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曾国藩传读后感800字

2023-12-21 07:11:40 读后感 打开翻译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1

强弱非天定,自强方恒强

《曾国藩传》让我看到了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度很高。

曾国藩的智商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身体禀赋很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生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用这句话来形容曾国藩的变强之路最适合不过。

强弱非天定,自强方恒强。曾国藩在早年是大家公认的笨,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在得知院试落榜后,他把自己的文章与他人的同题作文逐股对比,最终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每天起早贪黑苦练文章。在下一次院试中成了秀才。之后再成为了进士后,曾国藩又在翰林院中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为让自己从一众人才中突出,他如饥似渴地开始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在第一次翰林大考中,他在一百多人中考到了第六名,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促使强弱转化的关键条件不再先天,而在后天,正是后天的努力才使曾国藩从”草根”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也是由弱变强的。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落,学习十分吃力,成绩极低,学校还曾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再三恳求下,校方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长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成绩飞速提升。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成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这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曾国藩的变强之路,还让我想到了我国的强弱转化。我国是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清初时我国也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但由于闭关锁国和国家的政权掌握在极其腐败无能的大臣手中,从而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陨落。但之后我们也经过万般努力,从落后的农业国再次世界大国之一。所以不论是人还是国家,都可以强弱转化。

强弱非天定,自强方恒强。希望强者恒强,弱者发奋,万类霜天竞自由。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左宗棠在他十四岁时第一次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胡林翼二十二岁才参加科举考试,当年就中了秀才,接下来举人和进士也都是一考即中。而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曾国藩常说自己读书做事,反应都很慢。这不完全是谦辞,事实也一定程度上确是如此。但是,在同时代的这些人当中,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最大,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境界,左宗棠、李鸿章和他的差别,在于他们缺乏曾国藩那“笨拙”精神。

任性

曾国藩的“笨拙”在他小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他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某天,曾国藩走进书房背《岳阳楼记》,恰好不久前有一个小偷,潜入他家,准备等大家睡着了再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背了许久。小偷都睡好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背呢,听来听去,小偷都背会了。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对着曾国藩破口大骂,他还把文章从头背到尾,然后扬长而去。这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曾国藩笨,二是他也很用功。

忍性

曾国藩虽然十分认真地背诵学习,那他的仕途就变得顺利了吗?然而,并没有,他从十六岁开始,他连考多次都名落孙山,直至第七次才考中秀才,第二年虽考中举人但在岳麓书院中倍受欺负,会试和后来的加试的机会也都失去,再后来才以殿试的三甲四十二名的成绩考中。在翰林中,他也过得不好,只是穆彰阿的帮助下情况才慢慢好转。

韧性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此刻,湖南长沙,你回望一生,潸然泪下。道光时的平步青云,咸丰时的举步维艰。你走过这多灾多难的命途,“四面楚歌”是你最后执着的信念。也曾,靖港水战,投水一死;也曾,兵败长沙,举目无援;也曾,被困祁门,死里逃生。

你也曾想过退却,你也曾有过胆怯,可当命运的罗盘交付于你的手中时,你也未曾有过丝毫的犹豫,从未逃离。嘲讽也好,谩骂也罢,你一笑而过。

试问,在你这一生里我收获了什么,我想,是你的任性、忍性、韧性让历史记住你。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3

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的:“经商要读胡雪岩,当官得看曾国藩”

被毛泽东,蒋介石尊敬的曾国藩,有很高的志趣其实在晚清四大重臣中算不得天资聪慧,甚至被评为资质平平。曾国藩十四岁参加科举;九年考中秀才;六年中进士;十二年京官生涯,官至从二品;十年抗战平定太平天国;八年封疆大吏,主理内政外交。左宗棠十四岁便中了秀才,李鸿章十七岁便中了秀才,在晚清,对于重臣来说中秀才普遍较早。

比如《曾国藩传》中有一段记录:有一天曾国藩在书房里背书,家里进了贼。贼躲在房梁上,看着曾国藩背书,曾国藩背到深夜,贼趴在房梁上,一直等不到曾国藩去休息,从而下地行窃,到最后,贼忍无可忍,从房梁上下来,将曾国藩背的文章背给曾国藩听,背完便大摇大摆的从正门离去了,而曾国藩依然不会背这篇文章。故梁启超评价“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曾国藩在京时,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梁启超对曾国藩持高度肯定的评价,梁启超认为曾国藩功德高尚,有很高的志趣,不仅仅在近代来说是这样,很可能至古以来都是不多见的;不仅在我国是这样在世界史上可能也是如此。《曾国藩传》,以时间顺序记叙了曾国藩的一生,每一次故事的节点都为曾国藩的身份转变为新的起点,而在每一次节点,曾国藩都有精神上的转变,也正是一次次的转变,让其走向“圣人”。

曾国藩训练湘军,提倡忠君卫道、以儒家学说治军,将其打造成大清唯一真正可以打仗的军队,但湘军却只听命于他一人,曾国藩丢下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让人传阅自己的日记。而日记代表了一个人的隐私,会让人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些话能不能讲,而曾国藩居然主动让人传阅他的日记,曾国藩的广阔胸怀,在进步的道路上不留余力,就像在春天在地面发芽的种子,梦想远方的大海。

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巳,如斯而巳。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4

喜欢读人物传记,正是喜欢从别人的人生阅历,去提取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本书读完我已深深地被曾文正公所折服,这是值得多翻阅的一本书。

以前了解甚少,读完却被曾文正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无论从学识、人品、性格还是格局,都深深被折服。感触最深的是其立志做圣人之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自省自律。

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对于个人其实没有彻底好的和彻底坏的之分,这取决于个人立场的不同。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以圣贤自期,却也不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活一辈子。他的风雨飘摇的一生,浩浩荡荡,给我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似乎离我们的理想很近,离我们的初心很近。当我们走的越来越远的同时,也要关照自己的内心,保存灵巧与初心,也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

圣人、完人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我们的生存条件也不一样,如何的要求自己,这是很难的。“君子慎独”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吗,还是什么?近来的日子我确有体会,似平知道意识到,儒学理学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渐入我们的灵魂,长成我们的骨骼,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直以来我常常会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节制。昨天看了白岩松的“对白”他说“自由即自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更是要自律,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养成规范。未来的日子,我就试着做更好的人。

在读书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曾国藩的艰苦卓绝而感动,无时无刻不被他的砥砺向前所折服,他靠着顽强的精神,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逼到了极限,越过了极限,每天承担着超过普通人十倍的工作量,发挥出超过上天赋予的十倍能力。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英雄!

