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2023-12-11 21:02:58 六年级作文 打开翻译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

陆凯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又一年的清明节又将到来。清明是一个踏青,扫墓的节日,更是一个缅怀对死去亲人思念,祭祖的节日。

每次清明节前夕,总是看到奶奶和妈妈在忙碌的准备着祭祖的用品,如;用锡纸折的元宝,艾叶制作的青团以及用来祭祖的美味佳肴。我很好奇,便去问奶奶“这些东西要来干什么呀?”奶奶告诉我,原来这些元宝就等于我们的人民币,给他们多烧点,让他们能在天上过的更好些。至于青团嘛,奶奶是这么说的,传说,古人清明节要吃青色的东西,吃了眼睛可以变得很清澈,让那些去世的亲人能看清楚回家的路。将艾叶汁与糯米粉搅合在一起,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陷料,用大的菜叶垫底,放在蒸笼里面蒸。蒸出来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还有那些美味佳肴么,是给去世亲人准备的那丰盛的晚餐。

我还从奶奶口中得知清明节的由来,原来在古代有一位皇帝在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有一名叫介子推的随从,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皇帝煮汤喝,当时皇帝感动的泪如雨下。后来皇帝回到皇宫后,却忘记封赏介子推。后来介子推与他的母亲隐居在棉山,皇帝却命人放火烧了棉山,事后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死在了一颗老枯树下。皇帝很是后悔,决定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在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到了清明节那天,我们全家带着准备好的物品来到了亲人们的墓碑前。只见爸爸用块干净的毛巾,轻轻的擦拂着墓碑上的灰尘,我和妈妈拿出了准备好的青团和佳肴放在墓碑前。我们默默的祈祷着愿天堂里没有忧愁,没有病痛的折磨,愿他们能在天堂过的开心,快乐。看着他们的墓碑不禁让我想起了他们在世时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想到这里为不禁潸然泪下……

清明节是个十分有意义的节日,让我们能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让自己每一天都过的充实,不留遗憾。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2

宋成轩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赏花灯,猜灯谜。我的家乡一到这个节日,满街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听爷爷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他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纸糊于外,加以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其间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那么我们这的花灯为何大多是纸鱼儿状的呢?传说古时候,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因此损失了许多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他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很多的水,就不敢再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在这些烟花的衬托下我们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身体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她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的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的就是一条条可爱的小鱼欢快地游着。小纸鱼的主人都是五六岁出头的小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3

陈钟亮

每到过年,已经很少地方可以放鞭炮了吧!你们是不是都很怀念儿时放鞭炮的快乐呢?

在我的家乡——亭林,一到过年,可谓是四处都是“噼噼啪啪”的响声,奶奶说:“爆竹声中一岁除,只有放鞭炮才能体现出过年的喜庆,如果不放鞭炮,那才不算过年呢!”放鞭炮的习俗就在我家开始了。从小在亭林长大的我,对放鞭炮可是轻车熟路。不瞒您说。记得六岁第一次见到鞭炮时,过年回家,四处”噼噼啪啪”的响声可把我给吓坏了,我大哭起来,嘴里喊着:“救命啊,救命啊……”直到晚上,我第一次放鞭炮,看到那五颜六色的火花,我可兴奋了,像一只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地方禁止燃放鞭炮,我的家乡,也有一些地方被禁止了,但大多数还开放着。所以放鞭炮的习俗仍在老家延续。

“爸爸,为什么大部分的时候只有春节才能放鞭炮呢?”去年的春节,我向爸爸问了我在心中久久不能解答的问题。从爸爸口中,我才了解。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弱点,所以春节要在门口贴对联,挂红灯,放鞭炮。

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今年的春节。地上再一次摆满许多烟花,爆竹。我已经迫不及待,妈妈对我说:“先去放个小的。”那么一句话,没有道理不全都放掉,只听火星点燃的声音。“噼噼啪啪……”此刻好像听到了家的声音——就是那熟悉的鞭炮声。

爸爸说,今后人走得再远也要回到故乡,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时代再发展,也不要丢弃我们的传统习俗,因为这是我们的“魂”。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4

姥姥的端午

刘欣悦

姥姥和端午是相通的,一提到姥姥,我便能想到端午;一提到端午,我便能想到我那逝去已久的姥姥。

五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此后,每至端午节的前一天凌晨,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好像就有姥姥的絮语叮咛,似乎又看见她踱着疲倦的小脚,轻轻推门,悄悄走近。

