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1
2022年7月20日、21日,在学校进行了为期2天的物理新课标培训,由四位专家为我们讲解新版的课程标准,受益良多。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相衔接,与化学、生物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核心素养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做题,更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会做题,能考高分就行,有时会忽略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实验教学。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9个测量类必做实验、12个探究探究类必做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会给学生留下真实感。尤其是演示实验选用的器材,越贴近生活,教学效果越显著。比如用吹风机和乒乓球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盐水和鸡蛋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用水气球演示近视眼、远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等。
二、加强直观教学。对于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在网络搜索合适的图片、视频来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直观感。比如利用天宫课堂的视频进行教学,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太空中实验的现象,又加强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加强激趣设疑。物理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求知好奇的心理,开展有趣的实验,尤其是用玩具做的实验,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时,我利用易拉罐和橡皮筋制作“听话的滚筒”,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设问,让学生思考,学完本节课后,再进行回扣,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讲解“听话的滚筒”的原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实验为基础,深入贯彻核心素养,适应时代要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而努力。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2
2022版新课标与原课标相比,多了“学业质量”一块内容。依据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业水平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的学业质量标准。它是学业水平测试的依据,它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向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能够更好在指导后期的教学工作。对于具体的学业质量描述,有一些词句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认识、解释、运用、分析、解决、发表见解、撰写科学探究报告等等。都是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其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科学探究这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学习方式的要求:针对现象→物理问题→猜想与假设→控制变量法→方案(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获取数据、排除故障)→形成结论解释→科学探究报告。比以往的要求有明显地提高。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3
通过最近研读并参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的课标解读研讨会,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新时代、新形势对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这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出坚持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同时也让我更加地意识到在新时代、新形势中,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如何更好地培养祖国的未来,这是我需要终身研究的课题。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和反思,对比旧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新修订的课标在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中有哪些不同,以下是我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研修心得。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容及研究范式,在人才培养中一直承担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这一学科特质在历次课标修订中均作为主要支撑承载其育人功能。对比旧版课标,2022年版课标主要从物理学的概念和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两个方面重新阐述了课程性质。
(一)物理学的概念
新版课标明确阐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所以平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让学生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孩子们都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同时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发现,并能付诸行动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处理数据,学会发现规律。让孩子们深刻地意识到物理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让我们形成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在引导孩子们学习物理的时候应多举更贴近现代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社会。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二、课程理念
与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相比,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课程理念,其中的课程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具体内容描述更精炼、准确。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这一理念明确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对象和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实现“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的教育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物理教材的编写、教学活动的实施、物理课程的评价等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综合育人的目标,突出学科在人才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多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贯穿始终的理念。2022年版课标除了凸显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与生活、与与社会的联系之外,还新增“跨学科实践”的内容结构,侧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跨学科练习,在内容上关注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学科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科知识与现实价值的双重统一,是让学生了解基础科学作为科技创新基石的必要条件,也是领悟“知行合一”内涵与现实意义的保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这一理念指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结构设计,凸显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鲜明特点。从课程结构角度明确提出以主题为线索,促进课程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的系统性。主题设计关注学生发展水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间渗透,凸显物理学科育人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2022年版课标将“注重科学探究”放在了“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前,。明确了科学探究不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需要借助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认识物理教学。
(五)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评价功能要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育人。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探究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学习动机、过程和最终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技术从过分注重量化转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方式更多地采用观察、调研、成长档案、项目活动报告等多样方式。评价指标多维化,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4
自《(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多次研读课标,利用网络资源认真学习了多位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利用假期再次认真研读课标,对比新旧课标的变化之处,学习新课程标准下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建议与策略,重新体会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反思实际教学,受益颇深。
一、研读新课程理念,明确继承与变化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关注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炼了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强化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力的基础上,承认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别,保护好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各种条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培养出丰富出彩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继承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中列举了大量的样例对三级主题进行了举例说明。如“了解橡胶的弹性、了解金属与木材的导热性能的差异、讨论人在滑滑梯、荡秋千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定性说明电热水壶、电风扇等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等样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的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同时列举了大量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如:“古代铸造技术,古代水磨等机械、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及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等”,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另一方面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同时注重时代性,“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中国天眼、北斗卫星、奋斗者号等“的列举,加强了物理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3、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继承了主题式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围绕物理学科核心内容,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凝练了五大主题,主体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每个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都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新增的“实验探究”主题,增强了物理实验的整体设计,要求更加具体科学,体现了实验育人功能。新增的“跨学科实践”主题,关注各学科间的渗透与关联,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同时将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等主题融入课程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通过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形成物理观念,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指出教学中要突出问题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思维。要求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索的平台,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作用。
