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2024-03-12 18:06:11 范文大全 打开翻译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1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新课标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其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占60%-70%。下面就这一部分内容以七年级上下册为例,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题来看,我们可以提取三个动词即三个“弘扬”。

首先,它“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单元人文主题是学习,每篇课文里都会出现一位老师来引导学生,有善良刻板的寿镜吾老先生,有带来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有影响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孔子,教材通过他们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学习困难、治学、修身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在个人行为方面有所改变,在精神上有所提升。

我想这就是新教材想要带给学生的影响,以此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新课标以德育人的目的。其次,他注重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在七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是《驿路梨花》,它以梨花为线索,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梨花的唯美故事,我们通过探究梨花的含义,知道了自然梨花、梨花姑娘、雷锋精神、边疆民风之间的联系,正所谓“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我想这正是上述中华人文精神的有力呈现。

最后,它注重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之一就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难以透过现象看到生活的本质,所以对传统孝亲观念可能认识不足,对传统孝亲文化会缺乏辩证认识,所以,在这里让学生开展资料搜集、阅读、讨论、辩论等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孝亲敬老的内涵、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二、在革命文化主题方面,它“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主要载体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的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有关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活动等方面的作品,阐发革命精神的作品,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等”。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设置正是这一主题的呈现,从它选择的阅读文本来看,有歌颂凝聚着民族精神的黄河的作品,有体现红军战士精神的精彩描绘,有对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铿锵回答,更有对祖国物产丰饶的东北大地的深深眷恋,还有对古代巾帼英雄的热情讴歌,我想,这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完美体现,是唱响新时代赞歌的最强音。

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方面,它“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主要载体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体现中国式现代文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作品,反映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

在七下的课本当中,我们看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我们通过了解邓稼先的主要事迹,在特定场景中感受到了他的坚毅奉献,从作者评价中认识到了他的忠厚平实,于历史纵深中理解了他的赤胆爱国,全心报国;我们还看到了不怕牺牲、认真严谨的杨利伟,他搭乘“神舟五号”升空,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得中国成为继承苏联、美国之后的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字里行间都在告诉我们,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

新教材课程内容的主题设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语文学业质量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新增加的内容,它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它为学业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首先,从语言运用方面来说,考试中在识记字音、字形、字义方面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在书写汉字方面,用正楷默写古诗文的形式评价学生。

其次,从文化自信方面来说,考试中以阅读和写作的形式评价,通过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体文本,进行感受、分析、表达、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能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即片段作文和大作文写作,从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接着,从审美创造方面来说,学生能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它在考试中也主要是以阅读与写作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最后,从思维能力方面来说,学生能够通

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形成一种认知表现,它更多的体现在过程性评价当中,是衡量学生是否养成有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思考等习惯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学业质量的增加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又一重大创新与突破,它的出现为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2

本次义务教育学段课标修订衔接了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课程内容组织形态。在研读了学习任务群这一组织形态后,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按图索骥”这个成语。何为图?图便是学生脑海里对知识的框架式的理解。何为骥?骥便是学习目标,通过知识框架,将知识装入头脑,丰满学习内容,我称这个过程为“按图索骥”。老师的教导是有限的,学生的创造是无限的;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应学的知识是无限的;课文中感知的美是有限的,生活的美是无限的。学习任务群一改“告知”型教育,将告知化为“吸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知识的告知变为方法的传授,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学习任务群的本质。

一。基础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学段需重视基础的积累,在基础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一个任务: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在此我们需要注意,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更注重文字的积累,学习文字的用法,本次修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积累的过程中重视梳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词方法进行简单的学习,利于学生对文字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是对祖国文字自豪感的培养。最近在学习内蒙古其他盟市中考题时发现有文字变迁的题型,私以为这是一种很先进的题法,在文字变迁中发现文字的内涵,利于学生学习祖国文字。在这里我想为各位老师推荐一本文字学入门书籍,陈炜湛先生的《汉字的故事——古代文字趣谈》,本书以单个字为单位,分别介绍各字的起源及流变,语言浅显而严谨,文字诙谐,是一本文字学入门的好书。老师亦可推荐学生共同阅读,每篇篇幅简短,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与同学分享,寓教于乐。

