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的作文 篇1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都不一样。深圳过年喜欢办花市,广州过年喜欢吃饺子,北京过年喜欢逛庙会……而我的家乡——梅州,会是怎样的春节呢?
腊月二十四,每家每户都得开始大扫除。扫地,拖地,擦桌子,扫墙壁,忙乱的一天就开始了。这一天,没有多少人在大街上走动,所有人都在家里把自己的家收拾的一尘不染。为什么童谣总唱“二十四,扫房子”?原来啊,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每年的年三十他都会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事,因此,玉皇大帝就让三尸神在不好的人家门前写上罪行,而罪行就靠蜘蛛网,灰尘来代表,为了夺得人间,三尸神故意在每一家门前都写上罪行。这一切,又被灶君看在了眼里,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就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等王灵官下凡检查时,发现家家都干干净净,而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三尸神冤枉好人就将三尸神打进牢里。灶君也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二十五这天,菜市场早早有许多小贩在门口卖黄豆。因为这一天要磨豆腐,人们一般买泡好的黄豆,因为如果是没泡的黄豆回家,再来泡就不够时间了。把泡好的黄豆放进打磨机里打磨,打磨的时间越长,豆腐吃起来更香。打磨后,用纱布用把豆浆和豆腐渣分开,把没有渣的豆浆大火熬煮,直到滚出泡泡,再用小火继续熬五分钟后冷却,用纱布把水倒出来一些后,加入米醋搅拌一下,用纱布盖住静置一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辛辛苦苦做的豆腐却只想在大年初一熬一锅青菜豆腐汤,寓意着新的一年能为人清白。受人尊重。
二十六和二十七,大多数人都宰鸡宰鸭。二十八开始,就得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每家每户都会挂,一挂就得成双,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一到晚上6点来钟就会打开灯笼的灯,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来赏灯的,一路都是灯笼。大街是红的,我们小孩最爱晚上逛大街了,大人也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大人为了赏灯,而我们为了比灯。
大年初一本以为是最热闹的一天,但那一天街上并没有人,却有着香香的饭菜味,让人闻了垂涎三尺,那是因为大家都在家里吃团圆饭呢!
时间眨眼而过,我们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梅州这个地方也过完了忙乱的时期,回到了悠闲的生活。
春节风俗的作文 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让我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了。那个忙间直无法形容。腊月二十这天,村里大礼堂的庙会开始啦,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俱全,大人们忙碌,忙着准备年货,孩子们欢喜,挑选着爱吃的,好玩的。最开心的是,杀年猪,谁家杀年猪,必定热情的邀请邻居及亲戚去吃杀猪菜——猪杂碎炖腌白菜,我开心的串门,中午吃这家,晚上吃那家,吃上好几天都不觉得厌烦,这是一份属于新年的热同。到了腊月二十五,奶奶会召集婶婶们聚在一起,乗棕子,有赤豆的、有鲜肉的、有密枣的,有甜有成,满足不同的口味。做包子,菜馅的、肉馅的。孩子们集在所房边玩乐,唤着食物的香味,等待着新鲜出炉的包子,棕子,把自己的小肚子吃的鼓鼓的才心满意足。
除夕最热闹。全家齐动手必须把家清理的干干净净。爷爷是家里公认的“书法大师”,一早就在大厅摆好了笔墨和红色对联纸,开始书写上新年吉祥的对联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我在一旁感慨着,啥时侯我也能写一手好字啊!下午,我给爸爸打下手,贴门联,挂大红灯笼。家人们都聚在厨房,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露一手,全家赶着倣年夜饭,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年糕象征着年年高;有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等。我已经早早的穿起新衣国坐在桌边等待着爷爷发话“开动啦”。团圆饭后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双手作操,甜甜的说上一句“恭喜恭喜”,压岁红包章到手软。20:00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有火炉相伴,屋里暖洋洋的,边谈着家常,边观看精彩的节目,我即兴弹吉他献给大家,微信抢红包,欢笑声不断,好一派其乐雨融触的景象。
大年初一,满眼的红色,红色的红包,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对联还有本命年我字了一身的红色,这是一个红色的猪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红红火火的。早饭后,开始走东家,串西家的拜年啦,双手带上礼物按辈分拜年,衣村的亲戚多,转悠几天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启程返航。
春节是忙碌的,是热闹的,是团聚的,我喜欢春节。
春节风俗的作文 篇3
我的故乡坐落在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小县城,那里山水相依、美不胜收。每逢春节,我们都会回到爸爸朝思暮想的故乡,与亲人们团聚,我也非常喜欢在老家过春节。
最热闹、最有趣的一天,要数除夕了,看!家家户户都在做迎接新年的准备,妈妈、奶奶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把我和弟弟打扮得有模有样了才放我们出去玩。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杀鸡杀鸭。孩子们有的在外面玩,有的在看大人们宰鸭杀鸡,有的还会帮着大人做事,真热闹呀!
