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1
挥一挥羽扇,纶巾长袖,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写下对蜀汉最深重的炽愿,笔落人息……
他可以与孙权为伍,在江东独称一方;他可以与曹操共事,一统天下,享受荣华富贵……他没有,在高官俸禄与安逸中,他选择了赤胆忠心,他没有碌碌无为。
刘备,一个懦弱到只剩下哭的君主,三请,便出山,辅佐。刘备何德何能,几次负他的劝规,结果呢?痛失栋梁之材庞统,被刘璋欺凌屈辱。因为刘备,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被刘逊火烧连营十百里,他不曾劝过刘备吗?但刘备呢?义气用事、懦弱,除了仁慈,刘备他何德何能哇?死之前,刘备告诉他,只有他可以一统天下。此后,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光复大汉。他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给历史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但天妒英才,一场大雨索要了他的性命。伏龙,沉睡在五丈原中……永远永,远。忠心,才是令历史永恒的全部。
他,便是诸葛亮,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最忠心的一刻,永远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2
1、舌战群儒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2、赤膊上阵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互相攻伐。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曹操。双方在渭口一带对阵。
第二天,两军出营布成阵势。马超挺枪纵马,与曹操的猛将许褚大战。两人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因为战马疲累不支,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出阵前战了一百多回合,胜负仍然不分。
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下盔甲,露现突出的筋肉,赤着膊,提刀上马,来与马超决战。出处 wWW.zuOWeNBa.nEt
3、锦囊妙计
荆州被刘备所占,东吴大将周瑜便一心想夺回荆州。他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
诸葛亮早知其计,便授予跟刘备前往招亲的赵云三个锦囊妙计:第一个锦囊妙计借孙权之母、周瑜之丈人以助刘备,终于弄假成真,使刘备得续佳偶。周瑜虚以美人赚之不得,便实以美人赚之。
他致书孙权说:莫如软困刘备于吴中,“盛为筑宫室,以丧其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亮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
周瑜的真美人计,又被诸葛亮的第二个锦囊计破了,它以荆州危急,借得孙夫人出头,向国太谎说要往江边祭祖,乃得以逃出东吴。尽管周瑜早为防备,孙权派人追捕,第三个锦襄妙计又借得孙夫人之助,喝退拦路之兵。
这时,诸葛亮早派船在刘郎浦接应,布置关公、黄忠、魏延三支军马杀退周瑜的追兵。正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前番在南郡,送了城池折了兵,只是恼怒,暂时气昏,这番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嗔羞交加,更见伤心!眼白白望着刘备夫妇平安归去,怎不令周瑜又气得金疮迸裂,昏迷不省。
4、身在曹营心在汉
公元200年,曹操打败刘备,关羽也兵败下邳与刘备失散。关羽因立誓保护哥嫂,在与曹操约法三章后不得已降曹。曹操十分敬重关羽,此后对关羽礼遇有加,但始终无法改变关羽的择主之心。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在后来演化为为臣忠义的代表。其忠义形象在之后历朝历代倍受追捧,在清朝时期更被称颂至极致,被清朝皇帝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
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
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
5、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
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坡。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 。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
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
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3
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他的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婚姻不幸福才会去革命,其实不然,革命者往往是受到最多的宠爱,当他感觉到要与人分享这份宠爱时,他的梦想就出现了。
其实她还有孩子,一家和乐美满。在一个女子要缠足、丈夫可以纳妾的社会里,一个丈夫为了成全妻子的好学,愿意拿出一笔钱送妻子去日本留学,相信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丈夫。
然而,秋瑾到了日本之后,视野打开了,不再是一个旧社会里封闭的女人,她认识了徐锡麟、陈天华等优秀的留学生,经常聚会喝酒、聊新的知识,并且一起加入了同盟会。在当时,同盟会是一个非法组织,加入者都抱着被杀头的准备,唯有充满梦想的人才会参加。
秋瑾到日本之后,意识到东方的女性受到极度的压抑,被当做弱者,因此她的革命不只是政治的革命,更大的一部分是她对女权革命的觉醒与伸张。秋瑾在日本学武士刀、练剑,所以会拍下那么一张照片,象征女性的解放。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4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
管夷吾字仲,相貌魁梧,博古通今,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很穷,和鲍叔牙一起下海做生意,赚了钱的话,他就偷偷多分给自己一倍。
老鲍明知这些,但是并不在意,他钦佩的是小管的才能。
齐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纠,鲁女所生;次子名小白,莒女所生。
二人成人后,襄公要请家教辅佐他们。
管仲对鲍叔牙说:“我们个辅一人,将来不论谁上了台,我们都可以互相推荐。
”于是,管仲做了太傅,辅大公子纠;鲍叔牙做了少傅,辅少公子小白。
后来,小白惹怒了襄公,和鲍叔牙一起出奔莒国;管仲则在齐公无知篡夺了王位后,和纠一起投奔了鲁国。