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中强调“与人有关的”,强调认识身边的事物;第二学段强调“独立识字”,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学段“感情色彩”,强调字词在文章中的情感色彩;第四学段相比较前三学段提出文化内涵的认识与了解。何为文字的文化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与核心素养中审美创造进行联系,前三学段学会认识文字,积累文字,第四学段需要发现文字中蕴含的“美”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运用文字,以笔写心,表达出流畅富有美感的文章。

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在本任务群中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字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层次。我斗胆提出三个关键词“实用”、“创意表达”、“思辨”。

语文学科归根到底是实用的,义务教育更应该重视实用,我们需要关注到,我们培养的不是文学家,而是一个合格的可以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民,故我们需要强调实用。故在教学建议上,建议教师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表交流和感受,2020年包头中考小作文《都是手机惹的祸》和2022年小作文《文明主题月活动》,都是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发表感想。在创意表达上,课标建议我们创设情境,整合听说读写,重视过程性表现。创设情境是我们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何时用到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思考热情。记得上学时候,英语老师总说英语不要学习“哑巴英语”。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语文教成“哑巴语文”,重视读写,而不重视听说,故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大声完整自信表达,同时利用好影音系统,多种感官刺激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以实际行动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语文美。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思辨,思辨对学生的两种素质提出了要求,一是思维方式,二是合作。若想思辨,首先学生应该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对一个问题能有客观的多维度的思考,同时还要合作,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同学互动,同时也是课下的资料收集,与现代科技的合作。

为此,老师可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情境,例如辩论赛,引导学生头脑风暴,不同思想相互碰撞,创造利于思辨的教学环境。

三。整本书阅读。

在当下的阅读环境中,整本书阅读的提出恰如其分。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高速化、海量化的特点,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信息的碎片化。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甚至很难完整阅读完课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敢于、舍得花时间带领学生阅读一整本书。

四。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此之前我只在大学比较文学中对此有所涉猎,故对本部分也是摸索之中,但我斗胆提出我的看法。跨学科学习有两个维度,首先是生活维度,发现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用语言表达或者解决问题。其次是学科的跨越,语文是母语课程,更是基础学科,故语文从不是孤立的,故需要引导学生从语文中来,到语文中去的精神,用语文思维理解问题,用合理语言表达问题。

按图索骥,学习任务群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思路,语文不只是语文课堂,更不只是语文课本,她是一种思维,一种图式,语文学习即是生活的全部。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3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时值六月,临近中考,作为一名初三的语文老师,每天研究最多的就是考题与学生的考试数据,在数据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在剩余不多的时间中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做一点弥补。于是,最近的语文课也就变回了“做题——批改——讲解”的模式。看着学生满脸疲惫地做题记背,再翻看新课标“课程理念”部分,尤其看到“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被写到了课程标准中,心中确实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再次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不禁再次思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究竟应该教学生什么?

我想,在当前体制下,完全避开“应试”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的指向绝不应当是应试。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最终目标难道是只是完成那一张120分的考卷?如果学生最终没有考上高中,是否证明他多年来的语文学习是无意义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语文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母语,语文课作为我们中国人的第一要课,我们需要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如何去积累,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表达。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船长”,指导学生学习方向,如何阅读,如何提升信息获取与概括能力,如何形成一个终身的、可维持的甚至可提升的语言与思维的力度,如何思考人性,如何体察人性,如何在艺术中升华,如何在枯燥的学习中获得灵魂滋润的果实……

其实,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就会发现,语文课应当教什么在《课程标准》中早已做了完整而系统的回答。我始终坚信语文素养的形成不靠刷题,靠刷题得高分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然而最近又回到了“做题——批改——讲解”的模式中,除了有应试压力,更因为自身的“信念感”不够强。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感”,让学生和自己都从刷题的圈子中跳出来,就要深入细致地思考如何在我们的每一节课中落实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价反思的过程,都应从课标的高度出发,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惟愿不久的将来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底气十足地说“我学生的语文能力,足以‘应付’语文中考”!

