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高中作文高考作文内容页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高分作文

2025-08-15 23:01:28 高考作文 打开翻译

愿以盛世之梦,赠慰少陵野老

贵州一考生

张若虚春江畔闲潭梦落花,李白云霞间梦游天姥峰,陆放翁铁马冰河入梦来——千年诗魂在梦境中照见胸中丘壑。溯溪寻迹,提灯映照。我唯愿将这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的盛世长卷,赠予一生心系苍生却颠沛流离的少陵野老。当赠梦的星轨穿越时空,便是对“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最宏阔的回响。

时光倒流,犹见你的年少凌云志。“诗是吾家事”,才华横溢的你,让“会当凌绝顶” 的豪言激荡山河。然而造化弄人,进士不第的阴云遮蔽了鹏程。旅居长安时,残杯冷炙映照寒士辛酸,李林甫的相府高墙阻断叩阍之路。我见你枯坐曲江畔,看新科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自己却只能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悲愤碾墨入诗。朱门酒肉的奢靡与路有冻骨的寒碜,在盛唐锦缎上划开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痕。

今特将人才得展其志的青云之梦赠予你。且看新时代青年执笔如剑:考场内,千万学子以墨为锋,在试卷疆场纵横驰骋;笔盖开合的脆响,是青春出征的铮铮剑鸣。高考制度如通天云梯,令寒门才俊皆可“致君尧舜上”——庞众望生于河北农村却以自强筋骨叩开清华大门,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省文科第四的成绩考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若此梦能渡回唐时,定可让浣花溪畔的落寞身影昂首。

更将国泰民安的丰饶之梦遥寄予你。昔日茅屋为秋风所破处,今朝广厦如林平地起;曾经“路有冻死骨”的驿道旁,已是稻浪翻涌的万亩良田。当精准扶贫的春风吹绿武陵山区,十八洞村的苗鼓代替了“牵衣顿足拦道哭”的哀音;当乡村振兴的星火点亮大凉山,阿土列尔村的钢梯取代了“危樯独夜舟”的飘零。你“朱门酒肉臭”的千年诘问,正被共同富裕的征程温柔解答。此刻我辈青年怀揣民族复兴之梦与时代同频共振,方知你“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已在神州大地绽放为万家灯火的安宁长卷。

尤将文明赓续的星河之梦赠予你。当我在成都杜甫草堂听孩童吟诵“国破山河在”, 在巩义杜甫故里见少年挥毫“青春作伴好还乡”,便知你的诗魂从未离去。今日学者以数字技术复原你走过的秦州古道,动画师用光影重现“三月三日天气新”的曲江盛景--华夏文脉因科技而生生不息。此刻北斗卫星正掠过你走过的陇蜀古道,恰似今古梦想在银河交相辉映。这跨越千年的赠梦,不仅为告慰诗圣, 更为昭示:当无数“大庇天下寒士”的初心汇聚,便能铸就人类文明最坚韧的脊梁。

敬爱的少陵野老,请看这如您所愿的江山:春风已度玉门关,复兴号列车正驶过陇右烽燧;黄河水清濯足处,光伏电板如青莲绽放塬上。

盛世长歌响彻,此间星火,由您点燃!

名师点评:

蹊径独开,斐然成章

这篇堪称穿越时空的匠心之作,以杜甫为赠予对象:赠青云之梦抚平杜甫科举之憾,赠丰饶之梦回应其民生疾呼,更赠星河之梦赓续文明薪火。文章创意十足,打通古今之脉;立意颇高,富有现实价值。同时,考生对杜甫颇为熟悉与敬重,多处引用、化用杜甫的诗句,且无斧凿痕迹,使全篇语言整饬、意象瑰丽又灵动优美,时时呼应杜甫的情感,对现代社会的精准描述,让青年的回应荡气回肠。