记得在姥姥离世前的最后那个端午节的前一天,她仍然在凌晨赤着脚下床。而在那天晚上,我也同她一起,包棕子、煮棕子。

当时我还小,看姥姥包棕子,总觉得十分新奇,刚开始,我还笨手笨脚的,把棕子都捏变形了,姥姥却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几个小时下来,我包的棕子最多也不超过二十多个,模样还都稀奇古怪的,但到后来,在姥姥的纠正下,我终于包出了几个像样儿的棕子。就算只包出了几个,姥姥也将所有赞美的话语放在我包这粽子上。

端午节的早上,她迈着她那轻巧的步子,推开门,轻轻把我们叫醒。她说“快起来,快起来!今儿是端午,我和我的宝贝外孙女儿给大家包了粽子,快来尝尝!”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冒着轻烟,随及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里面冒着些微小的水泡,棕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的上空,萦绕在我们的嘴边。

每至端午,一闻到棕香,便想到姥姥那张灿烂的笑脸,这端午节仍是我最爱的传统佳节。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5

端午节

杜忻纯

五月五,迎端午,粽叶长,糯米香,挂艾叶,饮雄黄,忆屈原,为国殇。——题记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重午”、”端阳”、“浴兰节”等。每到端午节,孩子们佩戴香囊、系五彩线,家家户户吃粽子、挂艾叶菖蒲,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端午节的粽子软糯香甜。枣粽,肉粽,火腿粽、蛋黄粽,光是听着就令人垂爽三尺,尤其是那甜滋滋的枣粽。清水沉淀糯米的坚硬,糯米沾染粽叶的幽香,粽叶包裹蜜枣的甜腻,放入蒸锅……轻启,空中氰氲雾气,米与米相粘,叶与叶相叠,绳与绳相缠,粽与粽相结。剥开碧绿的外皮,露出白嫩的糯米。一整个夏日的炎炎,换来泌人心脾的满足。

端午节的赛龙舟激动人心。夏日骄阳下,湛蓝的湖水,淡谈清凉。一阵阵热烈的吆喝声响起——赛龙舟开始了。五彩斑斓的龙舟,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在湖上奋力前行。平静的水面被划开一道道波澜,扩散开来,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观众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热烈的氛围洋溢在湖面上空。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巨冤。”端午节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为了自己的国家付出了一切,明知代价惨重却义无反顾,最终怀着满腔的悲伤与凄凉投江自尽。飘香的粽子,热闹的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我们应该去学习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身既死兮神似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

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编织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而让我们铭记在心的不只是这份热闹与美好,更是屈原那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6

端午节赛龙舟

朱梓菡

我的老家在南方,那里有许多江和湖,很适合赛龙舟呢。所以每逢端午节,我们都会回到南方,热热闹闹的过端午。这次,我也来参加赛龙舟啦!

早上,太阳还没来得及大放光彩,湖边就已经停泊了至少十几条龙舟,每条都有五六米长。一条条龙舟看起来斗志昂扬,油漆也是新刷的,有趣的是,龙舟两边还用一根一根细线绑了许多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别着急,待会儿你就明白了。而龙舟里有很多座位,龙头的位置还有一面大鼓。参赛队员也个个精气神儿十足,在岸上做着热身运动,活力满满。

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纷纷跳入龙舟内,另外有十几名队员走到了每条龙舟的大鼓后面,他们一定是指挥员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跳入了其中一条龙舟。

裁判吹响了哨子,每一名指挥员立刻开始动作规范地打起鼓来,只见他迅速有力地抬起胳膊,又迅速用力地敲下去:“咚”、“咚”、“咚”、“咚”……,鼓声铿锵有力。队员们喊着口号,动作一致地划动船桨,龙舟就像箭一样在江面上飞速滑动。随着指挥员打鼓的速度逐渐加快,队员们也划得越来越快。大家的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划着划着,指挥员突然敲了敲鼓的两边,队员们立刻腾出一只手来,伸到龙舟侧面,扯断了连着小粽子的线,原来是在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啊!

后来,我们一鼓作气,最终赢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了,所有队员都跳下龙舟,击掌拥抱。

我爱赛龙舟,它让我们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更爱端午节,它让我想起几千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希望我们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下去。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7

元宵节

黄雪晴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元宵节一过,年差不多就过完了。

元宵节这天,闹花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以前,街上到处都是悬灯结彩,十分耀眼。这灯彩又称花灯、彩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提灯、壁灯几大类。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由于花灯象征着喜庆、吉祥,中国的传统节日、婚寿吉庆的良辰美景中,总会有它的身影。尤其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从古至今一直是展览、观赏花灯的盛大节日。正如宋诗所描述的那样:“鱼灯万里耀长空,闹灯元宵处处同。顶马狮龙人物好,街歌巷舞尽儿童。”