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2022版语文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加入了“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与阐释,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变化之一。这里我想从“思维能力”部分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语文学科向来被认为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生如何“品味体会感悟”,思维能力的提升被摆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似乎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理科老师的责任。此次新课标的修订,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核心素养,足见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这样的状态:大多数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都是如同挤牙膏一样挤一点是一点,拿着老师平时要求积累的华丽语词,几乎是见缝插针地能填充进去就填充进去,也不管逻辑是不是通畅,也不管是不是符合自己所写的中心思想,基本状态就是写几句话就要抬头看一眼自己距离那条600字的线还有多少的距离。大部分的同学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论证的是什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见一斑。

说来惭愧,我自己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也并没有具备逻辑论辩的基础,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切中要害的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是在就题讲题,做了学生作文素材的“搬运工”。归根结底,我们没有给学生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锻炼,二是因为自身逻辑知识方面的匮乏。

中学时代的学生能够最大最快地接受新鲜事物,能够包容不一样的新思想,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速度更是让人惊讶不已,如果我们的老师还是固步自封不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进步的话,那就很容易让自己的课堂满足不了学生的期待,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还要在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培养他们如何鉴别好坏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恰切的指导,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语文教师必须要懂逻辑,会思考,敢质疑,做终身学习的人。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4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学习2022版课标课程内容部分,首先应了解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2022版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是清晰明了的。三个层面的六个任务群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每个任务群还有相应的教学提示,较前一版课标更具操作性。

以发展型任务群中的实用型阅读与交流为例。第四学段的内容要求是:

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通过多种媒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比较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尝试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

针对内容给出教学提示。第四学段可以围绕“拥抱大千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科学家的故事”“数字时代的生活”“家乡文化探究”等主题,开展阅读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

学习活动可以采用朗读、复述、游戏、表演、讲故事、情景对话、现场报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体;应加强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指导,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导学生提高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逐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

评价应关注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在评价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规范。

课程内容部分清楚的告诉老师教什么,怎么教。让教师在教学中有目标,有方法,心中有数。

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这是2022版课标给学业质量下的定义和提出的标准。

学业质量其实是对核心素养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式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本内容”悟“文本内涵”,因“教学要求”学“文本内容”。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的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的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光芒。

故而学业质量其实是核心素养的外显,核心素养是学业质量的内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业质量的要求内化为核心素养,以往的一些好的东西我们要保留,但那些不好的东西是必须摒弃的。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5

前言学习心得

读到新课标前言,我发现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是不可以从语法角度解读的,要必须结合生活来理解。“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这一点,”有了根本性变化,那便是对人和生命的关注。

回顾我这十多年来的从教生活,我发现,竟是这本该成为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的内涵,事实上却是完全被我漠视掉了,而我自己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现在的我,已不再骄傲自大,我有着如同当年一样的愿望,渴望学生作为主体真正受到教育和老师的重视。自己也向着这个方向去实践探究。

“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部分,被提得最多的便是“立德树人”这四个字了,这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听来务实多了,方向也明确多了。这也是对前面所提到的“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的进一步明晰,更是对这个时代教育所产生的偏误的一种方向矫正。

这些年,教育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就是与“人”的意识的缺乏有关。教师这些年,更是陷教师于“非人”的引导者的位置。“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高调出台,应该称得上是这个时代对于教育发展的最及时而正确的高位引领了,但愿它可以给教育带来春风。

在这场语文的大变革中,语文教育也不能画地为牢,在其他学科的经验上发展,除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深刨细耕,还要多向性发展。要在学生主体性发挥上多探究实践,要敢于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明确教师的引导者地位,在课上做到少说多听,适时引导,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语文朝着人文化方向大跨步发展。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文化自信”这一点,是与教育本身息息相关。这些年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偏误不仅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本身的质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信任缺失,留学热持续升温。显然,仅仅反对这样的热潮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确实需要理性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文化了。

