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2023-12-19 22:28:57 读后感 打开翻译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篇1

你可曾见过千百年前的越中山水?在《诗路浙江》中,我见到了。

打开《诗路浙江》,一幅梦幻苍茫的画卷也随之徐徐展开。河流涓涓流淌,山峦跃然纸上,青雾朦胧,绿水荡漾,风清月朗,倒极富江南韵味。畅游其间,我见到了吴融缓缓提笔将“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的富春山水写入诗中,这是钱塘江诗路的风雅;见到了柳永沉醉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自古繁华”的钱塘,这是大运河诗路的繁盛;见到了陆游辞官还乡,年老春游,观赏“莺花如海城南陌”,倾听“十里笙歌声不绝”的画面,这是浙东诗路的清秀;看见了谢灵运乘船闲游,发现了“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江心屿的场景,这是瓯江诗路的神秘……

缓步行于四条诗路,我读到了不一样的越中山水,领略到了浙江不为人知的山水柔情。同时也令我感慨,感慨于山水之清幽秀丽,感慨于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感慨于山水万千,亘古不变。原来,山水,是这天地间最廉价,又最宝贵的宝藏。

品——山水之妙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每个地域都有山水,不同地域的山水,风景尽不相同。山清秀,水温柔,十里烟雨朦胧,云雾遮远黛,苍树锁寺楼,是为江南之景。大漠烟茫茫,寒月照孤城,空山远,凄水长,是为西北之景。山水之美,既有“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的柔婉,又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雄伟,也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壮阔。有山水之处,便常于美丽相伴。但何处无山水,何处无美景呢?春有新绿映山,夏有清风拂黛,秋有红叶漂水,冬有雾凇挂枝。这是山水的美妙。

山水之妙同时体现在用处方面。“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青山为人们提供柴火与草药,绿水为人们提供自然泉水。让在山间生活的人们也能吃食无忧。这是山水的妙用。

山水,是这天地间最廉价的宝藏。

探——山水文化[ 作文吧 ZUowEnbA.Net ]

山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山川美景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陶醉,写下无尽颂咏山水的诗篇。在古诗词的长河中,描写山水之景的诗有个专门的名字——山水诗。在李白笔下,我们能望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在王之涣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广阔……

山水在文化中得到了升华。在描绘山川美景的同时,诗人们大多会融入自己的境遇或感情,寄情于山水。或是表达对官场的厌倦,或是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或是传递乐观豁达的品质,或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其中数量较多的一类是诗人遭贬谪后,观赏山水,而写的诗。这类诗属于贬官文化,山水在贬官文化中熠熠生辉,贬官文化也让山水成为千古遗迹,赋予了山水灵性与人文气息。在《诗路浙江》一书中,就有许多诗歌是由贬至越地的诗人所写就而成的。

当然,山水在文化界的影响力绝不只停留在诗词方面。黄公望晚年居于富春江沿岸,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出游时随身携带纸笔,将所见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历时七年,黄公望用自己炉火纯青的绘画技术将富春山水画进了举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由此可见,山水在国画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它,给予了无数画家灵感来源。

更有儒家所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山水给予我们的心灵智慧。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互相映衬,建构了独特的山水文化。

悟——山水之魂

时代变迁,许多地方一眨眼便是沧海桑田。但山水万千,亘古不变。正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中所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不断踏山访水,只是渴求能与前人共赌同一天地,共赏同一世春花秋月。或许,这正是山水的迷人之处,也是山水的灵魂所在。

山水,是这天地间最宝贵的宝藏。

山水,在快节奏的今天,是一方闲适轻松的长亭;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一方清雅淡泊的净土;在遍地高楼大厦的今天,是一方古老简单的天地。山水不移,月色依旧,何其有幸,我们的每一程都有山水为伴,感受着那往来古今的春风秋月而不断向前。

山水,是这天地间最廉价,又最宝贵的宝藏。于今,我们更当用心珍藏。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篇2

初见《诗路浙江》这本书时,就被其封面所吸引。只见“诗路浙江”四个银色的繁体字写在书面的正上方,给人一种清新淡雅之感。下方则是一张浙江的地图轮廓,标注了浙江的主要城市,如杭州、衢州、宁波等等,并用一条条颜色不一,曲曲折折的细线连了起来,不禁让人联想到这几座城市之间有些什么密不可分的联系。