今年疫情仍旧比较严重,大家都不能出门,我们小区物业便举行了一个简易的元宵节活动。他们在小区中挂上花灯,上面有一些谜语,解出谜语后就能够得到奖品,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元宵,又叫汤圆,是元宵节中最受大家喜爱的传统美食。元宵节这天,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它们的味道相似,但做法却有所差异。元宵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需要先准备馅料,传统的馅料就是黑芝麻馅儿或花生仁儿馅儿,在黑芝麻中加上冰糖,打成糊,凝固后切成小块儿,将小块儿扔进糯米粉里,用筛子筛一筛,让小块儿均匀的裹上糯米粉,慢慢形成一个表面略为粗糙的小球,元宵便做好了。而汤圆制作起来则更为简单些,在糯米粉中加入少量面粉与清水,和成面团,再将面团擀成圆片,包入事先调好的馅料,团成一个圆球,汤圆就做好了。下入锅中,煮好后盛进碗里,用勺子舀起一个,看着它那圆滚滚、又白又胖的样子,心中就止不住的咽口水了,咬上一口,黑色的芝麻糊便流了出来,甜甜的芝麻馅儿,配着又粘又有嚼劲儿的糯米皮儿,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晚上,天空中升起了一轮明月,人们聚在一起,赏月、谈笑,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

元宵节,这个美好又快乐的日子,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悄然离去。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8

冬至与饺子

董智翔

有古诗说:“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冬至,正是一个要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相团圆的日子。那么回家究竟要做些什么呢?作为一个北方人,当然是要吃饺子啦。

相传,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就已流传开来了呢!当时的饺子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并分发给穷苦老百姓的。这在当时可是一种名为“驱寒娇耳汤”的药物呢!由于张仲景是在冬至那天给众多百姓施舍饺子的,所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逐渐发展并流传开来。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我自然也并不例外。去年的冬至,我就吃了一次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还记得那是在冬至这天的上午。这一天,我起的比往常格外的早。因为,这天将是我第一次自己包饺子。前几年的冬至,都是爸妈在一边忙活,制作冬至的饺子,而我在一旁看着,等着出锅,坐享其成。今天,终于轮到我自己包饺子了。等啊等,终于,妈妈把案板端到桌面上,开始包饺子了。只见爸爸拿起面杖,又从放在案板上的面团上迅速捏下一小块面将它变成了一张又薄又圆的饺子皮。不一会儿,这个大面团就全部被爸爸变成一大堆饺子皮了。嘿嘿,终于该我出马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个饺子皮,迅速把妈妈早已调配好的馅料加了进去,学着爸妈的样子,中间按紧,两边慢慢压平,三下五除二做好了全部的步骤。嘿嘿,这不就成了吗!虽然……,它长得似乎更像一个大柿饼,但它好歹也算个饺子呀!不过,尽管我理不直气也壮,但是竟然把饺子给做成“柿饼”,我心里还是有一些羞愧的。于是,我急忙又拿了两个饺子皮,想要补救一下这个“柿饼”。可谁知道,竟然又失败了。“柿饼”变“丸子”了。就这样,我的“处女作”失败了。不过,我并没有灰心,而是又拿起了一张饺子皮,重新做了起来,虽然不如之前快,但动作也标椎、规范了不少。渐渐的,我终于掌握了技巧,包得又快又好,还选出了三个我包出的最漂亮的饺子,在里面各放一枚硬币。不一会儿,饺子皮和饺子馅儿都用完了,饺子终于可以下锅了。虽然现在是冬至,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几度,但能够吃到自己包的饺子,我的心里暖烘烘的,甜蜜极了。

最后,锅里所有的饺子都被我们吃完了。我呢,也是毫不意外地吃到了所有包有硬币的饺子。不过,有一点却很奇怪,那就是这三个包有硬币的饺子都是爸妈说自己吃不下而非要夹给我的。妈妈说,我能够在冬至吃到所有包有硬币的饺子,来年一定有好运气。而我却知道,这是父母在冬至赐给我的最美的祝福。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9

含情的饺子

陈星佟

饺子皮圆圆的,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就成了任何山珍海都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春节的晚上,哥哥从外地赶了回来,一家四口快快乐乐地坐在一起包饺子。对于我来说,包饺子很简单,但包成漂亮的高级饺子,就难了些。

我先小心翼翼的将馅儿用勺子抹上去,用手将饺子皮儿捏起来,可是,我包的饺子立不在那里,再看妈妈的,一个个像守卫的士兵精神抖擞,我的像站不直的小老头弯腰弓背。妈妈耐心地教导我“包饺子不要谎,现将馅儿填满,才能包出来漂亮的饺子。”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恍然大悟,用勺子挖了一大勺馅儿,又填进去,可这样做的结果呢?就是皮儿合不上。

