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大全优秀作文内容页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2023-05-31 22:53:32 优秀作文 打开翻译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一)

赵厚皮

四年级诸葛宇锐

脸皮子弹大炮轰不透之人,乃赵厚皮也。赵厚皮是我们班脸皮最厚的人,雷打不动,火烧不透。

一次,赵厚皮因为惹恼了一位女生,结果被罚去老师办公室。路上,我正好碰到他。看他紧张兮兮的样儿,我就问他怎么了。他便开始发表他的“长篇大论”,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他看我听懂了,便赶紧向办公室走去。

“男生不准欺负女生”“大丈夫要有气度”“找块豆腐撞撞”,老师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我承受不了,赶紧溜之大吉。他不久便回来了,好像没发生这事一样,仍然乐滋滋地。我们无奈地摇了摇头,拿他可真没办法啊。

还有一次大课间,他摆了个pose洋洋得意地说:“你看哥多帅。”我和他是同桌,我没理他,看别人也不夸他,没想到他又开始自恋。(哦!对了,他是一个自恋狂。)“没事,哥总有一天会被人欣赏的。”“哈哈哈哈……”我们都快笑疯了,旁边老谢喝的水喷了一地,听着他的自恋陈词,全班直做干呕状。

赵厚皮乃吾班“俗世奇人”之一,欲知到底还有谁,且听吾下回细细道来。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二)

亦蝇虫亦狮虎

沈世赟

L君,众所周知其“刘梦梦”者也。

金秋送爽,花果飘香,课正进行,师者绘色,曰:“孰知其意,知者起立。”

一语未了,其稀少几人不约而同起立也,师者见其几人,并未怒冠,反曰:“为师与汝为友也,答对不胜欢喜,答错亦无可厚非也,课堂本就是不断出错不断扶正的过程!”

话音刚落,其期盼而视吾等。座位上三两互看也,一生思后,便举手答曰,缕缕乎,似挤牙膏。师者亦皱眉,愤愤乎,亦觉无奈,正此时,一只手遥遥而举,师看罢,一展姿态,喜上眉梢:“L君,速速答来。”

旁人看罢,开怀大笑,心情爽朗。莫非L君又想兴风作浪?

L君述曰:“其文表意之……”说之若未说,声音小之又小,无人知晓其言语之意。

师者信其会也,鼓励着重又让其说:“重述也,吾知汝能知其所文,理其所意,只表达有所缺也。”

旁人捧腹之,皆默赞师者幽默风趣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你忽悠师,终成搬石砸自脚也,善哉善哉,看梦梦此番如何下场!”

L君又支吾也,无人清楚其曰之意,声小如蝇虫般嗡叫。

师者笑曰“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或许今日之L君,声音被蝇虫附体也。”又是一阵笑声后,师示意其入座,续点他人答也,其曰毕,状况与L君截然相反也,师者立赞,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实乃阅读之高手也。

两三时辰后,吾班整队进军食堂,L君与另三人似阵风般冲出教室,蹦跳于走廊之间,嬉戏于教室门外,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其喧哗之声若排山倒海般,威震于整个体艺楼上空,久久之不绝。众皆叹其三人也,与上课之状,判若两人,令人匪夷所思。

不信你听,哄笑声,怪异声,尖叫声,声声入耳,如两岸猿声,如风声鹤唳,去虎哮狮吼,如黄鹂鸣柳……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再观其神气活现,放马上山样,实难以令人置信,其声皆出于人口。原L君今上课也,为拘束,收笼之态亦或用靡靡之音蒙混过关也。课余则为其主场,活蹦乱跳。

师者久望其三人,哭笑不得也,于是金句张口就来:上课回答,皆如蝇虫;下课嬉戏,便如雄狮觉醒,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乎。此乃L君之真实写照也。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三)

俗世奇人之铜勺吴

一阶边有一巷子,巷子里说是有一人,以勺代笔,以糖代墨的师傅。

说来神奇,他的糖画,可谓是出神入化,看过的人都这么说。论画涂鸦,永远是一笔到头,不带半分含糊的。论字,嚯!那可圈可点的可太多了。那一横一竖,横平竖直!那一撇一捺,可是那么坚定有力,与那用笔墨所描绘的简直是大差不差,有的人恨不得供着。

铜勺吴曾亲口说,若糖画在入口前先掉地了,断一赔十,言出必行。

孙小六早听说过铜勺吴的手艺,攒了半年钱,偏要亲眼买来瞧着。

“我……要一串糖画!”孙小六初见铜勺吴,脸一红,跟见着大偶像似的,爱慕地打结巴。

“字的还是画的?”

“字的,就写个糖画,行不?”