其实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读着曾国藩,随着他的起起落落也时时刻刻在重审着自己,虽不能做曾国藩,但他的人生之道是值得一学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5

看着祖国今日的繁华,不禁想起清朝末期清政府当时的状况。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1八国联军清华,清政府一败涂地,最后成为了列强们的傀儡。但是清朝真的没有人站出来吗?不!有,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玉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主要成就:

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曾国藩传》让我了解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

推荐《曾国藩传》的罗振宇老师说:曾国藩特别普通,出身平凡、缺点很多、才智中等。但正是这种平凡蜕变的过程,对绝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白岩松也曾推荐过它。他说:在《曾国藩》这套书里头,让我看到了格外复杂的人性。有让我格外尊敬的曾国藩,也有钻牛角尖的曾国藩,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让我对人,对人性有了愈充分的了解

曾国藩在军事玉政治上没有想象的一帆风顺,而是四处碰壁。他开始反思,意识到不仅仅是皇帝的私欲,朝廷大臣的私信所致,还有自己那脾气,性格,行事风格上的缺陷。曾国藩回想自己的往事,自己总是站在清政府的角度,以清政府为背景,肆无忌惮的形式。自己傲气无比,性格刚烈。在最后他终于认识到做事不能如自己这般狂躁,傲慢。而是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才是为人处世的方法。

慎独”,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培养自己的善念。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完成学习任务、做好职责时,也要操练自己的品性。不能过于放松!如王阳明所说: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主敬”,就是外表整齐严肃,内心纯净专一。接待贵宾和参加活动,都是主敬的具体表现。古语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主敬”反映的是一种庄重、专注、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精神状态。其次应内心纯净专一,。面对日常繁琐的学习,要有静气,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气若不动则心不动。谨记:凡事心要静,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则不明。心平气和、稳重稳妥地去处理问题,让所有的事情都得到最完美的解决,这才是学习的方法。

读完《曾国藩传》我的感受是曾国藩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他的智商一般,并没有考中状元,但是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为了他的目标不断苦读,最终黄天不负有心人,尽管后来的曾国藩被人们批判过,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作为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他本本分分,为清朝鞠躬尽瘁。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做人一定要有耐心,做一个内心光明的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6

只有一股猛劲,将不会跑完万里。只会一直等待,将只会收获枯枝败叶。

曾国藩十分特别,他将猛劲与等待二者结合为一。他虽有猛劲,但是会懂得如何思考,将那股猛劲用在刀刃上。他虽会在困境中等待,但是会懂得如何去打破困境,去继续提高自我。若二者缺失其一,则不可能铸就曾国藩这位响当当的人物。

在初读这本书之时,会认为他十分愚笨,被封建科举迷昏了眼,老子不行看儿子,是纯纯被封建制度的枷锁给困住。连考个最基本秀才都要连考7次,考中时候还是末尾几名,这会让人很疑惑,为何一位愚笨的人会被吹捧。但是在深入读书之后不由得敬佩,虽然资质不如别人,家世不如别人,但还是凭借自己的拙诚走通了科举之路。何为拙诚?心中不有一丝杂念,一心一意做某事,虽然会受到别人嘲笑。他用自己那颗诚实的内心,走通了科举之路,走通了做人之路,走通了担国之路。

在官场出入时,但貌似并不得意。在官场四处碰壁,碰得鼻青脸肿,分不清东西。不光当时朝廷的风气,自己的样貌、习惯、脾气、气质,那些自我因素才是那是重要的原因。曾国藩很厉害,在哦呀嘲哳中善于自省。回忆起当时,家世不名一文,与人处事高人一等,在朝廷中自视清高,办事时不懂人情世故。想起这些起来,曾国藩便找到了病根,历时很久,终于解决。再次与人见面时,已经是脱胎换骨了。

曾国藩善于坚持与自省,不就是每位运动员所要拥有的精神吗?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花滑王子的身影像是追逐曾国藩的步伐,他身上慢慢浮现出每位运动员所具有的精神。——那便是坚持与自省。2004年的世界花滑中国大奖赛上,比赛前热身时,意外与一位选手相撞,羽生结弦的头部和下颚受到了严重的撞击,伤势十分严重。医护人员给他包扎好伤口后,教练劝说他放弃比赛,他却斩钉截铁,十分坚定地低吼:”我会坚持跳!”比赛时,他受伤势影响一共摔倒了五次!谁都不知道他忍受着多大的疼痛,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最终荣获银牌。

中国有多少都把《曾国藩》作为一本圣经。的确,从一个普通的湘乡子弟,走到官居一品的大学士。在一路上都十分不容易,人们读这本书时,会被其中曾国藩品质给慢慢熏陶。他的挺,他的忠,他的严,他的谨,都会被慢慢吸收融合。他的品质也正是每个运动员所要需要,严谨,忠诚,正直。这样才会在大赛中大放光彩,为祖国取得荣光,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