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1
从长征到新时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红荷样红”。在杭州,美丽的莲花不只是在夏日西湖开放,钱塘江畔也有两朵惊艳的“白莲花”正在悄悄绽放,正是一座崛起的大气开放的现代体育新城—杭州奥体博览城,也是亚运会的主体场。
这个暑假,我读了《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之后,感触很深,里面有一大半都是有关少年,还有一些令我更佩服的小红军们,年龄都在十四岁左右。长征时期真的太艰苦了,他们饿的时候,只可以吃一些野菜、皮带、树皮……环境虽然恶劣,而且敌人还在不变的突围着,即使粮食被吃完了。他们都仍然保持初心,勇敢无畏。最后还在敌人资源比我方强时,战胜了敌人。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敌的结果,从古至今,中华传统美德一直被全世界所称赞。现在的中国,也紧跟时代,飞速发展着,从之前被欺负的国家变成了现如今大国,我的家乡杭州也有了19届亚运会的举办权,这正是我们正在进步的见证!为了这次亚运会,我们做足了充足的准备。亚运会的主场是奥体中心,俗称大莲花。总面积约为21。6万平方米的大莲花里我们将迎来亚运会的开幕式,以及田径比赛项目。在武林广场等地都设有亚运倒计时,它们提示着我们离亚运会越来越近,我很荣幸可以见证一届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为办会理念、坚持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为办会原则的杭州亚运会的召开。游泳是我省的强项所以将在杭州奥体中心开赛,在美丽、漂亮的淳安将举行的自行车的比赛,在宁波象山举行的海洋运动中心是帆船的比赛场地,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此外,在这次的的亚运会当中,增加了一个新型项目—电竞。
从长征精神到新时代,我们要沿着先辈的红色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杭州将会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风采和辉煌成就,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和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助力亚运!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当吟诵起毛泽东爷爷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小丫、小麦、指导员……这些红军小战士们与大部队在长征途中的一点一滴、一个个故事。
长征是什么?在我的印象里,曾经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个让人震撼的数据:600余次战斗,14个省,18座大山,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二万五千里地。但当我翻开《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时,长征不再是串串数据或是历史书中的行行文字,它像一部立体的电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向我娓娓道来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了中央根据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经典的血火历程,而故事就是从这里展开,讲述了红军小战士们在跟随大部队翻越雪山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即使小丫身体不支,但大家还是不肯放弃她,做了个担架抬着她继续向着长征路前行;长征路上条件艰苦,粮食不够,天气恶劣,一路上倒下了不少的战友,但大部队仍怀有信念与坚韧的勇气;辅导员为了让阿柴走下去,把他冰冻的双脚捂在怀里,把自己的牛皮给阿柴,自己却永远的留在了雪地中……小战士们年纪虽小,但都有志向、毅力和智慧,有共同的信仰支撑着他们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在长征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这只是长征中的一部分缩影,我无法想象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多么大困难和苦难。有的战士为了同伴滑进了雪坑,有的战士为了别人不掉队而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把辣椒水和热汤给了伤员,自己却倒下没有醒来,而更多的战士们,就这么不声不响的直接倒下了,但这一切却丝毫没有阻挡红军们前进的步伐。这让我想起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抱怨这抱怨那:天气太热了不想学习读书,饭菜不合口味就浪费,有点困难就轻言放弃,但这些和红军长征途中困难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长征是什么?关上书本,我想,此时我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虽然长征已经结束,但是长征精神却永垂不朽。我要把长征精神带进我的学习、我的生活,翻越一座座大山、一条条大河,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尽开颜”!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3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十四岁的长征》,作者俞春放。本书讲述的是小Y、小麦等红军小战士在跟随大部队翻越雪山途中发生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当我翻开书一页一页的往下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中大多都是和我年龄相当,而他们所承受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我看来在长征这段时期他们实在是太苦了。没有足够的干粮,又累又饿拖着疲倦的身子砥砺前行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依然逆行,真的是太不思议了。
故事中有许多感人事件,其中有一位战士本来有件厚棉袄,但他自己没舍得穿,而是给了重伤员,而自己只穿着单薄的军装,这件事令我很是感动,感触颇深。他们即使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却依然时刻为别人着想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看到这里我自愧不如:在生活中我总是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自己独享,我决定要做一个像他一样的人。
当我继续往下看,我的眼角开始湿润了,故事中有一些是誓死也要把自己的战友带出去,如:大刘一手扛着迫击炮桶,一手扶着江夏,一步一步往前走,自己已是疲惫不堪,还时不时地鼓励着他。
其中有个故事令我印象最深,那就是指导员,阿柴很想得到指导员的军帽,于是指导员跟阿柴说“我们来比赛,比赛规则你必须要比我先到达雪山脚下。”阿柴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指导员先是用激将法,然后在比赛过程中故意放慢脚步,因为只有这样啊柴才会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到达山脚下。后来阿柴获胜了,指导员把军帽给了阿柴,而自己却永远沉睡在雪山脚下。
看完整本书,我不禁对书中每一位小战士肃然起敬。他们都只是个孩子,但他们无论多么艰难都怀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并且依然顽强地坚持走下去。再想想生活中的我,在饮食上总是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不喝,我感到很惭愧。我暗暗的下定决心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我们能生活在这和平年代,都是无数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在生活中不要与他人斤斤计较,不要过度贪玩,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将来才能做个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4
信念是一盏灯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是妈妈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然而关于长征,我的词典里只有”苦”和”累”两个字。《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让我从小丫、小麦、阿柴等同龄人的视角里,看到了红军过雪山的真实场景:英勇的红军战士,在荒无人烟的雪山上,以顽强的毅力相互激励,前仆后继,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
书看完了,红军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雪艰难行走在雪山上的场景却时时在我眼前浮现。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寒冷、缺氧……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去征服大雪山呢?没错,是信念,是对革命坚定的信念。在许许多多的生死关头,战士们用”坚持就是胜利”支撑着自己,鼓舞着战友。阿柴是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在我们这个年代,他应该和我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快乐的童年。但他却正用瘦小的身体对抗狰狞的大雪山。每当他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一顶象征革命的军帽支撑着他。对他而言,在雪山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仿佛是革命的力量在召唤他。也正是为了这伟大的革命信念,很多红军战士在雪山上悄无声息地倒下了……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信念是什么”、”我的信念是什么”。红军战士赤手空拳征服雪山是多么了不起,是壮举,是奇迹。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重要性。信念支撑着他们完成了天方夜谭的事情。细想古今中外,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王;司马迁忍辱奋起写成了《史记》;张海迪身残志坚翻译12本著作;诺贝尔冒死实验发明”I”管……如此事例数不胜数。信念就像一盏灯,在黑暗中为人们指明方向,一直到达胜利的彼岸。
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些许小事,很多胜利、成功的背后也是信念在悄悄地指引着我。就拿前几天参加军事夏令营来说,每天早晨五公里越野跑是我最难熬的。在这个闷热的日子里,没跑几步我就汗流浃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两条腿似乎被热气粘在了地面上,怎么也拖不动。就在这时我想起了《真心英雄》,心里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我一遍一遍地唱着,不知不觉就跑到了终点。这也许就是我的信念吧!
