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观后感600字

2023-12-12 20:35:18 观后感 打开翻译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观后感 篇1

倪林浩

今天,我读了朱杏南、史砚芬两位烈士的家书后,深有感触。他们的家书中,向亲人的嘱咐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告诉亲人,不要因自己的死而悲伤,而要以此为无上光荣。

读完这两封家书,我内心大受震撼。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们于狱中镇静写下了自己的要求及嘱咐,明知已判死刑,却丝毫没有任何后悔与害怕之意。两位烈士面对死亡并不感到恐惧,而是引以为荣,视死如归。他们在参加革命前,就早已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正如李公仆先生所说:“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同时,在信中也告诫家人要走光明而快乐的路,更要走正确的路;即使不能为党和人民做贡献,也绝不与敌人同流合污。不管是什么,都蕴含着对亲人的深深牵挂。两封家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们伟大的家国情怀。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那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一步一步才造就的。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革命烈士为人民而奋斗,为新中国而奋斗,并不惜为此献出生命。在他们的心中,人民是第一位,自己的生命与广大民众的幸福生活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自己的死能有所价值,不管大小,也在所不惜。

如今新冠病毒肆意妄为,疫情防控局势严峻。但,仍有许许多多可敬的人站在了防疫第一线——白衣战士与志愿者们。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在前线日夜奔波;遇到紧急情况,也是第一个冲上去。在这段非常时期,也有一些人为此而牺牲了。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他们只想着别人,为自己想得少。他们中可能有些人的名字鲜为人知,但我们也要铭记,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最可爱的人,要为此感到荣幸。正是他们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下,我们才能逐步控制住疫情。

我们身处安逸的生活时,也不能忘记旧日的危难。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居安思危,将革命先辈的教导铭记于心中,继承、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为创建强盛祖国而奋斗,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勇于创新,不负韶华。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观后感 篇2

柏露

感恩铭记,不忘初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革命先辈们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满了祖国的疆土。一封家书,一段岁月,家书是最贴近内心的一种交流方式。革命先辈对敌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对父母不能尽孝的无限内疚、对子女不能尽教的无限遗憾和对革命必然成功的无限期待,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同身受。

朱杏南,一个资金充裕,生活富足的富家公子哥。这样一个养尊处优的环境使朱杏南对穷苦人民更有了一份不可磨灭的同情,也为他的理想何其坚定不移的信念奠基。起先,他启发民智,普及教育,试图以教育救国来改造旧时的中国;其后甚至以己为鉴,加入中国共产党,满腔热情投入到声援运动中。由生入死,

不变的是一颗革命救国的心,和从小造就的家国情怀。在他生前的最后一封家书中,他写道:“你们不要看轻了这最后的微弱的呼声啊!”这是一句出自内心的感叹,其间饱含了朱杏南同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望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虽说人非圣贤,但是像朱杏南这样的革命烈士们却是以圣贤比之亦胜一筹的,他们所有的是一种超脱凡俗的情感,但却似凡情一般深情而长久……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这是烈士史砚芬同志家书中写下的一句慷慨誓言。就像史砚芬同志的为人一般坚韧不拔,英勇斗争,对革命绝对忠诚。你读过《夜莺啼月》吗?这是史砚芬同志在阴暗的牢狱之中,以笔作枪写下的一篇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表达对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向往。这篇文章像一束光,试图照亮腐败的黑暗。可惜寡不敌众,最终被以“试图颠覆党国”为名判处死刑。可是,就像他说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字里行间映射出对信仰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为革命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

家书是革命先辈们给予我们的厚重财富,在和平年代可以唤醒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观后感 篇3

