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024-01-04 20:49:06 策划方案 打开翻译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____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指南》临教秘〔20__〕131号)文件精神,坚持践行“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保障我校劳动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多渠道宣讲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和校园橱窗等多渠道,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进而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格。力争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劳动实践育人途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制定劳动工作计划的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普通高中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追求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明确劳动工作安排的主要目标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

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通过劳动精神教育,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

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

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健全有效的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机制。

四、具体劳动工作实施

(一)摸索建设高中劳动教育课程

将劳动教育纳入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体系,以日常社会综合实践劳动、阶段性的活动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立劳动教育选修校本课程。按照要求,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要贯彻整学年的教学之中。

(二)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实践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时间。学校教务处、团委和总务处要做好学校各年级的劳动实践统筹工作。结合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每日校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卫生区的清扫和保洁、教室和寝室环境的绿化美化、学校绿化带中白色垃圾的捡拾及杂草的清除等以及参与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建立学校、年级部、班级劳动实践岗位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

(三)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校共育机制。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如科学搭配膳食、简单热炒、安全用电、识别家用电器常见的问题并进行修理等,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来源 wwW.ZUowEnbA.nET

(四)创新方式,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适时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结合每学年中的一些关键时间节点设置、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植树节开展的“为青山绿水我要植棵树”活动;如雷锋月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助人为乐活动;为了引导学生遵守交通安全,开展“我来当回交通指挥员”志愿服务活动;中高考期间开展“我为考生服好务”志愿活动……学校团委等处室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五)逐步丰富劳动教育载体和平台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等提供必要保障。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等。

(六)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的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精神宣讲会、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逐步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将学生劳动素养切实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组织领导

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目标,决定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侯俊山

副组长:杜洪国

组员:年级组长,全体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四、建立劳动教育机制

(一)、学校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和途径,各年级根据方案及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年级劳动方案。

(二)、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五、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一)、各学段基本目标

明德少年:培养劳动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乐学少年:学习劳动方法和技能(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创新少年:掌握创新思维,创造性的劳动(家务劳动创造性地完成)

致远少年:树立劳动光荣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远大志向(志愿劳动我来做)

(二)、劳动责任区统一划分到各年级组,各年级组在分配到各班级。

(三)、各卫生区打扫要求

黑板——黑板、黑板槽擦拭干净,不留粉尘和水渍。

讲台——讲台上无污渍,内外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

多媒体台——鼻血用干抹布擦拭干净。

教室地面——用干净的拖布擦拭地面,保持洁净,无杂物纸屑,无污渍。

教室桌椅—摆放整齐有序,课桌内书本用具存放的有序整齐。

卫生角—工具摆放整齐划一。

六、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划分。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学校做一次服务行活动,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

十月份:开展秋季卫生公益性劳动。

十一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十二月份:组织学生校内清扫活动。

一月份:进行家务劳动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二月份:与敬老院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一切成果都是劳动的结晶;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团结和协作。

三、实施方案

1、制定劳动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不同年级的劳动教育计划,包括劳动时间、内容和目标等。

2、制定劳动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不同年级的劳动教育计划,包括劳动时间、内容和目标等。

3、开展劳动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劳动课程,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中。

4、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环境整治、社区志愿服务、农业生产实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

5、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如校园保洁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6、开展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7、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

8、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和能力,确保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

9、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劳动教育计划和实施情况,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10、建立社会支持体系:与社会相关机构合作,争取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和平台,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

四、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系统化、科学化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劳动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4

为加强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上级有关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劳动教育、重分数轻素质教育倾向,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宣,积极构建中学生劳动教育有效衔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体”协同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做法

1、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国家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丰富校内劳动实践。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美德。适当引导中学生走向社会、参加集中劳动。科学设计劳动项目,制定劳动公约、劳动常规及学期劳动任务单,明确每周校内劳动实践时间,组织开展卫生打扫、垃圾清运、校园绿化、环境美化、图书整理等集体劳动。

3、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4、日常化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实践。培育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中学生家庭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5、加强社会劳动教育实践。积极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支持中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6、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建立激励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7、强化安全保障。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三、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确保劳动教育卓有成效,确保安全。

2、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20__年3月,我国正式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为此,我校特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使孩子最终爱上劳动、自觉劳动,真正做到“成长先成人”。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可选择的劳动教育时机,让学生获得丰富劳动体验,掌握必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创造性的劳动思维,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解决问题、勤于创造、善于合作的氛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三、工作重点

1、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等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校园内设置卫生包干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配备学生文明卫生检查组,每天检查学生文明卫生。5月1日前后开展“劳动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明确劳动任务清单,将家务劳动、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有机结合起来。

2、树立家庭劳动实践习惯

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清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劳动积极做”。利用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相关社会劳动。

3、建立评价体制

每天学生文明卫生纪检组检查卫生情况,并给出卫生分数。每月评选卫生班级,颁发流动锦旗。

四、组织实施与保障机制

1、建立劳动教育领导体制

建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德育、总务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相关部门。

2、落实劳动教育各环节的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在组织实施劳动实践教育时制定安全规范要求。

