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安塞腰鼓 篇1
醒狮
佘紫瑶
日光的聚焦点是几根长短不一的柱子,柱子旁的醒狮,像深深睡过去似的,毫无活力,毫无生机,沉寂在人群中。
呆呆的狮子头令人乏味,完全是无聊的。
但——当那乐器发出碰撞时、当乐声响起时,便是惊天动地的一击!
看啊,那雄狮咆哮者!发出震天动地的哮,像子弹一样,穿任何一处闪空间;踏着气吞山河的步伐,像陨石-样砸向地面。那场面、那气势,无不令你震惊!狮子头上摇曳的流苏带着整具狮子,一同跳跃来了,飞逢起来了!每根柱子间都是醒狮跳跳的身姿,都是醒狮翻转的模样!若先前的醒狮是含含苞欲放的花般含蓄,那么此刻绽放了——那身体像火焰,在你眼中燃烧,使你感到灼热;那金黄色的鳞片反射着阳光,使你挪不开跟,
好一阵雷鸣的掌声与叫喊!
它再次跳起,影的闪过眼前,鼓声击中双耳,双重的冲击使你震撼,热情,雄壮,宏伟,威风堂堂,它像是把欢呼声当作跳石,在鼓声、人群的叫声上,在各个柱子的的顶端起舞,送来祝福,那步伐,像是要把观众震惊,像是要把一草一木都震惊,气吞山河。广东随临水,犹如纺步一张,可就是这海水与阳光,才孕育出可以踏破这片布,惊天动地的文化!
又是一阵猛烈的掌声和欢呼。
醒狮不仅舞出广东人的骨气,更舞出中华人民的魂魄——那永不屈服,不折不挠,不低头的雄魄!无论经历什么,它仍旧会向世界咆哮,仍旧屹立在世界的棋局中——当面对的对手换了一轮又一轮,可我们仍然屹立不倒。像雄狮一样立于柱子上,眺望远方咆哮。
当之无愧的掌声与喊叫欢呼——
这便是醒狮!
仿写安塞腰鼓 篇2
龙舟
欧芷晴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碧波浩渺的一片湖水,他们平静得就像那片湖水。
丝溜溜的南风在水上泛起了涟漪,他们的脸上也泛起朴实的笑容。
他们的神情透露着坚毅和沉稳,手上握着划桨、呆呆的,似乎从来没有动过。
但是:
看!
一划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手握着划桨的后生在你面前比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乱舞一样是强劲的手臂;喷泉一样是溅起的水花;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波澜不惊的湖面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激烈、多么精彩的比赛啊—赛龙舟!
这龙舟使寂静的世界立即变得热闹了,爆发的呐喊声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
使人想起:“万浪东不回龙舟在何处!”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隐忍、容不得等待,是冲出了、转动了、飞扬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场赛龙舟。
百十个划桨手划出的水声与击鼓声融为一体,只听见哗哗、哗哗、哗哗……
百十个划桨手发出的清脆的水声,回荡在观众的心灵,盖过的观众们交杂的呐喊时,水波像缓了一拍才向岸边排开。
后生门的胳膊、手、腰有力的动作着、疾速地动作着、不倦的动作着、水的阻力仿佛消失了。它使你惊异于众人齐心的力量、它使你从来没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能量的强盛。
大地母亲啊,你生养了这些生气勃勃的后生,才只有你才能承受住如此如胶似漆的热烈比赛。
每一个动作都容不得懈怠,每一个动作都没有半点迟疑,每一阵鼓声都干练有力,每一个后生都自由奔放,使人叹为观止。
愈划愈烈,湖上的水光潋滟。
愈划愈烈,思绪也随着龙舟乘风而起。
愈划愈烈,每一声锣鼓、呐喊都划过碧水长空、划过天际苍穹。
千龙飞舞,湖面闪烁着光泽,观众的沸腾声出奇的响烈,久久不平静的呼喊声在水面上激起点点波纹。
仿写安塞腰鼓 篇3
只此青绿
杨柔一
一群笑盈盈的姑娘。
她们的脚下是一座舞台。她们眼神坚定得就像舞台上的灯光。
她们的身姿曼妙而柔美。在空气中微微飘荡的衣袖,静静的,似乎只有清风作伴。
继而:
看!——
一放音乐就出神了,沉浸了,沦陷了!十几个身着青衣的舞者,如十几根被微风吹拂着的柳条,轻拂在你的面前。江山一样,是稳定的步伐;薄雾一样,是挥动的衣衫;云朵一样,是柔软的青绿腰,湖河一样,是清澈的眼神。春晚舞台上,舞出一场多么柔滑。多么壮观,多么震撼的舞蹈哇——只此青绿!
这舞姿,使干燥的空气立即变得湿润了,使暗淡的舞台立即变得光亮,使疲倦的观众立即变得兴奋了。
使人想起:江山画卷展徐徐!
使人想起: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
使人想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放松,容不得停顿。
好一个只此青绿!