那个无知也是倒霉,只当了一个月的候爵就被襄公昔日手下的众臣砍了头。
这下轮到襄公的两个儿子来争夺王位了。
管仲对鲁侯说:“小白在莒,近水楼台,我愿领一支人马去截击他。
”鲁侯给了他三十乘兵车,星夜直奔莒国。
小白呢,他向莒国借了一百乘兵车,这会儿正急匆匆地赶往齐国。
管仲在即墨这个地方拦住他,劝他让大哥来主持丧事。
鲍叔牙上前来呵斥,要催兵前进,管仲突发冷箭,射中小白。
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栽到车上。
管仲见偷袭得手,便勒转兵车,如飞遁去。
管仲回报鲁侯,小白已经一命呜呼,鲁侯放下心来,一路饮宴,和公子纠缓缓前行。
半路上却有消息传来,说小白在齐即位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管仲那一箭正射在小白衣带的王钩上,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头装死,连鲍叔牙都给蒙过去了。
老鲍见小白没事,便让他换上便服,抄小路直达临淄。
齐国的大臣见小白到了,就立他为君,这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齐桓公。
接下来,齐鲁两军干了一仗,结果齐军大胜,鲁侯衡量得失后,杀了公子纠,又把管仲押送齐国,好让齐桓公报一箭之仇。
没成想鲍叔牙在齐桓公跟前力荐管仲,齐桓公自己也深爱管仲的治国之才,拜他为国务院总理,统管齐国内政外交,官比鲍叔牙还大呢。
鲁侯放虎归山,做了件大蠢事,真是懊闹不已。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5
汩罗江畔,清冷的月光洒在江面;江上,涟漪层层回荡开来;清冷的空气中充斥着悲愤的余音漫延开来。
在五月初五的那天,他投汩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屈原!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创作的诗《离骚》其中“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诗,便能深深的表达出对人民的热爱。
他是一位爱国诗人,但他一定是充满着对国家即将灭亡的悲痛和无奈吧?
“举世混浊而浊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你甘愿跳入江山,葬于鱼腹,也不愿与那些奸臣一起同污合流,但却因此被奸臣所害与君主疏远。
你来了江畔,面容憔悴,身体枯槁,举止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也没有了流放后的迟缓。
水一去不复返,发出最后的凄凉之音;冷日,溺在了你满面的忧愁里。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屈原。他的事迹感染着中华民族,而我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定下端午节。他虽然是一个悲观的政治家,但是他的爱国情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6
一天,我正翻看着《中外历史名人》这本书,偶然间看到了李时珍的故事,我看得入了迷,一刹那好像有身临其境地观察着李时珍的感觉。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学医家之一。他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医学,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家庭,爸爸和哥哥都是学医的,李时珍从小就跟着他们一起学医。有一次爸爸带着哥哥出门了,家里只留下了小儿子李时珍,不久,有两位病人来了,李时珍说:“我爸爸出去了,不到晚上回不来,我先给你们治吧。”病人同意了,李时珍立刻开方抓药,晚上,他爸回来了,问:“这是你开的?”李时珍小声说:“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的症状,为什么开这种药讲得头头是道。
李时珍十几岁的时候,发现当时流行的《本草经》有误差,便准备将其修正。而他父亲说:“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读的书不够,再等会儿吧。”李时珍听后认真读书,知识量大大增加。之后他便翻山越岭,尝遍百草,还经常询问山中的猎户、农民……终于,他写成医学名著《本草纲目》震撼全国。
李时珍一生学医,他所撰写的《本草纲目》现在也仍造福众生。我要当一名医生,我要向李时珍学习!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7
觇情释冤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卫州版桥客栈老板张逖的妻子回娘家探亲,适巧魏州三卫杨正等三人到客栈投宿。次日五更时他们就启程赶路了。
就在这天夜里,有人用杨正等人的腰刀把张逖杀死,而后又把腰刀插入刀鞘之中。天亮以后,客栈的伙计发现老板被杀,立即追赶杨正三人,一看到他们腰刀上沾满血污,马上把他们扭送官府。杨正等被关进监狱,受到严刑拷问,被迫承认自已犯了杀人的罪行。
唐太宗对这起案件感到怀疑,派遣御史蒋常对案件进行复查。蒋常抵达卫州,把客栈中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伙计都集中起来,加以审讯,但由于人全部没有到齐,决定延期审理,把众人放回,唯独扣留一个年逾八旬的老太婆,直到傍晚才放她回家,同时派遣狱典在暗中对她加以监视。蒋常对狱典说:“如果有人找这个老太婆问话,你就把他的姓名记下来。”果然有个人跑来问老太婆:“御史大人是怎样讯问的?”一连三天都是这个人向老太婆刺探消息。蒋常获悉这一情况,决定将此人逮捕,通过审讯,此人承认与张逖的妻子通奸,因而把张逖杀死。调查结果,罪证确凿,于是杨正等三人得以获释。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8
1、东山再起(谢安)
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退隐后再次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2、纸上谈兵(赵括)
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会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定作战计划,不懂得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3、四面楚歌(项羽)
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4、投笔从戎(班超)
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来养家。班超面对这样的生活曾扔下笔感叹:“我若没有更好的志向,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5、暗渡陈仓(韩信)
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出兵要攻打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6、韦编三绝(孔子)
典故:孔子晚年喜欢《易经》,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这样的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7、司空见惯(刘禹锡)