由此,被遗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新被发掘出来,幼儿园里便已是《弟子规》《三字经》的朗朗书声了,《论语》《大学》《中庸》也回到了高考考查范围之中,我们为这样的变化发展而振奋,毕竟,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对于确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几年前,我便已经尝试在课前与学生共读这些文化经典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时代的巨变已经不允许我们找来一种主义便可以万事大吉了,传统文化是应该提倡,然而不应该将它过分神化。这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甚至出现了一大批书院式学校,并受到了人们的热捧,似乎这便是救世之药方。然而我以为,这是另一种退缩,是要回到“小国寡民”的田园理想中而无视外界的巨变。

为此,新课标关于修订基本原则的第二点中提出的一点我以为特别值得关注,那便是: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显然,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便是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书院式学习方式在人才思想道德培养方面有特别可取的一面,但这种慢节奏与对礼仪的过分重视已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要汲取其中的精神核心而非外在的形式。如果我们的孩子仅仅在礼仪道德方面做得很好而缺乏信息化时代所要求的迅捷反应与创造力的话,必定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我们的教育者更需要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让自己更加快速地适应信息化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老师往往处变而不变,比起其他学科老师来,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头脑的清醒与敏捷。

关于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我首先读到的重要信息是关于课程方案中的“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发展的提法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但我们往往不能接受学生的个性,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实践都是在让学生成为全才,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事实上也是力图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一个模子的社会需求,而往往忽视了“个性”二字。然而,对于每个个体的发展,“个性”的意义或许更重于“全面”,因为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成为全才,但他一定有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特殊秉赋,我们的任务本本是帮助学生发掘出他的秉赋,扬长避短,然而事实上我们总在引导学生补短而忽视长,这样,学生或许全面发展了,但却难以在一个领域中做到极致,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顶尖的人才便很难真正产生出来了。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首先需要发现学生中在自己这个领域有着专长的学生,其次才是让所有学生齐步同行,而事实上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做相反的事情。由此可见语文教育领域的整体现状。比起其他迅速适应社会变化的学科来,语文教育的发展确实太过滞后了。对选修课程的重视也体现了这一点。

关于学科课程标准有四点: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两年多来,人们对新课标最关注的大概就是“学科核心素养”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已经正式出台,但其提法是否符合学科的科学内涵,还是有待检验之事。教学内容亦同样,然而,毕竟变化已经正式出台,即便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方向明确了,行进的过程便不再迷茫,我们的脚步会不断调整,但不会停滞。

新课标的出台,真的意味着教育的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6

不知不觉,我已耕耘教坛八年,历经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更新,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认真阅读学习,有一些粗浅的感悟。

课程实施部分中建议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创设情境主旨是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这样便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情境,是学生形成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创设情境所依托的语文学习指向学生研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社会生活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经验指向学生个体独立开展的语文活动。

符合学生的,真实的,流畅的教学情境,必定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我认为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创设情境:

1、情境式导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文景兼美的散文时,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壶口瀑布直播片段,让学生实时直观感受到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这样的学习铺垫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

2,情境式设问。学习《台阶》一文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拍一组父亲形象的照片,你会抓住父亲的哪些镜头呢?这样的情境式设问,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寻找文中对父亲的细节描写,更好地理解父亲是一位不甘低人一等的父亲形象。

3、情境式作业。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如果你穿越千年来到三足鼎立的三国时期,你是刘备之子刘禅,看到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会对他说些什么,写200字左右的小练笔。这样的情境作业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新课标,用心体会,融入情感,必能获得收获。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7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2022版语文新课标所阐述的课程理念,本着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学科基础,让老师们在语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中,设定目标明确的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

最好能经常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从而起到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出三观正确的孩子。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评价目标要一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务必渗透听说读写这四个语文学科教学原则。

下面就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课,说说我对课程理念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这就提示我,今后教学这一课,我要先领学生到操场边去亲近那一排高耸参天的大白杨树,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其形,亲手去触摸白杨树的外表,体会这种树的表面质感,仔细聆听风吹过时,杨树叶发出的声音。

在学生渐入佳境时,再去适时启发他们去想:白杨树让我们联想到了哪种人?就这样我由设置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先去写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为七年级已经学过几篇托物言志手法的散文)的500字作文,写写自己眼中的白杨树让自己想到的!