铜勺吴轻笑一声,点头答应,过后,就舀起一勺汤汁,桌上垫着块布,放根竹签。

一勺糖,一根签儿?能造出啥奇迹?孙小六心里一个劲的动摇。

一转眼的功夫,铜勺吴就开始下“笔”了,先在竹签最顶部写个“米”字旁,孙小六两眼一瞧,连上仿佛之差“原来是真的”这几大字了,可真是横平竖直,可真是撇捺笔锋有力,可真是……

铜勺吴手一摆一摆的,每完一笔,都要快速地提起勺,要让每一滴汤汁去到该去的地方,不多不少,看着多和谐。

孙小六看完“糖”字的一系列过程,每一处连笔都细如蚕丝,糖画的连笔可是偏旁与部首不分家的重要锁链,孙小六看得是又惊又迷。

铜勺吴写“画”字时,一下子绷不住了,迷惑的表情尽是一览无遗,“画”字的每个部分之间,无一处有连笔,好似七八个兄弟,本是一家亲,却要各走各的,虽然看着规整。难道他是想靠一根竹签撑住?那必是不可能。又见铜勺吴用另一跟儿竹签在字上来回着拨弄。这又是干啥,孙小六迷糊到极点了。

“小兄弟,糖画好嘞!拿好喽!”铜勺吴说罢,提起硬棒的糖画,他看着这俩字,不仅链接得好好的,还也精美,横平竖直更是在“画”字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小兄弟,我知道你在看这俩字为何不掉,是吧?你且拿着瞧吧!”铜勺吴笑看孙小六,孙小六正盯着那俩字傻傻站着。

孙小六愣是接了过来,接过来的过程中,孙小六就察觉到不对,他在阳光下晃弄,怎么也不见掉,他不是在测,而是在观察,他一惊,这字与字之间,还有无数细小的糖丝儿,简直是与空气融为一体,“画”字之间更是,那恐怕是那来回拨弄的战果吧。

他看一眼糖画,转头又瞧铜勺吴,铜勺吴正冲着他笑,说:“怎么样,不赖吧?”铜勺吴一脸阳刚之气,却也会像小娃娃似的傻笑。

“嗯!”

孙小六拿着糖画,硬是等到快化了才下口,味道甜滋滋的,这糖画一事,不只能在学堂里吹多久呢?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四)

火爆鲁

张若书

教书的鲁老师,那绝对是有耐心啊!您问她一道题,还不等您问完,她就帮您分析了。哎~还顺带帮您总结下方法,她哪来这么多耐心的?哎!费猜!

鲁老师人善,聪明、有规矩,总之是哪儿哪儿都好。可她也有一个在“毛病”,便是嗓门大,只要她一吼,那左邻右舍是一定能听到的,最让人叫绝的是,她怒吼时,一定是摘下“小蜜蜂”的!您说怪不怪?可为嘛嗓门儿恁大?哎,也是费猜。可有一天哪,一件事,让俩费猜的事全解开了。

一天晌午,我班***向鲁老师告了**一状,“老师,**写学霸看答案!”这一告可不得了了!鲁老师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啪”双手一拍桌子,震的桌面上的红笔咕噜滚了下去,“***,把他的答案给我拿来,”***不敢怠慢,立刻拿出答案,还找来了**。

“你啊你!”鲁老师当时气得浑身颤抖,太阳穴青筋暴起,“你看你做的好事!”说罢,便开始撕起答案!只见她撕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这动作之快,力气之大,心情之差,哪是一般人能想像出来的!

瞧瞧,费猜的事明白了吧,鲁老师正是因为希望我们成才,才对我们这么严厉,这样的老师,您说说怎会不严厉,怎会不耐心呢!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五)

书虫茅

每当翻开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本书,总感觉里面鲜活的人物似乎就在我的身边。书中介绍的人物各不相同,却都很吸引人:有的长相奇怪,有的人本领奇特,这些奇人都有自己的“格色”规矩。

我关注到的书中人物有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等,其中苏七块他医术高明。你看,“逢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眼明亮,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得疼,断骨头就接上了。”但是关于治病救人,他有自己的“格色”规矩:如果有人来看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这真是一个奇人也。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奇人异事,这本书中的人物名字都与他们的本领和特点有关,他们有的爱国,有的善良,有的乐于助人,还有的愿为人民服务。我发现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俗世奇人”。比如,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小茅,我们都称他为“书虫茅”,顾名思义是他很喜欢看书:走路看书,下课看书,图书馆看书,上厕所还要揣一本书……似乎到哪儿都在看书。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语文课,小茅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在课堂上也敢津津有味地看课外书,他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快速地扫一下一页书就扫完了。不管谁叫他别看书了,他也听不到,当老师来到他身边时,他还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似乎在与书中的风浪搏斗呢!当然在老师的提醒下,“书虫茅”把书收起来了。既然上课不能看书,那么下课他必然看书的,下课铃声一响,他便双手拿着书,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中的字,一点也不受外界影响,眼睛像照相机一样,配合着手的快速翻动,一分钟就能看好几页呢,这种速度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囫囵吞枣后,他还会再细细品读,边看边做些笔记。这可真是一个看书的好习惯。但凡班级中哪位同学带来了他没有看过的课外书,他就会绞尽脑汁地第一时间把这本书借到手,并在最短时间内狼吞虎咽地把这本书看完。哎,“书虫茅”看书的境界简直已经是“走火入魔”了。

