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为题的作文 篇1
时间过得总是很快,一眨眼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年了,一年时间很长,也很短。很长,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我从初中到了高中,我以一个至少令我比较满意的成绩到了一个不错的高中;很短,我也没做到什么事情,只是做好了我该做的,也不过就是这样罢了,还好没有让自己和家人们失望。
回家呢,是必须的,两年没有回去了,总得回去看看,看看我的爷爷奶奶们,他们过得如不如意,虽然老师说建议是在当地过年,但是吧,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回去的,也就300公里嘛,也不多,很快的。
两年了,我终于再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远离城市的嘈杂,我终于回来了。一切都是这么熟悉又这么陌生,我看着一路上的风景,便开始走神了回想当初我再这片土地上与朋友玩耍的场景,是啊,四年前的场景好像历历在目,可是还回得去吗?
到了家中,不由得感觉有点凄凉,大大的房子就住着两个人,就算我表弟来了也就三个人,谁能想到这两个老人是怎么熬过这一孤单的一年时间呢。刚到家中一切都是这么熟悉,可是我竟然忘了很多事情,以前在家中随手就可以找到的东西,现在还得让奶奶来帮我找,或许已经不是我熟悉的样子了吧。
不久我表弟来了,家里多了一分生气,他爱闹,不停,就是这样,不过这样也挺好。年嘛,就得热热闹闹的。
当我再去找我那发小时,我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开口了,就连在他家门口叫他的勇气都丧失了,等到他爸来开门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不在家啊,或许他已经忘了我吧。
再后来我就没有再去找过他了,好像也渐渐远离了吧,家乡的同学自小学毕业就很少联系了,到了高中更是少了,以至于我回家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只能围着我的表弟转了。
在路上看到以前的朋友,都不敢打招呼了。
家乡变化很大,在空地上盖起了商品房,有人已经开始住了,原来的小卖部也没了,重新开了一个,变得无趣了多村合并成一个村,村长也不是我们自己人了,一切都是这么陌生啊。
两年了,我再一次登上了那座山,那座山不高,但是是我每年过年必须要爬的山,山上流下来的泉水也不再干净了,以前都会有人来清理,现在也只剩下垃圾了,爸妈把那些枯枝败叶收拾了一下,水一下就变得清澈了。
也许,家乡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我好像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急急忙忙地回去,又急急忙忙地走,也许再也见不到从前的家乡了吧。
家乡为题的作文 篇2
家乡在经济的提升中焕然一新,然而小乡村里的居民朴实无华的心却从未改变。——题记
随着第一场春雪的到来,春节的脚步也缓缓靠近。因为父母工作忙,已经许多年没回外婆家了。
坐上高铁,我无趣的往窗外看着景物一点点的往后退去。“还早,些睡一会吧。”母亲对看着窗外的我说,“估计到那要半夜了。”我点了点头,阖上了眼。听着车上的聊天声渐渐模糊,终是进入了睡梦中。
肩膀被人推了推,我睁开眼看到了母亲:“到了,该下车了。”走出车站,果不其然,天空就如被泼了墨水般漆黑,只有几颗星星悬在夜空。深冬的夜晚格外凄冷,北风刮过脸庞,就如同冰冷的刀刃划过。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街上的路是用沥青铺成的,路灯照射下来,把我和父母的影子拉的又细又长。我一向不喜欢回老家,记忆里,老家的泥路杂草丛生,到处都是随意飞动的虫子。至于房子,简陋的可怜。洗澡也是极为麻烦,热水都不怎么有。我微微皱眉,这一路,走的似乎都是沥青路:“妈,我们去哪啊?这不是去外婆家的路吧。”母亲勾起了唇角:“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发现了,现在农村制度变了,你外婆搬家喽。”搬家二字传入我耳朵后,我有点不知所措,似乎是兴奋的,“现在的农村,可富裕了好多,政府还分田呢你外婆也一直在称赞呢。”