这一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超市办年货了。等我醒来后,他们早走了,于是,我叫奶奶给我拿衣服过来,我发现奶奶给我拿的是我最漂亮的新衣服。我连忙说:“奶奶,你为什么拿我最喜欢的衣服中最美丽的毛裙子呀?”奶奶笑着说:“你今天和明天都穿这件。”我装出很珍惜的样子点了点头,其实心里暗暗高兴,终于可以穿它了!等父母回来后,他们买了好多鞭炮、零食、牛奶等东西,还买了夜晚煮年夜饭时要煮的饭菜呢!
到了晚上奶奶爷爷细心做好了年夜饭,远方的亲人们都回来了,香喷喷的饭菜让大家都吃出汗了。晚上吃过年夜饭就开始拜年了,我们能得到压岁钱呢!我最开心的时候是放烟花的时候。我拿着冲天炮,一炮一炮发向天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大人们和我们还要守岁,晚上12点才可以睡觉呢!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天还没亮,我被一阵阵的鞭炮声吵醒了,爷爷奶奶早已经起来准备早餐,我也乖乖地起了床,先跟爷爷奶奶说了声:“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他们脸上顿时笑开了花,每人又给了我一个大红包。
我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神圣、最隆重的,人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说得都是吉利话,到处都热闹非凡。人们互相串门拜年,喝茶聊天,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的。而我们,也会走亲访友、到处拜年,会收到很多红包,可以结交很多好朋友,玩很多好玩的游戏,有很多零食、漂亮的烟花陪伴我们。
春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春节里,我无比开心、无比幸福、无比轻松、无比自由,我喜欢过春节。
春节风俗的作文 篇4
剪一纸窗花,剪去忧伤;贴一副对联,贴上吉祥。金鸡报晓,喜鹊鸣春;爆竹声声,烟花簇簇。走进佛山春节,领略岭南风情!
腊月廿四谢灶君——两碌长蔗做天梯,祈求做事善始善终,有头有尾;年廿五办年货,开炸蒸糕;年廿八,洗邋遢,辞旧迎新。
到了年三十晚,当然少不了一段阖家团圆的时光!广东人是很讲究意头的,瞧,满满一桌美味佳肴:发菜猪手,寓意横财就手;素炒什锦,寓意前程似锦……饭后大人们携着小孩子逛花街,迎春花市人潮涌动,可热闹了:叫卖声、砍价声、嬉笑声,掀起一波欢乐的海洋。各种年花年桔应有尽有:牡丹、茶花、海棠、百合、兰花、桃花、柑桔……孩子们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祈求来年变得勤勤恳恳。一家人共享除夕之夜的美好时光,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孩子们最高兴的莫属收红包了。一大早,大家穿戴新装,去向长辈们拜年。一句句的“恭喜发财”、“身体健康”,让长辈们喜笑颜开。长辈们便派发红包,祝福孩子们“快高长大”。
接着,我们全家去祖庙拜北帝。“佛山”这个名字,其实是源于发现今供奉在祖庙内的“北帝”佛像而来。北帝,又称真武、玄武,是龟蛇合体,道教司水之神。千余年来,北帝和供奉他的祖庙都是作为佛山人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而存在。佛山人有拜北帝的习俗,祈求国泰民安,阖家安康。
拜完北帝,顺道走入“黄飞鸿纪念馆”。作为“黄飞鸿故里”的佛山,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舞狮采青”是过年的重头戏,“舞狮”寓意驱邪避灾,“采青”寓意吉祥如意。锣鼓喧天,两只醒狮乖乖地伏在地上,眨巴着那炯炯有神的双眼;随之是顿挫有力的齐舞,翻转,扭身,甩尾。而后,一跃跳到桩上,又一番摆头弄尾,忽然腾空一跃,看得观众们惊心动魄。随后爬上十多米高的柱顶,尽显狮王的威风,迅速用嘴咬住扎着“利是”的生菜,一拽,完美地采到了青。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饭后一家老小品尝过嫩滑可口的汤圆,人们就手举风车,提着一扎生菜行通济,这是明清时延续至今有500年历史的习俗,俗话说“行通济,无闭翳”;大家祈求新一年事事顺景。
爆竹一声辞旧岁,欢声笑语迎新春。家乡的春节真喜庆!
