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2023-11-22 20:46:33 观后感 打开翻译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

通过观看纪录片《守望家风》,让我对家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良好家风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是共产党人修身立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基础环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自觉带头示范,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良好家风,弘扬优良家风,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2

《守望家风》以新颖的拍摄手法、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学者言简意赅的点评,再叙中华民族历史家国文化传承的精神命脉,讲述家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和滋长,并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贡献给人类的精神价值。

人类因思想而深刻。《守望家风》集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在这部宏阔而丰富的电视作品中,动人的力量首先来源于它追寻历史、叩问现实时所立足的大视野和思想深度。

考察人类精神结构,主要包括三大体系。即精神信仰、科学认知和审美艺术。在这三大体系中,人的精神信仰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人之为人和生命意义的支点作用,它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血脉基因。

《守望家风》的最大亮点,就是从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根脉和谱系出发,以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家庭为原点,考察化育和滋养了中华儿女最初的伦理道德——家风。面对21世纪的现代中国,如何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让古老的家风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守望家风》进行了可喜的尝试。这部纪录片既有深厚的传统内涵,又具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从时间维度上,上下五千年;从空间维度上,纵横东西南北。《守望家风》分“家国”“善仁”“俭廉”“孝忠”“传承”五个部分,从“家国同构”讲起,用“传承家风”做结,以大视野的广度和历史文化的深度,勘察五千年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和绵延不绝的历史渊源。从“江南第一家”郑定汉老人敲响家族祠堂前那口古老大钟的特写镜头开始,“循着历史幽深的甬道,寻找‘江南第一家’的鼎盛密码”,拉开了关于“家国同构”的历史追寻。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以家治助推天下大治的政治智慧,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传统。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追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古家国同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所谓“一家之规影响一国之法,一门家风影响社会风气。”这其中细究起来,就不难发现它隐含在中国社会治理结构中“家国同构”的文化密码。

不忘历史,追寻历史,历史其实就是一面镜子,追寻历史的主要目的就是叩问现实。《守望家风》立足于现代文明的精神参照系来观照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样的“拿来”达到了“去粗取__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在家风问题上,共产党人不仅深谙“家风连着民风,齐家才能治国”,更深知共产党人的家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否有效,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从传统家风的展示和当代学者的评点,就能感受到《守望家风》所展示的强大吸引力,也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生命价值和思想光辉。这些大境界、大气魄、大视野的艺术表现,绝不仅仅是画面在形式外延上的扩展,而是在其精神高度、艺术境界等方面的追求,更加深透,更具审美价值。

《守望家风》通过专家访谈把传统家风中的精神内质表达出来,当历史中那些正反两方面的人物以不同的精神维度和价值取向向我们展示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时,当访谈者与观众的心意相通、认知同构时,整部作品就完成了以传统精神叩问现实生命的使命。古人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看完《守望家风》之后,我觉得古人的这句话不妨可以改动一下:“俭廉传家久,仁善继世长”,这更符合我们的时代精神。

家风是泽被后世、传承千年的精神力量,是融化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美好气质,是植入中国人骨髓里的优良品格,是炎黄子孙对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更是接续中华文明、涵养中华气象的不熄薪火。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3

《守望家风》这部记录片中有一句话:“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现今社会有个说法,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为人处世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下一代。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便是家风的一部分,家族祖辈的一些优良品质,便通过这样的方法代代相传下来。国家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若每一个家庭家风正气、团结和谐,国家又怎会不稳定发展。这也就是《守望家风》中所说的:“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既为自己,也为国家。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4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人类文明的延续。在观看了大型廉洁纪录片《守望家风》后,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对优秀家风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它的每一集都让我内心深受感动,深感启发。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从小处来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从大处着眼,家风其实是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微的表现形式。好家风不仅造就一个人、一个家庭道德伦理水平,还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价值秩序、文明发展的基石。

家风在古代的精神层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可关乎国家之兴亡、小家之衰败。家风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通过对《守望家风》的观看也使得我感悟颇深。

通过《家国》篇我认识到了一家之规影响一国之法,一门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家国同构,千古一脉的意义。浦江郑氏一世祖郑绮带领家族鼎盛百年,获誉“江南第一家”,家族内谨守“以孝治家,耕读传家”之风,后助推天下大治;“两袖清风来去,父老生死系”的百姓官焦裕禄,注重言传身教,引领焦家清白为人,树立典型;被周恩来总理称为“隐形将军”的韩练成,在战火中淬炼家国情怀,用信仰谱写出慷慨壮歌。