与母亲聊了一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一幢三层楼的楼房下面,母亲敲了敲门。只听“咔嚓”一声,门开了。外婆的眼睛里透射着她见到儿女的喜悦,似乎是在特意等我们的到来:“总算是来了,这都多少年了。快进来,别站在外边吹风,大过年的可别感冒。”外婆领我们进门,只见里面还有许多之前的邻居。一番嘘寒问暖过后,外婆端来了水果:“这几年政府搞的这个新政策,可真是让我们享福了,想想我们小时候那苦的。”旁边的众人纷纷附和。一位邻居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娃子要好好学习啊,将来要做个有用的人。”我点点头,“你看我们啊,大字不识几个,可羡慕你们这一辈了。孩子***,我家有点坚果,等会拿点回去。营养不能让孩子落下。”母亲点点头。
窗外房屋的灯一盏一盏熄灭了:“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回了。这大过年,也得好好休息。诶,别忘了来我家做客啊。”外婆和母亲笑盈盈地送了客。
寒冬凌冽,却觉得无比温暖。温暖我的不是这栋三层小屋,而是外婆与邻居们的心。
家乡为题的作文 篇3
家乡一直有一家早餐店让我记忆犹新,它坐落在街头的角落,店铺的老奶奶每天都露着和蔼的微笑,破旧的店铺虽然只有一架蒸炉和几个大铁锅,但美味的早餐却让我无比回味。
今年过年又回到家乡,乘车看到焕然一新,家门口长满水藻变得清澈见底,叮叮咚咚的河水让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呼吸的空气也清新了许多,不再有粉尘和阴霾。大街小巷的的房屋经过精心的装修后变得整洁干净,记忆中的那家早餐铺也不例外,小小的店铺整洁了不少,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家乡的道路原来连自行车都骑不进去的泥路,经过人们的修建,现在变成了一条条平整,干净的道路——能容下几辆汽车并排而行的宽阔道路。原来家乡的的人力车也变得高大上了,一辆辆都装上了电机,跑起来也迅速了不少。
回到家乡闲暇之余,我带着妹妹去到了小时候常去的渔寮沙滩,我们在山摊上挖沙子搭城堡,在沙滩上追着小螃蟹,在清澈的海水中嬉戏,迎着海风度过美好的下午,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沙滩玩耍的回忆,当时的沙滩满是淤泥,时而能从沙子中挖出塑料袋和废旧垃圾,走在沙滩上还要防止有垃圾扎到脚,如今眼前的美景是家乡美好的证明。
过去几年疫情都没回老家,我们订了丰盛的年夜饭。这次回家我也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夜晚,过去漆黑一片的大街装上了一盏盏五颜六色的路灯,过年这天夜里没有了与以往相同的鞭炮声四起,而在12点钟声响起时才响起了短暂的烟花声,原来家乡为了保护环境限制了烟花的燃放,也暗示着家乡变好的原因。一旁的小溪倒影着繁华的夜景,抬头所见的星空向我眨着眼睛,仿佛诉说着家乡美好的变化。
我的家乡处在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温州,江南水乡,在我心中一直是个童话世界,天空中总是飘着小雨,小桥流水,烟雨凄迷。江南水乡保留了它的惬意,保留了这里的风土人情,没有被时代的浪潮淹没。家乡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整洁有序的环境,没有大街小巷的人来人往,即使那里的人们过着较为落后的生活依然让人感到幸福富足。
家乡的景色改变了,但不变的是当地人的淳朴,街口人人的交谈,人们串门的问候与关心,聚众的牌局都可以看出家乡人们的亲密无间与淳朴。
街边的美食依旧是那么的美味与受欢迎,早餐铺的包子,老奶奶的微笑依旧是记忆中的样子,眼前的房屋依旧是那么的传统。家乡的一切看似变了却好像又没变。
家乡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不变的内核让家乡越来越繁荣。
家乡为题的作文 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国,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古人们在春节中发展的习俗一步步传承至今,由爷爷奶奶每个动作、每句话蹦向我们心里,经久不息。
趁着春节的假期,我和家人一同回到了从小长大的故土,在这里同街坊邻居与亲戚们一起度过春节。家乡的新年总会是热热闹闹,家人健康团聚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也一起在新的一年许下期愿,辞旧迎新。它早已在我们身上烙下了印记,每当春节来临,无论隔了千山万水,心灵已经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一年的在外奔波与劳累,唯有在家中,在一家人温暖的问候中,才能真正的放松自己。
