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之美读后感 篇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想必大家一定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了吧。
朱爱朝的《时节之美》大红色的封面上小燕子穿梭在几个甲骨文之间,还有这新抽叶的柳枝,让我一看即爱。红色代表着春天,夏季是绿色,秋天是黄色,灰色代表着冬季!
这本书做得十分有特色。分成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六个小节,一共有二十四个小节,每个小节代表着一共节气。述说着大自然的神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伟大。
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场景,以五彩缤纷、美丽绝伦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启冬奥中国之旅。在奥运中感受中国文化,不仅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壮美风情和人文底蕴,更为奥运注入了新的拼搏元素。
美丽的杭州即将迎来第十九届亚运会,我们的目标是中国风范、浙江特色、杭州韵味、共建共享。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的“琮琮”,积极进取勇敢向上的“宸宸”,大气开放热情好客的“莲莲”,浙江人民把自己所有的心愿和理念都融入到三个吉祥物之中,热情迎接来自世界的朋友们,在亚运会中拥抱浙江的青山绿水,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
二十四节气描绘了中华大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的如画江山,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情画意,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勤劳的中国人民将人与自然的伟大和谐融入到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今,在亚洲运动会的赛场上,我们将再一次用运动来诠释生命的价值,展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时节之美读后感 篇2
“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耳熟能详的节气歌,通过阅读朱爱朝老师所写的《时节之美》,使我对节气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从上古农耕时期流传下来的特定节令,不仅是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节奏,更是我们与自然变化同步的生活节奏。
立春,是万物复苏之开始;雨水、惊蛰是天气回暖,降雨增多,冬眠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农业活动开始展开;从春分、到清明、谷雨,到了耕种的好时机;立夏,是为夏季开始;从小满到芒种,谷物收割,农事进入繁忙时节……我们的生活节奏与节气息息相关,我们的习俗也与节气不可分割。
在二十四节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清明了。清明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气,它既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伤;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出门赏春踏青的欣喜。
每年的清明,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们回老家三门去扫墓。妈妈都会做好清明果,有豆沙馅,肉馅的,好吃的不得了。最开心的还是爸爸都会带我们去爬山,那会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好似把整座山都上过色了,红艳艳的,预示着祖国繁荣富强,人们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愿我们在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中,拥有更饱满的喜悦,和美安然。
时节之美读后感 篇3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节气歌》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虽然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直到我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时节之美》。
朱爱朝老师所写的这本书,把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分成三候,每候分成五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以及韵味,而且老师还用了风趣幽默的文笔,让我们能用更好的方式阅读每个节气的特点。刚翻开书页,我的好奇心就一下子蹦了出来。在这些优美文字的指引下,我愈来愈起劲:二十四节气,充分说明了古人的智慧与辛勤。他们就像沙漠里的沙子一样,一点一点地进行积累。他们以“民以食为天”做为主线,再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经脉,通过仔细观察气候、动植物的变化,把每天的结果再一一记录下来。因此,他们知道了开展农活的系列大概时间,给粮食丰收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滋养了千千万万华夏儿女。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陷入沉思:朱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我冥思苦想之后,我豁然开朗:老师是想让我们牢记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国人充满着智慧和力量。虽然我们现在还未超越至首,但只要我们一直秉承中华民族的这种辛勤劳作、孜孜不倦的精神,世界第一的称号一定非我们莫属。
《时节之美》述说着大自然的奥秘,彰显了大自然的美丽。“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静静地捧起这本书,一章一页翻,一行一字读,欣赏着一季一月,一节一时,享受着大自然变幻莫测的神秘与无穷的魅力。时节之美美时节,美哉!
时节之美读后感 篇4
我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里面的内容背起来朗朗上口,我背得滚瓜烂熟,但只知其意不明其理。
读了朱爱朝老师写的《时节之美》这本“红宝书”后,我才明白了二十四节气的真正作用和先祖们的智慧。朱爱朝老师写的《时节之美》,把整个农历年以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分三候,每候分五天,以分布式的方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生动、形象的故事、风趣、幽默的文笔,引经据典,一下子钩住了我的好奇心,使我读来回味无穷,并不显得生涩难懂。使我记住了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和其中的含义,知道了很多文字和习俗与这些节气有着密切关联。
二十四节气的归纳,充分的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一代一代以聚沙成塔的方式创造了中华民间文化。他们以“民以食为天”中的食为主线,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脉络,通过观察与之有联系的气候变化、生物变化,并详细的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农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二十四节气对“粮食”丰收的帮助,滋养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读完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朱爱朝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时节之美》呢?后来明白了,他的目的是让我们牢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美好传统的文明古国,充满着东方的智慧。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华劳动人民那种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上下求索,为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时节之美读后感 篇5
暑假里,我遇到一本唯美的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时节之美》,作者是朱爱朝,朱爱朝老师在书中有声有色的描述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他笔下的自然世界把我深深的吸引了进去。
本文讲述了大自然在不同时节中的美,每每读它,我的眼前就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春夏秋冬的美丽场景。春天,花儿开放,小鸟在天空鸣叫,春风中带着一丝暖意,我们脱下棉衣,直奔五彩斑斓的春天。夏天,竹林显得更绿,更加有升级了。一缕阳光射进树林中,落下光点斑斑。金色的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带着满足的笑容,迎接着用心情的汗水换来的农作物。寒冷的冬天,白雪皑皑,大地一瞬间。被白雪笼罩,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但在这个季节仍然盛开着不畏严寒的梅花。
读完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他是春季的第五个季节。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险因此得名清明既是气节,又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特点上为清明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植树、放风筝,到现在我们见的最多的保留至今的习俗就是扫墓。通过扫墓,我们怀念着那些已经离开人世的亲人。在烧纸的过程中,我们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他们在天堂的那边同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本书虽然只有几个文字,却让我获得了婉若轻身经历自然的真实生命体验,读完这本书,我得到了自然的润泽,有对我们的风俗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