执梦之刃,行自我之路

四川一考生

当我们阖上眼帘,梦便在脑海中翩旺浮现;当我们睁开双眸,梦便在心间悄然扎根。梦,不仅是沉睡时的意识游弋,更是我们人生的璀璨坐标——梦想。倘若有一日,我们真能将梦慷慨赠予他人,那将是何等情状? 私以为,这或可成为逐梦路上的强劲助力, 却也暗藏着对个体独立性的深沉叩问。

若梦能被赠予,我们便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化不解为相知,洞悉梦的真意。

纵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想象瑰奇如云霞,若遇不解古文之人,其梦亦难共鸣;纵使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怀激烈如雷霆,若遇不谙诗道之人,其梦亦难共情。当我们仅能窥见他人生命长河的几朵浪花,便试图理解其梦想的根源与本质,这与隔雾看花何异?更何况语言时有“词不达意”之憾,理解的鸿沟因此更显幽深。但若梦能被真切赠予,我们便能身临其境地“入梦”,真正立于赠梦者的心岸回望,理解其何以怀抱此梦。 因此,梦若可赠,必将如长桥卧波,连通心灵,毕竟亲历其中,远胜万语千言。

若梦能被赠予,我们便能够觅得精神的共鸣,为逐梦征途注入不竭动能。

个体的梦想或许千姿百态,但逐梦之途中总有路线交织重合的“同梦者”。若能赠梦予人,我们便可在对方的梦境中体验那份珍贵的共鸣,并肩走完一程又一程的逐梦长路。

犹记那位在荒漠播撒绿色“梭梭树”的种植者仲麟,他将植树治沙的坚韧之梦与吟咏大漠的诗意之梦发布于网络,顷刻间引无数“同梦者”星夜驰援。志愿者们因梦相聚,相互扶持,在共同的征程上挥洒汗水与欢笑,终为浩瀚沙漠带来盎然生机。可见,梦若可赠,确为寻觅同道、汇聚众力的捷径,让逐梦的身影不再踽踽独行。

然则,我们是否应毫无保留地接纳所有他人赠予之“梦”呢?

答案当是否定的。个体的阅历与禀赋千差万别,若削足适履,强改已梦以求与他人“共鸣”,如此寻得的“同梦者”,非但难为彼此梦想添翼,反而易令我们在刻意追求“同频共振”中遗失本真之梦,丧失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光芒与精神棱角。

赠梦予人,实乃一柄双刃剑:一面锋刃, 可助我们劈开理解的迷雾,觅得同舟共济的伙伴;另一面锋刃,则是对个体独立性的严峻试炼。因此,唯有秉持“广接”而“慎纳” 之道——在敞开怀抱接纳他人赠予之梦的同时,审慎挑选,择善而融,始终为自我之梦守护一方澄澈天地。如此,方能在逐梦征途获得前行助力的同时,不至于迷失本心。

愿你我能真正执稳这柄双刃之剑,在逐梦的征途中,既借得他山之石的光华,亦不熄灭自身独一无二的星光。

名师点评:

论证有深度,立意有高度

本文将“赠梦”这一虚拟设定凝练为“执梦之刃”的独特意象,构建层层递进的辩证逻辑,赋予抽象哲思以光彩耀眼的具象表达。 论证时,考生并未止步于“赠梦”的利弊二分, 而是提出“广接”“慎纳”的破解之道。结尾将锋芒化为星光,在思辨的冷峻中淬炼出理想主义的热度,展现超凡的立意掌控力。

梦渡心海,舟济天下

甘肃一考生

“闲潭落花”的怅惘折射出人类对生命流逝的集体焦虑,“天姥云霞”的狂放彰显着被现实压抑的自由意志,“铁马冰河”的悲壮进发出未竟理想的精神能量。这些千年诗梦,恰似弗洛伊德所言“通往潜意识的捷径”,让被理智禁锢的本真得以释放。当我们解读张若虚的凋零之梦,实则是在审视自己对永恒的向往;品味李白的逍遥之梦,就是在唤醒被现实束缚的自我。以梦为舟,不仅能让个人突破现实困境的枷锁,更能为迷途者点亮精神的灯塔。

