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2023-12-27 19:40:25 观后感 打开翻译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篇1

202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在期待和等待中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他们中有一个人让我记忆深刻。她就是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江梦南。

江梦南,在她幼小的时候,因为得了肺炎用错了药,导致两个耳朵失聪,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告诉她:“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你得学会去接受、学会面对。”就这样,从小开始,小梦南的爸爸妈妈就教给她学习认字,学习唇语,一天一天,慢慢地,小梦南长大了,该开始上一年级了,可是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去上小学,而她由于失聪,只能继续留在幼儿园大班。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孩子上学了,由于同龄人比她早上一年,到四年级暑假时,她通过自学五年级的课程,暑假后就跳级去上了六年级。她的努力付出,震惊了周围的同龄人。

她的爸爸妈妈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梦南加上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一年又一年,她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本科,四年后升入吉林大学。三年后,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什么叫作励精图治!在她的身上,我们仿佛听到了她的召唤:“只要打不到,压不垮,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没有放弃自己的理由。”作文 WwW.ZuOwENbA.NeT

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们的下一代要向江梦南博士学习,学习她坚强不屈、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篇2

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我认识了这个漂亮的小姐姐——江梦南,她从小失聪,却不屈服于命运,依靠读唇语,艰难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对于她来说,人生的每一步仿佛都是“困难模式”,但她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凭借着惊人的努力一路逆袭,不得不令人佩服。

如果说刚刚出生的她是一只听不到声音的“丑小鸭”,但依靠顽强的毅力,她却在无声的世界里赢得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白天鹅”。

反观我们身边,却有许多同学和江梦南姐姐完全相反。他们视时间为粪土,不以马虎对待学习为耻,反以游戏升级为荣;不以盲目追星为耻,反以追逐时髦打扮为荣;不以与同学斤斤计较为耻,反以争斗占了上风为荣。这难道就是我们新时代小学生该有的样子吗?这就是我们崇尚的美德吗?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观,我们的追求吗?江梦南姐姐身上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身残志坚,但身体健全的我们却颓废不堪。我要对身边的同学说,醒醒吧,不要再沉迷于游戏,不要再醉心于追星,不要再浪费大好的青春了。

希望大家都能向江梦南姐姐学习,做到心中有目标,奋斗有方向。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迎难而上,做一个永不服输的追梦人!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篇3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郴州女孩江梦南当选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同获感动殊荣的还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

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

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

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

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

在学校,江梦南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但对于江梦南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看板书和课后自学来跟上进度。

尽管如此,聪明、好强的江梦南凭借不服输的劲头,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之后,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从小到大,江梦南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

在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

一个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为何要选择远在北方的吉林大学?江梦南说,一是自己的偶像张海迪也毕业于吉林大学,她说要跟随海迪阿姨的脚步。同时,江梦南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最终,她选择了吉林大学的药学专业。

“心有目标脚踏实地,不必患得患失。”2023年9月份,江梦南又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行。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篇4

来自郴州的瑶族女孩江梦南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位。江梦南在半岁时得了肺炎,因为误用药物,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的神经性耳聋。自那时起,她的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左耳也几乎听不到声音,她开始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不管对于梦南还是她的父母,这无疑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在父母和梦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江梦南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而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面对自身缺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面对自身的缺陷,首先我们要接受现实。

梦南因为失聪,不能像同龄人一样按时进入小学读书,她曾为此伤心落泪。父母告诉她说,听不到声音是事实,这是无法改变的。怨天尤人没有帮助,他们得接受现实,勇敢面对。在家人的开导下,江梦南不仅学会了面对,还越来越乐观。她甚至会为自己的缺陷找优点:“听不见也有听不见的好处,至少睡觉时不容易被吵醒。”

2、在缺陷面前,如果说面对是第一步,那么努力克服缺点就是第二步。

梦南听不到声音,父母就抱着她坐在镜子面前,让她仔细观察说话时的口型,并让她进行发音模仿。一遍读不准就来第二遍、第五遍、十遍、一千遍、一万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数次重复练习中,梦南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读唇语,这对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面对缺陷,我们可以选择做更好的自己。

面对听不到声音的现实,小梦南攒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拼尽全力把认定的事情做到最好。在学校里,梦南选择坐在教室前面,以便能够更清楚地看着老师的口型听课。为了赶超同龄人,她在四年级暑假期间把五年级的课程提前学完。江梦南认为,通过个人努力来克服身体残缺带来的困难、并与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跑道上是一件很酷的事。

4、学会扬长避短,让成长之路更顺遂。

尽管江梦南非常努力,也通过自己的成绩战胜了自身缺陷带给她的挑战,但是听不到声音这一点确实是事实。所以,在选择研究方向时,江梦南听从了吉林大学教授杨晓虹的建议,进入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这个更适合自己的领域。后来她又考上了清华的博士,继续致力于和药学有关的研究,这不仅是她的理想,也更适合她的现状。