5、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坚持素养导向,强化过程性评价,改进终结性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构建目标明确、主题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同时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二、以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践,发挥
课程育人功能
1、关注学情,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物理教学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感受最深的是课标目标指向课程的育人功能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核心素养。因此,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的生长点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课程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学习需求,预计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之处制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预计学习成果设计全面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再以设置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宽松、积极的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学习,只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地研究基于课标要求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凝练课堂,上好每一堂课。
2、落实课程结构化理念,探索大单元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的组织方式。因此,教学中在深度分析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核心内容,分析基本学情的基础上组建单元、确定主题,明确目标、设计任务与活动,完善作业设计与评价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单元设计,可以防止教学碎片化、孤立化,让学生的学习内容结构化、系统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认知结构。通过大单元设计,可以使教学聚焦于核心内容,通过进阶式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强化学科实践,实现“做中学”“用中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探索基于核心概念的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和教学策略,落实课程理念。
3、强化“实践意识”,落实学科育人
2022年版物理课程标准在一级主题中新增了“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主题”内容。其中新增的一级主题“实验探究”包含了21个学生必做实验,分别分为9个测量类和12个探究类实验。课标指出:必须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完成实验,以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跨学科实践”主题包含了三个二级主题,九个三级主题,课标指出:跨学科实践要密切结合物理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团队意识和协调性能力。因此,教学中,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
(1)改变观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展实验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是只有学生亲身经历并参与到学习中进行了深度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是学到的知识,而实验教学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体验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动手做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能力发展、身心感悟的过程,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积极性。
(2)问题导向,引发思考,深入探究,开展有效实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在每个物理实验教学中都有着侧重点,为了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教师首先需要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再通过设计问题链,突出实验探究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实验探究,避免盲目无序的探究;最后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学会归纳实验现象,搜集证据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挖掘素材,任务驱动,科学引导,实施跨学科实践。教学中要善于从多学科的角度观察生活,分析实际问题,从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挖掘出有意义的素材,将其设计成跨学科实践问题,制定方案,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时要注重活动的总结与评价,不断优化方案,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这是今后在新课标下教学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需要不断尝试、总结、反思、改进。
总之,要践行新课标,我们就必须深化课程改革理念,坚持素养导向,明确课标要求,加强学科类知识的整合,推进跨学科实践,因材施教,让教学成为适合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教学。以上只是学习课标后一点所思所想。今后我会更深入的学习课程标准,以课标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实践,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目标。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5
近年来,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化改革和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发展方向。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使物理教学又一次发生“大变天”。它更多的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综合培养,强调物理专业课的育人价值,也更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教学中应该充分的注重学生全面且个性的成长,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其核心素质,使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理想观念信仰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具有独立自主发展的能力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二、对自己的教学启示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不应把目光局限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上,更要体现出全面育人。我们理应做到五个原则(目标化原则、生活化原则、疏导化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和四个策略(融入生活情景素材,强化环保意识与责任感、讲述物理学家探索历程,开展励志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夯实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学人文精神,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爱国精神,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批判思维与质疑能力,学生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加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但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根据我们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对于我们物理这门课堂进行外延,发展我们在物理这门课堂以外的其他课外活动,发散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激发学生科学意识。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也迫切希望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能点出正确美妙的音符,让教、学、评完美结合,让我们的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6
近期通过研读并参加包头市教研室组织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的课标解读研讨会活动,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新时代、新形势对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只有深入领会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才能将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两段内容进行了课程性质的概述。首先在课程性质中给出了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第二段表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以及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对比旧版课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进一步的明确了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即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
与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相比,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课程理念,其中的课程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具体内容描述更精炼、准确。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内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分析: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几个基本要求:(1)要面向全体学生;(2)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3)终身可持续发展。对比旧版课标,增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内容: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2、分析:物理课程应该以建立贴近生活的真实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更加体现了科技育人的方式。
