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左右,正标题和副标题

2023-12-11 11:49:54 读后感 打开翻译

呼兰河传读后感左右,正标题和副标题 篇1

风雪呼兰城——读《呼兰河传》有感

潘一诺

学完《祖父的园子》,老师让我们一起读《呼兰河传》。我拿起它,一看就入了迷,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里面描写的封建社会的景象。

封建社会,使得不少人们的待遇非常不公平,尤其是女人。哪怕是娘娘庙里的女神,同样不怎么受爱戴,呼兰城的人们求子孙不求她们,还故意把她们造的非常温柔来说明女人好欺负。在真实的、同样被压迫的人们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只是个12岁的女孩,八岁就被胡家订婚。接到婆婆家去的时候因为长得高,饭量大,走得快,不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害羞,婆婆和叔叔公公就以给她一个下马威的名义,用皮鞭抽打她,用烧热的烙铁烫她的脚心。这也就罢了,可是在她得病之后,胡家人还不及时带她去看医生,反而迷信地请了个跳大神的为她“治病”,听信各种偏方,最终活活把小团圆媳妇折磨死了。

读到这里,我的怒火开始熊熊烧燃,一个12岁的姑娘,被封建社会活活折磨死,实在可悲。这封建社会就像寒冬腊月,那些人们就像大风大雪,在无声的欺压着那些可怜的人们。有些人或许没有感觉,有些人却感觉到了,甚至在反抗。可是,没有用啊,风雪的力量无人能抵,何况又在寒冬腊月。没有人帮助她们,那从不停歇的风雪,何时能停下来,帮帮那些呆在寒冬腊月里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是这样?在冬奥会期间,有一条消息上了热搜:一位女子被人买来当妻子,生育了八个孩子,却被铁链拴住,关了起来。这样的情景和封建社会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zuowEnBa.NeT >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幸运,但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里仍有少许人呆在寒冬腊月里。希望这里的风雪不再欺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左右,正标题和副标题 篇2

可怕的呼啸之海——《呼兰河传》读后

陶梓萌

看!那是河,还是海?那看似是河,其实是海,因为那儿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只凭一条河,是装不下的……

近期,我们班开始读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我不禁觉得有些好奇,呼兰城中,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于是,我翻开了这本还挺厚的书……

一路看到第三章,在这儿描写了萧红快乐的童年——在祖父的园子里撒欢,吃掉下井的小猪,顶着巨大而又沉重的缸帽子,可真是既天真又可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觉得有趣,但继续看下去,我发现那时的人们还是很难摆脱痛苦的。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卑微的有二伯,老实的冯歪嘴子……他们是萧红童年中出现的人,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悲惨和苦难。

其中,最低下的就是有二伯了。有二伯看似威严,可他被萧红父亲狠打时却一声不吭;他嚷嚷着要去自杀,却每次都犹豫不决。我不禁联想到了在封建社会中逆来顺受的人们,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所在的社会是正确而又必须遵循的,便只会去相信那神和鬼了。

封建社会造就了一片大海,封建思想就是那小小的浪花。许许多多的浪花就形成了巨大的海啸,如果有人要去反抗那海啸,又怎会成功呢?

《呼兰河传》令我心生悲情——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现在的大海是无浪的。可谁又知道,大海深处是否已经平静了呢?

呼兰河传读后感左右,正标题和副标题 篇3

被阴影笼罩的呼兰城——读《呼兰河传》有感

石乐天

《呼兰河传》是女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主要讲述了童年时期的萧红在呼兰城里的生活,有快乐,有悲伤,有愤怒,有失望。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团圆媳妇的死。

这个团圆媳妇十多岁就被卖到胡家。胡家婆婆先把她养着,养到大了就打:用针扎她的指尖,用烧红的铁烙她的脚底,把她按在水缸里闷个一分钟……生气了要打,摔跤了要打,饭糊了要打,裤子磨破了也要打。这简直就是折磨!而婆婆则认为,团圆媳妇就是用来打的。这甚至是当时所有婆婆的普遍性思想。后来,团圆媳妇病了,胡家人也是全力救治,但他们相信团圆媳妇是被鬼缠身了。于是,他们到处寻找偏方,如:生吃一只带毛的鸡;当众用热水洗澡,淹个三天三夜。为此竟花了几千吊钱,难道这还不够看个病吗?最后团圆媳妇自然是没治好。

看到此处,我不禁为那个团圆媳妇叹息。但此般结局,不仅是胡家婆婆害了她,更是当时的社会害了她,因为胡家的行为得到了呼兰城人们的认同和支持!这,简直就是一片被阴影笼罩的世界。

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萧红对黑暗愚昧的封建思想和社会的控诉和抨击。

有光就有影。或许在某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还有被阴影笼罩的世界……

呼兰河传读后感左右,正标题和副标题 篇4

灰暗的呼兰城——读《呼兰河传》有感

孟殊同

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一开始读并没有感觉特别,读到最后,才愈发觉出它的特别。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东北地区,有一个灰暗小城——呼兰城。萧红说,“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的默默的办理。”其他日子就是这样单调地过去了。那里的街道是灰色的,人也是灰色的,那里的人被某种思想给困住了,永远出不来了似的……

那里的习俗太多了跳大神,插秧歌,看河灯等。那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是却并没有人想着要去改变。在那封建世界里,人们只相信神与鬼。比如团圆媳妇,本该是幸福活泼的童年,却被卖到胡家,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却还要被严厉的婆婆折磨致死。

那一次小团圆媳妇出了一场意外,生病了。婆婆就为她请了什么云游真人,还真相信十吊钱能被改变命运,她竟当众被扒光衣服,被开水烫,烫一次,昏一次,烫一次,昏一次。这些事儿整得小团圆媳妇活的不像活的,死的不像死。胡家花了整整几千吊钱,最后小团圆媳妇还是没摆脱死的命运啊!真是可怜透了!向阳花般的小团圆媳妇就这样凋零了。

我很难想象,这些悲凉的、无知的、愚昧的苦难和绝望,勾织起了萧红的童年记忆,她一定很苦很苦吧。在那个灰暗的社会里,人们被永远地困住了,永远活在那灰暗的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