物都在快乐的生活着,有的在捕食,有的在生宝宝,有的在嬉戏打闹。没错,这一定是你脑海中海洋里的景象。不过这种画面许多年之前确实存在过,但现在可不一定了。起初我还是比较疑惑,直到……我遇见了《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这本书,它证实了我的想法。

这本书讲了作者安娜。佩戈在海滩上捡到塑料,于是她上网查资料,发现海洋里80%的垃圾是塑料,塑料直接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塑料里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一个塑料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而这80%的海洋垃圾源于陆地,基本是人为造成的。

海洋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存在,海洋总能牵动我的情绪,每次去舟山奶奶家,就会去看大海,感受海边细沙和海风在我面前拂过那一瞬间,聆听着海浪的声音,令人陶醉。站在海边我会去思索海洋里有些什么秘密,好想潜入海底探索究竟,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它孕育生命的可能性,也能随时成为生命的终点。

每当看到大海里水面漂浮着塑料袋和塑料瓶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好,很讨厌那些往海里丢垃圾的人,于是我会主动在海边捡起垃圾,希望海水干净清澈没有污染。因为塑料是入侵物种最大的垃圾,导致棱皮龟,大白鲨,虎鲨等海洋动物频临灭绝,会造成海洋生物死亡或发生畸形,改变整个海洋的生态平,也会让海洋环境一天比一天糟糕。海洋被污染后,会导致人们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对人们造成有害。水质变坏啦,最明显的就是去海边游泳的时候,海水不干净,都不敢下水了,会影响到旅游经济发展。

书中一些塑料物种的溯源故事,是整个环保行动中为数不多让人轻松的时刻。但这背后同样让人感受到刺痛——正是那些随意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吞噬海洋生物的生命。

行动起来吧!少用塑料制品,别往海里乱扔垃圾,保护海洋是全球每个人的责任。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篇2

海洋和塑料怎么会结合在一起?当我刚捧起《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这本书时,心里既不解,又有点不安。

读完《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一书时,我又陷入了沉思。我国几年前就开始了“限塑令”,我本以为塑料袋难以降解,所以要限制使用。原来塑料对大自然的危害远远大于我的认知。

书中讲到的鱼类,海龟,海鸟等吞食塑料制品而死亡的画面已经触目惊心。的确,塑料制品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很难分辨是食物还是危险。一只白色塑料袋浮在海中像游动的水母,一个红色塑料球漂在海面像成熟的水果,它们在动物的眼里是那样诱人,误食后又那样危险,有的不能呼吸而死,有的不能进食而死,有的慢性中毒而死……

这些危险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危险。

塑料制品会随着时间老化,大块的会碎成小块的,小块的会变成更小块的,但它不会消失。它会细得像灰尘一样,甚至细得肉眼看不见,混在海水里。没有发明塑料前,海水也有各种杂质,但都是可快速降解的有机质,对海洋生物无害。现在塑料再细,几百年也难以降解。它们通过海洋生物吸入体内,再通过血液流遍身体,在体内聚集,导致产生各种病变。我们捕捞鱼类,在享受“美食”时,微小的塑料也进入了我们体内,这多么可怕啊,这不愧为一个新的入侵物种。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塑料的危害,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人类才能拯救人类,从限塑开始。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篇3

现今社会,环境污染是我们经常提起的一个严峻问题。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而海洋污染就是其中之一,面对海洋,相信大多数人眼里,它是神秘的,是蔚蓝的,是清澈的。在没读《海洋塑料》这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它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因为它病了。它已经被一个新的物种——塑料给入侵了,在我们看不见的海洋深处、无人角落到处充满了垃圾。生物学家安娜通过研究发现其中80%的垃圾是塑料。要知道,塑料降解是非常缓慢的,可能需要好几个世纪才会完全消失。比如一个小小的易拉罐需要80—100年、塑料瓶需要450年、鱼线更是需要600年……更可怕的是,一些海洋生物会将塑料当作食物吃掉,就这样,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直至变成人类的盘中餐。最后导致我们生病,甚至中毒。而且,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也在环境的破坏中无法存活,甚至惨死。

所以,生活中我们真的要注意文明,也许你随手一扔的物品,就会通过河流、小溪流入海洋,从而危害海洋环境。2023年9月我们将举行19届亚运会,到时我们会迎来全亚洲的运动员和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游客齐聚杭州。为了体现我市干净、整洁的面貌,政府部门趁着亚运这个契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来给杭州的城市好好做了一次“美容”,势必要把一花一木、一砖一瓦做到极致,做成精品。当然,河道流域治理也是其中一项。实现生态补水、提高水质量,同时清理河道垃圾、淤泥,加强生态修复,提高、丰富水生动物。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少用一个塑料袋,少扔一个塑料瓶,学会垃圾分类……为亚运加油!也为环境改变做一点小小的努力。希望若千年以后,海洋还是它原来的样子,蔚蓝且清澈。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篇4

