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记者演讲稿

2025-01-25 14:03:55 各类稿件 打开翻译

记者演讲稿 篇1

20xx年,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6个年头。重新审视过去的一年,于我却不同寻常,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时光值得我珍惜和镌刻,有太多的记忆值得我珍藏和回味。

今年,是大冶分社四合机制改革的第一年,我真正融入记者之中,在与他们的摸爬滚打、荣辱与共之中,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和脉动,感知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

时政部是一个年轻的团队,90前后是绝对主力军。因为年轻,记者程长珠在加班赶稿中忘记了饥饿;因为年轻,记者冯升在冒雨采访中依然感觉内心温暖;因为年轻,记者周雨婷踏着月光采访归来也倍感惬意;也因为年轻,每每接到百姓诉求,大家总能饱含激情与热情

这些事,成为我生命中雕刻的时光,照亮我在希望中前行。

记者演讲稿 篇2

梦想是什么?梦想好似在冬季的土地上,种子生长出的一棵小芽,它晶莹透亮,薄薄的,嫩嫩的,这颗小芽,就在这一直长啊!长啊!经过风风雨雨最终长成一棵高大而美丽的大树……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在心中悄悄地生长,我也是。小时候的我,每天都会做着各种各样的梦:当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等等,围绕着这些梦想,我快乐地生活着,幸福的憧憬着……

可就在这一天,一个新的梦想诞生了,并坚定了我的决心。

一天放学后,我打开电视,新闻联播正在播放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央视头牌记者张泉灵,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中,镇定自若地报道着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那动人的场面、别样的勇敢与美丽,深深地打动了我。张泉灵,她,成了我心目中最高大的人物,最魅力的记者。从此,我幼小的心田里便植下了当记者的`种子,而张泉灵就是我心中的偶像、心中的英雄。

渐渐地,我长大了,知道了当记者是一项无尙光荣的职业,不但能与各国的大人物面对面的交谈,还可以周游世界呢!可是我当记者不奢求这些,只奔着一个目标: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后来,我发现当记者还要有一种爱憎分明、不屈不挠的坚定品格。因为一名正直的记者总会用手中的笔杆子去报道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这往往会引来当事人的不满或谩骂。每当我看到那些记者为了尊重事实,毫不畏惧,坚定立场的时候,这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更加敬佩和向往。当记者还要有一种吃苦耐劳、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当记者辛苦,不仅仅是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而且在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或在枪林弹雨的残酷战争中,都是这些可爱的记者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进行采访,第一时间向人们报道,以让挂念的人们了解真实,得以安心。尽管这样,却丝毫没有动摇我要作记者的信念。出处 wWW.zuOWeNBa.nEt

我知道作一名记者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所以我拼了劲的读书写作。现在,我已经是校广播站的一名优秀的小记者了,但我并不因此自满,我要更加努力,在生活中更要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对新鲜事的敏感性,当好这个小记者。

作一名记者。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执着的追求。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总会有一天梦想的幼苗会长成参天的大树:那时,站在这里的将是一位大名鼎鼎、一身正气、漂亮可爱的卢记者。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能代表新加入集团公司新闻战线的同志们在这里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新闻工作者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因为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记者节节日。向所有领导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励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是值得我们执着一生而追求的事业,是让我们永葆青春活力的事业。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重托。我们是集团公司的喉舌,时刻向 30 多万职工诉说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记录着集团公司的辉煌历程。所以,我们不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集团公司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

我们幸福,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我们笔尖流淌出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镜头下记录的一张张喜悦的照片,都在向我们倾诉着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给职工生活带来的幸福安康。

记者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05级2班的祝凯,非常高兴得能够参加本届记者团负责人的竞选,也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

我是20xx年10月加入记者团的。在记者团的半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我热爱记者团这个家园,我真诚的希望她能够发展壮大、展现活力,成为体院一颗璀璨的生命力,所以我今天站在这里竞选负责人!自从加入到记者团中来,截至到五一之前,本学年的工作完成总量如下:件15篇,及通知15篇,杂记7篇,实用体文章总量达到39篇。单校园网站全院学生记者的投稿发表率高达到28.6%。系活动摄影图片总共3200余张照片,极大宝贵的留下了各种图片资料。