《诗路浙江》以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浙东诗路和瓯江诗路为主体线索,涉及浙江全境11个地级市,钱塘江、瓯江、大运河、富春江等知名水系;会稽山、天台山、雁荡山等知名山岳;西湖、灵隐寺、严陵钓台等知名景点。从中国历史上选取120首左右描写四条诗路的古典诗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钱塘湖春行》等,并加以赏析。同时,全书配上描绘四条诗路的知名古画,如《富春山居图》《西湖十景》等。展现了诗词与浙江山水的联系,展现了浙江的文化之美、生态之美、气韵之美、活力之美。

“诗路浙江”,重在诗路二字。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格式、格律要求,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在孔子看来,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而正是从古至今以来无数的文人写下的一首首诗,或是抒发情怀,或是感悟人生,或是寄情山水,或是讴歌友情,或是触景生情,又或是感叹万物……才留下了无数的诗歌词赋,而这些诗也因此具有灵性,便在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走出了一条路,一条诗的路。“诗路浙江”便是由浙江所吸引的历代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所游历歌咏而写下的诗所串联而成的路。

翻开书本,便能看到这条诗路,第一站是杭州,第二站是金华,第三站是衢州……仿佛这真的是一条真实存在的路,而读者便随着诗人一起在路上,感受着钱塘的风雅。这条路上,不仅有诗人写下的诗,还有真正的风景——一幅幅诗歌所对应的图画,即诗歌的取景之地,诗人的诗文、作者的赏析、画家的作画,三者依次出现,错落有致,背景的纸张微微泛黄,既有一种历史感,又有一种淡雅之感,这何止是在看一本书,而是在读一首诗,品一味情,赏一眼景。用书中的话来说,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路浙江,做到了诗画合一。

美丽的浙江自古繁华,诗路沿线的城市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美好的不仅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是其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诗路浙江》会让更多人知道浙江的文明美好,友善包容,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篇3

人间天堂,明珠西湖。杭城的美一直没变

观“双遗”风采,品龙井香茗,闻“浙派”古筝,传递独属于杭州的亚运韵味。作为第19届亚运会的东道主杭州,生为杭州人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要带着明朗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作为一名高学生,为迎接亚运,我只能为大家推荐一本在暑假期间读了一本《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把我的家乡文化历史以读物的方式介绍给即将来自世界八方的好友。浙江自古以来山灵水秀、人文蔚兴。这本书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从诗篇中找寻诗画中的浙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介绍浙江“四大诗路”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重温浙江唐诗之路。为什么着重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百首诗词,独具浙江文化魅力、精美手绘古风插图栩栩如生地还原历史场景,大量高清风景照片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浙江山清水秀的诗路风光,再现江南古韵和盛景、沿着李白、孟浩然、谢灵运等人的足迹,重温舜禹传说、兰亭雅集、勾践灭吴的故事,曹娥救父、刘阮遇仙、仙童斗棋的典故,品读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杭州又一直在变化,与五千年的江浙文明交相辉映,在智能化与大数据的“云上亚运”数字智慧里,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11座亚运一级以上场馆中,在健全便捷的交通线路间,领略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钱塘江畔的“大小莲花”绮丽绽放,亚运主题巴士穿梭于大街小巷,亚运吉祥物“江南忆”组合向世界发出杭州之约。城市绿道和运动场的供给和提升,亚运红利普惠到杭城每个百姓的心中。为同一目标雀跃、鼓掌、互拥,成为杭城团结奋

起的美丽风景线。凝聚了社会大和谐、大团结的正能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和生命的色彩,感受健康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祖国繁荣富强的幸福。

作为一名高学生,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认识的

美好杭州介绍给大家,把我喜欢的杭州美景推荐给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杭州文化、杭州历史、杭州的科技、杭州的进步、杭州的韵味展示给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篇4

翻开古朴淳厚的书页,目录后的一张《西湖全景图》属实一下将我拉进丽逸江南。远方层峦的青山,笔墨渐淡。湖上苏堤左右纵横,烟柳轻遮,掩不住亭台轩榭与小桥桃花。三两游船,在湖上摆渡。近处更是有两位白丁挑着扁担正过桥。