我相信他看书这么快一定是磨练出来的,只要我也能磨练自己的本领,我相信我也一定能成为“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六)

大胃王

周桑乐

学校食堂中午吃饭时总能遇到一些大胃王,就比如我们桌的皓昊。饭量大得以致于食堂添饭的阿姨每天都要固定站岗,就撑着桌子站在他身旁。为什么呢?因为他吃饭狼吞虎咽,胃口大的惊人,每一两分钟就得向他盘子里添一团饭。而每一得到饭,他就高兴得冲着食堂大吼一声,接着把饭团子一股脑儿挑进汤碗,再把所有菜,包括汤汁倒进汤碗,最后把饭,菜汁,菜汤搅拌几下就吃了。天天都这样,食堂阿姨吃惊不已,就是我一顿必吃两碗饭的爸爸也没这能耐。

要是和他一桌吃晚饭,必得侧着头去吃。他一提起筷子,到吃完也停不下来。他那吃饭的样子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嘴唇像是附在了汤碗边,一捋筷子,不分捣乱的肉菜还是饭,一拨进嘴里就咽了下去,有的菜嚼都没嚼就已经吞了下去。只见他眯着一双眼,嘴不停地嚼动着,吃到特别香时,整个脑袋像陷进汤碗拔不出来了,只能听见像小猪吃食时一样的呼噜声。吃得特别急时,还会把汤汁洒到桌子上,再把头一抬,他的下巴上、鼻子上,甚至头发上也已经沾上了米粒儿。

要是有人有不想吃的食物,多半也是分给他,因为他什么都吃,从来不挑食(除了虾)。那风卷残云般的暴食速度很快。他有时对我们吹牛,只需不到30秒钟便能干掉一顿饭。本以为他根本做不到,可惊人的是,他有一两次竟用了二十几秒钟就能吃完,而且他碗里面几乎挑不到一粒米,这无底洞似的胃实在不能跟普通人相比。一桌六个人的菜,每次桌长分给他的就占了三分之一。而这点饭菜根本不够他塞牙缝的,实在是奇。

这么大的胃口实在不得不服他,这世上恐难找到第二个这样的人了。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七)

说起这条街的熊孩子,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看看街尾的李家,他家的大儿子,是大家公认的熊孩子。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大家唯恐自己家娃儿和他玩出什么大祸出来。

这些坊间传闻,有些人听着笑笑也就过去了,哪有多厉害的熊孩子啊,最多调皮捣蛋而已。这个熊孩子到底有多熊呢?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吧。

五岁那年,他在电视里看到有人用水管做了一个滑梯,从中受到启发。他把楼上的储物塑料箱腾空了,放在楼梯上,然后让弟弟坐在箱子里,说玩滑滑梯,弟弟开开心心地坐了进去。熊孩子锁好盖子,直接把箱子推了下去。家里人听到响声赶来时,发现他正在楼上拍手大笑,塑料箱正歪七歪八从楼上滚下来,接住后,看见小儿子竟然蜷在箱子里面,都吓得一身冷汗。幸好那个大箱子结实,小儿子虽然摔得有点头晕,但爬起来还是开开心心地说要再玩一次,这句话把家里人吓得心脏病都要出来了。

还有一次,他在家里看到妈妈新买的名牌口红,据说又贵又好。他特别好奇,这个有多好呢?那么贵,肯定很耐砸吧?说不定比石头还厉害。那天,妈妈不在家,他赶紧从梳妆台上把口红拿下来,死命往下一砸,还用脚踩了一下,口红四分五裂了,地上也沾了很多红色。妈妈回家了,他赶紧迎上去,生气地说:“妈妈,你那个口红那么贵,竟然一点儿也不经摔,真是太坑人了。”妈妈看到了口红的惨样,气得几乎要吐血。

游泳馆里,在他爸爸去卫生间的一会会儿时间,这个熊孩子又闯祸了。泳池边有几个小朋友正在做游泳准备,他笑哈哈地跑过去,直接把几个人都推到水里去了,现场一片混乱,吓得救生员都赶过来了。问他为啥要推别人,熊孩子说:“他们太磨蹭了,我去帮帮他们。”他爸爸对他一顿狠揍,也不知能不能给这熊孩子长点记性。

哎呀,我的天呐,听完这个的熊孩子的故事,你是觉得好玩呢?还是恐怖呢?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八)

外号

王梓啸

同学之间好戏谑,故而多人有外号。有人的外号当面叫,有人的外号只能背后说。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但故事和故事不同,有的故事可以随便一说,一笑了之。有的故事却不得外传。比方陈泓瑜这个各色的雅号——“呆鱼”。

陈泓瑜相貌普通,十一二岁,赛个小猴,他的能耐也只有一样:数学,那是一个得心应手。

周五一天,他又写起作业起来,不过这次只是他自己觉得,老师并没有布置作业,看见他写的是五十捌,五十玖页,那专注,可真是目不转睛,好赛得周围若有大火炮响也不妨。写了上课,下课再写,一直写到下午。这时,数学老师才跑来说,今天作业是陆拾,陆拾壹页,还有前贰页不做。陈泓瑜的目光黯然落下,嘴里叽里咕噜说些什么。哦,我听见了。“我真是个呆鱼!”