要做好学生记者团的负责人并不容易,通过王清波团长为记者团所付出的艰辛,我明白要干好团长,就要比其他成员付出更多的辛劳,承担更多的责任,可谓如履薄冰。但是我不会畏惧,因为我始终相信责任成就伟大,付出定会有回报。

下面我具体谈谈担任团长以后的计划,也是我所谓的施政纲领:

首先对记者团现状的分析。现在我院从事新闻记者相关的学生很多,院记者团刚刚成立,所以我们体育系记者团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虽然不是太激烈,但加上由于工作经验的原因,我们自身的`灵活程度还不是很够,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一些掣肘。我把记者团的定位这样描述:校园新闻的原创工作坊,新闻记者成长的欢乐谷,简单来讲就是八个字:"新闻立团,情理治团"鉴于这个定位,在我的任期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投稿数量和稿件质量。记者团是一个新闻团体,能否写出好新闻,新闻时效性能否保证,新闻信息量是否够大,这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所以,记者团想要继续发展,再创辉煌,"内功"一定要练好。具体就是请老师、学理论、内交流、外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稿件就会多起来,大家的兴趣了也会高涨起来,记者团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第二、加强记者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个团队组织要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作支撑。因为记者团就是铁打的营盘,而我们是流水的兵,记者团走过的足迹,所积累的优秀传统需要这些制度去传承。还有档案制度、考核制度、组织纪律制度的建立,还有团风、团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希望在我负责期间加强制度化建设。编辑记者、摄影记者工作将严格规定,考核评估全体成员工作表现和稿件数量质量。

第三,进一步壮大记者团的影响力。记者团的本质任务就是写好稿件,辅助体育系办好宣传。另外,我们系记者团与其她记者团将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们把这个大旗扛起来,我们应该把这个传统继承下去,这样我们记者团在全院更有影响,当然前提是立足稿件!毕竟记者的天职还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向公众提供可以信赖的新闻产品。

这些举措的本质是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我说的就是这样一些,斗胆抛砖,旨在引玉,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总之,我能够胜任,愿意为学生会和记者团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5

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5

尊敬的齐鲁晚报衣站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20__年1月7日星期一,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西城希望小学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小记者站授牌的美好时刻。我校从9月份开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齐鲁晚报小记者”选拔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我校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学生踊跃报名,最终考核选拔了24名学生成为齐鲁晚报小记者。小记者们,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晚报小记者的渴望被点燃,对齐鲁晚报大记者的崇拜之情不断升温。“西城希望小学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小记者站”的授牌仪式,我们期待已久,我们准备充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西城希望小学的全体师生向齐鲁晚报的领导表示感谢;同时,我也代表学校也向我校的24名齐鲁晚报小记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小记者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正确的思想去探索,用神奇的金笔去描写,不辜负“小记者”这个光荣的称号。

借此机会,我想对我们记者站的`小记者们提两点建议:

1、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作为一名小记者,我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多看,多想,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活动后,我们要及时用手中的纸和笔记录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积极投稿。

2、多读书,读好书。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多读书,希望小记者们利用一切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来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最后,衷心祝愿小记者之花在我们希望小学这块沃土上越开越旺!

记者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

为 了 孩 子

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回味"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给予我们的营养,重提记者这一职业的责任和良心,我们不妨从昔日的奔忙中冷静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做怎样的记者,我们的镜头和笔应该指向哪里?下面,就让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记者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祝全国所有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记者,你们辛苦了》有一种群体只有上班没有下班,整日在外奔波;这个群体无私无畏,一台摄像机、一支笔就是他们的武器;这个群体敬业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他们就是我们引以为豪、工作在新闻战线最前沿的新闻工作者-----记者。

说真的,我们对记者这个职业是最熟悉不过了,每天收看各种外界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和记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记者,我们的世界就会完全被隔绝,外界的信息自己根本不可能知道,因此,从这一点出发,记者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亲切的,不可缺少的。

有人把记者称为无冕之王!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我们记者心系百姓生活,反应大众心声,弘扬人间正气,讴歌时代精神。我们的记者为了报道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论夜晚白天,不论严寒酷暑,扛起摄像机,拿起手中笔,四处奔波,不疲采访,他们用鲜活的镜头和生动的文字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也用他们如剑的眼睛揭露黑暗,直指贪官污吏的脊梁。