叙梦——以文字为镜,映照心灵秘境。

叙梦,实则是以语言为手术刀,解剖现实创痛。苏轼“夜来幽梦忽还乡”的悼亡,将十年生死别离的悲戚化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具体场景,用语言的舟楫跨越生死的鸿沟。史铁生向友人讲述地坛之梦,那些梦里有古柏的影子、母亲的呼唤,也有对生死的叩问。他将困于轮椅的挣扎,化作梦境里在地坛洗涤的哲思之光。叙梦,是把潜意识的云雾织成现实的锦缎,让迷茫的个体在语言的结构中找回秩序。

圆梦——以行动为炬,点燃精神荒原。

圆梦,是在现实的土壤里植入精神基因。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初看似乎遥不可及,却驱动他数十年躬身于泥泞。当千万亩超级稻翻涌波浪时,那梦境已从个人梦想升华为“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济世情怀。莫高窟近千年的营建史更见证了精神力量的具象化,乐尊和尚的佛光梦境,经无数画工以青灯黄卷的坚守,最终在幽暗洞窟中化为璀璨的佛国世界。他们以行动为刻刀,将信仰的星火锻造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图腾,证明了当个人梦想汇人人类文明的长河,梦境也能成为照进现实的曙光。

赠梦——以心意为种,播种文明星图。

真正伟大的梦境,从不会困守于个人的池塘。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绮梦,穿越千年成为航天员漫步太空的精神原型;当代青年将黄文秀“乡村振兴奋斗梦”的星火,播撒在百坭村的田野;张桂梅校长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化为滇西峡谷照亮万千少女的人生曙光。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些在时代中淬炼的梦境不仅是个人价值的极致绽放,更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源。

当“禾下乘凉”的稻浪奠定粮食安全的基石,“飞天揽月”的浪漫化作空间站的璀璨航迹,我们终将懂得:所有个人梦想的慷慨赠予,都在为“中国梦”的参天巨树默默增添年轮。时代的巨轮下,每个个体都是执笔人:愿你我用文字开垦心灵的土地,以行动雕刻时代的印记,让每个平凡个体的光芒,汇聚成中华民族复兴的璀璨星河!

名师点评:

立意高远,结构清晰

本文开篇先对文题中的诗句进行阐释继而亮明观点;接着通过“叙梦”“圆梦”“赠梦”三个层面层层推进,将个人的心灵探索、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家国天下的情怀巧妙串联,展现了梦想从个体潜意识,到形成社会贡献,再到实现文明传承的升华轨迹。文章深刻阐释了“梦”的双重内涵:它不仅是个人潜意识的释放,更是驱动实践探索、传承文明薪火、塑造民族未来的核心精神力量。

执笔绘梦赠他人,携手同心向未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昨夜闲潭梦落花”的诗意,到“我欲因之梦吴越”的豪情,再到“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情怀,梦不仅呈现了我们的感受与期冀,更为我们打开了浩瀚的天空。而当我们将梦赠予他人时,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梦的赠予”不仅是将梦想分享给他人,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追求传递给他人。当把梦赠予他人时,我们不仅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传递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这种精神的传递,能够让他人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因此,我们应执笔绘梦赠他人,携手同心向未来。

张謇“实业救国”的梦赠予近代中国,唤醒了民族资本的觉醒;航天人“星辰大海”的梦赠予苍穹,让嫦娥探月、北斗组网变为现实。梦的赠予,打破了个人局限性,让无数个小梦想汇入时代洪流,最终形成改变现实的磅礴力量。然而,梦的赠予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因害怕梦想被嘲笑,而将之深埋心底。这种对梦想的压抑,不仅阻碍了个人的成长,也削弱了社会的精神力量。究其根源,在于社会缺乏对个人追求的尊重与鼓励。当一个人不敢将自己的梦想赠予他人时,也失去了与他人共鸣的机会。