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底谷,沮丧的想要放弃,妈妈看见我这副模样,马上说:“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有耐心,这回你包的馅太多了!不要急,我们都是大人,比你经验多,你要熟能生巧。”我试着把填进去的馅儿又用勺子挖出来了些,捏紧了皮,这次我包得堪称完美,馅儿呢,不多也不少,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包饺子的欲望更强烈了。

后来,我渐渐包得越来越好看,连哥哥都说他包的都没我好,我得意地笑了。

妈妈将饺子下到锅里,光闻着那味儿,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简直成就感满满,心里幸福得很甜,新年的快乐感如期而至。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0

家乡的元宵节

吴雨彤

俗话说:离家千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元宵节。

在我们这里,元宵节是最美丽,最壮观的节日。整条街像是在办喜事儿,处处张灯结彩。更特别的是灯展,各种各样的灯都有,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最有意思的是猜灯谜了,每个灯下面都有一个灯谜,答对了这个灯就送给你;答错了就要掏钱,买下这个灯。

灯展上,成千上万的灯和人混在一起。啊!真是太美了。有的灯是用玻璃做的,透明而精致;有的是用纸做的,古风又时尚;有的是红宫灯,六面的,全部都绘上了优美的故事,经典的传奇;有的是纱灯,薄薄的一层纱,好像仙女的衣袖随风飘摆。真是各式各样!见此景象,没有人不为这丰富多样的灯发出由衷的赞叹。

噢,对了,在我们这里,元宵节还要放孔明灯。只要在灯上写下你的愿望,点亮灯,双手轻轻一举,孔明灯就会飞上天。之前,我问过妈妈,元宵节为什么要放孔明灯,还要在灯上写上写下愿望?妈妈回答我说,孔明代表一个人的情感寄托和心愿,他会把愿望带到天上去,告诉神仙们,实现你的愿望。

元宵节还要吃香甜绵蜜的汤圆,意为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如果你要来,我就告诉你,保证你眼花缭乱,会不住地发出赞叹声的。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1

家乡的端午节

张文雨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那天,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风雨端阳生晦冥,汩罗无处吊英灵。”端午节是有由来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河中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将米,肉等美食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虾不要吃屈原的身体。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可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先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以糯米为主。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自己爱吃的咸或甜的馅料,搅拌均匀。制作粽子是很讲究的,北方甜粽陷主要有红豆沙,红枣,花生等;南方咸粽馅主要有咸蛋黄,猪肉,栗子,香菇等;更有广州碱水粽,竹叶粽等。

最后才是包粽子。当天,天微亮,我就三番五次的在妈妈耳边问:“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包粽子啊?”可妈妈总是说:“再等等。”终于,盼天盼地,开始包粽子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欢呼完后,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气十足的说:“材料们听好了,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大粽子,你们可要听话呀!”于是,我选了两片差不多的粽叶就开始包起来。我先把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就开始添米和馅料。看了眼身旁的爸爸,他还在卷粽叶呢!当我正得意时,一不小心用力过度,捏了一下,“哗”,糯米就如飞珠滚玉地跳了出来。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摆起了脸。

妈妈看了眼我,笑笑说:“来,我来给你做个示范。”我瞪大眼睛。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粽叶,麻利的选出了一个漏斗的形状,添上米和馅料,右手大拇指轻轻一按一折,再绑上粽绳,粽子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个粽子就这样在我的手里诞生了。

包完后就是蒸了。蒸粽子无疑是最难熬的,粽子蒸的时候最香。直钻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是我每年过端午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自己做的粽子,聊着自家的家常,是多么温馨啊!

在我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属端午最热闹。我想,这必定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2

家乡的春节

何雨帆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也不同。我的家乡河南,在除夕最赞的是吃年夜饭。

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赶做年菜,每每这天,空气中弥漫着肉菜的香味,让人馋涎欲滴。黄昏时,家里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一家子都手忙脚乱,都为了在晚上早早的吃上年夜饭。不过,春节为什么要吃团圆饭呢?我查了资料才得知,团圆饭又称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团圆饭是年头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所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天,不管你身在何方都要尽量赶回家中,与家人们团圆。

晚上,热腾腾的饭菜一个接一个的摆在桌上,香味已经布满了整个房间,呼吸的空气都变成饭菜的香味。看那道清蒸鱼,别说是“厨神”级别的饭菜,“厨圣”都有了,味道是十分的棒,一口鱼肉能尝出三种味道。这一顿与众不同的饭中,别看有清蒸鱼这样馋涎的菜肴,总少不了饺干这一主食,不过饺子不在是耳朵形了,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了,口味也不再是一种了。除夕这一天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吃饺子有“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园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能交上好运。

每当此时,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