朋友们,也许你们很羡慕记者这个职业吧!你们只看到他们的风采、他们的光环、他们的荣耀!却看不到每一篇文字、每一张照片背后,他们的艰辛、他们的汗水、他们的鲜血!!!面对几米开外爆炸的炸弹都不曾退却的新华社记者王静文;头部受伤、脸上挂血还依

然坚持工作的中央台记者徐少宾;遭遇四次大洪水,每次都是第一个上前线采访,最后一个撤回的,还被誉为“追逐洪峰的新闻记者”陈放军;再看看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记者,就在伽巴地震中,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社的记者们,他们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艰苦的环境中,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几口干馕,困了睡帐篷,他们不畏艰险,无怨无悔。

曾几何时,我们的记者为了揭穿“传销”害人的真相,他们去做卧底;为了揭露黑作坊的丑恶,他们乔装打扮;缉毒前线,他们和武警战士一样风餐露宿、昼伏夜出 。等等等等……我们的记者为了群众的知情权,为了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共和国健康的肌体不被腐蚀,他们拿起了手中的笔和摄像机,以激情与执着为记者二字注入着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正处在民族振兴、改革发展的伟大时代。20xx北京奥运会,中国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窗;20xx上海世博会,中国向全世界敞开大门,让中国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这些荣耀,正是因为我们的记者,才让我们的中国名扬全世界。辛苦而光荣的记者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记者演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1944年6月,中国共产党邀请21位中外记者赴延安采访,亲自担任新闻发言人,接受连珠炮式的提问。美国记者爱波斯坦赞叹说,中国的新闻之门正在打开!在这之后的70年间,从这扇门走出来的一代代新闻人在激情、担当和梦想的照耀下,脚步稳健,愈行愈远。记者,在笔下坚守道义,在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始终认为:选择了记者,就是选择了一种使命。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十四年前,我负责南昌电台温馨港湾节目的采编播工作。有一天接到一位听众的求助电话。她声泪俱下告诉我,她两个儿子患上血友病,大儿子刚刚病逝,还来不及悲痛,小儿子又因为出血不止造成左腿感染,需要截肢。现在医药费又告急,她完全陷入了绝望。放下电话,我带上采访机直奔九四医院血液科。来到病床前,看到的是一张青春却苍白的脸。二十岁的小伙儿虚弱的眼神里只剩下对生命的渴望,蓬勃的生命就要在最好的年华凋谢,让人心疼!来到医生值班室,我了解到小伙危急的治疗状况:左腿感染坏死,必须尽快截肢。虽然血友病人手术风险极大,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谁也不愿放弃!

随后我和孩子母亲来到他们的家,位于永外正街一处狭小拥挤的房子。桌上的咸菜剩饭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窘迫。临走时,我将随身带的四百多元钱全部塞进了孩子母亲的手里。在当晚的节目里,我播放了采访录音,讲述了这个家庭的遭遇。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当晚就有的哥的姐开车把钱送到电台。当我们筹集到八千多元善款送到医院时,母亲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当时就要跪下。儿子及时手术了,整整五个小时,我一直陪着母亲守候。孩子活着被推出来,母亲又是哭又是笑。然而,三天后,孩子最终没能闯过术后危险期,走了。得而复失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没有儿子啦,什么都没了!望着悲痛欲绝的母亲,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无助、无能和无奈。我默默地陪着她流泪,不忍也不能打扰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

故事并没有结束。之后的日子,我有空就去看望这位母亲,带她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正能量的影响下,孩子母亲逐渐走出了阴霾,20xx年开始她主动参加志愿活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xx年她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者,20xx年又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她总是说,我已了无牵挂,也没有别的办法感恩,只有用血肉之躯去回报社会!

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在我们的报道中,生命重新有了一种姿态。尽管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力量可以汇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限延伸!

在我们这行,贫困出新闻,大难易成名。但切肤的伤痛岂能成为煽情的工具,悲惨的灾区怎能成为个人的秀场!我不愿在灾难中做个新闻狂欢者。曾经,我跑过监狱,看望死缓的罪犯,告知对他家人的帮助,让他安心改造。曾经,我跑过医院,抚慰产后抑郁的母亲,让她快乐起来。曾经,我跑过妇联,给遭受家暴的农妇寻求司法途径,为她捍卫尊严!