小时我在乡下长大,我的大爷爷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每当我去他家玩耍时,他总是会给我讲部队里的故事,告诉我要甘于奉献,爱民爱国。大爷爷带来的为国为民的家风在那时便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暗暗起誓一定要努力学争取将来成为一个像我大爷爷这样奉献祖国的栋梁之才。

通过《俭廉》篇我感悟到了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满溢着的家国情怀,彰显着的对俭与廉的坚守与弘扬。一代名臣范仲淹在宦海几度沉浮,却始终秉承“以国为家、心系天下”的理念,一生持俭,不卑不亢;一代廉吏于成龙,曾立誓要“为官一任,安治一方”,修得半世清苦半世忙;江西红军革命烈士方志敏作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却一生清贫,为党的光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的价值观始终影响着女儿方梅,使得方家一直承习清廉朴素的作风,心系民众,以俭立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儿时爷爷教我的第一首诗,从小到大爷爷就告诉我要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爷爷曾经在我们村里当会计,管着粮食的入仓,他一直是我们家勤俭节约的榜样,他不仅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家的家风更是严格要求,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都要求我们要勤俭节约。我小时候特别嘴馋,不仅挑食还吃不完,总会剩下一点。有一天晚上,妈妈把丰盛的晚饭做好了,我还没开始吃就占了一大碗,结果我没吃完还剩了很多,爷爷跟我说要珍惜粮食,让我全部吃完,但是我没听,还把吃剩的饭菜偷偷放到冰箱里冷藏。结果到了第二天,妈妈把饭做好后,爷爷自己却没吃,他拿出了昨天晚上我的剩菜剩饭放到蒸笼里蒸热,然后吃掉了。在那以后我就明白了勤俭节约的意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也深刻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通过感悟《善仁》篇中所描写的一贯重视“善”的中国的传统家风,也使得我深有感触,中华民族向来重视“真善美”,自古以来我们便将“善”视之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善”的放大,就是“仁”。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廉洁友爱、乐善好施的陈廷敬家族,到安贫读书,助人为乐的袁了凡家族,他们的习养之俗、乐施之举,都成为了古今中外仁义友爱的典范。在家行善事,为仕施仁政,既是人之初心,也是人之使命。上善若水。善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者爱人,仁者,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善者必仁,仁者必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了凡四训》《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那便是善仁。

《三国志》中曾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小时候妈妈也常常对我说“不能说的话,在那儿也不要说,不能拿的东西,再小也不能拿”,现在想来,这两句话正有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在小学,有一年暑假刚开学没几天的时候,因为当时我们学校是土操场,所以我们校长经常会在操场边上种一些花生啊,萝卜等作物,我们的小学操场后边是一个很大的大坑,我和我的朋友们放学后常常在坑里面玩,于是那天我们就商量着放学后翻墙进去挖一些花生来吃,那天放学后我们没回家一直在坑里等着,等到天快黑了的时候,我们偷偷的翻过了学校的土墙进到了学校里挖了很多的花生,偷偷地从学校操场后面的排水口运了出去。那天晚上当我带着满满一书包的花生回家后,家里人都很着急,问我去哪里了,尤其是妈妈急得都哭了。但是当我把我“挖”的花生给妈妈看,还给她说了我的“光荣事迹”之后,她却很生气,还打了我一巴掌,对我说“你回来这么晚居然是去偷东西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妈妈生那么大的气,她骑着自行车连夜带着我去了校长家,让我把所有的花生都还给了校长爷爷,还跟校长爷爷道了歉。那天之后我便明白了“善仁”的意义,从那以后我也时刻反省自己,警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孝忠》一篇,也使我感悟颇深,孝是修身齐家的底线,忠是治国理政的前提。忠与孝往往相辅相成,孝是修身齐家的底线,忠则是治国理政的前提。明代有“传奇之家”之称的孙氏家族,以孙家境为代表,一贯践行“入为孝子,出为忠臣”的家风,忠孝节义名扬神州,成为了江浙文化的重要代表。1937年,毛泽东在《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中指出:“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忠、最大的孝。”从而破解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的历史困境,同时赋予了共产党人全新的忠孝观。新时代的忠孝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固本强基、行稳致远。

