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000字

2023-12-12 16:43:34 节日作文 打开翻译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 篇1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家家户户挂起了一对对大红的灯笼,贴上了一幅幅吉祥的春联,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在我这样的“吃货”看来,年味最浓的地方似乎就在舌尖上啦。除夕那天,早早地,招待客人的糖果、瓜子、水果、点心,还有茶水、可乐就满满地摆了一茶几,简直就像开了个小超市。我记忆中,外婆家年年如此。

小时候的我淘气,总喜欢狠抓几把巧克力糖塞满衣兜,疯跑出门去,挤进街口那家快要提前打烊的小店,买上一大盒摔炮。走在路上,嘴里甜甜地“咂巴”着,手上丢颗糖果,扔个摔炮,我心里得意,却又害怕狗子们“恨我大过于爱我”,还是决定飞奔回家。想着这几日多喝些“肥宅水”是不会被大人们限制的,跑得口渴的我给自己满满地倒上一大杯。看着可乐气泡在杯中一朵朵升起,“咕咚”喝下一大口,等着打个嗝。这一刻,只有我能感受到从“鸡飞狗跳”到“幸福得冒泡”的快乐甜味!

外婆家的年夜饭是“热情好客的”,总是把最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让人“未谋其面,先闻其香”。从上午开始,小煤炉上就炖着一大锅浙中地区特有的腊笋肉了。小煤炉的火苗,红彤彤的,没有一点瓦斯气燃烧时的蓝,看得能让人感到温暖,它慢条斯理地舔舐着不锈钢锅底。香味从并不严丝合缝的锅盖边钻出,鼻子让我笃信时间能成就那道记忆中的美味。这每年都香香地吃上一回的大馒头夹腊笋肉是我的牵挂啊。

年夜饭上,热气腾腾的大馒头连锅端来,每一个上面都印着一个红色的“福”字,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美满。锅不用上桌,下箸,递碗,接馒头,一会儿,满满一大锅馒头已经分到每个人的碗里了。这馒头松软,掰开后,有淡淡的酒酿香,夹上炖得恰到火候的腊笋肉,咬上一口能香到让人满足。已经读了几年书的我,信口道:“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腊笋炖猪肉”。顿时,引来席间大笑。

筷子交错间,一家人围坐着,拉家常,叙亲情,让时间在此刻慢慢地流淌着,那灯火是不是也变得特别地温柔可亲了呢!这时,桌上的鱼、肉已经冷场,最后上的那盆青菜豆腐羹,是最先见底的。大家都冲着它的热乎,你一勺我一匙地舀来,半碗米饭拌着半碗羹吃下肚去,那叫一个“落胃”。现在的我终于懂得了,外婆这辈子在厨房里的辛劳,足以让这最平常的食材陡然鲜美得超越了“五味”,达到一种玄妙的境界。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年味的,已经不仅是我的舌,还有我的心了。这注定是一顿一年中最美味,也是最百感交集的晚餐。

这些凝在舌尖上的年味,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让我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而我们也在这样的年味中,一年又一年地长大了。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 篇2

望着今晚的夜,就像墨汁将整张白纸洒匀了,横竖看不清,唯独有个挂在天边的上弦月,好似一个金钩钩,勾起了潜藏在我心中的小千世界,它有春节前夕的油饼梦,外婆乡中的馋肉记。我闭上双眼,这些画面都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使我流淌出对年味的向往与渴求的“甜蜜之水”。