记者,用忠诚记录时代,服务人民。我们有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我们有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我们有责任,保持媒体公信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记者演讲稿 篇9

站在新年,回望去年,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泪流满面。

我想起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的数个感人瞬间,想起举办中的艰难曲折与欣喜快乐,想起去年冬天在全国新闻单位和高校的巡讲,恰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再次点燃学子的新闻理想,恰如春天里的一股暖流,重新激发出记者的崇高企盼——不忘初心从哪里出发,本来为何出发,现在如何再次出发。

对记者来说,讲故事是本职,讲好故事是本事。把好故事讲好需要水平,好故事是有味道的。听好记者讲好故事,从演讲比赛到全国巡讲,有些故事,我都听了十多遍了,每次都流眼泪。有些故事,听了多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流下眼泪,因为讲故事的人水平不断提高,把内心的真情尽情绽放、深情释放。做成一件事,收获一份感动,同时培育一个讲故事的人,把他讲故事的潜能发挥出来,这于我,也是一种欣喜。

有人说,好的讲述应该有“三声”,掌声、笑声、哭声,是效果也是标准。听着他们的故事,回味这些掌声、笑声、哭声,我想到了许多。我是一个服务者,参与者,但首先是一个倾听者。

掌声来自哪里?在广西师范大学,解放军报驻西藏记者站的郭丰宽讲了不到七分钟,掌声响起十三次,老郭没想到,我们没想到,大学生来之前也没想到。

四个人,四个故事,真实再现了西藏的苦、战士的爱、生活的难、人民的情。讲到一些细节,讲到起承转合,掌声从千人现场的各个角落响起,汇成一条人心激荡的河流。这掌声,让老郭都有点懵了。其实,他刚下高原不久,来到平原还有些醉氧,上台前还头疼得要命。你献出这份真情,人家就回报这份真情,你奉献这份赤诚,人家就回报这份真诚。老郭说:“讲完这场,我就要重新回到高原,回到驻守边关的战士中间,迎接新年。”掌声再次响起。

地理的高原不是所有人都能抵达,人生的高峰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但情感的高峰只要真心付出,每个人都能真实体验。

笑声来自哪里?对于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简然来说,各个时代的大学生有各个时代的`笑声。

她讲的题目是“今夜不寂寞”。大学生一听就笑了,而且是哄堂大笑。她读到的是:虽然有一种难以跨越的沟叫“代沟”,虽然有一种差别叫“阶层”,但也有一种沟通方式叫“共情”。她理解这就是今天的年轻人,她也轻松地笑了。她讲二十一年前寂寞还是寂寞的意思,而菊花也还只是一种花,她说坚持了二十一年做这个响彻湖北夜空的栏目,讲其中遇到的人,讲做过的事,讲到残疾姑娘找到爱情、农家孩子走入大学。听她讲着学生曾经拥有的故事,大学生们的表情由轻笑到庄重到会心一笑。当听完夜幕下的故事,简然爱心基金启航,大学生的笑声和掌声交融一起,经久不息。

简然说:“是的,我们必须懂得俯下身去,怀着恭敬的心情仔细倾听比你更微弱的声音,我们的故事不在于多华丽,而在于多少人能听得明白,能说进多少人的心里。”敬畏高尚就从尊重他人开始,讲述故事首先从学会倾听开始。

讲故事必须眼中有人、心中有情。尊重听众的心理首先必须关注听众的表情。年轻的记者在这方面走得更远。

做特别报道的吴喆华讲的故事题目是“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真相”。看到演讲题目播放出来时现场有笑声,他上场郑重强调“本次演讲不是来征婚的”,立刻又有笑声。他讲如何去暗访,借工牌混进工厂、把U盘含到嘴里、见到有人来追赶躺在平板车上溜出来……这些生动的细节,引来阵阵笑声。笑声背后是会心,是共鸣,是对新闻事业执着追求的共享。笑声背后雷鸣般的掌声,何尝不是对舆论监督的肯定,对坚守职业精神的赞许,对新闻使命的敬礼。

