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大全优秀作文内容页

不虚此行作文500字

2022-09-18 14:40:27 优秀作文 打开翻译

不虚此行作文500字(一)

每一个不曾高歌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题记

这是南方小镇的巷口,夜雨初停的早晨,屋瓦浮漾着湿湿的流光,昏暗而温柔。早起的行人,抖落了肩膀三两淡漠与哀愁。

他坐在巷口的石椅上,怀中是一把略显陈旧的吉他,附和着屋檐落下的雨珠的滴答声,吟唱起着民谣。

他的衣着,似有些过时且破旧。“应该是为了生计才在这唱歌的吧。”我暗自思忖。匆匆而过的行人,也有部分人为他驻足。

一曲终了,一时掌声雷动。也有许多人掏出钱递给他,但他却一一微笑婉拒。我心生疑惑,便向他走去。

“为什么不收下那些钱呢,大家都很喜欢你的歌呢。”我轻轻地问道。

他怔了一下,但转而脸上又是那清爽的笑,“我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钱啊,只是想在早晨,用我的歌给路人带去一份温暖。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他仍是笑着,眼中溢满真诚。

“可这样做,你不觉得没有实现你的价值吗?”

……

“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光鲜亮丽、待价而沽的商品,哪怕我只有小半辈子,我也希望天天都有精神的高潮,而不是物质的缱绻……”

就像被关在禁闭室的安迪,他脑子有莫扎特,有涤荡灵魂的《晚风拂过树林》;就像巴尔的摩精神病院地下室的汉尼拔,他的心中有佛罗伦萨。巷口的少年与他们一样,清醒、温柔,他们是精神的富人。

不枉来此小巷。巷口的少年,参与了我的人生,我的人生不虚此行,即便我亦只是路人。(微信公众号:涵城语文)

不虚此行作文500字(二)

中秋节快到了,周末的一天,我们小记者走进了怀德路的百年老店——常州麻糕店,学做月饼,了解中秋文化。

麻糕店有个做糕点的大师傅叫严玉华,是常州大麻糕非遗继承人,今天就由他的高徒“月饼姐姐”来教我们做月饼。我们先学着用水油面包住油酥,但一开始手忙脚乱,水油面没包紧,油酥露了出来,不得不重新做。做好前一步骤后,将面皮压扁,卷起来,再压扁,包上豆沙馅料,在收口处粘上吸油纸,放入模具用力把月饼压成圆形,再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盖上红色的章,一个漂亮的豆沙月饼就大功告成了。伍仁馅的月饼做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馅料不一样而已。我们将做好的月饼放进烤盘中由师傅放进烤箱里去烤熟,大约需要二十分钟。

趁月饼还在烤的期间,常州晚报民生部主任唐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写作技巧课。另外还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了中秋“三大件”——明亮的圆月、喷香的月饼和中秋的情怀。

正在认真听老师讲课,突然间,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气味,回头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做的月饼新鲜出炉了!我拿起一个月饼闻了闻,香气四溢。尝一口,酥软可口,回味无穷。吃着我亲手做的月饼,感觉特别有味道!

这次全新的体验不仅让我学会了做月饼,了解了中秋的文化,还学到了写作的技巧,真是不虚此行啊!

不虚此行作文500字(三)

那一群乌决决的孩子们是谁?我努力地想看清他们,但却始终影影绰绰尽管我不遗余力。

时间回到九月,在那蓝得有些过分的天空下,一帮大概十二三岁的少年穿着类似迷彩服的衣裳伫立在操场上,烈日当空,树上的知了垂头丧气地“抱怨”着。我们,只能顶着烈日,从没有如此真切的感受绿荫是如此的魅力。但,这一切,是奢望。终于,他们还是动了,但很快的归位。不敢,因为有鹰般的眼睛。终于,还是有人坐下了,我还在努力。

忽然,通红的脸颊,豆大的汗珠,浸湿的后背,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是的,我记起来了,我们午休时学唱军歌;我们在骄阳下站军姿,练齐步;我们以地为席在操场上享受片刻的放松;我们放开喉咙喊着口号,几天,留下了一张合影,不,不止,留下了傻傻的“军味”,留下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仅仅这些吗?哦,还留下了我们对军人的敬佩对自己的期望!

似乎,似乎这是一个梦境,总是高傲的太阳它累了,沉入谷底,慢慢的,慢慢的……耳畔响起清脆的闹铃声,我缓缓的张开了眼,看清了,看清那群孩子了,熟悉又陌生,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留下的只有那一套迷彩服。

我深呼一口气,咀嚼着变化,什么是不虚此行?9月我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成熟懂事的青年,全新的环境,朵朵白云变化无穷,春夏秋冬不断更迭,但希望我们能怀揣着勇气,不虚此行!

不虚此行作文500字(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每每读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这一句诗,总让我对中国的酒文化充满好奇,今天我就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参观了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间大房子。“哇,场面真是壮观!”一台机器在头顶上运行,几个大蒸炉呼呼地吐着一朵朵白雾,5米深的酒糟池多达300多个。讲解员说:“这些都是发酵池,将5种粮食粉碎倒入酒糟,加入大曲进行发酵,经过几个月的发酵后,便可以出窖、蒸馏、出酒储存。”

讲解员还给我们讲起酒的典故:古时候有个叫杜康的人,有次在松树下乘凉,储藏在树洞里的野果因为发酵,流出诱人的汁液,口渴的杜康就上前喝了几口,结果没一会儿就醉倒了。昏睡一觉醒来后,他对这种汁液赞不绝口,但是取个什么名字呢?这时,一行斑鸠飞过,“啾啾啾”地叫着,他便把这种液体叫做酒。

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始人采集的野果经过长时间存放发酵,流出带着酒味的糊状半流质,这就是酒的祖先。夏朝有了叫“爵”的酒器,当时的帝王也亲自造酒,由此可见人们对酒的重视。春秋战国时期,酿酒的技术有了很大改进,诞生了米酒。不得不说,酿酒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