完成这篇习作之后,再让学生去读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读完后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茅盾先生笔下的白杨树的外形和他对白杨树的理解,和我们自己观察感受到的有什么不同!

我希望并且会要求自己,每一课,都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在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前提下,渗透听说读写,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孩子们对祖国文字和语言的热爱,让文化自信根植在孩子们心里!

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读这部分,首先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我很赞成这种说法。

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建立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的,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就意味着文化自信的提升。说白了其实就是孩子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先认字识字,然后学会阅读,接着把阅读积累的词汇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这其实就是语文实践活动,日常生活其实也就是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境。语言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形成了思维能力,自然就会产生审美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诞生的过程,离不开身边环境的影响,而语文课就是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目标的达成与平时对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引导分不开。

比如在与学生一起学习《木兰诗》的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教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古文常用字,这是在完成积累目标;在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木兰诗》故事背景的同时,学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这完成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复述《木兰诗》故事情节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口述的能力;引导学生续写《木兰诗》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这不就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吗?而检测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不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训练吗?与学生一起观赏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演唱的《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视频过程,不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吗?与学生一起设计排演其课本剧,不就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吗?

我觉得,只要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肯围绕总目标积极动脑想办法,一定会想到很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读完各学段的能力目标后,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只要各学段的老师们能够在遵循总目标的基础上,在把握和尊重各学段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的前提下,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能力一定会在循序渐进中提升的。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8

在万众瞩目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21日正式出台。从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改的道路已走过了“两个十年”。新课标巩固发展了课程改革的先进成果,坚持与时俱进,为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绘制育人蓝图。

手捧两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2022年版),直观感受就是书本变厚了,分量更沉了。由原来的80页增至现在的101页,我想这里不仅有内容的增量,更有思想的含量。对比目录确有不小的变化:旧课标除“附录”外,共包含三部分内容“前言”(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新课标除“附录”外,共六部分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划分更细致,指导更具体。

而且新课标的“前言”是独立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外的,是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核心内容。放在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的扉页,既从宏观上为所有学科课程“把脉”,又从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阐释了课标的“新”,为老师们用好新课标“立意”。

那立了什么意呢?我解读到的关键词是“课程育人”,而且是“课程协同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程”这一术语出自拉丁语“跑道”,含有人生之履历的味道。“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定为“教师所组织、学生所体验的学习经验”,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开篇直接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足见教材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学科教育观的体现,更是国家意志地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尺寸教材,悠悠国事。因此,不论是编写教材的组织还是用教材教的老师,都必须牢牢把住教材的“育人导向”。而且,在这样一个不同社会思潮与不同教育思想激荡、碰撞、融合的时代,课程教材要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

在“育人”上,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目的,崔永漷教授形容这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负责把它转化为“看得到的风景”: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立人?劳动可以改造人。);构建课程体系(中国特色、世界水准);聚焦核心素养(具体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目标再把这些风景落实为“走得到的景点”。

前言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语是“学生”,新课标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应站在学生立场研读课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变革育人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化(反对模式化、批量化)、多样化(不用一种方式定义成功)。

在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中,我读出了新课标的“七个性质”:

1。思想性。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已不止于语文学科。人没有经过“文化”的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融入社会的文明人;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化育的结果不一样。因此,课标修订时坚持了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导向。