《传承》一篇则讲述了家风的传承,成就了“跨时空”的相遇相守,也串联起植于骨髓的中华“精气神儿”。一篇《祭侄稿》,道出颜真卿大义凛然,忠孝节义之识,也展现出了颜氏家族世代于乱世之中的德行与坚守;一声“东方巨响”,点亮了“两弹一星”元勋的名号,也点燃了外界对于钱氏家族代代人才辈出的好奇心。近现代以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科学界的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等……至今,在海内外各国科学院院士中,钱氏后人数以百计。

作家马伯庸曾说: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岁月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地,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我的家庭,我的家风,是继承了先辈们优良传统的家风,是在新时代发展下不断丰富变化的家风,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耳濡目染,受家风的熏陶,我也一定会传承家风,不忘优秀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青春之小我奉献给祖国之大我,勇作为,敢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让青春在家庭的滋润,祖国的爱护中绽放光彩。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好的家风是无声的教诲,对个人的精神成长,家庭的繁荣和国家的自立富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家风记在心上,践行在行动中,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可以说,家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倡导忠诚、责任、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将个人理想根植于社会发展建设中,只有这样将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6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小家”。家乃国之本,家风则是国风之基石。《守望家风》通过讲述历史、正视现实,将家风深入浅出地层层剖析。家风在古代的精神层次上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可关乎国家之兴亡,小家之衰败。家风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如今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

纪录片《守望家风》由“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五个部分组成,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浙江郑义门《郑氏规范》如何由“一家之规演变为一国之法,一门家风演变为一国之民风”切入,对《颜氏家族》、《诫子书》、《钱氏家训》、《范氏族谱》等大家家风家训所蕴含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文化基因进行解读,向世人展现中华传统家训家规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揭示了好家风既是以德传家的灵魂所在,也是净化个人身心的重要力量,诠释了家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家庭或家族长久以来绵延不断的教育成就的家庭风气。家风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它的孕育和传承,不仅能够提供一个人健康的保障,更能促进一个家庭的稳定繁荣。

家风是一个家庭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的品行与其家风是有直接联系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家风,家教一定十分严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道出了个人品行、家风家教、治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家风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家庭的形象,也是一个家庭的魂魄,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树立积极,健康,正派的家风,摒弃那些消极,丑陋,歪门邪道的“家风”。小家小到家庭,大家大到国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正能量,它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是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学会做人,步入社会的起点,优秀的家风更是融入社会的“七彩石”。

家风正,风气则正,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这一个家庭,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社风民风正,国家则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当我看到《守望家风》中关于郑氏家族的简介时,了解到他们家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内心为之震撼,是什么让他们家族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一直经久不衰并受世人尊敬。没错,正是他们家风家规时时刻刻鞭策着他们,告诉他们这件事该不该做,该怎么去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郑氏族人人人都谨记家风家规,严于律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才得以让整个家族长久不衰。此时,我又想到了孟母为保证家风纯正三择其邻,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读书,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片中俞德渊,于成龙的良好作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家风家规无不体现了祖辈们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家风是不断创新包容的,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现代人在继承传统家风的的同时也要为家风注入新的元素,今年正值建党101年,我们应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过去的一百年,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又刻骨铭心。一路上,艰辛探索;一路上,为民造福;一路上,攻坚克难;一路上,自我革命;一路上,追求世界大同……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之路,复兴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家中的长辈大部分都是党员,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一直以来都争当优秀少先队员,积极入团,上大学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的家庭一直给我灌输正确的三观,教会我不怕吃苦,努力上进的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对青年的鼓励中,我觉得我在今后的家庭中也会把新时代中国梦传承下去,小家的梦与国家的梦紧密相连,良好的家风也必会给国家带来一股清风。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家风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和走向世界的“源代码”。正是千千万万个朴实的中华儿女一代代薪火相传,我们民族才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革,时代号召每一位怀有中国梦的中华儿女,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投身时代洪流,为人生出彩逐梦圆梦,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拼搏。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7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随着时间变迁,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逐渐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的本分。家风建设是关乎作风党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今,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学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8