愈舞愈烈!形体成了柔美而又纷飞的一幅画!
愈舞愈烈!画中又充满意境!
愈舞愈烈!现实和梦想,悲痛和美好,枯燥活泼,都在这舞姿和画卷中,呈现!补充!增添!充实!浮现!深化!人,成了画中之人;画,成人中之画……
当它逐渐宁静下来,脑海不断回想,使人对它回味无穷。
简单像进入了画卷中。
眼中是一幅淋漓的卷幅。
仿写安塞腰鼓 篇4
只此青绿
孔雅琳
一群身着青绿色舞衣的姑娘。
背景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色的底,青绿色的山,是大宋的千里江山!
舞者们画着雅致的宋妆,在黄色的背景下,犹如画中的群山,娴静而优雅。
幽幽的古琴声响起,台上的舞者伴着音乐,优美地,缓慢地舒展着绿色的衣秀,突然……
看那!领舞的姑娘有力地挥起了衣袖,一挥起来就忘情了,发狠了,没命了!几十个身着青绿衣的姑娘,一齐挥舞着长长的衣袖!泉涌一般,是矫健的身姿;流云一般,是飞舞的衣袖;游龙一般,是有力的舞姿;闪电一般,是到位的眼神。这是一场多么震撼的舞蹈哇——《只此青绿》!
使人想起: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使人想起:心中苦有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画山河!
使人想起: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刚柔并济的宋舞力量!
后面古黄色的屏幕现出淡淡的黑色的山的轮廓,舞者的舞姿渐渐放缓,慢慢地倒下腰。如二月春风扶细柳,一切消去了紧张与激烈,一切又如开头般那么娴静……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东方的美感,每个舞姿都充满了文化自信,每一个舞姿都是身心的享受,甩袖!下腰!倒头!回眸!山的轮廓渐渐被填上青绿色,并慢慢移动,舞者亦慢慢地,优雅地走位,仿佛走入画中……
古琴声停,山,成了茫茫一片;舞者的衣衫,也成了茫茫一片;掌声亦成了茫茫一片。
仿写安塞腰鼓 篇5
只此青绿
杨思哲
一群身穿青绿舞衣的舞者。
她们的身后是一幅山水画。她们美得就像那幅山水画。
淡淡的雾气遮住了山水画,也遮住了她们的裙摆。
她们的神情沉稳而又冷静,就站着,仿佛是一幅千年未变的山水画。
然而:
看!
一动起来就令人如痴如醉,引人目光,夺人魂魄!几十个舞者,如同那缓缓展开的山水画,让人不禁期待接下来是怎样的。灿若星辰,是美丽的眼睛;细柳一样,是那柔软的腰肢;绫带一样,是那飘动的袖子。春晚舞台上,展出一幅多么美丽、多么婀娜的水墨画啊只此青绿。
这舞姿,使钢鞭的寒风马上变得柔软了,使枯败的内心马上变得旺盛了,使万里的黑暗马上变得光明了。
使人想起:勾勒如诗如幻歌。
使人想起:绛唇高鬓迎风绿。
使人想起:只此青绿融墨绿,宫商一舞起风云。沉迷了而又沉醉,沉醉了,而又完全融入的身临其境。
好一个只此青绿。
数十个舞者的“青绿腰”缓缓向后仰去,仰在了舞台上,也仰在了观众的心中。
舞者们的胳膊、腿,全身如轻燕般舞着。“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等造型动作在舞台上一一展现,一呼一吸,尽是山河。使你惊异于那凡人的躯体,竟能做出这般如山水画的动作。这一刻,人即是画,画即是人,人画合一,没有半点不自然。
江南水乡,您生美了这些轻舒慢展万层巅,吴带当风美亦仙的舞者,也只有您,才能赋予她们那柔软的腰肢。
厚重的黄土高原是沉重的钢铁,在那儿,跳不得如此的舞。
好一个江南水乡,好一个只此青绿。
愈跳愈柔,人与画合在一起,画成了一群人,人成了一幅画。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眼前出奇的奇快,以至于使人感到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换了一个地方。
眼前是一幅婀娜的山水画。
仿写安塞腰鼓 篇6
南海舞狮
严晓程
一群生机勃勃的小伙子。
他们的身后是一方宗祠。他们站得庄严,端正,肃穆得就像那座宗祠。
春节里夹着雨丝的风带着几分肃杀,吹动了门派的大旗,也吹动了弟子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高堂上那足足有一人高的大鼓敛着声,冗杂的镲和其余乐器也偷偷噤了声,一切都那么安静,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乐器合奏起来就澎湃了,有劲了,和谐却又如脱缰的野马般散乱,急促的镲声,沉稳的鼓点。一齐撞进了观众的耳膜!两个隆装的小伙子抬起厚重的醒狮头,一人在前控制狮头——做出许多栩栩如生的,模仿猫科动物的动作;一人在后俯身撑起狮身狮尾——协助狮头完成表演。醒狮一跃而起,随着音乐在三米高的单杠柱台上舞蹈,前后跳跃,来回翻转。
骤雨一样,是急促、激烈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雄狮一样,是宏伟端庄的姿态;花猫一样,是活泼顽皮的动作;鲜活的舞狮博得了成片的掌声。在这不足五百平米的小广场上,爆发出一场多么精彩,多么豪放,多么热烈的技艺啊——南海舞狮!