春节风俗的作文 篇5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种节日都各具特色。但最重要的节日还是春节了,由于地域的差异,全国各地过春节的方式均有不一样。我的家乡重庆秀山是土家族自治县,每年春节,父母都带领我回秀山老家过年,而我的老家又座落在距秀山县城较偏远的一个小山寨里,这个小山寨的春节很有土家民族的风味。
大年三十的早上,每家每户的学生都要去商店买红纸自我根据家里的情景编写春联,无论编的水平如何、写的水平如何,它都象征了土家族人民除旧迎新的完美祝愿和期望。
贴完春联就由小孩子们贴年画,土家族年画是一种美丽的山水画、人物画、字画或其他画等等,它具有驱邪避鬼、拜祭祖宗、祈求富贵的画,家家户户布置得花花绿绿胜似仙宫。
贴门神也是老家过春节必须做的事,由长辈们在老家吊脚楼的大门上贴一种神象。每年春节必贴,图个吉利,也添气氛,驱鬼驱邪、增加喜色。听爸说:门神均是唐朝两位悍将,一位是勇猛无比的尉迟公,一位是百战百胜的秦叔宝。
接下来就是吃团年饭了,土家族的团年饭很讲究,比如吃饭时不能打破碗,如有发现便要注意人口损破。吃饭不能泡汤饭和喝汤,如果喝了汤水来年种田下地怕碰到雨天。要说吉利话,不打小娃,如打小娃,叫封印等等……
但全家人吃团年饭之前,必须先要进行几分钟的“叫饭”,听爷爷说这是土家族祭祖的一种方式,也叫摆饭。这是过年不可少的一种祭祀活动,先摆上丰富菜肴在桌上,不急于品尝,而是静坐凝神,将筷子放在酒杯或饭碗上,由爷爷悼念:“三代宗祖老少亡人,地盘业主古老前人前来吃饭饮酒”。念完后才能吃团年饭。
吃完团年饭后要进行“送亮”,就是三十日晚上,要给先亡送亮到坟前,在坟前点烧腊烛,摆上饭菜,燃放鞭炮以示怀念。
夜晚来临后,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了,我们全家人围火而坐,这天晚上爸爸说要保证灯火通明,相传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三十晚上灯也不灭,家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有灯不能是黑处,黑处必藏瘟神、瘟疫,所以必须用灯火照明,让瘟神、瘟疫无藏身之地,来年人口清洁平安,无瘟疫流行。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也是我们土家民族的一些春节传统习俗,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说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但愿这种具有民族传统的的春节能够保存下来。同学们,有时间,你们也能够去我们老家秀山做客,亲自感受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春节风俗的作文 篇6
“一方水土一方人”,老家是爸爸妈妈心中的牵挂,也是我“美味”的天堂。今年过年回老家,又闻到了那心系已久的带着泥土味花生的清香。
吃过年夜饭我们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突然从厨房飘来一股奇异的香味。真香呀,真香!我不禁重重的吸了吸鼻子,“这是——花生”我大声喊了起来,记忆中的美食直窜脑门,我激动地一把冲到厨房。
大年夜炒花生这是我们村子传统的习俗,炒法有一定的讲究,要用大泥灶,中间放一口大锅,灶膛要特别大,一次可以放进很多木柴。烧火时要不间断的加柴火,把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在锅里放一种闪着油光的黑色细沙,用一把大锅铲不停地翻动,直到黑沙滚烫滚烫,才把带壳的花生倒入,和着黑沙不停的翻炒。
这不,奶奶正在烧火呢,爸爸站在灶旁不停地搅着。伴着一阵“沙沙”声,爸爸把一盆花生倒进了锅里,花生像一个个小娃娃似的在锅里“哎呦,哎呦”直喊热,可奶奶并没有丝毫“仁慈”,反而把火烧得更旺了。火苗一闪一闪的跳跃着,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灶膛里上蹦下跳。花生在锅中滚来过去,发出一阵阵“啪啪”爆壳的声音。不过这声音传入我的耳里却是那么的动听,因为它代表着花生马上就要起锅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花生的香味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清新的泥土气息越来越淡,花生脆香脆香的味儿越来越浓,馋得我直流口水。还没等花生起锅,我早已迫不及待地伸手去锅里抓了一颗花生。
啊,这花生真香呀,我忍不住放在鼻子下方多吸了几口,轻轻的把花生扒开一条缝,香味更浓了。我拿出一颗花生粒,这颗花生粒又大又饱满,正向我“龇牙裂齿”地挑衅着,不过还是难逃我的“虎口”。我用牙齿用力一咬,花生在我嘴里裂开了,满嘴的清香……虽然它并不是什么名贵的材料,但吃在嘴里,享受在心里。
我又走到灶旁,伸手抓了一把花生,“哎呦呦,烫死了,烫死了!”我一边叫一边不停地交换着双手,把几颗发烫的花生像玩杂耍似的在两只手掌间抛来抛去。
奶奶看着我贪吃的样子忍不住又笑又骂:“皮猴子,快放下,要等凉了才又香又脆呢。”我扮了个鬼脸,放肆地大叫起来:“快来呀!吃花生过年啦!”可是我又不明白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选择花生呢?于是请教了我那百事通奶奶,奶奶微带神秘地说:“吃花生是希望这个家族多子多孙啊。”
是啊,新的一年,谁不图个吉利呢,老一辈人他们哪个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呢?传统的习俗传递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后一辈人继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