《守望家风》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作为一位一直关注着这部纪录片拍摄进程的热心观众,我认真观赏了此片。《守望家风》是一部立意高远、思索深入、动人心弦的纪录片。该片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敏锐深邃的艺术目光,在千年家风故事的讲述当中,将一条从古代流淌到今日的绵延不绝的美丽精神之河鲜明生动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让我们心潮激荡,也让我们深思不已。

从古至今,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塑造车间,也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抵达的最初车站。一个家庭家风的形成和品质的好坏,从小处看,会关系到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人生的荣辱成败;从大处看,会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命运兴衰。中华民族的祖先历来提倡君子应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提倡,实际是有一个相当清晰的逻辑关系的,那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自觉坚定地磨砺品德和修养,并在家庭生活当中以德服人、显现治理的才能,那他是不可能走向更为阔大的思想境界和人生领域的。也就是说,君子的形成、治国之栋梁的形成,皆有赖于家庭的认真培养。而好的家风和家教,恰恰是培养国家“忠臣”的原始土壤。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创作理念,《守望家风》这部纪录片才展开了中国人从古到今的千年家庭精神史的长卷,“江南第一家”郑氏子弟的从容赴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氏家风,官至两江总督、却清苦自守、终年不知肉味的一代廉吏于成龙,为了劳苦大众的幸福而甘于清贫、不惧牺牲的共产党人方志敏,坚决不让自家孩子“看白戏”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当我们追述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历史的时候,上述历史人物和家风故事,仿佛就是缀满中华民族精神夜空中的异常明亮的星。这些明亮的星辰,既昭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精神所可能达到的高度,也启示着今天的领导干部如何从修身齐家开始,将家事、国家、天下事囊括胸中,以国为家,舍家报国。

观看《守望家风》这部纪录片,不仅感受到了它的历史厚重感,更感受到了它的现实针对性。显而易见,纪录片创作者的初衷绝不只是为了讲述一些历史故事、缅怀一些历史人物,“发思古之幽情”。该片的真实目的,是想借历史上的家风故事,为今天国家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一种借鉴,打开一扇别致的窗户。从这一创作观念出发,《守望家风》这部纪录片生动展示了历史上的众多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呈现、专家访谈、画外音解说等艺术手段,认真回答了美好家风的内涵、家风的实质,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并淬炼为革命意志等理论和实践性问题。通过艺术化的讲述和演示,《守望家风》告诉观众,无论是家国情怀的建立,还是忠孝观念的形成;无论是节俭品格的培养,还是仁爱之心的萌生;无论是对“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信念的坚守,还是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境界的追寻,莫不与家风家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不仅成为人间美好精神的出发地,也成为培养民族优秀儿女的珍贵空间。当然,作为一部讲述历史、正视现实的电视纪录片,《守望家风》也无可回避地要触及丑恶家风对家族成员命运产生深刻影响这一话题,所谓“久恶之家,必有余殃”。纪录片中以北宋一代权臣蔡京及其子孙的命运作为讲述剖析对象,极具艺术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蔡京一生先后四任宰相,在位达17年之久。然而此人心术不正、官德败坏、欺上瞒下、贪赃枉法。受蔡京恶劣作风的影响,他的家人和门徒也目无法纪、胡作非为。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北宋灭亡之后,权倾一时的蔡氏家族终于灾难降临:蔡京遭贬,饿死潭州;蔡京的8个儿子,2人被诛,其他儿孙均被流放于边远州县。历史的规则就是这样:那些俭廉治家、待人仁善的家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了,其先祖的道德流芳百世;那些权欲熏天、权倾一时、视国家和百姓为草芥的“权臣”们则不仅在当世遭到清算,也在后世遭到历史永远的唾弃。

家风家教,从细小处论,似乎只涉及一家一户之人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谈不上是大话题。然而,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最初出发地,家又是形成社会精神气候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个家庭当中崇拜什么、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直接显现着家庭的精神寻求和精神质地。因此,优良的家风不仅成为民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来源地,也成为一个民族美丽而高贵的精神血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守望家风”就是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大河之中的那一份正义、仁爱、清正、廉洁的浩大清流。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9