许久未回到从小生长的家乡了,记得还在我会尿床的年纪,这个小城市还充满着质朴的味道,街上随处可见摆摊的人吆喝着,人们也都带着些零钱出门。上学时,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我总躲在爷爷遮风挡雨的背后抵去风刮人的气息。每当我站到房屋的顶楼时,没有高楼大厦的阻挡,轻易得就能看到影影绰绰的山在远处的雾里藏身。儿时的记忆总是温暖又美好的,我们围着火炉,有聊不完的家常,那时的鞭炮声还很响,自己也总是撑不到十二点的那一刻。除夕夜三十晚过后便开始了正月,来往于亲戚之间,开始了拜年。
现在再次回到家乡,许多高楼大厦已经林立在路旁,一座座商业性建筑拔地而起,路边的商店都换上了崭新的招牌,马路上许许多多的汽车穿梭其中。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家乡早已开启了智能生活的模式,手机支付等为大家所推广。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号召之下,家乡俨然已经在几年时间脱胎换骨,大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不仅仅家乡的经济发展是如此,生态与文化也是如此。家乡原来堆满垃圾的河水在整治下已经变得清澈见底,原本总说着当地方言的老乡们也在众人齐聚的时候讲起了普通话,让嫁进来的媳妇们也少了些隔阂。
过年的形式随着时间慢慢的变化,年味或许不再那么浓,但是只要心还在,心系家乡,终会感受到家带来的温暖。过年也许只是一种让家人们重新团聚,感受温暖的形式。但我们并不是只有每年春节才想到要回家,情更应放在首要的位置,有情才有人,才有家。
我生在我家乡的土地上,我的记忆从这里开始。我会登上火车,去往下一站,沿途的风景会很美,但当春节来临,心中的爱意会召唤着我,让我再次沉溺于家人团聚的温暖,这或许便是年的意义与价值。
家乡为题的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浙南海滨。每次回老家,总是人还没到家,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海鲜味,便先钻入鼻腔。在老家,每每潮涨潮落,日起日落,沿路走去,渔船停泊在岸,你都能看到渔民带着大批渔网满载而归。
老家的房子就在海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景房。敞开大门、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水波粼粼的大海。夜幕,看海上星星点点,晨起,看霞光扑闪扑闪。站在窗前眺望,不远处有灯塔。每当夜幕降临,灯塔就像一颗颗夜明珠一样在海上亮起。它们照应着过往的船只,也照应着海边的渔民,让海上的茫茫夜空,显得更加温柔。家乡的海,家乡的人儿,都是那么可爱。
渔村的生活,有这样一道约定俗成的风景线。渔民出海打鱼期间,三五成群的渔妇,或在石桌旁喝茶聊天,或在地上织补渔网。年轻时的外婆是其中一员,织网补网是常事。现在年龄大了,偶尔还参与绕丝线、穿梭子、补渔网。“现在都不太用手工织渔网了呢……”看着我那么专注地盯着渔网,外婆颇有感触地说了一句。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手工织渔网已逐步被机器织渔网所取代。剩下的,是手工补网。现在空闲了,外婆偶尔补补渔网,也经常拿起手机,看看网里网外的世界……
跟着外婆的感叹,记忆就像撒在水面中的渔网,你拉起一点就会带动一片……
昔日的家乡,交通闭塞,几十里陡峭的山路。渔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时的渔民捕鱼、晒盐、种棉花,如今养殖、经商、做旅游,镇上的渔家乐、沙滩游乐设施吸引着大量游客。一到节假日,很多游客就来到这里拍摄渔村美景。
这些年,家乡的渔民,放下渔网“搭上”互联网,互联网将“渔网”撒得更远。他们开起了渔家乐,办起了渔家民宿客栈,从过去卖鱼虾到卖风景,到现在在淘宝卖产品,在直播带货上作文章,让家乡的梭子蟹、鱼饼、虾姑等海产品走出渔村,让家乡的风景走出渔村……你看,我们的历史渔村,道路修整了,屋子结实了,墙刷白了,瓦换新的了,家家屋里一番装修,这里也成了旅游休闲的村居。历史渔村如蛹历蜕变化蝶飞,成为滨海旅游小镇。
“这些年来,渔镇上的变化蛮大的。希望它能变化更大、变得更好!”外婆眺望着远处,阳光正在海面上雀跃,撒播下点点星光,而她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熠熠光彩。
很多东西都在变,交通更便捷了,生活变富裕了,联系更畅通了,城乡更热闹了。织补渔网,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这个“新渔具”脱贫致富,家乡渔民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美丽蜕变。家乡见闻,渔镇的美好时光烙在了我的心里,一起的,还有那晶晶亮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