典故: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任苏州刺使时,有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人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便邀请他一同喝酒,并请了几个歌女作陪。席间,刘禹锡诗兴大发,赋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8、入木三分(王羲之)
典故: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释义: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9、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典故:韩信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韩信被封为楚王后特意回故乡见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后指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典故:公元前209年,阳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900多名壮丁去渔阳守边,官差选陈胜、吴广管理壮丁,走到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律规定这些人得全部处死,陈胜、吴广迫不得已,只好举起竹杆当义旗,进行起义。
后指人民起义。
11、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典故:战国时期,韩国姬公子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改名张良。有一天他在圯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的鞋掉到桥下,他主动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认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细钻研后成为刘邦的谋士。
后指年轻人可培养。
12、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典故:商朝末年,纣王帝辛对内统治手段残暴,对外连年征战用兵,导致商朝政治腐败。武王姬发在征讨商纣前说:“我周王姬发将征伐商,因为今日的商君纣暴虐无道,任意蹧蹋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残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为逃亡罪犯的头领,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获得了志士仁人的协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祸乱。”最后商周决战于牧野,纣王惨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书经》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纣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13、暗渡陈仓(韩信)
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典故: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后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4、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后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5、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典故: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便允诺赵惠王以15座城池交换。迫于秦国势力,赵王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去交换,秦王闭口不谈城池的事,蔺相如用计夺回和氏璧,并怒发冲冠地说:“如果不以城池交换,我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9
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其实不用小编多作解释,大家应该也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这个词语,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因他而生想来大家就不知道了。
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世家琅琊王氏,在朝廷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之职。
但他的成就不在政治上,而在艺术上。王羲之书法出众,有“书圣之称”,其所写《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据传当初晋帝到北郊祭祀,命王羲之将祝词写在木板上,再拿去让工人雕刻。工人将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书法墨迹一直浸到木板里面去了。一直削了有三分的深度,才算见了底。王羲之笔力雄劲,以致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东床快婿中的“婿”,那么“东床”和“快”又指什么呢?这还要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东晋重臣郗鉴有个女儿,名叫郗璇,年方二八已是到了婚嫁的年龄。郗鉴自然要考虑给自己的女儿,择一位上好佳婿。
郗鉴与王导同朝为官,感情不错,又听人说琅琊王氏的子弟,个个生得丰神俊郎,才华横溢。与其找些不知根底的人家,不如与王导结亲。
郗鉴将自己的想法给王导说了,王导听了也十分干脆。他直接对郗鉴说:“那好啊,我家子弟甚多,您抽空到家里来看看。若是您相中了哪个,不管是谁,我都是同意的。”
别看王导说的好像不把自己子弟当回事儿,但正是这种随便人选的态度,可见其子弟都是出众之辈,不丢人。
郗鉴听了王导的话,没多久就让管家带上礼物上门,先来打听打听消息。
而这边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个个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管家看来看去,觉得王府的确子弟出众,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但要说一眼惊艳,当即想让人定下来的那也没有。于是管家就说,没有别的人了吗?