我们家老一辈的人都生活在山西的小山村里,他们都是勤勤恳恳、善良朴实的人。爷爷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我党我军做过贡献,当他因病卧床不起时仍坚持让二伯伯去当兵,他的理念是“你不当兵我不当兵,谁来保卫这个国家”。奶奶是个信佛的人,一心一意做好事儿,终身为善。姥姥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她仍然乐观,是个认真对待生活、善待生活的老太太。姥爷经常顶着大太阳给我们送来满满一麻袋土豆、南瓜,是那种不爱说话默默付出的人。

老一辈人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父亲母亲。父亲是个耿直的人,工作中坚守着本分,不投机取巧不搞钻营,学术专业方面自有一方天地。很多事儿,父亲都是默默的去做,从来不要求我们的回报和感激。母亲是勤俭持家的典范,精打细算。她特别重视我们的学习教育,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常常耳提面命给我们讲很多人生道理。

我们姐妹受家风影响,对待生活认真负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爱子,教之以义方”,我们的家虽小而温馨,我们的父母长辈言传身教,默默影响着我们。我们踏实、我们积极向上,我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积极生活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我们都相亲相爱,家庭幸福美满。

希望我们一代代的人都有良好的品格,正直,向上,向善,问心无愧,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家风代代传,家和万事兴!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0

《守望家风》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和现实启示意义,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该片坚持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守中华文化审美风范。既注重理论性,又注重历史性。对治家和治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释,是一部难得的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影视文化佳作。

《守望家风》紧扣《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立题取材,从被朱元璋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郑家,到人才辈出的钱家。郑家元明宋三代为国家贡献了县令以上的官员169人,无一人因贪脏枉法被罢官。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一治家奇迹,该片从郑氏兄弟争死讲起,到朱元璋不但不治替兄赴刑的郑湜,反而重用,在做了极富戏剧性的演绎之后,为观众揭示了谜底,让郑氏家规的价值凸显出来。“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正是这些严格家规,约束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这种从人的灵魂深处着眼的教育,值得现代人深思。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从钱家,我们看到古人教育的智慧,钱家为何人才辈出,看看钱氏家训就知晓。

《守望家风》对中华民族家风史上重要的家训作了梳理,既有被称为中华第一家训的《颜氏家训》,又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善书的《了凡四训》,还有家喻户晓的《朱子家训》。颜家能够出现颜杲卿、颜真卿这样的忠臣,和《颜氏家训》不无关系。“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幼童读着这样的家训长大,在民族危难之际,他自然会挺身而出。读完《颜氏家训》,再读千古绝唱《祭侄贴》,就会觉得这是一出戏的两个前呼后应的章回。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社风民风好。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在群众眼中,领导干部的家庭与领导干部个人是一个整体,领导干部家风好坏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大量违纪违法案件证明,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原因之一。

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存在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家族式腐败。苏荣落马后在悔罪时称:“正常的同志关系,完全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由此可见,家风败坏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亲。党员领导干部想要亲属、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廉政的根源在领导本人。

领导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一方面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决不能纵容、默许亲属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私利。严是爱,宽是害。领导干部严格要求家人,既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爱护。

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

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清代名臣林则徐留给后辈的家训。

……

好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1

提起“守望家风”,大家都知道,家风崇廉,顾名思义,正义、崇尚廉洁,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

从“守望家风”到《巨额亏损的背后》等,无不体现出“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若家庭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若意志不足够坚定,家庭和谐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因此,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自然是成为了我们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贪腐问题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贪腐行为大量发生,少数干部的人生天枰失衡,道德底线崩溃,最终在贪腐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究其原因,除了干部自身的问题外,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法律知识的欠缺,致他们没有及时正确的纠正这些贪腐行为,没有以家庭的力量和亲情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就此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断送了家庭的幸福,以致于一生都在悔恨和泪水中渡过。

“家风正、则风气正,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一个家庭,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社风民风正,国家则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自觉带头示范,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良好家风,弘扬优良家风,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2

今年5月份,我们__物业党支部组织我们积极分子观看《守望家风》这部纪录片,全篇分为“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五部分组成。《守望家风》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将家风做了详细的解析,家风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家庭的形象,也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树立积极、健康、正派的家风,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应该树立的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良好的家风对社会是一种正能量,它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人为处事的准则和价值观,家风良好的家庭能培养出心灵健康的人,能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有正能量的人。