这舞狮,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小伙子们的腰腿,手脚,全身都在有力地伸展着、舞动着,快速地舞动着,大起大落地舞动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那双醒狮的眼皮不停地眨动着,一张一合,一开一闭,那双五彩的醒狮的瞳仁发着光,仿佛这副纸糊竹札的皮囊真的拥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泼与强盛。
佛山南海啊,您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小伙子;也只有您,才能如醒狮一样,散射着蓬勃的生命力。
有的人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而佛山,正是卵石击破了水面,文化的涟漪悉数放散,传遍江南。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活泼的舞姿突然停止,醒狮半眯眼睛躺在地上,鼓声变得渺远,好像传到了远方。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鼓声的回音消失了。
耳边响起了第一下掌声。
仿写安塞腰鼓 篇7
只此青绿
郑良静
一群绿意盎然的姑娘。
她们的身后是青山绿水,一汪碧水延向天际,她们本身也就是那青绿。
她们的神情柔和而恬静,紧缠在她们发盘上的黑色长髻,稳稳的,似乎从来不曾摘下过。
但是:
看!——
一起舞就动起来了,转起来了,飘起来了!十几位少女在青山绿水中游歌,如雪花般轻柔的身姿,展现在你的面前。一招一式,一挥一洒,那种在书画里凝结成的美,经过千年岁月熨烫,氲氤漫染而来。高山流水,风花雪月,美好的感觉纷至踏来。华夏大地上,爆发出一场多么惊鸿、多么纤巧、多么艳美的舞蹈哇——只此青绿!
这里没有矫揉造作,你的袖笼打开,你拥抱的是山河日月的气魄。整个场面弥漫着悠然古韵和整个大宋的风雅。
使人想起:心中有丘壑,眉间显山河!
使人想起: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使人想起:污浊了又清澈,清澈了又污浊,尔后最终永远清澈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躲蔽,容不得遮挡,容不得隐藏,是视觉上、心理上、灵魂上的冲击!
“清风悠悠,白云袅袅,山色苍茫玉树在,只留青绿落人间。”
琴声一转,只见领舞的身体成几何状态,如同山石,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整个人像巍峨的山峰,用后脑的意识顺延下去,腰部慢慢向后。是了,千古一绝——青绿腰!
锋利的眉眼,绛唇高髻,一束打光,一个眼神就像经历了千年,颜料已经入画,但是画魂还在踽踽独行。
青绿是纯写意的,它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一脉相承,是气势、是气派、是气魄。
青绿是东方之色,或浑厚,或轻盈,色如宝石之光彩照人,既是“写意画”,又是“朦胧诗”。
每一个动作都绝美非常,“双袖下垂”的那种力量的流动,就像是大山游动的纹理,又像是山间飞流而下的瀑布;每一个举手或投足,都是美的艺术表达;每一次转身,都仿佛看到一座山峰迎面而来;每一个群像造型都仿佛感觉到渔舟、游船荡曳其间,随之山峦舞动;每一次体态变化,都仿佛是微波水纹轻轻荡漾,层峦叠峰中又山岚起伏。
穿越900年岁月,在心灵深处古今相遇。我以为,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也感同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莫名感动。
“青绿,青绿,在青山绿水间不期而遇。”
随着舞步的戛然而止,周遭一切都重归寂静。
耳畔是一声空灵悠远的笛声。
仿写安塞腰鼓 篇8
只此青绿
戴吾悦
一群寂静的舞者。
他们的身后是一幅未展开的画卷,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那宽大的衣袖,静静的,似乎从来不曾舞动过。
但是:
看——
当那古琴的声音响起时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几十个身穿宋制汉服的舞者,如同几十个舞动的青山,展现在你的面前。高山一样,是耸立的发髻,绿树一样,是舞动的水袖,流水一样,是绀青的裙摆。
使人想起: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使人想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使人想起:穿梭千年的那一抹绿意。
好一曲只此青绿!
古琴奏出了上千年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奏出了王希孟作画的欣喜,奏出了《千里江山图》千年的不朽。
好一曲只此青绿!
舞者们半蹲着,脚缓缓向前探出。那身型直立,富有力量却又恍如隔世,宛如与千年前的王希孟隔空对话。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它使你惊异于那穿越千年而永恒的美。
除了神州大地,哪里还有如此源远流长的文化啊!
好一曲只此青绿!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淋漓了山水,发扬了文化的只此青绿!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时空。
耳畔是那余声绕梁的古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