王府管家一看,人数还真少了一人,便是王羲之。王府管家带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看见靠东墙的床上躺着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
原来王羲之回府半路上赏玩了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早忘了还有相亲这么回事儿了。回府之后,又因为天气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的喝茶。
管家见王羲之安然自若的躺在床上,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心中十分惊讶,暗自留了心。
等回到太尉府之后,郗鉴询问结果。管家说:“王家年轻公子二十多人,听说您觅婿后,都争相恐后。但唯有东床上有一位公子,对此事无动于衷,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听了后笑道:“我要找的女婿正该是这样的人,走,快带我去看看。”
郗鉴来到王府,见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他十分满意,当场就下了聘礼,择王羲之为婿。
这“东床”指的是王羲之躺的床,而“快”则说郗鉴定下王羲之的速度之快。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10
“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我国的历史人物令人敬佩;如诸葛亮,花木兰,荆轲;今天,就让我们听听历史人物的事迹;”主持人宣布“历史人物故事会”开始,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本次活动拉开了帷幕。
同学们的故事丰富多彩,有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有讲《匡衡凿壁借光》的、有讲《荆轲刺秦王》的等等。同学们在台上大显身手,有的激情满满、神采飞扬,有的声情并茂、滔滔不绝……教室里气氛热烈而紧张,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通过评委公开公正评分、复评,最终,郝天欣同学的《唐玄宗开元之治》获得了一等奖,吴博同学的《诗仙李白》和徐元方同学的《纸上谈兵》获得了二等奖。台下同学们纷纷点评,说几位获奖同学讲故事时姿态大方、故事完整、感情饱满。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畅谈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总结,这不仅使同学们看到别人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还使大家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从策划、组织到点评、采访,都是同学们自己完成的,这样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同学们的合作、交流、组织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11
魏源是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人们常常称赞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
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竞争对手石昌化。主考官发现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都属上佳。因为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因为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始琢磨,自己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
石昌化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
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绝对成不了魏源,石昌化过于努力,却只成为历史上一个无名小卒。
你知道大树最高能长多高吗?科学家说,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撑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极限,再长一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自己压垮自己,轰然倒塌。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却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一定要达到的高度,否则往往不成功,却逼苦了自己。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12
1、《勾践尝胆卧薪》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兵,越王勾践战败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祖逖闻鸡起舞》
东晋时期的名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3、《陈平忍辱苦读》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4、《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5、《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6、《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7、《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8、《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13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
祖国的强大与和平,同爱国主义者的奉献与付出是分不开的。詹天佑创建了我国的第一条京张铁路干线;茅以升在敌人的洋枪洋炮下建造了钱塘江大桥;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上做出了不菲的贡献;钱学森以自己的科学知识报效祖国;黄继光。周□。董存瑞。刘伯承。刘胡兰等烈士为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且还有许多无名英雄在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努力!
而在中国璀璨的诗篇中,也缺少不了悠久的古代文化。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医学家。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中华民族增添了许多光彩,孔子。孙子。司马迁。李白等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每一次仰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的国歌,我的心里便想起那些让人感动的历史人物。
我们为中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英雄们自豪;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感到骄傲!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归隐后的悠闲自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渊明归隐后的轻松愉快。诗中句句描写的都是他厌恶官场污秽,返自然的喜悦,可他真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吗?他真是因为厌恶官场而归隐?
终究是他本身所决定的,他无法适应官场,无法改变自己去适应世俗。天津固然是倔强的,却是一味错误地倔强,归隐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哪里是轻松,哪里体会出喜悦与自由,无疑是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陶渊明压根就是一个失败之人,他不懂得去适应世俗,一个成功之人必定是因世俗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去改变自己,顺应社会发展,陶渊明不过无法适应世俗的变化,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因此,辞官归隐,
过着他口中的田园生活。辞官归隐,不过无法适应社会被迫所做的决定;归隐够轻松与喜悦,不过无奈之下对自我的安慰与慰藉;哪里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过失败的借口。
陶渊明,一个失败之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生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