自此,呆鱼这个称号也在班上兴起了。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九)

我们家的“西游”人物

我们家就像一本《西游记》,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我们组成了一部妙趣横生的轻喜剧,不信你就来瞧瞧。

“唐僧”老妈

提起老妈,我的话就多了。我妈和“唐僧”有一个共同点——爱不停地唠叨,如果要举行一个“唠叨大赛”,她绝对能稳居第一。

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早早起床,自动开启“念经模式”。天刚破晓她就来到我床前,不停地念:“起床了,起床了!”而我总会开启自动屏蔽功能,心里默念: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但最后,我还是“战败”了,只好无奈起床,老妈这才暂停“唠叨功能”。

“八戒”老爸

提起老爸,我可生气得很。那一堆又一堆和我只有“一面之缘”的零食,全部都跑进了老爸的肚子里,甚至连一点儿渣渣都不给我留,你说气人不?

老爸还是个“手机控”,每到饭点,老爸就抱着他心爱的“宝物”——手机,从卧室缓缓走向饭桌。在我和老妈地不停提醒之下,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开始吃饭。只见他立刻端起饭碗,夹了几筷子菜,然后便大口大口地扒饭,狼吞虎咽的样子实在让人想笑。三下五除二地就吃完了,饭碗里一粒米都不剩,然后又抱着手机回卧室了。我爸和猪八戒一样好吃懒做,说他是“猪八戒”再合适不过了!

小女“悟空”

我就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西游记》里孙猴子非我莫属了,我最喜欢捉弄我家鹦鹉了。

每次一放学回家,我就会冲向鸟笼,喊道:“宝贝们,我回来了!”我把“魔爪”伸进鸟笼,一顿瞎抓,一下子就抓到了一只萌萌(我家母鹦鹉),把它抓在手上翻过来又翻过去,然后又给它冲了个澡,用毛巾一裹,叫道:“蛋卷肉丝!”看着萌萌无奈的样子,我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这就是我家的这部《西游记》,它还在持续更新中。你想过来见识一下吗?我时刻欢迎你的到来哟!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

俗世奇人之炼铁刘

炼铁刘整天都在自己屋里打铁,以卖铁锤,铁兵器为生,在天津卫里名声在外。

他还有一个极活的妙招——所有要用长时间做的铁器,他都能短时间里完工,并且有着非常高的质量。他还放出一个规矩:只要做出来的铁器有缺斤少两,再做一个不要钱。

他儿子从来没见过他是怎么炼铁的,对这个妙招同样半信半疑。炼铁刘只让他烧火,搬铁。一天晚上,炼铁刘正在为一位姓李的客人制作一把铁剑,儿子正在烧火,他转过身来,对儿子说:“你娘去买海鲜,马上就回家,等下吃饭。”

他的活都干完了,只见炼铁刘举起一把重锤,“咣咣!”只听一声声重响,他的双手仿佛一阵狂风,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这般快速,看似杂乱无章,没有技术含量的锤法中,实则暗藏玄机。他的锤子不断地敲打,不断地敲打,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块铁,皱着眉头,可能吧这块铁当成了仇人吧。连打铁的桌子都震动起来。他握着庞大的铁锤左一锤右一锤。摆来摆去,他先把铁块敲短,接着锤出尖刃。尖刃是最困难的地方,老是难免锤偏,可炼铁刘就像测了长度似的。锤的和军匠做的没什么两样,他儿子感到不可思议,父亲竟然做得这么好!为啥不去当军匠呢?赚的钱多了去了!最后,炼铁刘·冷却一下,放上剑柄,给客人看了看,他又用重锤使劲敲了三四下。那剑身仍挺着直板的身子,闪出一丝如碧波万顷汪洋般的光芒,让人佩服不已。

然后,他拿出同样亮闪闪的一把剑(其实就是样板),两把剑都放在一个秤上,就让客人出去了。突然,他妻子回家了,拎着一个草篮子,里面装着几只活蹦乱跳的螃蟹,突然,一声“啪嗒”不知掉了什么东西。万万没想到,天平竟然偏向样板那方!不会吧?爹竟然会偷工减料!完了,爹要难堪了,怎么办?怎么办?他儿子想悄悄溜回房,却被他一手抓住。他儿子满头大汗,炼铁刘笑着说:“你看这是什么?”他回头一看,只见他爹揪着一只慌忙挣扎的小螃蟹。那不是娘带回来的海鲜吗?原来刚才掉的是它,怪不得?