通过观看《守望家风》这部纪录片我深受教育,也感受颇深。认识到家风和作风是密切相连,优良的家风才能培养出作风优良的人。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建设良好的家庭作风。当今幸福生活中,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我们的革命传统精神。我们要把传统美德和优良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要把优良家风和革命传统发扬光大。我们在传承家风时,自身必须具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人品德。我作为家庭的一员,要时刻注重家风教育,要认认真真学习老一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同时,我必须要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做出好的榜样,让好的家风在我们家庭传承下去,希望能培养出作风正派的下一代。同时,我作为公司的老员工我将以身作则,把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新员工,为公司培养优秀技术骨干做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3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一家之规影响一国之法,一门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礼记》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何尝不是在警示我们,天下与国之根本,家之根本,在于个人本身的修养,培养人的性格,更需要良好端正的家风的引领。古往今来,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从诸葛亮告诫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滴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良好家风感召人向上向善,始终激扬着正能量。

“俭“为持家修德之首,”廉“则是为政做官之首。廉不廉,看官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反腐倡廉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腐败风气污浊社会风气,误导群众思想,阻碍国家发展,必须从源头上根除,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还人民群众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百善孝为先。孝,善事父母,子爱利亲谓之孝;忠厚传家久,忠,尽心竭力也。二十四孝的成语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戏彩娱亲的故事,老莱子非常孝顺,70岁时,父母双亲都健在,其不言老,常着五彩衣逗二老开心。更是为了照顾双亲,谢绝高官厚禄,陪双亲终老山野。70岁时双亲尚在,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子女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如若不孝,才是真正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

弘扬优良家风,以数以千万家庭的优良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还须更好地传承红色家风。

红色家风不仅属于革命先烈后人,更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社会传承和发扬。对于党内领导干部来讲,家风并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直接影响党风、政风、民风好坏的大事,须时时对标对表检视自身存在的不足,方能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必修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突出特点。纪录片通过对比韩练成“要党员不要上将“的治家故事与北宋权臣蔡京家风败坏导致国家衰退的反面例子,深刻阐释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国运这一朴素理念。

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我家的家风始终秉承着“先成人,再成才”的根本原则。在家里长辈看来,先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有道德的人,再去寻求知识,成为有才智的人,必须遵循这个先后原则,方能成大才,担大任。道德是立身之本,是个人内心深处的强大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因为我是一个女孩,所以更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来沉淀自己,充实自己。因此,父亲对我的管教也更加严格,不会因为我是女孩就会偏袒,溺爱。

在学校里,我尊师重道,与同学和睦相处,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与”三好学生”奖项;在家里,我尊敬长辈,和睦邻里,是乡亲们口中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中,多次自愿成为志愿者,不断增长自己全方面的才能。我现在取得的种种成绩,与我的良好家风有很大的关系。我之后也会坚守我的家风,并将其不断传承下去。

家风教育始于年少,成于坚持,向年轻人传递家训,为家庭打造风气,在于长者引导,更需人人自律,时时践行。我们需要综合把握共产党人在家风建设中铸就的“红色“之魂,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使自己成为家风的优秀传承者和模范建设者。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4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是在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形成的,良好的家风能给人以力量,让我们得以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中生存下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关心下一代青年的精神建设,此时正值建党101周年,下面我想借此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良好家风的传承对国运民生有着重要意义,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连着国家,每个家庭都搞好了,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我们常说某个地方民风淳朴、或说某个地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实这就是家风影响村风,村风带动民风,民风又反作用于家风的结果。在党的领导干部群体中也是如此,好的家风能够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进行党内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俭廉、善仁、忠孝……是众多家风中最常见的主题。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记得孩童时代父母教给自己的话,教给自己为人的道理,这些会伴随我们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

家风是一座山,值得我们永远的仰视。家风是一条河,流过广阔的时间考验,却依旧清澈。家风是一段记忆,融入我们的骨髓,伴随我们的一生。有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有人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经常带着我到图书馆阅读。什么少儿版《西游记》呀,《幼儿百科》《幼儿斑点狗》,等等。我都阅读了好几遍。而我爸呢,他喜欢看一些《象棋攻略》,《上下五千年》之类的。虽然我们阅读的类别不一样,但是每次和爸爸一起呆在图书馆的时光,确是我感觉最温馨美好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慢慢地,我看书的种类越来越多。我对读书的质量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成人版《西游记》,《上下五千年》,乃至沈石溪的系列动物小说,我都看。后来,我学会了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我将看到的好词好句分类别积累下来,平时没事的时候翻出来读一读。读得多了,自然就能记住一些。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时不时地,这些”小精灵”就蹦了出来,它们让我的文章更加有生气啦。“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我爸爸热爱阅读,我从小受到他的影响,也热爱阅读。阅读不但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促进了我一天天地茁壮成长。