佳节将至,奶奶会提前开始筹备美食,每年都不缺席。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油饼。小时候,我就喜欢围在奶奶身边,好奇地看着她如何制作油饼,然后不时地独自捣腾,模仿她的手法,可就是学不会。现在长大了,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不同的是我可以亲身体验一番。奶奶告诉我,最先要做的是用这像汤勺一样的模具从搅拌好的面料里舀一杯,至舀上来之际将大锅盖掀开,迅速将其放入,让它在油汁中剧烈加热至成形。漫长的等待总是那么激动人心。终于,奶奶掀开了锅盖,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嗅觉神经刺激了大脑,发出要品尝的信号,使我做出流口水的行为。净洗铛,些许油,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杭州好油饼,价贱如泥土,长大怕吃多,幼时不解煮,佳节前夕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牛年初二,欣喜又满怀期待。欣喜的是即将见到自己憨态可掬的弟和纯朴热情的外婆,期待的是今年的陈猪肉有没有什么变化呢。果不其然,一到外婆家,桌上就已摆满了佳肴,尤其是那秘制许久的“臭猪肉”,未见其形,先闻其味,经历数月清风的洗礼,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交易,以及水分的加工改造,从而显现出似腐烂的皮色,并散发出让人敬而远之的气味,但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闻着臭,吃着香。正因如此,那个中午我吃了两大碗饭,因为这肉实在太入味了,轻嚼一口,大自然一年积蕴的精华就在我味蕾中爆发,美味得不得不让你赶紧咽下去,好对下一块下手。下午我们去拜访了三个姑婆,两个舅公。奇怪的是,却没有小时候去的那种味道了。多年未去,旧屋变成了新房,富丽堂皇的样子却让我有些不习惯,反倒有些怀念以前的拜年:大家其乐融融地坐在火炉旁,磕着瓜子,聊着闲天,嘴角弯弯,笑容满面,又或是在餐桌上一边吃着丰盛的饭菜一边叙叙旧。

欢愉的钟声敲响,我心头一震,睁开了双眼,发现枕头上都湿了一大片了!

早已是清晨,一缕淡淡的阳光躺在明净的橱窗上,春鸟清脆的鸣声不绝于耳,预示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生命的历程就像写在水上的毛笔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可水是源源不断的,墨总会有汇聚成新的字的一天。我也期待着下一年舌尖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 篇3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世纪联华超市里的《欢乐中国年》又想起来了,营造了一股浓浓的过年味。楼上楼下挤了很多顾客,很是热闹,我和妈妈也忙着在置办年货。

一走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真香!奶奶在做什么好吃的?”我满怀好奇地走进奶奶的厨房,原来是奶奶在大油锅里炸油豆腐。奶奶把豆腐切成,“哧溜”放进油锅,小正方体在油锅里翻滚一阵洗个“油水澡”,白白嫩嫩的豆腐成了圆圆滚滚的黄胖子,奶奶开心地说“这油豆腐发吧!”我随便说“那是不是油豆腐炸得越发家里就越发”。“可以这么说,但是油豆腐炸出来圆圆滚滚的也寄托着人们盼望来年一切圆满。”哦,我似有所悟。这时脑海中突然想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做馒头?”“明天晚上发面,后天上午做馒头。”

终于等到做馒头了,等我起床的时候,大妈妈和奶奶已经做了两大笼屉了,我也跃跃欲试。这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尝试了几个都严重“翻车”了。大妈妈哭笑不得地说:“你还是等下包粽子吧。”“又是做馒头又是包粽子的,过个年真是麻烦。”大妈妈笑呵呵的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过年发面蒸包子寓意来年会发财,会蒸蒸日上。过年包粽子则意味着“包中”,你明年要毕业升初中了,你应该多包几个,祝自己金榜包中,其实这些都是古老的传统,。”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过年的重头戏终于上场了——吃年夜饭。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年夜饭是三户人家各自烧但一起吃:我家,大妈妈家、奶奶家,地点在大妈妈家。鞭炮响过之后,我们就齐聚一堂了,定睛一看,“哇”,今年的年夜饭的菜谱来了个“大变身”,“大妈妈你过个年华丽转型成五星级大厨了。”“你来看看给这些菜取个漂亮的名字”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大妈妈烹饪的是色、香、味俱全的“吉祥发财树”、“四喜丸子”、“一帆风顺”“年年有余”“鸿运当头”……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开吃了,大家都举杯敬酒,开心的聊天,互相祝福,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宴,也享受着那份欢乐的气氛。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我还领了压岁钱,金额不大,但那是长辈对我的心意。在等春节晚会期间,妈妈又给我讲了吃年夜饭的来历,原来除夕夜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百节年为首,年节最隆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穿新衣买新货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家对过年没有了过去那种强烈的期待,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欢聚一堂的喜乐气氛;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饮料;是亲人们之间相互传递的美好祝愿;是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正如冯翼才先生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习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