5、来自外界的帮助,可以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在梦南的成长过程中,对她帮助最大的首先是她的父母。女儿失聪,父母无疑是最难过的。但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没有让梦南进入特殊学校学习手语,而是亲自带着孩子学习唇语。在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中,他们付出了多少,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梦南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读书、考大学。

吉林大学教授杨晓虹是梦南的一位贵人,她不仅帮助梦南选择合适的专业,还专门把涉及专业术语的知识点写下来给梦南看,这个繁琐的工作她一做就是三年。在杨教授的帮助下,梦南在学习方面少了很多辛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没有缺陷呢?关键是,在缺陷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伤心郁闷,有的人可能怨天尤人,有的人可能选择逃避,有的人可能自欺欺人。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也许,江梦南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面对缺陷,要学会接受现实、乐观面对、努力克服、扬长避短。

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缺陷不仅不会给我们减分,或许还能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篇5

“她靠读唇语听老师讲课、学英语等,不但以高分考入吉林大学,现在又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生,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勤奋……”近日,《郴州日报》报道了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江梦南的励志故事。笔者读了这篇文章后,深为这样的优秀青年感到骄傲,为她的奋斗精神所折服。她的奋斗精神值得每个郴州人学习。

江梦南在3个月大的时候,患上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半岁后,她便一直生活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尽量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江梦南的父母决定让她学习发音和唇语。这条路无比艰辛,但意志坚强的江梦南跨过了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由于上课时不能完全全程看到老师讲课时的嘴型,下课后她就通过看老师写的板书自学,要比别人花出好多倍的努力。就这样,高考时,江梦南以615分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江梦南这种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奋斗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江梦南从小就立志要当个好医师,要为和她一样的人减轻痛苦。为此,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又考上硕士研究生。在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中,她成绩优异,而且口语已经达到了专业语言沟通水平,发表的论文受到了老师好评。前不久,江梦南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面试,今年9月,她将赴清华大学学习。

江梦南历经千辛万苦,以奋斗筑梦圆梦,在梦想与奋斗的相互激荡中绽放出灿烂的光芒。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时,总会碰到一个个难题,会遇到一项项困难。我们都需要像江梦南一样,把困难一个个踩在脚下,把奇迹一个个创造出来。

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个郴州人都应该知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道理,积极主动地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观后感 篇6

她是一名听障人士,凭借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她叫江梦南,刚刚当选为“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对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着,“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时间回到29年前,在江梦南仅有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导致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虽然在她1岁时就配备了助听器,但听障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上课”对江梦南而言十分吃力,硬生生地听了几年课后,她练出了读唇本领。从此,江梦南开始了用观察唇语去“听”别人说话。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她考出了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在2023年,江梦南的困扰得到了缓解。研究生入学前,她在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告别了26年的无声世界。然而,人工耳蜗只是解决了“听到”,但由于听觉中枢空窗期太长,需要坚持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来解决“听懂”的问题。

2023年试用集成腾讯天籁音频AI技术和腾讯会议远程康复功能的“美讯听宝”后,江梦南的听力康复变得更简单高效,听力康复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江梦南从未停止探寻“优化交流”的方式,她尝试在“美讯听宝”APP上,通过腾讯会议接受远程的听觉康复训练。这是腾讯天籁行动推出的首个集成“听力测试+AI辅听+远程听力康复服务”的平台,可提升单音节识别率66%。

3月3日晚,江梦南入选为“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就在同一天,也是全国爱耳日,腾讯天籁行动启动2。0升级,中国聋人协会、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联通、腾讯公益、南方周末等机构共同发起“天籁听未来行动合作体”。

为了帮助更多青年听障人群的扫清听力障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联合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天籁青年人才基金”,宣布未来一年内将为100位以上听障青年人才进行人工耳蜗手术补贴和听力言语康复补贴,使他们听得更好,说得更好,打破听力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在各个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像江梦南这样的听障人士还有很多,他们仍在等待像天籁行动这样的科技公益项目救助,为生活带来新改变。”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表示。

如今已是厦门大学博士的赵蚰竹,在“天籁青年人才基金”的帮助下植入人工耳蜗。目前,蚰竹的盲听基本可以达到60%。尽管有些声音还听不太明白,但是它带来的新鲜、生动、丰富的声音让蚰竹非常兴奋。

随着“天籁青年人才基金”的成立,希望有更多的“江梦南”和“赵蚰竹”受益,扫除听力障碍,更好地向社会施展才华与抱负,实现自己的梦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