作为一名海洋积极分子,这本书的作者安娜一开头就以实干的精神鼓舞了我,并且解释了她为什么在诸多的海洋问题中选择关注塑料——正因为海洋里80%的垃圾是塑料,同时藻类、鱼类等许多物种和人类都在承受着海洋塑料污染所带来的后果……

安娜在书中带我领略了陪伴她成长的美丽海滩,这让很久都没见过海洋的我无比向往。作为人类,在陆地上一直生活,我们有时会忘记,海洋在地球生活中有三个及其重要的功能:它是最主要的气候调节器,产生的氧气占我们所吸收氧气的50%,为大量生物提供了栖居地和食物。但是,越来越多的塑料出现在海洋中,在安娜眼中,它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入侵物种”。塑料会被动物吃下,从而损伤它们的器官和组织。例如,海龟把塑料袋误认为是它最爱吃的水母,一口吞下,最终导致死亡……此外,塑料中的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动物的食物链,最后通过海产品转移到人体,让人毛骨悚然。

塑料消费量随人口不断增长,而安娜告诉了我一个令人悲伤的结论:到2050年,海里的塑料将会比鱼还多!也就是说,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海洋将会变成一片“塑料海洋”!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有安娜这样有责任心的海洋生物学家,自愿成为海滩拾荒者,并向我们分享收集垃圾所必需的物品和注意事项,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我在书中读到了安娜在海滩上找到的各种奇特又神秘的物品,比如饵料桶、单色玩偶、甚至猎枪子弹盒!这让我明白,在海边拾荒不仅对保护海洋有重大意义,而且十分有趣。

为了不让我们记忆中美丽的海洋变成“塑料海洋”,我们要像安娜一样,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海洋”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很近,我们可以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买不必要的纪念品和玩具,还可以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产品,一起响应安娜的号召。只有这样,“塑料海洋”才不会出现,生命的摇篮才会变得越来越美。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有幸读了《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这本书,感慨万千。

海洋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存在,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她美丽无垠,无比美好。但是我却曾在三亚的海上看到漂浮着的塑料瓶和塑料垃圾袋,完全打破了影视片中塑造的海洋的美好形象,当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浮上心头,这么脏的海水真的是我心中,那个海洋吗?

眼见为实,我尝试着了解导致污染的背后原因,了解到的事实触目惊心。书中写到: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这相当于每小时往海里倾倒约1000吨塑料,也就是差不多每分钟倾倒一卡车的塑料。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50年,若以重量计,海里的塑料垃圾将会比鱼还要多,我不禁心中一震!

海洋是海洋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现在的海洋中,却有被废弃渔网困住的白鲸、虎鲸;被尖锐的塑料制品扎伤的海龟、热带鱼;被塑料袋撑饱却饿死的鱼类和海鸟等等,塑料夺取了他们的生命,若我们再这样破坏下去,不仅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还会污染水资源,最终伤害到的人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啊,现实已经很严峻,环境保护,垃圾回收刻不容缓!

当我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既伤感又焦急。我觉得保护海洋环境,我们应该即刻行动起来,刻不容缓。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增加环保理念,让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保护海洋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从根源抓起,才能够真正地减少海洋的白色污染,让这些海洋动物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存在属于他们的蓝色大海中!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读后感 篇6

曾经,我去过沙滩,在那儿总能看到一些垃圾,我不以为然,可最近我看了《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

我们提到氧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树木”或者”森林”,但很多人却会忘记海洋和森林一样,也肩负着制造氧气的重任,而且海洋产生的氧气占我们呼吸的氧气的50%到70%,也就是说海洋产生的氧气比所有热带雨林加起来还要多呢!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用品会经历一系列过程后变为微塑料,它们体积微小,肉眼是几乎看不见的,但它们却引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们不仅无法从海洋中提取出来,而且还会被一些生物摄入体内,这就会波及食物链上的所有生物,也包括人类,从而引起生育、生殖等方面的病变。

现在,世界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被收集并等待回收,而真正被回收利用的塑料只占10%左右,而在我们使用的塑料中,近40%都不易回收。而以重量汁算,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将会比鱼类多。据统计,这些垃圾五分之四来自人类的陆地活动,五分之一都源自人类海洋作业。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海洋原来对我们那么重要,我们污染海洋就等于在危害我门自已。我们怎么做才保护海洋呢?一、我们可以把一些包装用的塑料换成其他的环保材料;二、我们在外出时不要乱丢垃圾,因为它们最终都有极大的可能去到海洋。

希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地球海水更清,天空更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