初启书页,书中丰富的插图、山水画,让我折服。有描绘湖景的、有刻画连绵高峰的、也有山水渔乐、云峰远眺者。绝大多数都是配着诗,让人不禁代入意境,瞻仰了浙江的山林水秀,人文蔚兴;体会了先人山高水长之风,两浙钟灵琉秀之境。仍未写一字一句,诗意与风雅已溢出素纸。钱塘江诗路第一站杭州中摘引的有苏轼的《八月十五日观潮五绝》。五首绝句,彼此交织,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此诗中既叙述了江潮奔涌而来的撼人气势,也暗寓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感喟。可正是写下这这组诗数年之后,发生“乌台诗案”时,苏轼的这组诗,尤其是第四首被认为是别有用心,意在嘲讽朝廷的水利措施。因诗获罪,苏轼算是吃尽了苦头。

通篇读下来,细赏诗文,文中有作者的自注,文后有作者的赏评,读来毫无困难。作者林岩老师细致的交代了年月与作者适时的处境与状态。诗文的赏析古雅的文字中糅合了其他诗人的词句,交相呼应,这越中山水浪潮真叫人沉醉其中,这古今的秋月春风真叫人流连痴迷。顺着诗路,连绵的诗意好似顺水行舟。陆游的《萧山》便翩翩入眼。诗写于冬日,而陆游被授予外官,无疑是遭到了冷遇。行船经过萧山时,他写下此诗。诗的开篇写的颇为洒脱,绿潮拍岸,白塔拂云,一路风光无限。官场虽失意,却是抓住了眼前的光景,欲过上远离官场自由自在的生活。淳熙七年,陆游便为萧山的绝世风华所倾倒。

时现今日,外婆一家居于浦阳江畔。蜿蜒曲折的江道,映着阖乐的家家户户。只记每去必登上塘上高台,远眺近瞧,水是流得极缓的。时有运沙船穿过,激起波涛层层,直滑过宽阔的江面。最喜烟雨日,与母亲执伞而立,观微波纵横。村中赫瓦白墙,绘上江南画式。江边也有蓝绿跑道,左沿翠绿浦阳江水,右傍榉枫凤菊兰桂。更是应了书中方凤所写的“舟依曲港难回楫,径转高陵每得筌。”纸墨江南,诗路浙江。沿着浙杭的水路,用历史江河中的诗文绘成一幅千姿百态、多彩多趣的浙江诗画。古朴丰富的诗文全方位展现诗词与浙江山水的联系,展现浙江的文化之美、生态之美、气韵之美、活力之美;更凸显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传达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着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所代表着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生于杭州,我早已深深喜爱上了这座文明、友善、包容的城市。细读《诗路浙江》,了解浙杭的前世今生,也加深了一份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浙江正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乡发展正在不断进步,不断共享,不断协调。不仅经济社会在发展,精神文化也不断丰裕。读完四条诗路,仿佛已游历过浙江的角角落落。读完诗人的喜乐惆怅,也多了几分对生活处事的叹喟。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阅诗,悦己。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合上辞致雅赡的书页,远眺,正是潮起潮落的钱塘江,烟雨飘渺的浦阳江。想必这就是诗路浙江。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篇5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番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这时唐代诗人徐凝对浙江的描写,“直至白头看不足”可以说明诗人徐凝对浙江的喜爱之情。书写浙江的诗词,成千上万,难以计数。而书本《诗路浙江》则将他们进行了汇总,让我对古代诗人眼中的浙江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

当我们提到浙江的时候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杭州这座城市在世界都是“赫赫有名”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杭州都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当时的杭州濒临海斌,受困于海潮的侵袭。直至隋文帝灭了南朝的陈,杭州才慢慢登上历史的舞台。

当我们提到杭州第一时间一定会想到西湖,宋代的诗人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晴,西湖的雨,就如同美女西施的淡妆与浓妆,不管如何打扮,总是难掩其国色天香。所以,西湖就如同绝世佳丽一样,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欣赏的。在冬天的时候白雪皑皑,雪落在断桥上给游人一种桥断成了两端的错觉,这就是断桥名字的由来。夏天郁郁葱葱的树木给这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一丝清凉,何不是一个避暑的胜地。

孤山寺作为杭州的标志性场所之一,在古人诗中出镜率也很高。在诗人张祜所写的《提杭州孤山寺中》所描写的孤山是一个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地方。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孤山十分唯美《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所叙述的是白居易和僚属一起参加孤山寺的法会,在离开的时候别周围的环境所吸引,湖中的荷花盛开因此孤山寺又称桃花寺;而孤山又称为松岛,因为独自矗立湖中而由此一称。山雨过后枇杷将树枝压弯了,果实累累。