信念是一盏灯,不管它是大灯还是小灯,总在默默地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我们要时时刻刻点亮他。现在我也找到了属于我的那盏灯,让他永远亮下去吧!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5
长征故而艰辛,但我只知长征路长天寒,却体会不到红军战士们的心境。今日有幸读到《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佳作,心中所念竟如绵绵长江般,道也道不完。
这本书讲述了小丫、小麦等红军小战士跟随大部队翻越雪山途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面对天寒地冻的环境,面对缺衣少食的现状,他们忍冻挨饿,不畏艰险,相互激励,最终成功翻越过了那座连飞机都飞不上去的雪山。
过雪山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严寒。那茫茫积雪,高耸入云,寒气逼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大冰窖。可红军战士们物资很缺乏,把能穿能裹的衣物全都穿上了,身上仍然很单薄,有的只有一件薄薄的单衣,有的脚上穿着草鞋。寒风吹过,战士们的脸上仿佛被千万把刀剑划破了一般疼痛,手脚都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他们不敢停歇下来,因为一旦坐下,就有可能被冻死,再也站不起来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凑合几个珍贵的辣椒,煮一大锅辣椒水,大家分着喝。喝完了,又顶着寒风大雪,继续前行……
一路上不仅天气十分恶劣,食物也相当匮乏。伙食不是差,而是根本就没有。其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有一次,一名小红军又冷又饿,径直栽倒下去,其他人一把拉住了他,背着他来到稍稍避风的地方,决定休息一会儿。有一位战士从怀里掏出一个青稞饼,把它塞给杨英,让大伙儿分着吃。每一个战士拿到饼的时候,就像对待某种神圣的物品一样,细细地观察着,像是在饼上能看出什么似的。每个人都只是轻轻地抿了一小口,然后郑重地递给下一位战友。就这样,这块青稞饼在人群中传了一圈,回到杨英手上的时候,似乎没有动过一样。读到这,我十分感动,不禁热泪盈眶。
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困难重重,但是这一切都打败不了我们可亲可敬的红军战士。“我们不准任何一个人掉队”是他们的坚守,“量天量地量雪山,千难万险踏脚下”是他们的信念。凭着他们必胜的决心与一往无前、团结友爱的精神,队里依然十分温暖,就像一团小火苗,不论外面风吹雨打,仍旧生生不息,一直都在燃烧着。
在生活中,我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可是有时候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容易退缩。自从读了《十四岁的长征》之后,我变得在困难面前,会努力去克服,去坚持,就像小红军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永久荡留在我心中!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 篇6
炼就长征精神,争做最美少年
《七律·长征》中有这么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每当读起这首诗,我心中总是激动万分,对长征中的红军更是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中,让我又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长征,读完本书能感受到军人的本色和祖国的强大。
《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通过讲述几个十四岁的红军小战士跟随大部队翻越夹金山的经历,向当代少年展现几十年前同龄人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从而使少年读者深受感召,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书中小丫、小麦等红军小战士在跟随大部队翻越雪山途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再现了长征路上红军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惊险场面,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小战士们年纪虽小,但都有志向、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共同的信仰支撑着他们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在长征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展现了红军小战士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字里行间饱含情与义、梦想与信念,以及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通读完本书,长征这段伟大历史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与心灵上的震撼,并为当代少年的成长补充精神之“钙”,是我们需要追求,需要学习的,长征是写不完的,长征也是读不完的,《十四岁的长征》能使我感受到长征的伟大和长征的精神可贵,读完这本书让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更感受了小红军的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看完《十四岁的长征》后,我也有了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长征中这些小红军为榜样,世世代代记在我的心中!
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爸爸妈妈教育我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不放在心上。读了这本书后,我很惭愧,如果我把浪费的粮食给那个小红军,他就不至于饿死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像小红军那样的先辈献出生命换来的,今后,我一定会爱惜粮食,做的不浪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用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在我心里,红军是可爱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我们永远传承红军的精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