复旦大学一位教授说,应该让好记者进课堂,让好故事进课堂,几个好故事胜过半学期课。是的,讲故事里面的笑声,讲故事之前之后互动激发互相启发的会心笑声,表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可以讲得更生动活泼一些,可以更丰富多彩一些。讲故事不是端着的,听故事不是坐着的,那是人与人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传递。在浙江大学巡讲,数百人无一退场,听说不少人听着听着就推迟或放弃了晚上的周末约会。

哭声来自哪里?因为讲的都是记者亲历、亲见,故事都是记者自采、自写,好记者讲起好故事,身段是柔和的、声音是平和的,但越是这种平和,越是映衬出故事的真切真实。

哈尔滨日报陈楠讲到在采访与救人之间抉择时,认为记者应该先救人,而准备救人前考虑到可能有去无回,把父亲多年前赠送自己的笔交给别人,这支笔的故事让人泪眼蒙眬。父亲盼子快快懂事的殷殷希望、记者社会责任要求必须暂时放下可能永远失去的父子亲情,这支笔的故事让人泪流满面。

光明日报郑晋鸣讲述小岛夫妻故事,讲到王继才升旗、王仕花敬礼,姿势并不标准,却美得让人掉泪,让听者也情不自禁掉泪。没人要求、也没人看她们升旗却坚持守岛二十八年,一万又二百二十天,用坏了一百七十多面国旗,听坏了十九台收音机。“为什么坚持不悔?因为岛就是家就是国,守岛就是守国家,如果当年日本鬼子侵略连云港时,我们有人在,敌人就上不来。”听着这话,多少人感慨良多、沉思不已。讲到大女儿结婚化了五次妆,父母迟迟没有来,因为遇上台风天,讲到“我走得慢点,或许爸妈就能赶上了”,听着姑娘的心声让人泪流满面。亲情永远是拨动人最柔软心弦的拨片,真情永远是打湿人最温暖脸庞的泉眼。郑晋鸣讲别人也是讲自己,讲写了半辈子好人,还是有没写完的故事,每次讲到最后“我在岗位工作的时间还剩五年,做事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做人的时间越来越长”,场场都是掌声经久不息。

掌声源自感动着你的感动,激发一种喷薄而出的冲动和激动。笑声源自快乐着你的快乐,涌起一种自然而然的触动和会心。哭声源自情不自禁的伤感,流淌着一种无法隐瞒的情意和情怀。倾听台上故事,倾听台下“三声”,鼓舞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此次巡讲,走进新闻单位和高校,再次感动新闻记者,感动新闻学子。新闻记者正在路上,需要激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需要选择崇高,也需要脚踏实地。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犹豫,需要坚定信心,也需要不忘初心。对这些关切与思考,好记者的好故事应该说给了部分答案。新闻学子激情梦想,展望来时的路,热情满怀。新闻记者行进中国,抒写精彩故事,走得越深,写得越实,文风更加清新,故事激荡人心。

我们倾听这些故事,听着那人那事,听着掌声笑声哭声,三生有幸也。身处这个伟大时代,倍感幸运。有触摸温度的手,有体会真情的心,对人民有深情,对生活有热爱,就会有发现美的眼睛、倾听故事的心情、传递故事的冲动,这种处处留心,这种时空移位,这种角色换位,我想,不但应该是记者的职业历练,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体味别人、体会历史、体察时代的情感磨炼。

记者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能代表新加入集团公司新闻战线的同志们在这里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新闻工作者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因为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记者节节日。向所有领导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励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是值得我们执着一生而追求的事业,是让我们永葆青春活力的事业。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重托。我们是集团公司的喉舌,时刻向 30 多万职工诉说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记录着集团公司的辉煌历程。所以,我们不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集团公司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

我们幸福,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我们笔尖流淌出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镜头下记录的一张张喜悦的照片,都在向我们倾诉着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给职工生活带来的幸康。

我们辛苦,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生活特色,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经常性工作。当霓虹闪烁的时候,我们在烛光下记录着集团公司发展的步伐;当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伴着孤独走向新闻发生的地方;但无论怎样艰难,不管如何危险,只要有新闻的地方,我们就不会退缩。

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多少人为希望而奔波,为正义而主张,为秩序而思考,为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