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吾辈青年——在铭记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九月秋风送爽,也送来了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今年,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将我们的视线带回了八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岁月。
节目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英雄后代的动情讲述以及震撼人心的情景演绎,生动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牺牲精神。我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前仆后继的将士,看到了在后方默默支持、无私奉献的百姓,听到了那一声声“誓死不做亡国奴”的铮铮誓言。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更是一部奋起抗争、追求民族独立的伟大史诗。
“铭记”二字,重若千钧。它并非要我们沉溺于过去的伤痛,而是要我们深刻理解今日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日能在明亮教室里安静学习的权利。这种铭记,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力量的源泉。它告诉我们,民族的血性不能丢,家国的情怀不能忘。
而“奋斗”,则是铭记历史最好的回应。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当年的青年,为救亡图存而奋斗;今天的我们,则应为民族复兴而奋斗。这种奋斗,体现在勤奋学习、增长才干上;体现在锤炼品格、明辨是非上;体现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节目中的榜样人物,他们或在科技前沿攻坚克难,或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无一不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缩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这堂《开学第一课》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的火炬需要我们高高举起,未来的篇章需要我们奋力书写。我将把从先烈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穿越八十年的回响:从“抗战”到“奋斗”的精神接力
八十载春秋流逝,但历史的回响依然铿锵。2025年《开学第一课》“铭记与奋斗”的主题,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波澜壮阔的过去与充满希望的未来,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节目深刻诠释了“铭记”的真谛。纪念抗战胜利,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的苦难辉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那些为了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的宝贵财富。这种铭记,是民族集体记忆的唤醒,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更是前行路上避免重蹈覆辙的清醒剂。
“奋斗”是历史赋予每一代人的使命。八十年前,奋斗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八十年后的今天,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在变,挑战在变,但奋斗的精神底色从未改变。节目通过展现当代在各行各业挥洒汗水、创造价值的奋斗者群像,清晰地传达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从保家卫国的战场到科技创新的高地,从捍卫主权到建设家园,奋斗的内涵在扩展,但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本质一以贯之。
这堂《开学第一课》是一次全民的精神洗礼。它提醒我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当前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绝不会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更需要我们赓续抗战先烈那般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勇气,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观看节目,心潮澎湃。它让我们更加坚信,唯有铭记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才能更坚定地走向未来;唯有持续不懈地奋斗,才能无愧于先烈,开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篇章。这穿越八十年的回响,必将汇聚成新时代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