附1、________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清单

一、常规活动

1、每天班级教室及卫生包干区清洁(上、下午各一扫),学生文明卫生纪检组打分。

2、隔周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班级卫生大扫除,政教处检查打分。

3、汇总以上数据,每月评选文明卫生优秀班级,颁发流动锦旗。

二、主题教育活动

5月1日前后开展“劳动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____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发展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校决定以“塑造劳动品质,彰显生命活力”为主题加强生命教育品牌建设,努力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学校加强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贯彻劳育课程设计理念,架构起“家园劳动”“校园劳动”“社区劳动”三个领域的课程框架设计,充分发挥“良耜园”劳动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践行从“爱劳动”“会劳动”走向“勤劳动”“善劳动”的具体实施方法策略,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

一、劳动教育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与品格,弘扬劳动精神,将不断创造劳动价值作为终身努力的人生目标。

二、劳动教育体系

1、校园课程

基础类劳动课程:七八年级每周1课时,八年级有1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各学科渗透劳动教育,良耜园种植与管理;

项目类特色课程:陶艺、机器人、无人机、剪纸、创客、钻石画、手工、自救、科学实验等项目类劳动;

日常岗位类课程:学生宿舍、教室、卫生区环境清理,自己课桌物品整理,班级文化建设,食堂劳动岗位实践,技能类劳动服务。

2、家庭课程

每周劳动:整理类、烹饪类、清扫类、涮洗类等;

家庭实践活动:亲子活动、感恩活动、探索社会活动(如垃圾分类、家庭理财等);

假期实践活动:进行项目类活动(如旅游、参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

3、社区课程

社会实践基地:针对学生实际和地区特点,积极建立学工、学农实践基地;

职业体验:开展找个岗位去体验,走进立法、司法机关,植物栽培技术体验等活动;

志愿者服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开展敬老院、社区卫生清扫等活动。

三、劳动教育内容

1、立足劳动课程由七年级学生完成良耜园的种植,八年级学生负责校园花木修剪和花池的栽培;每学期学做1-2家常菜;利用巧手工艺坊、陶艺社、钻石画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有成品。负责处室:教导处总务处学科教师

2、整合学校日常劳动项目,明确劳动任务,做好日常值日工作;学校利用节假日,开展考察探究活动,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秸秆和落叶的有效处理,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当地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垃圾分类研究。负责处室:德育处班主任

3、利用各类节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走进敬老院、福利院,我为社区做贡献,农事季节我帮忙,参与禁毒宣传活动,交通秩序我维护;积极开展研学活动,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农业基地,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场所等活动。负责处室:德育处班主任

4、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积极开展组装我的计算机,组建家庭局域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制作我的动画片,走进程序世界,体验物联网,开源机器人初体验。负责处室:教导处学科教师

四、劳动教育评价

1、严格落实学校劳动教育三维评价指标。确定劳动实践项目的主体负责制,具体落实每个岗位的实施监督。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与要求,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评价人(课程教师、班主任、家长等)。有劳动考勤表,有活动记录,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组织者评价,因项目所需而定,形成评价分数,并由评价人签名确认。形成围绕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劳动能力习惯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建劳动素养评价的原则、方法、标准和结构,开展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元评价。

2、劳动素养融入学校综合评价。把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纳入到学校综合评价制度中,根据各类劳动岗位的知识技能学习或实践活动的自身特点,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合格(必须合格)、良好、优秀三档不等的学分值来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发展经历、以及达到的发展程度;通过不等的学分值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与实践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纠正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开展劳动专题教育,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3、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生产、生活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强化综合实施。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北部新城周边工农业可利用资源,根据学校生源特点以及师资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四、课程实施

(一)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二)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注重挖掘劳动实践方面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责任分工。在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教务处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学习效果评价,政教处、年级组积极做好家长的引导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

(四)规范实施过程。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特点,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五、课程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对象为教师和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工作量、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等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参考目前我校音、体、美、信息、通用技术等非文化课教师的工作评价方案,经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

(1)“档案袋评价”。要求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里面包括劳动教育出勤登记表、劳动教育活动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成果等与劳动教育课程有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做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等级认定评价。根据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出勤、作业完成、学习效果等情况,给予等级认定,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六、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二)经费保障

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校内通用技术教室的改造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拓展,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三)师资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四)设施保障

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在礼参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积极联系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田、采摘园等作为学校的学农实践基地,联系虹城街道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五)安全保障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师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真挚劳动情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性劳动思维,即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用3-5年时间,统筹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常态深入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普遍重视劳动的教育氛围。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基本工作任务

1、严格落实新课程计划中有关劳动教育的要求

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各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严格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引导,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在生产劳作、科研发明、创新创造等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收获劳动成果。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创造条件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课程的课后服务。

2、广泛深入开展校内外劳动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劳动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积极利用各种劳动教育契机,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要和创建文明城区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做好班级和学校环境卫生,开展校内“文明一起走”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卫生评比、优秀宿舍评比等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要与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为主要内容的“三爱三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学校要在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教室布置、校园种植等。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3、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好劳动教育

组织学生走进农业生产基地、工厂车间、制造基地、商业企业等,参与到劳动生产、流通、服务贸易的实践体验中去。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给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劳动实践。鼓励各学科教师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策划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

4、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利用家校互动,加强家校合作。加大宣讲力度,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明确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中的积极意义,鼓励家长为学生劳动创造机会。学校可适当适度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家庭劳动作业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逐步形成自理、自立能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整理、扫地、洗碗、洗衣、煮饭、修理、花草宠物养护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积极争取社区街道、所在村镇和学校周边单位的支持,为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社区服务提供便利。

五、工作保障

1、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

2、加强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

3、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和场所建设。

4、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价与宣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