(三)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1、内容: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2、分析:这部分是新版课标新增的内容,更加凸显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应遵循物理规律:注重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物理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四)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1、内容: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2、分析: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应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完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五)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1、内容: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2、分析: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所以物理课程评价体系应从多个方面采用多种方法,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探究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学习动机、过程和最终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7
近期学习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简称《课标》的课程目标部分,有如下感悟。
《课标》的课程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三维目标变成核心素养目标,这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
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然后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应用物理观念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最近在做的,做题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境,也就是学习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关于物理的现象,鼓励学生多发现,多跟物理联系起来,多用物理的知识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习物理的知识是很有用的。
科学思维
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物理中有很多的模型,之后要注重跟学生强调用模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使用模型很方便而且能反应本质。但是也一定要强调模型是理想化的,实际中一定不存在,让学生厘清事实和模型的区别;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思维方法的学习。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也适用于各种自然学科,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利用所收集的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这点对我们的学生很重要,就一个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一个需要突破的点,这都是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不断的锻炼,才能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成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能力;敢于质疑,提出新的方案,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这一点虽然很难,但是是学生以后优越于其他人的关键,虽然不能常有,但是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新想法和敢于提出质疑的品格。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由之前的七个点简练成现在的四个点: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培养学生提出有需要的科学的问题,能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解释过程和结果,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环境,让他们勇于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多给他们信任,让他们更多的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科学探究,尽量少的包办代替,这样才能是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科学态度与责任
要培养学生爱科学,有学物理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心物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不迷信的科学态度。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8
新课标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这样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9
在认真学习了2022版物理新课标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以培养有目标、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导向,新课标定义了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注重教学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程内容增加了跨学科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领悟到“知行合一”的价值,做有心人记录生活现象,积累生活经验,将课堂中的物理知识学以致用。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10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教学设计中这些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见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都采取给予正面积极评价的方法,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增强了探究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顺畅进行。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人不见意趣,心不乐学。”理想的物理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师的教法领域问题,又是学法指导领域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小实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精心构思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点燃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11
新课标中新增设了“跨学科”内容,我认为在现行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提出学科融合的跨学科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完全必要的。
第一,学生的生活是完整的,课程是不分科的
作为教育而言,如果还只是单一进行某门学科分割式教学,就很难将学生生活整体化。
第二,学生实际的活动,尤其是问题解决的活动,多是跨学科的
跨学科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科知识进行现实生活的问题。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升和发展自身专业素养
跨学科学习,是基于学科又主动跨界。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积极稳妥的教育改革实践者。但跨学科最终还是要回到学科本身,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才有能力进行更高水平的跨学科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科之间的融合点,让课程真正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
2024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12
最近一段时间认真研读了新课标,使我受益匪浅。2022年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理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一、对新课标的学习: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使其具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注重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即以主题为引领,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物理实验整体设计。
3、关注跨学科渗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即以主题为引领,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物理实验整体设计,关注跨学科渗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倡通过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本质,从物理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5注重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对自己教学的启示
1、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课堂是要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非常轻松,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习活动达到人人参与;课堂要体现自主性,也就是学生自愿学习,要想让学生自愿学习,就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要让学生产生集体感,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共享合作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2、教学中,我们要保证课堂的和谐,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老师的心态很重要,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学生就会跟你越来越亲近,你的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3、科学探究中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相当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但是,如果说真正要让学生去进行深入探究的话,我们可以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问题。这就比由我们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来更有意义。然后是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形成探究能力的一个过程,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做”的过程、预期实验现象的出现等,而且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晰通过这些过程和现象是为了培育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
经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自己的出发点和位置,并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