2。科学性和系统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

3。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好用、管用。

4。综合性和实践性。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

“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课程性质中,有一句话最为关键,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语文的专业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与旧课标相比,这句话中多了“国家通用”四个字的限定,就是指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这句话甚至可以奉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圭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听到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语文课失去语文味的批评,就是因为语文老师只重视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品“说了什么”,而忽略了应该弄懂“怎么说”。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应该围绕语言文字的学用,正所谓“语文应该姓‘语’”。

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即实用性运用和艺术性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呢?20世纪50年代,语文课程被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课,汉语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两者规律不同。现在综合为一门“语文”课,要在“实用”和“审美”的目标中寻求协调与平衡。另外,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正是其综合性的体现。

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和实践(包括模仿),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因此,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开发学习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做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二者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

语文核心素养被写进了语文课程性质,“同时”一词又道出了四者的关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四个核心素养不能割裂,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综合体现,也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其他学科的定义、概念的叙述和诠释,判断、结论的演绎和推理,都要依托语文来完成。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帮学生打好“三个基础”是语文老师的重要使命。

惟愿语文教师勤勉认真、行而不辍,践行课标,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9

前言学习心得

很幸运从踏入语文教师的工作岗位起,接触到第一版统编教材,虽每年会有几篇文章的小变动,起初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还是将头埋在单篇课文的知识中,既忽略了除课文之外的口语交际表达、综合性学习等模块,也没有整单元学习、整本书学习的概念。随着学习课标的深入,逐渐感受到统编教材的优越。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要求下应运而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在之前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基础上,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人的育人新目标。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语文的学科优势,让语文教师本能更好的通过每篇文章发挥育人的作用,但在真正的教学中,为了“应付中考”,教学设计的重点、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仍旧是在落实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对于德育的培养一带而过甚至忽略。甚至有专家学者也曾传达过类似的思想,由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只要最后能给孩子、家长、学校一个满意的分数就是成功的。但面对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古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部部经典的著作,我们真的只简单教一下字音、文常、词语、品析一下某个词语的妙用、简单感受一下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可以了吗?这样真的能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立德树人”的任务吗?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吗?能够让学生拥有新课标中提到的“文化自信”吗?

前言部分不仅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更是指明了方式方向。第一、坚持目标导向;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第三、坚持创新导向。其中不难发现,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想象力”,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从而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语文的课时占比达到了20%-22%,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沉浸在语文的美妙中,可以不再严格按照教参中规定或者建议的课时数完成一篇文章的教学,尤其对我所任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十分薄弱,甚至过班学生拼音的掌握都不过关)来说,可以拥有多一点的时间去品味与思考。我也可以不必为了赶进度而抢夺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有了时间充分发挥部编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语文学习园地”、“口语交际”、“写作”等模块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另外新课标更加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较之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增加了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等特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标的第一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第二核心概念,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第三核心概念。“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虽然核心素养这个词,对于很多语文老师并不陌生,但这次明确在新课标中提出——即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力。“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语文课程占比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也给我们实际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指导性意见。新课标中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形成了学习任务群,注重了与普通高中的衔接。提出了加大阅读量的要求,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将积累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并培养学生将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是语文老师必做的功课。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学习,需要在每一节语文课进行落实,课标中还强调了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去学习,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学习真的语文,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的出现给语文老师提供了新思路同样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语文的天空更加宽广与蔚蓝。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10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核和精髓都体现在了“课程理念”之中,新的“课程理念”明显比之前的更具体、更丰富、更创新、更先进了,它的“新”体现在五个角度: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目标来看,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较之前的“课程理念”,它目标更清晰,从“语文素养”到语文核心素养”,从“全面提高”到“立足全体”、“全面发展”,进一步凸显了“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如果说之前是告诉我们“去哪儿”,现在是将“怎么去”也涵盖其中。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达成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目标。

二、从结构来看,它强调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在新课标中首次单独设定了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呈现,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即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它强调”整合”,也就是说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时,注重整体规化,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阶段性与发展性。

