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2024-01-29 15:56:56 观后感 打开翻译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1

今天,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伴随着老师的祝愿和家长的期待,孩子们如约回到了我们的福林大家庭,回到了窗明几净的教室,见到了想念已久的老师和同学。疫情期间大家同心协力完成了线上课,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今天孩子返回校园的脚步显得格外快乐和迫不及待。我们迎来了“籽籽同心,花开校园”的开学典礼,受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们的祝福和期待,孩子们在阳光下兴奋地喊出:“我们开学啦!”为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写下了活力无限的标题。

今晚,学校和班级组织观看了省教育厅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家校共育大课堂》,我和刘泽霆深受启发。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假,作为家长,开学前我的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如何收心?如何使孩子从寒假自由的玩乐状态过度到开学自律的学习状态……都成了我一时困惑的焦点,开学前的一周,刘老师在班级群里分享了关于如何收心的四个温馨提示,令和我有相同困惑的家长醍醐灌顶。今晚,大课堂又重申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不但要养育孩子,更要陪伴和帮助孩子,其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用高质量的陪伴和不断地自我完善,完成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和进步。心理教研员马老师以“读书”为例,教大家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阅读和亲子阅读为例,阐明了“榜样”、“陪伴”和“坚持”的重要性。大课堂还从家长和学生的不同角度为我们答疑解惑。刘泽霆一边看一边说:“妈妈,大课堂上这位同学提的问题我也会有,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出处 wWW.zuOWeNBa.nEt

通过学习《家校共育大课堂》,我们收获颇丰:做好家校共育,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让孩子不断地进步、阳光和自信。让我们以更自律、更高效、更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

开学了,福林学子,向未来出发!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2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被看作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

本次开学第一课用通俗的方式教会我很多。我改变了之前的沟通方式,我发现孩子的变化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不期望她有多大的抱负,只是陪她一程,参与她的成长,认可她的存在,我们只需在一旁慢慢欣赏,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足够了。俗话说“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孩子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提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好,听多了孩子会厌会烦更会叛逆……其实我们只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而忘记回头看看自己孩子也有闪光点。我们可以认可和欣赏别人家的孩子。作家长的我们把自己心态放好,自己心态好了,孩子心态也会积极向上的。在这个大环境比较卷的时代,还是调整摆正自己的心态。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做家长的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孩子会是最棒的!我愿意为了孩子继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保持住这份初心,与孩子一起肩并肩同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期待孩子明天会更好!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3

新学期开始了,通过与孩子一起观看《家校共育大课堂》,在观看与交流中受到启发: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觉得家长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友爱,牵手成长。

我觉得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环境很重要。温馨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让他们有信心地学习生活。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能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妈妈你帮我拿衣服”“妈妈你帮我倒杯水”……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重要,但亲子游戏对孩子来说也必不可少,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双重成功的喜悦,拉近彼此间心灵的距离,跟孩子成为挚友,学习的伙伴。当孩子有话想说时,想到的第一个倾听者就是你。

二、耐心陪伴,积极示范。

我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级了,他的学习过程也并不是一切顺遂的,当学习新知识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看图写话学写日记时多少会有些焦虑的,当他与我之间呈现对立情绪的时候,我们应先冷静下来,不是一味地严厉指责他听讲不认真、不聪明、叛逆,而是要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我们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

三、增强自信,活力满满。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都要竭尽全力,即使结果不是预想的那样,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不要过于斥责,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能让孩子胆怯地做一件事,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多鼓励,让爱与陪伴给孩子树立更多的信心,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首先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知识有渴求,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我每天与孩子一起复习当天所学知识,遇到重难点知识时放下身段,时不时与孩子们玩一下“CosPlay”,让其扮演老师我们当“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重点、攻克难点。其次在智育方面,我会用正确的态度关心孩子的听课、作业情况并赋予必要的指点,另外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

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的引领者,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多关注孩子的校园生活,俯下身来耐心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多读育儿书籍,充盈自己,改变专横、霸道的教养方式,轻声细语中见进步;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多沟通,说说自己的困扰,分享自己育儿小妙招,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力量。

俗话说得好: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新学期新起点,我们家长也要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成长伙伴!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山东教育电视台的节目—《家校共育大课堂》的第一节播出的日子。我早早的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节目的播出。这次的大课堂的主题是“来学啦,向未来出发”。

节目的开始找用情景剧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的道理。只有先正衣冠,才能静手静心,学习的时候才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紧接着一位女老师上台来讲述了养成习惯的方法。原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养成习惯最难的一步就是在制定计划之后如何坚持实施计划。我平时也会制定各种学习计划,但是要坚持下去却有些困难。老师教给我们可以找老师和家长帮忙。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向他们寻求帮助。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也会尝试使用节目老师给的建议和方法。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5

一个漫长的寒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春天。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我们的《家庭共育大课堂》的第一课——“开学了,向未来出发”的节目。

观看了节目后,我的感受是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激。如果不看这个直播,我不知道老师们正在开学前的忙碌,不知道学校对我们的重视。而在寒假开始前,我们经历了一段网课,学习网课期间,家长们担心我们不认真听讲,怕我我们不认真完成作业,知道了家长对我们的良苦用心。