王芯芯

我们是幸运儿

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继承先辈的光荣革命

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

——题记

清明的微风,携带着无限的哀思吹过你们长眠的山谷;清明的细雨,饱含生情的缅怀润泽你们脚下的土壤;清明的鲜花,承载无声的祭奠,祈愿你们在天国安心长眠……

一幅幅历史画卷,一封封红色家书,寥寥数语,道不尽的是那个永不磨灭的时代印记。“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1928年9月27日,中国传统中秋节的前一天,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这天凌晨,年轻的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史砚芬,却在萧瑟的秋风中走向了雨花台刑场。这封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是在烈士的内衣口袋中发现的,发现时血迹斑斑。他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从这封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中,我们看到作为共产党人的史砚芬身上所散发出的高尚而伟大的人性光辉。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年轻的史砚芬用生命书写的这封家书中他为共产主义理想甘愿献身的决心和对党的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不要害怕,尚有不测,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朱杏南,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使敌束手无策。1931年5月9日,面对敌人的屠刀,他面色从容,傲然跨出狱门,英勇就义在雨花台。在遗书中,他写道:“……处处去找光明而快乐的路,运用自主自由和权威,将旧社会的一切伪道法都打破它……”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朱杏南的革命精神,在江南这一方土地播下了火种……

“革命的梦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梦想,就铸于有了灵魂。”新一代青年应以他们为荣,跟随这些革命烈士的步伐,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观后感 篇4

李子豪

今天看了锡惠在线“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节目,感慨万千。

有感于烈士们舍生取义的大义凛然,有感于流淌着鲜血的字字珠玑,清明的萧然中裹挟的是永不褪色的赤诚丹心,斯人已逝,留给后人的,是永远的,永恒的丰碑!有如此之前人,多么骄傲,多么自豪!

“不要害怕,倘有不测,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朱杏南烈士鼓励关押在一墙之隔的妻子,一语既出,就是永远的分别。“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转入低潮,农民武装被强令解散,他被反动当局开除出国民党。1928年3月21日,参与领导了峭岐暴动。1930年9月9日,在苏州遭国民党逮捕。1931年5月9日,面对敌人的屠刀,他面色从容,傲然跨出狱门,英勇牺牲在雨花台。

出生富裕之家,满眼贫苦百姓,忠诚是底色,善良是世界最美的装饰,“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1928年5月5日,史砚芬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留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中这样写道。

哪怕年仅弱冠,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挺身而出。928年5月5日,史砚芬在南京参加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化名余晨华,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9月27日,史砚芬挺胸昂首,一面向难友挥手告别,一面高唱国际歌,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5岁。少年英雄,慷慨悲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先烈不朽。

纪念烈士,继承遗志。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烈士家书——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观后感 篇5

周建中

两封先烈的家书让人为之动容,我们感受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我最最感动的是史砚芬的那封诀别信。

狱中伤痕累累的史砚芬,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下了遗书,他知道自己的死近了,他将遗书夹在内衣口袋中。“史砚芬临行时,身着绿色直贡尼长衫,白番布胶皮底鞋,白单裤,洗过脸,梳理好头发,他第一个先出去,神情最安逸!”他不恐惧死亡,因为他坚信,他死后又千万同志踏着他的血迹奋斗前进,他神情安详地走向雨花台刑场,从容就义。

这一封家书中表达了他为社会,国家,人民奉献出生命的高尚节操,他认为,他的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们认为他的死是伟大的,值得赞颂的。他坚信,革命必定成功,他不屈于反动派,坚贞顽强。他对自己未能照顾弟弟妹妹,没有尽到为兄长的责任而愧疚,他为了大我不得不忍心些,但他在遗嘱中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也有对弟弟的期望,这样一位兄长视国事大于家事,可也依旧关系着弟弟妹妹的学习生活,他可以算是作为兄长的典范吧!

在家族中,几乎每代中的年长者似乎都在挺起重大的担子,他们照顾弟弟妹妹,这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我是我这一杯中最大的,在我下面有两个堂弟。父辈中最大的是伯伯,他真的很照顾我们一家,也很严格要求我。在新时代,我要向史砚芬一样做好兄长的职分,同样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牢记使命,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90多年前,史砚芬坚定革命必定成功,他是对的。如今,美好生活盛世华夏,我们正朝着中国梦一步一步向未来迈进。在美好生活中,我们不会淡忘了革命先烈,没有他们,我们哪来当今的生活?在清明时节,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继承发扬革命文化,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