三、从内容来看,它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首先它强调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注重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政治育人功能;其次,它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无疑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更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从实施来看,它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等,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学习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拥有好奇心的习惯、喜欢想象的习惯、有求知欲的习惯、注重积累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习惯等,从而应用到具体的阅读、写作实践中,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当中,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五、从评价来看,它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一环节至关更要,如果说前面四条是在引导我们“去哪儿”、怎么去”,这一条就是在评估我们“去了没”,但评价不是简单的来区分对错,新课标强调“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课程理念”吸收了过去课改的经验,并非是颠覆性的彻底革命,而是改进、创新。我们要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不断探索与进步。

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在目标的定位上,2022版的课标是围绕新增的语文核心素养确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提取四组动词,即认同与热爱,继承与发扬,关注与参与,了解与借鉴,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学习任务中,使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从而形成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如七下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就是以此为目标,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感染下,培养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语言运用来看,它是四个方面之中的核心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关注三组名词,即语感和经验,意识和能力,内涵和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语感,在语感丰富的过程中,慢慢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当然,学生有自觉的意识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这用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感情。

从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勇于探索创新的勇气,从而使学生有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积极思考的习惯。另外,它与语言发展是共生共长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是语言思维的表现,二者密不可分。

从审美创造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审美经验是在他不断的审美活动当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语言文字的美,语言文字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的美、自然的美,思想的美,都是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的良好载体。他不仅要能够感受美、发现美,还要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都要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去进行发展和提升。

如课标中所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11

《2022版新课标》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它指出: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下面就四条教学建议,浅谈一下我的认识。

首先,新课标强调要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从培养核心素养出发,把握四个方面整体交融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时,既有所侧重,又融为一体。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避免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简单罗列。

以八下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为新闻活动探究单元,我们可以设定三个任务,基础任务为新闻阅读,进阶任务为新闻采访,表达任务为新闻写作,这三个任务是层层递进的,缺一不可,三个任务各有所侧重,又融为一体,让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学习,每一步都是为了下一步做铺垫,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从阅读到采访到写作,在活动探究中升华自己。

其次,新课标强调要体现语文学科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避免割裂、单一的进行每课学习内容的单独规划,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还违背了新课标的宗旨。

如八下第三单元,我们可以抓住四个字,设定单元学习任务,那就是“情景交融”,我们可以将这四个字设定为本单元的主任务,设定完之后,它其实可以从阅读教学贯穿到写作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先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在“情景交融”这个主任务的引导下去设计子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鉴赏、梳理本单元每篇文本里不同的人,不同的景,不同的情,接下来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为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做铺垫。

接下来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围绕这四个字,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融情于景。这个例子充分就证明了学习内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层层递进的,我们一定要整体规划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

再次,新课标强调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创设学习情境要求教师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例如,九上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我们可以以“喜迎二十大”、“建团100周年”为时代契机,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学生比赛活动当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当中,感受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新课标强调要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师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其实,语文本来就是一个图文并茂,声情结合的学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与表达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写作训练当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写作APP,如“纸条”,它为中高考作文提供了专题性的分类素材,既及时又高效,可以让学生自主快速的积累素材,再配合每天写阅读感受,这样在日积月累当中,既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2024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章节解读 篇12

传统的学业评价,在选拔功能上具有公平的一面,在促使学生夯实基础上有积极作用,然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表现为:

仅凭一张试卷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它不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可发展的、活生生的人来评价,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潜力的存在。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是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于是,教学的恶性循环也随之产生,即考什么,教什么。为防止某方面遗漏,题海战术,加班加点,训练来训练去,加重学生负担,孩子苦不堪言。学生完完全全是一台应试的“机器”,很少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语文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掌握评价大权的就是教师,作为学生,总是被动地被评价,无法主动参与评价过程,站在被人评价的位置,学生的学习热情,个性被压抑,主动学习与探究就更无从谈起。

2022版课标课程评价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遽增长,评价的功能就发生根本性转变,更要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这相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能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过程性评价”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

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或师生共同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