在往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的!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6

上完家校共育大课堂,我感触很深。孩子四年级了,马上进入青春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表现为不那么听话了,小心思也越来越多。这时,充分的沟通尤为重要。我体会到,孩子需要聆听,躺在被窝里听她慢慢讲心事,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同时,家长也要多学习,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庭的学习氛围浓郁,那孩子的学习专注度差不了。道理虽如此,做起来却难,年纪大、记忆力衰退、手机诱惑、工作忙等都是难题,可是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一定会努力的。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7

今天观看《家校共育大课堂》使我受益匪浅,也消除了我的焦虑。作为家长,我们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关注孩子,多引导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当发现孩子在适应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及时有效地与老师沟通,做好家校共育。

作为家长应该把重心放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好的生活习惯上,教育应该交给学校交给专业的老师们,我们要积极配合老师们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在家、在校都有一个优秀的表现,开心快乐地度过小学生活。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8

寒假在欢声笑语口中已结束,带着期望和憧憬,我们进入了新学期。今天我们观看了家校共育大课堂节目,看到了各位老师们、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在台上发言,从中学到了很多。平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制定习惯养成计划,以读书为例,固定时间内全家一起读书,并帮助孩子坚持下来。对孩子不吝啬表扬,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新学期坚持五育并举,健康成长,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向着新的方向努力拼搏。

在新学期里,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向未来出发。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9

看完家校共育大课堂,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学习上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精确,掌握所学知识点,从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有条理,要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并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从而让自己的见识大大提升,从而不断让自己的文化及知识越来越丰富,让自己的格局变大。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关于培养学习习惯这个话题,我觉得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孩子如果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她以后的学习之路来说非常重要。好的学习习惯会事半功倍,孩子会越来越有规划,越来越会把握时间,家长也会越来越轻松。相反,坏的学习习惯会事倍功半,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爱学,家长也会越来越累,越来越有心无力。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的纠正的不良习惯,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多表扬,就算很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大大的表扬,让孩子恢复信心,也有动力去继续努力,继续纠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一定多给予鼓励肯定,当孩子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做事逐渐成熟,我们家长就可以适当学着放手了,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试错、去调整、去改正。但如果孩子的认知有误,或是遇到困难,我们这时候又要切换到教练的身份,给予孩子指导,帮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总之,孩子的教育之路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也是不断的学习之路,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新的学期开始了,希望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作为一名家长,孩子马上要开学了,要想教育好孩子,那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而《家校共育大课堂》第一课“开学啦!向未来出发”节目给我了学习的机会。

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是需要用家长的坚持带动孩子的坚持。而不只是口头上强制孩子去做;帮孩子调整积极的心态,孩子积极的心态来源于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帮助孩子克服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通过节目也了解到了人民教师的不易,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孩子们居家上网课,老师们为了有效衔接提前备课;备好物资,打扫教室准备迎接孩子们!

新的学期,我们作为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努力,全力配合老师,共赴未来!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12

晚上七点半,我们如约一起观看《家校共育大课堂》,每次开学都会有第一讲,但是每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感受,这大概就是对“学无止境”最好的诠释吧。

自古至今,都有开学礼,古话讲“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字的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更好地去学习知识。

我们跟着马老师一起学习了如何帮助孩子更自律,更积极地迎接新面貌。如何在新学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读书计划为例,要明确习惯的重要性,要制定明确的阅读时间,要帮助孩子坚持下去,更不要吝啬表扬。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陪伴孩子读书,除了让孩子养成了好的习惯,自己也发现了读书的乐趣,可谓双赢。

在家里待了近两个月,孩子开学如何适应,也是我们家长担心的一个话题。寒假在家,悠闲放松,学习的节奏自己掌握,开学后就要适应每天早起,按时上下课的节奏,一定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积极主动地适应,我们作为家长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为她们提供帮助,把握好度,不过度干涉孩子,做好孩子的引领者。要相信每一次困难和挑战,都是他们成长的机遇。

新学期,我希望小玥保持乐观心态,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我会做好她最坚强的后盾,学习的陪伴者,生活的分享者,做最亲爱的妈妈,也是最贴心的闺蜜。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13

通过观看《家校共育大课堂》,我深有感触,每个家庭都是一块“试验田”,每个神奇的小生命都是优良的种子。孩子的点滴成长需要家长细心的浇灌、正确的指引。走进孩子的心灵,排遣内心的孤寂,耐心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教育无小事,我一定竭尽全力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让孩子在父母浓浓爱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生活,让孩子感受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

家校共育第一课观后感 篇14

又一个假期结束了,孩子们迎来了新的学期,伴随而来的又是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日常。在这个孩子学习紧张,家长跟着焦虑的日子里,开学啦节目像是医生开出的一剂良药,放松了孩子的心情,也缓解了家长的焦虑。节目中很多家长朋友的分享让我认识到作为家长的不足,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不能光在言语上激励孩子,还要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能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