他儿子顿时诧异了,但经过这次经历,让他感到惊讶,他问炼铁刘:“爹,为啥不去当军匠?”炼铁刘想了想,笑着说:“站在那里没有站在这儿踏实。”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一)

外号

任方乾溥

学校的人好戏谑,故而人人都有外号。有人的外号可以当面叫,有人的外号只能背后说,这要看外号的是怎么来的。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但故事和故事不同,有的故事我们不能乱讲,有的故事却可以随便当笑话说。比方王梓啸这个各色的雅号——创骑。

王梓啸相貌,赛个狐崽。但真人不露相,能耐暗中藏。他这个外号由来有两个:一是他喜欢这假面骑士创骑,二来是下面要说的赛龙舟前的情景,且看下文。

上体育了,老师说来玩一场赛龙舟。龙舟位置有限,谁先抢到谁先玩,他为了先玩“不择手段”。他离龙舟还有20-30厘米时,他跳了起来并在空中赛跳水运动员一样在空中打了一个旋落在龙舟上还弹了10厘米高。要是褚浩霖,准得把这龙舱压爆。瘦就是瘦,它没爆。可好笑的是他是倒着骑的,好赛“张果老倒骑驴”一般。可把众人笑吓了,可他脸红也不红跟《俗世奇人2》里的冷脸差不多。

这骑法创不创意?是不是创骑?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二)

俗世奇人之浇壶张

浇壶张是一家花店的老板娘,自家卖出去的花全是在花园里栽培出来的。她种出来的花都没有一个虫眼。

人们偏偏不信浇壶张的真本事,说是学了某种“花朵修复术”;但买花的人也说这话是真真实实的花;这又导致人们对着浇壶张的手艺半信半疑。

浇壶张还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要买她的花,那花上有一个虫眼,打三折卖出,再让你挑一束花带走。

但所有人都在找,却什么也找不着。

浇壶张还收了个小弟——王小九。说是小弟那倒也是,但只是在店里吆喝吆喝,算算账罢了。

有天,南城镇里有户姓李的先生定了几株玫瑰与百合,说是要在家里摆着装饰用的。

正巧,浇壶张定期给花浇水的时间到了;又因事情太多,并叫上了那只能算账的王小九。

这走在花园的一路上,王小九并不是因为要去办事所兴奋,而是因为终于能够一探究竟了。

浇壶张到花园后,先是拿出铲子松了松土;在松土的过程中还不忘擦一把汗,汗珠点点落在泥土上的声音像极了水滴落在水中的声音,“嘀嗒,嘀嗒”,陪伴随着天空欢快的布谷鸟叫,这铲地的声音也变得美妙无比了。

松完土后,浇壶张已热得满头大汗,而这时,小弟王小九已经开始“猎杀时刻”,他东跑跑,西跑跑,仍旧没有发现花上面有虫眼。

直到,浇壶张开始浇水:

浇壶里的水像下雨一般倾泻而下,那水很神奇的又给花儿们听了一分生机,一分鲜艳。而浇壶张又像看自己的孩子一般宠溺地看着,那神情仿佛在说:我的小花孩子们那,你们快快长大吧,会有很大的用处的!

依旧是浇壶张的树下小憩。王小九更加仔细的找,更加仔细的看,这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朵百合花的花瓣上有一个小小的虫眼!但又怕老板发现,就在旁边假装赏着花。可还是抵挡不住诱惑,还是偷偷瞄了几眼。

“小九,是不是花上有虫眼了?”浇壶张温柔的发话了,“你看着,眼见不一定为实!”

浇壶张向前走去,伸出小指戳了戳这个虫眼;咦?怎么没穿过去?靠近瞧才发现,这原来是王小九算账时沾上了点白墨水蹭上去的。

“我的名声怎么可能是假的?你还是学学新技巧吧!”

王小九经历了这件事,在特长上增加了点技艺,自己也闯出了一片天地。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三)

见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是不是很神奇呢?我家就有位“神人”,就会这项招术,不过不是72变身,她是会各种变心情呢!她就是我妈妈,我给他取了个绰号——“变脸大师”

知道吗?她的心情变化速度,可比光速都快。无论如何,都绝不能一天脸上就挂着一个表情的。

一天晚上,妈妈在卫生间上厕所,无聊地掏出手机,坐在马桶上若无其事的看起了新闻。不知何时,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傻笑起来,估计是看到有趣的部分了,那样子比马戏团的小丑还逗。也许是她太过沉迷手机,不知道身后有危险,正在向他步步逼近。没错,那是一只枣红色的大蟑螂,沿着老妈的手臂往袖口爬。这小强两只大须在那摇头晃脑的,很是神气。而我妈呢?愣是没察觉小强的存在,心平气和地盯着已经黑屏的手机发呆,大概在那打盹呢。忽然,老妈觉得手臂一紧,一挠,朦胧中摸到了个大家伙,她把小强捏在手心里,懒散地睁眼一瞧,差点吓了个半死:“妈呀,蟑螂啊!”这尖叫声惊天地、泣鬼神,把小强也吓飞了,我忙去看个究竟。

