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美作文 篇1
九年级四班 王思琼
生活中存在完美与不完美,细细观察,方得奇妙。
——题记
人们追求完美,这是本性。人人求之,证明完美的可贵。也就能看出不完美是人们所不喜的。为何呢,无非在于粗陋与其后果。其一之粗陋,这需是普遍的。而首讲变化。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总归是有其不完美之处的。不完美可以理解为一种督促。人们想让不完美的完美,这就是不完美的美妙之处。
其二呢,论其后果。其实后果已在上一点中说明,不完美需要弥补,弥补需要付出代价,代价呼唤劳动力。这与生活中的生产关系是有照应性的。其实“不完美的后果”一词不够匹配,用“不完美后发生的事”才够贴切。出处 wWW.zuOWeNBa.nEt
如上文所说,不完美构成了生活。如若生活没有了不完美呢?恐怕难以想象。人人都是完美的,事事都是完美的。人无需努力,因为生活已然完美。在此后,人们便会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生活也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孟子》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此看,完美可能造成消亡,生活中确实需要不完美。学术同样如此。人类的知识体系始终不完整,所以人类在不断探索,尝试完善。不完美的知识产生了讨论,产生了争议,产生了猜想,产生了探索。从此后,不完美激发了人们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不完美在学术上同样存在意义。
我们老师经常会给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题,同学们不会,而老师却会说:“如果你们都会的话,还要老师做什么?”同学们在知识上的残缺,不完美,恰是老师的一种责任。生活中的不完美让不同的人解决,从而造就了就业岗位。夸张一点说,生活就是由不完美组成的。
法国卢浮宫,有一尊雕像,那是美神维纳斯。看着断臂的维纳斯,我有点遗憾。有人曾告诉我,当初有好多个方案为雕像恢复原貌,最后发现,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我恍然大悟:那位隐身的造物者,根本没有设计“完美”,因为生活需要不完美。
不完美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不完美的美作文 篇2
九年级四班 李佳怡
黑夜本均匀地洒满天际,压抑又深邃,但只有点点明星分布其上才能带来漫天星河。
——题记
画画的人大多擅长写生,他们选一个点,将所看到的景象记录在画纸上,对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在画画时会将所看到的景物按比例缩小,再调出相同的颜色填涂色彩,画的画就像一个世界的缩小版。
因此绘画不能将世界“照搬”,若想使河水更清澈,就将河边描绘得更深;若想使山峰更高,就将山边的小屋稍稍缩小。不完美就是绘画所讲究的意境。
除绘画外,人们也常乐于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培根在《谈读书》中说:“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是的,当文章中大把大把的修饰语和名言名句频频出现,整篇文章就显得太过做作。
一篇表达爱意的文章将“爱”字频频出现,就会显得平铺直叙,主题太“突出”,略显俗气。如果不将答案点破,让读者从文章中自己去品味,倒也不乏有种回味无穷的美。
由此可见,不完美就是文章的“深度”。
古诗亦是如此。
大多古诗只有四五行,但常常包含着作者的满腔抱负。古诗中常见的一句话是:以动衬静,以哀景衬哀情。
是以,作者在写诗时,大多将中心含义付之于物,所以不完美也能体现古诗之深意,直抒胸臆就会显得单调又直白。
数学上人们追求对称美,但地球本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圆。
不完美美在哪?就美在它的不协调,不均衡;美在它的不平铺直叙和肆意洒脱,正如同丑橘样子虽然“狰狞”,可味道却出奇的甘甜,又如同黑夜中有点点星光才有银河。
绘画讲究空灵,文章讲究隐含,古诗讲究深意,无非就是不完全点破,而是将深意置于其中,成全不完美的美。
正因为不完美,黑夜中的明星才格外闪耀;正因为不完美,白纸上的色彩才尤为鲜艳;正因为不完美,才能突出它们的美。
不完美美在不均衡,美在肆意洒脱,它是点缀,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