在当今时代,梦的赠予现象十分普遍。在舞台上闪耀的明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行动,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传递给观众;在科研领域深耕的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传递给同行;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善举和行动,将对社会的责任与关爱传递给他人;乡村教师将“知识改变命运”的梦赠予山区孩童,让琅琅书声穿透大山的阻隔;敦煌守护者将“文化传承”的梦赠予年轻匠人,让千年壁画在数字技术中重焕光彩。这些赠梦的行为,不仅丰富了社会的精神文化,也激励了更多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梦的赠予呢?我们既要让自己的梦足够明亮,就像陆游若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其梦境便难以引发千年共鸣;还要学会用平等真诚的方式传递,就像敦煌研究院用VR技术让游客“入梦”千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文化梦想的传递;更要以行动为梦奠基,正如袁隆平将“禾下乘凉”梦种进试验田,用毕生的科研让梦想在田间地头结出了累累硕果。赠梦的最高境界,是让他人在接过梦想时,同时获得逐梦的勇气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我们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当我们将个人的梦想与家国的梦想相结合,将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时,我们便能够实现梦的赠予,为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以梦为舟,渡人渡己

“昨夜闲潭梦落花”的诗意,“我欲因之梦吴越”的豪情,“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情怀,不只是古人夜里的思绪,也是我们内心的梦想。而“如果能把梦赠予他人”,则告诉我们:梦想的意义,在于变成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的船只,既渡人又渡己。

梦的赠予,是他人黑暗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每个人的追梦之路都可能遇到困难,而将梦赠予他人,恰如在黑夜中为他点亮一盏灯。梵高把对生活的热爱画进《星月夜》,那旋转的星空不只是他的精神寄托,更成了许多失意者的希望——当抑郁的少年在美术馆看到那团燃烧的星云,梵高用画笔赠予世界的“追梦不熄”之执着梦,就跨越时空,给了他们继续奋斗的力量。被赠予的梦,让孤独的追寻者明白,自己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赠梦的价值,是要用自己的光热,在他人心中种下“我亦能行”的种子。

梦的赠予,让个人小梦想变成时代大力量。

当个人的梦想和别人分享,可能会产生改变时代的力量。当张謇把“实业救国”的梦赠予近代中国,工厂的机器声就唤醒了民族资本;当中国航天人把“星辰大海”的梦赠予宇宙,几代航天人就让“东方红”卫星上了天,让嫦娥探了月,把个人理想变成了国家的太空梦想;当年轻村官把“乡村振兴”的梦赠予穷乡僻壤,教老农直播卖货、帮留守儿童学习编程,这些被赠予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当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的梦种进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里,个人的梦想就成了国家的粮食保障。被赠予的梦,让时代铭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赠梦的力量,在于让个人的小梦想汇入时代的江河,最终变成改变世界的大力量。

梦的赠予,要用行动让梦想长出现实的翅膀。

真正的赠梦,不是只说空话,而是用行动搭建追梦的阶梯。敦煌研究院的老师们将“文化传承”的梦赠予青年,不是空谈保护,而是手把手教壁画修复技术,用数字化手段让千年壁画“活”起来;乡村教师把“知识改变命运”的梦赠予孩子,不是只讲大道理,而是用周末补课、筹集助学金的行动,让大山里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就像张桂梅校长用“让女孩读书”的梦想照亮了华坪女高,她每天早上喊学生起床、深夜备课,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的阶梯。赠梦的最高境界,是让接受梦想的人,在接过梦想的同时,也得到实现梦想的方法。就像故宫文物修复师收徒时,既教技术,还传递“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认真态度,让古老的梦想在新一代手中焕发新生。

从张若虚的春夜梦境到当代青年的强国之梦,人们始终在以梦为舟,渡己渡人。希望我们都做勇敢的赠梦者,既在自己的追梦路上努力前进,也不忘把手中的“船桨”递给同行的人,让更多的梦想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