蟑螂灰溜溜地跑了,我得知这个事情经过后,再看看吓成那样的老妈,实在是好笑,妈妈突然转惊愕为生气,完了,我惹火了她了。我眼睁睁地看着火山在妈妈头顶上喷发,呵斥声来了:“咋了?你难道就没有害怕的东西吗?我不就是叫了一声,能有多好笑?”激动之余,老妈手里的手机掉落在地上,她慌忙把手机捡起,见手机膜被摔破了一角,又悔恨起来……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对,瞬息万变,她这情绪,真是一波三折,我们来梳理一下:我妈先是无聊,然后忽然开始犯傻,接着变得很平静,忽然又吓了大跳,随后又很生气,不知咋的,又后悔了。

瞧瞧,我妈就是这样的,情绪千变万化,一天当中她只有干一件事是平静的,那就是睡觉。这大师可不是白当的呀,名副其实,孙悟空见了准会拜她为师,上一秒快活如神仙,下一秒愤怒地河东狮吼,前脚风和日丽,紧接着暴风骤雨,24小时让你体验几百种不同的天气,真是神了。

如此的“变脸大师”真厉害,怒、喜、思、悲、恐、惊,想看什么表情都能立刻给表演出来,人人都佩服,唉,大师就是大师,我可学不来。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四)

“卢摆摆”的“摆摆”人生

郑佳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放在“卢摆摆”身上就极为合适。想当年,他也是“叱诧风云的猛将”,可是现在……实在是一言难尽。本该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但再看看现在这般模样,你一定会联想到妖艳迷人的美人,或是“卢摆摆小魔仙”。

而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时而是铁血猛男,时而是柔弱小姐,真不知“卢摆摆”下一秒会做出什么奇葩姿势,引得我们爆笑连连。

而最经典的,就是在于“摆摆”。

当老师请“卢摆摆”standup回答问题时,他一脸懵,抖抖叟叟站了起来:“这个……这个……我……”来了!来了!只见他十指交叉,手臂机械的抬了起来,上下左右360°无方位死角,摆动着,晃动着,好像老年人做的颈部按摩,又好像光旋四转的气氛球。或是手背紧贴着腰缝,如同跳芭蕾爵士一般,扭动着腰肢,若是让他和“刘黛玉”比柔,那么一定是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坐下吧坐下吧,唉!”老师见“卢摆摆”不被她的教导所动,反而“摆”了起来,只好放虎归山,不让这不和谐的场景影响整个课堂的进程。看到老师放过了自己,“卢摆摆”的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邪魅的笑容,似笑非笑,似抽搐般,身子左摇右晃,右手来了个太极拳般姿势,似乎在说:“啊哈,我滴‘摆摆’计谋生效了,你老师能拿我怎样,哈哈哈哈哈哈……”但“摆摆”似乎不知道,老师正静静地看着他表演,自娱自乐,自导自演。

“卢摆摆”的“摆摆”人生充满了未知,但在“摆摆”道路上,毅然决然我行我素,百劝而岿然不变。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五)

“刘黛玉”

宋瑾萱

“刘黛玉”,六(五)班人士,一双水灵灵的大眼总是微睁着,粗面短的眉毛向下倒挂,一副滑稽之态。

他本是绅士,却要装作小姐,一声“干嘛呀”惊艳众人,那声音婉转动人,音色如山间清泉,空凌而悠扬,仿佛说出了一位少女羞涩感人的万种心事。他抬眸,眼中含着无限风情,红唇一翘,含羞娇俏、妩媚动人。于是,他凭着一声呼唤、一个眼神,换来了新名“刘黛玉”。

一次语文课,“刘黛玉”与同桌交谈甚欢,不料刘老师早已查觉,将他拎起,让他朗读课文,“刘黛玉”抬起那双大眼,深情却又结巴将整句读完。刘老师满脸怒气地紧盯着那张微微低垂的脸,怒火更胜,命令他站在一边,算是对他的惩罚。望着那张通红的脸,全班哗然。

也不知是我们的笑声催人泪下,还是“刘黛玉”自己生性多情,当我们再抬头,他已泣不成声。眉头紧皱,两只眼里饱含泪水,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顺着他微胖的脸颊滚落,滴在他的衣襟上,渲染开,像一朵朵花,在争奇斗艳着。他双颊绯红,小巧的嘴一张一合,一丝清泪随即钻进他的嘴巴,在不停闪烁着。

一双纤细洁白的“玉手”在眼角不断擦试,眼泪在他的手上涂抹了一层又一层。他或许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伤,哭得越发伤心,眼泪像滔滔江水在一瞬间喷涌而出。“黛玉”的哭声夹杂了一缕凄凉,那模样楚楚动人、令人生起怜爱之情,他仿佛成了一个被冤的少女,低声哭泣,眼中含泪,音中透情,直哭得刘老师不忍再让他受罚,又过许久,方才罢休。

那情景,虽没有平日“清纯少女”之态,却令有一番风味。而“黛玉”这一称,则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来,令人自叹不如。从此,“刘黛玉”打红尘走过,又多了一段佳话……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六)

能吃表妹

张周涵

人是铁,饭是钢,那我表妹就是“钢铁侠”,一顿不吃饿得慌。奶奶一喊“吃饭”,就像火箭一样从楼上冲下来,比跑步还快!