为了传承良好家风,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认真体悟家风的内涵,父母用言传身教交给我们的东西往往有着不一样的涵义;其次,我们要严格遵守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用实际行动贯彻家风;最后,我们要将家风传承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知道家风的形成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家风,承载着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一个家族家风的建构,对塑造孩子的成功与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坏家族人在社会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风本身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在庆祝建党101周年之际,我向大家呼吁,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美德,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走上人间正道!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5

家风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时刻鞭策着我。作为山传的一名学生,我认为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风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子孙后代。忆起昔日妈妈常言道:“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此谓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不虛假。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这一番话让我难以理解,但自从我步入大学,与他人相处学习后,让我逐渐懂得了妈妈的训话。良好的家风不仅是个人前行的动力,更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只有良好的“家风”,才能伴随着一个有梦想的国家、一个有理想的学校,亦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断走向辉煌!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6

家风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守望家风》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公司一份子,并兢兢业业完成我的工作的方向标;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上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做好一个好父亲的指路灯。家乃国之本,家风则是国风之基石。感谢《守望家风》这么好的纪录片,让我受益匪浅。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7

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也是根植于一个家庭的风骨。我家的家风是“孝敬父母,友爱弟兄,团结宗亲,和睦邻里,尊敬长辈,”这些家风,从小便谨记在我心中,让我受益匪浅。孝顺父母是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履行俭朴教我不能有偷心,不能亏欠他人。正是这家规从小影响着我的言行,才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守望家风纪录片观后感 篇18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小而言之,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大而言之,家风其实是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微的表现形式。好家风不仅造就一个人、一个家庭道德伦理水平,还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价值秩序、文明发展的基石。

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党风政风民风的风向标。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风。作为普通个体基本道德修养,家风是最基础土壤,是空气和水,成长氛围由此而生成;作为政治清廉、社会清明的价值秩序本身,家风是更高文化境界,是氧、钙和蛋白质,清明秩序由此而建构。《守望家风》目的意义也正在这里,无疑是传统文化繁荣及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大收获。

《守望家风》由五集组成,起承转合、内容饱满、逻辑清晰。每一集都秉持历史经验、学术话语、当代故事的融合与转化,强调正反力量的对比与参照,形成了一定感染力的审美涵咏张力,观之令人信服。

第一集《家国》涉及的历史与当代人物有宋濂、韩练成、焦裕禄等,通过他们的家训,突出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优秀家风文化与家国情怀,是故事的缘“起”。第二集《俭廉》通过范荣明、于成龙、俞德渊、方志敏等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及其家庭家族的血脉,勾勒了“俭以养德,廉以立身”的线索,是对《家国》的逻辑延伸。第三集《善仁》镜头进一步投向历史及当代日常生活深处,陈廷敬、吴登鳌、甘祖昌、赖清林等人物事迹又一次激浊扬清,故事的扇面也随之不断打开。第四集《孝忠》中孙家境、孙燧、岳飞等人的故事,是对《善仁》的升华,是善与仁的具体化、实证化,是“以言行事”,也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对象化,小到家庭、家族,大到家园、家国,感染力进入了观众内心体验,构建了强有力价值体系。第五集《传承》既呼应第一集的《家园》,又重铸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话语形象与价值体系,无论周文王《保训》、嵇康《家诫》,还是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抑或古代杰出乡绅“关西孔子”杨震、当代革命英雄马和福,他们所形成的深厚家风文化文脉与气概、情怀,已经不单是单个个体、家庭、家族的了,而是绵延成了中华民族强有力的一股价值体系与话语方式,化合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与生活观念。

一言以蔽之,《守望家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一部形象化、审美化结晶,在实证、审美、教育、普及等方面均堪称精品。相信在弘扬优秀家风文化、筑牢清明社会堤坝上,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