金华,古称婺州,位于浙江省中部,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而得名金华。诗人权德舆在《自桐庐如兰溪有寄》中作者坐在船上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写着诗,看着那双飞的蝴蝶,花丛中鸟儿欢快的啼鸣不经让他想起自己的妻子,内心充满惆怅,夜里应对妻子十分的思念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诗人杨万里所写“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秋高气爽,江水显得更加的清澈,到了夜晚山也不是黑色。那天边弯弯的月亮如同眉毛,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映在江中如同粟粒。自然的景色是如此动人美丽。

现在的浙江世界文明,在大家的齐力保护之下风景还是如此的美丽,每当假期来临像西湖一样的名胜古迹是如此受各国人的欢迎,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虽然说这些诗人和我们生活在不一样的时代,但是我们都曾欣赏过同一风景,这可实现了“今古相通”。

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读后感 篇6

古往今来,书中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结婚没想过和别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我与李白的遇见,也是从一本书开始的,诗路浙江。读完将进酒的,我们总会感觉到李白那九下的诗篇就是吞吐了半个的盛唐,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毋庸置疑,他写的诗也像她的情一样,但是在通天之路里面的李白却有着两种人格似的。他在两种世界中被撕扯着,他向往那山水的自由,向往那大好河山,向往那浪漫而又自由的世界。但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不得不被束缚在那些条条框框,那些金银枷锁之中,上有政治,下有人间。

有人说李白是避世的一种表现,他逃离官场,黑暗的束缚去往通天的路。就像那些披着光辉外表下的傀儡一样,在扮演着最后的富丽堂皇。这是李白的错吗?好像也不是他也在等,等待一个机会,也许对于政治上他却是无比的天真,可是他从不缺少对帝王的忠诚,对人间百姓的热爱,他所向往的生活就是那种盛唐。他在酒韵里吐出来的诗篇,被管家当做赏识的工具,他的政治抱负在当时是照亮不了那黑暗的官场。李白所处的那个时代,暮年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安于享乐,上面的人间尸横遍野,这遥遥而望不可及的通天之路,到底是幸福的还是可悲的?我们无从知晓。

你来人间一趟,用诗篇谱写盛唐的华章,用狮鞭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我未曾想一个俊朗的执剑少年,蹚了那搅不清楚的浑水,次次的失败,满心的热忱,一次次被冰凉的水泼灭,我在想,这还是我认识那个潇洒恣意的李白吗,后来他的满心热忱几乎成了执拗,他只是想报国济世救天下罢了。他不想成为京城那些被社会所抛弃,为仕途而游荡,在京城那种行尸走肉的灵魂一般。三首《清平调词》断送了他的荣耀仕途。仕途坎坷,他却始终隐忍了下来。只是因为他不明白,拥有了荣华富贵,却要提心吊胆一辈子这是为什么呢?他回了家,病榻上的妻子再也无法拥拥他入眠,陪他月下诗歌。中年的李白好像失去了一切一首《蜀道难》或许平复了那个仕途的坎坷,却无法平复伊人不在。晚年时期,李白被无罪释放,却也是年近暮年他与朋友一同乘船回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无法否认,接下来的生活是苦长乐短。朝朝已过,人间万象。天才已去,才等来一纸的诏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说“富贵与神仙,蹉跎皆两失。”曾有惊天文的李白,抱明月而长终。我们却忘了他是个诗人,他是个读书人,他是个医者,他是个浪漫主义者,桀骜不驯的性格,天才般的智慧,在那些世俗中,得不到救赎,碰到南墙。李太白没有放弃,那是浪漫主义。他在旅行途中,会给人间的那些平民百姓看病,那是医者。酒劲迸发出的灵感,挥笔写下那些诗,那是诗人。李白与那个时代做博弈,人间之路不好走,天选之子也是这样。他想要国泰民安,却是在破烂不堪的盛唐之下打造的幻影之下。他想把理想主义,搬到当时的那个时代。偌大的大唐盛世,容不下一个李白也容不下他的理想主义。终终是走完了这一趟人间之路。诗和政治的相遇本来就是错误的一身,浪漫又怎么可以与混浊相提并论呢。他拆下肋骨,点燃当做火把,把它作为黑暗里的光。

周围仍旧是明灯,眼中却已无光“纵使荣耀又如何”一代天选之子,陨落在人间之路,却也能在重生之路找回恣意的执剑少年,李太白在那个时代给人心上打下了一个深刻的烙印。岁月漫漫,再次翻李白传的时候,我们也能体会到那时人间之路的漫长与天选之子的满心热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