要说最能吃的一次还是去吃满月酒那次。表妹一落座,冷菜几乎全被她吃了,等热菜一上桌,直接夹几大块红烧肉放进盛满排骨汤的碗里,这是啥吃法?她还不吃,继续夹菜,很快碗里的菜堆成小山了。我嘲笑她“眼大肚子小”,谁知她二话不说夹起一块肉就啃,大口大口地,没咋嚼就吞下去,眼泪都噎出来了,吃的连一滴汤也不肯放过。乳鸽腿来了,她一马当先就抓起两个,啊不对,是三个,碗边还放着一个,只见她张大嘴巴在乳鸽腿上狠狠地咬一口,“嘶拉”一声,乳鸽腿一半的肉被她塞进嘴里。饭桌就像电视剧,而表妹就是电视剧的主角,所有人都看着她。等她吃饱喝足了,擦擦自己的油嘴,拉着我的手去玩了。

我不禁感叹:“钢铁侠”吃了这一顿,有足够能量去嗨了啊。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七)

《苏七》

谁都知道,在天津卫有好多个混星子,混星子也叫混混儿。他们有的凶,有的横,有的狠,有的诈。有多狠?比毒还狠,还辣!但是,混星子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武混混儿,他们一个个都虎背熊腰,蛮横无理。第二类是文混混儿,他们都是“一笔值千金”,外强中干,心狠手辣。

苏七这个人就是一个典型大文混混。他有一个冬瓜似的脑袋,两条比藤条还长、还细的胳膊。别看胳膊长,却有气无力,而且手上还没绝活。人家五寸丁的武大郎起码还能做炊饼卖,有一个潘金莲当老婆呢!再看看苏七,啥也不是。可是,经常有些小混混给他当跑腿,天天喝酒吃肉,游手好闲,没事找事。但,能在江湖上逞个能的还真不多。那,苏七到底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呢?

苏七这个人,很喜欢养鱼。别看他手上没能耐,可是养的鱼都是“膘肥体壮”。不过,苏七养鱼干什么?原来苏七平生最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就是——烤鱼!最绝的是,他有自己的秘方,听说吃起来是又脆又嫩。街坊邻居都知道,他是个守财奴,铁公鸡!他做的鱼,只有他自个儿才“有资格”吃,就连他的老婆也只能看着他狼吞虎咽。

当苏七刚刚搬进天津卫时,他发现,在他家的院子后面,有一棵又粗又壮的梧桐树,树下有一个池子。这真是个“上天赐予”的天然养鱼池呀!不过渐渐的,苏七发现有些不对劲儿。他每次睡觉前都要先看一看他的鱼儿们,谁知,苏七刚看一眼他的“宝贝儿大鱼”们,眉头一皱,然后哇哇的大叫了起来。原来,他池子里的鱼竟然少了两三条。敢动我的鱼?吃了熊心豹胆了?

不过苏七好歹也是一个大文混混,起码也有些脑子。一天中午,苏七坐在鱼池旁边的一把交椅之上,假装睡着了,但是眼睛还睁开了一道缝。果然,没过一会儿,一张渔网“从天而降”劈头盖脸的朝着苏七的大鱼们砸了下去。最终,这张“阴险而狡猾”的渔网“拐走”了苏七的3条大鱼!原来是隔壁卖肉的李四偷的呀!

苏七这人生气时从来都不出现在脸上,他打算让李四知道知道他的厉害。一天早晨,苏七杀了他最大的一条鱼,把它的肉切成了一片儿一片儿的,放在了桌子上。紧接着,苏七如同一只撒开四蹄的野马,跑进了最近的一家药店里面,买了一包砒霜。回家之后,就把砒霜放进了鱼肉里,然后把鱼肉挂在了梧桐树的树枝上。过了两天,有3片儿生鱼肉“不翼而飞”了,苏七顿时欣喜若狂,晚上,他把剩下的鱼片儿偷偷的扔进了河里。

第二天早上,李四的家里喧哗了起来。有人喊“中毒啦”,有人喊“死人啦”,又有人直接哭了起来。中午时分,一个混星星跑来跟苏七说:“今天早上,卖肉的李四死啦!”混星星前脚刚走,一群捕快后脚就来了。他们不等苏七开口,就从口袋里拿出了一片儿生鱼肉,接着问:

“这是你的鱼肉?”

苏七不慌不忙的说:

“我家的鱼肉怎么在你手里?”

捕快们还以为苏七答不上话,被他这么一反问,先是愣住了,迟钝了10秒后才说:

“你家鱼肉没事放砒霜干嘛呀?吃饱了撑的啦?”

苏七把两手插在腰上,笑着说:

“我这鱼肉可不是吃的,是药老鼠的。不放砒霜放什么?红糖或白糖吗?”

捕快们大吃一惊,原本的理直气壮好像都被苏七身上的黑暗气息给吸走了。后面的话就很没有底气了:

“你、你可知道你的鱼肉毒死了隔壁的李四吗?”

苏七双腿一蹬地,说:

“不会吧?我的鱼肉都挂在了我家后院的大树上,李四是怎么拿到的?偷来的?”随即,他哈哈大笑起来,说:“那可就不关我事儿了,李四要是撞了我家的墙,然后死了,这也是我的事儿吗?”

捕快们无话可说,终于闷住了口。

苏七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很有理的。他并不否认毒是他下的,苏七只是说这些鱼片儿是药老鼠的。关键是,鱼片在苏七家里,李四很有可能是偷来的。最终,官府判案,结果是:这件事儿与苏七无关,李四是因为嘴馋而死。

可是,但凡你细细想来,就会发现苏七说的话是有假的。苏七家里很少放粮食,而且谁家毒老鼠用鱼片儿啊?所以,连官府都管不住的苏七,谁不怕他呀?更让人郁闷的是,李四“英年早逝”,还是输在了嘴馋上!

最后,李四一家搬出了天津卫,在北京住了下来。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八)

糖“人”

501班高兰茜

汉口的户部巷是武汉有名的小吃街,几乎每个汉口人都来过这儿买小吃。

户部巷这条小吃街可不一般,去哪吃个小吃,街上都好似过年般,行人如潮水,走走停停,看中这个小吃,又看中那个小吃。等手中提着一大堆袋子,钱包被掏得一分钱都没有时,也就不得不收心。随着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有的摊子生意时而旺盛,时而冷清。但一条始终不变的长队闯入了我的眼帘。

我好奇地凑上前一瞧,原来是个老爷爷在卖糖!这老人虽然骨瘦如柴,可双手却轻盈得赛对蝴蝶。只见他舀起满满一勺琥珀般的麦牙糖,那勺如毛笔一般,在铁板上方灵活地翻滚着、跳跃着,麦牙糖如同墨般滴落在铁板上。等这老人在作品的下方粘上一根竹签时,举起来一瞧,嘿!真能和艺术大家媲美!一匹奔驰的骏马、一头沉睡的黄牛、一条吼叫的大龙……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些“挤”在流动的人群中,真好似活了一般,真在那儿奔跑、睡觉、嘶吼……这叫人们不得不想买一根。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十九)

跳绳王

沈笑仪

南京有一学校,姓育英,名二外,中有五二班。不错,今天我要说的正是五二班远近闻名的王子涵。

此人头扎马尾,小嘴唇,个头不高,一股可爱劲儿涌上来。

我们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才艺人靠的是才,身上也得有绝才。咱们班也不例外,班里“歌神赵”、“画画陈”、“跑步程”……多的是儿!可今天,言归正传,咱们还是聊聊“跳绳王”吧!

“跳绳王”跳绳,那是绝对一流,没有二话。她有嘛能耐?我来说给你听听。每天早上1500下跳绳,天天如此,您说厉害不厉害?她跳得不好,还有谁能跳得好?这一点,绝!她也不是徒有虚名,我可是亲眼见识过!那是一节体育课,

我们要一分钟跳绳测试。只见她稳稳当当,手臂轻轻甩动,手腕向上翘起,脚轻轻一踮,完美!我看着她,虽然只有一分钟,但我看得眼花缭乱!也难怪,她跳得太快了,我简直数不清。5秒钟,10秒钟,15秒钟,20秒钟……神了,她创下了新记录,一分钟跳了170个。天哪,这可真立令我望尘莫及。哪想到她一点也不累,也不喘,笑眯眯地问我:“再来十个双飞怎么样?”我的嘴巴张成了0型,墙都不扶,就服她了!

怎么样,够“俗世奇人”了吧?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俗世奇人呢?

俗世奇人仿写身边的人 (二十)

数学奇才

李君浩

最近因老师要求,我在看《俗世奇人》这套书,书中内容非常的有意思,让我回味无穷。在我沉浸在书中的故事时,猛然发现我们班也像《俗世奇人》中的老天津一样,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奇人。就比如伊子濠,他就是个数学奇人。他不但可以在数学课上站在讲台中央讲课,还是个教学好手,就算是像龙倩兮这样的学霸不懂的题目也会去找他,所以他在班级的名气不响当当才怪呢!

俗话说的好“有本事,放屁都有劲。”对于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人家自然也有他自己的一套规矩,那就是:不管贵贱,学渣学霸,只要想找他请教题目必须要有他的“允可证”(就是一张红纸条),没这张纸条,那就什么也白搭。有人开玩笑的说他看这张纸就像狗只看骨头一样,于是他又得了个绰号——“伊只狗”。

有一次伊子濠正在和别人玩手指游戏,19号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对着她说:“老伊啊!教教我吧!老师那儿实在是催得太急了,你就帮帮我吧!”可惜啊,他没红纸条,伊子濠理都不理他。这时沈瑾轩悄悄塞给了他一张说:“你先用。”19号万般感谢,凭着这张纸条,终于弄懂了这题。伊子濠见19号走后,悄悄地把一张纸条放在了沈瑾轩的桌子上,对他说:“你也别觉得我不仗义,只是我的规矩不能改。”沈瑾轩听了一怔。这让他更加佩服沈瑾轩这理这规的人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数学奇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